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诗才闻名。李白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及社会风云著称,深受后人喜爱。《太白阴经》则是李白对于道家修炼和阴阳学说的总结性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太白阴经》是李白在道家思想影响下的哲学与修炼作品,书中结合道家修行理论,探讨了天人合一、阴阳五行、长生不老等道家学说。李白通过这本书讲述了道家对于宇宙与人生命运的理解,并提倡修炼以求长生。在书中,他以丰富的诗词和道理展示了自己对人生、宇宙和自然的理解,并提出了理想的生活方式,书中含有大量对道家哲学的引述与思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阵图-阵图总序-原文
经曰:黄帝设八阵之形:车厢洞当,金也。
车工中黄,土也。
乌云鸟翔,火也。
折冲,木也。
龙腾郤月,水也。
雁行鹅鹳,天也。
车轮,地也。
飞翼浮沮,巽也。
风后亦演《握奇图》云:「以正合,以奇胜。或合而为一,或离而为八。聚散之势,节制之度,复置虚实二垒。」
力牧以《刱营图》,其後,秦由余、蜀将诸葛亮并有阵图,以教人战。
夫营垒教战有图,使士卒知进止、识金鼓。
其应敌战阵不可预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无穷。兵形象水,水因地而制形,兵因敌而制胜,能与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则其战阵无图,明矣。
而庸将以教习之阵为战敌之阵,不亦谬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阵图-阵图总序-译文
经书上说:黄帝设定了八种阵形的形状:车箱中间的洞口,代表金属;车工中心的位置,代表土;乌云和鸟儿飞翔,代表火;折冲,代表木;龙腾跃起,月亮隐现,代表水;雁群和鹅鹳的飞行,代表天;车轮,代表地;飞翼和浮沮,代表巽(风)。
风后还演绎了《握奇图》说:用正兵来合围敌人,用奇兵来取胜。有时将兵力集中在一起,有时又分散成八部分。根据聚集和分散的态势,掌握节制的度数,重新布置虚实两座营垒。
力牧则用《刱营图》,之后,秦国的由余、蜀国的诸葛亮也都拥有阵图,用来教授人们如何作战。
军营和教战有图,让士兵知道何时进攻何时停止,识别金鼓的信号。但是应对敌人的战阵不能预先设定形状,所以它们的‘战胜后不再重复,而是应对变化无穷。兵法就像水,水根据地形来改变形状,兵法根据敌人来决定胜利,能够根据敌人的变化而取胜的,被称为神。’这表明他们的战阵没有固定的图,这一点是很明显的。然而,庸国的将领却把用来训练的阵法当作实战的阵法,这不是很荒谬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阵图-阵图总序-注解
黄帝: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也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开创者之一。
八阵:指古代兵法中的八种阵形,是古代军事战术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车厢洞当:指车阵中的车箱,洞当可能是指车箱的位置或形状。
金:在五行中代表西方,与军事中的武器、金属有关。
车工中黄:车工可能指车阵的构造或工艺,中黄可能是指车阵在五行中的属性,与中央的黄道有关。
土:在五行中代表中央,与土地、稳定有关。
乌云鸟翔:乌云可能指乌云密布的天气,鸟翔可能是指鸟儿飞翔的阵形。
火:在五行中代表南方,与热情、光明有关。
折冲:折冲可能是指能够抵挡敌人冲击的阵形。
木:在五行中代表东方,与生长、发展有关。
龙腾郤月:龙腾可能是指龙腾空中的阵形,郤月可能是指月牙形的阵形。
水:在五行中代表北方,与流动、变化有关。
雁行鹅鹳:雁行可能是指雁阵的阵形,鹅鹳可能是指鹅和鹳的阵形。
天:在五行中代表天空,与高远、广阔有关。
车轮:指车阵中的车轮,可能是指车轮的形状或作用。
地:在五行中代表大地,与稳定、承载有关。
飞翼浮沮:飞翼可能是指像鸟翼一样的阵形,浮沮可能是指轻盈、流动的阵形。
巽:在五行中代表风,与变化、流动有关。
风后:风后是黄帝的臣子,相传是阵法的大师。
握奇图:《握奇图》是古代兵法书籍之一,内容涉及阵法、战术等。
以正合,以奇胜:这是一种兵法思想,意味着用常规的阵法来应对敌人的常规攻击,用奇特的阵法来对付敌人的不常规攻击。
或合而为一,或离而为八:表示阵法可以根据需要合并或分散,灵活运用。
聚散之势,节制之度,复置虚实二垒:描述了阵法中的动态变化和策略运用。
力牧:力牧是黄帝的另一位臣子,相传也是一位军事家。
刱营图:《刱营图》是古代兵法书籍之一,内容涉及营地的布置和战术。
秦由余:秦由余是秦朝的一位将领,可能对兵法有所贡献。
蜀将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和谋士,以智谋著称,对兵法有深入研究。
营垒教战有图:指在训练士兵时,有图示来指导阵法和战术。
金鼓:金鼓是古代军事中用来指挥战斗的信号,金指锣,鼓指鼓声。
战胜不复,而应形无穷:表示在战斗中不重复相同的战术,而是根据敌人的变化灵活应对。
兵形象水,水因地而制形,兵因敌而制胜:比喻用兵如水,根据地形和敌情灵活变化战术。
神:在军事上,神通常指高超的战术和指挥能力。
庸将:庸将可能指平庸的将领,这里用来批评那些不懂得灵活运用兵法的将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阵图-阵图总序-评注
经曰:黄帝设八阵之形,车厢洞当,金也。车工中黄,土也。乌云鸟翔,火也。折冲,木也。龙腾郤月,水也。雁行鹅鹳,天也。车轮,地也。飞翼浮沮,巽也。
此段文字出自《孙子兵法》,描述了黄帝设立的八阵之形,即八种阵法的基本形态。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被视为兵法之祖。这里的八阵,分别以五行(金、木、水、火、土)和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为基础,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阴阳五行和宇宙自然的和谐统一。车厢洞当,象征金之坚固;车工中黄,代表土之稳重;乌云鸟翔,比喻火之迅猛;折冲,象征木之灵活;龙腾郤月,象征水之深邃;雁行鹅鹳,代表天之高远;车轮,象征地之承载;飞翼浮沮,象征风之灵动。这种阵法不仅体现了兵法的策略性,也蕴含了宇宙自然的哲学思想。
风后亦演《握奇图》云:「以正合,以奇胜。或合而为一,或离而为八。聚散之势,节制之度,复置虚实二垒。」
风后,即黄帝的臣子风后,他在《握奇图》中进一步阐述了兵法原则。这里的「以正合,以奇胜」是指用常规战术与敌人正面交锋,用奇兵战术出奇制胜。「或合而为一,或离而为八」则是指根据战况灵活运用阵法,有时将多个阵法合而为一,有时又将其分散为八个独立的小阵。聚散之势,节制之度,复置虚实二垒,都是对兵力的合理运用和布局,体现了兵法中的谋略和智慧。
力牧以《刱营图》,其後,秦由余、蜀将诸葛亮并有阵图,以教人战。
力牧,传说中的古代名将,以《刱营图》著称。此图详细描绘了各种阵法,对后世兵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秦由余和蜀将诸葛亮都是著名的军事家,他们不仅继承了《刱营图》的兵法精髓,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兵法的内容。
夫营垒教战有图,使士卒知进止、识金鼓。其应敌战阵不可预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无穷。兵形象水,水因地而制形,兵因敌而制胜,能与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则其战阵无图,明矣。
这段文字强调了兵法中的灵活性和变化性。营垒教战有图,是为了让士兵了解进退和识别号令,但真正的战场情况是千变万化的,不能预先设定。因此,兵法讲究「战胜不复,而应形无穷」,即每次战斗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没有固定的模式。兵形象水,水因地而制形,兵因敌而制胜,说明兵法要像水一样,根据地形和敌情变化而变化,才能取得胜利。这种变化无常的兵法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军事哲学的精髓。
而庸将以教习之阵为战敌之阵,不亦谬乎!
最后一句是对庸将的批评。庸将只知照搬教习之阵,不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句话强调了兵法中的灵活性和实战性,提醒人们在运用兵法时,要结合实际情况,不可僵化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