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遁甲-闭六戊法

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诗才闻名。李白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及社会风云著称,深受后人喜爱。《太白阴经》则是李白对于道家修炼和阴阳学说的总结性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太白阴经》是李白在道家思想影响下的哲学与修炼作品,书中结合道家修行理论,探讨了天人合一、阴阳五行、长生不老等道家学说。李白通过这本书讲述了道家对于宇宙与人生命运的理解,并提倡修炼以求长生。在书中,他以丰富的诗词和道理展示了自己对人生、宇宙和自然的理解,并提出了理想的生活方式,书中含有大量对道家哲学的引述与思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遁甲-闭六戊法-原文

先置营,讫于某旬,

上以刀从鬼门行起,

左旋画地一周,

次取其中央之土一斗,

置六戊上。

六戊者,天罡神也。

刀即置取土之处,

埋之咒曰:

「太山之阳,恒山之阴。

盗贼不起,虎狼不伤,

城郭不完,闭以金关,

千凶万恶,莫之敢犯,

便于营中宿。

若令出入,验之法取犊母在营,

子安营外,

犊子终不敢入营中,

甲子旬戊在辰,

余仿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遁甲-闭六戊法-译文

首先设立营地,完成于某旬(旬是古代的时间单位,大约相当于十天),然后从鬼门开始,用刀在地上顺时针旋转画一周,接着取其中央的一斗土,放在六个戊位上。这六个戊位代表的是天罡神。将刀放在取土的地方,然后埋入土中,同时念咒语说:在太山的南面,恒山的北面。这样盗贼不会出现,虎狼不会伤害,城郭不会不完整,用金关关闭,千凶万恶都不敢侵犯,可以在营地中安心住宿。如果需要出入,可以用这个方法验证:如果母牛在营地内,小牛在营地外,小牛是绝不会进入营地的,如果甲子旬的戊星在辰位,其他情况以此类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遁甲-闭六戊法-注解

置营:设立营地,指军队或旅行的队伍搭建临时居住地。

讫于某旬:结束于某旬,旬为古代时间单位,指十日为一旬。

刀:此处可能指某种法器或仪式用的刀,用于驱邪或仪式。

鬼门:古代传说中的鬼出入之门,此处可能指用于仪式的特定方位或象征。

左旋:向左旋转,可能指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向或顺序进行。

画地一周:在地上画一个圆圈,可能指进行某种仪式或标记。

中央之土一斗:取中央位置的土一斗,斗为古代的容量单位。

六戊:指六位守护神,即天罡神,古代认为它们能驱邪避凶。

天罡神:道教中的神祇,被认为能镇守一方,驱除邪恶。

咒:咒语,一种被认为具有神秘力量的语言,用于驱邪或祈求。

太山之阳,恒山之阴:太山和恒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阳指山的南面,阴指山的北面,此处可能指特定的地理方位或象征意义。

盗贼不起,虎狼不伤,城郭不完,闭以金关,千凶万恶,莫之敢犯:表示通过咒语保护营地,防止盗贼、野兽等威胁,确保安全。

便于营中宿:便于在营地中住宿,即咒语的效果使得营地安全。

验之法:验证的方法,指通过某种方式来确认咒语的效果。

犊母在营,子安营外:比喻母亲在营地内,子女在营地外,子女不会进入营地,此处可能指通过观察某些现象来验证咒语是否有效。

甲子旬戊在辰:甲子是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戊在辰可能指某种特定的日期或时间。

余仿此:按照这种方式继续,即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其他类似的操作或仪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遁甲-闭六戊法-评注

这段古文出自中国古代道教文献,描述了一种古老的占卜和祭祀仪式。以下是对每行的逐句赏析:

先置营,讫于某旬:首先设立一个营地,并确定一个特定的旬(古代时间单位,十日为一旬)。这表明仪式的进行需要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地点。

上以刀从鬼门行起:使用刀从鬼门开始行动。鬼门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方位或仪式入口,意味着仪式的正式开始。

左旋画地一周:按照顺时针方向在地上画一周,这可能是一种仪式性的动作,用以净化或界定空间。

次取其中央之土一斗,置六戊上:接着取中央位置的土一斗,放置在六个戊位上。这里的戊位可能指的是与五行相对应的方位。

六戊者,天罡神也:六戊代表的是天罡神,这是道教中的一种神祇,具有强大的力量。

刀即置取土之处,埋之咒曰:将刀放在取土的地方,并埋入土中,同时念咒语。这里的咒语可能具有保护或驱邪的作用。

太山之阳,恒山之阴。盗贼不起,虎狼不伤,城郭不完,闭以金关,千凶万恶,莫之敢犯:咒语中提到了泰山和恒山,这两座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咒语的内容是祈求保护,避免盗贼和野兽的侵扰,以及各种邪恶势力的侵害。

便于营中宿:这样就可以在营地中安心住宿了。这表明通过这个仪式,营地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若令出入,验之法取犊母在营,子安营外,犊子终不敢入营中,甲子旬戊在辰,余仿此:如果需要验证营地的安全性,可以通过观察犊母和犊子是否在营地内外来判断。如果犊子不敢进入营地,说明营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这里的甲子旬戊在辰可能是指具体的日期和方位,用以确定仪式的进行。

总体来说,这段古文描绘了一个具有道教特色的仪式,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咒语来保护营地,避免各种危险。这种仪式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以及对安全和安宁的渴望。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遁甲-闭六戊法》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573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