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遁甲-推亭亭白奸法

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诗才闻名。李白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及社会风云著称,深受后人喜爱。《太白阴经》则是李白对于道家修炼和阴阳学说的总结性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太白阴经》是李白在道家思想影响下的哲学与修炼作品,书中结合道家修行理论,探讨了天人合一、阴阳五行、长生不老等道家学说。李白通过这本书讲述了道家对于宇宙与人生命运的理解,并提倡修炼以求长生。在书中,他以丰富的诗词和道理展示了自己对人生、宇宙和自然的理解,并提出了理想的生活方式,书中含有大量对道家哲学的引述与思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遁甲-推亭亭白奸法-原文

常以月将加时辰

神后下为亭亭所在

次析十二月时

其寅申巳亥,神后白奸所在

神后时,白奸在寅

常行四孟

亭亭常以白奸囚于巳亥

格于寅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遁甲-推亭亭白奸法-译文

经常会在每月的某个时辰,神后的位置会下降到亭亭所在的地方,然后分析十二个月的时辰,其中在寅、申、巳、亥这四个时辰,神后的位置是白奸所在的地方,神后的时辰,白奸在寅时,通常在四个孟月(即正月、五月、七月、十一月)中活动,亭亭经常将白奸囚禁在巳亥时,使其受到寅申时的制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遁甲-推亭亭白奸法-注解

月将:在古代星命术中,指月亮所落的位置,即月亮所在之方位,通常与时间、吉凶有关。

时辰:古代时间单位,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神后:在古代星命术中,指特定的星宿或天体,具有象征意义,常与吉凶祸福相关。

亭亭:在星命术中,指某星宿或天体的位置,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十二月时:指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份,每个月份有不同的时辰和星宿影响。

寅申巳亥:四柱中的四柱之一,分别对应一年中的四个重要时间点,寅为正月,申为七月,巳为五月,亥为十一月。

白奸:在星命术中,指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星宿或天体,可能与欺诈、不诚实等含义相关。

四孟:指春季的四个月份,即正月、二月、三月,孟是首的意思,代表开始。

囚:在星命术中,指某星宿或天体被限制在某个位置,不能发挥其正常的作用。

格:在星命术中,指某星宿或天体受到限制或影响,通常与不吉之兆相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遁甲-推亭亭白奸法-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古代天文历法文献,反映了我国古代对天文现象和历法计算的理解。以下是对这段古文的逐行赏析:

常以月将加时辰,神后下为亭亭所在。

此句中,‘月将’指的是月亮在黄道上的位置,‘时辰’则是指古代时间计算单位,一日分为十二个时辰。‘神后’和‘亭亭’可能是古代天文学中某些特定星宿或天象的代称。‘神后下’意味着月亮在神后星宿之下,而‘亭亭所在’则表明亭亭星宿的位置。

次析十二月时,其寅申巳亥,神后白奸所在。

‘次析十二月时’表明接下来要分析的是一年中十二个月的时间。‘寅申巳亥’是十二地支中的四个特定时间点,分别对应着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交界。‘神后白奸所在’可能是指神后星宿和某个与白奸相关的星宿在寅申巳亥这四个时间点的位置。

神后时,白奸在寅,常行四孟。

‘神后时’指的是神后星宿所在的时间,‘白奸在寅’则说明白奸星宿位于寅时。‘常行四孟’中的‘四孟’指的是春季的四个阶段,即孟春、仲春、季春,这里的‘常行’可能是指某种星象的运行规律。

亭亭常以白奸囚于巳亥,格于寅申。

此句中,‘亭亭’和‘白奸’的相互关系被进一步阐述。‘亭亭常以白奸囚于巳亥’意味着亭亭星宿在巳亥两个时间点会制约白奸星宿,‘格于寅申’则说明亭亭星宿在寅申两个时间点会对白奸星宿产生影响。这里的‘囚’和‘格’都是古代天文学中描述星宿相互关系的术语。

总体来看,这段古文揭示了古代天文学家对星宿位置和相互关系的深入理解,以及他们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历法计算和占卜。这不仅体现了古代天文学的成就,也反映了古代文化中宇宙观和自然哲学的内涵。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遁甲-推亭亭白奸法》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572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