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遁甲-向背择日

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诗才闻名。李白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及社会风云著称,深受后人喜爱。《太白阴经》则是李白对于道家修炼和阴阳学说的总结性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太白阴经》是李白在道家思想影响下的哲学与修炼作品,书中结合道家修行理论,探讨了天人合一、阴阳五行、长生不老等道家学说。李白通过这本书讲述了道家对于宇宙与人生命运的理解,并提倡修炼以求长生。在书中,他以丰富的诗词和道理展示了自己对人生、宇宙和自然的理解,并提出了理想的生活方式,书中含有大量对道家哲学的引述与思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遁甲-向背择日-原文

经曰:征伐皆有向背,知之者胜,不知者败。

其太岁、太阴,将军月建日时,大时小时,

亭亭白奸,游都太乙,黄旛豹尾,

五帝六符,生神死神,大雄死地,

睢日德孤虚,岁月日时,刑杀大小,

审而用之,可以知其胜负,易其成败。

其临神者,惟死神地睢,虚星可向,

白奸亦可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遁甲-向背择日-译文

经书上说:战争征伐都有支持和不支持的力量,了解这一点的人会胜利,不了解这一点的人会失败。

其中的太岁、太阴,将军的月建日时,大时和小时,都要仔细观察,那些隐藏的狡猾之人,游动的太乙,黄色的旗帜和豹尾,五帝和六符,生神和死神,大雄和死地,睢日和德孤虚,岁月日时,刑罚和杀戮的大小,仔细审慎地运用这些知识,就可以知道胜负,改变成败。

至于那些临时的神灵,只有死神和死地睢,虚星可以用来指引,白奸也可以用来指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遁甲-向背择日-注解

征伐:指用兵征战,进行军事行动。

向背:指支持与反对,比喻事物的两面性。

太岁:古代星命学中的一种星宿,每年轮流值年,称为值年太岁,认为对人的吉凶有影响。

太阴:指月亮,有时也指与月亮相关的星宿或概念。

将军月建日时:古代占卜术中的一种术语,将军指天干地支中的某一干支,月建指每月的起始干支,日时指具体某一天的时间。

大时小时:指大的时辰和小的时辰,古代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又细分为更小的时段。

亭亭白奸:亭亭可能指某种星宿或象征,白奸可能指某种不吉利的象征或现象。

游都太乙:太乙是古代星命学中的一种星宿,游都可能指其运行的状态或影响范围。

黄旛豹尾:黄旛可能指某种旗帜或标志,豹尾可能指某种象征或现象。

五帝六符:五帝指古代传说中的五位帝王,六符可能指某种符咒或象征。

生神死神:生神和死神分别指能带来吉祥和灾难的神灵。

大雄死地:大雄可能指某种强大的力量,死地指不吉利的方位或时间。

睢日德孤虚:睢可能指某种星宿或象征,日德可能指太阳的德性,孤虚可能指天干地支中的某些干支位置。

岁月日时:指年、月、日、时的时间概念,是古代占卜术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刑杀大小:刑杀指刑罚和杀戮,大小可能指程度的不同。

审而用之:指仔细审查并运用这些知识。

可以知其胜负,易其成败:通过仔细审查和应用这些知识,可以预知胜负,改变成败的结果。

临神者:指与神灵相关的事物或现象。

死神地睢:死神可能指某种与死亡相关的神灵,地睢可能指与地有关的某种象征。

虚星可向,白奸亦可向:虚星可能指某种不实的星宿或象征,可向指可以朝向,白奸亦可向指即使是不吉利的象征也可以朝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遁甲-向背择日-评注

经曰:征伐皆有向背,知之者胜,不知者败。

此句开篇即点明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是否了解天时地利人和。‘征伐’指战争,‘向背’比喻支持与反对,‘知之者胜,不知者败’强调了对战争形势的准确判断是取胜的关键。从古至今,战争往往被视为决定国家兴衰存亡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战争形势的把握历来被军事家所重视。

其太岁、太阴,将军月建日时,大时小时,亭亭白奸,游都太乙,黄旛豹尾,五帝六符,生神死神,大雄死地,睢日德孤虚,岁月日时,刑杀大小,审而用之,可以知其胜负,易其成败。

这段文字详细描述了一系列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太岁’、‘太阴’等是古代天文历法中的术语,代表着不同的天象;‘将军月建日时’指的是军事行动的时间选择;‘大时小时’、‘亭亭白奸’等则是古代军事占卜中的术语,反映了古代军事家对战争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深入分析。‘五帝六符’、‘生神死神’等则是道教文化中的概念,反映了古代军事家对神秘力量的信仰。通过这些因素的审慎运用,可以预知战争的胜负,改变战争的走向。

其临神者,惟死神地睢,虚星可向,白奸亦可向。

此句进一步强调了在战争中对神秘力量的利用。‘临神者’指的是在战争中所依赖的神灵;‘死神地睢’、‘虚星’、‘白奸’等则是古代军事占卜中的术语,代表着不同的神灵和吉凶。‘可向’意味着可以利用这些神秘力量来指导战争决策,增加战争的胜算。

总体而言,这段古文体现了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特点,即重视天时地利人和,相信神秘力量的作用。通过对战争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深入分析,结合神秘力量的指导,古代军事家试图找到战争的胜负之匙。这种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实际意义,对后世军事理论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遁甲-向背择日》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572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