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祭文、捷书、药方-禡马文篇

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诗才闻名。李白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及社会风云著称,深受后人喜爱。《太白阴经》则是李白对于道家修炼和阴阳学说的总结性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太白阴经》是李白在道家思想影响下的哲学与修炼作品,书中结合道家修行理论,探讨了天人合一、阴阳五行、长生不老等道家学说。李白通过这本书讲述了道家对于宇宙与人生命运的理解,并提倡修炼以求长生。在书中,他以丰富的诗词和道理展示了自己对人生、宇宙和自然的理解,并提出了理想的生活方式,书中含有大量对道家哲学的引述与思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祭文、捷书、药方-禡马文篇-原文

维某年岁次,某甲某月朔某日某将军,某谨以清酌少牢之奠祭尔。

群牧马之神曰:古者,庖牺氏作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代人劳。

尔能节齐和鸾,举应鼙鼓,陷矢石殪,奔禽声嘶而凉风立至,影灭而浮云犹见,穆满八骏,足迹接於瑶池。

王良驷马,人事标于天汉,国家恩覃八埏,光宅九土,王化潜谧,白旗来庭,浮铁沈毛,贡金纳帛,而豺狼难厌。

反首逆鳞,学三苗之不恭,慕九黎之乱德,叛而不讨,何以示威?

天子斋,坛场拜飞将,将军身卫琱戈,手提金鼓,挥阵云以出塞,乘明月而渡河,誓将挥种埋落,擒魑摘魅。

火烈具举,我武维扬,惟尔马神,使我马肥,风驰电转,龙骧虎奔,晶甲霜明,草木皆偃。

飞矢星落,江河斡旋,一举成功,投戈脱甲,示不复用,休尔於华山之阳而已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祭文、捷书、药方-禡马文篇-译文

在某个年份的某个月初某一天,某将军,我恭敬地用清酒和少牢之祭品来祭拜你。

群牧马之神说:古时候,庖牺氏创造了驾驭牛马的技术,用它们来拉重物、跑远路,代替人们劳作。

你能够协调好马铃铛的声音,响应战鼓的节奏,即使被箭矢和石块击中,也能奔跑如飞,声音嘶哑,但凉爽的风立刻到来,影子消失但浮云仍然可见,穆满驾驭着八匹骏马,足迹直通瑶池,王良驾驭着快马,人间的英雄在天汉中留下标记,国家的恩泽遍布八方,光照九土,王者的教化深入人心,白旗飘扬在宫廷,铁沉入水中,贡金和丝绸进献,但豺狼的贪婪无法满足。

你回头触怒了龙鳞,学习三苗的不敬,羡慕九黎的乱德,背叛而不被讨伐,你如何展示你的威严?

天子斋戒,在坛场上拜祭飞将军,将军身披雕戈,手持金鼓,指挥着军队出塞,骑着明亮的月光渡过河流,发誓要将种子埋葬,捕捉鬼怪,火光熊熊,我军威武扬扬,只因为你马神的存在,使我马儿肥壮,如同风驰电掣,龙腾虎跃,铠甲闪耀如霜,草木都倒伏,箭矢如同流星坠落,江河为之旋转,一举成功,放下武器,脱下铠甲,表示不再使用,就休息在华山之南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祭文、捷书、药方-禡马文篇-注解

岁次:指古代以天干地支纪年,岁次即指该年的天干地支纪年。

某甲某月朔某日:甲、月、日是古代的干支纪日,朔是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将军:古代军队中的高级军官。

清酌少牢之奠:清酌,指清酒;少牢,指古代祭祀时用的少牢之祭,即羊、豕各一头。

庖牺氏:庖牺氏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圣王,被认为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始祖。

服牛乘马:指驯服牛马,用于耕作和交通。

和鸾:古代车马上的铃铛,和鸾即指车马铃铛和谐的声音。

鼙鼓:鼙鼓是古代战争中使用的鼓,用于指挥军队。

陷矢石殪:陷,指陷入;矢,箭;石,石头;殪,死。指在战斗中箭矢和石块击中敌人而使其死亡。

奔禽声嘶:指奔跑的禽鸟发出嘶哑的声音。

穆满八骏:穆满,指古代传说中的穆天子;八骏,指八匹神马。

瑶池:古代神话中的仙池,位于昆仑山。

王良驷马:王良,古代传说中的善御者;驷马,四匹马。

天汉:即银河,古代神话中认为银河是天上的河流。

恩覃八埏:覃,深;八埏,指八个地方。指国家的恩泽遍布八方。

光宅九土:宅,居住;九土,指九州。指国家的光辉照耀到九州大地。

王化潜谧:王化,指王者的教化;潜谧,平静。指国家的教化深入人心,社会平静。

白旗来庭:白旗,古代战争中的投降旗;来庭,指朝廷。指敌人投降。

浮铁沈毛:浮铁,指轻铁;沈毛,指沉毛,指沉入水中的羽毛。比喻事情已经解决。

贡金纳帛:贡金,指进贡的黄金;纳帛,指进贡的丝织品。指外国进贡。

豺狼难厌:豺狼,比喻凶恶的人;难厌,难以满足。指凶恶的人难以满足。

反首逆鳞:反首,指回头;逆鳞,指逆鳞,古代传说中龙身上的逆鳞,触之则怒。比喻触怒上级。

三苗之不恭:三苗,古代传说中的一族;不恭,不敬。指三苗族的傲慢无礼。

九黎之乱德:九黎,古代传说中的一族;乱德,败坏道德。指九黎族的道德败坏。

斋:古代祭祀前进行的清洁仪式。

坛场:祭祀用的场地。

飞将:古代传说中的神将。

琱戈:琱,雕刻;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指精美的戈。

金鼓:金鼓,古代战争中使用的乐器,用于指挥军队。

挥阵云以出塞:挥阵云,指挥军队如同云彩般灵活;出塞,指军队出发到边塞。

明月:指明亮的月亮,常用来比喻英勇的行为。

挥种埋落:挥种,指挥舞种子;埋落,指播种。比喻进行战争。

擒魑摘魅:魑魅,古代传说中的鬼怪。指捕捉鬼怪。

火烈具举:火烈,指火势猛烈;具举,全部举起。指火势猛烈地燃烧。

我武维扬:我武,我国的武力;维扬,发扬。指我国的武力得到发扬。

晶甲霜明:晶甲,指光亮的铠甲;霜明,像霜一样明亮。指铠甲光亮如霜。

草木皆偃:偃,倒下。指草木全部倒下,形容战斗激烈。

飞矢星落:飞矢,飞驰的箭矢;星落,星星坠落。形容箭矢如同流星般飞落。

江河斡旋:斡旋,转动。指江河转动,形容战斗激烈。

投戈脱甲:投戈,放下武器;脱甲,脱下铠甲。指放下武器,脱下铠甲。

休尔於华山之阳而已矣:休,休息;尔,你;华山之阳,华山的南面。指在华山南面休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祭文、捷书、药方-禡马文篇-评注

维某年岁次,某甲某月朔某日某将军,某谨以清酌少牢之奠祭尔。

此句开篇,以时间、人物、祭品为背景,点明祭祀的情景。‘维’字用于强调,‘岁次’、‘甲某月朔某日’等词汇体现了古人对时间的精确记录和重视。‘某将军’表明祭祀的对象是一位将军,‘清酌少牢之奠’则是对祭品的描述,显示出对神灵的虔诚和敬意。

群牧马之神曰:古者,庖牺氏作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代人劳。

此句引入马神,并追溯马的历史。‘群牧马之神’直接点明祭祀的对象是马神。‘古者’一词表明接下来要讲述的是古代的历史,‘庖牺氏’是古代传说中的圣王,‘服牛乘马’则是指人类驯服牛马,使用它们来代替人力劳动,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适应和利用。

尔能节齐和鸾,举应鼙鼓,陷矢石殪,奔禽声嘶而凉风立至,影灭而浮云犹见,穆满八骏,足迹接於瑶池,王良驷马,人事标于天汉。

此句描绘了马神的能力和神奇。‘节齐和鸾’形容马神驾驭马匹的技艺高超,‘鼙鼓’是古代战争中使用的乐器,‘陷矢石殪’、‘奔禽声嘶’等词汇描绘了战斗的场景。‘穆满八骏’、‘王良驷马’则是对马神驾驭神马的描述,‘瑶池’、‘天汉’等词汇则赋予了马神超凡脱俗的神秘色彩。

国家恩覃八埏,光宅九土,王化潜谧,白旗来庭,浮铁沈毛,贡金纳帛,而豺狼难厌。

此句表达了国家对于马神的感激和尊重。‘国家恩覃八埏’、‘光宅九土’等词汇形容了国家的繁荣昌盛,‘王化潜谧’则是指国家的治理稳定。‘白旗来庭’、‘浮铁沈毛’、‘贡金纳帛’等词汇则是对马神带来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反首逆鳞,学三苗之不恭,慕九黎之乱德,叛而不讨,何以示威?天子斋,坛场拜飞将,将军身卫琱戈,手提金鼓,挥阵云以出塞,乘明月而渡河,誓将挥种埋落,擒魑摘魅,火烈具举,我武维扬,惟尔马神,使我马肥,风驰电转,龙骧虎奔,晶甲霜明,草木皆偃,飞矢星落,江河斡旋,一举成功,投戈脱甲,示不复用,休尔於华山之阳而已矣。

此句是全文的高潮,通过对比和祈愿,表达了对马神的崇敬和依赖。‘反首逆鳞’、‘学三苗之不恭’、‘慕九黎之乱德’等词汇描绘了逆乱之徒的形象,而‘天子斋’、‘坛场拜飞将’等则是对马神的祈求。‘挥种埋落’、‘擒魑摘魅’等词汇则是对马神能力的肯定,‘晶甲霜明’、‘草木皆偃’等描绘了马神驾驭神马时的威武场面,最后‘休尔於华山之阳而已矣’则是对马神的美好祝愿。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祭文、捷书、药方-禡马文篇》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571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