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杂仪类-马将篇

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诗才闻名。李白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及社会风云著称,深受后人喜爱。《太白阴经》则是李白对于道家修炼和阴阳学说的总结性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太白阴经》是李白在道家思想影响下的哲学与修炼作品,书中结合道家修行理论,探讨了天人合一、阴阳五行、长生不老等道家学说。李白通过这本书讲述了道家对于宇宙与人生命运的理解,并提倡修炼以求长生。在书中,他以丰富的诗词和道理展示了自己对人生、宇宙和自然的理解,并提出了理想的生活方式,书中含有大量对道家哲学的引述与思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杂仪类-马将篇-原文

经曰:夫戎马,必安其处所,适其水草,节其饥饱;

冬则温厩,夏则凉厩;

刻剔鬃毛,谨落蹄甲。

狎其耳目,无令惊悚;

习其驱驰,闲其进止,人马相亲。

然後可使鞍勒,辔衔必先坚完,断绝必补。

凡马不伤於末,必伤於始;

不伤於饥,必伤於饱。

日暮道远,必数上下,宁劳於人,慎无劳马。

常令有余,备敌覆我。

能明此者,可以横行八表。

凡马军,人支两匹。

一军征马二万五千匹,其无马者,亦如五支,令以两匹为率。

一人征马副大将,军中择善牧养者任。

二人征马总管副偏将,军中择善牧养者任。

八人征马子将军,军中择明闲牧养者任。

五十人征马押官定见,军中择善牧养者任。

五百人群头善乘骑者任,一云百人群头毉,亦群头中择取一千人马子军外差,又云五百人马子毉马在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杂仪类-马将篇-译文

经书上说:对待战马,必须使它们住在安全的地方,吃适合它们的草料,控制它们的饮食;冬天要给它们保暖的马厩,夏天要给它们凉爽的马厩;要定期修剪它们的鬃毛,小心地修剪蹄甲。要亲近它们的耳朵和眼睛,不让它们受到惊吓;要训练它们奔跑,让它们懂得前进和停止,让人和马建立亲密的关系。然后才能让它们佩戴马鞍和马勒,缰绳和衔铁必须先检查是否牢固,破损了必须及时修补。所有马匹不会在最后阶段受伤,而是在开始阶段就受伤;不会因为饥饿而受伤,而是因为吃得过饱而受伤。天黑路远时,一定要多次上下马,宁愿让人劳累,也不要让马劳累。经常保持马匹有富余的体力,以防敌人偷袭我们。能够明白这些道理的人,可以在四面八方自由行动。

所有的马军,每人配备两匹马。一支部队需要两万五千匹马,那些没有马的人,也按照五人一组来分配,以两匹马为标准。一人负责征马的副大将,军队中挑选擅长牧养的人担任。两人负责征马的副偏将,军队中挑选擅长牧养的人担任。八人负责征马的子将军,军队中挑选明白并擅长牧养的人担任。五十人负责征马的押官定见,军队中挑选擅长牧养的人担任。五百人中的一百人负责群马,擅长骑马的人担任,也有说法是一千人的群头中挑选马匹的牧养者,还有说法是五百人的马匹牧养者在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杂仪类-马将篇-注解

戎马:指战马,即用于军事目的的马匹。

安其处所:使马匹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提供安全舒适的栖息地。

适其水草:根据马匹的需求提供合适的水源和草料。

节其饥饱:合理控制马匹的饮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温厩:在冬天为马匹提供温暖的马厩。

凉厩:在夏天为马匹提供凉爽的马厩。

刻剔鬃毛:定期修剪马匹的鬃毛。

谨落蹄甲:小心处理马蹄,及时修剪蹄甲。

狎其耳目:对马匹进行温和的接触,使其习惯人类的接近。

无令惊悚:避免使马匹受到惊吓。

习其驱驰:训练马匹奔跑。

闲其进止:训练马匹的进退有序。

人马相亲:使人与马之间建立亲密的关系。

鞍勒:马匹的鞍具和勒具。

辔衔:马匹的嚼子和缰绳。

坚完:坚固且完好无损。

断绝:断裂或损坏。

日暮道远:天快黑了,路程还远。

数上下:频繁地上下马,避免马匹过度劳累。

常令有余:始终保持一定的储备,以防不测。

备敌覆我:准备应对敌人的袭击。

横行八表:在各处自由行动,形容权势极大。

人支两匹:每个人负责两匹马。

征马副大将:征战中马匹的副将。

总管副偏将:马匹的总管和副偏将。

子将军:马匹的子将军。

押官定见:马匹的押官。

群头善乘骑者:擅长骑马的人。

毉马:养马的人。

马子军外差:马匹的子军在军队外执行任务。

五百人马子毉马在内:五百人马子中的养马人也在其中。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杂仪类-马将篇-评注

经曰:夫戎马,必安其处所,适其水草,节其饥饱;

此句强调了对战马饲养的细致入微。‘安其处所’意味着为马匹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体现了古人对动物福利的重视。‘适其水草’则指根据马匹的习性选择适宜的饲料,确保其营养需求得到满足。‘节其饥饱’则是对马匹饮食的合理控制,避免过饥或过饱对马匹健康造成损害。

冬则温厩,夏则凉厩;刻剔鬃毛,谨落蹄甲。

这两句描绘了战马在不同季节的饲养管理。‘冬则温厩,夏则凉厩’反映了古人对季节变化的适应,确保马匹在适宜的温度下生活。‘刻剔鬃毛,谨落蹄甲’则是对马匹日常护理的具体描述,体现了古人对马匹的细致照顾。

狎其耳目,无令惊悚;习其驱驰,闲其进止,人马相亲。

这三句强调了马匹与骑手之间的亲密关系。‘狎其耳目,无令惊悚’表明要使马匹习惯于周围环境,避免因外界刺激而受到惊吓。‘习其驱驰,闲其进止’则是指通过训练使马匹能够自如地奔跑和停止,这是建立人马默契的基础。‘人马相亲’则是对人马之间深厚感情的描述。

然後可使鞍勒,辔衔必先坚完,断绝必补。

此句说明了在马匹训练成熟后,需要确保装备的完好,‘鞍勒’和‘辔衔’是骑手与马匹沟通的重要工具,其坚固与否直接影响到骑手的控制力和马匹的安全。

凡马不伤於末,必伤於始;不伤於饥,必伤於饱。

这句话揭示了马匹健康管理的原则,即从马匹成长初期开始就要注重保养,避免因小失大。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让马匹过度饥饿或过度饱食,以免造成健康问题。

日暮道远,必数上下,宁劳於人,慎无劳马。

此句强调了在长途行军中,应合理安排马匹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宁劳於人,慎无劳马’体现了对马匹健康的尊重和对骑手体力的考虑。

常令有余,备敌覆我。

这句话强调了在军事行动中,要充分准备,保持充足的物资和资源,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能明此者,可以横行八表。

这是对上述饲养和管理原则的总结,指出只有深刻理解并实践这些原则,才能使马匹在战场上发挥最大效用。

凡马军,人支两匹。

此句说明了马军在编制上的特点,即每个士兵配备两匹马,这样的配置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机动性和战斗力。

一军征马二万五千匹,其无马者,亦如五支,令以两匹为率。

这句话描述了马军的规模和编制,即使某些士兵没有马匹,也会按照五人一组的标准配备两匹马,保证了整个军队的战斗力。

一人征马副大将,军中择善牧养者任。

此句说明了在马军中,副大将负责征马事务,且必须选择擅长牧养马匹的人担任。

二人征马总管副偏将,军中择善牧养者任。

总管副偏将同样负责马匹事务,也是从擅长牧养马匹的人中选拔。

八人征马子将军,军中择明闲牧养者任。

子将军负责更细致的马匹管理,需要选择对牧养有深入了解的人。

五十人征马押官定见,军中择善牧养者任。

押官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同样需要具备良好的牧养技能。

五百人群头善乘骑者任,一云百人群头毉,亦群头中择取一千人马子军外差,又云五百人马子毉马在内。

这些句子详细描述了马军中的不同职位和职责,以及如何选拔合适的人才,确保马军的有序运作。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杂仪类-马将篇》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567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