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诗才闻名。李白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及社会风云著称,深受后人喜爱。《太白阴经》则是李白对于道家修炼和阴阳学说的总结性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太白阴经》是李白在道家思想影响下的哲学与修炼作品,书中结合道家修行理论,探讨了天人合一、阴阳五行、长生不老等道家学说。李白通过这本书讲述了道家对于宇宙与人生命运的理解,并提倡修炼以求长生。在书中,他以丰富的诗词和道理展示了自己对人生、宇宙和自然的理解,并提出了理想的生活方式,书中含有大量对道家哲学的引述与思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战具类-守城具篇-原文
经曰: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动於九天之上。
人所不见谓之九地,见所不及谓之九天。
禽滑厘问墨翟守城之具,墨翟荅以六十六事,皆繁冗不便於用。
其後韦孝宽守晋州、王[人品]守台城,皆约封胡子技巧之术,古法非不妙,然非今之用也。
今述便於用者,如左方。
浚隍深开濠堑也。
增城、增修楼橹也。
悬门、悬木板以为重门。
突门於城中,对敌营,自凿城内为暗门,多少临时,令厚五六寸勿穿,或於中夜,或於敌初来、营列未定;精骑从突门跃出,击其无备,袭其不意。
涂门,以泥涂门扇,厚五寸备火,又云涂栈,以泥门上木栈棚也。
积石、积炮石,大小随事。
转关桥一梁为桥梁,端着横栝,拔去栝桥转关,人马不得渡,皆倾水中。秦用此桥,以杀燕丹。
凿门为敌所逼,先自凿门为数十孔,出强弩射之,长矛刺之。
积木备垒,本木长五尺、径一尺小,或六七寸,抛下打贼。
积石备垒於城上,不计大小,以多为妙,充抛石。
楼橹城上建堠楼,以板为之跳出,出为楼橹。
笓篱战格於女墙上,挑出去墙三尺,内着横括,前端安辖,以荆柳编之,长一丈、阔五尺,悬于椽端,用遮矢石。
布幔,以复布为幔,以弱竿横挂於女墙外,去墙七八尺,折抛石之势,则矢不复及墙。
木弩,以杨柘桑为弩,可长一丈二尺,中径七寸,两稍三寸,以绞车张之,发如雷吼,以败队卒。
燕尾炬,缚苇草为炬,尾分为两岐,如燕尾状,以油蜡灌之,加火从城上堕下,使骑木驴而烧之。
松明炬,以松木烧之,铁索坠下,巡城点昭,恐敌人乘城而上。
脂油烛炬,然灯秉烛於城中四冲、要路、门户,晨夜不得绝明,以备非常。
行燱常熔铁汁鑪,昇於城上,以洒敌人,土瓶盛汁,抛之,敌攻城不觉。
游火铁筐,盛火加脂蜡,铁索悬坠城下,烧孔穴掘城之人。
灰杂糠[米比],因风於城上掷之,以眯敌人之目,因以铁汁洒之,又云:眯目,因风以[米比]糠灰掷之,使不得视。
连挺如打禾枷状,打女墙上城敌人。
叉竿如枪刃,布两歧,用叉飞云梯上人。
钩竿有枪,两边有曲钩,可以钩物。
天井,敌攻城为地道,来反自於地道,上直下穿井邀之,积薪井中,加火熏之,自然焦灼。
油囊盛水於城上,掷出,火车中囊败,火灭。
地听於城中八方,穿井各深二丈,令人头覆戴新瓮於井中坐听,则城外五百步之内有掘城道者,并闻於瓮中,辩方所远近。
铁菱,状如蒺藜,要路水中着之,以刺人马之足。
陷马坑,坑长五尺、阔一尺、深三尺,坑中埋鹿角、竹签,其坑十字相连,状如钩锁,复以[艹刍]草苇木加土种草实,令生苗蒙覆其上,军城营垒要路设之。
拒马枪,以木径二尺,长短随事,十字凿孔,纵横安括,长一丈,锐其端,可以塞城门要道,人马不得奔前。
木栅为敌所逼,不及筑城垒,或山河险隘多石少土,不任版筑,且建木为栅,方圆高下,随事深浅,埋木根重复,弥缝其阙,内量长短,为阁道立外柱,外重长出四尺为女墙,皆泥涂之内七寸,又立阁道内柱,上布板为栈立阑干竹於栅上,悬门拥墙,濠堑拒马,一如城垒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战具类-守城具篇-译文
《经》中说:擅长防守的人,就像藏匿在九地之下;擅长进攻的人,就像活动在九天之上。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叫做九地,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叫做九天。禽滑厘向墨翟询问守城的工具,墨翟回答了六十六件事,都是繁琐且不便使用的,后来的韦孝宽守晋州、王守台城,都简化了封胡子技巧的方法,古法并非不好,但不符合现在的用法。现在介绍一些便于使用的,如下:
加深护城河,拓宽壕沟。
增设城墙,增修瞭望塔。
设置悬门,用木板悬挂形成双层门。
在城中挖设突门,面对敌营,从城内挖出暗门,根据情况决定大小,厚度约五寸,可以选择在深夜或敌军初到、营地未布置好时使用;精锐骑兵从突门跃出,攻击敌人无备之处,出其不意。
涂门,用泥涂抹门扇,厚度五寸,以防火灾,又称为涂栈,用泥涂抹门上的木栈。
堆积石块、炮石,大小根据需要。
转关桥,一梁作为桥梁,两端有横木,拔掉横木后桥可以转动,防止人马通过,都倾倒到水中。秦国使用这种桥,以杀燕丹。
敌军逼近城门时,先自己挖出数十个孔洞,用强弩射击,用长矛刺击。
堆积木块作为壁垒,木头长五尺、直径一尺小,或者六七寸,扔下打击敌人。
在城墙上堆积石块作为壁垒,不计大小,以多为妙,用来投掷石块。
在城墙上建造堠楼,用木板建造,可以跳出城墙,成为瞭望塔。
在女墙上设置笓篱战格,挑出去墙三尺,内部有横木,前端安装辖,用荆柳编织,长一丈、宽五尺,悬挂在椽子上,用来遮挡箭矢。
布幔,用双层布做成,用细竹竿横挂于女墙外,距离城墙七八尺,折断抛石的力量,使箭矢无法射到城墙。
木弩,用杨树、柘树、桑树制作的弩,长度一丈二尺,中径七寸,两端三寸,用绞车张弓,发射时如雷鸣,用来击败敌军。
燕尾炬,用苇草捆绑成火炬,尾部分为两叉,像燕尾一样,用油蜡浸泡,从城上扔下,使骑木驴的人烧之。
松明炬,用松木燃烧,用铁索悬挂下来,巡逻城池,以防敌人爬城。
脂油烛炬,在城中四通八达、重要道路、门户处点燃蜡烛,昼夜不得熄灭,以防不测。
行燱,经常熔化铁汁,升到城上,用来洒向敌人,用土瓶装汁液,扔向敌人,敌人攻城时不会察觉。
游火铁筐,装满火和脂蜡,用铁索悬挂到城下,烧毁挖洞的人。
灰杂糠米比,顺风在城上扔下,以迷住敌人的眼睛,然后用铁汁洒下,又称为:迷眼,顺风用糠灰扔下,使敌人无法视物。
连挺,像打谷枷一样,用来打击城墙上爬城的敌人。
叉竿,像枪刃一样,两端分叉,用来叉住飞云梯上的人。
钩竿,有枪头,两边有弯曲的钩子,可以用来钩取物品。
天井,敌人挖地道攻城,从地道返回,从上面直下挖井拦截,在井中堆积柴火,点火熏烤,自然燃烧。
油囊,在城上装满水,扔出,火车中的囊破,火熄灭。
地听,在城中八方挖井,每口井深二丈,让人头戴新瓮坐在井中听,那么城外五百步之内有挖地道的人,都可以在瓮中听到,辨别方位远近。
铁菱,形状像蒺藜,在要路上水中放置,用来刺穿人马脚。
陷马坑,坑长五尺、宽一尺、深三尺,坑中埋有鹿角、竹签,坑十字相连,形状像钩锁,再在坑上覆盖草、苇木和土,种植草籽,让它们生长覆盖在坑上,在军城营垒要路上设置。
拒马枪,用直径二尺的木头,长度根据需要,十字凿孔,纵横安装括木,长一丈,尖端锋利,可以堵塞城门要道,防止人马冲前。
木栅,如果敌人逼近,来不及筑城垒,或者山河险峻,多石少土,不适合用版筑,就用木头建栅栏,根据情况决定方圆、高低、深浅,埋下木根,填补空隙,内部量长短,建立阁道的外柱,外部重长四尺作为女墙,都涂抹泥在内七寸,再建立阁道的内柱,上面铺板作为栈道,立上竹子作为栏杆,悬挂悬门,挖壕沟,设置拒马,都按照城垒的方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战具类-守城具篇-注解
九地:古代军事用语,指非常隐蔽、难以察觉的地方,比喻防守至极,如同隐藏在九层大地之下。
九天:古代军事用语,指高远、难以触及的地方,比喻攻击如天马行空,无处不在。
禽滑厘: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墨翟的学生。
墨翟:即墨子,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
韦孝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
王人品: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
封胡子: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以擅长攻城守城著称。
六十六事:指墨翟回答禽滑厘关于守城之具时提到的六十六种守城方法。
繁冗不便於用:指这些守城方法虽然方法繁多,但实际操作不便。
浚隍:挖掘护城河。
濠堑:挖掘壕沟。
楼橹:古代的瞭望塔。
悬门:一种可以悬挂的门,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关闭。
突门:城内用于紧急情况下的秘密通道。
涂门:用泥涂抹的门,可以防火。
积石:堆积石头,用于攻城时投掷。
转关桥:一种可以移动的桥梁,用于阻止敌人。
凿门:在城墙上凿出孔洞,用于射箭或投掷武器。
积木备垒:堆积木块,用于建造防御工事。
楼橹城:城墙上建立的瞭望塔。
笓篱战格:一种用竹木制成的防御工具,用于抵御箭矢。
布幔:用布制成的遮蔽物,用于遮挡箭矢。
木弩:一种用木材制成的弩。
燕尾炬:一种燃烧后形状如燕尾的火炬。
松明炬:用松木制成的火炬。
脂油烛炬:用油脂和蜡烛制成的火炬。
行燱:古代的一种火攻武器,用于烧毁敌军营帐。
游火铁筐:一种用于投掷燃烧物的铁筐。
灰杂糠[米比]:用灰和糠混合的粉末,用于迷漫敌人视线。
连挺:一种打击武器,类似于打谷枷。
叉竿:一种可以用来叉住敌人的长竿。
钩竿:一种两端带有钩子的长竿,用于钩取物体。
天井:城内用于观察敌情的地方。
油囊:一种装满油的袋子,用于投掷。
地听:一种用于侦听敌人行动的工具。
铁菱:一种用于刺伤敌人马匹的武器。
陷马坑:一种用于陷害敌军马匹的陷阱。
拒马枪:一种用于阻止敌人前进的障碍物。
木栅:用木材搭建的栅栏,用于防御。
阁道:城墙上的一种通道。
女墙:城墙上的一种矮墙,用于保护士兵。
版筑:用土和木版筑成的城墙。
竹於栅上:用竹子搭建在栅栏上。
悬门拥墙:悬挂的门和围墙。
濠堑拒马:壕沟和拒马,用于阻止敌人。
阙:城墙上的缺口。
阑干:栏杆。
版筑法:用土和木版筑城墙的方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战具类-守城具篇-评注
经曰: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动於九天之上。人所不见谓之九地,见所不及谓之九天。
此句出自《孙子兵法》,强调兵法中的隐秘与变化。‘九地’与‘九天’分别象征着防御与进攻的极致,‘九地’之下,暗喻深不可测的防御策略,‘九天’之上,则是指灵活多变的攻击手段。这两者相辅相成,体现了兵法的深奥与实战中的不可预测性。
禽滑厘问墨翟守城之具,墨翟荅以六十六事,皆繁冗不便於用,其後韦孝宽守晋州、王[人品]守台城,皆约封胡子技巧之术,古法非不妙,然非今之用也。
此段话揭示了古代军事防御技术的发展历程。墨翟提出的六十六项守城措施虽然详尽,但过于繁复,不便于实际应用。韦孝宽和王[人品]则简化了守城技巧,强调了实用性。这表明军事防御技术的发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
今述便於用者,如左方浚隍深开濠堑也。
此句强调了实用性的重要性。作者在这里提到了几种便于使用的守城方法,如挖掘深沟和濠堑,这些方法简单实用,能够有效地阻止敌人的进攻。
增城、增修楼橹也。
增加城墙的高度和修建楼橹,是提高防御能力的重要手段。这体现了古代军事防御中的立体防御思想,通过增加高度和视野,增强对敌人的监控和反应能力。
悬门、悬木板以为重门。
使用悬门和重门,可以增加城门的防御层次,使敌人难以一次性突破。
突门於城中,对敌营,自凿城内为暗门,多少临时,令厚五六寸勿穿,或於中夜,或於敌初来、营列未定;精骑从突门跃出,击其无备,袭其不意。
此段描述了一种巧妙的战术,即在城内设置暗门,待敌人不备时突然出击,以奇袭的方式取得胜利。这体现了兵法中的出奇制胜思想。
涂门,以泥涂门扇,厚五寸备火,又云涂栈,以泥门上木栈棚也。
使用泥土涂抹门扇和木栈棚,可以防火,增加防御能力。
积石、积炮石,大小随事。
在城墙上堆积石块和炮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大小,以适应不同的防御需求。
转关桥一梁为桥梁,端着横栝,拔去栝桥转关,人马不得渡,皆倾水中。秦用此桥,以杀燕丹。
转关桥是一种巧妙的防御设施,通过拔去横栝,使桥梁翻转,阻止敌人通过。此段还提到了秦朝使用转关桥的故事,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
凿门为敌所逼,先自凿门为数十孔,出强弩射之,长矛刺之。
在敌人逼近时,主动凿门,利用强弩和长矛进行射击,以减少敌人的进攻。
积木备垒,本木长五尺、径一尺小,或六七寸,抛下打贼。
在城墙上堆积木块,用于投掷打击敌人。
积石备垒於城上,不计大小,以多为妙,充抛石。
在城墙上堆积石块,用于投掷打击敌人,数量越多,效果越好。
楼橹城上建堠楼,以板为之跳出,出为楼橹。
在城墙上建立堠楼,可以用来观察敌情和进行射击。
笓篱战格於女墙上,挑出去墙三尺,内着横括,前端安辖,以荆柳编之,长一丈、阔五尺,悬于椽端,用遮矢石。
在女墙上设置笓篱,可以阻挡敌人的箭矢。
布幔,以复布为幔,以弱竿横挂於女墙外,去墙七八尺,折抛石之势,则矢不复及墙。
使用布幔遮挡,可以防止敌人的箭矢射到城墙内部。
木弩,以杨柘桑为弩,可长一丈二尺,中径七寸,两稍三寸,以绞车张之,发如雷吼,以败队卒。
木弩是一种强大的远程武器,可以有效地打击敌人。
燕尾炬,缚苇草为炬,尾分为两岐,如燕尾状,以油蜡灌之,加火从城上堕下,使骑木驴而烧之。
燕尾炬是一种燃烧性武器,可以用来烧毁敌人的攻城工具。
松明炬,以松木烧之,铁索坠下,巡城点昭,恐敌人乘城而上。
松明炬是一种照明工具,可以用来照亮城墙,防止敌人趁夜色攀爬城墙。
脂油烛炬,然灯秉烛於城中四冲、要路、门户,晨夜不得绝明,以备非常。
使用脂油烛炬照明,可以确保城内的道路和门户在夜间也能保持明亮,以应对突发情况。
行燱常熔铁汁鑪,昇於城上,以洒敌人,土瓶盛汁,抛之,敌攻城不觉。
行燱是一种燃烧性武器,通过熔化铁汁并抛洒,可以有效地阻止敌人的进攻。
游火铁筐,盛火加脂蜡,铁索悬坠城下,烧孔穴掘城之人。
游火铁筐是一种燃烧性武器,可以用来烧毁敌人挖掘城墙的孔洞。
灰杂糠[米比],因风於城上掷之,以眯敌人之目,因以铁汁洒之,又云:眯目,因风以[米比]糠灰掷之,使不得视。
使用灰杂糠灰和铁汁,可以迷乱敌人的视线,使其无法看清城内的防御情况。
连挺如打禾枷状,打女墙上城敌人。
连挺是一种打击武器,可以用来打击攀爬城墙的敌人。
叉竿如枪刃,布两歧,用叉飞云梯上人。
叉竿是一种防御武器,可以用来防御敌人的云梯。
钩竿有枪,两边有曲钩,可以钩物。
钩竿是一种可以钩取物品的武器,可以用来破坏敌人的攻城工具。
天井,敌攻城为地道,来反自於地道,上直下穿井邀之,积薪井中,加火熏之,自然焦灼。
天井是一种防御地道进攻的设施,通过在井中积薪并加火熏烧,可以有效地阻止敌人通过地道进攻。
油囊盛水於城上,掷出,火车中囊败,火灭。
使用油囊装水,可以用来扑灭敌人使用的火攻。
地听於城中八方,穿井各深二丈,令人头覆戴新瓮於井中坐听,则城外五百步之内有掘城道者,并闻於瓮中,辩方所远近。
地听是一种探测敌人地道进攻的设施,通过在井中听声,可以判断敌人地道的位置和距离。
铁菱,状如蒺藜,要路水中着之,以刺人马之足。
铁菱是一种防御武器,可以用来刺伤敌人的马匹。
陷马坑,坑长五尺、阔一尺、深三尺,坑中埋鹿角、竹签,其坑十字相连,状如钩锁,复以[艹刍]草苇木加土种草实,令生苗蒙覆其上,军城营垒要路设之。
陷马坑是一种防御马匹的设施,通过设置鹿角、竹签等障碍物,可以有效地阻止敌人的马匹。
拒马枪,以木径二尺,长短随事,十字凿孔,纵横安括,长一丈,锐其端,可以塞城门要道,人马不得奔前。
拒马枪是一种防御武器,可以用来堵塞城门和要道,阻止敌人的进攻。
木栅为敌所逼,不及筑城垒,或山河险隘多石少土,不任版筑,且建木为栅,方圆高下,随事深浅,埋木根重复,弥缝其阙,内量长短,为阁道立外柱,外重长出四尺为女墙,皆泥涂之内七寸,又立阁道内柱,上布板为栈立阑干竹於栅上,悬门拥墙,濠堑拒马,一如城垒法。
在无法筑城垒的情况下,使用木栅进行防御。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木栅可以起到与城墙相似的作用,有效地防御敌人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