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随园诗话-水族无鳞单

作者: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散文家、评论家。袁枚在诗词、文学批评和美学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是清代文人的代表人物之一。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随园诗话》是袁枚对诗词创作的评论和心得的总结,书中展示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和评价标准。袁枚提出了许多关于诗歌创作的见解,特别强调“情感至上”和“意境优先”。书中的诗学思想对后代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随园诗话-水族无鳞单-原文

鱼无鳞者,其腥加倍,须加意烹饪;以姜、桂胜之。作《水族无鳞单》

汤鳗鳗鱼最忌出骨。因此物性本腥重,不可过于摆布,失其天真,犹鲥鱼之不可去鳞也。

清煨者,以河鳗一条,洗去滑涎,斩寸为段,入磁罐中,用酒水煨烂,下秋油起锅,加冬腌新芥菜作汤,重用葱、姜之类,以杀其腥。

常熟顾比部家,用纤粉、山药干煨,亦妙。或加作料直置盘中蒸之,不用水。家致华分司蒸鳗最佳。

秋油、酒四六兑,务使汤浮于本身。起笼时,尤要恰好,迟则皮皱味失。

红煨鳗鳗鱼用酒、水煨烂,加甜酱代秋油,入锅收汤煨干,加茴香大料起锅。

有三病宜戒者:一皮有皱纹,皮便不酥;一肉散碗中,箸夹不起;一早下盐豉,入口不化。

扬州朱分司家制之最精。大抵红煨者以干为贵,使卤味收入鳗肉中。

炸鳗择鳗鱼大者,去首尾,寸断之。

先用麻油炸熟,取起;另将鲜蒿菜嫩尖入锅中,仍用原油炒透,即以鳗鱼平铺菜上,加作料煨一炷香。

蒿菜分量,较鱼减半。

生炒甲鱼将甲鱼去骨,用麻油炮炒之,加秋油一杯、鸡汁一杯。

此真定魏太守家法也。

酱炒甲鱼将甲鱼煮半熟,去骨,起油锅炮炒,加酱水、葱、椒,收汤成卤,然后起锅。

此杭州法也。

带骨甲鱼要一个半斤重者,斩四块,加脂油三两,起油锅煎两面黄,加水、秋油、酒煨;先武火,后文火,至八分熟加蒜,起锅用葱、姜、糖。

甲鱼宜小不宜大。俗号“童子脚鱼”才嫩。

青盐甲鱼斩四块,起油锅炮透。

每甲鱼一斤,用酒四两、大茴香三钱、盐一钱半,煨至半好,下脂油二两;切小豆块再煨,加蒜头、笋尖,起时用葱、椒,或用秋油,则不用盐。

此苏州唐静涵家法。甲鱼大则老,小则腥,须买其中样者。

汤煨甲鱼将甲鱼白煮,去骨拆碎,用鸡汤、秋油、酒煨汤二碗,收至一碗,起锅,用葱、椒、姜末糁之。

吴竹屿制之最佳。微用纤,才得汤腻。

全壳甲鱼山东杨参将家,制甲鱼去首尾,取肉及裙,加作料煨好,仍以原壳覆之。

每宴客,一客之前以小盘献一甲鱼。

见者悚然,犹虑其动。

惜未传其法。

鳝丝羹鳝鱼煮半熟,划丝去骨,加酒、秋油煨之,微用纤粉,用真金菜、冬瓜、长葱为羹。

南京厨者辄制鳝为炭,殊不可解。

炒鳝拆鳝丝炒之,略焦,如炒肉鸡之法,不可用水。

段鳝切鳝以寸为段,照煨鳗法煨之,或先用油炙,使坚,再以冬瓜、鲜笋、香蕈作配,微用酱水,重用姜汁。

虾圆虾圆照鱼圆法。

鸡汤煨之,干炒亦可。

大概捶虾时不宜过细,恐失真味。

鱼圆亦然。

或竟剥夺虾肉以紫菜拌之,亦佳。

虾饼以虾捶烂,团而煎之,即为虾饼。

醉虾带壳用酒炙黄,捞起,加清酱、米醋煨之,用碗闷之。

临食放盘中,其壳俱酥。

炒虾炒虾照炒鱼法,可用韭配。

或加冬腌芥菜,则不可用韭矣。

有捶扁其尾单炒者,亦觉新异。

蟹蟹宜独食,不宜搭配他物。

最好以淡盐汤煮熟,自剥自食为妙。

蒸者味虽全,而失之太淡。

蟹羹剥蟹为羹,即用原汤煨之,不加鸡汁,独用为妙。

见俗厨从中加鸭舌,或鱼翅,或海参者,徒夺其味而惹其腥恶,劣极矣!

炒蟹粉以现剥现炒之蟹为佳。

过两个时辰,则肉干而味失。

剥壳蒸蟹将蟹剥壳,取肉、取黄,仍置壳中,放五六只在生鸡蛋上蒸之。

上桌时完然一蟹,惟去爪脚。

比炒蟹粉觉有新色。

杨兰坡明府,以南瓜肉拌蟹,颇奇。

蛤蜊剥蛤蜊肉,加韭菜炒之佳。

或为汤亦可。

起迟便枯。

蚶蚶有三吃法。

用热水喷之,半熟去盖,加酒、秋油醉之;

或用鸡汤滚熟,去盖入汤;

或全去其盖,作羹亦可。

但宜速起,迟则肉枯。

蚶出奉化县,品在蛼螯、蛤蜊之上。

蛼螯先将五花肉切片,用作料闷烂。

将蛼螯洗净,麻油炒仍将肉片连卤烹之。

秋油要重些,方得有味。

加豆腐亦可。

蛼螯从扬州来,虑坏则取壳中肉,置猪油中,可以远行。

有晒为干者,亦佳。

入鸡汤烹之,味在蛏干之上。

捶烂蛼螯作饼,如虾饼样,煎吃加作料亦佳。

程泽弓蛏干程泽弓商人家制蛏干,用冷水泡一日,滚水煮两日,撤汤五次。

一寸之干,发开有二寸,如鲜蛏一般,才人鸡汤煨之。

扬州人学之,俱不能及。

鲜蛏烹蛏法与蛼螯同。

单炒亦可。

何春巢家蛏汤豆腐之炒,竟成绝品。

水鸡水鸡去身用腿,先用油灼之,加秋油、甜酒、瓜、姜起锅。

或拆肉炒之,味与鸡相似。

熏蛋将鸡蛋加作料煨好,微微熏干,切片放盘中,可以佐膳。

茶叶蛋鸡蛋百个,用盐一两,粗茶叶煮两枝线香为度。

如蛋五十个,只用五钱盐,照数加减。

可作点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随园诗话-水族无鳞单-译文

没有鳞的鱼,它的腥味会加倍,需要特别小心烹饪;用姜和桂皮来克服腥味。写了《水族无鳞单》。

炖汤时,鳗鱼最忌讳去骨。因为这种鱼本性腥味重,不能过于摆布,否则会失去它的本真,就像鲥鱼不能去鳞一样。清炖的方法是,用一条河鳗,洗净后切成寸段,放入磁罐中,用酒和水炖烂,加入秋油后起锅,加上冬腌的新芥菜做汤,多加葱、姜等调料,以消除腥味。常熟的顾比部家,用细粉、山药干炖,也很妙。或者直接加调料放在盘中蒸,不用水。家致华分司蒸鳗做得最好。秋油和酒按四六的比例混合,务必让汤浮在鳗鱼本身之上。上锅时,尤其要注意火候,晚了鱼皮会皱,味道也会失去。

红烧鳗鱼用酒和水炖烂,加入甜酱代替秋油,放入锅中收汤炖干,加入八角和桂皮起锅。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鱼皮有皱纹,皮就不酥;二是鱼肉散在碗中,筷子夹不起来;三是早加盐豉,入口不化。扬州朱分司家做的红烧鳗鱼最精。一般来说,红烧鳗鱼以干为贵,让卤汁的味道渗入鳗肉中。

炸鳗鱼选择大鳗鱼,去掉头尾,切成寸段。先用麻油炸熟,取出来;然后将新鲜的蒿菜嫩尖放入锅中,仍然用原油炒熟,再将鳗鱼平铺在菜上,加调料炖一柱香。蒿菜的分量,比鱼少一半。

生炒甲鱼先将甲鱼去骨,用麻油炒熟,加入一杯秋油、一杯鸡汁。这是真定魏太守家的做法。

酱炒甲鱼先将甲鱼煮到半熟,去骨,起油锅炒熟,加入酱水、葱、椒,收汤成卤,然后起锅。这是杭州的做法。

带骨甲鱼要选择一个半斤重的,切成四块,加入三两脂油,起油锅煎至两面金黄,加入水和秋油、酒炖;先大火,后小火,炖到八分熟加入蒜,起锅时用葱、姜、糖调味。甲鱼宜小不宜大。俗称为‘童子脚鱼’的才嫩。

青盐甲鱼将甲鱼切成四块,起油锅煎透。每斤甲鱼,用四两酒、三钱大茴香、一钱半盐炖到半熟,加入二两脂油;切成小豆块再炖,加入蒜头、笋尖,起锅时用葱、椒,或者用秋油,则不用盐。这是苏州唐静涵家的做法。甲鱼大则老,小则腥,必须买中等大小的。

汤炖甲鱼将甲鱼白煮,去骨拆碎,用鸡汤、秋油、酒炖成两碗汤,收至一碗,起锅,用葱、椒、姜末调味。吴竹屿做的最好。稍微用一点细粉,才能让汤变得浓稠。

全壳甲鱼山东杨参将家,制作甲鱼时去掉头尾,取肉和裙边,加调料炖好,仍然用原来的壳盖在上面。每次宴请客人,每个客人面前都放一个小盘子的甲鱼。看到的人都会吓一跳,还担心它会动。可惜这个方法没有流传下来。

鳝鱼丝羹将鳝鱼煮到半熟,划成丝去骨,加入酒、秋油炖,稍微加一点细粉,用真金菜、冬瓜、长葱做羹。南京的厨师经常把鳝鱼炖成炭,实在不可理解。

炒鳝鱼丝炒鳝鱼丝,略带焦味,像炒鸡肉的方法,不能加水。

段鳝切鳝鱼切成寸段,按照炖鳗鱼的方法炖,或者先用油煎至坚实,再配以冬瓜、鲜笋、香蕈,稍微加一点酱水,多加姜汁。

虾圆按照鱼圆的做法。用鸡汤炖,干炒也可以。一般来说,捶虾的时候不宜捶得太细,以免失去真味。鱼圆也是如此。或者干脆把虾肉剥离,用紫菜拌,也很好。

虾饼将虾捶烂,团成饼状,煎熟即为虾饼。

醉虾带壳用酒煎至金黄,取出来,加入清酱、米醋炖,用碗闷着。快吃的时候放在盘中,壳都酥了。

炒虾按照炒鱼的方法炒,可以用韭菜搭配。或者加冬腌芥菜,就不能用韭菜了。有把虾尾捶扁单独炒的,也很新奇。

蟹蟹最好单独吃,不宜和其他食物搭配。最好用淡盐水煮熟,自己剥壳吃为佳。蒸的虽然味道全,但味道太淡。

蟹羹将蟹剥成羹,就用原汤炖,不加鸡汁,单独用为佳。看到一些俗厨在中间加鸭舌、鱼翅或海参的,只会夺走味道,引起腥臭,非常糟糕!

炒蟹粉用现剥现炒的蟹为佳。过两个时辰,肉就干了,味道也失去了。

剥壳蒸蟹将蟹剥壳,取肉和蛋黄,仍然放在壳中,放在五六只生鸡蛋上蒸。上桌时,仍然是一个完整的蟹,只去掉爪脚。比炒蟹粉看起来更新鲜。杨兰坡明府,用南瓜肉拌蟹,很奇特。

蛤蜊将蛤蜊肉取出,加韭菜炒,很好。或者做成汤也可以。如果晚了就会变干。

蚶蚶有三种吃法。用热水喷一下,半熟去盖,加酒、秋油醉;或者用鸡汤煮熟,去盖放入汤中;或者全部去掉盖,做成羹也可以。但必须快速起锅,晚了肉就会变干。蚶出产于奉化县,品质在蛏子和蛤蜊之上。

蛼螯先将五花肉切片,用作料炖烂。将蛼螯洗净,用麻油炒,然后将肉片连同卤汁一起烹。秋油要加得多一些,才能有味道。也可以加豆腐。蛼螯从扬州来,担心变质就取壳中的肉,放在猪油中,可以长途运输。有晒成干的,也很好。放入鸡汤中烹,味道在蛏干之上。将蛼螯捶烂做成饼,像虾饼一样煎,加调料也很好。

程泽弓蛏干程泽弓商人家制作的蛏干,用冷水泡一天,开水煮两天,撇去汤五次。一寸的干蛏,泡开后有二寸长,像鲜蛏一样,然后放入鸡汤中炖。扬州人学做,都学不到这种味道。

鲜蛏烹蛏的做法和蛼螯相同。单独炒也可以。何春巢家做的蛏汤豆腐炒,竟成绝品。

水鸡去掉鸡身,用鸡腿,先用油煎,加入秋油、甜酒、瓜、姜起锅。或者拆肉炒,味道和鸡相似。

熏蛋将鸡蛋加入调料炖好,稍微熏干,切片放在盘中,可以佐餐。

茶叶蛋一百个鸡蛋,用一两盐,两枝粗茶叶煮到线香的程度。如果五十个鸡蛋,只用五钱盐,按比例加减。可以做成点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随园诗话-水族无鳞单-注解

鱼无鳞者:指没有鳞片的鱼,这类鱼通常腥味较重。

腥:指鱼等水产品特有的味道,通常指不愉快的气味。

姜:一种常见的调味料,具有去腥增香的作用。

桂:一种香料,常用于去腥增香。

汤鳗鳗鱼:指鳗鱼,此处可能指用于做汤的鳗鱼。

出骨:指将鱼骨取出。

物性本腥重:指鳗鱼本身的腥味较重。

清煨:一种烹饪方法,指用文火慢慢炖煮。

磁罐:一种陶瓷制的罐子,用于炖煮食物。

酒水:指酒和水混合的液体。

秋油:一种调味品,可能是指酱油。

冬腌新芥菜:指冬天腌制的芥菜。

葱、姜之类:指葱和姜等调料。

红煨:一种烹饪方法,指用红烧的方式炖煮。

甜酱:一种调味品,可能是指甜面酱。

茴香大料:两种香料,茴香用于去腥增香,大料即八角,用于调味。

皮有皱纹:指鱼皮出现皱纹,可能是因为烹饪不当。

肉散碗中:指鱼肉在碗中散开,可能是因为烹饪时间过长。

盐豉:指盐和豆豉,豆豉是一种发酵豆制品。

酒:一种饮料,常用于烹饪去腥。

葱、椒:两种调料,葱用于增香,椒即辣椒,用于增加辣味。

清酱:一种调味品,可能是指豆瓣酱。

米醋:一种调味品,常用于去腥。

纤粉:一种淀粉,用于勾芡。

真金菜:一种蔬菜,可能是指菠菜。

冬瓜:一种蔬菜,常用于炖汤。

长葱:一种蔬菜,常用于调味。

南京厨者:指南京地区的厨师。

炒鳝拆鳝丝:指将鳝鱼切成丝后炒制。

段鳝:指将鳝鱼切成段。

香蕈:一种食用菌,常用于炖汤。

酱水:一种调味品,可能是指豆瓣酱水。

葱、椒、姜末糁之:指用葱、椒和姜末混合后撒在食物上。

虾圆:指用虾肉制成的圆形食品。

捶虾:指将虾肉锤打至细软。

紫菜:一种海藻,常用于拌菜。

虾饼:指用虾肉制成的饼。

醉虾:指用酒和醋烹制的虾。

炒虾:指将虾炒制。

韭配:指用韭菜作为配菜。

蟹:一种甲壳类水产品,常用于烹饪。

淡盐汤:指用淡盐水煮的食物。

蟹羹:指用蟹肉制成的羹。

蟹粉:指蟹肉末。

剥壳蒸蟹:指将蟹剥壳后蒸制。

蛤蜊:一种贝类水产品,常用于烹饪。

蚶:一种贝类水产品,常用于烹饪。

热水喷之:指用热水喷洒蚶。

酒、秋油醉之:指用酒和酱油腌制蚶。

鸡汤滚熟:指用鸡汤煮熟蚶。

羹:一种汤类食品。

蛼螯:一种贝类水产品,常用于烹饪。

五花肉:指猪身上的一种肉,肥瘦相间。

麻油:一种植物油,常用于烹饪。

豆腐:一种豆制品,常用于烹饪。

蛏干:指干制的蛏子。

水鸡:指水禽,此处可能指鸭。

熏蛋:指用烟熏方法制作的蛋。

茶叶蛋:指用茶叶煮制的蛋。

作料:指用于烹饪的各种调料和配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随园诗话-水族无鳞单-评注

鱼无鳞者,其腥加倍,须加意烹饪;以姜、桂胜之。作《水族无鳞单》

此段文字开篇即点明了烹饪无鳞鱼时的注意事项,强调了其腥味较重,需要特别注意烹饪方法。‘以姜、桂胜之’则直接点明了去腥的方法,即使用姜和桂皮。‘作《水族无鳞单》’则表明了这是一篇专门介绍无鳞鱼烹饪方法的篇章。

汤鳗鳗鱼最忌出骨。因此物性本腥重,不可过于摆布,失其天真,犹鲥鱼之不可去鳞也。

此句中,‘汤鳗鳗鱼最忌出骨’指出了烹饪鳗鱼时不能去骨,因为鳗鱼本身的腥味较重,去骨会失去其原有的风味。‘犹鲥鱼之不可去鳞也’则用鲥鱼不可去鳞来类比鳗鱼,进一步强调了去骨的重要性。

清煨者,以河鳗一条,洗去滑涎,斩寸为段,入磁罐中,用酒水煨烂,下秋油起锅,加冬腌新芥菜作汤,重用葱、姜之类,以杀其腥。

此段详细描述了清煨鳗鱼的烹饪过程,从选材到烹饪方法,都体现了对细节的重视。‘重用葱、姜之类,以杀其腥’则说明了去腥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食材本味的尊重。

红煨鳗鳗鱼用酒、水煨烂,加甜酱代秋油,入锅收汤煨干,加茴香大料起锅。

此段描述了红煨鳗鱼的烹饪方法,与清煨不同,红煨更注重色香味,使用甜酱代替秋油,增加了风味。

炸鳗择鳗鱼大者,去首尾,寸断之。

此句说明了炸鳗鱼的选材和切割方法,强调了选材的重要性。

生炒甲鱼将甲鱼去骨,用麻油炮炒之,加秋油一杯、鸡汁一杯。

此段描述了生炒甲鱼的烹饪方法,去骨炮炒,加调料,体现了烹饪的精细。

酱炒甲鱼将甲鱼煮半熟,去骨,起油锅炮炒,加酱水、葱、椒,收汤成卤,然后起锅。

此段描述了酱炒甲鱼的烹饪方法,与生炒不同,酱炒更注重酱汁的香味。

带骨甲鱼要一个半斤重者,斩四块,加脂油三两,起油锅煎两面黄,加水、秋油、酒煨;先武火,后文火,至八分熟加蒜,起锅用葱、姜、糖。

此段详细描述了带骨甲鱼的烹饪过程,从选材到烹饪方法,都体现了对细节的重视。

青盐甲鱼斩四块,起油锅炮透。

此句说明了青盐甲鱼的烹饪方法,炮透后再加调料。

汤煨甲鱼将甲鱼白煮,去骨拆碎,用鸡汤、秋油、酒煨汤二碗,收至一碗,起锅,用葱、椒、姜末糁之。

此段描述了汤煨甲鱼的烹饪方法,体现了汤的鲜美。

全壳甲鱼山东杨参将家,制甲鱼去首尾,取肉及裙,加作料煨好,仍以原壳覆之。

此段描述了全壳甲鱼的烹饪方法,体现了对食材的尊重和完整性。

鳝丝羹鳝鱼煮半熟,划丝去骨,加酒、秋油煨之,微用纤粉,用真金菜、冬瓜、长葱为羹。

此段描述了鳝丝羹的烹饪方法,体现了对食材的搭配和调味的讲究。

炒鳝拆鳝丝炒之,略焦,如炒肉鸡之法,不可用水。

此句说明了炒鳝的方法,略焦而不用水,体现了烹饪的技巧。

段鳝切鳝以寸为段,照煨鳗法煨之,或先用油炙,使坚,再以冬瓜、鲜笋、香蕈作配,微用酱水,重用姜汁。

此段描述了段鳝的烹饪方法,体现了对食材的精细处理和调味的讲究。

虾圆虾圆照鱼圆法。

此句说明了虾圆的烹饪方法,与鱼圆类似。

虾饼以虾捶烂,团而煎之,即为虾饼。

此句描述了虾饼的制作方法,简单而直接。

醉虾带壳用酒炙黄,捞起,加清酱、米醋煨之,用碗闷之。

此段描述了醉虾的烹饪方法,体现了对食材的尊重和调味的讲究。

炒虾炒虾照炒鱼法,可用韭配。

此句说明了炒虾的方法,与炒鱼类似,可用韭菜作为配料。

蟹蟹宜独食,不宜搭配他物。

此句强调了蟹的独食性,不宜与其他食材搭配。

蟹羹剥蟹为羹,即用原汤煨之,不加鸡汁,独用为妙。

此段描述了蟹羹的烹饪方法,强调了原汤的重要性。

炒蟹粉以现剥现炒之蟹为佳。

此句说明了炒蟹粉的选材和烹饪方法,强调了现剥现炒的重要性。

剥壳蒸蟹将蟹剥壳,取肉、取黄,仍置壳中,放五六只在生鸡蛋上蒸之。

此段描述了剥壳蒸蟹的烹饪方法,体现了对食材的尊重和完整性。

蛤蜊剥蛤蜊肉,加韭菜炒之佳。

此句说明了蛤蜊的烹饪方法,加韭菜炒制。

蚶蚶有三吃法。

此句说明了蚶的烹饪方法有三种,体现了烹饪的多样性。

蛼螯先将五花肉切片,用作料闷烂。

此段描述了蛼螯的烹饪方法,体现了对食材的精细处理。

程泽弓蛏干程泽弓商人家制蛏干,用冷水泡一日,滚水煮两日,撤汤五次。

此段描述了程泽弓蛏干的制作过程,体现了对食材的处理和烹饪的精细。

鲜蛏烹蛏法与蛼螯同。

此句说明了鲜蛏的烹饪方法与蛼螯相同。

水鸡水鸡去身用腿,先用油灼之,加秋油、甜酒、瓜、姜起锅。

此段描述了水鸡的烹饪方法,体现了对食材的精细处理。

熏蛋将鸡蛋加作料煨好,微微熏干,切片放盘中,可以佐膳。

此段描述了熏蛋的烹饪方法,体现了对食材的调味和烹饪的技巧。

茶叶蛋鸡蛋百个,用盐一两,粗茶叶煮两枝线香为度。

此段描述了茶叶蛋的烹饪方法,体现了对食材的调味和烹饪的技巧。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随园诗话-水族无鳞单》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554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