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许慎(约公元2世纪-公元3世纪),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素书是其关于古代文字学和哲学思想的总结。
年代:成书于东汉(约2世纪)。
内容简要:《素书》是许慎的学术著作,书中内容包括了古代汉字的结构、文字的历史、词汇的形成等。它是中国古代书法和文字学的重要理论作品,对古代汉字的发展、演变有着极为深刻的总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素书-遵义-原文
以明示下者暗,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
以言取怨者祸,令与心乖者废,后令缪前者毁,
怒而无威者犯,好众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
慢其所敬者凶,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近色远贤者昏,女谒公行者乱,私人以官者浮,
凌下取胜者侵,名不胜实者耗。
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废。
以过弃功者损,群下外异者沦,既用不任者疏,
行赏吝色者沮,多许少与者怨,既迎而拒者乖。
薄施厚望者不报,贵而忘贱者不久。
念旧恶而弃新功者凶 ,用人不得正者殆,强用人者不畜,
为人择官者乱,失其所强者弱,决策于不仁者险,
阴计外泄者败,厚敛薄施者凋。
战士贫,游士富者衰;货赂公行者昧;
闻善忽略,记过不忘者暴;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浊。
牧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
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
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
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素书-遵义-译文
让明白的人显得愚昧,犯了错却不知道的人被蒙蔽,迷路却不知回头的人让人困惑。
因为说话而招来怨恨的人会遭遇灾祸,命令与自己的心意不符的人会被废弃,后出的命令与先前的相悖的人会被破坏。
发怒却没有威严的人会被侵犯,喜欢在众人面前羞辱他人的人会遭受不幸,侮辱自己信任的人会陷入危险。
轻慢自己尊敬的人会遭遇凶险,表面上和和气气但内心分离的人会感到孤独,亲近谄媚者而远离忠诚者的人会灭亡。
亲近美色而远离贤能的人会变得昏庸,通过女色而公然行事的人会带来混乱,私自用官位来笼络他人的人会显得轻浮。
欺凌下属而取得胜利的人会侵犯他人,名声不副其实的人会逐渐衰落。
对自己宽容而对他人严厉的人治理不好,对自己厚待而对他人刻薄的人会被抛弃。
因为过错而舍弃功绩的人会受损,群臣离心离德的人会沦落,已经任用却不再信任的人会被疏远。
行赏时过于吝啬的人会挫伤士气,承诺多而实际给予少的人会招致怨恨,已经迎接却拒绝的人会显得矛盾。
给予少而期望多的人不会得到回报,地位高却忘记自己过去地位低的人不会长久。
记恨旧恶而舍弃新功的人会招致凶险,用人不正直的人会陷入危险,强迫使用的人不会被人接纳。
为他人选择官职的人会带来混乱,失去自己优势的人会变得弱小,决策不仁的人会陷入险境。
暗中策划却泄露出去的人会失败,征收重税而施舍少的人会衰败。
战士贫穷而游士富有的人会衰落;公开行贿的人会变得不明智;听到好事却忽略,记住过错却不忘的人会显得残忍。
所任用的人不可信,所信任的人不可任用的人会变得污浊。
用德行来治理百姓的人会得到拥护,用刑罚来约束百姓的人会让百姓散去。
对小功不给予奖赏,大功就无法树立;对小怨不宽恕,大怨必然会产生。
奖赏不能让人心服,惩罚不能让人甘心的人会反叛。奖赏给予无功之人,惩罚涉及无罪之人会显得残酷。
听信谗言而赞美,听到忠言却怀恨在心的人会灭亡。能够安于自己所有的人会安心,贪图他人所有的人会变得残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素书-遵义-注解
明示:明显地表示或告知。
暗:隐秘的,不明显的。
蔽:遮蔽,掩蔽。
迷而不返:迷失方向后不回头。
惑:困惑,迷惑。
言取怨:说话招致别人的怨恨。
祸:灾祸,不幸。
令:命令,指示。
心乖:心意不一致。
废:废弃,失去作用。
缪:错误,谬误。
毁:毁坏,破坏。
犯:触犯,冒犯。
好众辱人:喜欢在众人面前羞辱别人。
殃:灾祸,不幸。
戮辱:残酷地侮辱。
危:危险,不安全。
慢:轻视,怠慢。
凶:凶险,不吉利。
孤:孤立无援,没有朋友。
亲谗远忠:亲近谗言,远离忠诚。
亡:灭亡,消失。
近色远贤:亲近美色,远离贤能。
昏:昏庸,不明事理。
女谒公行:女子私下求官。
乱:混乱,无序。
浮:轻浮,不稳重。
侵:侵犯,攻击。
耗:消耗,浪费。
略己而责人:对自己宽容而对别人严格。
自厚而薄人:对自己优待而对别人刻薄。
损:损失,损害。
沦:沉沦,陷入困境。
疏:疏远,不亲近。
沮:阻挠,破坏。
怨:怨恨,仇视。
乖:不和谐,不一致。
报:回报,报答。
贵而忘贱:高贵的人忘记了自己的低贱出身。
不久:不会长久。
念旧恶:记住过去的恶行。
新功:新的功绩。
殆:危险,不安全。
畜:养育,培养。
集:聚集,团结。
散:分散,散开。
小功不赏:小的功绩不给予奖赏。
大功不立:大的功绩不能成立。
小怨不赦:小的怨恨不原谅。
大怨必生:大的怨恨必然产生。
叛:背叛,叛变。
酷:残酷,严厉。
听谗而美:听信谗言而认为美好。
闻谏而仇:听到忠告而怀恨在心。
能有其有:能够拥有自己的东西。
贪人之有:贪图别人的东西。
牧人以德:用德行来治理人民。
绳人以刑:用刑罚来约束人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素书-遵义-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韩非子》,作者通过对一系列政治现象的描述,揭示了治国理政中的种种弊端。以下是对每行的逐句赏析:
‘以明示下者暗,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这三句强调了领导者应当明察秋毫,及时发现并纠正下属的错误,否则会导致下属迷失方向,无法自拔。
‘以言取怨者祸,令与心乖者废,后令缪前者毁’:这三句告诫领导者言辞要谨慎,命令要一致,否则会引起怨恨,导致政令无法执行。
‘怒而无威者犯,好众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这三句指出领导者不能仅凭怒气行事,否则会失去威信,而喜欢羞辱他人和对待下属不当的行为则会带来灾难。
‘慢其所敬者凶,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这三句强调了领导者对待下属的态度,不能慢待尊敬的人,也不能貌合心离,更不能亲近谗言而远离忠诚之人。
‘近色远贤者昏,女谒公行者乱,私人以官者浮’:这三句指出领导者不能沉迷于女色,不能任人唯亲,否则会导致国家政治混乱。
‘凌下取胜者侵,名不胜实者耗’:这两句揭示了领导者不能欺凌下属以取得胜利,也不能只追求虚名而不注重实际。
‘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废’:这两句指出领导者不能只要求下属而不自我约束,也不能对自己宽容而对他人严厉。
‘以过弃功者损,群下外异者沦,既用不任者疏’:这三句强调了领导者不能因为下属的过错而否定其功绩,也不能任人唯亲,更不能任用后弃。
‘行赏吝色者沮,多许少与者怨,既迎而拒者乖’:这三句指出领导者赏罚要分明,不能吝啬赏赐,也不能言而无信。
‘薄施厚望者不报,贵而忘贱者不久’:这两句强调了领导者不能期望下属回报微薄之恩,也不能忘记自己的出身。
‘念旧恶而弃新功者凶,用人不得正者殆,强用人者不畜’:这三句指出领导者不能记仇,不能用人不当,更不能强人所难。
‘为人择官者乱,失其所强者弱,决策于不仁者险’:这三句强调了领导者不能任人唯亲,不能失去自己的优势,更不能决策不仁。
‘阴计外泄者败,厚敛薄施者凋’:这两句指出领导者不能泄露机密,不能贪婪。
‘战士贫,游士富者衰;货赂公行者昧’:这两句揭示了领导者不能让战士贫困,游士富裕,更不能让公行贿赂。
‘闻善忽略,记过不忘者暴;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浊’:这三句指出领导者不能忽略善行,不能忘记过错,更不能任用不可信之人。
‘牧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这两句强调了领导者应以德治国,而不是以刑治国。
‘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这两句指出领导者不能忽视小功,也不能纵容小怨。
‘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这三句强调了领导者赏罚要公平,不能赏罚不当。
‘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这句指出领导者不能听信谗言,更不能仇视忠言。
‘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这句强调了领导者不能贪婪,更不能侵犯他人。
‘念旧恶而弃新功者凶,用人不得正者殆,强用人者不畜,为人择官者乱,失其所强者弱,决策于不仁者险,阴计外泄者败,厚敛薄施者凋’:这些句子综合了领导者应当避免的各种行为,强调了治国理政的道德原则。
‘战士贫,游士富者衰;货赂公行者昧’:这些句子揭示了领导者不能让战士贫困,游士富裕,更不能让公行贿赂。
‘闻善忽略,记过不忘者暴;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浊’:这些句子强调了领导者不能忽略善行,不能忘记过错,更不能任用不可信之人。
‘牧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这句强调了领导者应以德治国,而不是以刑治国。
‘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这句指出领导者不能忽视小功,也不能纵容小怨。
‘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这句强调了领导者赏罚要公平,不能赏罚不当。
‘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这句指出领导者不能听信谗言,更不能仇视忠言。
‘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这句强调了领导者不能贪婪,更不能侵犯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