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素书-本德宗道

作者: 许慎(约公元2世纪-公元3世纪),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素书是其关于古代文字学和哲学思想的总结。

年代:成书于东汉(约2世纪)。

内容简要:《素书》是许慎的学术著作,书中内容包括了古代汉字的结构、文字的历史、词汇的形成等。它是中国古代书法和文字学的重要理论作品,对古代汉字的发展、演变有着极为深刻的总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素书-本德宗道-原文

夫志心笃行之术。

长莫长于博谋,

安莫安于忍辱,

先莫先于修德,

乐莫乐于好善,

神莫神于至诚,

明莫明于体物,

吉莫吉于知足,

苦莫苦于多愿,

悲莫悲于精散,

病莫病于无常,

短莫短于苟得,

幽莫幽于贪鄙,

孤莫孤于自恃,

危莫危于任疑,

败莫败于多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素书-本德宗道-译文

坚定地实行志向的方法。

没有比广泛谋略更长久的事,没有比忍受屈辱更安心的,没有比修养品德更优先的,没有比喜好善行更快乐的,

没有比极度真诚更神奇的,没有比洞察万物更明智的,没有比知道满足更吉祥的,没有比欲望过多更痛苦的,

没有比精神分散更悲伤的,没有比变化无常更疾病的,没有比贪图眼前利益更短视的,没有比贪婪卑鄙更阴暗的,

没有比自视过高更孤独的,没有比承担不确定风险更危险的,没有比私欲过多更会导致失败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素书-本德宗道-注解

志心:指坚定的意志和专注的心态,是古代文人对个人品质的重视。

笃行:指坚定地行动,不偏离目标,是儒家所倡导的实践精神。

博谋:广泛地谋划,指有远见和谋略。

忍辱:忍受屈辱,指在逆境中保持尊严,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

修德:修养品德,指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好善:喜好善良,指喜欢行善事,乐于助人。

至诚:极端的真诚,指真诚到极点,没有任何虚伪。

体物:体察万物,指深入观察和了解事物。

知足:知道满足,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贪求更多。

多愿:愿望太多,指贪得无厌,欲望过多。

精散:精神分散,指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宁。

无常:变化无常,指事物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苟得:苟且取得,指不择手段地获取,缺乏道德原则。

贪鄙:贪婪而鄙俗,指贪婪且品德低下。

自恃:自以为是,指过于自信,不考虑他人意见。

任疑:任用可疑之人,指信任不可靠的人。

多私:私心太重,指过于自私,不顾集体利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素书-本德宗道-评注

夫志心笃行之术,此句开篇点题,‘夫’字为古汉语中的发语词,用于引出下文的重要论述。‘志心笃行’四字,强调的是坚定的意志和笃实的行动,这是古人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过程中的重要原则。‘术’字在此处指的是方法或途径,整句表达了坚定的意志和切实的行动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方法。

长莫长于博谋,‘长’字在此处指的是长远、持久的成就。‘博谋’则是指广泛的谋略和智慧。此句告诫人们,要追求长远的成就,必须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深远的谋略。

安莫安于忍辱,‘安’字指的是内心的安宁和稳定。‘忍辱’则是指能够忍受屈辱和磨难。此句强调,真正的安宁来自于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

先莫先于修德,‘先’字在此处指的是首要、先决的条件。‘修德’则是指修养品德。此句指出,在任何事情上,修养品德都是最重要的先决条件。

乐莫乐于好善,‘乐’字在此处指的是真正的快乐。‘好善’则是指喜好善良的行为。此句表明,真正的快乐来源于对他人的善意和善行的追求。

神莫神于至诚,‘神’字在此处指的是神奇、超凡的能力。‘至诚’则是指极端的真诚。此句认为,最大的神奇来自于极端的真诚,即至诚之心。

明莫明于体物,‘明’字在此处指的是深刻的洞察力。‘体物’则是指对事物的深刻理解。此句强调,深刻的洞察力来自于对事物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吉莫吉于知足,‘吉’字在此处指的是吉祥、幸运。‘知足’则是指满足于现状,不过分追求。此句指出,真正的吉祥来自于知足常乐的心态。

苦莫苦于多愿,‘苦’字在此处指的是痛苦、困苦。‘多愿’则是指欲望过多。此句表明,过多的欲望是导致痛苦的主要原因。

悲莫悲于精散,‘悲’字在此处指的是悲伤、哀痛。‘精散’则是指精神分散,无法集中。此句指出,精神分散是导致悲伤的重要原因。

病莫病于无常,‘病’字在此处指的是疾病、痛苦。‘无常’则是指变化无常,无法预测。此句认为,无常的变化是导致痛苦和疾病的原因之一。

短莫短于苟得,‘短’字在此处指的是短暂、短暂的生命。‘苟得’则是指得过且过,不求进取。此句指出,不求进取的苟且偷生会使生命变得短暂而无意义。

幽莫幽于贪鄙,‘幽’字在此处指的是孤独、凄凉。‘贪鄙’则是指贪婪和卑鄙。此句认为,贪婪和卑鄙会导致心灵的孤独和凄凉。

孤莫孤于自恃,‘孤’字在此处指的是孤立无援。‘自恃’则是指自以为是,不依赖他人。此句指出,自以为是会导致孤立无援的境地。

危莫危于任疑,‘危’字在此处指的是危险、危机。‘任疑’则是指对他人或事物持有怀疑态度。此句认为,任疑的态度会导致危机四伏。

败莫败于多私,‘败’字在此处指的是失败、衰败。‘多私’则是指自私自利。此句指出,自私自利是导致失败和衰败的主要原因。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素书-本德宗道》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547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