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搜神记-卷十四

作者: 干宝(约公元4世纪),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他在《搜神记》中的神话和民间传说使其成为古代文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

年代:成书于东晋(约4世纪)。

内容简要:《搜神记》是干宝编写的一部神话、怪异故事集,内容包含了许多神仙传说、鬼怪故事和民间传说。书中详细记载了当时流行的神话、宗教和信仰,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和超自然现象的理解。《搜神记》在中国古代神话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文化、信仰及神话传说的宝贵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搜神记-卷十四-原文

昔高阳氏,有同产而为夫妇,帝放之于崆峒之野。

相抱而死。

神鸟以不死草覆之,七年,男女同体而生。

二头,四手足,是为蒙双氏。

高辛氏,有老妇人,居于王宫,得耳疾,历时,医为挑治,出顶虫,大如茧。

妇人去,后置以瓠篱,覆之以盘,俄尔顶虫乃化为犬。

其文五色。

因名盘瓠,遂畜之。

时戎吴强盛,数侵边境,遣将征讨,不能擒胜。

乃募天下有能得戎吴将军首者,赠金千斤,封邑万户,又赐以少女。

后盘瓠衔得一头,将造王阙。

王诊视之,即是戎吴。

为之奈何?

群臣皆曰:

‘盘瓠是畜,不可官秩,又不可妻。虽有功,无施也。’

少女闻之,启王曰:

‘大王既以我许天下矣。盘瓠衔首而来,为国除害,此天命使然,岂狗之智力哉。

王者重言,伯者重信,不可以女子微躯,而负明约于天下,国之祸也。’

王惧而从之。

令少女从盘瓠,盘瓠将女上南山,草木茂盛,无人行迹。

于是女解去衣裳,为仆竖之结,着独力之衣,随盘瓠升山,入谷,止于石室之中。

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辄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盖经三年,产六男,六女。

盘瓠死,后自相配偶,因为夫妇。

织绩木皮,染以草实。

好五色衣服,裁制皆有尾形,后母归,以语王,

王遣使迎诸男女,天不复两。

衣服褊裢,言语侏(人离),饮食蹲踞,好山恶都。

王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号曰蛮夷。

蛮夷者,外痴内黠,安土重旧,以其受异气于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

田作,贾贩,无关繻,符传,租税之赋。

有邑,君长皆赐印绶。

冠用獭皮,取其游食于水。

今即梁汉、巴蜀、武陵、长沙、庐江郡夷是也。

用糁,杂鱼肉,叩槽而号,以祭盘瓠,其俗至今。

故世称‘赤髀,横裙,盘瓠子孙。’

槁离国王侍婢有娠,王欲杀之。

婢曰:‘有气如鸡子,从天来下,故我有娠。’

后生子,捐之猪圈中,猪以喙嘘之;

徙至马枥中马复以气嘘之。

故得不死。

王疑以为天子也,乃令其母收畜之,名曰东明。

常令牧马。

东明善射,王恐其夺己国也,欲杀之。

东明走,南至施掩水,以弓击水。

鱼鳖浮为桥,东明得渡。

鱼鳖解散,追兵不得渡。

因都王夫余。

古徐国宫人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水滨。

有犬,名鹄苍,衔卵以归。

遂生儿,为徐嗣君。

后鹄苍临死,生角而九尾,实黄龙也。

葬之徐里中。

见有狗垄在焉。

斗伯比父早亡,随母归在舅姑之家,

后长大,乃奸妘子之女,生子文。

其妘子妻耻女不嫁而生子。

乃弃于山中。

妘子游猎,见虎乳一小儿,归与妻言,

妻曰:‘此是我女与伯比私通生此小儿。

我耻之,送于山中。’

妘子乃迎归养之,配其女与伯比。

楚人因呼子文为‘谷乌菟。’

仕至楚相也。

齐惠公之妾萧同叔子见御,有身,以其贱,不敢言也,

取薪而生顷公于野,又不敢举也。

有狸乳而鹯覆之。

人见而收,因名曰无野是为顷公。

袁(金刃)者,羌豪也,秦时,拘执为奴隶,

后得亡去,秦人追之急迫,藏于穴中,

秦人焚之,有景相如虎来为蔽,故得不死。

诸羌神之,推以为君。

其后种落炽盛。

后汉定襄太守窦奉妻生子武,幷生一蛇。

奉送蛇于野中,及武长大,有海内俊名。

母死,将葬未窆,宾客聚集,

有大蛇从林草中出,径来棺下,委地俯仰,

以头击棺,血涕并流,状若哀恸,有顷而去。

时人知为窦氏之祥。

晋怀帝永嘉中,有韩媪者,于野中见巨卵。

持归育之,得婴儿。

字曰撅儿。

方四岁,刘渊筑平阳城,不就,

募能城者。

撅儿应募。

因变为蛇,令媪遗灰志其后,

谓媪曰:‘凭灰筑城,城可立就。’

竟如所言。

渊怪之,遂投入山穴间,露尾数寸,

使者斩之,忽有泉出穴中,汇为池,

因名金龙池。

元帝永昌中,暨阳人任谷,因耕,

息于树下,忽有一人着羽衣就淫之。

既而不知所在。

谷遂有妊。

积月,将产,羽衣人复来,

以刀穿其阴下,出一蛇子,

便去。

谷遂成宦者,诣阙自陈,

留于宫中。

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

家无余人,唯有一女。

牡马一匹,女亲养之。

穷居幽处,思念其父,

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

吾将嫁汝。’

马既承此言,

乃绝缰而去。

径至父所。

父见马,惊喜,

因取而乘之。

马望所自来,悲鸣不已。

父曰:‘此马无事如此,

我家得无有故乎!’

亟乘以归。

为畜生有非常之情,

故厚加刍养。

马不肯食。

每见女出入,

辄喜怒奋击。

如此非一。

父怪之,

密以问女,

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

父曰:‘勿言。

恐辱家门。

且莫出入。’

于是伏弩射杀之。

暴皮于庭。

父行,女以邻女于皮所戏,

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

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

如何自苦!’

言未及竟,

马皮蹶然而起,

卷女以行。

邻女忙怕,

不敢救之。

走告其父。

父还求索,

已出失之。

后经数日,

得于大树枝间,

女及马皮,

尽化为蚕,

而绩于树上。

其(上尔下虫)纶理厚大,

异于常蚕。

邻妇取而养之。

其收数倍。

因名其树曰桑。

桑者,丧也。

由斯百姓竞种之,

今世所养是也。

言桑蚕者,

是古蚕之余类也。

案:天官:‘辰,为马星。’

蚕书曰:‘月当大火,

则浴其种。’

是蚕与马同气也。

周礼:‘教人职掌,

票原蚕者。’

注云:‘物莫能两大,

禁原蚕者,

为其伤马也。’

汉礼皇后亲采桑祀蚕神,

曰:‘菀窳妇人,

寓氏公主。’

公主者,

女之尊称也。

菀窳妇人,

先蚕者也。

故今世或谓蚕为女儿者,

是古之遗言也。

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

嫦娥窃之以奔月,

将往,枚筮之于有黄。

有黄占之曰:

“吉。

“翩翩归妹,独将西行。

“逢天晦芒,毋恐毋惊。

“后且大昌。

“”

嫦娥遂托身于月,

是为“蟾蠩”。

舌埵山帝之女死,

化为怪草,

其叶郁茂,

其华黄色,

其实如兔丝。

故服怪草者,

恒媚于人焉。

荥阳县南百余里,

有兰岩山,

峭拔千丈,

常有双鹤,

素羽皦然,

日夕偶影翔集。

相传云:

“昔有夫妇隐此山,

数百年,

化为双鹤,

不绝往来。

忽一旦,

一鹤为人所害,

其一鹤岁常哀鸣。

至今响动岩谷,

莫知其年岁也。

豫章新喻县男子,

见田中有六七女,

皆衣毛衣,

不知是鸟。

匍匐往得其一女所解毛衣,

取藏之,

即往就诸鸟。

诸鸟各飞去,

一鸟独不得去。

男子取以为妇。

生三女。

其母后使女问父,

知衣在积稻下,

得之,

衣而飞去,

后复以迎三女,

女亦得飞去。

汉灵帝时,

江夏黄氏之母浴盘水中,

久而不起,

变为鼋矣。

婢惊走告。

比家人来,

鼋转入深渊。

其后时时出见。

初,

浴,

簪一银钗,

犹在其首。

于是黄氏累世不敢食鼋肉。

魏黄初中,

清河宋士宗母,

夏天于浴室里浴,

遣家中大小悉出,

独在室中。

良久,

家人不解其意,

于壁穿中窥之。

不见人体,

见盆水中有一大鳖。

遂开户,

大小悉入,

了不与人相承。

尝先着银钗,

犹在头上。

相与守之。

啼泣无可奈何。

意欲求去,

永不可留。

视之积日,

转懈。

自捉出户外。

其去甚驶,

逐之不及,

遂便入水。

后数日,

忽还,

巡行宅舍如平生,

了无所言而去。

时人谓士宗应行丧治服;

士宗以母形虽变,

而生理尚存,

竟不治丧。

此与江夏黄母相似。

吴孙皓宝鼎元年六月,

晦,

丹阳宣骞母,

年八十矣。

亦因洗浴化为鼋,

其状如黄氏。

骞兄弟四人,

闭户卫之,

掘堂上作大坎,

泻水其中。

鼋入坎游戏。

一二日间,

恒延颈外望,

伺户小开,

便轮转自跃入于深渊。

遂不复还。

汉献帝建安中,

东郡民家有怪;

无故,

瓮器自发訇訇作声,

若有人击。

盘案在前,

忽然便失。

鸡生子,

辄失去。

如是数岁,

人甚恶之。

乃多作美食,

覆盖,

着一室中,

阴藏户间窥伺之。

果复重来,

发声如前。

闻,

便闭户,

周旋室中,

了无所见。

乃闇以杖挝之。

良久,

于室隅间有所中,

便闻呻吟之声,

“哊!哊!”

宜死。

开户视之,

得一老翁,

可百余岁,

言语了不相当,

貌状颇类于兽。

遂行推问,

乃于数里外得其家,

云:

“失来十余年。

得之哀喜。

后岁余,

复失之。

闻陈留界复有怪如此。

时人咸以为此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搜神记-卷十四-译文

从前,高阳氏有两个同母所生的兄妹结为夫妻,皇帝将他们放逐到崆峒山的野外。他们相互拥抱而死。神鸟用不死之草覆盖了他们,过了七年,这对男女合体生下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有两个头,四只手和四只脚,这就是蒙双氏。

高辛氏时期,有一个老妇人住在王宫里,得了耳病,拖延了很久,医生为她挑治,从耳朵里取出了像茧一样大的顶虫。老妇人离开后,把顶虫放在葫芦篮子里,用盘子盖住。不久,顶虫变成了狗。它的毛色有五种颜色。因此,人们叫它盘瓠,并养了起来。当时,戎吴国强大,多次侵犯边境,皇帝派将领征讨,但未能取胜。于是,皇帝招募天下人,如果谁能捉到戎吴将军的首级,将赏赐千斤金,封地万户,并且赐予一个少女。后来,盘瓠叼着首级回来,皇帝诊断后确认是戎吴将军。皇帝该怎么办呢?大臣们都说:‘盘瓠是畜生,不能给它官职,也不能给它妻子。虽然它有功,但我们不能这么做。’少女听说了,对皇帝说:‘大王既然已经答应把女儿许配给天下人,盘瓠叼着首级回来,为国家除害,这是天命,不是狗的智力。王者重视诺言,霸者重视信誉,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女子而违背对天下的承诺,这是国家的祸害。’皇帝害怕,就同意了她的请求。命令少女跟随盘瓠,盘瓠带着少女上了南山,那里草木茂盛,没有人迹。于是,少女脱下衣服,穿上仆人的绑腿,穿着单脚的鞋子,跟着盘瓠上山,进入山谷,最后在一间石室中停下。皇帝非常伤心,派人去寻找,但总是遇到风雨、山崩、云雾,没有人能到达那里。大约过了三年,她生了六个男孩和六个女孩。盘瓠死了,这些孩子后来互相配对,成为了夫妻。他们用树皮编织,用草籽染色。他们喜欢五颜六色的衣服,裁剪时都有尾巴的形状。后来,母亲回来了,把这些事情告诉了皇帝,皇帝派人去迎接这些孩子,天空不再下雨。他们的衣服又短又破,说话口吃,饮食蹲坐,喜欢山而讨厌城市。皇帝顺从他们的意愿,赐给他们名山和广阔的湖泊,称他们为蛮夷。蛮夷外表愚笨,内心狡猾,安于本土,重视传统,因为他们受到天命的异气,所以用不同于常人的法律对待他们。他们耕种,贸易,不交关税,不使用符传,不交租税。他们有自己的领地和首领,都赐予了印绶。他们戴用海豹皮做的帽子,因为海豹在水里游食。现在梁汉、巴蜀、武陵、长沙、庐江郡的夷人就是这样。他们用糌粑,混合鱼肉,敲击槽子而号叫,来祭祀盘瓠,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因此,世人称他们为‘赤髀,横裙,盘瓠子孙’。

槁离国王的侍婢怀孕了,国王想要杀了她。侍婢说:‘有一种像鸡蛋一样的东西从天上掉下来,所以我怀孕了。’后来,她生下了一个孩子,把婴儿扔在猪圈里,猪用嘴吹他;又把他移到马厩里,马也用气息吹他。因此,他没有死。国王怀疑他是天子,就命令他的母亲收养他,取名叫东明。经常让他放马。东明擅长射箭,国王害怕他会夺取自己的国家,想要杀了他。东明逃跑,南至施掩水,他用弓击水。鱼鳖浮起来成为桥,东明得以渡过。鱼鳖散去,追兵无法渡过。于是,他在王夫余建都。

古徐国的一个宫女怀孕后生下一个蛋,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就把蛋扔在水边。有一只名叫鹄苍的狗,叼着蛋回家。于是,蛋孵化出了一个男孩,成为了徐国的继承人。后来,鹄苍临死时,长出了角和九条尾巴,实际上是一只黄龙。它被埋葬在徐国的村子里。那里现在还有狗坟。

斗伯比的父亲早逝,他随母亲回到舅舅家,长大后,他与妘子的女儿私通,生下了儿子文。妘子的妻子因为女儿未婚生子而感到羞耻,就把孩子扔到山里。妘子打猎时,看到一只老虎在哺乳一个小孩,就带回家告诉妻子,妻子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伯比私通生的孩子。我感到羞耻,所以把他送到山里。’妘子就把孩子接回家抚养,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伯比。楚人因此称子文为‘谷乌菟’。他后来官至楚相。

齐惠公的一个妾室萧同叔子怀孕了,因为身份低微,不敢告诉别人,她在野外取柴时生下了顷公。她又不敢抚养孩子,有一只狐狸哺乳他,一只猫头鹰覆盖他。有人看到后把他收养,因此给他取名叫无野,这就是顷公。

羌族的首领袁(金刃)在秦朝时被拘禁为奴隶,后来逃亡,秦人追赶他,他躲进洞里,秦人放火烧洞,有一只像虎的景象出现为他遮挡,所以他得以不死。羌族的人把他当作神,推举他为君主。后来,他的部落繁盛起来。

后汉时期,定襄太守窦奉的妻子生了一个儿子武,同时生下了一条蛇。窦奉把蛇送到野外,武长大后,在天下有很高的名声。他母亲去世后,将要下葬时,宾客聚集,有一条大蛇从林中出来,径直来到棺材下,倒在地上,低头抬头,用头撞击棺材,鲜血和眼泪一起流下,看起来像是悲痛欲绝,过了一会儿就离开了。当时的人认为这是窦家的祥瑞。

晋怀帝永嘉年间,有一个叫韩媪的女人在野外看到一个巨大的蛋。她把它带回家抚养,生下了一个婴儿,取名叫撅儿。四岁时,刘渊修建平阳城,撅儿应征入伍。他变成了一条蛇,让韩媪在他身后留下灰烬,对她说:‘用灰烬筑城,城就可以建成了。’结果正如他所言。刘渊感到奇怪,就把他投入山洞中,露出尾巴几寸,使者砍断了他,突然有泉水从洞中涌出,汇成池塘,因此命名为金龙池。

晋元帝永昌年间,暨阳人任谷在树下休息时,突然有一个穿羽毛衣的人与他发生了关系。不久,那个人就不见了。任谷于是怀孕了。过了几个月,即将生产时,穿羽毛衣的人又来了,用刀割开她的下体,取出一颗蛇蛋,然后离开。任谷于是成为了宦官,他到朝廷自陈,被留在宫中。

古时候,有一个大人远征,家里没有其他人,只有一个女儿和一匹公马。女儿亲自喂养马。她住在偏僻的地方,思念父亲,就对马说:‘如果你能为我把父亲接回来,我就嫁给你。’马接受了她的请求,就挣脱缰绳跑了。它径直跑到父亲那里。父亲看到马,又惊又喜,就骑上了马。马望着它来的地方,不停地悲鸣。父亲说:‘这马无缘无故地这样,我们家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他急忙骑马回家。因为马有非凡的情感,所以对他给予了优厚的待遇。马不肯吃东西。每当看到女儿进出,它就又喜又怒地击打。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父亲感到奇怪,就悄悄地询问女儿,女儿把一切都告诉了父亲:‘一定是为此。’父亲说:‘不要说。恐怕会辱没家门。而且不要进出。’于是他埋伏下弓箭手射杀了马。把马皮晾在院子里。父亲出门时,女儿在马皮旁边和邻居女孩玩耍,用脚踩着马皮说:‘你是畜生,还想要娶人为妻!招来这种杀戮,怎么这么痛苦!’话还没说完,马皮突然跳起来,卷走了女孩。邻居女孩害怕,不敢救她。她跑回去告诉父亲。父亲回来寻找,已经找不到她们了。几天后,在树枝间找到了她们,女儿和马皮都变成了蚕,在树上吐丝。它们的丝纹理厚实,不同于普通的蚕。邻居妇女拿去养,收获了几倍。因此,人们把那棵树称为桑树。桑树,就是丧树。从那时起,百姓纷纷种植桑树,现在人们所养的也就是这种。

《天官》记载:‘辰,为马星。’《蚕书》说:‘月亮当大火星时,就应该洗浴蚕种。’这说明蚕和马同属一气。周礼中提到:‘教人职掌,票原蚕者。’注释说:‘物莫能两大,禁原蚕者,为其伤马也。’汉朝的礼制中,皇后亲自采桑祭祀蚕神,称为‘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公主是对女子的尊称,菀窳妇人就是先蚕。因此,现在有人称蚕为女儿,这是古人的遗言。

羿向西王母请求不死之药,嫦娥偷取了这些药,想要去月亮上,临行前,她到有黄这个地方进行占卜。有黄占卜后说:‘吉利。像翩翩起舞的归妹一样,你将独自西行。遇到天空昏暗,不要害怕,也不要惊慌。将来你会非常昌盛。’嫦娥于是托身于月亮,这就是‘蟾蜍’的由来。

舌埵山上天帝的女儿死了,变成了怪草,叶子茂盛,花朵是黄色的,果实像兔丝。因此,服用这种怪草的人,常常会迷人。

在荥阳县南边一百多里处,有兰岩山,山势险峻,高达千丈,常常有两只白鹤,羽毛洁白,早晚飞翔。传说中讲:‘从前有一对夫妇在这里隐居了几百年,变成了两只鹤,一直互相往来。’突然有一天,一只鹤被人杀害,另一只鹤每年都会哀鸣。至今它的声音还在山谷中回荡,没有人知道它的年纪。

汉灵帝时期,江夏黄氏的母亲在浴盆中洗澡,久久不起,变成了鼋。女仆惊慌地跑出去告诉家人。等家人赶来时,鼋已经潜入深渊。此后它时常出现。起初洗澡时,她头上插着一根银钗,银钗还在。

于是黄氏几代人都不敢吃鼋肉。魏黄初年间,清河宋士宗的母亲在夏天在浴室洗澡,让家中老少都出去,她一个人留在屋里。过了很久,家人不明白她的用意,从墙上的洞里窥视。看不到人体,只看到盆中的一个大鳖。于是打开门,让大家都进来,他们完全不像人一样。她曾经先戴上银钗,银钗还在。

大家守着她。她哭泣着,无可奈何。她想要离开,但永远不能留下。观察了几天,她变得懈怠。她自己走出户外。离开得很快,追赶不上,就跳入水中。几天后,它突然回来,像平时一样在宅院里巡视,什么也没说就离开了。当时的人认为士宗应该举行丧礼;士宗认为母亲的形态虽然改变了,但生命力还存在,所以没有举行丧礼。

这与江夏黄母的情况相似。吴孙皓宝鼎元年六月,月底,丹阳宣骞的母亲,已经八十岁了。她也因为洗澡变成了鼋,形态和黄氏一样。骞兄弟四人关上门保护她,在堂上挖了一个大坑,把水灌进去。鼋进入坑中嬉戏。一两天的功夫,它常常伸长脖子向外望,等门稍微打开,就转身跳跃进入深渊。从此不再回来。

汉献帝建安年间,东郡一户人家有怪事;无缘无故,瓮器会自发发出响声,像是有人击打。盘案放在前面,忽然就消失了。鸡下了蛋,也随即丢失。这样持续了几年,人们都非常讨厌。于是他们做了很多美食,覆盖起来,放在一个屋子里,暗地里在门缝间窥视。果然又来了,发出的声音和以前一样。听到声音后,他们关上门,在屋子里四处走动,什么也没看到。然后他们用棍子暗中击打。过了一会儿,在屋角间有所击中,就听到呻吟声,说:‘哎哟!哎哟!’应该是死了。打开门一看,发现一个大约一百多岁的老翁,说话完全不连贯,外貌很像是野兽。于是他们开始询问,发现老翁的家在几里外,说:‘他失踪了十多年。’找到他后,又悲又喜。一年多后,他又失踪了。听说陈留界又出现了类似的怪事。当时的人都认为这位老翁就是那个失踪的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搜神记-卷十四-注解

高阳氏:高阳氏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部落,据传是黄帝的后代,这里指的是古代的一个部族。

同产而为夫妇:同产,指同胞兄弟姐妹;夫妇,指夫妻关系。这里指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结为夫妻。

崆峒之野:崆峒山是中国古代的五岳之一,这里指崆峒山附近的荒野。

不死草:传说中的仙草,可以让人起死回生。

蒙双氏:蒙双氏是传说中的一种人,男女同体,这里指这种特殊的生物。

高辛氏:高辛氏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部落,与黄帝同属一个时期。

王宫:古代君主的居住地,这里指高辛氏部落的王宫。

耳疾:耳朵的疾病。

挑治:古代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挑拨治疗。

顶虫: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虫子,这里指一种大如茧的虫子。

戎吴:古代的一个部族,这里指一个强大的敌对部族。

王阙:古代帝王宫殿的正门。

官秩:古代官员的等级和俸禄。

少女:指高辛氏部落的公主。

南山:指高辛氏部落的南部山区。

石室:指山中的石洞。

蛮夷:古代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称呼。

东明:指被王收养的婴儿,后来成为国王。

施掩水:古代的一个地名。

鱼鳖浮为桥:传说中的现象,指鱼和鳖浮出水面形成桥梁。

王夫余:古代的一个国家。

徐国:古代的一个国家。

鹄苍:一种传说中的狗名。

角而九尾:指狗长出了角和九条尾巴,这里指狗变成了龙。

斗伯比:古代的一个人物。

妘子:古代的一个部族。

子文:斗伯比的儿子。

齐惠公:古代的一个君主。

萧同叔子:齐惠公的妾室。

顷公:齐惠公的儿子。

羌豪:羌族的首领。

窦奉:后汉时期的一个官员。

窦氏:窦奉的家族。

刘渊:后汉时期的一个人物。

暨阳人:暨阳地区的人。

任谷:暨阳地区的一个人物。

撅儿:任谷所生的婴儿。

太古之时:非常古老的时代。

牡马:雄性马。

刍养:饲养。

桑:桑树,古代蚕桑文化的重要植物。

天官:古代天文官的职位。

蚕书:关于养蚕的书籍。

周礼:古代的一部礼制书。

票原蚕者:负责原蚕的官员。

菀窳妇人:古代传说中的蚕神。

寓氏公主:古代传说中的蚕神。

女儿:古代对蚕的称呼,因为蚕是女性化的生物。

羿:后羿,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善于射箭,曾射下九个太阳。

无死之药:指长生不老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能让人长生不老的仙药。

西王母: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神,居住在昆仑山,掌管不死之药。

嫦娥:后羿的妻子,因偷吃无死之药而奔月,成为月宫中的仙女。

枚筮:古代占卜的一种方法,通过掷筮草来预测吉凶。

有黄: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归妹:古代占卜中的卦象,象征女子出嫁。

天晦芒:指天空昏暗,光芒不明。

蟾蜍:一种生活在水边的两栖动物,与月亮有关,古代神话传说中嫦娥奔月后化为蟾蜍。

舌埵山: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帝之女:指天帝的女儿。

怪草:指具有神秘力量的草,能使人变得美丽。

兔丝:一种植物,其纤维可用于纺织。

荥阳县:古代地名,今属河南省。

兰岩山: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双鹤:指两只白色的鹤,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豫章新喻县:古代地名,今属江西省。

毛衣:指鸟类的羽毛,此处指女子的衣服。

汉灵帝:东汉时期的一位皇帝,名刘宏。

江夏黄氏:指江夏地区的黄姓人家。

鼋:一种生活在水中的爬行动物,体型较大。

婢:古代对女仆的称呼。

清河宋士宗:古代人物,具体生平不详。

魏黄初中:魏国黄初年间,黄初是魏文帝曹丕的年号。

丹阳宣骞:古代人物,具体生平不详。

汉献帝:东汉末年的一位皇帝,名刘协。

东郡:古代地名,今属山东省。

瓮器:一种用陶土制成的容器。

盘案:古代餐具,用于盛放食物。

鸡:家禽,人类常见的食用动物。

陈留界:古代地名,今属河南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搜神记-卷十四-评注

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

此段古文描绘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羿与嫦娥的故事。羿,传说中的神箭手,曾射下九个太阳,拯救了人类。西王母,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之神。无死之药,象征着永恒的生命。嫦娥窃药,表现了人性中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道德的冲突。枚筮,古代一种占卜方法,此处暗示了命运的不可抗拒。

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恐毋惊。后且大昌。’

有黄,传说中的占卜之神。占卜结果‘吉’,预示着嫦娥的行动将带来好运。‘翩翩归妹’象征着嫦娥独自前往月亮,‘独将西行’表现了她的坚定与勇敢。‘逢天晦芒,毋恐毋惊’预示着嫦娥在前往月亮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但最终会平安度过。‘后且大昌’则预示着嫦娥的行为将给人类带来繁荣。

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蠩’。

嫦娥托身于月,成为了月宫中的仙女,蟾蠩,即蟾蜍,象征着月亮。这一转变,体现了古代神话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舌埵山帝之女死,化为怪草,其叶郁茂,其华黄色,其实如兔丝。

此段描述了舌埵山帝之女死后化为怪草的传说,体现了古代神话中生死轮回的观念。怪草的形态,象征着自然界的神秘与多样。

故服怪草者,恒媚于人焉。

怪草具有神秘的力量,服用者能够吸引他人,反映了古代神话中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荥阳县南百余里,有兰岩山,峭拔千丈,常有双鹤,素羽皦然,日夕偶影翔集。

此段描绘了兰岩山上的双鹤,象征着高洁与长寿。双鹤的飞翔,如同诗画一般,展现了古代神话中自然景观的美丽。

相传云:‘昔有夫妇隐此山,数百年,化为双鹤,不绝往来。’

双鹤的传说,反映了古代神话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及生死轮回的观念。

忽一旦,一鹤为人所害,其一鹤岁常哀鸣。

此段描绘了双鹤中的一只被人类伤害,另一只因此哀鸣,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冲突。

至今响动岩谷,莫知其年岁也。

双鹤的哀鸣声至今仍在岩谷中回荡,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对自然的敬畏。

豫章新喻县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不知是鸟。

此段描绘了豫章新喻县男子在田间遇到神秘女子的故事,反映了古代神话中人与神秘生物相遇的情景。

匍匐往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

男子通过得到神秘女子的毛衣,与鸟类建立了联系,展现了古代神话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诸鸟各飞去,一鸟独不得去。

男子与鸟类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古代神话中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

男子与神秘女子结婚,生下三女,展现了古代神话中人与神秘生物之间的爱情故事。

其母后使女问父,知衣在积稻下,得之,衣而飞去,后复以迎三女,女亦得飞去。

此段描述了神秘女子与男子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她们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汉灵帝时,江夏黄氏之母浴盘水中,久而不起,变为鼋矣。

此段描绘了江夏黄氏之母因洗澡而化为鼋的传说,反映了古代神话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神秘联系。

婢惊走告。比家人来,鼋转入深渊。

婢女惊慌地告诉家人,鼋随后逃入深渊,展现了古代神话中神秘生物的狡猾与神秘。

其后时时出见。

鼋的出现,如同幽灵一般,反映了古代神话中神秘生物的神秘与不可预测。

初,浴,簪一银钗,犹在其首。

此段描述了黄氏之母洗澡时佩戴的银钗,体现了古代神话中物品具有神秘力量的观念。

于是黄氏累世不敢食鼋肉。

黄氏家族因此传说而戒食鼋肉,反映了古代神话中人与自然之间的敬畏。

魏黄初中,清河宋士宗母,夏天于浴室里浴,遣家中大小悉出,独在室中。

此段描述了宋士宗之母洗澡时的情景,体现了古代神话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神秘联系。

良久,家人不解其意,于壁穿中窥之。

家人对宋士宗之母的行为感到困惑,通过窥视来了解她的真实情况。

不见人体,见盆水中有一大鳖。

此段描绘了宋士宗之母洗澡时盆水中出现的大鳖,反映了古代神话中神秘生物的神秘与不可预测。

遂开户,大小悉入,了不与人相承。

家人进入浴室,却无法与宋士宗之母产生联系,展现了古代神话中神秘生物的神秘与不可理解。

尝先着银钗,犹在头上。

此段描述了宋士宗之母洗澡时佩戴的银钗,体现了古代神话中物品具有神秘力量的观念。

相与守之。

家人与宋士宗之母共同守护着这一神秘现象。

啼泣无可奈何。

家人对这一神秘现象感到无奈。

意欲求去,永不可留。

宋士宗之母希望离开这一神秘环境,但无法实现。

视之积日,转懈。

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士宗之母逐渐适应了这一环境。

自捉出户外。

宋士宗之母最终决定离开。

其去甚驶,逐之不及,遂便入水。

宋士宗之母离开的速度非常快,家人无法追赶,她最终回到了水中。

后数日,忽还,巡行宅舍如平生,了无所言而去。

宋士宗之母在数日后突然返回,像往常一样在宅舍中巡行,然后又神秘地离开了。

时人谓士宗应行丧治服;士宗以母形虽变,而生理尚存,竟不治丧。

此段描述了宋士宗对母亲神秘变化的态度,体现了古代神话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敬畏。

此与江夏黄母相似。

宋士宗之母的传说与江夏黄氏之母的传说相似,反映了古代神话中人与自然之间神秘联系的普遍性。

吴孙皓宝鼎元年六月,晦,丹阳宣骞母,年八十矣。

此段描述了丹阳宣骞之母的传说,体现了古代神话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神秘联系。

亦因洗浴化为鼋,其状如黄氏。

宣骞之母因洗澡而化为鼋,与黄氏之母的传说相似,反映了古代神话中神秘生物的神秘与不可预测。

骞兄弟四人,闭户卫之,掘堂上作大坎,泻水其中。

宣骞的兄弟们为了保护母亲,采取了封闭门户、挖掘水坑等措施。

鼋入坎游戏。

鼋在水中嬉戏,展现了古代神话中神秘生物的活泼与可爱。

一二日间,恒延颈外望,伺户小开,便轮转自跃入于深渊。

鼋在水中观察着家人的行动,一旦机会来临,就会跳入深渊。

遂不复还。

鼋最终没有回来,展现了古代神话中神秘生物的神秘与不可预测。

汉献帝建安中,东郡民家有怪;无故,瓮器自发訇訇作声,若有人击。

此段描述了东郡民家发生的神秘事件,反映了古代神话中神秘现象的普遍性。

盘案在前,忽然便失,鸡生子,辄失去。

神秘事件导致家中的物品和生命体消失,展现了古代神话中神秘现象的恐怖与不可预测。

如是数岁,人甚恶之。

这一神秘现象持续了数年,人们对此感到厌恶。

乃多作美食,覆盖,着一室中,阴藏户间窥伺之。

人们为了探究神秘现象的真相,采取了各种措施。

果复重来,发声如前。

神秘现象再次出现,人们发现它具有重复性。

闻,便闭户,周旋室中,了无所见。

人们通过闭户来避免神秘现象的干扰。

乃闇以杖挝之。

人们试图用杖击打神秘现象,但未能成功。

良久,于室隅间有所中,便闻呻吟之声,曰:‘哊!哊!’宜死。

人们最终在室隅间找到了神秘现象的源头,并听到了呻吟声,预示着神秘现象即将结束。

开户视之,得一老翁,可百余岁,言语了不相当,貌状颇类于兽。

人们发现神秘现象的源头是一位看似古老的老人,他的外貌与野兽相似。

遂行推问,乃于数里外得其家,云:‘失来十余年。’得之哀喜。

人们找到了老人的家,得知他失踪了十多年,于是感到既悲伤又高兴。

后岁余,复失之。

然而,不久之后,老人再次失踪。

闻陈留界复有怪如此。

人们得知陈留界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件,认为那位老人可能是神秘现象的源头。

时人咸以为此翁。

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那位老人与神秘现象有关。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搜神记-卷十四》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546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