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干宝(约公元4世纪),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他在《搜神记》中的神话和民间传说使其成为古代文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
年代:成书于东晋(约4世纪)。
内容简要:《搜神记》是干宝编写的一部神话、怪异故事集,内容包含了许多神仙传说、鬼怪故事和民间传说。书中详细记载了当时流行的神话、宗教和信仰,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和超自然现象的理解。《搜神记》在中国古代神话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文化、信仰及神话传说的宝贵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搜神记-卷六-原文
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
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
本于五行,通于五事,虽消息升降,化动万端,其于休咎之征,皆可得域而论矣。
夏桀之时厉山亡,秦始皇之时三山亡,周显王三十二年宋大邱社亡,汉昭帝之末,陈留昌邑社亡。
京房易传曰:‘山默然自移,天下兵乱,社稷亡也。’
故会稽山阴琅邪中有怪山,世传本琅邪东武海中山也,时天夜,风雨晦冥,旦而见武山在焉,百姓怪之,因名曰怪山,时东武县山,亦一夕自亡去,识其形者,乃知其移来。
今怪山下见有东武里,盖记山所自来,以为名也。
又交州脆州山移至青州。
凡山徙,皆不极之异也。
此二事未详其世。
尚书金縢曰:‘山徙者,人君不用道,士贤者不兴,或禄去,公室赏罚不由君,私门成群,不救,当为易世变号。’
说曰:‘善言天者,必质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
故天有四时,日月相推,寒暑迭代,其转运也。
和而为雨,怒而为风,散而为露,乱而为雾,凝而为霜雪,立而为蚳●,此天之常数也。
人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寐,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声音,此亦人之常数也。
若四时失运,寒暑乖违,则五纬盈缩,星辰错行,日月薄蚀,彗孛流飞,此天地之危诊也。
寒暑不时,此天地之蒸否也。
石立,土踊,此天地之瘤赘也。
山崩,地陷,此天地之痈疽也。
冲风,暴雨,此天地之奔气也。
雨泽不降,川渎涸竭,此天地之焦枯也。
商纣之时,大龟生毛,兔生角,兵甲将兴之象也。
周宣王三十三年,幽王生,是岁,有马化为狐。
晋献公二年,周惠王居于郑,郑人入王府,多脱化为蜮,射人。
周隐王二年四月,齐地暴长长丈余,高一尺五寸。
京房易妖曰:‘地四时暴长占:春、夏多吉,秋、冬多凶。’
历阳之郡,一夕沦入地中而为水泽,今麻湖是也。
不知何时。
运斗枢曰:‘邑之沦阴,吞阳,下相屠焉。’
周哀王八年,郑有一妇人,生四十子,其二十人为人,二十人死。
其九年,晋有豕生人,吴赤乌七年,有妇人一生三子。
周烈王六年,林碧阳君之御人产二龙。
鲁严公八年,齐襄公田于贝邱,见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射之,豕人立而唬,公惧坠车,伤足,丧屦。
刘向以为近豕祸也。
鲁严公时,有内蛇与外蛇斗郑南门中。
内蛇死。
刘向以为近蛇孽也。
京房易传曰:‘立嗣子疑,厥妖蛇居国门斗。’
鲁昭公十九年,龙众于郑时门之外洧渊。
刘向以为近龙孽也。
京房易传曰:‘众心不安,厥妖龙众其邑中也。’
鲁定公元年,有九蛇绕柱,占,以为九世庙不祀,乃立炀宫。
秦孝公二十一年,有马生人。
昭王二十年,牡马生子而死。
刘向以为皆马祸也。
京房易传曰:‘方伯分威,厥妖牡马生子。上无天子,诸侯相伐,厥妖马生人。’
魏襄王十三年,有女子化为丈夫,与妻生子。
京房易传曰:‘女子化为丈夫,兹谓阴昌,贱人为王。丈夫化为女子,兹谓阴胜阳,厥咎亡。’
一曰:‘男化为女宫刑滥,女化为男妇政行也。’
秦孝文王五年,游煦衍,有献五足牛,时秦世大用民力,天下叛之。
京房易传曰:‘兴繇役,夺民时,厥妖牛生五足。’
秦始皇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乃作金人十二以象之。
汉惠帝二年,正月癸酉旦,有两龙现于兰陵廷东里温陵井中,至乙亥夜,去。
京房易传曰:‘有德遭害,厥妖龙见井中。’
又曰:‘行刑暴恶,黑龙从井出。’
汉文帝十二年,吴地有马生角,在耳前,上向,右角长三寸,左角长二寸,皆大二寸。
刘向以为马不当生角,犹吴不当举兵向上也,吴将反之变云。
京房易传曰:‘臣易上,政不顺,厥妖马生角。兹谓贤士不足。’
又曰:‘天子亲伐,马生角。’
文帝后元五年六月,齐雍城门外有狗生角。
京房易传曰:‘执政失下,将害之,厥妖狗生角。’
汉景帝元年九月,胶东下密人,年七十余,生角,角有毛。
京房易传曰:‘冢宰专政,厥妖人生角。’
五行志以为人不当生角,犹诸侯不敢举兵以向京师也。
其后遂有七国之难。
至晋武帝泰始五年,元城人,年七十,生角。
殆赵王伦篡乱之应也。
汉景帝三年,邯郸有狗与彘交,是时赵王悖乱,遂与六国反,外结、匈奴以为援。
五行志以为:犬,兵革失众之占,豕,北方匈奴之象。
逆言失听,交于异类,以生害也。
京房易传曰:‘夫妇不严,厥妖狗与豕交。兹谓反德,国有兵革。’
景帝三年十一月,有白颈乌与黑乌群斗楚国吕县:白颈不胜,堕泗水中死者数千。
刘向以为近白黑祥也。
时楚王戊暴逆无道,刑辱申公,与吴谋反。
乌群斗者,师战之象也。
白颈者小,明小者败也。
堕于水者,将死水地。
王戊不悟,遂举兵应吴,与汉大战,兵败而走,至于丹徒。
为越人所斩,堕泗水之效也。
京房易传曰:‘逆亲亲,厥妖白黑乌斗于国中。’
燕王旦之谋反也,又有一乌,一鹊,斗于燕宫中池上,乌堕池死。
五行志以为楚、燕皆骨肉,藩臣骄恣,而谋不义,俱有乌鹊斗死之祥。
行同而占合,此天人之明表也。
燕阴谋未发,独王自杀于宫,故一乌而水色者死;楚炕阳举兵,军师大败于野,故乌众而金色者死:天道精微之效也。
京房易传曰:‘颛征劫杀,厥妖乌鹊斗。’
景帝十六年,梁孝王田北山,有献牛,足上出背上者。
刘向以为近牛祸,内则思虑霿乱,外则土功过制,故牛祸作。
足而出于背,下奸上之象也。
汉武帝太始四年七月,赵有蛇从郭外入,与邑中蛇斗孝文庙下。
邑中蛇死。
后二年秋,有卫太子事,自赵人江充起。
汉昭帝元凤元年九月,燕有黄鼠衔其尾舞王宫端门中。
王往视之,鼠舞如故。
王使吏以酒脯祠鼠,舞不休。
一日一夜,死。
时燕王旦谋反,将死之象也。
京房易传曰:‘诛不原情,厥妖鼠舞门。’
昭帝元凤三年正月,泰山芜莱山南汹汹有数千人声。
民往视之,有大石自立,高丈五尺,大四十八围,入地深八尺,三石为足。
石立后,有白乌数千集其旁。
宣帝中兴之瑞也。
昭帝时上林苑中,大柳树断仆地,一朝起立,生枝叶。
有虫食其叶,成文字,曰:‘公孙病已立。’
昭帝时昌邑王贺见大白狗,冠‘方山冠’而无尾。
至熹平中,省内冠狗带绶以为笑乐,有一狗突出,走入司空府门,或见之者,莫不惊怪。
京房易传曰:‘君不正,臣欲篡,厥妖狗冠出朝门。’
汉宣帝黄龙元年,未央殿辂軨中雌鸡化为雄,毛衣变化,而不鸣,不将,无距。
元帝初元元年,丞相府史家雌鸡伏子,渐化为雄,冠距鸣将。
至永光中有献雄鸡生角者。
五行志以为王氏之应。
京房易传曰:‘贤者居明夷之世,知时而伤或众在位,厥妖鸡生角。’
又曰:‘妇人专政,国不静,牝鸡雄鸣,主不荣。’
宣帝之世,燕、岱之闲,有三男共取一妇,生四子,及至将分妻子而不可均,乃致争讼。
廷尉范延寿断之曰:‘此非人类,当以禽兽从母不从父也。’
请戮三男,以儿还母。
宣帝嗟叹曰:‘事何必古,若此,则可谓当于理而厌人情也。’
延寿盖见人事而知用刑矣,未知论人妖将来之验也。
汉元帝永光二年八月,天雨草,而叶相樛结,大如弹丸。
至平帝元始三年正月,天雨草,状如永光时。
京房易传曰:‘君吝于禄,信衰,贤去,厥妖天雨草。’
元帝建昭五年,兖州刺史浩赏,禁民私所自立社。
山阳橐茅乡社有大槐树,吏伐断之,其夜树复立故处。
说曰:‘凡枯断复起,皆废而复兴之象也。’
是世祖之应耳。
汉成帝建始四年九月,长安城南,有鼠衔黄稿柏叶,上民冢柏及榆树上为巢,桐柏为多,巢中无子,皆有干鼠矢数升。
时议臣以为恐有水灾。
鼠盗窃小虫,夜出,昼匿,今正昼去穴而登木,象贱人将居贵显之占。
桐柏,卫思后园所在也,其后赵后自微贱登至尊,与卫后同类,赵后终无子,而为害。
明年,有鸢焚巢杀子之象云。
京房易传曰:‘臣私禄罔干,厥妖鼠巢。’
成帝河平元年,长安男子石良、刘音相与同居,有如人状,在其室中,击之,为狗,走出。
去后,有数人披甲,持弓弩至良家。
良等格击,或死,或伤,皆狗也。
自二月至六月,乃止。
其于洪范,皆犬祸,言不从之咎也。
成帝河平元年二月庚子,泰山山桑谷,有鸢焚其巢。
男子孙通等闻山中群鸟鸢鹊声,往视之,见巢燃,尽堕池中,有三鸢鷇,烧死。
树大四围,巢去地五丈五尺。
易曰:‘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
后卒成易世之祸云。
成帝鸿嘉四年秋,雨鱼于信都,长五寸以下。
至永始元年春,北海出大鱼,长六丈,高一丈,四枚。
哀帝建平三年,东莱平度出大鱼,长八丈,高一丈一尺,七枚。
皆死。
灵帝熹平二年,东莱海出大鱼二枚,长八九丈,高二丈余。
京房易传曰:‘海数见巨鱼,邪人进,贤人疏。’
成帝永始元年二月,河南街邮樗树生枝,如人头,眉目须皆具,亡发耳。
至哀帝建平三年十月,汝南西平遂阳乡有材仆地生枝,如人形,身青黄色,面白,头有髭发,稍长大,凡长六寸一分。
京房易传曰:‘王德衰,下人将起,则有木生为人状’。
其后有王莽之篡。
成帝绥和二年二月,大厩马生角,在左耳前,围长各二寸。
是时王莽为大司马,害上之萌,自此始矣。
成帝绥和二年三月,天水平襄有燕生雀,哺食至大,俱飞去。
京房易传曰:‘贼臣在国,厥咎燕生雀,诸侯销。’
又曰:‘生非其类,子不嗣世。’
汉哀帝建平三年,定襄有牡马生驹三足,随群饮食,五行志以为:马,国之武用。
三足,不任用之象也。
哀帝建平三年,零陵有树僵地,围一丈六尺,长十丈七尺,民断其本,长九尺余,皆枯。
三月,树卒自立故处。
京房易传曰:‘弃正,作淫,厥妖本断自属。妃后有颛,木仆,反立,断枯,复生。’
哀帝建平四年四月,山阳方与女子田无啬生子,未生二月前,儿啼腹中,及生,不举,葬之陌上。
后三日,有人过,闻儿啼声。
母因掘收养之。
哀帝建平四年夏,京师郡国民聚会里巷阡陌,设张博具歌舞,嗣西王母。
又传书曰:‘母告百姓:佩此书者,不死。不信我言,视门枢下,当有白发。’
至秋乃止。
哀帝建平中,豫章有男子化为女子,嫁为人妇,生一子。
长安陈凤曰:‘阳变为阴,将亡;继嗣,自相生之象。’
一曰:‘嫁为人妇,生一子者,将复一世,乃绝。’
故后哀帝崩,平帝没,而王莽篡焉。
汉平帝元始元年二月,朔方广牧女子赵春病死,既棺殓,积七日,出在棺外。
自言见夫死父,曰:‘年二十七,汝不当死。’
太守谭以闻,说曰:‘至阴为阳,下人为上。厥妖人死复生。’
其后王莽篡位。
汉平帝元始元年六月,长安有女子生儿:两头,两颈面,俱相向;四臂,共胸,俱前向;尻上有目,长二寸所。
京房易传曰:“暌孤见豕负涂,厥妖人生两头,下相攘。善妖,亦同人。若六畜,首目在下。”兹谓亡上,政将变更。
厥妖之作,以谴失正,各象其类。两颈,下不一也。手多,所任邪也。足少,下不胜任,或不任下也。
凡下体生于上,不敬也;上体生于下,媟渎也。生非其类,淫乱也;人生而大,上速成也;生而能言,好虚也。
群妖推此类。不改,乃成凶也。
汉章帝元和元年,代郡高柳乌生子,三足,大如鸡,色赤,头有角,长寸余。
汉桓帝即位,有大蛇见德阳殿上。
洛阳市令淳于翼曰:“蛇有鳞,甲兵之象也;见于省中,将有椒房大臣受甲兵之象也。”
乃弃官遁去。
到延熹二年,诛大将军梁冀,捕治家属,扬兵京师也。
汉桓帝建和三年秋七月,北地廉雨肉,似羊肋,或大如手。
是时梁太后摄政,梁冀专权,擅杀,诛太尉李固、杜乔,天下冤之。
其后,梁氏诛灭。
汉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
“愁眉”者,细而曲折。
“啼七”者,薄拭目下若啼处。
“堕马髻”者,作一边。
“折腰步”者,足不在下体。
“龋齿笑”者,若齿痛,乐不欣欣。
始自大将军梁冀妻孙寿所为,京都翕然,诸夏效之。
天戒若曰:“兵马将往收捕:妇女忧愁,踧眉啼哭;吏卒掣顿,折其腰脊,令髻邪倾;虽强语笑,无复气味也。”
到延熹二年,冀举宗合诛。
桓帝延熹五年,临沅县有牛生鸡,两头四足。
汉灵帝数游戏于西园中,令后宫采女为客舍主人,身为估服,行至舍,问采女下酒食,因共饮食,以为戏乐。
是天子将欲失位,降在皂隶之谣也。
其后天下大乱。
古志有曰:“赤厄三七。”
三七者经二百一十载,当有外戚之篡。
丹眉之妖,篡盗短祚,极于三六,当有飞龙之秀,兴复祖宗。
又历三七,当复有黄首之妖,天下大乱矣。
自高祖建业,至于平帝之末,二百一十年,而王莽篡,盖因母后之亲。
十八年而山东贼樊子都等起,实丹其眉,故天下号曰“赤眉。”
于是光武以兴祚,其名曰秀。
至于灵帝中平元年,而张角起,置三十六方,徒众数十万,皆是黄巾,故天下号曰“黄巾贼,”
至今道服,由此而兴。
初起于邺,会于真定,诳感百姓曰:“苍天已死,黄天立。岁名甲子年,天下大吉。”
起于邺者,天下始业也,会于真定也。
小民相向跪拜趋信。
荆、扬尤甚。
乃弃财产,流沈道路,死者无数。
角等初以二月起兵,其冬十二月悉破。
自光武中兴至黄巾之起,未盈二百一十年,而天下大乱。
汉祚废绝,实应三七之运。
灵帝建宁中,男子之衣好为长服,而下甚短;女子好为长裾,而上甚短。
是阳无下而阴无上,天下未欲平也。
后遂大乱。
灵帝建宁三年春,河内有妇食夫,河南有夫食妇。
夫妇阴阳,二仪有情之深者也。
今反相食,阴阳相侵,岂特日月之眚哉。
灵帝既没,天下大乱,君有妄诛之暴,臣有劫弒之逆,兵革相残,骨肉为雠,生民之祸极矣。
故人妖为之先作。
而恨不遭辛有、屠乘之论,以测其情也。
灵帝熹平二年六月,雒阳民讹言:虎贲寺东壁中,有黄人,形容须眉良是。
观者数万。
省内悉出,道路断绝。
到中平元年二月,张角兄弟起兵冀州,自号“黄天。”
三十六方,四面出和。
将帅星布,吏士外属。
因其疲餧牵而胜之。
灵帝熹平三年,右校别作中,有两樗树,皆高四尺所,其一枝宿昔暴长,长一丈余,麤大一围,作胡人状,头目鬓须发俱具。
其五年,十月壬午,正殿侧有槐树,皆六七围,自拔,倒竖,根上枝下。
又中平中长安城西北六七里,空树中,有人面,生鬓。
其于洪范皆为木不曲直。
灵帝光和元年,南宫侍中寺雌鸡欲化为雄,一身毛皆似雄,但头冠尚未变。
灵帝光和二年,洛阳上西门外女子生儿:两头,异肩,共胸,俱前。
向以为不祥,堕地,弃之。
自是之后,朝廷霿乱,政在私门,上下无别,二头之象。
后董卓戮太后。
被以不孝之名,放废天子,后复害之,汉元以来,祸莫踰此。
光和四年,南宫中黄门寺有一男子,长九尺,服白衣,中黄门解步呵问:“汝何等人?”
白衣妄入宫掖,曰:“我梁伯夏。后天使我为天子。”
步欲前收之,因忽不见。
光和七年陈留、济阳、长垣、济阴、东郡、冤句、离狐界中路边生草,悉作人状,操持兵弩;
牛马龙蛇鸟兽之形,白黑各如其色,羽毛头目足翅皆备,非但彷佛,像之尤纯。
旧说曰:“近草妖也。”
是岁有黄巾贼起,汉遂微弱。
灵帝中平元年六月壬申,雒阳男子刘仓,居上西门外,妻生男,两头共身。
至建安中,女子生男,亦两头共身。
中平三年八月中,怀陵上有万余雀,先极悲鸣,已因乱斗,相杀,皆断头悬着树枝枳棘。
到六年,灵帝崩。
夫陵者,高大之象也;雀者,爵也。
天戒若曰:“诸怀爵禄而尊厚者,还自相害,至灭亡也。”
汉时,京师宾婚嘉会,皆作“魁櫑,”
酒酣之后,续以“挽歌。”
“魁櫑,”丧家之乐;“挽歌,”执绋相偶和之者。
天戒若曰:“国家当急殄悴,诸贵乐皆死亡也。”
自灵帝崩后,京师坏灭,户有兼尸,虫而相食者,“魁櫑”“挽歌”斯之效乎?
灵帝之末,京师谣言曰:“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邙。”
到中平六年,史侯登蹑至尊,献帝未有爵号,为中常侍段圭等所执,公卿百僚,皆随其后,到河上,乃得还。
汉献帝初平中,长沙有人姓桓氏,死,棺敛月余,其母闻棺中有声,发之,遂生。
占曰:“至阴为阳,下人为上。”
其后曹公由庶士起。
献帝建安七年,越隽有男子化为女子,时周群上言:哀帝时亦有此变,将有易代之事。
至二十五年,献帝封山阳公。
建安初荆州童谣曰:“八九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
言自中兴以来,荆州独全;及刘表为牧,民有丰乐;至建安九年,当始衰。
始衰者,谓刘表妻死,诸将并零落也。
十三年无孑遗者,表当又死,因以丧败也。
是时华容有女子,忽啼呼曰:“将有大丧。”
言语过差,县以为妖言,系狱,月余,忽于狱中哭曰:“刘荆州今日死。
华□□□□□(编者按:原缺。)里即遣马里验视,而刘表果死。
县乃出之。
续又歌吟曰:“不意李立为贵人。”
后无几,曹公平荆州,以涿郡李立,字建贤,为荆州刺史。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魏武在洛阳起建始殿,伐濯龙树而血出。
又掘徒梨,根伤,而血出。
魏武恶之,遂寝疾,是月崩,是岁,为魏武黄初元年。
魏黄初元年,未央宫中有鹰,生燕巢中,口爪俱赤。
至青龙中,明帝为凌霄阁,始构,有鹊巢其上。
帝以问高堂隆,对曰:“诗云:‘惟鹊有巢,惟鸠居之。’
今兴起宫室,而鹊来巢,此宫室未成,身不得居之象也。
魏齐王嘉平初,白马河出妖马,夜过官牧边鸣呼,众马皆应;
明日,见其迹,大如斛,行数里,还入河。
魏景初元年,有燕生巨鷇于卫国李盖家,形若鹰,吻似燕。
高堂隆曰:“此魏室之大异,宜防鹰扬之臣,于萧墙之内。”
其后宣帝起,诛曹爽,遂有魏室。
蜀景耀五年,宫中大树无故自折。
谯周深忧之,无所与言,乃书柱曰:“众而大,期之会。
具而授,若何复。”
言:曹者,大也。
众而大,天下其当会也。
具而授,如何复有立者乎。
蜀既亡,咸以周言为验。
吴孙权太元元年八月朔,大风,江海涌溢,平地水深八尺,拔高陵树二千株,石碑差动,吴城两门飞落。
明年权死。
吴孙亮五凤元年六月,交址稗草化为稻。
昔三苗将亡,五谷变种。
此草妖也。
其后亮废。
吴孙亮五凤二年五月,阳羡县离里山大石自立。
是时孙皓承废故之家得复其位之应也。
吴孙休永安四年,安吴民陈焦死,七日,复生,穿冢出乌程。
孙皓承废故之家得位之祥也。
孙休后,衣服之制,上长,下短,又积领五六,而裳居一二。
盖上饶奢,下俭逼,上有余,下不足之象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搜神记-卷六-译文
妖怪,是指依附于精气的物体。气在内部混乱,物体在外部变化,形态、精神、气质,是表里之用的体现。它们源于五行,与五事相通,尽管有消长、升降、变化万千,但在吉凶的征兆上,都可以有所论述。
夏桀时期,厉山消失;秦始皇时期,三山消失;周显王三十二年,宋国大邱社消失;汉昭帝末年,陈留昌邑社消失。京房《易传》中说:‘山突然自行移动,天下兵乱,国家将亡。’所以会稽山阴琅邪中有一怪山,世人传说这是原本在琅邪东武海中的山。有时夜晚天空阴暗,风雨交加,第二天早上看到武山在那里,百姓感到奇怪,因此称之为怪山。当时东武县的山,也在一夜之间自行消失,认识它的人,才知道它是移动过来的。现在怪山下有东武里,这是为了记录山原来的位置,作为地名。还有交州脆州山移动到青州。凡是山移动,都是不吉之兆。这两件事的具体年代不详。
尚书《金縢》中说:‘山移动,是因为君主不遵循正道,贤士不能兴起,或者俸禄被剥夺,公室赏罚不由君主决定,私门成群结党,不救助,应当是改朝换代的时候。’有人说:‘善于谈论天的人,必须以人为质;善于谈论人的人,必须以天为根本。’因此,天有四季,日月相互推移,寒暑交替,这是天的运转规律。和谐产生雨,愤怒产生风,分散产生露,混乱产生雾,凝结产生霜雪,直立产生蚳蝣,这是天的常数。人有四肢五脏,一觉一睡,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动成为荣卫,显现为气色,发出为声音,这也是人的常数。如果四季失去运转,寒暑失序,那么五纬盈缩,星辰错行,日月食蚀,彗星流飞,这是天地之危兆。寒暑不时,这是天地之蒸郁。石头直立,土地隆起,这是天地之赘瘤。山崩,地陷,这是天地之疽痈。狂风,暴雨,这是天地之奔气。雨泽不降,河流干涸,这是天地之焦枯。
商纣时期,大龟长出毛发,兔子长出角,这是兵甲将兴的征兆。
周宣王三十三年,幽王出生,这一年,有马化为狐狸。
晋献公二年,周惠王居于郑国,郑人进入王府,多脱化为蜮,射人。
周隐王二年四月,齐地突然长高丈余,高一尺五寸。京房《易妖》说:‘地四时暴长之占:春、夏多吉,秋、冬多凶。’历阳郡,一夜之间沉入地下成为水泽,现在称为麻湖。不知何时。
《运斗枢》说:‘城邑沉入地下,吞没阳地,下相屠戮。’
周哀王八年,郑国有一妇人,生下四十个孩子,其中二十个是人,二十个死了。第九年,晋国有一猪生下人,吴国赤乌七年,有一妇人一次生下三个孩子。
周烈王六年,林碧阳君的仆人生下两条龙。
鲁严公八年,齐襄公在贝邱田猎,看到一头猪,随从说:‘这是公子彭生。’襄公生气地射它,猪人站起来吓人,襄公害怕从车上摔下来,伤了脚,丢失了鞋子。刘向认为这是近期的猪祸。
鲁严公时期,有内蛇与外蛇在郑南门中斗,内蛇死了。刘向认为这是近期的蛇孽。
京房《易传》说:‘立嗣子有疑虑,妖蛇居国门斗。’
鲁昭公十九年,龙在郑国时门之外的洧渊中聚集。刘向认为这是近期的龙孽。
京房《易传》说:‘众心不安,妖龙聚集在城中。’
鲁定公元年,有九条蛇绕着柱子,占卜认为九世不祭祀庙宇,于是建立了炀宫。
秦孝公二十一年,有马生人。昭王二十年,公马生下小马后死去。刘向认为这都是马祸。
京房《易传》说:‘方伯分威,妖公马生小马。上无天子,诸侯相攻,妖马生人。’
魏襄王十三年,有女子化为男子,与妻子生下孩子。京房《易传》说:‘女子化为男子,称为阴昌,贱人成为君主。男子化为女子,称为阴胜阳,其咎为亡。’又说:‘男化为女,宫刑滥用;女化为男,妇政施行。’秦孝文王五年,游煦衍,有人献上五脚牛,当时秦国过度使用民力,天下叛离。京房《易传》说:‘兴起徭役,剥夺民时,妖牛生五脚。’
秦始皇二十六年,有大人身高五丈,脚长六尺,都穿着夷狄的服装,共有十二人,在临洮出现,于是制作了十二个金人作为象征。
汉惠帝二年,正月癸酉日早晨,有两龙出现在兰陵廷东里温陵井中,到乙亥夜晚离去。京房《易传》说:‘有德之人遭受迫害,妖龙出现在井中。’又说:‘行刑残暴,黑龙从井中出来。’汉文帝十二年,吴地有马生角,在耳朵前,向上,右角长三寸,左角长二寸,都长二寸。刘向认为马不应该长角,就像吴国不应该向上起兵一样,这是吴国将要反叛的征兆。京房《易传》说:‘臣子不敬上,政治不顺,妖马生角。这称为贤士不足。’又说:‘天子亲自征伐,马生角。’
文帝后元五年六月,齐雍城门外有狗生角。京房《易传》说:‘执政失职,将要受害,妖狗生角。’
汉景帝元年九月,胶东下密人,年七十多岁,生角,角上有毛。京房《易传》说:‘冢宰专权,妖人生角。’五行志认为人不应该长角,就像诸侯不敢向京师起兵一样。此后发生了七国之乱。到晋武帝泰始五年,元城人,年七十岁,生角。可能是赵王伦篡位之应。
汉景帝三年,邯郸有狗与猪交配,当时赵王昏乱,于是与六国反叛,与匈奴结盟作为外援。五行志认为:狗,是兵革失众的征兆;猪,是北方匈奴的象征。逆言不被听取,与异类交配,产生害处。京房《易传》说:‘夫妇不严,妖狗与猪交配。这称为反德,国家有兵革。’
景帝三年十一月,有白颈乌与黑乌在楚国吕县群斗:白颈乌不胜,掉入泗水中,死者数千。刘向认为这是近期的白黑之祥。当时楚王戊暴虐无道,刑罚侮辱申公,与吴国密谋反叛。乌群争斗,是战争之象。白颈乌小,说明小者会失败。掉入水中,预示着将死在水边。王戊没有觉悟,于是起兵响应吴国,与汉朝大战,军队大败而逃,逃到丹徒。被越人杀死,掉入泗水的后果。
京房《易传》说:‘逆亲亲,妖白黑乌在国中争斗。’燕王旦谋反时,又有一只乌鸦,一只喜鹊在燕宫中的池塘上争斗,乌鸦掉入池塘死去。五行志认为楚、燕都是骨肉,藩臣骄横,而谋不义,都有乌鹊争斗而死的征兆。行为相同,占卜相符,这是天人的明显表现。燕王阴谋未发,只有王自杀于宫中,所以只有一只乌鸦死去;楚王戊起兵,军队在野外大败,所以乌鸦众多而金色者死去:这是天道精微的效应。京房《易传》说:‘专征劫杀,妖乌鹊争斗。’
景帝十六年,梁孝王在北山打猎,有人献上一头牛,这头牛的脚从背上长了出来。刘向认为这是接近牛祸的征兆,内部则意味着思虑混乱,外部则是指土木工程过度,因此出现了牛祸。脚从背上长出来,象征着下贱的人爬到了上位。
汉武帝太始四年七月,赵地有蛇从城外进入,与城中蛇在孝文庙下斗。城中的蛇死了。两年后的秋天,发生了卫太子的事情,这起事件是从赵地人江充引起的。
汉昭帝元凤元年九月,燕地有黄鼠拖着尾巴在王宫的正门中跳舞。王去看它,鼠还是像原来一样跳舞。王派官吏用酒和干肉祭祀鼠,鼠还是不停地跳舞。一天一夜后,鼠死了。当时燕王刘旦图谋造反,这是将要死去的征兆。京房在《易传》中说:‘不体察实情而进行诛杀,就会出现老鼠在门中跳舞的怪象。’
昭帝元凤三年正月,泰山芜莱山南边突然有数千人的声音。人们去看,发现有一块大石头自立,高约四米五,直径约一点四米,深入地下约两米四,有三块石头作为它的脚。石头立起来后,有数千只白乌鸦聚集在它旁边。这是宣帝中兴的吉祥之兆。
昭帝时,上林苑中有一棵大柳树断裂倒在地上,突然又站起来,长出了枝叶。有虫子吃它的叶子,形成了文字,写着‘公孙病已立’。昭帝时,昌邑王贺看到了一只大白狗,戴着‘方山冠’但没有尾巴。到熹平年间,宫内有人戴狗冠挂狗带作为笑料,有一只狗突然冲出来,跑进了司空府的门,看到的人无不惊恐。京房在《易传》中说:‘君主不正,臣子想篡位,就会出现狗戴冠从朝门出来的怪象。’
汉宣帝黄龙元年,未央殿的辂軨中有一只雌鸡变成了雄鸡,羽毛发生变化,但不叫唤,不领兵,没有鸡距。元帝初元元年,丞相府的史家雌鸡孵蛋,逐渐变成了雄鸡,长出了鸡冠和鸡距,开始叫唤和领兵。到永光年间,有人献上一只长角的雄鸡。五行志认为这是王氏的征兆。京房在《易传》中说:‘贤人在光明之世,知道时机而感到忧伤,或者众人都在位,就会出现鸡生角的怪象。’又说:‘妇人专权,国家不平静,母鸡公鸣,君主不荣耀。’宣帝时期,燕地和岱山之间,有三个男子共同娶了一个妻子,生了四个儿子。等到要分配妻子和儿子时无法平均,于是导致了争斗。廷尉范延寿判决说:‘这些人不是人类,应当像禽兽一样,跟随母亲而不是父亲。’他下令处死三个男子,把儿子归还给母亲。宣帝叹息说:‘事情何必一定要遵循古法,如果是这样,那么就可以说既合乎道理又满足人情了。’延寿大概是看到了人事而知道如何使用刑罚,但不知道如何预测人妖未来的征兆。
汉元帝永光二年八月,天下雨草,草叶相互缠绕,像弹丸那么大。到平帝元始三年正月,天下雨草,形状和永光年间一样。京房在《易传》中说:‘君主吝啬于赏赐,信任衰弱,贤人离去,就会出现天雨草的怪象。’元帝建昭五年,兖州刺史浩赏禁止民间私自建立社庙。山阳橐茅乡社庙有一棵大槐树,官吏砍断了它,当晚树又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有人说:‘凡是枯萎断裂后又重新站起来的,都是废弃后复兴的象征。’这是世祖的征兆。
汉成帝建始四年九月,长安城南,有老鼠用黄色的柏叶筑巢,在民众的坟墓上的柏树和榆树上,巢中有很多,但没有孵化出小老鼠,巢中都有几升干的鼠粪。当时有议臣认为可能会有水灾。老鼠偷窃小虫,夜晚出来,白天隐藏,现在正午离开洞穴而爬上树木,象征着卑贱的人将要居高位。桐柏是卫思后园所在的地方,后来赵后从卑微的地位登上了至尊之位,与卫后同类,赵后最终没有儿子,却造成了祸害。第二年,有鸟焚巢杀子的现象。
成帝河平元年,长安男子石良、刘音共同居住,有像人一样的生物出现在他们的屋子里,打它,它变成了狗,跑了出去。离开后,有几个人穿着铠甲,拿着弓箭来到良家。良等人抵抗攻击,有的死了,有的受伤,都是狗。从二月到六月,才停止。这与《洪范》中的犬祸一样,是言辞不遵从的后果。
成帝河平元年二月庚子,泰山山桑谷,有老鹰焚毁了它的巢。男子孙通等人听到山中有群鸟老鹰喜鹊的声音,去看,看到巢被烧,所有的鸟都掉进了池塘中,有三只老鹰和幼鸟被烧死。树大约四围粗,巢离地面五丈五尺。易经说:‘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哭。’后来果然成为了易经世代的祸患。
成帝鸿嘉四年秋天,信都下起了鱼雨,鱼长五寸以下。到永始元年春天,北海出现了一条大鱼,长六丈,高一丈,有四枚。哀帝建平三年,东莱平度出现了一条大鱼,长八丈,高一丈一尺,有七枚。它们都死了。灵帝熹平二年,东莱海出现了两条大鱼,长八九丈,高二丈多。京房在《易传》中说:‘海中多次出现大鱼,是不正之人进身,贤人被疏远的征兆。’成帝永始元年二月,河南街邮的梓树长出了树枝,像人头,眉毛、眼睛、胡须都有,没有头发。到哀帝建平三年十月,汝南西平遂阳乡有一棵树倒在地上,长十丈七尺,直径一丈六尺,民众砍断它的根部,根部长九尺多,都枯死了,三个月后,树又自立于原来的位置。京房在《易传》中说:‘君主废弃正道,行淫乱,就会出现树根断裂自己重新长出来的怪象。妃后专权,树木倒下,反而又立起来,断裂的枯枝又重新生长。’
哀帝建平四年四月,山阳方与的女子田无啬生了一个孩子,在孩子未出生两个月前,孩子在腹中啼哭,出生后,没有被抚养,被埋在了路边。三天后,有人经过,听到了孩子的啼哭声。母亲因此挖出来抚养他。
哀帝建平四年夏天,京师郡国的民众在里巷阡陌聚会,摆设博具歌舞,模仿西王母。又传说:‘母亲告诉百姓:佩戴这本书的人不会死。不相信我的话,看看门轴下,应该有白发。’到秋天才停止。
哀帝建平年间,豫章有男子变成了女子,嫁为人妇,生了一个儿子。长安的陈凤说:‘阳变为阴,将要灭亡;继嗣,自相生之象。’有人说:‘嫁为人妇,生了一个儿子的人,将要再过一世,然后灭绝。’因此后来哀帝去世,平帝去世,王莽篡位。
汉平帝元始元年二月,朔方广牧的女子赵春病死,已经装殓入棺,过了七天,赵春从棺材里出来。她自称见到了已故的丈夫和父亲,说:‘你二十七岁,你不应该死。’太守谭上报朝廷,说:‘这是至阴变阳,下人变为上人的怪象。’后来王莽篡位。
汉平帝元始元年六月,长安有一个女子生了一个孩子:有两个头,两个脖子,面对面;四条手臂,都长在胸部,都朝前;屁股上有眼睛,长度大约两寸。
京房易传中说:‘暌孤见豕负涂,厥妖人生两头,下相攘。善妖,亦同人。若六畜,首目在下。’这预示着君主将亡,政权将要改变。这种怪异现象的出现,是为了谴责政治上的失误,各种现象都象征着其类别。两个脖子,下面不一致。手多,意味着担任不正当的事情。脚少,下面无法胜任,或者不承担下面的责任。如果下体生于上体,是不敬的表现;上体生于下体,是亵渎的行为。生出的不是同类,是淫乱的表现;人生得大,是上天迅速成就的表现;生下来就能说话,是喜欢虚幻的表现。各种怪异现象都是按照这个规律推演的。如果不改正,就会变成凶兆。
汉章帝元和元年,代郡高柳的乌鸦生了一只小乌鸦,有三只脚,大小像鸡,颜色是红色,头上长着角,长度超过一寸。
汉桓帝即位后,有蛇出现在德阳殿上。洛阳市令淳于翼说:‘蛇有鳞,是甲兵的象征;出现在朝廷中,意味着有大臣将接受甲兵的象征。’于是他辞去官职,逃离了。
到延熹二年,诛杀了大将军梁冀,逮捕了他的家属,在京师扬兵。
汉桓帝建和三年秋七月,北地下了雨肉,形状像羊的肋骨,有的大小像手。那时梁太后摄政,梁冀专权,擅自杀人,杀了太尉李固、杜乔,天下人都为他们感到冤枉。此后,梁氏被诛灭。
汉桓帝元嘉年间,京都的妇女流行‘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愁眉’是指细而曲折的眉毛。‘啼妆’是指轻轻地擦拭眼下的泪水,像是在哭泣。‘堕马髻’是指只梳一边的发型。‘折腰步’是指脚不在下半身。‘龋齿笑’是指像牙齿痛一样,笑容不自然。这些风尚最初是由大将军梁冀的妻子孙寿发起的,京都的人们纷纷效仿。天意好像在说:‘兵马将要前往收捕:妇女们忧愁,皱眉哭泣;士兵们疲惫不堪,弯曲他们的腰背,使头发歪斜;即使他们强颜欢笑,也不再有趣味。’到延熹二年,梁冀全族被诛灭。
桓帝延熹五年,临沅县有一头牛生了一只鸡,有两个头,四条腿。
汉灵帝多次在西园中玩耍,让后宫的采女扮演客栈的主人,他身穿平民衣服,走到客栈,询问采女提供酒食,然后一起吃喝,以此为乐。这是天子将要失去地位的谣传。此后天下大乱。
古志上有说:‘赤厄三七。’三七是指经过二百一十年,将有外戚篡位。丹眉的怪异现象,篡位者短命,到了三十六年,将有真龙天子出现,复兴祖宗。再过三七年,将有黄首的怪异现象,天下将大乱。从高祖建业,到平帝末年,二百一十年,王莽篡位,是因为母后的关系。十八年后,山东的贼人樊子都等起事,他们的眉毛是红色的,所以天下人称他们为‘赤眉’。光武帝因此兴起,他的名字叫秀。到灵帝中平元年,张角起事,设立三十六方,徒众有数十万,都是黄巾军,所以天下人称他们为‘黄巾贼’,从此道服兴起。最初在邺起事,在真定会合,欺骗百姓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年号甲子年,天下大吉。’在邺起事是因为天下开始有事业,在真定会合是因为天下开始有力量。百姓们相互跪拜信服。荆州、扬州尤其严重。于是他们放弃财产,流浪在路上,死者无数。张角等人最初在二月起兵,那年冬天十二月全部被击败。从光武帝中兴到黄巾起义,不到二百一十年,天下大乱。汉室灭亡,实际上应验了三七之运。
灵帝建宁年间,男子的衣服喜欢长袖,而下身很短;女子的衣服喜欢长裙,而上身很短。这是阳没有下面,阴没有上面,天下还没有平定。后来天下大乱。
灵帝建宁三年春,河内有一个妇女吃丈夫,河南有一个丈夫吃妻子。夫妻是阴阳,是天地间情感深厚的象征。现在他们相互吃掉对方,阴阳相互侵犯,难道只是日月之灾吗?灵帝去世后,天下大乱,君主有妄杀的暴政,臣子有篡位的逆行,战争不断,骨肉相残,百姓的灾难达到了极点。因此,人间的怪异现象先于这些发生。遗憾的是没有遇到辛有、屠乘这样的言论,来推测其中的情势。
灵帝熹平二年六月,洛阳民传言:虎贲寺东壁中,有黄人,形容须眉非常像人。观看的人有几万。朝廷内外的人都出来了,道路被切断。到中平元年二月,张角兄弟在冀州起兵,自称为‘黄天’。三十六方,四面出击。将帅星布,士兵们都是外属。他们因为疲惫饥饿而被击败。
灵帝熹平三年,右校别作中,有两棵樗树,都高约四尺,其中一棵树枝突然暴长,长度超过一丈,粗大如一围,形状像胡人,头部、眼睛、鬓发、胡须、头发都齐全。到五年十月壬午,正殿侧的槐树,树围六七围,自己拔起,倒竖,根在上,枝在下。又中平年间,长安城西北六七里,一棵空树中,有人脸,长着鬓发。这些都符合《洪范》中木不曲直的说法。
灵帝光和元年,南宫侍中寺的雌鸡想要变成公鸡,全身的羽毛都像公鸡,只是头上的鸡冠还没有变。
灵帝光和二年,洛阳上西门外的一个女子生了一个孩子:有两个头,肩膀不同,胸部共用,都朝前。
向以为不祥,孩子落地后,被丢弃了。从那时起,朝廷混乱,政权在私门手中,上下没有区别,就像两个头一样。后来董卓杀害了太后。被冠以不孝的名声,废黜了天子,后来又杀害了他,自汉元以来,没有比这更大的灾祸。
光和四年,南宫中黄门寺有一个男子,身高九尺,穿着白衣,中黄门解步呵问:‘你是何人?’白衣男子擅自进入宫中,说:‘我是梁伯夏。后天使我为天子。’解步想要上前逮捕他,但他突然消失了。
光和七年,陈留、济阳、长垣、济阴、东郡、冤句、离狐界中的路边长出了人形的草,拿着兵器;牛马龙蛇鸟兽的形象,颜色白黑各不相同,羽毛、头、眼睛、脚、翅膀都齐全,不仅仅是像,而且非常逼真。旧说认为:‘这是近草的怪异现象。’这一年有黄巾军起事,汉朝从此衰落。
灵帝中平元年六月壬申,洛阳男子刘仓,住在上西门外,他的妻子生了一个男孩,有两个头,身体共用。到建安年间,又有女子生了一个男孩,也是两个头,身体共用。
中平三年八月中,怀陵上有成千上万的麻雀,先是非常悲鸣,然后因为混乱而相互打斗,相杀,头都断掉,悬挂在树枝上。到六年,灵帝去世。因为陵墓是高大的象征,麻雀是爵位的象征。天意好像在说:‘那些怀有爵位和尊贵的人,会相互残杀,最终走向灭亡。’汉朝时,京师婚丧喜庆聚会,都作‘魁櫑’,酒酣之后,接着唱‘挽歌’。‘魁櫑’是丧家的乐,‘挽歌’是执绋相和的人唱的。天意好像在说:‘国家应当急速衰败,所有的贵族都将死亡。’自灵帝去世后,京师毁灭,有的地方有尸体重叠,虫子相食的景象,‘魁櫑’和‘挽歌’就是这种景象的体现吗?
灵帝末年,京城流传着这样的谣言:‘侯不是侯,王不是王,千乘万骑上北邙。’到了中平六年,史侯登上皇位,汉献帝当时还没有封号,被中常侍段圭等人控制,公卿百官都跟随其后,到了河上,才得以返回。
汉献帝初平年间,长沙有个人姓桓,他死后,尸体入殓一个多月,他的母亲听到棺材里有声音,打开棺材,结果他复活了。占卜说:‘至阴转为阳,地位低下的人变为上位。’之后曹操从平民起家。
献帝建安七年,越隽有个男子变成了女子,当时周群上奏说:哀帝时期也有这样的变化,将有改朝换代的事情发生。到了二十五年,献帝封山阳公。
建安初年荆州有童谣说:‘八九年间开始衰落,到十三年没有遗留。’说的是自中兴以来,荆州独自保全;等到刘表担任荆州牧,民众生活富足;到建安九年,开始衰落。开始衰落是指刘表的妻子去世,各位将领相继去世。十三年没有遗留,是指刘表也将去世,因此导致丧败。这时华容有个女子突然哭泣呼喊:‘将有大的丧事。’说话有误,县里认为是妖言,将她关进监狱,一个月后,她在监狱中哭泣说:‘刘荆州今天死了。’华容某里派人用马队去验视,刘表果然死了。县里于是将她放出。接着她又唱歌说:‘没想到李立成为贵人。’不久,曹操平定荆州,任命涿郡的李立,字建贤,为荆州刺史。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魏武帝在洛阳建造建始殿,砍伐濯龙树时树液流出。又挖开徒梨树,树根受伤,树液也流出。魏武帝很讨厌这些,于是生病,这年同月去世,这一年是魏武黄初元年。魏黄初元年,未央宫中有一只鹰,在燕子巢中产蛋,嘴和爪都是红色的。到了青龙年间,明帝建造凌霄阁,刚开始建造,有鹊巢在上面。明帝问高堂隆,高堂隆回答说:‘诗经中说:“只有鹊有巢,只有鸠居之。”现在开始建造宫室,鹊来筑巢,这是宫室未建成,您不能居住的象征。’
魏齐王嘉平初年,白马河中出现怪马,夜晚经过官牧地边鸣叫,其他马都跟着叫;第二天,看到它的脚印,大得像斛,走了几里路,又回到河里。
魏景初元年,有燕子在卫国李盖家孵出一只大鹁鸪,形状像鹰,嘴像燕子。高堂隆说:‘这是魏室的大异象,应该防止鹰扬之臣在宫墙之内作乱。’之后宣帝起事,诛杀曹爽,于是有了魏室。蜀汉景耀五年,宫中一棵大树无故折断。谯周非常担忧,无人可以商量,于是在柱子上写道:“众多而大,期之会。具而授,若何复。”意思是说:曹者,大也。众多而大,天下应当会合。具而授,怎么还能有立者呢?蜀汉灭亡后,大家都认为谯周的话应验了。
吴孙权太元元年八月初一,刮大风,江海水位上涨,平地水深八尺,拔起两千株高陵树,石碑也倾斜,吴城两座城门飞落。第二年孙权去世。
吴孙亮五凤元年六月,交趾的稗草变成了稻子。以前三苗将要灭亡时,五谷也发生了变异。这种草是怪草。之后孙亮被废。
吴孙亮五凤二年五月,阳羡县离里山的大石头自己立了起来。这是孙皓继承被废的家族复位的好兆头。
吴孙休永安四年,安吴的百姓陈焦死了,七天后又复活,从坟墓中出来到了乌程。这是孙皓继承被废的家族得位的好兆头。
孙休之后,衣服的款式是上边长,下边短,又多加了几层领子,裙子却只有一两层。这是上面奢侈,下面节俭,上面有余,下面不足的象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搜神记-卷六-注解
妖怪:指超自然或非正常的现象或生物,常与民间传说和宗教信仰相关。
精气:指构成万物的根本元素,也指人的生命力。
五行: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认为自然界的变化与五行(金、木、水、火、土)有关。
五事:指貌、言、视、听、思,即人的五种感官和思维活动。
休咎:指吉凶祸福,是古代占卜中的术语。
夏桀: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以暴政著称。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六国的皇帝,建立了秦朝。
周显王:周朝的一位君主。
汉昭帝:西汉时期的皇帝,名刘弗陵。
陈留昌邑社: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地方。
京房易传:京房对《易经》的阐释和发挥。
怪山:指形状奇特的山,常与传说和怪异事件相关。
东武县:古代的一个县名。
交州脆州山: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青州:古代的一个州名。
尚书金縢:尚书是古代的官名,金縢是古代的一种封存文书的方式。
山默然自移:指山在没有明显外力作用下自行移动。
社稷:古代指国家,也指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地方。
会稽山阴琅邪: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东武里:古代的一个里名,即行政区域。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日月:指太阳和月亮。
寒暑:指寒冷和炎热。
五纬:指金、木、水、火、土五星。
星辰:指星星。
彗孛:彗星和彗尾,古代认为是不祥之兆。
四时失运:指季节的运行失常。
五纬盈缩:指五星的亮度变化。
日月薄蚀:指日食或月食。
石立:指石头竖立,常用来形容山崩地裂。
土踊:指土地突起,常用来形容地震。
瘤赘:指身体上的肿瘤,比喻不必要的事物。
痈疽:指皮肤上的脓疮,比喻国家或社会的问题。
冲风:指猛烈的风。
暴雨:指猛烈的雨。
奔气:指急速流动的气流。
焦枯:指干燥枯萎。
大龟生毛:指大龟长出了毛发,古代认为是不祥之兆。
兔生角:指兔子长出了角,古代认为是不祥之兆。
兵甲:指兵器,指战争即将爆发。
马化为狐:指马变成了狐狸,古代认为是不祥之兆。
蜮:一种传说中的水怪,能害人。
地四时暴长:指土地在非季节性的时候突然长高。
沦入地中:指土地突然下沉。
运斗枢:古代天文学著作。
邑之沦阴:指城邑下沉到阴间。
郑有一妇人,生四十子:指郑国有一个妇女生下了四十个孩子,古代认为是不祥之兆。
豕生人:指猪生出了人,古代认为是不祥之兆。
御人:指车夫。
豕祸:指猪带来的灾祸。
蛇孽:指蛇带来的灾祸。
龙孽:指龙带来的灾祸。
炀宫:古代的一种宫殿。
马生人:指马生出了人,古代认为是不祥之兆。
阴昌:指阴气旺盛,常用来形容女性掌权。
阴胜阳:指阴气压倒了阳气,古代认为是不祥之兆。
马生五足:指马生出了五条腿,古代认为是不祥之兆。
大人:指身高异常的人。
足履六尺:指脚的长度为六尺,古代的长度单位。
夷狄服:指外族人的服装。
两龙现于兰陵廷东里温陵井中:指两龙出现在兰陵廷东里温陵井中,古代认为是不祥之兆。
行刑暴恶:指执行刑罚过于残酷。
黑龙从井出:指黑龙从井中出来,古代认为是不祥之兆。
吴地有马生角:指吴地有马长出了角,古代认为是不祥之兆。
七国之难:指汉朝初期七个诸侯国叛乱的事件。
邯郸有狗与彘交:指邯郸有狗和猪交配,古代认为是不祥之兆。
赵王悖乱:指赵王行为不轨。
六国反:指六国联合反抗中央政府。
外结、匈奴:指与外族结盟,与匈奴结盟。
犬与豕交:指狗和猪交配,古代认为是不祥之兆。
夫妇不严:指夫妻关系不和睦。
白颈乌与黑乌群斗楚国吕县:指白颈乌和黑乌在楚国吕县群斗,古代认为是不祥之兆。
楚王戊暴逆无道:指楚王戊暴虐无道。
申公:古代的一位学者。
吴谋反:指吴国图谋反叛。
师战之象:指战争即将爆发。
白颈者小:指白颈乌体型较小。
堕于水者,将死水地:指堕入水中的人将会死在水边。
楚炕阳举兵:指楚王炕阳起兵。
军师大败于野:指军队在野外大败。
丹徒:古代的一个地名。
为越人所斩:指被越人杀死。
颛征劫杀:指征伐时出现劫杀。
乌鹊斗:指乌鸦和喜鹊争斗,古代认为是不祥之兆。
梁孝王:指西汉时期梁孝王刘武,是汉景帝的儿子。
牛祸:古代认为牛是农耕的重要劳动力,牛出现异常情况被视为不祥之兆,称为‘牛祸’。
思虑霿乱:指内心思绪混乱。
土功过制:指土木工程过度。
赵:指赵国,古代诸侯国之一。
卫太子:指西汉时期的卫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被杀。
江充:指西汉时期的江充,因诬陷卫太子而被杀。
燕:一种鸟类,古代常用来象征和平与繁荣。
黄鼠:一种黄颜色的鼠,古代认为其出现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易传:指《易经》的传注,是《易经》的阐释和发挥。
泰山:指泰山,古代认为泰山是五岳之首,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芜莱山:指芜莱山,古代认为其出现异常情况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上林苑:指汉代的皇家园林,位于长安城西。
公孙病已立:指汉昭帝的孙子刘病已,后来即位为汉宣帝。
方山冠:古代的一种帽子,常用于贵族。
未央殿:汉代的皇宫之一,位于长安城内。
辂軨:古代的一种车,用于帝王出行。
雌鸡化为雄:指雌鸡变成了雄鸡,古代认为这是不祥之兆。
王氏:指西汉末年的外戚王莽。
五行志:古代五行学说的记载,认为自然界的变化与五行(金、木、水、火、土)有关。
汉武帝:西汉时期的皇帝,名刘彻。
太始四年:汉武帝的第四个年号,公元前93年。
元凤元年:汉昭帝的第一个年号,公元前80年。
宣帝:指司马懿,曹魏末年的权臣,后来篡夺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
黄龙元年:宣帝的第一个年号,公元前73年。
元帝:西汉时期的皇帝,名刘奭。
初元元年:元帝的第一个年号,公元前48年。
丞相府:古代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
廷尉:古代负责司法的官员。
范延寿:西汉时期的廷尉,因断案公正而著称。
世祖:指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
汉成帝:西汉时期的皇帝,名刘骜。
建始四年:成帝的第一个年号,公元前32年。
长安:西汉时期的都城,今陕西省西安市。
鸢:一种猛禽,古代认为其出现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洪范:古代的一部占卜书,认为可以通过占卜预测未来。
易世之祸:指《易经》中所说的灾难。
鸿嘉四年:成帝的第二个年号,公元前17年。
信都:古代的一个地名,今河北省冀州市。
永始元年:成帝的第三个年号,公元前16年。
北海:古代的一个地名,今山东省东部。
东莱:古代的一个地名,今山东省东南部。
平度:古代的一个地名,今山东省东部。
灵帝:东汉末年的一位皇帝,名刘宏,他在位期间,朝政腐败,民不聊生,是东汉末年动荡的象征。
熹平二年:灵帝的第一个年号,公元173年。
京房:西汉时期的易学家,著有《京房易传》。
王莽:西汉末年的外戚,后篡位建立新朝。
大厩:古代的官署,负责饲养马匹。
山阳:古代的一个地名,今山东省东部。
橐茅乡:古代的一个地名,今山东省东部。
社: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地方。
兖州:古代的一个州,位于今山东省东部。
浩赏:兖州刺史浩赏,因禁民私所自立社而闻名。
汉哀帝:西汉时期的皇帝,名刘欣。
定襄:古代的一个地名,今山西省北部。
零陵:古代的一个地名,今湖南省南部。
牡马:雄性马。
雌鸡:雌性鸡。
赵春:朔方广牧女子赵春,因病死而复生。
太守:古代的地方行政官员。
两头:指婴儿出生时有两个头,这在古代被视为不祥之兆,常被解释为政治或社会动荡的预兆。
两颈面:指婴儿有两个颈部和面部,同样被视为不祥之兆。
四臂共胸:指婴儿有四条手臂,且都聚集在胸部,这在古代也被视为异常现象。
尻上有目:指婴儿的臀部上有眼睛,这在古代被认为是妖孽的象征。
暌孤见豕负涂:出自京房易传,意指孤独之人看到猪在泥中行走,是预示将有生有头的婴儿出生,这种婴儿被视为妖孽。
六畜:指牛、马、羊、猪、鸡、狗,古代认为这些动物是吉祥的象征。
首目在下:指六畜的头部和眼睛位置正常,与上文提到的异常婴儿形成对比。
亡上:指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如皇帝。
政将变更:指政治权力的变更或政治动荡。
厥妖之作,以谴失正:指这些怪异现象的出现是为了谴责政治上的失职。
手多,所任邪也:指手多的人可能担任不正当的职责。
足少,下不胜任,或不任下也:指脚少的人可能无法胜任其职责,或者是不尊重下属。
不敬也:指不尊敬长辈或上级。
媟渎也:指对祖先或神灵的不敬。
生非其类,淫乱也:指生物的繁殖违背了自然规律,象征着淫乱。
上速成也:指事物发展迅速,可能是不稳定的预兆。
好虚也:指喜欢虚幻的事物,可能是不切实际的预兆。
群妖推此类:指这些怪异现象都属于同一类,都是不祥之兆。
汉章帝元和元年:指东汉章帝刘坦的元和元年,即公元84年。
代郡高柳乌生子:指在代郡高柳地区,一只乌鸦生下了三只脚的小鸟。
椒房大臣:指皇后家族的大臣,椒房是皇后居住的地方。
洛阳市令淳于翼:指东汉时期的洛阳市令淳于翼,他因预言而离职。
北地廉雨肉:指在北地地区,下起了肉雨,肉雨在古代被视为不祥之兆。
梁太后:指东汉末年的梁太后,她曾摄政。
梁冀:指东汉末年的权臣梁冀,他专权跋扈,最终被诛杀。
太尉李固、杜乔:指东汉末年的两位大臣,他们被梁冀所杀。
大将军:指东汉末年的大将军,如梁冀。
愁眉:指古代妇女化妆时的一种眉形,细而曲折,象征忧愁。
啼妆:指古代妇女化妆时的一种妆容,模仿哭泣的样子。
堕马髻:指古代妇女的一种发髻,形似堕马。
折腰步:指古代妇女行走时的一种姿势,腰部弯曲。
龋齿笑:指古代妇女笑时的一种表情,牙齿不整齐。
孙寿:指东汉末年大将军梁冀的妻子孙寿,她影响了当时的时尚。
兵马将往收捕:指军队将要前来捕捉叛逆者。
皂隶:指古代的低级官吏或奴隶。
赤厄三七:同上,指赤色的灾难会在经过三七年后再次发生。
外戚之篡:指外戚篡夺皇位。
丹眉之妖:指眉毛发红的怪异现象,被视为不祥之兆。
飞龙之秀:指有才华的人出现,预示着复兴的希望。
汉高祖建业:指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建立汉朝的事迹。
王莽篡汉:指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朝政权。
山东贼樊子都等起:指东汉末年山东地区的农民起义。
赤眉:指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的一种称呼,因为他们脸上涂有红色。
光武中兴:指东汉光武帝刘秀恢复汉朝政权。
张角:指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领袖。
三十六方:指黄巾军的三十六个军分区。
黄巾贼:指东汉末年以黄巾为标志的农民起义军。
皂隶之谣:指关于皇帝将失去地位的民谣。
赤眉之乱:指东汉末年赤眉军的起义。
苍天已死,黄天立:指黄巾军起义时的口号,意味着旧秩序的结束和新秩序的开始。
邺:指东汉末年的邺城,是黄巾军起义的起点。
真定:指东汉末年的真定,是黄巾军起义的会合地。
苍天:指旧的天命或秩序。
黄天:指新的天命或秩序,黄巾军自认为是新的天命所在。
小民相向跪拜趋信:指百姓对黄巾军的信仰和追随。
荆、扬尤甚:指在荆州和扬州地区,对黄巾军的信仰尤为强烈。
流沈道路,死者无数:指黄巾军起义中的大规模迁徙和死亡。
二月起兵,其冬十二月悉破:指黄巾军起义在二月开始,到十二月被彻底击败。
汉祚废绝:指汉朝政权的衰败和灭亡。
南宫侍中寺雌鸡欲化为雄:指南宫侍中寺中的雌鸡想要变成雄鸡,这在古代被视为不祥之兆。
梁伯夏:指自称是天使派来为天子的人。
近草妖也:指草中出现的怪异现象,被视为妖孽。
黄巾贼起:指东汉末年黄巾军的起义。
汉遂微弱:指汉朝逐渐衰落。
雒阳男子刘仓:指洛阳的男子刘仓,他的妻子生下了两头共身的婴儿。
怀陵:指东汉皇帝的陵墓。
怀爵禄而尊厚者:指那些拥有高官厚禄的人。
魁櫑:指古代丧礼中的一种食物,象征着死亡的欢乐。
挽歌:指古代丧礼中的一种歌曲,用来哀悼死者。
京师坏灭,户有兼尸,虫而相食者:指京师(洛阳)的破坏和人民的苦难。
天戒若曰:指天意或神的警告。
京师:指当时的首都洛阳,是政治、文化的中心。
谣言:未经官方证实,在民间流传的消息,往往带有预言性质。
侯非侯,王非王:这句谣言意味着当时的诸侯王不再享有真正的权力,反映了社会动荡和权力真空的状态。
千乘万骑:形容兵马众多,千乘指的是一千辆战车,万骑指的是一万骑兵。
北邙:指北邙山,位于洛阳北郊,是古代墓葬之地,常用来象征死亡和变迁。
献帝:东汉末年的最后一位皇帝,名刘协,他的在位期间,实际上是由权臣掌控。
中常侍:东汉末年的一种官职,是宦官的别称,他们在皇帝身边,往往掌握大权。
段圭:东汉末年的宦官,曾参与政变。
公卿百僚: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河上:指黄河边,常用来象征回归和结束。
长沙:现在的湖南省长沙市,古代的长沙国。
桓氏:指姓桓的家族。
棺敛:指安葬死者,敛即敛尸。
占:占卜,通过某种方式预测未来。
曹公:指曹操,东汉末年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后来建立了曹魏政权。
庶士:指平民,没有官职的人。
越隽:古代的一个地名,现在的越南北部。
周群:东汉末年的方士,擅长占卜和风水。
哀帝:东汉末年的一个皇帝,名刘欣,他在位时间短暂,政治腐败。
山阳公:汉献帝的一个封号,表示他是山阳国的公爵。
荆州:古代的一个州,位于现在的湖北、湖南、江西、河南一带,是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重要地区。
刘表:东汉末年的地方割据势力之一,曾统治荆州。
华容:古代的一个县,现在的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
魏武:指曹操,曹操在位时,自称为魏武王。
洛阳:东汉末年的首都,位于现在的河南省洛阳市。
建始殿:洛阳的一座宫殿,曹操所建。
濯龙树:一种树木,古代常用来象征皇权。
魏武黄初元年:曹操建立的魏国,黄初是魏国的年号,黄初元年即公元220年。
未央宫:西汉时期的皇宫,位于现在的西安市。
鹰:一种猛禽,古代常用来象征皇帝。
高堂隆:东汉末年的方士,擅长占卜和风水。
诗云:指《诗经》中的诗句。
鹊:一种鸟类,古代常用来象征吉祥。
凌霄阁:洛阳的一座宫殿,明帝所建。
曹爽:曹魏末年的权臣,后被司马懿所杀。
蜀:指蜀汉,三国时期的一个政权,由刘备建立。
谯周:蜀汉末年的文学家、政治家,擅长预言和占卜。
柱:柱子,古代常用来刻写预言或警示。
吴:指三国时期的吴国,由孙权建立。
孙权:吴国的建立者,名孙权。
太元:孙权的年号。
交址:古代的一个地名,现在的越南北部。
稗草:一种杂草,古代常用来象征灾难和不幸。
阳羡县:古代的一个县,现在的江苏省宜兴市。
离里山:古代的一个山名。
孙皓:吴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名孙皓。
安吴民:指安吴县的人民。
陈焦:安吴县的一位百姓。
乌程:古代的一个县,现在的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
孙休:吴国的皇帝,名孙休。
永安:孙休的年号。
衣服之制:指服装的样式和规定。
上长,下短:指衣服的上半部分长,下半部分短。
积领五六,而裳居一二:指衣服领子多,裙子少,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奢侈,下层贫寒的现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搜神记-卷六-评注
灵帝之末,京师谣言曰:‘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邙。’这句话反映了汉灵帝末年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对于权力更迭的猜测。‘侯非侯,王非王’暗示了即使是封侯的王公贵族也可能失去地位,‘千乘万骑上北邙’则是对未来政权可能发生重大变动的隐喻。‘北邙’是古代的北山,象征着皇权的衰落,同时也预示着新的权力中心可能崛起。
到中平六年,史侯登蹑至尊,献帝未有爵号,为中常侍段圭等所执,公卿百僚,皆随其后,到河上,乃得还。这一段描述了汉献帝刘协被中常侍段圭等人所控制,反映了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的政治现实,以及公卿百僚对权力的追逐和无奈。
汉献帝初平中,长沙有人姓桓氏,死,棺敛月余,其母闻棺中有声,发之,遂生。占曰:‘至阴为阳,下人为上。’这一故事通过神秘的现象,寓意着阴极生阳,下位者可能成为上位者,预示着社会等级的变动和权力结构的重新排列。
曹公由庶士起,献帝建安七年,越隽有男子化为女子,时周群上言:哀帝时亦有此变,将有易代之事。至二十五年,献帝封山阳公。这些记载表明,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出现了各种奇异现象,被解读为政权更迭的预兆。
建安初荆州童谣曰:‘八九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这一童谣反映了荆州地区从繁荣到衰败的过程,以及人们对未来局势的担忧和预感。
是时华容有女子,忽啼呼曰:‘将有大丧。’言语过差,县以为妖言,系狱,月余,忽于狱中哭曰:‘刘荆州今日死。’华□□□□□(编者按:原缺。)里即遣马里验视,而刘表果死。这段描述了一个女子预言刘表死亡的奇异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预言和预兆的重视。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魏武在洛阳起建始殿,伐濯龙树而血出。又掘徒梨,根伤,而血出。魏武恶之,遂寝疾,是月崩,是岁,为魏武黄初元年。这一段描述了曹操在洛阳起建始殿时发生的一系列怪异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对他的影响,暗示了天意和命运的力量。
魏黄初元年,未央宫中有鹰,生燕巢中,口爪俱赤。至青龙中,明帝为凌霄阁,始构,有鹊巢其上。帝以问高堂隆,对曰:‘诗云:‘惟鹊有巢,惟鸠居之。’今兴起宫室,而鹊来巢,此宫室未成,身不得居之象也。’这一段通过动物现象来预示国家政治和皇位的稳定性,反映了古代中国对自然现象的神秘解读。
魏齐王嘉平初,白马河出妖马,夜过官牧边鸣呼,众马皆应;明日,见其迹,大如斛,行数里,还入河。这一段描述了嘉平年间白马河出现的奇异马匹,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怪异现象的关注和对未来政治变化的担忧。
蜀景耀五年,宫中大树无故自折。谯周深忧之,无所与言,乃书柱曰:‘众而大,期之会。具而授,若何复。’言:曹者,大也。众而大,天下其当会也。具而授,如何复有立者乎。蜀既亡,咸以周言为验。这一段描述了蜀汉景耀五年宫中大树自折的奇异事件,以及谯周对此事件的解读,反映了古代中国对自然现象和政治命运的神秘关联。
吴孙权太元元年八月朔,大风,江海涌溢,平地水深八尺,拔高陵树二千株,石碑差动,吴城两门飞落。明年权死。这一段描述了吴孙权太元元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及这些灾害对孙权的影响,反映了古代中国对自然灾害与国家兴衰的关联性解读。
吴孙亮五凤元年六月,交址稗草化为稻。昔三苗将亡,五谷变种。此草妖也。其后亮废。这一段描述了吴孙亮五凤元年交址出现的奇异现象,反映了古代中国对自然灾害与国家兴衰的神秘关联。
吴孙亮五凤二年五月,阳羡县离里山大石自立。是时孙皓承废故之家得复其位之应也。这一段描述了吴孙亮五凤二年阳羡县大石自立的奇异事件,反映了古代中国对自然现象与政治命运的神秘解读。
吴孙休永安四年,安吴民陈焦死,七日,复生,穿冢出乌程。孙皓承废故之家得位之祥也。这一段描述了吴孙休永安四年安吴民陈焦死而复生的奇异事件,反映了古代中国对神秘现象和吉凶预兆的重视。
孙休后,衣服之制,上长,下短,又积领五六,而裳居一二。盖上饶奢,下俭逼,上有余,下不足之象也。这一段描述了孙休后衣服制作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与下层生活方式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可能预示的社会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