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干宝(约公元4世纪),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他在《搜神记》中的神话和民间传说使其成为古代文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
年代:成书于东晋(约4世纪)。
内容简要:《搜神记》是干宝编写的一部神话、怪异故事集,内容包含了许多神仙传说、鬼怪故事和民间传说。书中详细记载了当时流行的神话、宗教和信仰,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和超自然现象的理解。《搜神记》在中国古代神话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文化、信仰及神话传说的宝贵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搜神记-卷八-原文
虞舜耕于历山,得“玉历”于河际之岩,舜知天命在己,体道不倦。
舜,龙颜,大口,手握褒。
宋均注曰:“握褒,手中有‘褒’字,喻从劳苦受褒饬致大祚也。”
汤既克夏,大旱七年,洛川竭。
汤乃以身祷于桑林,翦其爪、发,自以为牺牲,祈福于上帝。
于是大雨即至,洽于四海。
吕望钓于渭阳。
文王出游猎,占曰:“今曰猎得一狩,非龙,非螭,非熊,非罴。合得帝王师。”
果得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悦,同车载而还。
武王伐纣,至河上,雨甚。
疾雷,晦冥。
扬波于河。
众甚惧。
武王曰:“余在天下,谁敢干余者?”
风波立济。
鲁哀公十四年,孔子夜梦三槐之间,丰、沛之邦,有赤氤气起,乃呼颜回、子夏同往观之。
驱车到楚西北范氏街,见刍儿打鳞,伤其左前足,束薪而覆之。
孔子曰:“儿来!汝姓为谁?”
儿曰:“吾姓为赤松,名时乔,字受纪。”
孔子曰:“汝岂有所见乎?”
儿曰:“吾所见一禽,如麇,羊头,头上有角,其末有肉。方以是西走。”
孔子曰:“天下已有主也。为赤刘。陈、项为辅。五星入井,从岁星。”
儿发薪下鳞,示孔子。
孔子趋而往,鳞向孔子蒙其耳,吐三卷图,广三寸,长八寸,每卷二十四子。
其言赤刘当起日周亡,赤气起,火耀兴,玄丘制命,帝卯金。
孔子修春秋,制孝经,既成,斋戒向北辰而拜,告备于天。
乃洪郁,起白雾摩地,白虹自上而下,化为黄玉,长三尺,上有刻文。
孔子跪受而读之,曰:“宝文出,刘季握。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
秦穆公时,陈仓人掘地,得物,若羊非羊,若猪非猪。
牵以献穆公。
道逢二童子,童子曰:“此名为媪。常在地,食死人脑。若欲杀之,以柏插其首。”
媪曰:“彼二童子,名为陈宝。得雄者王,得雌者伯。”
陈仓人舍媪逐二童子,童子化为雉,飞入平林。
陈仓人告穆公,穆公发徒大猎,果得其雌。
又化为石。
置之汧、渭之间,至文公时,为立祠陈宝。
其雄者飞至南阳。
今南阳雉县,是其地也。
秦欲表其符,故以名县。
每陈仓祠时有赤光,长十余丈,从雉县来,入陈仓祠中,有声殷殷如雄雉。
其后,光武起于南阳。
宋大夫邢史子臣明于天道。
周敬王之三十七年,景公问曰:“天道其何祥?”
对曰:“后五十年五月丁亥,臣将死。
死后五年五月丁卯,吴将亡。
亡后五年,君将终。
终后四百年,邾王天下。”
俄而皆如其言所云。
邾王天下者,谓魏之兴也。
邾,曹姓,魏亦曹姓,皆邾之后。
其年数则错。
未知刑史失其数耶?
将年代久远,注记者传而有谬也?
吴以草创之国,信不坚固,边屯守将,皆质其妻子,名曰:“保质童子。”
少年以类相与娱游者,日有十数。
孙休永安三年二月,有一异儿,长四尺余,年可六七岁,衣青衣,忽来从群儿戏。
诸儿莫之识也,皆问曰:“尔谁家小儿,今日忽来?”
答曰:“见尔群戏乐,故来耳!”
详而视之,眼有光芒,爚爚外射。
诸儿畏之重问其故。
儿乃答曰:“尔恐我乎?我非人也,乃荧惑星也,将有以告尔。
三公归于司马。”
诸儿大惊,或走告大人,大人驰往观之。
儿曰:“舍尔去乎!”
耸身而跃,即以化矣。
仰而视之,若曳一疋练以登天。
大人来者,犹及见焉。
飘飘渐高,有顷而没。
时吴政峻急,莫敢宣也。
后四年而蜀亡,六年而魏废,二十一年而吴平:是归于司马也。
都水马武举戴洋为都水令史,洋请急还乡,将赴洛,梦神人谓之曰:“洛中当败,人尽南渡。
年五年,扬州必有天子。”
洋信之,遂不去。
既而皆如其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搜神记-卷八-译文
虞舜在历山耕作,在河边的岩石上得到了‘玉历’,舜知道天命在自己身上,体悟道义而不感到疲倦。虞舜面貌像龙,大口,手握着‘褒’字。宋均注释说:‘握褒,手中有“褒”字,比喻从劳苦中受到嘉奖,从而得到大的福分。’汤灭了夏朝之后,大旱持续了七年,洛河干涸。汤于是亲自到桑林祈祷,剪掉自己的指甲和头发,当作牺牲,向上帝祈福。于是大雨立刻到来,滋润了四海。
吕望在渭阳钓鱼。文王外出打猎,占卜说:‘今天猎得的一只野兽,不是龙,不是螭,不是熊,不是罴。而是得到帝王之师的象征。’果然在渭阳找到了太公,与他交谈后,文王非常高兴,一同乘车返回。
武王讨伐纣王,到了黄河边,下起了大雨。雷电交加,天色昏暗。黄河波浪翻滚。众人非常害怕。武王说:‘我在天下,谁敢阻拦我?’风波立刻平息。
鲁哀公十四年,孔子夜间梦见在三个大槐树之间,丰、沛之地有赤红色的云气升起,于是叫颜回、子夏一同去看。他们驾车到了楚西北的范氏街,看到一个牧童在打鱼,伤了鱼的一条前腿,用柴草覆盖起来。孔子说:‘孩子过来!你姓什么?’孩子说:‘我姓赤松,名时乔,字受纪。’孔子问:‘你看到了什么?’孩子说:‘我看到了一只鸟,像麋鹿,羊头,头上长角,角尖有肉。正往西走。’孔子说:‘天下已经有主了。是赤刘。陈、项为辅佐。五星进入井宿,跟随岁星。’孩子放下柴草,让孔子看鱼。孔子跑过去,鱼向孔子靠近,用头蒙住他的耳朵,吐出三卷图,宽三寸,长八寸,每卷二十四字。上面说赤刘将起,周朝将亡,赤气升起,火光兴起,玄丘制定命运,帝卯金。
孔子修订了《春秋》,写成了《孝经》,完成后,斋戒面向北极星而拜,向天报告完毕。于是出现了一片浓雾,升起白雾摩地,白虹从上而下,化为黄玉,长三尺,上面有刻文。孔子跪下来接受并阅读,说:‘宝文出现,刘季掌握。卯,金,刀,在轸星北。字禾子,天下服从。’
秦穆公时期,陈仓人挖地时,挖到了一个东西,像羊却不是羊,像猪却不是猪。他牵着这个东西献给穆公。在路上遇到两个童子,童子说:‘这个叫做媪。常在地下,吃死人的脑。如果想杀死它,用柏树枝插进它的头。’媪说:‘那两个童子,叫做陈宝。得到雄的就能称王,得到雌的就能称霸。’陈仓人放下媪,追赶两个童子,童子变成了野鸡,飞入平林。陈仓人告诉穆公,穆公派兵大规模狩猎,果真得到了雌的。它又变成了石头。放在汧、渭之间,到文公时期,为它建立了祠堂。雄的飞到了南阳。现在南阳的雉县,就是那个地方。秦国想要表明它的符瑞,所以用这个名称命名县。每当陈仓祠堂有赤光出现,长十余丈,从雉县来,进入陈仓祠堂中,发出像雄雉的叫声。此后,光武起兵于南阳。宋国大夫邢史子臣精通天道。周敬王三十七年,景公问他:‘天道有什么祥瑞?’他回答:‘五十年后五月丁亥日,我将死去。死后五年五月丁卯日,吴国将灭亡。灭亡后五年,君王将去世。去世后四百年,邾王将统治天下。’不久,一切都像他说的那样发生了。邾王统治天下,是指魏国的兴起。邾和魏都是曹姓,都是邾的后代。年数有些错误。不知道是刑史算错了,还是年代久远,记载者传错了?
吴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国家,信不过不稳固,边境的驻军将领,都把妻子儿女作为人质,称为“保质童子”。年轻的士兵们互相娱乐玩耍的,每天有十几个。孙休永安三年二月,有一个奇特的男孩,身高四尺多,年龄大约六七岁,穿着青衣,突然加入到孩子们的玩耍中。孩子们都不认识他,都问:‘你是谁家的小孩,今天怎么突然来了?’他回答:‘看到你们这么快乐地玩耍,所以来加入你们!’仔细一看,他的眼睛有光芒,闪烁着向外射出。孩子们都害怕他,再三询问原因。男孩回答说:‘你们害怕我吗?我不是人,我是火星,有事情要告诉你们。三公将归于司马。’孩子们大惊,有的跑回家告诉大人,大人急忙前来观看。男孩说:‘我要走了!’他纵身一跃,立刻消失了。抬头看去,他像拖着一条白练升入天空。赶来的大人,还来得及看到他。他飘飘然逐渐升高,过了一会儿就消失了。当时吴国的政治非常严厉,没有人敢宣扬这件事。此后四年蜀国灭亡,六年魏国被废,二十一年吴国平定:这是归于司马的。
都水马武举戴洋被任命为都水令史,戴洋请求紧急回家,准备前往洛阳,梦中神人告诉他:‘洛阳将会衰败,人们都将南渡。五年后,扬州将出现天子。’戴洋相信了这个梦,就没有离开。不久之后,事情都像他梦到的那样发生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搜神记-卷八-注解
虞舜: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君,五帝之一,以德治天下著称。
玉历:古代传说中的历书,这里指虞舜得到的神秘历书。
河际之岩:黄河边的岩石,指虞舜得到玉历的地方。
宋均:东汉时期的经学家,此处引用其注解。
褒:美誉,赞扬。
汤:商朝的建立者,名履,以德行著称。
桑林:古代祭祀用的桑树林,汤在此地祈雨。
洛川:洛阳附近的河流,汤祈雨时洛川干涸。
文王:周文王,周朝的奠基人之一,被尊为圣王。
吕望:即姜子牙,文王的大臣,后被封为齐国的始祖。
武王:周武王,周朝的建立者,继位后伐纣灭商。
河上:黄河边,武王伐纣时在此遭遇风雨。
鲁哀公: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君。
颜回:孔子的弟子,以德行著称。
子夏:孔子的弟子,以文学著称。
赤松: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刘季:即汉高祖刘邦,汉朝的建立者。
卯金:古代五行中的金神,这里指刘季掌握天下。
秦穆公:春秋时期秦国的国君。
陈仓:秦国的地名,陈仓人指居住在陈仓的人。
媪:一种传说中的怪物,食人脑。
陈宝:古代传说中的神物。
赤光:红色的光芒,常与神异事件相关。
邾王天下:邾国成为天下之王,指魏国的兴起。
荧惑星:古代对火星的别称,认为是灾星。
司马:古代官职,这里指掌握大权的人。
都水令史:古代官职,负责水利。
戴洋:古代人物,此处指担任都水令史的人。
洛中:洛阳,戴洋梦中所指的地方。
扬州: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戴洋梦中所指的地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搜神记-卷八-评注
虞舜耕于历山,得‘玉历’于河际之岩,舜知天命在己,体道不倦。
此句描绘了虞舜勤劳务实的精神,通过在历山耕作获得‘玉历’,表现了其顺应天命、体悟道义的决心。‘玉历’作为得道之象征,寓意着舜对天命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展现了古代中国农耕文化中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舜,龙颜,大口,手握褒。
此句通过外貌描写,将舜塑造成一位具有龙之威严的圣贤形象。‘龙颜’、‘大口’等词汇,不仅突出了舜的威仪,也暗示了他的智慧和力量。‘手握褒’则寓意着舜以勤劳和智慧获得天下的褒奖,进一步强化了他的仁德形象。
汤既克夏,大旱七年,洛川竭。
此句讲述了商汤战胜夏朝后,国家遭遇大旱,洛川干涸的困境。这一情节反映了古代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问题,同时也体现了汤在逆境中寻求解决办法的智慧。
汤乃以身祷于桑林,翦其爪、发,自以为牺牲,祈福于上帝。
汤以自身为祭品,向上帝祈福,表现了他对天命的敬畏和对国家百姓的关怀。这一行为体现了古代中国宗教信仰中的人与自然、人与神之间的关系。
吕望钓于渭阳。
此句描绘了吕望在渭阳钓鱼的场景,寓意着吕望的隐居生活和对天命的理解。钓鱼作为一种高雅的休闲方式,也反映了古代中国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泊。
文王出游猎,占曰:‘今曰猎得一狩,非龙,非螭,非熊,非罴。合得帝王师。’果得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悦,同车载而还。
此句讲述了文王出游时,通过占卜得到吕望,并与之交谈后,对其才华十分欣赏,一同返回的故事。这一情节体现了古代中国对贤才的重视和尊重。
武王伐纣,至河上,雨甚。
此句描绘了武王伐纣途中遭遇大雨的情景,表现了武王在逆境中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
鲁哀公十四年,孔子夜梦三槐之间,丰、沛之邦,有赤氤气起,乃呼颜回、子夏同往观之。
此句讲述了孔子夜梦赤氤气升起的情景,寓意着孔子对天下大事的关心和对未来的预知。
孔子趋而往,鳞向孔子蒙其耳,吐三卷图,广三寸,长八寸,每卷二十四子。
此句描绘了孔子与赤松子相遇,得到三卷图的情节。三卷图可能寓意着天命、历史和未来,反映了孔子对天命和历史的研究。
孔子修春秋,制孝经,既成,斋戒向北辰而拜,告备于天。
此句讲述了孔子完成《春秋》和《孝经》后,向天告备的情景,体现了孔子对天命的敬畏和对学术的严谨。
秦穆公时,陈仓人掘地,得物,若羊非羊,若猪非猪。
此句讲述了秦穆公时期,陈仓人掘地得到奇怪生物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对神秘现象的记载和解释。
媪曰:‘彼二童子,名为陈宝。得雄者王,得雌者伯。’
此句讲述了陈仓人遇到二童子,得知陈宝的传说,寓意着得陈宝者将得天下。
宋大夫邢史子臣明于天道。
此句讲述了宋国大夫邢史子臣精通天道的情景,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天道的重视。
吴以草创之国,信不坚固,边屯守将,皆质其妻子,名曰:‘保质童子。’
此句讲述了吴国初建时的困境,以及边屯守将为了保卫国家,将妻子作为人质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家国情怀的重视。
孙休永安三年二月,有一异儿,长四尺余,年可六七岁,衣青衣,忽来从群儿戏。
此句讲述了孙休永安三年,一个异儿突然出现在群儿中的情景,寓意着天命之子的出现。
诸儿大惊,或走告大人,大人驰往观之。
此句描绘了异儿出现后,群儿和大人对他的反应,反映了古代中国对神秘现象的敬畏。
后四年而蜀亡,六年而魏废,二十一年而吴平:是归于司马也。
此句讲述了吴国在异儿预言后,最终归于司马的历程,反映了古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
都水马武举戴洋为都水令史,洋请急还乡,将赴洛,梦神人谓之曰:‘洛中当败,人尽南渡。年五年,扬州必有天子。’
此句讲述了都水令史戴洋在梦中得到神人预言,预示洛中将败,扬州将出现天子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天命和历史发展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