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搜神后记-卷五

作者: 干宝(约公元4世纪),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和道家学者,擅长记载神怪、奇闻与民间传说。

年代:成书于东晋(约4世纪)。

内容简要:《搜神后记》是干宝编纂的神话故事集,书中记录了大量的神仙传说、妖怪故事、宗教传闻等。它通过对超自然现象的叙述,展现了当时人们对神鬼世界的想象与信仰。《搜神后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神话与民俗文化的重要资料,也是古代小说的重要源泉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搜神后记-卷五-原文

晋安帝时,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

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

始出居,未有妻,邻人共愍念之,规为娶妇,未得。

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

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

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

畜之数日。

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火,如有人为者。

端谓邻人为之惠也。

数日如此,便往谢邻人。

邻人曰:‘吾初不为是,何见谢也。’

端又以邻人不喻其意,然数尔如此。

后更实问,邻人笑曰:‘卿已自取妇,密著室中炊爨,而言吾为之炊耶?’

端默然心疑,不知其故。

后以鸡鸣出去,平早潜归,于篱外窃窥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灶下燃火。

端便入门,径至瓮所视螺,但见女。

乃到灶下问之曰:‘新妇从何所来,而相为炊?’

女大惶惑,欲还瓮中,不能得去,答曰:‘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妇,自当还去。而卿无故窃相窥掩,吾形已见,不宜复留,当相委去。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于田作,渔采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谷,常不可乏。’

端请留,终不肯。

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

端为立神座,时节祭祀。

居常饶足,不致大富耳。

于是乡人以女妻之。

后任至令长。

云今道中素女祠是也。

晋太康中,谢家沙门竺昙遂,年二十余,白皙端正,流俗沙门。

常行经清溪庙前过,因入庙中看。

暮归,梦一妇人来,语云:‘君当来作我庙中神,不复久。’

昙遂梦问:‘妇人是谁?’

妇人云:‘我是清溪庙中姑。’

如此一月许,便病。

临死,谓同学年少曰:‘我无福,亦无大罪,死乃当作清溪庙神。诸君行过,当看之。’

既死后,诸年少道人诣其庙。

既至,便灵语相劳问,声音如昔时。

临去云:‘久不闻呗声,思一闻之。’

其伴慧觐便为作呗讫。

其神犹唱赞。

语云:‘岐路之诀,尚有凄怆。况此之怪,形神分散。窈冥之叹,情何可言。’

既而歔欷不自胜,诸道人等皆为涕泣。

王导子悦为中书郎,导梦人以百万钱买悦,导潜为祈祷者备矣。

寻掘地,得钱百万,意甚恶之,一一皆藏闭。

及悦疾笃,导忧念时至,积日不食。

忽见一人,形状甚伟,被甲持刀。

问是何人,曰:‘仆,蒋侯也。公儿不佳,欲为请命,故来尔。公勿复忧。’

导因与之食,遂至数升。

食毕,勃然谓导曰:‘中书命尽,非可救也。’

言讫不见。

悦亦陨绝。

会稽郧县东野有女子姓吴,字望子,路忽见一贵人,俨然端坐,即蒋侯像也。

因掷两橘与之。

数数形见,遂隆情好。

望子心有所欲,辄空中得之。

常思脍,一双鲤自空而至。

孙恩作逆时,吴兴分乱,一男子忽急突入蒋侯庙。

始入门,木像弯弓射之,即卒。

行人及守庙者:无不皆见。

晋太元中,乐安高衡为魏郡太守,戍石头。

其孙雅之在厩中,云有神来降。

自称白头公,拄杖光辉照屋。

与雅之轻举宵行,暮至京口来还。

后雅之父子为桓玄所杀。

永和中,义兴人姓周,出都,乘马,从两人行。

未至村,日暮。

道边有一新草小屋,一女子出门,年可十六七,姿容端正,衣服鲜洁。

望见周过,谓曰:‘日已向暮,前村尚远。临贺讵得至?’

周便求寄宿。

此女为燃火作食。

向一更中,闻外有小儿唤阿香声,女应诺。

寻云:‘官唤汝推雷车。’

女乃辞行,云:‘今有事当去。’

夜遂大雷雨。

向晓,女还。

周既上马,看昨所宿处,止见一新冢,冢口有马尿及余草。

周甚惊惋。

后五年,果作临贺太守。

豫章人刘广,年少未婚。

至田舍,见一女子,云:‘我是何参军女,年十四而夭,为西王母所养,使与下土人交。’

广与之缠绵。

其日,于席下得手巾,裹鸡舌香。

其母取巾烧之,乃是火浣布。

桓大司马从南州还,拜简文皇帝陵,左右觉其有异说。

登车,谓从者曰:‘先帝向遂灵见。’

既不述帝所言,故众莫之知。

但见将拜时,频言‘臣不敢’而已。

又问左右殷涓形貌。

有人答:‘涓为人肥短,黑色甚丑。’

桓云:‘向亦见在帝侧,形亦如此。’

意恶之。

遂遇疾,未几而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搜神后记-卷五-译文

晋安帝时期,侯官人谢端,小时候失去了父母,没有亲戚,被邻居抚养长大。到了十七八岁,他恭谨自守,不做违法的事情。刚开始独立生活时,还没有妻子,邻居们都很同情他,计划帮他娶妻,但最终没有成功。谢端每天早出晚归,辛勤耕作,不分昼夜。

后来在城里发现了一个大螺,就像三升的壶那么大。他认为这是不寻常的东西,就带回家,放在瓮里养着。过了几天,谢端每次从野外回来,都看到家里有饭菜、热水和火光,就像有人在做一样。谢端认为是邻居帮他做的,连续几天都是这样,他就去感谢邻居。邻居说:‘我一开始并没有这样做,为什么要感谢我呢?’谢端又觉得邻居不理解他的意思,但这样的情况已经连续好几天了。后来他再次询问,邻居笑着说:‘你已经自己娶了妻子,秘密地在屋里做饭,却说是我做的?’谢端沉默不语,心里疑惑,不知道原因。后来他在鸡鸣时出去,清晨悄悄回家,躲在篱笆外偷看,看到一个少女从瓮里出来,到灶下点火。谢端就走进门,径直走到瓮边看螺,却只看到少女。他走到灶下问她:‘新媳妇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帮我做饭?’少女非常惊慌失措,想回到瓮里去,却无法离开,回答说:‘我是天汉中的白水素女。天帝同情你从小失去父母,恭谨自守,所以派我来暂时帮你看守房屋和做饭。十年之内,会让你生活富裕,娶到妻子,到时候我就该回去了。但是你无缘无故地偷看,我已经看到了你的样子,不应该再留在这里,应该让你离开。虽然如此,你以后的日子会好一些。你要勤于耕作,捕鱼采集,维持生计。留下这个壳,用来储存米谷,永远都不会匮乏。’谢端请求她留下,但她始终不同意。当时天突然下起风雨,她突然消失了。谢端为她立了一个神座,按照时节进行祭祀。他的生活一直很富足,但没有变得非常富有。于是乡里的人就把女儿嫁给了他。后来他官至令长。据说现在道路上的素女祠就是那个时候建立的。

晋太康年间,谢家的沙门竺昙遂,二十多岁,皮肤白皙,长相端正,是世俗中的沙门。他经常经过清溪庙前,因此进入庙中参观。傍晚回家时,梦见一个妇女来告诉他:‘你将来到庙中成为我的神,不会太久。’昙遂梦中问:‘这位妇女是谁?’妇女说:‘我是清溪庙中的姑。’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个月左右,昙遂就生病了。临死前,他对年轻的同门说:‘我没有福分,也没有大罪,死后将成为清溪庙的神。你们路过时,应该去看看。’他死后,那些年轻的道人来到庙中。到了那里,他们便以灵验的语言互相问候,声音和以前一样。临走时说:‘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念经的声音了,想再听一次。’他的同伴慧觐就为他念经。神灵还在唱赞歌。说:‘分别时的离别,都还有凄凉之感。何况这种怪异,形神分离。深深的叹息,感情如何表达。’接着他抽泣不已,那些道人也都为之流泪。

王导的儿子王悦担任中书郎,王导梦见有人用一百万钱买走了王悦,王导暗中为祈祷者准备了东西。不久挖地时,得到了一百万钱,他非常厌恶,把每一枚都藏了起来。等到王悦病重,王导忧虑不安,连续几天不吃饭。突然看到一个人,身材高大,穿着铠甲,手持刀剑。问他是谁,说:‘我是蒋侯。公子身体不好,我想为他请命,所以来此。公子不要再忧虑了。’王导于是和他一起吃饭,吃了几升。吃完后,他突然对王导说:‘中书郎的寿命已尽,无法挽救。’说完就不见了。王悦也随即去世。

会稽郧县东野有个女子,姓吴,字望子,在路上突然看到一个贵人,端正地坐着,就是蒋侯的形象。她就把两个橘子扔给他。她屡次见到他的形象,于是感情加深。望子心里有什么愿望,就会在空中得到满足。她常常想吃鱼,一双鲤鱼就从空中飞来。

孙恩作乱的时候,吴兴地区发生混乱,一个男子突然冲进蒋侯庙。一进门,木像就弯弓射他,他就立刻死了。路过的人和守庙的人,都看到了这一幕。

晋太元年间,乐安的高衡担任魏郡太守,驻守在石头城。他的孙子高雅之在马厩里,说有神降临。自称是白头公,拄着拐杖,拐杖的光芒照亮了房屋。他和雅之一起轻身夜行,晚上到了京口又回来。后来雅之父子被桓玄杀害。

永和年间,义兴人姓周,出城,骑马,和两个人一起走。还没到村子,天就黑了。路边有一座新草屋,一个女子开门出来,大约十六七岁,容貌端正,衣着整洁。看到周经过,她对周说:‘天快黑了,前边的村子还远。你还能到临贺吗?’周就请求在那里过夜。这个女子为他生火做饭。大约一更的时候,听到外面有小孩叫阿香的声音,女子答应了一声。不久说:‘官府叫你去推雷车。’女子就告辞说:‘现在有事要去。’夜里就下起了大雷雨。快天亮时,女子回来了。周骑上马,去看昨晚住的地方,却只看到一个新坟,坟口有马尿和剩下的草。周非常惊讶和惋惜。后来五年,他果然成为了临贺太守。

豫章人刘广,年轻未婚。到田舍时,看到一个女子,说:‘我是何参军的女儿,十四岁就夭折了,被西王母抚养,现在派我来和凡人交往。’刘广和她感情深厚。那天,他在席下发现了一条手巾,里面包着鸡舌香。他的母亲拿手巾去烧,发现是火浣布。

桓大司马从南州回来,拜祭简文皇帝的陵墓,左右的人觉得他有些异常。他上车后,对随从说:‘先帝刚才来见我了。’他没有说先帝说了什么,所以大家都不知情。但看到他行拜礼时,他反复说‘臣不敢’。

又问左右殷涓的形貌。有人回答说:‘殷涓是个胖矮个子,皮肤很黑。’桓大司马说:‘刚才我也在先帝身边看到了他,样子也是这样。’他对殷涓感到厌恶。不久他就生病了,不久就去世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搜神后记-卷五-注解

晋安帝:晋朝的皇帝,名司马德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混乱。

侯官人:指来自侯官(今福建省福州市)的人。

谢端:古文中的人物,因孝顺和勤劳得到神助。

恭谨自守:形容人谦逊谨慎,遵守道德规范。

非法:不合法度或道德规范的行为。

邻人:邻居,指住在附近的人。

大螺:大型的螺类,此处可能指海螺。

瓮:一种古代的陶制容器,用于盛水或粮食。

天汉中白水素女:古代神话中的人物,指居住在天汉中白水的仙女。

天帝:神话中的最高统治者,掌管天界的神。

守舍炊烹:指照顾家务,做饭烧菜。

令长:古代官职,指县令或县长。

清溪庙:古代的一座庙宇,供奉着神祇。

沙门:佛教徒,指出家修行的人。

呗声:佛教徒念经时的声音。

蒋侯:古代神话中的神祇,此处指蒋侯神。

白头公:神话中的人物,此处指白头公神。

轻举宵行:形容神灵轻巧地行动,夜晚出行。

桓玄:东晋末年的权臣,后来篡位建立桓楚。

简文皇帝:晋朝的皇帝,名司马昱,谥号简文。

殷涓:人名,此处指殷涓的形貌。

火浣布:一种特殊的布料,用火烧后能洗净,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物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搜神后记-卷五-评注

晋安帝时,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此句开篇点明主人公谢端的身世,强调其孤苦无依,为后文谢端得到邻人帮助以及与素女相遇的情节埋下伏笔。

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此句描绘谢端性格恭谨,品行端正,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君子品质的赞美。

始出居,未有妻,邻人共愍念之,规为娶妇,未得。此句描述谢端虽然成年,但尚未成家,邻人对他充满同情,希望为他解决婚姻问题,然而未能如愿。

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此句通过谢端的日常行为,展现其勤劳刻苦的品质,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勤劳的推崇。

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畜之数日。此句描述谢端偶然得到一只大螺,将其视为珍奇之物,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异象的好奇心。

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火,如有人为者。此句描绘谢端每天回家都能看到家中有人做饭,暗示着神秘力量的介入。

端谓邻人为之惠也。数日如此,便往谢邻人。邻人曰:“吾初不为是,何见谢也。“端又以邻人不喻其意,然数尔如此。后更实问,邻人笑曰:“卿已自取妇,密著室中炊爨,而言吾为之炊耶?“此段对话揭示了谢端对神秘现象的误解,以及邻人的幽默回应,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

端默然心疑,不知其故。后以鸡鸣出去,平早潜归,于篱外窃窥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灶下燃火。端便入门,径至瓮所视螺,但见女。乃到灶下问之曰:“新妇从何所来,而相为炊?“女大惶惑,欲还瓮中,不能得去,答曰:“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妇,自当还去。而卿无故窃相窥掩,吾形已见,不宜复留,当相委去。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于田作,渔采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谷,常不可乏。“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端为立神座,时节祭祀。居常饶足,不致大富耳。于是乡人以女妻之。后任至令长。云今道中素女祠是也。此段详细描述了谢端与素女相遇、相识、相别的全过程,展现了古人对神秘力量的信仰以及人与神之间的互动。

晋太康中,谢家沙门竺昙遂,年二十余,白皙端正,流俗沙门。常行经清溪庙前过,因入庙中看。暮归,梦一妇人来,语云:“君当来作我庙中神,不复久。“昙遂梦问:“妇人是谁?“妇人云:“我是清溪庙中姑。“如此一月许,便病。临死,谓同学年少曰:“我无福,亦无大罪,死乃当作清溪庙神。诸君行过,当看之。“其伴慧觐便为作呗讫。其神犹唱赞。语云:“岐路之诀,尚有凄怆。况此之怪,形神分散。窈冥之叹,情何可言。“既而歔欷不自胜,诸道人等皆为涕泣。此段讲述了沙门竺昙遂因梦而得神,最终成为清溪庙神的传说,体现了古人对宗教信仰的虔诚。

王导子悦为中书郎,导梦人以百万钱买悦,导潜为祈祷者备矣。寻掘地,得钱百万,意甚恶之,一一皆藏闭。及悦疾笃,导忧念时至,积日不食。忽见一人,形状甚伟,被甲持刀。问是何人,曰:“仆,蒋侯也。公儿不佳,欲为请命,故来尔。公勿复忧。“导因与之食,遂至数升。食毕,勃然谓导曰:“中书命尽,非可救也。“言讫不见。悦亦陨绝。此段描述了王导梦中得到蒋侯帮助,最终得知儿子命不久矣的故事,反映了古人对神灵庇佑的信仰。

会稽郧县东野有女子姓吴,字望子,路忽见一贵人,俨然端坐,即蒋侯像也。因掷两橘与之。数数形见,遂隆情好。望子心有所欲,辄空中得之。常思脍,一双鲤自空而至。此段讲述了吴望子与蒋侯的相遇,以及蒋侯给予她的神奇力量,体现了古人对神灵庇佑的渴望。

孙恩作逆时,吴兴分乱,一男子忽急突入蒋侯庙。始入门,木像弯弓射之,即卒。行人及守庙者:无不皆见。此段描述了孙恩作乱时,蒋侯庙中的木像射杀逆贼的传说,展现了古人对神灵庇佑的信仰。

晋太元中,乐安高衡为魏郡太守,戍石头。其孙雅之在厩中,云有神来降。自称白头公,拄杖光辉照屋。与雅之轻举宵行,暮至京口来还。后雅之父子为桓玄所杀。此段讲述了乐安高衡的孙子雅之与神灵相遇的传说,反映了古人对神秘力量的敬畏。

永和中,义兴人姓周,出都,乘马,从两人行。未至村,日暮。道边有一新草小屋,一女子出门,年可十六七,姿容端正,衣服鲜洁。望见周过,谓曰:“日已向暮,前村尚远。临贺讵得至?“周便求寄宿。此女为燃火作食。向一更中,闻外有小儿唤阿香声,女应诺。寻云:“官唤汝推雷车。“女乃辞行,云:“今有事当去。“夜遂大雷雨。向晓,女还。周既上马,看昨所宿处,止见一新冢,冢口有马尿及余草。周甚惊惋。后五年,果作临贺太守。此段讲述了义兴人周某与神秘女子的相遇,以及女子预言周某未来成为临贺太守的故事,体现了古人对神秘力量的信仰。

豫章人刘广,年少未婚。至田舍,见一女子,云:“我是何参军女,年十四而夭,为西王母所养,使与下土人交。“广与之缠绵。其日,于席下得手巾,裹鸡舌香。其母取巾烧之,乃是火浣布。此段描述了豫章人刘广与神秘女子的相遇,以及女子身份的揭示,展现了古人对神秘力量的敬畏。

桓大司马从南州还,拜简文皇帝陵,左右觉其有异说。登车,谓从者曰:“先帝向遂灵见。“既不述帝所言,故众莫之知。但见将拜时,频言“臣不敢“而已。又问左右殷涓形貌。有人答:“涓为人肥短,黑色甚丑。“桓云:“向亦见在帝侧,形亦如此。“意恶之。遂遇疾,未几而薨。此段讲述了桓大司马在简文皇帝陵前遇到神秘现象的故事,反映了古人对神灵庇佑的信仰。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搜神后记-卷五》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542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