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干宝(约公元4世纪),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和道家学者,擅长记载神怪、奇闻与民间传说。
年代:成书于东晋(约4世纪)。
内容简要:《搜神后记》是干宝编纂的神话故事集,书中记录了大量的神仙传说、妖怪故事、宗教传闻等。它通过对超自然现象的叙述,展现了当时人们对神鬼世界的想象与信仰。《搜神后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神话与民俗文化的重要资料,也是古代小说的重要源泉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搜神后记-卷二-原文
吴舍人名猛,字世云,有道术。
同县邹惠政迎猛,夜于家中庭烧香。
忽有虎抱政儿超篱去。
猛语云:‘无所苦,须臾当还。’
虎去数十步,忽然复送儿归。
政遂精进,乞为好道士。
猛性至孝,小儿时,在父母傍卧,时夏日多蚊虫,而终不摇扇。
同宿人觉,问其故,答云:‘惧蚊虫去啮我父母尔。’
及父母终,行伏墓次。
蜀贼纵暴,焚烧邑屋,发掘坟垅。
民人迸窜。
猛在墓侧,号恸不去。
贼为之感怆,遂不犯。
谢允从武当山还,在桓宣武座,有言及左元放为曹公致鲈鱼者,允便云:‘此可得尔。’
求大瓮盛水,朱书符投水中。
俄有一鲤鱼鼓鳍水中。
钱塘杜子恭,有秘术。
尝就人借瓜刀,其主求之,子恭曰:‘当即相还耳。’
既而刀主行至嘉兴,有鱼跃入船中。
破鱼腹,得瓜刀。
太兴中,衡阳区纯作鼠市:四方丈余,开四门,门有一木人。
纵四五鼠于中,欲出门,木人辄以手推之。
晋大司马桓温,字元子。
末年,忽有一比丘尼,失其名,来自远方,投温为檀越。
尼才行不恒,愠甚敬待,居之门内。
尼每浴,必至移时。
温疑而窥之。
见尼裸身挥刀,破腹出脏,断截身首,支分脔切。
温怪骇而还。
及至尼出浴室,身形如常。
温以实问,尼答曰:‘若逐凌君上,形当如之。’
时温方谋问鼎,闻之怅然。
故以戒惧,终守臣节。
尼后辞去,不知所在。
沛国有一士人,姓周,同生三子,年将弱冠,皆有声无言。
忽有一客从门过,因乞饮,闻其儿声,问之曰:‘此是何声?’
答曰:‘是仆之子,皆不能言。’
客曰:‘君可还内省过,何以至此?’
主人异其言,知非常人。
良久出云:‘都不忆有罪过。’
客曰:‘试更思幼时事。’
入内,食顷,出语客曰:‘记小儿时,当床上有燕巢,中有三子,其母从外得食哺,三子皆出口受之,积日如此。试以指内巢中,燕雏亦出口承受。因取三蔷茨,各与食之。既而皆死。母还,不见子,悲鸣而去。昔有此事,今实悔之。’
客闻言,遂变为道人之容,曰:‘君既自知悔,罪今除矣。’
言讫,便闻其子言语。
周亦忽不见此道人。
天竺人佛图澄,永嘉四年来洛阳,善诵神咒,役使鬼神。
腹傍有孔,常以絮塞之。
每夜读书,则拔絮,孔中出光,照于一室。
平旦,至流水侧,从孔中引出五脏六腑洗之,讫,还内腹中。
石虎邺中有一胡道人,知咒术。
乘驴作估客,于外国深山中行。
下有绝涧,窅然无底。
忽有恶鬼,偷牵此道人驴,下入绝涧。
道人寻迹咒誓,呼诸鬼王。
须臾,即驴、物如故。
昙游道人,清苦沙门也。
剡县有一家事蛊,人啖其食饮,无不吐血死。
游尝诣之。
主人下食,游依常咒愿。
双蜈蚣,长尺余,便于盘中跳走。
游便饱食而归,安然无他。
高悝家有鬼怪,言词呵叱,投掷内外,不见人形。
或器物自行再三发火。
巫祝厌劾而不能绝。
适值幸灵,乃要之。
至门,见符索甚多,并取焚之。
惟据轩小坐而去。
其夕鬼怪即绝。
赵固常乘一匹赤马以战征,甚所爱重。
常系所住斋前,忽腹胀,少时死。
郭璞从北过,因往诣之。
门吏云:‘将军好马,甚爱惜。今死,甚懊惋。’
璞便语门吏云:‘可入通,道吾能活此马,则必见我。’
门吏闻之惊喜,即启固。
固踊跃,令门吏走往迎之。
始交寒温,便问:‘卿能活我马乎?’
璞曰:‘我可活尔。’
固欣喜,即问:‘须何方术?’
璞云:‘得卿同心健儿二三十人,皆令持竹竿,于此东行三十里,当有邱陵林树,状若社庙。有此者,便当以竹竿搅扰打拍之。当得一物,便急持归。既得此物,马便活矣。’
于是左右骁勇之士五十人使去。
果如璞言,得大丛林,有一物似猴而飞走。
众勇共逐得,便抱持归。
此物遥见死马,便跳梁欲往。
璞令放之。
此物便自走往马头间,嘘吸其鼻。
良久,马起,喷奋奔迅,便不见此物。
固厚赀给,璞得过江左。
王文献曾令郭璞筮己一年吉凶,璞曰:‘当有小不吉利。可取广州二大罂,盛水,置床张二角,名曰’镜好’,以厌之。至某时,撤罂去水。如此其灾可消。’
至日忘之。
寻失铜镜,不知所在。
后撤去水,乃见所失镜在于罂中。
罂口数寸,镜大尺余。
王公复令璞筮镜罂之意。
璞云:‘撤罂违期,故致此妖。邪魅所为,无他故也。’
使烧车辖,而镜立出。
中兴初,郭璞每自为卦,知其凶终。
尝行经建康栅塘,逢一趋步少年,甚寒,便牵住,脱丝布袍与之。
其人辞不受,璞曰:‘但取,后自当知。’
其人受而去。
及当死,果此人行刑。
旁人皆为求属,璞曰:‘我托之久矣。’
此人为之歔欷哽咽。
行刑既毕,此人乃说。
高平郗超,字嘉宾,年二十余,得重病。
庐江杜不愆,少就外祖郭璞学易卜,颇有经验。
超令试占之。
卦成,不愆曰:‘案卦言之,卿所恙寻愈。然宜于东北三十里上官姓家,索其所养雄雉,笼而绊之,置东檐下,却后九日景午日午时,必当有野雌雉飞来,与交合。既毕,双飞去。若如此,不出二十日,病都除。又是休应,年将八十,位极人臣。若但雌逝雄留者,病一周方差。年半八十,名位亦失。’
超时正羸笃,虑命在旦夕,笑而答曰:‘若保八十之半,便有余矣。一周病差,何足为淹。’
然未之信。
或劝依其言索雄,果得。
至景午日,超卧南轩之下观之。
至日晏,果有雌雉飞入笼,与雄雉交而去。
雄雉不动。
超叹息曰:‘管、郭之奇,何以尚此!’
超病逾年乃起,至四十,卒于中书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搜神后记-卷二-译文
吴舍人名叫猛,字世云,有道教法术。同县的邹惠政迎接猛,夜晚在家中庭院烧香。突然有一只老虎抱着政的儿子跳过篱笆走了。猛说:‘不用担心,孩子一会儿就会回来。’老虎走了几十步,忽然又把儿子送回来了。政于是更加虔诚,请求成为好道士。猛非常孝顺,小时候,和父母一起睡觉,夏天有很多蚊虫,但他从不摇扇子。同宿的人发现,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怕蚊虫去咬我的父母。’等到父母去世,他在坟墓旁边哭泣。蜀地的强盗横行霸道,焚烧房屋,挖掘坟墓。百姓四处逃散。猛在墓旁,号啕大哭不肯离开。强盗被他的悲痛感动,于是没有侵犯他。
谢允从武当山回来,在桓宣武的座上,有人提到左元放为曹操送鲈鱼的事情,允便说:‘这可以做到。’他请求一个大瓮装水,用朱笔写下符咒投入水中。不久,有一条鲤鱼在水中拍打鳍。钱塘的杜子恭,有秘密的道术。曾经向人借瓜刀,那主人向他要,子恭说:‘马上就还你。’后来刀的主人走到嘉兴,有条鱼跳进船里。剖开鱼肚子,得到瓜刀。
太兴年间,衡阳区的纯做鼠市:占地四丈多,开四个门,每个门有一个木人。放四五只老鼠进去,老鼠想要出门,木人就用手推它们。
晋朝大司马桓温,字元子。晚年,忽然有一个不知名的尼姑从远方来,投靠桓温。尼姑的行为不正常,桓温非常恭敬地对待她,让她住在门内。尼姑洗澡,总是要很长时间。桓温怀疑,偷看了一下。看见尼姑裸着身体挥舞着刀,剖开肚子取出内脏,切断身体和头,分割成小块。桓温惊恐地回去了。等到尼姑从浴室出来,身体和平时一样。桓温问她是怎么回事,尼姑回答说:‘如果违背君上,我的身体就会这样。’当时桓温正计划篡位,听到这话很失望。因此他警戒自己,最终坚守臣子的节操。尼姑后来离开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沛国有一个士人,姓周,有三个儿子,年纪快到二十岁,都沉默不语。突然有一个客人从门口经过,请求喝水,听到他儿子的声音,问他说:‘这是什么声音?’回答说:‘是我的儿子,都不能说话。’客人说:‘你可以回家反省一下,为什么会这样?’主人对他的话感到奇怪,知道他不是普通人。过了一会儿出来,说:‘都不记得有什么罪过了。’客人说:‘试着回想一下小时候的事情。’他进去,一顿饭的功夫出来,对客人说:‘记得小时候,床上有燕子窝,窝里有三个儿子,他们的母亲从外面得到食物喂他们,三个儿子都张嘴接受,连续这样好几天。试着用手指伸进窝里,燕子雏也会张嘴接受。于是拿三颗樱桃,各自给他们吃。不久都死了。母亲回来,不见儿子,悲伤地离开了。以前有这件事,现在很后悔。’客人听到这话,变成了道士的样子,说:‘既然你已经知道后悔,罪过现在就消除了。’说完,就听到他的儿子开始说话。周也突然不见了这位道士。
天竺人佛图澄,永嘉四年来到洛阳,擅长念诵神咒,役使鬼神。他腹部旁边有一个孔,经常用棉花塞住。每晚读书,就拔掉棉花,孔中透出光,照亮整个房间。清晨,到流水边,从孔中引出五脏六腑清洗,清洗完毕,再放回腹中。
石虎在邺中有一个胡人道士,懂得咒术。他骑着驴子装作商人,在外国深山中行走。下面有一道深涧,深邃无底。突然有一个恶鬼,偷走了他的驴子,把它拉下深涧。道士追踪痕迹,念咒发誓,呼唤鬼王。不久,驴子和东西都恢复了原状。
昙游道士,是一个清苦的僧人。剡县有一家人养蛊,人吃了他们的食物和饮料,无不吐血而死。游曾经去拜访他们。主人摆上食物,游按照平常的咒语祈祷。两只尺多长的蜈蚣,在盘子里跳来跳去。游就吃饱了饭回家,安然无恙。
高悝家里有鬼怪,说话呵斥,内外投掷,不见人形。有时器物自己移动,多次引发火灾。巫师和神职人员诅咒和攻击都不能消除。正好遇到幸运的灵验,就邀请他们。到门口,看到很多符咒,都取来烧了。只有一个人坐在窗边小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那天晚上,鬼怪就消失了。
赵固经常骑一匹红马去征战,非常爱惜。经常系在住所的斋堂前,突然肚子疼,不久就死了。郭璞从北方经过,于是去拜访他。门卫说:‘将军的爱马,非常爱惜。现在死了,非常遗憾。’璞就对门卫说:‘你可以进去通报,说我能救活这匹马,就一定会见我。’门卫听到这话又惊又喜,立即告诉了赵固。赵固高兴地跳起来,让门卫去迎接郭璞。一开始寒暄,他就问:‘你能救活我的马吗?’璞说:‘我能救活它。’赵固很高兴,就问:‘需要什么方法?’璞说:‘你需要二三十个健壮的士兵,都让他们拿着竹竿,向东走三十里,会有山丘和树林,看起来像庙宇。有这种地方,就用竹竿搅动敲打。得到一样东西,就赶紧带回来。得到这东西,马就能活过来。’于是左右五十个勇敢的士兵被派去。果然如璞所说,找到了一个大丛林,有一只像猴子一样会飞行的东西。众士兵一起追赶,抓住了它,就抱回来。这个东西远远地看到死马,就跳跃着想要过去。璞让它放开。这个东西就自己跑到马头旁边,呼吸马的鼻子。过了很久,马站了起来,喷着鼻息飞快地奔跑,就看不见这个东西了。赵固给了璞很多钱,璞就过了江。
王文献曾经让郭璞占卜自己一年的吉凶,璞说:‘会有小的不吉利。你可以取两个大罐子装水,放在床上,床角放两个角,叫做“镜好”,用这个来压制。到某个时间,取走罐子里的水。这样灾难就可以消除了。’到了那天,他忘记了。不久丢失了一个铜镜,不知道在哪里。后来取走水,发现丢失的镜在罐子里。罐口有数寸大,镜有尺多宽。王公又让璞占卜镜和罐子的意思。璞说:‘取走罐子超过了期限,所以招致了妖怪。是邪魅所为,没有其他原因。’让烧掉车轴,镜子立刻就出现了。
中兴初年,郭璞经常为自己占卜卦象,预知凶事终将发生。
有一次他经过建康栅塘,遇到一个步履匆匆的年轻人,看起来非常寒冷,郭璞就拉住他,脱下自己的丝质长袍给他。
那个年轻人推辞不接受,郭璞说:‘只管拿着,以后你会知道的。’那年轻人接受了衣服就离开了。
等到他该死的时候,果然是那个人被处刑。周围的人都为那个人求情,郭璞说:‘我已经为他求情很久了。’那个人听后悲痛欲绝。
行刑结束后,那个人才说出了真相。
高平的郗超,字嘉宾,二十多岁得了重病。庐江的杜不愆,从小就跟随他的外祖父郭璞学习易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郗超让他占卜一下。卦象占卜完成后,杜不愆说:‘根据卦象来看,您的病很快就会好。但是您应该去东北方向三十里外的上官姓人家,找到他们养的公鸡,将它关在笼子里,放在东边的屋檐下。九天后的景午日正午时分,必定有一只野生的母鸡飞来与它交配。交配结束后,它们会一起飞走。如果这样,不超过二十天,您的病就会完全康复。这也是一个吉祥的征兆,您的寿命将超过八十岁,官位将达到人臣的顶峰。如果只有母鸡死去而公鸡留下,您的病会在一周后有所好转。如果您的寿命只能活到八十岁的一半,您的名声和地位也会随之失去。’
郗超当时病情严重,担心自己的生命危在旦夕,笑着回答说:‘如果能够保住八十岁的一半寿命,我就满足了。病好一周,又算得了什么。’但他并没有完全相信。
有人劝他按照杜不愆的建议去寻找公鸡,结果真的找到了。到了景午日,郗超躺在南边的亭子里观察。到了傍晚时分,果然有一只母鸡飞进笼子里与公鸡交配后飞走。公鸡却一动不动。
郗超叹息说:‘管子和郭璞的奇异能力,怎么能比得上这个!’
郗超的病持续了一年才康复,到了四十岁,在中书郎任上去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搜神后记-卷二-注解
有道术:指具有超自然能力或特殊技艺,通常与道家、道教相关。
迎猛:迎接吴猛。
超篱去:越过篱笆带走。
精进:勤奋修行,追求精神上的提升。
伏墓次:在墓旁守候。
蜀贼:指蜀地的叛乱者。
纵暴:任意妄为,行为残暴。
迸窜:四处逃窜。
号恸:大声哭泣。
感怆:感动悲伤。
檀越:施主,指资助寺庙或僧侣的人。
行不恒:行为不端正。
愠甚敬待:非常愤怒但仍然尊敬地对待。
移时:一段时间。
朱书符:用朱砂书写的符咒。
瓜刀:一种用来切瓜的刀。
鼠市:用木人模拟的市场,可能是古代的一种娱乐方式。
比丘尼:出家的女性僧侣。
逐凌君上:追逐凌辱君主。
问鼎:比喻篡位夺权。
道人:指道士或修行者。
蔷茨:一种植物,可能是用来比喻或象征的东西。
神咒:具有神秘力量的咒语。
咒术:使用咒语进行的一种超自然活动。
胡道人:来自胡人的道士。
估客:商人。
绝涧:深不见底的峡谷。
咒誓:念咒并起誓。
鬼王:鬼的领袖。
咒愿:念咒并许愿。
蛊: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毒物,能使人中毒。
厌劾:用符咒或咒语来诅咒或驱逐邪灵。
幸灵:指幸运的神灵或使者。
符索:符咒和绳索。
车辖:古代车轴上的零件,这里可能指车轴本身。
邪魅:邪恶的鬼魅或邪灵。
中兴初:指晋朝元帝司马睿即位,即公元317年,这是晋朝的复兴时期。
郭璞: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易学家、文学家、占卜家,对《易经》有深入研究。
卦:指《易经》中的卦象,是占卜时用来预测吉凶的一种方法。
凶终:指事情最终结果是不吉利的。
建康:古都名,今南京,东晋至南朝宋的都城。
栅塘:指栅栏围成的池塘。
趋步:快步走。
丝布袍:用丝绸制成的袍子,是一种高档的衣物。
托之久矣:表示已经托付了很长时间。
庐江杜不愆:庐江,地名,今属安徽省;杜不愆,人名。
易卜:《易经》中的占卜方法。
上官姓家:上官,复姓,古代姓氏之一。
雄雉:雄性的野鸡。
雌雉:雌性的野鸡。
景午:指夏至后的第五个五天,即农历五月十五日。
管、郭之奇:管,指管辂,东汉时期著名的易学家;郭,指郭璞,东晋时期的易学家。这里用来形容郭璞和管辂的占卜之术非常奇特。
淹:拖延,耽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搜神后记-卷二-评注
中兴初,郭璞每自为卦,知其凶终。
此句开篇即点明郭璞擅长卦卜,预知凶事的能力。‘每’字表明郭璞并非偶然得知凶事,而是经常如此,显示出他卜卦技艺的高超和精准。
尝行经建康栅塘,逢一趋步少年,甚寒,便牵住,脱丝布袍与之。
郭璞在此处展现了他的仁慈和慷慨。‘尝’字表明这是一次偶然的行为,郭璞在行经建康栅塘时遇到了一个寒酸的少年,并慷慨解囊,脱下自己的丝布袍赠与他。
其人辞不受,璞曰:‘但取,后自当知。’
此句中,郭璞的话语充满了神秘色彩。他鼓励少年接受帮助,却不说出具体原因,只说‘后自当知’,为后续情节埋下伏笔。
其人受而去。
‘受而去’简洁地描绘了少年的反应,他接受了郭璞的帮助并离开了。
及当死,果此人行刑。
此句转折,揭示了少年最终的命运。郭璞的卦卜果然应验,少年最终被行刑,这一情节也证明了郭璞卜卦的准确性。
旁人皆为求属,璞曰:‘我托之久矣。’
郭璞在旁人求情时,表现出他的坚定和自信。‘我托之久矣’表明他对少年的命运早已有所预知,并已做好安排。
此人为之歔欷哽咽。
少年的反应表现了他的悔恨和悲痛,同时也突显了郭璞预知未来的能力。
行刑既毕,此人乃说。
‘说’字表明少年在行刑后有所领悟,可能是指他明白了郭璞之前的行为和预言的含义。
高平郗超,字嘉宾,年二十余,得重病。
此句引入了另一位人物郗超,并介绍了他的年龄和病情,为后续的卦卜情节做铺垫。
庐江杜不愆,少就外祖郭璞学易卜,颇有经验。
杜不愆是郭璞的外孙,自幼跟随郭璞学习易卜,因此拥有丰富的经验。
超令试占之。
郗超请求杜不愆为他卜卦,显示出他对郭璞家族卜卦技艺的信任。
卦成,不愆曰:‘案卦言之,卿所恙寻愈。然宜于东北三十里上官姓家,索其所养雄雉,笼而绊之,置东檐下,却后九日景午日午时,必当有野雌雉飞来,与交合。既毕,双飞去。若如此,不出二十日,病都除。又是休应,年将八十,位极人臣。若但雌逝雄留者,病一周方差。年半八十,名位亦失。’
杜不愆的卦辞详细描述了郗超治愈疾病的方法和结果,以及他未来的命运。这一卦辞充满了神秘色彩,体现了易卜的深奥。
超时正羸笃,虑命在旦夕,笑而答曰:‘若保八十之半,便有余矣。一周病差,何足为淹。’
郗超虽然病情严重,但他的回答却充满了乐观和豁达。他认为即使只能活到八十岁的一半,也已经足够了,对于短暂的病痛并不在意。
然未之信。
尽管郗超表面上表示不担心,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完全相信杜不愆的卦辞。
或劝依其言索雄,果得。
有人劝告郗超按照卦辞去寻找雄雉,结果他真的找到了。
至景午日,超卧南轩之下观之。
郗超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等待卦辞中描述的事件发生。
至日晏,果有雌雉飞入笼,与雄雉交而去。
卦辞中的预言再次应验,雌雉如约而来,与雄雉交合后离去。
雄雉不动。
这一细节表现了雄雉对雌雉的忠诚,也暗示了郗超的病情将得到治愈。
超叹息曰:‘管、郭之奇,何以尚此!’
郗超对郭璞家族的卜卦技艺表示赞叹,认为无人能出其右。
超病逾年乃起,至四十,卒于中书郎。
郗超最终病愈,但他的寿命并未达到卦辞中预言的八十岁,而是在中书郎的位置上去世。这一结局与卦辞中的预言不完全吻合,也为故事增添了一丝遗憾和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