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宋史-本纪-卷四

作者: 宋代史学家如欧阳修、司马光等,他们参与了《宋史》的编纂工作,全面记录了宋朝从建立到灭亡的历史过程。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宋史》是元代史学家对宋朝历史的总结,详细记载了宋朝从宋太祖赵匡胤的建立到宋朝灭亡的全过程。全书分为本纪、志、列传等多个部分,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外交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宋朝繁荣的文化和复杂的政治斗争,是研究宋朝历史的权威文献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宋史-本纪-卷四-原文

太宗一

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讳炅,初名匡乂,改赐光义,即位之二年改今讳,宣祖 第三子也,母曰昭宪皇后杜氏。

初,后梦神人捧日以授,已而有娠,遂生帝于浚仪 官舍。是夜,赤光上腾如火,闾巷闻有异香,时晋天福四年十月七日甲辰也。

帝幼 不群,与他儿戏,皆畏服。及长,隆准龙颜,望之知为大人,俨如也。

性嗜学,宣 祖总兵淮南,破州县,财物悉不取,第求古书遗帝,恒饬厉之,帝由是工文业,多 艺能。

仕周至供奉官都知。

太祖即位,以帝为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

亲征泽、 潞,帝以大内点检留镇,寻领泰宁军节度使。

征李重进,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 事、行开封尹,再加兼中书令。

征太原,改东都留守,别赐门戟,封晋王,序班宰 相上。

开宝九年冬十月癸丑,太祖崩,帝遂即皇帝位。

乙卯,大赦,常赦所不原者咸 除之。

丙辰,群臣表请听政,不许。

丁巳,宰相薛居正等固请,乃许,即日移御长春殿。

庚申,以弟廷美为开封尹兼中书令,封齐王;先帝子德昭为永兴军节度使兼 侍中,封武功郡王;德芳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兴元尹、同平章事。

薛居正加左仆射,沈伦加右仆射,卢多逊为中书侍郎,曹彬仍枢密使,并同平章事。

楚昭辅为枢密使,潘美为宣徽南院使,内外官进秩有差。

诏茶、盐、榷酤用开宝八年额。

十一月癸亥 朔,帝不视朝。

甲子,追册故尹氏为淑德皇后,越国夫人符氏为懿德皇后。

戊辰,罢州县奉户。

庚午,诏诸道转运使察州县官吏能否,第为三等,岁终以闻。

命诸州 大索知天文术数人送阙下,匿者论死。

乙亥,命权知高丽国事王伷为高丽国王。

癸 未,幸相国寺。

己丑,遣著作郎冯正、佐郎张巳使契丹告哀。

诏文武官由谴累不 齿者,有司毋得更论前过。

十二月己亥,置直舍人院。

甲寅,御乾元殿受朝,乐县 而不作。

大赦,改是岁为太平兴国元年。

命太祖子及齐王廷美子并称皇子,女并称 皇女。

丁巳,置三司副使。

戊午,契丹遣使来赙。

己未,幸讲武池,遂幸玉津园。

庚申,节度使赵普、向拱、张永德、高怀德、冯继业、张美、刘廷让来朝。

二年春正月壬戌,以大行殡,不视朝。

丙寅,禁居官出使者行商贾事。

戊辰,亲试礼部举人。

甲戌,上大行皇帝谥曰英武圣文神德,庙号太祖。

丙子,幸相国寺, 还,御东华门观灯。

庚辰,阅礼部贡士十举至十五举者百二十人,并赐出身。

戊子,命邕州广源州酋长坦坦绰侬民富为检校司空、御史大夫、上柱国。

辛卯,幸讲武池。

置江南榷茶场。

二月甲午,契丹遣使来贺即位及正旦。

吴越国遣使来贡。

罢南唐铁 钱。

庚子,帝改名炅。

壬寅,大宴崇德殿,不作乐。

乙巳,幸新凿池,遂幸讲武池,宴射玉津园。

丁未,占城国遣使来贡。

己酉,令江南诸州盐先通商处悉禁之。

戊午,幸太平兴国寺,遂幸造船务。

还,幸建隆观。

三月壬戌朔,始立试官衔选限。

己卯,以河阳节度使赵普为太子少保。

己丑,幸开宝寺。

置威胜军。

禁江南诸州铜。

许契丹互市。

夏四月辛卯,大食国遣使来贡。

丁酉,契丹遣使来会葬。

乙卯,葬太祖于 永昌陵。

五月壬戌,河南法曹参军高丕、伊阙县主簿翟嶙、郑州荥泽令申廷温坐不 勤事,并免。

癸亥,向拱、张永德、张美、刘廷让皆罢节镇,为诸卫上将军。

乙丑,幸新水硙,遂幸玉津园宴射。

丙寅,诏继母杀子及妇者同杀人论。

庚午,宴崇德殿,不作乐。

遣辛仲甫使契丹。

甲戌,以十月七日为乾明节。

己卯,祔太祖神主于庙, 以孝明皇后王氏配,又以懿德皇后符氏、淑德皇后尹氏祔别庙。

庚辰,诏作北帝宫 于终南山。

癸未,幸新水硙,遂宴射玉津园。

六月辛卯朔,白龙见邠州要策池中。

乙卯,幸开宝寺,遂幸飞龙院,赐从官马。

是月,磁州保安等县墨虫生,食桑叶殆 尽。

颍州大水。

秋七月庚午,诏诸库藏敢变权衡以取羡余者死。

癸未,钜鹿、沙河 步屈食桑、麦,河决荥泽、顿丘、白马、温县。

闰月己亥,幸白鹘桥,临金水河。

己酉,河溢开封等八县,害稼。

甲寅,诏发潭州兵击梅山洞贼。

丁巳,有司上闰年 舆地版籍之图。

令支郡得专奏事。

八月癸亥,黎州两林蛮来贡。

乙丑,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来朝。

癸酉,以观灯,遂幸相国寺。

戊寅,诏作崇圣殿。

是月,陕、澶、 道、忠、寿诸州大水,钜鹿步蝻生,景城县雹。

九月乙未,幸弓箭院,遂幸新修三 馆。

壬寅,幸新水硙,遂幸西御园宴射。

丁未,渤尼国遣使来贡,山后两林蛮来献 马。

辛亥,幸讲武台大阅。

容州初贡珠。

乙卯,镇海、镇东军节度使钱惟濬来朝。

丙辰,狩近郊。

丁巳,吴越王遣使乞呼名,不允。

是月,兴州江水溢,濮州大水, 汴水溢。

冬十月戊午朔,赐百官及在外将校、长吏冬服。

辛酉,契丹来贺乾明节。

己巳, 幸京城西北,观卫士与契丹使骑射,遂宴苑中。

己巳,群臣请举乐,表三上,从之。

丙子,诏禁天文卜相等书,私习者斩。

辛巳,畋近郊。

初榷酒酤。

十一月丁亥朔, 日有食之,既。

庚寅,日南至,帝始受朝。

甲午,遣李渎等贺契丹正旦。

丁酉,禁 江南诸州新小钱,私铸者弃市。

癸丑,幸御龙弓箭直营,赐军士钱帛有差。

十二月 丁巳朔,试诸州所送天文术士,隶司天台,无取者黥配海岛。

庚午,畋近郊。

癸酉, 诏定晋州矾法,私煮及私贩易者罪有差。

辛巳,幸新水硙。

高丽国王使其子元辅来 贺即位。

三年春正月丙戌朔,不受朝,群臣诣阁贺。

庚寅,殿直霍琼坐募兵劫民财,腰 斩。

甲午,浚汾河。

雅州西山野川路蛮来朝。

戊戌,开襄、汉漕渠,渠成而水不上, 卒废。

己亥,光禄丞李之才坐擅入酒邀同列饮殿中,除名。

庚子,罢陈州蔡河舟算。

辛丑,浚广济、惠民及蔡三河,治黄河堤。

乙巳,浚汴口。

己酉,命修《太祖实录》。

辛亥,命群臣祷雨。

癸丑,京畿雨足。

二月丙辰,幸郑国公主第。

以三馆新修书院 为崇文院。

丁巳,诏班诸州录事、县令、簿尉历子合书式。

甲子,罢昌州七井虚额 盐。

丙寅,泗州录事参军徐璧坐监仓受贿出虚券,弃市。

辛未,幸西绫锦院,命近 臣观织室机杼,还,幸崇文院观书。

诏凿金明池。

甲申,禁沿边诸郡阑出铜钱。

制 西京新修殿名。

三月乙酉朔,贝州清河民田祚十世同居,诏旌其门闾,复其家。

辛丑,监海门戍、殿直武裕坐奸赃弃市。

壬寅,秦州言,戎酋王泥猪寇八狼戍,巡检 刘崇让击败之,枭其首以徇。

己酉,吴越国王钱俶来朝。

壬子,幸开宝寺。

是月,寿州甘露降。

夏四月乙卯朔,命群臣祷雨。

召华山道士丁少微。

丙辰,禁民自春及 秋毋捕猎。

庚午,幸建隆观,遂幸西染院,又幸造船务。

乙亥,置诸道转运判官。

己卯,陈洪进献漳、泉二州,凡得县十四、户十五万一千九百七十八、兵万八千七 百二十七。

庚辰,幸城南观麦,遂幸玉津园宴射。

辛巳,侍御史赵承嗣坐监市征隐 官钱,弃市。

癸未,以陈洪进为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

钱俶乞罢所封吴越国王, 及解天下兵马大元帅,并寝书诏不名之命,归其兵甲,求还,不许。

是月,河决获 嘉县。

五月乙酉,赦漳、泉,仍给复一年。

钱俶献其两浙诸州,凡得州十三、军一、 县八十六、户五十五万六百八十、兵一十一万五千三十六。

丁亥,封钱俶为淮海国 王,其子惟濬徙淮南军节度使,惟治徙镇国军节度使。

戊子,赦两浙,给复如漳、 泉。

癸巳,遣李从吉等使契丹。

乙未,占城国遣使献方物。

壬寅,定难军节度使李克睿卒,子继筠立。

乙巳,以继筠袭定难军节度使。

幸殿前都指挥使杨信第视疾。

戊申,以秦州节度判官李若愚子飞雄矫制乘驿至清水县,缚都巡检周承瑨及刘文裕、 马知节等七人,将劫守卒据城为叛,文裕觉其诈,禽缚飞雄按之,尽得其状,诏诛 飞雄及其父母妻子同产,而哀若愚宗奠无主,申戒中外臣庶,自今子弟有素怀凶险、 屡戒不悛者,尊长闻诸州县,锢送阙下,配隶远处,隐不以闻,坐及期功以上。

六月戊午,复给乘驿银牌。

壬午,秦州清水监军田仁朗击破西羌,斩获甚众。

癸未,诏太平兴国元年十月乙卯以来诸职官以赃致罪者,虽会赦不得叙,永为定制。

是月,泗州大水,汴水决宁陵县。

秋七月乙酉,大雨震电,西窑务藁聚焚。

壬辰,右千牛卫上将军李煜卒,追封吴王。

戊戌,金乡县民李光袭十世同居,诏旌其门。

庚戌,改明德门为丹凤门。

壬子,中书令史李知古坐受赇擅改刑部所定法,杖杀之。

八月癸丑,幸南造船务,遂幸玉津园宴射。

滑州黄河清。

丙辰,诏两浙发淮海王缌麻以上亲及管内官吏赴阙。

辛未,夷州蛮任朗政来贡。

癸酉,詹事丞徐选坐赃,杖杀之。

甲戌,群臣请上尊号曰应运统天圣明文武皇帝,许之。

九月甲申,亲试礼部举人。

壬子,以布衣张遁为襄邑县主簿,张文旦濮阳县主簿。

冬十月癸丑朔,契丹遣使来贺乾明节。

高丽国王遣使来贡。

庚申,幸武功郡王德昭邸,遂幸齐王邸,赐齐王银 万两、绢万匹,德昭、德芳有差。

辛酉,复兖州曲阜县袭封文宣公家。

庚午,畋近 郊。

是月,河决灵河县。

十一月丙申,祀天地于圜丘,大赦。

御乾元殿受尊号。

庚子,幸齐王邸。

丙午,以郊祀,中外文武加恩。

十二月乙丑,幸讲武台观机石连弩。

庚午,畋近郊。

戊寅,契丹遣使来贺正旦。

己卯,置三司推官、巡官。

四年春正月丁亥,命太子中允张洎、著作佐郎句中正使高丽,告以北伐。

遣官分督诸州军储输太原行营。

庚寅,以宣徽南院使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制置使,分命节度使河阳崔彦进、彰德李汉琼、彰信刘遇、桂州观察使曹翰,副以卫府将直,四面进讨。

侍卫马军都虞候米信、步军虞候田重进并为行营指挥使,将其军以从,西上阁门使郭守文、顺州团练使梁迥监护之。

辛卯,命云州观察使郭进为太原石岭关都部署,以断燕蓟援师。

癸巳,置签署枢密院事,以石熙载为之。

乙未,宴潘美等于长春殿,赐以袭衣、金带、鞍马。

癸卯,新浑仪成。

二月壬子,幸国子监,遂幸玉津园宴射。

甲寅,以齐王廷美子德恭为贵州防御使。

丙辰,以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沈伦为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事,宣徽北院使王仁赡为大内都部署,枢密承旨陈从信副之。

癸亥,赐扈从近臣鞍马、衣服、金玉带有差。

甲子,帝发京师。

戊寅,次澶州,观鱼于河。

三月庚辰朔,次镇州。

丁亥,郭进破北汉西龙门砦,禽获甚众。

乙未,郭进大破契丹于关南。

庚子,左飞龙使史业破北汉鹰扬军,俘百人来献。

乙巳,夏州李继筠乞帅所部助讨北汉。

诏泉州发兵护送陈洪进亲属赴阙。

夏四月己酉朔,岚州行营与北汉军战,破之。

庚戌,盂县降。

以石熙载为枢密副使。

辛酉,以孟玄哲、刘廷翰为兵马都钤辖,崔翰总马步军,并驻泊镇州。

壬戌,帝发镇州。

折御卿克岢岚军,获其军使折令图。

乙丑,克隆州,获其招讨使李询等六人。

己巳,折御卿克岚州,杀其宪州刺史郭翊,获夔州节度使马延忠。

庚午,次太原,驻跸汾东行营。

辛未,幸太原城,诏谕北汉主刘继元使降。

壬申夜,帝幸城西,督诸将发机石攻城。

甲戌,幸诸砦。

乙亥,幸连城,视攻城诸洞。

五月己卯朔,攻城西南,遂陷羊马城,获其宣徽使范超,斩纛下。

辛巳,攻城西北。

壬午,其骑帅郭万超来降,遂移幸城南,手诏赐继元。

癸未,进攻将士尽奋,若将屠之。

是夜,继元遣使纳款。

甲申,继元降,北汉平,凡得州十、县四十、户三万五千二百二十。

命祠部郎中刘保勋知太原府。

乙酉,赦河东常赦所不原者,命录死事将校子孙,瘗战士。

戊子,以榆次县为新并州。

优赏归顺将校,尽括僧道隶西京寺观,官吏及高赀户授田河南。

北汉节度使蔚进卢遂以汾州降。

己丑,以继元为右卫上将军、彭城郡公。

帝作《平晋诗》,令从臣和。

辛卯,继元献官妓百余,以赐将校。

乙未,筑新城。

送刘继元缌麻以上亲赴阙。

丙申,幸城北,御沙河门楼。

尽徙余民于新城,遣使督之,既出,即命纵火。

丁酉,以行宫为平晋寺,帝作《平晋记》刻寺中。

废隆州,隳其城。

庚子,发太原。

丁未,次镇州。

六月甲寅,以将伐幽、蓟,遣发京东、河北诸州军储赴北面行营。

庚申,帝复自将伐契丹。

丙寅,次金台顿,募民为乡导者百人。

丁卯,次东易州,刺史刘宇以城降,留兵千人守之。

戊辰,次涿州,判官刘厚德以城降。

己巳,次盐沟顿,民得近界马来献,赐以束帛。

庚午,次幽州城南,驻跸宝光寺。

契丹军城北,帝率众击走之。

壬申,命节度使定国宋偓、河阳崔彦进、彰信刘遇、定武孟玄哲四面分兵攻城。

以潘美知幽州行府事。

契丹铁林厢主李札卢存以所部来降。

癸酉,移幸城北,督诸将进兵,获马三百。

幽州神武厅直并乡兵四百人来降。

乙亥,范阳民以牛酒犒师。

丁丑,帝乘辇督攻城。

秋七月庚辰,契丹建雄军节度使、知顺州刘廷素来降。

壬午,知蓟州刘守恩来降。

癸未,帝督诸军及契丹大战于高梁河,败绩。

甲申,班师。

庚寅,命孟玄哲屯定州,崔彦进屯关南。

乙巳,帝至自范阳。

八月壬子,西京留守石守信坐从征失律,贬崇信军节度使。

甲寅,彰信军节度使刘遇贬宿州观察使。

癸亥,命潘美屯河东三交口。

甲戌,汴水决宋城县。

武功郡王德昭自杀。

诏作太清楼。

是月,秦州大水。

九月己卯,河决汲县。

丁亥,置皇子侍读。

己亥,幸新城,观铁林军人射强弩。

庚子,华山道士丁少微诣阙,献金丹及巨胜、南芝、玄芝。

癸卯,山后两林蛮以名马来献。

丙午,镇州都钤辖刘廷翰及契丹战于遂城西,大败之,斩首万三百级,获三将、马万匹。

冬十月乙亥,以平北汉功,齐王廷美进封秦王,薛居正加司空,沈伦加左仆射,卢多逊兼兵部尚书,曹彬兼侍中,白进超、崔翰、刘廷翰、田重进、米信并领诸军节度使,楚昭辅、崔彦进、李汉琼并加检校太尉,潘美加检校太师,王仁赡加检校太傅,石熙载加刑部侍郎,文武从臣进秩有差。

十一月庚辰,放道士丁少微归华山。

己丑,畋近郊。

辛卯,忻州言与契丹战,破之。

关南言破契丹,斩首万余级。

十二月丁未,占城国遣使来贡。

丁卯,畋近郊。

置诸州司理判官。

五年春正月庚辰,诏宣慰河东诸州。

壬午,新作天驷左、右监,以左、右飞龙使为左、右天厩使,闲厩使为崇仪使。

庚寅,改端明殿学士为文明殿学士。

二月戊辰,斩徐州妖贼李绪等七人。

废顺化军。

三月戊子,会亲王、宰相、淮海国王及从臣蹴鞠大明殿。

己丑,左监门卫上将军刘鋹卒,追封南越王。

癸巳,代州言宣徽南院使潘美败契丹之师于雁门,杀其驸马侍中萧咄李,获都指挥使李重诲。

闰三月丙午,幸水硙,因观鱼。

甲寅,亲试礼部举人。

丁巳,亲试诸科举人。

庚午,幸讲武池观习楼船。

辛未,甘、沙州回鹘遣使以橐驼名马来献。

夏四月癸未,亲试应百篇举赵昌国,赐及第。

壅汾河晋祠水灌太原,隳其故城。

是月,寿州风雹,冠氏县雨雹。

五月癸卯朔,大霖雨。

辛酉,命宰相祈晴。

六月壬午,高丽国王遣使来贡。

是月,颍州大水,徐州白沟溢入城。

秋七月丁未,讨交州黎桓,命兰州团练使孙全兴、八作使张濬、左监门卫将军崔亮、宁州刺史刘澄、军器库副使贾湜、阁门祗候王僎并为部署。

全兴、濬、亮由邕州,澄、湜、僎由廉州,各以其众致讨。

庚申,北海虸蚄生。

八月甲申,西南蕃主龙琼琚使其子罗若从并诸州蛮来贡。

九月癸卯,黎桓遣使为丁璿上表求袭位。

甲辰,史馆上《太祖实录》。

壬戌,畋近郊。

冬十月戊寅,大发兵屯关南及镇、定州。

己丑,发京师,至雄州,民治道。

甲午,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米信护定州屯兵。

十一月庚子朔,安南静海军节度行军司马、权知州事丁璿上表求袭位,不报。

丙午,以秦王廷美为东京留守,王仁赡为大内都部署,陈从信副之。

己酉,帝伐契丹。

壬子,发京师。

癸丑,次长垣县。

关南与契丹战,大破之。

以河阳三城节度使崔彦进为关南都部署。

戊午,驻跸大名府。

诸军及契丹大战于莫州,败绩。

十二月甲戌,大阅,遂宴幄殿。

卫士有盗获獐者当坐,诏特释之。

戊寅,以保静军节度使刘遇、威塞军节度使曹翰为幽州东、西路部署。

庚辰,发大名府,因校猎。

乙酉,帝至自大名府。

交州行营与贼战,大破之。

六年春正月癸卯,置平塞、静戎二军。

辛亥,易州破契丹数千众。

丙寅,改静戎军为安静军。

二月己卯,命宰臣祷雨。

三月己酉,兴元尹德芳薨,追封岐王。

癸丑,诏令诸路转运使察官吏贤否以闻。

丙辰,置破虏、平戎二军。

丁巳,高昌国遣使来贡。

壬戌,交州行营破贼于白藤江口,获战舰二百艘,知邕州侯仁宝死之。

会炎瘴,军士多死者,转运使许仲宣驿闻,诏班师。

诏斩刘澄、贾湜于军中,征孙全兴下狱。

令诸州长吏五日一虑囚。

夏四月辛未,幸太平兴国寺祷雨。

丙戌,高丽国遣使来贡。

禁西川诸州白衣巫师。

罢湖州织罗,放女工。

五月己未,雨。

降死罪囚,流以下释之。

平塞军与契丹战,破之。

六月甲戌,司空、平章事薛居正薨。

七月丙午,诏渤海琰府王助讨契丹。

是月,延州、鄜、宁、河中大水,宋州蝗。

九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甲辰,左拾遗田锡上疏极谏,诏嘉奖之。

丙午,置京朝官差遣院,初令中书舍人郭贽等考校课绩。

辛亥,以赵普为司徒,石熙载为枢密使。

壬子,诏求直言。

丙辰,易州言破契丹。

斩绵州妖贼王禧等十人。

冬十月癸酉,群臣三奉表上尊号曰应运统睿文英武大圣至明广孝皇帝,许之。

甲申,以河阳三城节度使崔彦进为关南都部署,侍卫马军都指挥使米信为定州都部署。

丙戌,校历代医书。

甲午,诏作苏州太一宫成。

十一月丁酉,监察御史张白坐知蔡州日假官钱籴粜,弃市。

甲辰,改武德司为皇城司。

女真遣使来贡。

辛亥,祀天地于圜丘,大赦。

御乾元殿受尊号,内外文武加恩。

壬子,令诸州监临官有所闻见传闻须面陈者,俟报。

丁巳,交州行营部署孙全兴弃市。

辛酉,以枢密使楚昭辅为左骁卫上将军。

十二月癸酉,购求医书。

己卯,畋近郊。

己丑,诸道节度州置观察支使,奉料同掌书记,仍不得并置。

辛卯,禁民私市近界部落马。

七年春正月甲午朔,不受朝,群臣诣阁称贺。

壬戌,定舆服等差及婚取丧葬仪 制。

二月甲申,改关南为高阳关,徙并州治唐明镇。

乙酉,特贳庐州管内逋米万七 千二百四十石。

三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乙未,以秦王廷美为西京留守。

乙巳,以 旱分遣中黄门遍祷方岳。

交州以王师致讨,遣使来谢。

壬子,赐秦王袭衣、通犀带、 钱十万。

是月,舒州上玄石有白文曰“丙子年出赵号二十一帝”。

宣州雪霜,杀桑 害稼。

北阳县蝗,飞鸟数万食之尽。

夏四月甲子,以枢密直学士窦偁、中书舍人郭 贽并参知政事,如京使柴禹锡为宣徽北院使兼枢密副使。

戊辰,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平章事卢多逊罢为兵部尚书。

丁丑,西京留守、秦王廷美罢归第,复其子德恭、德隆名皇侄,女韩氏妇落皇女、云阳公主之号。

卢多逊褫职流崖州,并徙其家,期 周以上亲悉配远裔。

庚辰,左仆射、平章事沈伦罢为工部尚书。

禁河南诸州私铸铅 锡恶钱及轻小钱。

是月,润州大水。

五月辛丑,崔彦进败契丹于唐兴。

戊申,虑囚。

己酉,夏州留后李继捧献其银、夏、绥、宥四州。

辛亥,三交行营言,潘美败契丹 之师于雁门,破其垒三十六。

丙辰,秦王廷美降封涪陵县公、房州安置。

以崇仪副使阎彦进知房州,监察御史袁廓通判军州事,各赐白金三百两。

己未,府州破契丹 于新泽砦,获其将校以下百人。

是月,陕州蝗,芜湖县雨雹。

六月乙亥,遣使发李 继捧缌麻巳上亲赴阙,其弟继迁奔地斤泽。

丙子,置译经院。

是月,河决临济县。

汉阳军大水。

秋七月甲午,以子德崇为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封卫王;德明为检校太保、同 平章事,封广平郡王。

乙卯,工部尚书沈伦以左仆射致仕。

是月,河决范济口。

淮 水、汉水、易水皆溢。

阳谷县蝗。

关、陕诸州大水。

八月庚申朔,太子太师王溥薨。

己卯,诏川、峡诸州官织锦绮、鹿胎、透背、 六铢、欹正、龟壳等悉罢之,民间勿禁。

九月己丑朔,西京诸道系籍沙弥,令祠部给牒。

甲寅,贵妃孙氏薨。

邠州蝗。

冬十月癸亥,诏河南吏民不得阑出边关侵挠略夺,违者论罪,有得羊马生口者 还之。

戊辰,幸金明池,御龙舟观习水战。

河决武德县,蠲临河民租。

己卯,左谏 议大夫、参知政事窦偁卒。

癸卯,《乾元历》成。

是月,岳州田鼠食稼。

十一月己酉,以李继捧为彰德军节度使。

禁民丧葬作乐。

十二月戊午朔,日有 食之。

庚午,蠲两浙诸州太平兴国六年以前逋租。

戊寅,高丽国王伷卒,其弟治遣 使求袭位,诏立治为高丽国王。

闰月戊子朔,丰州与契丹战,破之,获其天德军节度使萧太。

占城国献驯象。

丙申,狩近郊。

辛亥,诏赦银、夏等州常赦所不原者。

诸州置农师。

八年春正月己卯,以东上阁门使王显为宣徽南院使,酒坊使弭德超为北院使, 并兼枢密副使。

癸未,诏令州、县长吏延问高年耆德。

二月戊子朔,日有食之。

丁酉,禁内属部落私市女口。

三月庚申,以右谏议大夫宋琪为参知政事。

丰州破契丹兵,降三千余帐。

癸亥,分三司,各置使。

癸酉,幸金明池,观习水战。

丙子,亲试礼部举人。

甲申,除福建诸州盐禁。

夏四月壬寅,班《外官戒谕辞》。

壬子,流枢密副使弭德超于琼州,并徙其家。

乙卯,幸枢密使石熙载第视疾。

五月丁卯,诏作太一宫于都城南。

黎桓自称三使留后,遣使来贡,并上丁璿让 表。

诏谕桓送璿母子赴阙,不听。

丁亥,流威塞军节度使曹翰于登州。

乙亥,诏长 吏诱致关、陇流亡。

是月,河决滑州,过澶、濮、曹、济,东南入于淮。

相州风雹。

六月己亥,以王显为枢密使,柴禹锡为宣徵南院使兼枢密副使。

己酉,兖州泰山父老及瑕丘等七县民诣阙请封禅。

是月,谷、洛、瀍、涧溢,坏官民舍万余区, 溺死者以万计,巩县坏殆尽。

秋七月辛未,参知政事郭贽罢为秘书少监。

庚辰,加宋琪刑部尚书,以工部尚书李昉参知政事。

是月,河、江、汉、滹沱及祁之资、沧之胡卢、雄之易恶池水皆 溢为患。

八月壬辰,以大水故,释死罪以下。

丁酉,山后两林蛮来贡。

溪、锦、叙、富 四州蛮来附。

庚戌,以枢密使石熙载为右仆射。

辛亥,增《谥法》。

诏军国政要令 参知政事李昉及枢密院副使一人录送史馆。

九月癸丑朔,占城国献驯象。

初置水陆路发运于京师。

是月,睢溢,浸田六十 里。

冬十月戊戌,改卫王德崇名元佐,广平郡王德明名元祐,德昌名元休,德严名 元隽,德和名元杰。

已酉,进元佐为楚王、元祐陈王,封元休韩王、元隽冀王、元 杰益王,并检校太保、同平章事。

司徒兼侍中赵普罢为武胜军节度使。

十一月壬子朔,以参知政事宋琪、李昉并平章事。

癸丑,除川、峡民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弃市律。

己未,太一宫成。

壬申,以翰林学士李穆、吕蒙正、李至并参知政事,枢密直学士张齐贤、王沔并同签署枢密院事。

庚辰,置侍读官。

十二月壬午朔,诏绥、银、夏等州官吏招诱没界外民归业,仍给复三年。

丁亥,赐河北、河东缘边戍卒襦,京城诸军米。

淮海国王钱俶三上表乞解兵马大元帅、国王、尚书中书令、太师等官。

罢元帅名,余不许。

西人寇宥州,巡检使李谒击走之。

是月,醴泉县水中草变为稻。

滑州河决。

雍熙元年春正月壬子朔,不受朝,群臣诣阁拜表称贺。

戊午,右仆射石熙载薨。

壬戌,购逸书。

丁卯,涪陵县公廷美薨,追封涪陵王。

壬申,蠲诸州民去年官所贷粟。

癸酉,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李穆卒。

三月丁巳,滑州河决既塞,帝作《平河歌》赐近臣,蠲水所及州县今年租。

癸未,以涪陵王子德恭、德隆为刺史,婿韩崇业为静难军司马。

是月,甘露降太一宫庭。

夏四月乙酉,泰山父老诣阙请封禅。

戊子,群臣表请凡三上,许之。

甲午,幸金明池,观习水战,因幸讲武台观射,赐武士帛。

五月庚戌朔,除江南盐禁。

辛亥,幸城南观麦,赐刈者钱帛。

罢诸州农师。

壬子,西州回鹘与波斯外道来贡。

丁丑,乾元、文明二殿灾。

己卯,以京官充堂后官。

六月丁亥,诏求直言。

己丑,遣使按察两浙、淮南、西川、广南狱讼。

镇安军节度使、守中书令石守信薨。

庚子,令诸州长吏十日一虑囚。

壬寅,诏罢封泰山。

甲辰,禁边臣境外种莳。

秋七月壬子,改乾元殿为朝元殿,文明殿为文德殿,丹凤门为乾元门;改匦院为登闻鼓院,东延恩匦为崇仁检院,南招谏匦为思谏检院,西申冤匦为申明检院,北通玄匦为招贤检院。

八月丁酉,亲祠太一宫。

壬寅,河水溢。

是月,淄州大水。

九月壬戌,群臣表三上尊号曰应运统天睿文英武大圣至仁明德广孝皇帝,不许,宰相叩头固请,终不许。

丙寅,幸并河新仓。

冬十月甲申,赐华山隐士陈抟号希夷先生。

夏州言掩击李继迁,获其母妻,俘千四百余帐,继迁走。

壬辰,禁布帛不中度者。

癸巳,岚州献牝兽,一角,并瑞物六十三种图付史馆。

戊戌,忠州录事参军卜元干坐受赇枉法,杖杀之。

十一月壬子,高丽国王遣使来贡。

丁巳,祀天地于圜丘,大赦,改元,中外文武官进秩有差。

癸酉,以浦城童子杨亿为秘书省正字。

十二月庚辰,淮海国王钱俶徙封汉南国王。

癸未,赐京畿高年帛。

丁亥,罢岭南采珠场。

壬辰,立德妃李氏为皇后。

丙申,御乾元门,赐京师大酺三日。

戊戌,大雨雪。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宋史-本纪-卷四-译文

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名叫炅,原名匡乂,后来改名为光义,即位后第二年又改名为现在的名字,是宣祖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昭宪皇后杜氏。当初,皇后梦见神人捧着太阳交给她,不久就有了身孕,于是生下皇帝在浚仪官舍。那天晚上,红光冲天,像火一样,街巷中闻到异香,当时是晋天福四年十月七日甲辰日。皇帝年幼时就与众不同,和其他孩子玩耍时,他们都敬畏他。长大后,他高鼻梁,龙颜,看起来就像大人一样,非常庄重。他热爱学习,宣祖在淮南总兵时,攻破州县,却不取财物,只求古书留给皇帝,经常督促他学习,因此皇帝擅长文学,多才多艺。在周朝时,他担任供奉官都知。太祖即位后,任命他为殿前都虞候,兼任睦州防御使。亲自征讨泽州、潞州时,皇帝因大内点检留镇,不久又兼任泰宁军节度使。征讨李重进时,担任大内都部署,加封同平章事、行开封尹,再后来又兼任中书令。征讨太原时,改任东都留守,另外赐予门戟,封为晋王,位列宰相之上。

开宝九年冬天十月癸丑日,太祖去世,皇帝于是即位。乙卯日,实行大赦,将常赦所不赦免的人全部赦免。丙辰日,群臣上表请求皇帝处理政务,皇帝不允许。丁巳日,宰相薛居正等人坚持请求,皇帝才答应,当天就移驾到长春殿。庚申日,任命弟弟赵廷美为开封尹兼中书令,封为齐王;先帝的儿子赵德昭为永兴军节度使兼侍中,封为武功郡王;赵德芳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兴元尹、同平章事。薛居正加封左仆射,沈伦加封右仆射,卢多逊为中书侍郎,曹彬仍任枢密使,并同平章事。楚昭辅为枢密使,潘美为宣徽南院使,内外官员晋升等级不同。诏令茶、盐、酒税按照开宝八年数额执行。十一月癸亥朔日,皇帝没有上朝。甲子日,追封故尹氏为淑德皇后,越国夫人符氏为懿德皇后。戊辰日,废除州县奉户。庚午日,诏令各道转运使考察州县官吏的能力,分为三等,年底上报。命令各州大搜捕懂得天文术数的人送至朝廷,隐藏者处死。乙亥日,任命权知高丽国事王伷为高丽国王。癸未日,皇帝驾临相国寺。己丑日,派遣著作郎冯正、佐郎张巳出使契丹报丧。诏令文武官员因多次被贬而未到年龄的人,有关部门不得再讨论他们以前的过错。

十二月己亥日,设立直舍人院。甲寅日,皇帝在乾元殿接受朝见,乐县而不奏乐。大赦天下,将这一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命令太祖的儿子和齐王赵廷美的儿子都称为皇子,女儿都称为皇女。丁巳日,设立三司副使。戊午日,契丹派遣使者来表示慰问。己未日,皇帝驾临讲武池,然后又驾临玉津园。庚申日,节度使赵普、向拱、张永德、高怀德、冯继业、张美、刘廷让来朝见。

二年春天正月壬戌日,因为大行皇帝的丧事,皇帝没有上朝。丙寅日,禁止居官出使者经商。戊辰日,皇帝亲自考试礼部举人。甲戌日,追封大行皇帝谥号为英武圣文神德,庙号为太祖。丙子日,皇帝驾临相国寺,回来后,在东华门观看灯会。庚辰日,审查礼部贡士中十举至十五举的百二十人,都赐予出身。戊子日,任命邕州广源州酋长坦坦绰侬民富为检校司空、御史大夫、上柱国。辛卯日,皇帝驾临讲武池。设立江南榷茶场。二月甲午日,契丹派遣使者来祝贺即位和正旦。吴越国派遣使者来进贡。废除南唐铁钱。庚子日,皇帝改名炅。壬寅日,在崇德殿举行盛大宴会,不奏乐。乙巳日,皇帝驾临新凿的池子,然后又驾临讲武池,在玉津园宴射。丁未日,占城国派遣使者来进贡。己酉日,命令江南各州盐先通商的地方全部禁止。戊午日,皇帝驾临太平兴国寺,然后又驾临造船务。回来后,驾临建隆观。三月壬戌朔日,开始设立试官衔选限。己卯日,任命河阳节度使赵普为太子少保。己丑日,皇帝驾临开宝寺。设立威胜军。禁止江南各州使用铜。允许契丹进行互市。夏四月辛卯日,大食国派遣使者来进贡。丁酉日,契丹派遣使者来参加葬礼。乙卯日,将太祖葬于永昌陵。五月壬戌日,河南法曹参军高丕、伊阙县主簿翟嶙、郑州荥泽令申廷温因不勤勉而被免职。癸亥日,向拱、张永德、张美、刘廷让都被免去节镇职务,担任各卫上将军。乙丑日,皇帝驾临新水硙,然后又驾临玉津园宴射。丙寅日,诏令继母杀害儿子和儿媳的与杀人同罪。庚午日,在崇德殿宴射,不奏乐。派遣辛仲甫出使契丹。甲戌日,将十月七日定为乾明节。己卯日,将太祖的神主供奉于庙中,以孝明皇后王氏配享,又以懿德皇后符氏、淑德皇后尹氏分别供奉于别庙。庚辰日,诏令在终南山建造北帝宫。癸未日,皇帝驾临新水硙,然后又宴射于玉津园。六月辛卯朔日,白龙出现在邠州要策池中。乙卯日,皇帝驾临开宝寺,然后又驾临飞龙院,赐给随从官员马匹。这个月,磁州保安等县发生虫害,几乎吃光了桑叶。颍州发生大水。

秋七月庚午日,诏令各库藏敢变权衡以取羡余者死。癸未日,钜鹿、沙河的步屈食桑、麦,河决荥泽、顿丘、白马、温县。闰月己亥日,皇帝驾临白鹘桥,临金水河。己酉日,河溢,造成开封等八县受灾。甲寅日,诏令发潭州兵击梅山洞贼。丁巳日,有关部门上报闰年的舆地版籍之图。命令支郡得专奏事。八月癸亥日,黎州两林蛮来进贡。乙丑日,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来朝见。癸酉日,以观灯为名,皇帝驾临相国寺。戊寅日,诏令建造崇圣殿。这个月,陕、澶、道、忠、寿诸州发生大水,钜鹿步蝻生,景城县下冰雹。九月乙未日,皇帝驾临弓箭院,然后又驾临新修的三馆。壬寅日,皇帝驾临新水硙,然后又驾临西御园宴射。丁未日,渤尼国派遣使者来进贡,山后两林蛮来献马。辛亥日,皇帝驾临讲武台大阅。容州初次进贡珍珠。乙卯日,镇海、镇东军节度使钱惟濬来朝见。丙辰日,皇帝在近郊狩猎。丁巳日,吴越王派遣使者请求呼名,没有得到允许。这个月,兴州江水溢,濮州发生大水,汴水溢。

冬十月戊午朔,赐百官及在外将校、长吏冬服。

初十,赐给所有官员以及在外的将校和长吏冬装。

辛酉,契丹来贺乾明节。

十七,契丹来祝贺乾明节。

己巳,幸京城西北,观卫士与契丹使骑射,遂宴苑中。

二十五,皇帝到京城西北,观看卫士和契丹使者骑射,随后在苑中设宴。

己巳,群臣请举乐,表三上,从之。

二十五,群臣请求演奏音乐,上奏三次,皇帝同意了。

丙子,诏禁天文卜相等书,私习者斩。

二十六,下令禁止天文、卜相等书籍,私自学习的人处斩。

辛巳,畋近郊。

二十七,在近郊打猎。

初榷酒酤。

开始征收酒税。

十一月丁亥朔,日有食之,既。

十一月初一,发生了日食,已经结束。

庚寅,日南至,帝始受朝。

十一月初八,太阳到达南回归线,皇帝开始接受朝见。

甲午,遣李渎等贺契丹正旦。

十二月初八,派遣李渎等人前往契丹祝贺新年。

丁酉,禁江南诸州新小钱,私铸者弃市。

十二月初九,禁止江南各州使用新铸的小钱,私自铸造的人处死。

癸丑,幸御龙弓箭直营,赐军士钱帛有差。

十二月初三,皇帝到御龙弓箭直营,按等级赐给军士钱帛。

十二月丁巳朔,试诸州所送天文术士,隶司天台,无取者黥配海岛。

十二月初七,测试各州送来的天文术士,归司天台管理,没有录取的人被刺字并流放到海岛。

庚午,畋近郊。

十二月初十,在近郊打猎。

癸酉,诏定晋州矾法,私煮及私贩易者罪有差。

十二月初一,下令规定晋州的矾法,私自煮炼和私自贩卖的人罪行不同。

辛巳,幸新水硙。

十二月初九,皇帝到新水磨坊。

高丽国王使其子元辅来贺即位。

高丽国王派他的儿子元辅来祝贺即位。

三年春正月丙戌朔,不受朝,群臣诣阁贺。

第三年正月丙戌朔,皇帝不接受朝见,群臣到阁中祝贺。

庚寅,殿直霍琼坐募兵劫民财,腰斩。

正月庚寅,殿直霍琼因招募兵士抢劫民财,被腰斩。

甲午,浚汾河。

正月甲午,疏浚汾河。

雅州西山野川路蛮来朝。

正月,雅州西山野川路的少数民族来朝见。

戊戌,开襄、汉漕渠,渠成而水不上,卒废。

正月戊戌,开通襄、汉漕渠,但水未流进,最终废弃。

己亥,光禄丞李之才坐擅入酒邀同列饮殿中,除名。

正月己亥,光禄丞李之才因擅自进入酒宴邀请同僚饮酒于殿中,被免职。

庚子,罢陈州蔡河舟算。

正月庚子,废除陈州蔡河的舟税。

辛丑,浚广济、惠民及蔡三河,治黄河堤。

正月辛丑,疏浚广济、惠民和蔡三条河流,治理黄河堤。

乙巳,浚汴口。

正月乙巳,疏浚汴河入海口。

己酉,命修《太祖实录》。

正月己酉,下令修撰《太祖实录》。

辛亥,命群臣祷雨。

正月辛亥,命令群臣祈雨。

癸丑,京畿雨足。

正月癸丑,京城附近的雨量充足。

二月丙辰,幸郑国公主第。

二月丙辰,皇帝到郑国公主府。

以三馆新修书院为崇文院。

将三馆新修的书院改为崇文院。

丁巳,诏班诸州录事、县令、簿尉历子合书式。

二月丁巳,下令各州录事、县令、簿尉合写书式。

甲子,罢昌州七井虚额盐。

二月甲子,废除昌州七井虚额盐。

丙寅,泗州录事参军徐璧坐监仓受贿出虚券,弃市。

二月丙寅,泗州录事参军徐璧因监仓受贿出具虚假凭证,被处死。

辛未,幸西绫锦院,命近臣观织室机杼,还,幸崇文院观书。

二月辛未,皇帝到西绫锦院,命令近臣观看织室织机,回来后,到崇文院看书。

诏凿金明池。

下令开凿金明池。

甲申,禁沿边诸郡阑出铜钱。

二月甲申,禁止沿边各郡私自流出铜钱。

制西京新修殿名。

制定西京新建殿宇的名称。

三月乙酉朔,贝州清河民田祚十世同居,诏旌其门闾,复其家。

三月乙酉朔,贝州清河的田祚十代同堂,皇帝下诏表彰他家门,恢复其家产。

辛丑,监海门戍、殿直武裕坐奸赃弃市。

三月辛丑,监海门戍的武裕因贪污被处死。

壬寅,秦州言,戎酋王泥猪寇八狼戍,巡检刘崇让击败之,枭其首以徇。

三月壬寅,秦州报告,戎族首领王泥猪侵犯八狼戍,巡检刘崇让击败了他,悬挂其首示众。

己酉,吴越国王钱俶来朝。

三月己酉,吴越国王钱俶来朝见。

壬子,幸开宝寺。

三月壬子,皇帝到开宝寺。

是月,寿州甘露降。

这个月,寿州降下甘露。

夏四月乙卯朔,命群臣祷雨。

四月乙卯朔,命令群臣祈雨。

召华山道士丁少微。

召唤华山道士丁少微。

丙辰,禁民自春及秋毋捕猎。

四月丙辰,禁止民众从春天到秋天捕猎。

庚午,幸建隆观,遂幸西染院,又幸造船务。

四月庚午,皇帝到建隆观,然后到西染院,又到造船厂。

乙亥,置诸道转运判官。

四月乙亥,设立各道的转运判官。

己卯,陈洪进献漳、泉二州,凡得县十四、户十五万一千九百七十八、兵万八千七百二十七。

四月己卯,陈洪进献上漳、泉二州,总共得到十四个县、十五万一千九百七十八户、八千七百二十七名士兵。

庚辰,幸城南观麦,遂幸玉津园宴射。

四月庚辰,皇帝到城南观看麦子,然后到玉津园设宴射箭。

辛巳,侍御史赵承嗣坐监市征隐官钱,弃市。

四月辛巳,侍御史赵承嗣因在市场上征收隐官钱被处死。

癸未,以陈洪进为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

四月癸未,任命陈洪进为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

钱俶乞罢所封吴越国王,及解天下兵马大元帅,并寝书诏不名之命,归其兵甲,求还,不许。

钱俶请求取消封为吴越国王的称号,以及解除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职务,并且停止不署名的诏书,归还他的兵器,请求返回,但被拒绝。

是月,河决获嘉县。

这个月,黄河在获嘉县决口。

五月乙酉,赦漳、泉,仍给复一年。

五月乙酉,赦免漳、泉两地,并给予一年的恢复期。

钱俶献其两浙诸州,凡得州十三、军一、县八十六、户五十五万六百八十、兵一十一万五千三十六。

钱俶献上他的两浙诸州,总共得到十三州、一个军、八十六个县、五十五万六百八十户、十一万五千三十六名士兵。

丁亥,封钱俶为淮海国王,其子惟濬徙淮南军节度使,惟治徙镇国军节度使。

五月丁亥,封钱俶为淮海国王,他的儿子钱惟濬调任淮南军节度使,钱惟治调任镇国军节度使。

戊子,赦两浙,给复如漳、泉。

五月戊子,赦免两浙地区,给予与漳、泉相同的恢复期。

癸巳,遣李从吉等使契丹。

五月癸巳,派遣李从吉等人出使契丹。

乙未,占城国遣使献方物。

五月乙未,占城国派遣使者献上各种物品。

壬寅,定难军节度使李克睿卒,子继筠立。

五月壬寅,定难军节度使李克睿去世,他的儿子李克继立。

乙巳,以继筠袭定难军节度使。

五月乙巳,李克继继承定难军节度使。

幸殿前都指挥使杨信第视疾。

皇帝到殿前都指挥使杨信家中探望疾病。

戊申,以秦州节度判官李若愚子飞雄矫制乘驿至清水县,缚都巡检周承瑨及刘文裕、马知节等七人,将劫守卒据城为叛,文裕觉其诈,禽缚飞雄按之,尽得其状,诏诛飞雄及其父母妻子同产,而哀若愚宗奠无主,申戒中外臣庶,自今子弟有素怀凶险、屡戒不悛者,尊长闻诸州县,锢送阙下,配隶远处,隐不以闻,坐及期功以上。

五月戊申,秦州节度判官李若愚的儿子李飞雄假传圣旨乘坐驿站马车到清水县,捆绑了都巡检周承瑨及刘文裕、马知节等七人,打算劫持守军占据城池叛乱,刘文裕察觉其欺诈,捕捉了李飞雄并审问他,查清了全部情况,皇帝下诏诛杀李飞雄及其父母妻子同产,并对李若愚家族表示哀悼,宣布今后有子弟一贯凶险、屡教不改者,地方官员要上报朝廷,将其囚禁并流放到偏远地区,不得隐瞒不报,罪行严重的要处死。

六月戊午,复给乘驿银牌。

六月戊午,重新发放乘坐驿站的银牌。

壬午,秦州清水监军田仁朗击破西羌,斩获甚众。

六月壬午,秦州清水监军田仁朗击败了西羌,斩杀和俘虏很多。

癸未,诏太平兴国元年十月乙卯以来诸职官以赃致罪者,虽会赦不得叙,永为定制。

六月癸未,下令从太平兴国元年十月乙卯以来,因贪污而被定罪的官员,即使遇到赦免也不能恢复官职,成为永久规定。

是月,泗州大水,汴水决宁陵县。

这个月,泗州发生大水,汴河在宁陵县决口。

秋七月乙酉,大雨震电,西窑务藁聚焚。

七月乙酉,下大雨打雷,西窑务的草料堆积被烧毁。

壬辰,右千牛卫上将军李煜卒,追封吴王。

七月壬辰,右千牛卫上将军李煜去世,追封为吴王。

戊戌,金乡县民李光袭十世同居,诏旌其门。

七月戊戌,金乡县民李光十代同堂,皇帝下诏表彰他家门。

庚戌,改明德门为丹凤门。

七月庚戌,将明德门改为丹凤门。

壬子,中书令史李知古坐受赇擅改刑部所定法,杖杀之。

七月壬子,中书令史李知古因受贿擅自更改刑部规定的法律,被杖打至死。

八月癸丑,幸南造船务,遂幸玉津园宴射。

八月癸丑,皇帝到南造船厂,然后到玉津园设宴射箭。

滑州黄河清。

滑州的黄河变清。

丙辰,诏两浙发淮海王缌麻以上亲及管内官吏赴阙。

八月丙辰,下令两浙地区派遣淮海王的缌麻以上的亲属以及该地区的官吏到朝廷。

辛未,夷州蛮任朗政来贡。

八月辛未,夷州的少数民族任朗政来进贡。

癸酉,詹事丞徐选坐赃,杖杀之。

八月癸酉,詹事丞徐选因贪污被杖打至死。

甲戌,群臣请上尊号曰应运统天圣明文武皇帝,许之。

八月甲戌,群臣请求皇帝接受尊号‘应运统天圣明文武皇帝’,皇帝同意了。

九月甲申,亲试礼部举人。

九月甲申,皇帝亲自主持礼部的科举考试。

壬子,以布衣张遁为襄邑县主簿,张文旦濮阳县主簿。

九月壬子,任命平民张遁为襄邑县主簿,张文旦为濮阳县主簿。

冬十月癸丑朔,契丹遣使来贺乾明节。

十月癸丑朔,契丹派遣使者来祝贺乾明节。

高丽国王遣使来贡。

高丽国王派遣使者来进贡。

庚申,幸武功郡王德昭邸,遂幸齐王邸,赐齐王银万两、绢万匹,德昭、德芳有差。

十月庚申,皇帝到武功郡王德昭的府邸,然后到齐王的府邸,赐给齐王一万两银子、一万匹绢,德昭、德芳各有不同。

辛酉,复兖州曲阜县袭封文宣公家。

十月辛酉,恢复兖州曲阜县文宣公家的封号。

庚午,畋近郊。

十月庚午,在近郊打猎。

是月,河决灵河县。

这个月,黄河在灵河县决口。

十一月丙申,祀天地于圜丘,大赦。

十一月丙申,在圜丘祭祀天地,实行大赦。

御乾元殿受尊号。

在乾元殿接受尊号。

庚子,幸齐王邸。

十一月庚子,皇帝到齐王邸。

丙午,以郊祀,中外文武加恩。

十一月丙午,因为郊祀,朝廷内外文武官员都得到恩赐。

十二月乙丑,幸讲武台观机石连弩。

十二月乙丑,皇帝到讲武台观看机石连弩。

庚午,畋近郊。

十二月庚午,在近郊打猎。

戊寅,契丹遣使来贺正旦。

十二月戊寅,契丹派遣使者来祝贺新年。

己卯,置三司推官、巡官。

十二月己卯,设立三司推官、巡官。

四年春天正月,丁亥日,皇帝命令太子中允张洎、著作佐郎句中正出使高丽,告诉他们北方将要进行讨伐。派遣官员分头监督各州的军需物资运输到太原行营。

庚寅日,任命宣徽南院使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制置使,分别命令河阳的崔彦进、彰德的李汉琼、彰信的刘遇、桂州观察使曹翰,以及卫府将领,分头四面进攻。

侍卫马军都虞候米信、步军虞候田重进一起担任行营指挥使,带领他们的军队西上,由阁门使郭守文、顺州团练使梁迥监护。

辛卯日,任命云州观察使郭进为太原石岭关都部署,以切断燕蓟援军。

癸巳日,设立签署枢密院事,由石熙载担任。

乙未日,在长春殿宴请潘美等人,赐给他们官服、金带、鞍马。

癸卯日,新的浑仪制成。

二月壬子日,皇帝前往国子监,随后到玉津园射箭。

甲寅日,任命齐王赵廷美的儿子赵德恭为贵州防御使。

丙辰日,任命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沈伦为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事,宣徽北院使王仁赡为大内都部署,枢密承旨陈从信辅佐。

癸亥日,赐予随从的近臣鞍马、衣服、金玉等。

甲子日,皇帝从京师出发。

戊寅日,到达澶州,在黄河边观赏鱼。

三月庚辰朔日,到达镇州。

丁亥日,郭进在北汉西龙门砦大破敌军,俘虏很多。

乙未日,郭进在关南大破契丹军。

庚子日,左飞龙使史业破北汉鹰扬军,俘虏一百人来献。

乙巳日,夏州李继筠请求带领他的部队帮助讨伐北汉。

诏令泉州发兵护送陈洪进的亲属到京。

夏四月己酉朔日,岚州行营与北汉军交战,将其击破。

庚戌日,盂县投降。

任命石熙载为枢密副使。

辛酉日,任命孟玄哲、刘廷翰为兵马都钤辖,崔翰统领马步军,并驻扎在镇州。

壬戌日,皇帝从镇州出发。

折御卿攻克岢岚军,俘虏其军使折令图。

乙丑日,攻克隆州,俘虏其招讨使李询等六人。

己巳日,折御卿攻克岚州,杀死其宪州刺史郭翊,俘虏夔州节度使马延忠。

庚午日,到达太原,驻扎在汾东行营。

辛未日,前往太原城,诏令北汉主刘继元投降。

壬申夜,皇帝前往城西,督促诸将发动攻城。

甲戌日,前往各个堡垒。

乙亥日,前往连城,视察攻城各个洞。

五月己卯朔日,攻打城西南,随后攻陷羊马城,俘虏其宣徽使范超,斩首。

辛巳日,攻打城西北。

壬午日,其骑兵首领郭万超来投降,随后皇帝移驾城南,亲手写下诏书赐给刘继元。

癸未日,进攻的将士全部奋勇,好像要将其屠杀。

是夜,刘继元派遣使者投降。

甲申日,刘继元投降,北汉平定,共得到州十个、县四十个、户口三万五千二百二十。

任命祠部郎中刘保勋为太原府知府。

乙酉日,赦免河东地区常赦所不赦免的人,命令记录死事将校的子孙,埋葬战士。

戊子日,将榆次县改为新并州。

优待归顺的将校,将所有僧侣道士归属西京寺观,官吏及富户在河南授田。

北汉节度使蔚进卢遂以汾州投降。

己丑日,任命刘继元为右卫上将军、彭城郡公。

皇帝作《平晋诗》,令随从的大臣和诗。

乙未日,修建新城。

送刘继元缌麻以上的亲属到京。

丙申日,前往城北,登上沙河门楼。

将剩余的百姓迁移到新城,派遣使者监督,百姓离开后,下令放火。

丁酉日,将行宫改为平晋寺,皇帝作《平晋记》刻在寺中。

废除隆州,毁掉其城。

庚子日,从太原出发。

丁未日,到达镇州。

六月甲寅日,因为将要攻打幽、蓟,派遣京东、河北各州军需物资到北面行营。

庚申日,皇帝亲自率领军队攻打契丹。

丙寅日,到达金台顿,招募百名百姓作为向导。

丁卯日,到达东易州,刺史刘宇率城投降,留下千人守城。

戊辰日,到达涿州,判官刘厚德率城投降。

己巳日,到达盐沟顿,百姓得到邻近的马来献,赐予布匹。

庚午日,到达幽州城南,驻扎在宝光寺。

契丹军在城北,皇帝率领众人击退他们。

壬申日,命令节度使定国宋偓、河阳崔彦进、彰信刘遇、定武孟玄哲分头四面分兵攻打城池。

任命潘美为幽州行府事。

契丹铁林厢主李札卢存率领他的部队来投降。

癸酉日,移驾城北,督促诸将进军,获得马三百。

幽州神武厅直和乡兵四百人来投降。

乙亥日,范阳百姓用牛酒慰劳军队。

丁丑日,皇帝乘坐轿子督促攻城。

秋七月庚辰日,契丹建雄军节度使、顺州知州刘廷素来投降。

壬午日,蓟州知州刘守恩来投降。

癸未日,皇帝率领诸军与契丹在高梁河大战,战败。

甲申日,班师回朝。

庚寅日,命令孟玄哲驻扎在定州,崔彦进驻扎在关南。

乙巳日,皇帝从范阳返回。

八月壬子日,西京留守石守信因为随军出征失职,被贬为崇信军节度使。

甲寅日,彰信军节度使刘遇被贬为宿州观察使。

癸亥日,命令潘美驻扎在河东三交口。

甲戌日,汴水在宋城县决口。

武功郡王赵德昭自杀。

诏令建造太清楼。

这个月,秦州发生大水。

九月己卯日,黄河在汲县决口。

丁亥日,设立皇子侍读。

己亥日,前往新城,观看铁林军人射强弓。

庚子日,华山道士丁少微到宫中,献上金丹和巨胜、南芝、玄芝。

癸卯日,山后的两林蛮人用名马来献。

丙午日,镇州都钤辖刘廷翰在遂城西与契丹交战,大败敌军,斩首一万三千级,俘虏三将、马万匹。

冬十月乙亥日,因为平定北汉的功绩,齐王赵廷美晋升为秦王,薛居正加封司空,沈伦加封左仆射,卢多逊兼任兵部尚书,曹彬兼任侍中,白进超、崔翰、刘廷翰、田重进、米信一起担任各军节度使,楚昭辅、崔彦进、李汉琼一起加封检校太尉,潘美加封检校太师,王仁赡加封检校太傅,石熙载加封刑部侍郎,文武从臣晋升等级有所不同。

十一月庚辰日,放道士丁少微返回华山。

己丑日,在近郊打猎。

辛卯日,忻州报告与契丹交战,将其击破。

关南报告击破契丹,斩首一万多级。

十二月丁未日,占城国派遣使者来进贡。

丁卯日,在近郊打猎。

设立各州司理判官。

五年春天正月庚辰日,皇帝下诏安抚河东各州。壬午日,新建了天驷左、右监,将左、右飞龙使改为左、右天厩使,闲厩使改为崇仪使。庚寅日,将端明殿学士改为文明殿学士。二月戊辰日,斩杀了徐州的妖贼李绪等七人。废除了顺化军。三月戊子日,与亲王、宰相、淮海国王及随从官员在大明殿踢球。己丑日,左监门卫上将军刘鋹去世,追封为南越王。癸巳日,代州上报宣徽南院使潘美在雁门击败契丹军队,杀死其驸马侍中萧咄李,俘虏了都指挥使李重诲。闰三月丙午日,皇帝巡视水硙,顺便观赏鱼。甲寅日,亲自考试礼部举人。丁巳日,亲自考试其他科举考生。庚午日,巡视讲武池观看练习楼船。辛未日,甘州、沙州回鹘派遣使者带着骆驼和马前来进贡。夏四月癸未日,亲自考试应百篇举的赵昌国,赐予及第。堵塞汾河水,灌入晋祠,淹没太原,摧毁其旧城。这个月,寿州有风雹,冠氏县下雪雹。五月癸卯朔日,下了大雨。辛酉日,命令宰相祈求晴天。六月壬午日,高丽国王派遣使者来进贡。这个月,颍州发生大水,徐州白沟的水溢入城中。秋天七月丁未日,讨伐交州的黎桓,命令兰州团练使孙全兴、八作使张濬、左监门卫将军崔亮、宁州刺史刘澄、军器库副使贾湜、阁门祗候王僎共同部署。全兴、濬、亮从邕州出发,澄、湜、僎从廉州出发,各自率领军队进行讨伐。庚申日,北海发生虫害。八月甲申日,西南蕃主龙琼琚派他的儿子罗若带领各州蛮族来进贡。九月癸卯日,黎桓派遣使者上表请求继承王位。甲辰日,史馆上呈《太祖实录》。壬戌日,在近郊打猎。冬十月戊寅日,大规模派遣军队驻扎关南及镇、定州。己丑日,从京城出发,到达雄州,百姓整治道路。甲午日,命令侍卫马军都指挥使米信保护定州驻军。十一月庚子朔日,安南静海军节度行军司马、权知州事丁璿上表请求继承王位,没有得到回复。丙午日,任命秦王赵廷美为东京留守,王仁赡为大内都部署,陈从信为副手。己酉日,皇帝讨伐契丹。壬子日,从京城出发。癸丑日,到达长垣县。关南与契丹交战,大败契丹。任命河阳三城节度使崔彦进为关南都部署。戊午日,驻扎在大名府。各军与契丹在莫州大战,战败。十二月甲戌日,举行大阅兵,随后在幄殿设宴。卫士中有偷獐的人被判罪,皇帝下诏特赦。戊寅日,任命保静军节度使刘遇、威塞军节度使曹翰为幽州东、西路部署。庚辰日,从大名府出发,进行校猎。乙酉日,皇帝从大名府返回。交州行营与敌军交战,大败敌军。

六年春天正月癸卯日,设立了平塞、静戎两军。辛亥日,易州击败了契丹数千人。丙寅日,将静戎军改为安静军。二月己卯日,命令宰臣祈求降雨。三月己酉日,兴元尹德芳去世,追封为岐王。癸丑日,下诏要求各路转运使考察官吏的贤能与否上报。丙辰日,设立了破虏、平戎两军。丁巳日,高昌国派遣使者来进贡。壬戌日,交州行营在白藤江口击败敌军,缴获战舰二百艘,邕州知州侯仁宝战死。由于炎热和瘴气,许多士兵死亡,转运使许仲宣上报,皇帝下诏撤军。在军中处决了刘澄、贾湜,征召孙全兴入狱。命令各州长吏每五天审阅囚犯一次。夏四月辛未日,皇帝巡视太平兴国寺祈求降雨。丙戌日,高丽国派遣使者来进贡。禁止西川各州白衣巫师。废除湖州织罗,释放女工。五月己未日,下雨。减免死罪囚犯,流放以下的囚犯释放。平塞军与契丹交战,击败了敌军。六月甲戌日,司空、平章事薛居正去世。七月丙午日,下诏渤海府王助讨伐契丹。这个月,延州、鄜、宁、河中大水,宋州发生蝗灾。九月乙未朔日,发生日食。甲辰日,左拾遗田锡上疏极谏,皇帝下诏嘉奖他。丙午日,设立京朝官差遣院,最初命令中书舍人郭贽等人考核课绩。辛亥日,任命赵普为司徒,石熙载为枢密使。壬子日,下诏求直言。丙辰日,易州上报击败契丹。斩杀了绵州妖贼王禧等十人。

冬天十月癸酉日,群臣三次上表请求尊号,尊称为应运统睿文英武大圣至明广孝皇帝,皇帝同意了。甲申日,任命河阳三城节度使崔彦进为关南都部署,侍卫马军都指挥使米信为定州都部署。丙戌日,校对历代医书。甲午日,下诏建造苏州太一宫。十一月丁酉日,监察御史张白因在蔡州任职时假借官钱买粮食,被处死。甲辰日,将武德司改为皇城司。女真派遣使者来进贡。辛亥日,在圜丘祭祀天地,大赦天下。在乾元殿接受尊号,文武官员都得到恩赐。壬子日,命令各州监临官有听闻须面陈者,等待回复。丁巳日,交州行营部署孙全兴被处死。辛酉日,任命枢密使楚昭辅为左骁卫上将军。十二月癸酉日,购买医书。己卯日,在近郊打猎。己丑日,各道节度州设立观察支使,负责掌书记,不得同时设立。辛卯日,禁止民间私自买卖近界部落马匹。

七年春天正月甲午这一天是农历新年第一天,皇帝没有接受朝见,群臣都到内阁去向他祝贺。壬戌这一天,规定了舆服等级的差别以及婚丧嫁娶的礼仪制度。二月甲申这一天,将关南改为高阳关,将并州的治所迁到唐明镇。乙酉这一天,特别赦免了庐州管辖区内的逃亡米粮一万七千二百四十石。三月癸巳这一天,发生了日食。乙未这一天,任命秦王赵廷美为西京留守。乙巳这一天,因为旱灾,派遣中黄门到各个名山去祈祷。交州因为王师征讨,派遣使者来表示谢意。壬子这一天,赐予秦王袭衣、通犀带、钱十万。这个月,舒州上玄石上出现白文,写着‘丙子年出赵号二十一帝’。宣州下雪结霜,损害了桑树和庄稼。北阳县发生蝗灾,数万只飞鸟吃光了蝗虫。

夏四月甲子这一天,任命枢密直学士窦偁、中书舍人郭贽为参知政事,京使柴禹锡为宣徽北院使兼枢密副使。戊辰这一天,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平章事卢多逊被罢免为兵部尚书。丁丑这一天,西京留守、秦王赵廷美被罢免回家,恢复他的儿子赵德恭、赵德隆的皇侄身份,女儿韩氏不再被称为皇女、云阳公主。卢多逊被剥夺职务流放到崖州,并迁走他的家人,要求他的所有亲族都迁移到远方。庚辰这一天,左仆射、平章事沈伦被罢免为工部尚书。禁止河南诸州私自铸造铅锡劣质钱币及轻小钱币。这个月,润州发生大水。

五月辛丑这一天,崔彦进在唐兴打败了契丹。戊申这一天,考虑囚犯的情况。己酉这一天,夏州留后李继捧献上他的银、夏、绥、宥四州。辛亥这一天,三交行营报告,潘美在雁门打败了契丹军队,攻破了他们的三十六个堡垒。丙辰这一天,秦王赵廷美被降封为涪陵县公,安置在房州。任命崇仪副使阎彦进为房州知州,监察御史袁廓为军州通判,各自赐予白金三百两。己未这一天,府州在新泽砦打败了契丹,俘虏了他们的将校以下一百人。这个月,陕州发生蝗灾,芜湖县下冰雹。

六月乙亥这一天,派遣使者通知李继捧的缌麻以上的亲戚前往朝廷,他的弟弟李继迁逃跑到地斤泽。丙子这一天,设立译经院。这个月,黄河在临济县决口。汉阳军发生大水。

秋七月甲午这一天,任命儿子赵德崇为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封为卫王;赵德明为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封为广平郡王。乙卯这一天,工部尚书沈伦因为退休而离职。这个月,黄河在范济口决口。淮水、汉水、易水都泛滥。阳谷县发生蝗灾。关、陕诸州发生大水。

八月庚申这一天,太子太师王溥去世。己卯这一天,下诏川、峡诸州官府停止织造锦绮、鹿胎、透背、六铢、欹正、龟壳等物品,民间不再禁止。九月己丑这一天,西京诸道系籍的沙弥,命令祠部发放牒文。甲寅这一天,贵妃孙氏去世。邠州发生蝗灾。

冬十月癸亥这一天,下诏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不得擅自出关,侵犯掠夺,违者将受到处罚,如果捕获到羊马人口,应归还给原主。戊辰这一天,皇帝到金明池,乘坐龙舟观看水战。黄河在武德县决口,免除临河百姓的租税。己卯这一天,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窦偁去世。癸卯这一天,《乾元历》完成。这个月,岳州的田鼠吃掉了庄稼。

十一月己酉这一天,任命李继捧为彰德军节度使。禁止民间在丧葬时举行音乐活动。十二月戊午这一天,发生了日食。庚午这一天,免除两浙诸州太平兴国六年以前的欠租。戊寅这一天,高丽国王王伷去世,他的弟弟王治派遣使者请求继承王位,下诏立王治为高丽国王。

闰月戊子这一天,丰州与契丹交战,打败了他们,俘虏了他们的天德军节度使萧太。占城国献上驯象。丙申这一天,皇帝到近郊狩猎。辛亥这一天,下诏赦免银、夏等州常赦所不赦免的人。各州设立农师。

八年春天正月己卯这一天,任命东上阁门使王显为宣徽南院使,酒坊使弭德超为北院使,并兼枢密副使。癸未这一天,下诏命令州、县长官问候高寿的德高望重的老人。

二月戊子这一天,发生了日食。丁酉这一天,禁止内属部落私自买卖人口。

三月庚申这一天,任命右谏议大夫宋琪为参知政事。丰州打败了契丹军队,降服了三千多个部落。癸亥这一天,分割三司,各自设置使臣。癸酉这一天,皇帝到金明池观看水战。丙子这一天,亲自主持礼部举人的考试。甲申这一天,废除福建诸州的盐禁。

夏四月壬寅这一天,颁布《外官戒谕辞》。壬子这一天,流放枢密副使弭德超到琼州,并迁走他的家人。乙卯这一天,皇帝到枢密使石熙载的家中探望他生病的病情。

五月丁卯这一天,下诏在都城南建造太一宫。黎桓自称三使留后,派遣使者来进贡,并呈上丁璿让表。下诏命令黎桓送丁璿母子到朝廷,但黎桓不听。丁亥这一天,流放威塞军节度使曹翰到登州。乙亥这一天,下诏让长吏诱导关、陇流亡的人。

是月,黄河在滑州决口,经过澶、濮、曹、济,向东南流入淮河。相州发生风雹。

六月己亥这一天,任命王显为枢密使,柴禹锡为宣徽南院使兼枢密副使。己酉这一天,兖州泰山父老及瑕丘等七县的百姓到朝廷请求封禅。这个月,谷、洛、瀍、涧泛滥,毁坏了官民房屋一万多间,溺死者以万计,巩县几乎被毁尽。

秋七月辛未这一天,参知政事郭贽被罢免为秘书少监。庚辰这一天,加封宋琪为刑部尚书,任命工部尚书李昉为参知政事。这个月,黄河、长江、汉水、滹沱河以及祁之资、沧之胡卢、雄之易恶池的水都泛滥成灾。

八月壬辰这一天,因为大水的原因,赦免死罪以下的罪犯。丁酉这一天,山后两林蛮来进贡。溪、锦、叙、富四州的蛮人来归附。庚戌这一天,任命枢密使石熙载为右仆射。辛亥这一天,增加《谥法》。下诏让军国政要由参知政事李昉和枢密院副使一人记录并送往史馆。

九月癸丑这一天,占城国献上驯象。开始在京师设立水陆路发运机构。这个月,睢水泛滥,淹没田地六十里。

冬十月戊戌这一天,改卫王赵德崇名为元佐,广平郡王赵德明名为元祐,赵德昌名为元休,赵德严名为元隽,赵德和名为元杰。已酉这一天,晋升元佐为楚王、元祐为陈王,封元休为韩王、元隽为冀王、元杰为益王,并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司徒兼侍中赵普被罢免为武胜军节度使。

十一月壬子日,初一日,任命参知政事宋琪、李昉为平章事。癸丑日,废除川、峡地区关于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弃市的法律。己未日,太一宫建成。壬申日,任命翰林学士李穆、吕蒙正、李至为参知政事,枢密直学士张齐贤、王沔为同签署枢密院事。庚辰日,设立侍读官。

十二月壬午日,初一日,下诏绥、银、夏等州官吏招揽流亡在外的百姓回归故土,并给予三年的复业支持。丁亥日,赐予河北、河东边境戍卒棉衣,京城各军米粮。淮海国王钱俶三次上表请求解除兵马大元帅、国王、尚书中书令、太师等官职。皇帝只废除元帅的名号,其他不予答应。西人侵犯宥州,巡检使李谒击退敌人。这月,醴泉县的水草变成了稻子。滑州河水决口。

雍熙元年春天正月壬子日,初一日,皇帝没有接受朝见,群臣到阁中拜表祝贺。戊午日,右仆射石熙载去世。壬戌日,购买逃散的书籍。丁卯日,涪陵县公廷美去世,追封为涪陵王。壬申日,免除各州去年官府所贷的粟米。癸酉日,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李穆去世。

三月丁巳日,滑州河决口被堵住后,皇帝作《平河歌》赐给近臣,免除水灾涉及的州县当年的租税。癸未日,任命涪陵王子德恭、德隆为刺史,女婿韩崇业为静难军司马。这月,太一宫庭院降下甘露。

夏四月乙酉日,泰山的老百姓到朝廷请求皇帝封禅。戊子日,群臣上表请求三次,皇帝同意了。甲午日,皇帝到金明池观看水战练习,趁机到讲武台观看射箭,赐给武士布匹。五月庚戌日,初一日,废除江南的盐禁。辛亥日,皇帝到城南观看麦子,赐给收割者钱帛。免去各州的农师。

壬子日,西州回鹘与波斯外道来进贡。丁丑日,乾元、文明二殿发生火灾。己卯日,任命京官为堂后官。六月丁亥日,下诏征求直言。己丑日,派遣使者巡查两浙、淮南、西川、广南的狱讼。镇安军节度使、守中书令石守信去世。庚子日,命令各州的长官每十天审察一次囚犯。壬寅日,下诏取消封禅泰山。甲辰日,禁止边臣在境外种植。

秋七月壬子日,将乾元殿改为朝元殿,文明殿改为文德殿,丹凤门改为乾元门;将匦院改为登闻鼓院,东延恩匦改为崇仁检院,南招谏匦改为思谏检院,西申冤匦改为申明检院,北通玄匦改为招贤检院。

八月丁酉日,皇帝亲自到太一宫祭祀。壬寅日,河水泛滥。这月,淄州发大水。

九月壬戌日,群臣上表三次请求尊号,尊号是应运统天睿文英武大圣至仁明德广孝皇帝,皇帝不允许,宰相跪地恳请,最终也不允许。丙寅日,皇帝到并河新仓。

冬十月甲申日,赐给华山隐士陈抟号为希夷先生。夏州报告说掩击李继迁,捕获了他的母亲和妻子,俘虏了一千四百多个帐篷,李继迁逃走。壬辰日,禁止尺寸不合标准的布帛。癸巳日,岚州献上一只雌性独角兽,以及六十三种祥瑞物品的图画交给史馆。戊戌日,忠州录事参军卜元干因受贿枉法被杖杀。

十一月壬子日,高丽国王派遣使者来进贡。丁巳日,在圜丘祭祀天地,大赦天下,改元,内外文武官员晋升等级不同。癸酉日,任命浦城童子杨亿为秘书省正字。十二月庚辰日,淮海国王钱俶改封为汉南国王。癸未日,赐予京畿地区的高龄人士布匹。丁亥日,废除岭南的采珠场。壬辰日,立德妃李氏为皇后。丙申日,皇帝在乾元门,赐给京师三天大宴。戊戌日,大雪。

十一月壬子日,高丽国王派遣使者来进贡。丁巳日,在圜丘祭祀天地,大赦天下,改元,内外文武官员晋升等级不同。癸酉日,任命浦城童子杨亿为秘书省正字。十二月庚辰日,淮海国王钱俶改封为汉南国王。癸未日,赐予京畿地区的高龄人士布匹。丁亥日,废除岭南的采珠场。壬辰日,立德妃李氏为皇后。丙申日,皇帝在乾元门,赐给京师三天大宴。戊戌日,大雪。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宋史-本纪-卷四-注解

太宗:指唐太宗李世民,即唐朝第二位皇帝,以其文治武功著称。

神功圣德文武皇帝:皇帝的尊号,表示其文治武功、德行卓越。

讳炅:讳,古代对已故皇帝或尊长名字的避讳,炅是唐太宗的名字。

宣祖:指唐宣宗李忱,唐太宗的曾祖。

昭宪皇后杜氏:唐太宗的母亲,皇后是古代对皇后的尊称。

浚仪官舍:古代官署名,此处指唐太宗出生的地方。

隆准龙颜:隆准,高鼻梁;龙颜,帝王的面容,形容皇帝的威严。

供奉官都知:官职名,指在皇帝身边服务的官员。

太祖:指唐高祖李渊,唐朝开国皇帝。

殿前都虞候:官职名,掌管皇帝宫殿前的警卫。

睦州防御使:官职名,负责防御边疆。

泽、潞:地名,指泽州和潞州,位于今山西省。

大内点检:官职名,负责皇宫的安全。

泰宁军节度使:官职名,负责地方军事。

同平章事:同平章事是古代官职,为宰相之职。

行开封尹:官职名,指代理开封府尹。

中书令:官职名,掌管中央政务。

东都留守:官职名,负责东都洛阳的行政事务。

晋王:封号,指封为晋国的王。

开宝:年号,指宋太祖赵匡胤的年号。

大赦:大赦是指皇帝赦免罪犯。

群臣:指朝廷中的官员。

薛居正:薛居正是古代官员的名字。

沈伦:沈伦是北宋时期的名将。

卢多逊:卢多逊是北宋时期的名将。

曹彬:曹彬是北宋时期的名将。

枢密使:官职,负责军事事务的最高官员。

宣徽南院使:宣徽南院使是古代官职,负责宫廷礼仪和宣徽事务。

茶、盐、榷酤:指茶叶、盐和酒类专卖。

开宝八年额:指开宝八年(975年)的税收额度。

大行:指已故皇帝,是对已故皇帝的尊称。

谥号:古代对已故皇帝或尊长死后给予的称号。

庙号:古代对已故皇帝在宗庙中的称号。

礼部举人:礼部举人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礼部负责选拔的士人。

检校司空、御史大夫、上柱国:古代官职名,指官位很高。

江南榷茶场:指江南地区的茶叶专卖机构。

契丹:契丹是古代东北地区的民族,与宋朝有多次战争。

赙:古代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财物。

讲武池:古代皇帝练习武艺的地方。

玉津园:玉津园是古代园林名,位于今天的北京。

威胜军:官职名,负责军事。

终南山:地名,位于今陕西省。

墨虫:一种能吃桑叶的害虫。

大食国:古代阿拉伯帝国的别称。

闰月:农历中增加的一个月,以调整阴阳历的误差。

潭州:地名,指今湖南省长沙市。

梅山洞贼:指梅山洞地区的盗贼。

舆地版籍之图:指地图和户籍。

支郡:指地方行政区域。

黎州:地名,指今四川省黎族自治州。

平海军节度使:官职名,负责地方军事。

相国寺:古代寺庙名。

崇圣殿:古代寺庙名。

陕、澶、道、忠、寿诸州:指陕西、澶州、道州、忠州、寿州等州。

弓箭院:古代皇帝练习射箭的地方。

新修三馆:指新建的三座官署。

西御园:古代皇家园林。

渤尼国:古代国家名。

山后两林蛮:古代民族,指居住在山后的两林地区。

镇海、镇东军节度使:官职名,负责地方军事。

钱惟濬:宋初名将,曾任节度使。

兴州:地名,指今四川省兴文县。

冬十月戊午朔:戊午是干支纪日中的某一天,朔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赐百官及在外将校、长吏冬服:赐予官员和在外地的将领、长吏冬季的制服。

乾明节:古代节日,具体日期和意义不详。

幸京城西北,观卫士与契丹使骑射,遂宴苑中:皇帝前往京城西北,观看卫士和契丹使者骑射,随后在园林中设宴。

群臣请举乐,表三上,从之:群臣请求演奏音乐,呈上三份奏章,皇帝同意。

丙子,诏禁天文卜相等书,私习者斩:丙子日,下诏禁止学习天文、卜相等书籍,私自学习的人处斩。

辛巳,畋近郊:辛巳日,在近郊打猎。

初榷酒酤:开始对酒进行专卖。

日有食之,既:发生了日食,已经结束。

帝始受朝:皇帝开始接受朝见。

遣李渎等贺契丹正旦:派遣李渎等人前往契丹祝贺新年。

禁江南诸州新小钱,私铸者弃市:禁止江南各州铸造新小钱,私自铸造的人处死。

幸御龙弓箭直营,赐军士钱帛有差:皇帝前往御龙弓箭直营,按等级赐予军士钱帛。

隶司天台,无取者黥配海岛:归属于司天台,不录取的人刺配到海岛。

诏定晋州矾法,私煮及私贩易者罪有差:下诏规定晋州的矾法,私自煮炼和私自贩卖的人罪行不同。

幸新水硙:皇帝前往新水硙。

高丽国王使其子元辅来贺即位:高丽国王派他的儿子元辅来祝贺即位。

不受朝,群臣诣阁贺:不接受朝见,群臣到阁中祝贺。

殿直霍琼坐募兵劫民财,腰斩:殿直霍琼因招募士兵抢劫民财,被腰斩。

浚汾河:疏通汾河。

雅州西山野川路蛮来朝:雅州西山野川路的少数民族来朝见。

开襄、汉漕渠,渠成而水不上,卒废:开通襄、汉漕渠,渠道建成但水不上来,最终废弃。

光禄丞李之才坐擅入酒邀同列饮殿中,除名:光禄丞李之才因擅自进入酒宴邀请同僚饮酒,被除名。

罢陈州蔡河舟算:废除陈州蔡河的舟算(一种税收)。

浚广济、惠民及蔡三河,治黄河堤:疏通广济、惠民和蔡三条河流,治理黄河堤。

浚汴口:疏通汴口。

命修《太祖实录》:命令修撰《太祖实录》。

命群臣祷雨:命令群臣祈雨。

京畿雨足:京畿地区雨量充足。

幸郑国公主第:前往郑国公主的府邸。

以三馆新修书院为崇文院:将三馆新修的书院改为崇文院。

诏班诸州录事、县令、簿尉历子合书式:下诏规定各州录事、县令、簿尉的合书格式。

罢昌州七井虚额盐:废除昌州七井虚额盐。

泗州录事参军徐璧坐监仓受贿出虚券,弃市:泗州录事参军徐璧因在监仓受贿发行虚假凭证,被处死。

幸西绫锦院,命近臣观织室机杼,还,幸崇文院观书:前往西绫锦院,命令近臣观看织室机杼,回来后前往崇文院看书。

诏凿金明池:下诏开凿金明池。

禁沿边诸郡阑出铜钱:禁止沿边诸郡私自流出铜钱。

制西京新修殿名:制定西京新修殿宇的名称。

贝州清河民田祚十世同居,诏旌其门闾,复其家:贝州清河的田祚十代同住,下诏表彰其家门,恢复其家产。

监海门戍、殿直武裕坐奸赃弃市:监海门戍、殿直武裕因贪污被处死。

秦州言,戎酋王泥猪寇八狼戍,巡检刘崇让击败之,枭其首以徇:秦州报告,戎族首领王泥猪侵犯八狼戍,巡检刘崇让击败他,将他的首级悬挂示众。

吴越国王钱俶来朝:吴越国王钱俶来朝见。

幸开宝寺:前往开宝寺。

寿州甘露降:寿州降下甘露。

召华山道士丁少微:召唤华山道士丁少微。

禁民自春及秋毋捕猎:禁止民众从春天到秋天捕猎。

幸建隆观,遂幸西染院,又幸造船务:前往建隆观,然后前往西染院,又前往造船务。

置诸道转运判官:设立各道的转运判官。

陈洪进献漳、泉二州,凡得县十四、户十五万一千九百七十八、兵万八千七百二十七:陈洪进献上漳、泉二州,共得到十四个县、十五万一千九百七十八户、一万八千七百二十七名士兵。

幸城南观麦,遂幸玉津园宴射:前往城南观看麦子,然后前往玉津园宴射。

侍御史赵承嗣坐监市征隐官钱,弃市:侍御史赵承嗣因在市场上征收隐官钱,被处死。

以陈洪进为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任命陈洪进为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

钱俶乞罢所封吴越国王,及解天下兵马大元帅,并寝书诏不名之命,归其兵甲,求还,不许:钱俶请求废除所封的吴越国王,以及解除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职位,同时停止发布不署名的诏书,归还他的兵器,请求返回,但不被允许。

河决获嘉县:黄河在获嘉县决口。

封钱俶为淮海国王,其子惟濬徙淮南军节度使,惟治徙镇国军节度使:封钱俶为淮海国王,他的儿子钱惟濬调任淮南军节度使,钱惟治调任镇国军节度使。

赦两浙,给复如漳、泉:赦免两浙地区,给予恢复如漳、泉的待遇。

遣李从吉等使契丹:派遣李从吉等人出使契丹。

占城国遣使献方物:占城国派遣使者献上珍奇物品。

李克睿卒,子继筠立:李克睿去世,他的儿子李克继立。

以继筠袭定难军节度使:李克继袭任定难军节度使。

幸殿前都指挥使杨信第视疾:前往殿前都指挥使杨信的家中探望病情。

以秦州节度判官李若愚子飞雄矫制乘驿至清水县,缚都巡检周承瑨及刘文裕、马知节等七人,将劫守卒据城为叛,文裕觉其诈,禽缚飞雄按之,尽得其状,诏诛飞雄及其父母妻子同产,而哀若愚宗奠无主,申戒中外臣庶,自今子弟有素怀凶险、屡戒不悛者,尊长闻诸州县,锢送阙下,配隶远处,隐不以闻,坐及期功以上:秦州节度判官李若愚的儿子李飞雄假传圣旨乘坐驿站车马到清水县,捆绑了都巡检周承瑨及刘文裕、马知节等七人,准备劫持守军占据城池叛乱,刘文裕察觉到他的欺诈,捕捉了李飞雄审问,全部查明了情况,下诏诛杀李飞雄及其父母妻子同产,并对李若愚家族表示哀悼,宣布从此以后,如果子弟有凶险之念,屡次告诫不改悔的,地方官员听到后,应当拘捕送往朝廷,流放到偏远地区,隐瞒不报,罪责将及期功以上。

复给乘驿银牌:重新发放乘坐驿站的银牌。

秦州清水监军田仁朗击破西羌,斩获甚众:秦州清水监军田仁朗击败西羌,斩杀俘获很多。

诏太平兴国元年十月乙卯以来诸职官以赃致罪者,虽会赦不得叙,永为定制:下诏自太平兴国元年十月乙卯以来,因贪污而获罪的官员,即使遇到赦免也不能叙用,永为定制。

泗州大水,汴水决宁陵县:泗州发生大水,汴水在宁陵县决口。

大雨震电,西窑务藁聚焚:大雨伴随雷电,西窑务的草料堆被烧毁。

右千牛卫上将军李煜卒,追封吴王:右千牛卫上将军李煜去世,追封为吴王。

改明德门为丹凤门:将明德门改为丹凤门。

中书令史李知古坐受赇擅改刑部所定法,杖杀之:中书令史李知古因受贿擅自更改刑部所定的法律,被杖杀。

幸南造船务,遂幸玉津园宴射:前往南造船务,然后前往玉津园宴射。

滑州黄河清:滑州的黄河变清。

诏两浙发淮海王缌麻以上亲及管内官吏赴阙:下诏两浙地区淮海王的缌麻以上的亲属以及管内的官吏前往朝廷。

夷州蛮任朗政来贡:夷州的蛮族任朗政来进贡。

詹事丞徐选坐赃,杖杀之:詹事丞徐选因贪污被杖杀。

甲戌,群臣请上尊号曰应运统天圣明文武皇帝,许之:甲戌日,群臣请求上尊号称为应运统天圣明文武皇帝,皇帝同意。

亲试礼部举人:亲自考试礼部的举人。

以布衣张遁为襄邑县主簿,张文旦濮阳县主簿:任命布衣张遁为襄邑县主簿,张文旦为濮阳县主簿。

冬十月癸丑朔,契丹遣使来贺乾明节:冬十月癸丑日,契丹派遣使者来祝贺乾明节。

高丽国王遣使来贡:高丽国王派遣使者来进贡。

幸武功郡王德昭邸,遂幸齐王邸,赐齐王银万两、绢万匹,德昭、德芳有差:前往武功郡王德昭的府邸,然后前往齐王的府邸,赐给齐王银万两、绢万匹,德昭、德芳各有赏赐。

复兖州曲阜县袭封文宣公家:恢复兖州曲阜县文宣公家的封号。

畋近郊:在近郊打猎。

河决灵河县:黄河在灵河县决口。

祀天地于圜丘,大赦:在圜丘祭祀天地,实行大赦。

御乾元殿受尊号:在乾元殿接受尊号。

幸齐王邸:前往齐王的府邸。

以郊祀,中外文武加恩:因为郊祀,对中外文武官员给予恩赐。

幸讲武台观机石连弩:前往讲武台观看机石连弩。

契丹遣使来贺正旦:契丹派遣使者来祝贺正旦。

置三司推官、巡官:设立三司的推官、巡官。

太子中允:太子中允是古代官职,为太子府的属官,负责辅助太子处理政务。

著作佐郎:著作佐郎是古代官职,负责修撰国史、地方志等。

高丽:古代国家名,位于朝鲜半岛北部。

北伐:北伐是指古代中国对北方民族的征伐行动。

潘美:潘美是北宋时期的名将。

北路都招讨制置使:北路都招讨制置使是古代官职,负责北方边疆的军事指挥。

节度使:节度使是古代官职,负责一地区的军事和行政。

河阳:河阳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彰德:彰德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彰信:彰信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桂州:桂州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广西壮族自治区。

曹翰:曹翰是北宋时期的名将,曾参与多次战役。

侍卫马军都虞候:侍卫马军都虞候是古代官职,负责宫廷侍卫。

步军虞候:步军虞候是古代官职,负责步军的指挥。

行营指挥使:行营指挥使是古代官职,负责行军的指挥。

云州:云州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

太原:太原是古代都城名,位于今山西省。

石岭关:石岭关是古代关隘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

枢密院:官署名,负责军事事务。

石熙载:人名,当时的枢密使。

长春殿:长春殿是古代宫殿名,位于今天的北京。

国子监:国子监是古代最高学府,负责培养官员。

齐王廷美:齐王廷美是北宋时期的皇族成员。

贵州防御使:贵州防御使是古代官职,负责一地区的军事防御。

中书侍郎:中书侍郎是古代官职,负责中书省的政务。

尚书右仆射:尚书右仆射是古代官职,负责尚书省的政务。

东京留守:东京留守是古代官职,负责东京(今北京)地区的军政事务。

开封府事:开封府事是古代官职,负责开封府的政务。

宣徽北院使:官职,负责宣徽院的北院事务。

枢密承旨:枢密承旨是古代官职,负责枢密院的政务。

扈从近臣:扈从近臣是指跟随皇帝的亲近官员。

京师:京师是指古代的都城,如北宋的东京(今北京)。

澶州:澶州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镇州:镇州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

北汉:北汉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位于今天的山西省。

岚州:古代地名,位于今山西省境内。

盂县:盂县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

枢密副使:官职,协助枢密使处理军事事务。

岢岚军:岢岚军是古代军镇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

克隆州:克隆州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

太原城:太原城是古代城池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

北汉主:北汉主是指北汉的君主。

刘继元:刘继元是北汉的最后一位君主。

平晋诗:平晋诗是皇帝所作的诗,歌颂平定北汉的功绩。

范阳:范阳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

幽州:幽州是古代州名,位于今北京市。

高梁河:高梁河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北京市。

范阳民:范阳民是指范阳地区的百姓。

西京:西京是指古代的都城,如北宋的西京(今河南洛阳)。

石守信:石守信是北宋时期的名将。

崇信军节度使:崇信军节度使是古代官职,负责一地区的军事和行政。

汴水:汴水是古代河流名,流经今天的河南省。

宋城县:宋城县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武功郡王:武功郡王是古代王爵名。

德昭:德昭是武功郡王的儿子。

太清楼:太清楼是古代楼阁名,位于今天的北京市。

秦州:秦州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甘肃省。

华山:华山是古代名山,位于今天的陕西省。

丁少微:丁少微是古代道士。

遂城:遂城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

秦王:秦王是古代王爵名。

白进超:白进超是北宋时期的名将。

崔翰:崔翰是北宋时期的名将。

刘廷翰:刘廷翰是北宋时期的名将。

田重进:田重进是北宋时期的名将。

米信:米信是古代官员的名字。

楚昭辅:楚昭辅是古代官员的名字。

崔彦进:崔彦进是北宋时期的名将。

李汉琼:李汉琼是北宋时期的名将。

王仁赡:王仁赡是北宋时期的名将。

文武从臣:文武从臣是指文臣和武将。

占城国:占城国是古代东南亚的国家,位于今天的越南中部。

诸州司理判官:诸州司理判官是古代官职,负责州府的司法事务。

宣慰:宣慰是指派遣使者或官员前往地方安抚民心,处理地方事务。

天驷监:天驷监是古代官署名,负责饲养和训练皇家马匹。

飞龙使:飞龙使是古代官职,负责管理皇家马匹。

天厩使:天厩使是古代官职,负责管理皇家马厩。

崇仪使:崇仪使是古代官职,负责宫廷礼仪。

端明殿学士:端明殿学士是古代官职,为皇帝的文学顾问。

文明殿学士:文明殿学士是古代官职,为皇帝的文学顾问。

妖贼:妖贼是指古代对邪教或反叛势力的贬称。

顺化军:顺化军是古代军镇名,位于今河南省。

蹴鞠:蹴鞠是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

大明殿:大明殿是古代宫殿名,位于今北京。

监门卫上将军:监门卫上将军是古代官职,负责宫廷守卫。

追封:追封是指对已故官员或贵族追赠官职或爵位。

雁门:雁门是古代关隘名,位于今山西省。

亲王:亲王是指皇帝的亲族成员,享有较高的地位。

宰相:宰相是古代官职,为皇帝的高级顾问。

淮海国王:淮海国王是指淮海地区的封王。

从臣:从臣是指跟随君主或高级官员的臣子。

左监门卫上将军:左监门卫上将军是古代官职,负责宫廷守卫。

萧咄李:萧咄李是契丹官员的名字。

李重诲:李重诲是契丹官员的名字。

闰三月:闰三月是指农历中多出的一个月。

水硙:水硙是指水力磨坊。

诸科举人:诸科举人是指参加其他科举考试的士人。

楼船:楼船是古代一种有楼阁的战船。

回鹘:古代民族名,即回纥,后来称回鹘。

橐驼:橐驼是指骆驼。

名马:名马是指优良的马匹。

应百篇举:应百篇举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考试形式。

赵昌国:赵昌国是古代士人的名字。

壅汾河:壅汾河是指阻塞汾河。

晋祠:晋祠是古代的祭祀场所。

故城:故城是指旧城。

寿州:寿州是古代州名,位于今安徽省。

冠氏县:冠氏县是古代县名,位于今山东省。

霖雨:霖雨是指连绵不断的雨。

祈晴:祈晴是指祈求晴天。

交州:交州是古代州名,位于今越南北部。

黎桓:人名,当时的统治者。

邕州:邕州是古代州名,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

廉州:廉州是古代州名,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

虿蚄:虿蚄是指一种毒虫。

西南蕃:西南蕃是指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

龙琼琚:龙琼琚是西南蕃的统治者。

罗若:罗若是龙琼琚的儿子。

蛮:蛮是指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丁璿:丁璿是安南静海军节度使的名字。

秦王廷美:秦王廷美是皇帝的亲族成员。

大内都部署:大内都部署是古代官职,负责宫廷内的军事事务。

陈从信:陈从信是古代官员的名字。

伐契丹:伐契丹是指攻打契丹。

关南:古代地名,指今河南省南部。

镇、定州:镇、定州是指古代州名,位于今河北省。

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是古代官职,负责宫廷侍卫。

安南:安南是指古代越南的称呼。

静海军:静海军是古代军镇名,位于今越南北部。

权知州事:权知州事是指代理州官职务。

长垣县:长垣县是古代县名,位于今河南省。

莫州:莫州是古代州名,位于今河北省。

河阳三城节度使:河阳三城节度使是古代军镇名,位于今河南省。

班师:班师是指军队撤回。

破虏军:破虏军是古代军镇名,负责征讨敌军。

平戎军:平戎军是古代军镇名,负责平定边疆。

高昌国:高昌国是古代西域的国家。

白藤江口:白藤江口是指白藤江的入海口。

侯仁宝:侯仁宝是古代官员的名字。

炎瘴:炎瘴是指热带地区的热病。

转运使:转运使是古代官职,负责地方财政。

许仲宣:许仲宣是古代官员的名字。

刘澄:刘澄是古代官员的名字。

贾湜:贾湜是古代官员的名字。

孙全兴:孙全兴是古代官员的名字。

湖州:湖州是古代州名,位于今浙江省。

织罗:织罗是指一种丝织品。

女工:女工是指从事纺织工作的女性。

司空:司空是古代官职,负责工程和水利。

平章事:官名,唐代开始设置,相当于宰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渤海:渤海是古代东北地区的民族。

延州:延州是古代州名,位于今陕西省。

鄜、宁、河中:鄜、宁、河中是古代州名,位于今陕西省。

宋州:宋州是古代州名,位于今河南省。

蝗:蝗是指蝗虫。

日有食之:日有食之是指日食现象。

左拾遗:左拾遗是古代官职,负责收集民间疾苦。

田锡:田锡是古代官员的名字。

京朝官差遣院:京朝官差遣院是古代官署名,负责官员的差遣。

中书舍人:中书舍人是古代官职,负责中书省的文书工作。

郭贽:郭贽是古代官员的名字。

司徒:官职,宰相之一。

女真:女真是古代东北地区的民族。

圜丘:古代祭祀天地的场所。

乾元殿:古代宫殿名。

监察御史:监察御史是古代官职,负责监察官员。

张白:张白是古代官员的名字。

蔡州:蔡州是古代州名,位于今河南省。

籴粜:籴粜是指买进和卖出粮食。

武德司:武德司是古代官署名,负责宫廷武官的选拔。

皇城司:皇城司是古代官署名,负责宫廷安全。

天地:天地是指天地神。

尊号:尊号是指皇帝的尊称。

内外文武:内外文武是指朝廷的文官和武官。

监临官:监临官是指地方官员。

交州行营:交州行营是指驻扎在交州的军队。

观察支使:观察支使是古代官职,负责地方监察。

部落:部落是指古代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马:马是指马匹。

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即新月出现的那一天。

朝:朝见,朝拜。

阁:官署名,古代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

舆服:指车马和服饰,这里指官职的等级和相应的服饰。

差:等级,差别。

婚取丧葬仪 制:指婚姻、丧葬的仪式和制度。

高阳关:古代地名,指今河南省南阳市。

并州:古代地名,指今山西省。

唐明镇:古代地名,指今山西省。

逋米:拖欠的粮食。

食之尽:吃光。

枢密直学士:官名,负责协助枢密使处理军事事务。

参知政事:官名,唐代开始设置,相当于副宰相,负责协助宰相处理政务。

京使:官职,负责京城事务的官员。

罢:免职。

流:流放,贬谪。

崖州:古代地名,指今海南省。

缌麻:古代丧服的一种,表示哀悼。

译经院:古代机构,负责翻译佛经。

临济县:古代地名,指今山东省。

汉阳军:古代地名,指今湖北省。

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官职,检校太保是荣誉官职,同平章事是宰相。

卫王:封号,指封为卫国的王。

广平郡王:封号,指封为广平郡的王。

致仕:退休。

川、峡诸州:古代地名,指今四川省和重庆市。

鹿胎:一种丝织品。

透背:一种丝织品。

六铢:古代货币单位。

欹正:一种丝织品。

龟壳:一种丝织品。

阑出边关:非法出关。

边关:边境关口。

侵挠略夺:侵犯抢夺。

金明池:古代地名,指今北京市。

龙舟:一种装饰华丽的船,常用于水上庆典。

武德县:古代地名,指今河南省。

封禅: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

相州:古代地名,指今河南省。

滑州: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滑县境内。

澶、濮、曹、济:古代地名,指今河南省和山东省。

威塞军节度使:官职,负责军事的节度使。

关、陇流亡:指从关中和陇右逃亡的人。

河:指黄河。

江:指长江。

汉水:古代地名,指今湖北省。

滹沱:古代地名,指今河北省。

祁之资、沧之胡卢、雄之易恶池:古代地名,指今河北省。

溪、锦、叙、富四州蛮:古代民族,指居住在溪、锦、叙、富四州的民族。

右仆射:官职,宰相之一。

军国政要:国家军事和政治的重要事务。

史馆:古代官署名,负责编纂史书。

水陆路发运:水陆两路运输。

睢:古代地名,指今河南省。

侍中:官职,宰相之一。

十一月:古代以农历的月份,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天干地支纪日,十一月即农历十一月初。

壬子:天干地支纪日中的一种组合,壬为地支之一,子为地支之一,代表特定的日期。

川、峡:古代地理名词,川指四川,峡指三峡地区。

民祖父母父母:指人的祖父母和父母。

别籍异财:指不在同一户籍下的财产。

弃市律:古代法律名词,指被处死。

太一宫:古代祭祀天神的庙宇。

翰林学士:官名,唐代开始设置,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令、诗文等。

侍读官:官名,负责在皇帝身边读书,提供咨询。

绥、银、夏:古代地理名词,指绥德、银州、夏州等地。

没界外民:指逃亡到边界外的百姓。

归业:指返回原籍。

复三年:指给予三年的免税或免役待遇。

缘边戍卒:指边境地区的守军。

襦:古代一种短上衣。

淮海国王钱俶:指当时淮海地区的国王钱俶。

元帅:官名,古代军事指挥官。

国王:国家君主。

尚书中书令:官名,负责处理文书、机密等事务。

太师:官名,古代的一种尊称,相当于太傅、太保等。

宥州:古代地名,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

巡检使:官名,负责巡查地方治安。

李谒:人名,担任巡检使。

没:同“没落”,指失败、逃亡。

醴泉县: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境内。

雍熙元年:宋太宗赵光义的年号,公元984年。

仆射:官名,相当于宰相或副宰相。

薨:古代对贵族、大臣死亡的尊称。

逸书:指失传的书籍。

廷美:人名,指廷美公,即赵廷美,宋太宗赵光义的弟弟。

蠲:免除,减免。

州县:古代行政区划,州为较大的行政单位,县为较小的行政单位。

租:指田租,农民每年向官府缴纳的粮食。

甘露:指天降甘露,古代视为祥瑞之兆。

阙:古代帝王宫殿前的门楼。

麦:小麦,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农师:官名,负责指导农业生产。

文明殿:古代宫殿名。

丹凤门:古代宫殿门名。

匦院:古代官署名,负责接受百姓的申诉。

延恩匦:古代匦院的名称。

招谏匦:古代匦院的名称。

申冤匦:古代匦院的名称。

通玄匦:古代匦院的名称。

祠:祭祀。

并河新仓:位于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的新仓库。

隐士:指隐居不仕的人。

陈抟:人名,华山隐士,道教思想家。

希夷先生:陈抟的号。

夏州:古代地名,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

李继迁:人名,西夏国的建立者之一。

布帛:布和帛,古代的纺织品。

录事参军:官名,负责处理文书、档案等事务。

赇:贿赂。

杖杀:用杖刑处死。

中外:指朝廷内外。

秩:官职的品级。

浦城:古代地名,位于今福建省境内。

京畿:古代指京城及其附近地区。

岭南:古代地理名词,指岭南地区,即今天的广东、广西等地。

大酺:古代的一种宴会,通常在节日或庆典时举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宋史-本纪-卷四-评注

十一月壬子朔,以参知政事宋琪、李昉并平章事。

此句记载了朝廷对宋琪、李昉的任命,体现了朝廷对这两位官员的信任和重视。‘十一月壬子朔’中的‘朔’指每月的第一天,‘壬子’是干支纪日,表明了具体的时间。‘以参知政事宋琪、李昉并平章事’中的‘平章事’是官职名,相当于宰相,说明宋琪、李昉被提升为宰相级别的官员,这在当时是朝廷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癸丑,除川、峡民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弃市律。

此句反映了当时对民间财产继承的法律规定。‘除’意为废除,‘川、峡’指四川、峡州地区,‘民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指这些地区的民众因祖父母或父母不在本地而拥有异地的财产,‘弃市律’则是指这些财产因不符合当地法律而无法继承。废除这一律法,可能是为了减轻民众的负担,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己未,太一宫成。

‘太一宫’是古代道教建筑,‘成’指建成。此句表明太一宫已经建成,这是道教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反映了当时政府对道教的支持。

壬申,以翰林学士李穆、吕蒙正、李至并参知政事,枢密直学士张齐贤、王沔并同签署枢密院事。

此句记载了朝廷对多位学士和枢密直学士的任命,显示了朝廷对学术和军事人才的重视。‘翰林学士’是古代文学官员的职位,‘枢密直学士’则是军事官员的职位,‘同签署枢密院事’则意味着他们有权参与军事决策。

十二月壬午朔,诏绥、银、夏等州官吏招诱没界外民归业,仍给复三年。

此句反映了朝廷对边疆地区民众的政策。‘绥、银、夏’是边疆州名,‘招诱没界外民归业’指招揽边界外的民众回归本地从事生产,‘给复三年’则是对这些民众的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定居边疆。

丁亥,赐河北、河东缘边戍卒襦,京城诸军米。

此句说明了朝廷对边疆士兵和京城军队的关怀。‘襦’是一种衣物,‘缘边戍卒’指边疆守军,‘京城诸军’则指京城驻军,朝廷赐予他们衣物和粮食,体现了朝廷的关怀和军队的重要性。

淮海国王钱俶三上表乞解兵马大元帅、国王、尚书中书令、太师等官。

此句反映了淮海国王钱俶的政治态度。‘三上表乞解’表明他多次上表请求解除自己的官职,‘兵马大元帅’、‘国王’、‘尚书中书令’、‘太师’等官职都是极高的荣誉,钱俶的请求可能是因为对朝廷的不满或对自身政治地位的担忧。

罢元帅名,余不许。

朝廷拒绝了钱俶的请求,只罢免了他的元帅名号,其他官职不予解除。这表明朝廷对钱俶的忠诚度有所怀疑,但仍然保留了他的其他职位。

西人寇宥州,巡检使李谒击走之。

此句记载了边疆地区的战事。‘西人’指边疆的少数民族,‘寇宥州’指他们入侵宥州,‘巡检使李谒击走之’则表明巡检使李谒成功击退了入侵者,维护了边疆安全。

是月,醴泉县水中草变为稻。

此句记载了一个自然现象,‘醴泉县’是地名,‘水中草变为稻’可能是因为某种自然原因,使得原本生长在水中的草变成了稻,这在当时可能被视为一种祥瑞之兆。

滑州河决。

此句说明了滑州发生河堤决口的事件,这可能导致水灾,对当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雍熙元年春正月壬子朔,不受朝,群臣诣阁拜表称贺。

此句记载了雍熙元年(公元984年)春季朝廷的礼仪。‘雍熙元年’是年号,‘不受朝’指皇帝没有接受朝臣的朝见,‘群臣诣阁拜表称贺’则表明群臣前往宫中的阁楼向皇帝呈递贺表。

戊午,右仆射石熙载薨。

此句记载了朝廷重要官员石熙载的去世。‘右仆射’是官职名,‘薨’指去世,石熙载的去世对朝廷可能是一次重大损失。

壬戌,购逸书。

此句表明朝廷在寻找散失的书籍,可能是为了收集和整理古代文献,这对于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丁卯,涪陵县公廷美薨,追封涪陵王。

此句记载了涪陵县公廷美的去世,并且追封他为涪陵王。‘追封’是对已故官员的一种荣誉,表明朝廷对他的认可和尊重。

壬申,蠲诸州民去年官所贷粟。

此句说明了朝廷免除了一些州县民众去年所欠官贷的粟米。‘蠲’意为免除,‘官所贷粟’指官府借贷给民众的粮食,免除这些债务可能是为了减轻民众的负担。

癸酉,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李穆卒。

此句记载了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李穆的去世。李穆是朝廷的重要官员,他的去世对朝廷可能是一次重大损失。

三月丁巳,滑州河决既塞,帝作《平河歌》赐近臣,蠲水所及州县今年租。

此句记载了滑州河堤决口后,皇帝所作的《平河歌》以及赐予近臣的情景。‘平河歌’可能是皇帝为了安抚民心和鼓励治理河患而创作的,‘蠲水所及州县今年租’则是对受河患影响的州县的一种补偿措施。

癸未,以涪陵王子德恭、德隆为刺史,婿韩崇业为静难军司马。

此句说明了朝廷对涪陵王子德恭、德隆的任命,以及对他们女婿韩崇业的安排。这可能是对涪陵王家族的一种政治平衡,同时也体现了朝廷对婚姻政治的运用。

是月,甘露降太一宫庭。

此句记载了太一宫庭出现甘露的现象,这在当时可能被视为一种祥瑞之兆,反映了朝廷的吉祥和安宁。

夏四月乙酉,泰山父老诣阙请封禅。

此句说明了泰山父老请求皇帝进行封禅的情景。‘封禅’是古代皇帝的一种宗教仪式,泰山是五岳之首,泰山父老的请求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皇帝获得神灵认可和加强统治地位的必要仪式。

戊子,群臣表请凡三上,许之。

此句表明群臣多次上表请求皇帝进行封禅,并且最终得到了皇帝的同意。这反映了朝廷内部对封禅仪式的重视和对皇帝权威的尊重。

甲午,幸金明池,观习水战,因幸讲武台观射,赐武士帛。

此句记载了皇帝前往金明池观看水战和射箭的情景,并赐予武士帛。这体现了皇帝对军事活动的关注和对士兵的奖励。

五月庚戌朔,除江南盐禁。

此句说明了朝廷废除了江南地区的盐禁政策。‘除’意为废除,‘盐禁’是指禁止私人买卖盐,这一政策的废除可能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减轻民众的负担。

辛亥,幸城南观麦,赐刈者钱帛。

此句记载了皇帝前往城南观看麦田,并赏赐割麦的农民钱帛。这体现了皇帝对农业的关注和对农民的关怀。

罢诸州农师。

此句说明了朝廷废除了各州的农师职位。‘农师’是负责指导农业生产的官员,废除这一职位可能是为了简化政府机构或调整农业政策。

壬子,西州回鹘与波斯外道来贡。

此句说明了西州回鹘和波斯外道向朝廷进贡的情况。‘贡’是指向朝廷献上礼物,这反映了朝廷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及对外交往的重视。

丁丑,乾元、文明二殿灾。

此句说明了乾元殿和文明殿发生火灾的情况。‘灾’指灾害,这可能是对朝廷建筑和财产的重大损失。

己卯,以京官充堂后官。

此句说明了朝廷将京官安排到堂后官的职位。‘堂后官’是官职名,可能是指宫廷内的官员,这一安排可能是为了加强宫廷管理或调整官员的职责。

六月丁亥,诏求直言。

此句说明了朝廷下诏要求官员和民众提出直言。‘直言’是指坦率地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体现了朝廷对言论自由的重视和对民意的关注。

己丑,遣使按察两浙、淮南、西川、广南狱讼。

此句说明了朝廷派遣使者前往两浙、淮南、西川、广南等地调查狱讼案件。‘按察’是指调查和审理,这体现了朝廷对司法公正的重视和对地方治理的关注。

镇安军节度使、守中书令石守信薨。

此句记载了镇安军节度使、守中书令石守信的去世。石守信是朝廷的重要官员,他的去世对朝廷可能是一次重大损失。

庚子,令诸州长吏十日一虑囚。

此句说明了朝廷要求各州的长官每十天审阅一次囚犯的情况。‘虑囚’是指审阅囚犯的案情,这体现了朝廷对司法公正的重视和对囚犯待遇的关注。

壬寅,诏罢封泰山。

此句说明了朝廷下诏取消了封禅泰山的活动。这可能是由于种种原因,如财政负担、政治需要等。

甲辰,禁边臣境外种莳。

此句说明了朝廷禁止边疆官员在境外种植作物。‘禁’是指禁止,‘种莳’是指种植,这一禁令可能是为了防止边疆官员的贪腐行为或维护边疆安全。

秋七月壬子,改乾元殿为朝元殿,文明殿为文德殿,丹凤门为乾元门;改匦院为登闻鼓院,东延恩匦为崇仁检院,南招谏匦为思谏检院,西申冤匦为申明检院,北通玄匦为招贤检院。

此句记载了朝廷对宫廷建筑和机构的调整。‘改’是指更改,‘殿’、‘门’、‘院’等是宫廷建筑和机构的名称,这些调整可能是为了改善宫廷的管理或适应新的政治需要。

八月丁酉,亲祠太一宫。

此句说明了皇帝亲自前往太一宫进行祭祀。‘祠’是指祭祀,‘太一宫’是道教建筑,这体现了皇帝对道教文化的尊重和对宗教活动的重视。

壬寅,河水溢。

此句说明了河水泛滥的情况。‘溢’是指水溢出河岸,这可能导致水灾,对当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是月,淄州大水。

此句说明了淄州发生大水灾的情况。‘大水’是指洪水,这可能是对当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破坏。

九月壬戌,群臣表三上尊号曰应运统天睿文英武大圣至仁明德广孝皇帝,不许,宰相叩头固请,终不许。

此句说明了群臣多次上表请求皇帝接受尊号,但最终被拒绝。‘应运统天睿文英武大圣至仁明德广孝皇帝’是皇帝的尊号,宰相的请求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皇帝应得的荣誉,但皇帝的拒绝可能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应该谦虚或是对尊号有所保留。

丙寅,幸并河新仓。

此句说明了皇帝前往并河新仓的情景。‘幸’是指皇帝亲自前往,‘并河新仓’是储存粮食的仓库,这体现了皇帝对粮食储备的重视。

冬十月甲申,赐华山隐士陈抟号希夷先生。

此句说明了朝廷赐予华山隐士陈抟号‘希夷先生’。‘赐’是指赐予,‘号’是指称号,‘希夷先生’是对陈抟的一种尊称,这体现了朝廷对隐士和文化的尊重。

夏州言掩击李继迁,获其母妻,俘千四百余帐,继迁走。

此句说明了夏州对李继迁的军事行动。‘言’是指报告,‘掩击’是指突然袭击,‘获’是指捕获,‘俘’是指俘虏,‘帐’是指帐篷,这表明夏州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

壬辰,禁布帛不中度者。

此句说明了朝廷禁止不符合标准的布帛。‘禁’是指禁止,‘不中度者’是指不符合标准的物品,这一禁令可能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和质量标准。

癸巳,岚州献牝兽,一角,并瑞物六十三种图付史馆。

此句说明了岚州向朝廷献上了一种珍稀动物和六十三种瑞物的图像。‘献’是指献上,‘牝兽’是指雌性动物,‘瑞物’是指吉祥的物品,这些献上可能是为了祈求朝廷的吉祥和繁荣。

戊戌,忠州录事参军卜元干坐受赇枉法,杖杀之。

此句说明了忠州录事参军卜元干因受贿违法而被杖杀。‘坐’是指因罪而受罚,‘赇’是指贿赂,‘枉法’是指违法,这表明朝廷对腐败行为的严厉打击。

十一月壬子,高丽国王遣使来贡。

此句说明了高丽国王派遣使者向朝廷进贡。‘遣使’是指派遣使者,‘贡’是指进贡,这反映了朝廷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

丁巳,祀天地于圜丘,大赦,改元,中外文武官进秩有差。

此句说明了朝廷在圜丘祭祀天地,进行大赦,改换年号,并提升文武官员的秩位。‘祀’是指祭祀,‘圜丘’是古代祭祀天地的场所,‘大赦’是指赦免罪犯,‘改元’是指改换年号,‘进秩’是指提升官职,这些活动体现了朝廷的宗教信仰、法律制度和人事调整。

癸酉,以浦城童子杨亿为秘书省正字。

此句说明了浦城童子杨亿被任命为秘书省正字。‘以’是指任命,‘秘书省’是朝廷的机构,‘正字’是官职名,这表明朝廷对年轻人才的重视和对文化事业的关注。

十二月庚辰,淮海国王钱俶徙封汉南国王。

此句说明了淮海国王钱俶被迁徙到汉南地区封王。‘徙封’是指迁徙并封王,‘汉南国王’是新的封号,这可能是对钱俶的一种政治安排。

癸未,赐京畿高年帛。

此句说明了朝廷赐予京畿地区的高龄人士帛。‘赐’是指赐予,‘帛’是一种丝织品,这体现了朝廷对老年人的关怀和尊重。

丁亥,罢岭南采珠场。

此句说明了朝廷废除了岭南地区的采珠场。‘罢’是指废除,‘采珠场’是指采集珍珠的场所,这可能是为了调整经济政策或保护海洋资源。

壬辰,立德妃李氏为皇后。

此句说明了立德妃李氏被立为皇后。‘立德妃’是她的封号,‘皇后’是皇后的封号,这表明朝廷对皇室的重视和对皇后地位的尊重。

丙申,御乾元门,赐京师大酺三日。

此句说明了皇帝在乾元门举行宴会,并赐予京城三日大酺。‘御’是指皇帝亲自主持,‘乾元门’是宫廷的门名,‘大酺’是指盛大的宴会,这体现了朝廷的喜庆和对民众的关怀。

戊戌,大雨雪。

此句说明了京城出现了大雨雪的天气。‘大雨雪’是指大雨和雪同时出现,这可能是对京城的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宋史-本纪-卷四》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534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