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气血原本

作者: 弘忍(602年-675年),唐代高僧,禅宗的第五代祖师。弘忍的禅宗教义注重心性修炼,尤其重视直观的心性觉悟。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7世纪)。

内容简要:《四圣心源》是弘忍禅宗思想的阐述,书中深入探讨了心灵的修养与觉悟的过程,强调通过禅修达到四圣的境地:圣、贤、菩萨和佛的状态。通过内心的修炼和觉悟,达到自我完善与觉醒的境地,是禅宗核心思想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气血原本-原文

肝藏血,肺藏气,而气原于胃,血本于脾。

盖脾土左旋,生发之令畅,故温暖而生乙木;胃土右转,收敛之政行,故清凉而化辛金。

午半阴生,阴生则降,三阴右降,则为肺金。

肺金即心火之清降者也,故肺气清凉而性收敛。

子半阳生,阳生则升,三阳左升,则为肝木。

肝木即肾水之温升者也,故肝血温暖而性生发。

肾水温升而化木者,缘己土之左旋也,是以脾为生血之本;

心火清降而化金者,缘戊土之右转也,是以胃为化气之原。

气统于肺,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布也,其在脏腑则曰气,而在经络则为卫。

血统于肝,凡脏腑经络之血,皆肝血之所流注也,其在脏腑则曰血,而在经络则为营。

营卫者,经络之气血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气血原本-译文

肝脏负责储存血液,肺脏负责储存气体,而气是由胃产生的,血液是由脾产生的。因为脾土向左旋转,能够促进生长的力量顺畅,所以它温暖并生成了乙木(木的属性之一);胃土向右旋转,执行收敛的功能,所以它清凉并转化成了辛金(金的属性之一)。在午时,阴气开始增长,阴气增长就会下降,三个阴气下降,就形成了肺金。肺金是心火清冷的下降部分,所以肺气清凉且具有收敛的性质。在子时,阳气开始增长,阳气增长就会上升,三个阳气上升,就形成了肝木。肝木是肾水温暖上升的部分,所以肝血温暖且具有生长的性质。肾水能够温暖上升并转化为木的原因,是因为己土向左旋转,因此脾是生成血液的根本;心火清冷下降并转化为金的原因,是因为戊土向右旋转,因此胃是产生气体的源头。

气体由肺统一管理,所有脏腑经络的气体都是由肺气宣布的,在脏腑中称为气体,在经络中称为卫气。血液由肝统一管理,所有脏腑经络的血液都是由肝血流动注入的,在脏腑中称为血液,在经络中称为营气。营气和卫气,是经络中的气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气血原本-注解

肝藏血:在中医理论中,肝具有藏血的功能,即肝脏负责储存和调节血液,维持血液的正常循环。

肺藏气:中医认为肺脏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同时也是气的生成和调节中心,肺藏气意味着肺负责呼吸和气的交换。

气原于胃:气在中医理论中是生命活动的根本,胃被认为是气的源头之一,因为胃的功能包括消化和吸收,为身体提供能量。

血本于脾:脾在中医理论中是血液生成和储存的主要器官,血本于脾意味着血液的产生和调节与脾的功能密切相关。

脾土左旋:脾土左旋指的是脾的功能特点,脾土在五行中属土,左旋代表脾的升清功能,即脾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

生发之令畅:生发之令畅指的是脾的升清功能使得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乙木:乙木在五行中代表木,与肝相对应,象征着生长和发育。

胃土右转:胃土右转指的是胃的功能特点,胃土在五行中属土,右转代表胃的降浊功能,即胃将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辛金:辛金在五行中代表金,与肺相对应,象征着收敛和清洁。

午半阴生:午时是中午11点到13点,半阴生指的是在这个时间段,阴气开始增长。

阴生则降:阴气增长时,身体中的物质会向下运行,如肺金下降。

三阴右降:三阴指的是三个阴经,右降表示阴经的气血向下运行。

肺金:肺金在五行中代表金,与肺相对应,象征着收敛和清洁。

心火之清降者也:心火清降指的是心脏的火性能够保持清凉和下降,与心火的功能相关。

子半阳生:子时是晚上23点到1点,半阳生指的是在这个时间段,阳气开始增长。

阳生则升:阳气增长时,身体中的物质会向上运行,如肝木上升。

三阳左升:三阳指的是三个阳经,左升表示阳经的气血向上运行。

肝木:肝木在五行中代表木,与肝相对应,象征着生长和发育。

肾水:肾水在五行中代表水,与肾相对应,象征着滋润和寒冷。

温升:温升指的是肾水温暖而能够上升,与肾的功能相关。

缘己土之左旋:己土在五行中代表土,左旋代表土的生化功能,肾水温升与土的左旋有关。

戊土之右转:戊土在五行中代表土,右转代表土的收敛功能,心火清降与土的右转有关。

气统于肺:气统于肺意味着肺是气的统帅,肺气能够调节和分布全身的气。

脏腑经络之气:脏腑经络之气指的是脏腑和经络中的气。

卫:卫是卫气的简称,是保卫身体免受外邪侵袭的气。

血统于肝:血统于肝意味着肝是血的统帅,肝血能够调节和分布全身的血液。

脏腑经络之血:脏腑经络之血指的是脏腑和经络中的血液。

营:营是营气的简称,是营养身体的气。

营卫:营卫是营气和卫气的合称,是经络中的气血,负责营养和保卫身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气血原本-评注

古文中所述的‘肝藏血,肺藏气’是中国古代医学中关于脏腑功能的经典描述。肝藏血,意味着肝脏在人体中负责储存和调节血液,这一功能与肝脏的生理特性密切相关。‘血本于脾’则进一步阐述了脾脏在血液生成和调节中的重要作用,脾脏作为后天之本,其运化水谷精微,生成气血,为血液的生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盖脾土左旋,生发之令畅,故温暖而生乙木’这一句中,‘脾土左旋’和‘生发之令畅’揭示了脾脏的生理特性。在五行理论中,脾属土,土生金,土的左旋运动象征着其生发之性,这种特性使得脾脏能够温暖身体,促进乙木(木为肝木)的生长,从而维持肝脏正常的生理功能。

‘胃土右转,收敛之政行,故清凉而化辛金’与此类似,描述了胃的生理特性。胃属土,土生金,胃的右转运动象征着其收敛之性,这种特性使得胃能够清凉身体,化生辛金(金为肺金),从而维持肺脏的正常功能。

‘午半阴生,阴生则降,三阴右降,则为肺金’和‘子半阳生,阳生则升,三阳左升,则为肝木’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阴阳五行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作用。午时为一天中阴气开始增长的时刻,阴气增长则趋向下降,三阴之气下降,最终形成肺金,体现了肺脏在调节呼吸和气的下降方面的作用。子时为一天中阳气开始增长的时刻,阳气增长则趋向上升,三阳之气上升,最终形成肝木,体现了肝脏在调节血液和血的上升方面的作用。

‘肾水温升而化木者,缘己土之左旋也’和‘心火清降而化金者,缘戊土之右转也’这两句说明了肾脏和心脏与五行之间的关系。肾脏属水,水生木,肾脏的水分通过己土的左旋运动转化为木,这与肝脏的生理功能相辅相成。心脏属火,火生金,心脏的火通过戊土的右转运动转化为金,这与肺脏的生理功能相辅相成。

‘气统于肺,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布也’和‘血统于肝,凡脏腑经络之血,皆肝血之所流注也’这两句强调了肺和肝在调节全身气血循环中的核心地位。肺主气,肝主血,二者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营卫者,经络之气血也’这一句是对营卫概念的总结。营卫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营指营气,卫指卫气,二者都是经络中的气血,营气营养全身,卫气防御外邪,共同维护人体的健康。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气血原本》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94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