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说苑-杂言

作者: 刘向(约公元前77年-前6年),西汉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主要以其对古代经典的整理与注解闻名。《说苑》是他整理并编纂的一部杂著,书中涉及许多历史、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内容。

年代:成书于西汉(约公元前1世纪)。

内容简要:《说苑》是一部以历史故事、人物言论和智谋为基础的典籍,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书中通过讲述历代君臣的治国理政、忠臣与权臣的互动、智者的谋略等,探讨了政治和社会的规律。它不只是历史的记载,更蕴含了对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哲理,是研究古代政治思想的珍贵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说苑-杂言-原文

贤人君子者,通乎盛衰之时,明乎成败之端,察乎治乱之纪,审乎人情。

知所去就,故虽穷不处亡国之势,虽贫不受污君之禄;是以太公七十而不自达,孙叔敖三去相而不自悔;何则?不强合非其人也。

太公一合于周而侯七百岁,孙叔敖一合于楚而封十世;大夫种存亡越而霸,句践赐死于前;李斯积功于秦,而卒被五刑。

尽忠忧君,危身安国,其功一也;或以封侯而不绝,或以赐死而被刑;所慕所由异也。

故箕子去国而佯狂,范蠡去越而易名,智过去君弟而更姓,皆见远识微,而仁能去富势,以避萌生之祸者也。

夫暴乱之君,孰能离絷以役其身,而与于患乎哉?故贤者非畏死避害而已也,为杀身无益而明主之暴也。

比干死纣而不能正其行,子胥死吴而不能存其国;二子者强谏而死,适足明主之暴耳,未始有益如秋毫之端也。

是以贤人闭其智,塞其能,待得其人然后合;故言无不听,行无见疑,君臣两与,终身无患。

今非得其时,又无其人,直私意不能已,闵世之乱,忧主之危;以无赀之身,涉蔽塞之路;经乎谗人之前,造无量之主,犯不测之罪;伤其天性,岂不惑哉?

故文信侯、李斯,天下所谓贤也,为国计揣微射隐,所谓无过策也;战胜攻取,所谓无强敌也。

积功甚大,势利甚高。贤人不用,谗人用事,自知不用,其仁不能去;制敌积功,不失秋毫;避患去害,不见丘山。

积其所欲,以至其所恶,岂不为势利惑哉?诗云:‘人知其一,莫知其它。’此之谓也。

子石登吴山而四望,喟然而叹息曰:‘呜呼悲哉!世有明于事情,不合于人心者;有合于人心,不明于事情者。’

弟子问曰:‘何谓也?’子石曰:‘昔者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尽忠极谏,抉目而辜;太宰嚭、公孙雒,偷合苟容,以顺夫差之志而伐吴。二子沈身江湖,头悬越旗。’

昔者费仲、恶来革、长鼻决耳,崇侯虎顺纣之心,欲以合于意,武王伐纣、四子身死牧之野,头足异所,比干尽忠剖心而死。

今欲明事情,恐有抉目剖心之祸,欲合人心,恐有头足异所之患。由是观之,君子道狭耳。

诚不逢其明主,狭道之中,又将危险闭塞,无可从出者。

祁射子见秦惠王,惠王说之,于是唐姑谗之,复见,惠王怀怒以待之。

非其说异也,所听者易也。

故以征为羽,非弦之罪也;以甘为苦,限味之过也。

弥子瑕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罪刖。

弥子瑕之母疾,人闻,夜往告之。弥子瑕擅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犯刖罪哉!’

君游果园,弥子瑕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而忘其口味。’

及弥子瑕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故尝矫吾车,又尝食我以余桃。’

故子瑕之行未必变初也,前见贤后获罪者,爱憎之生变也。

舜耕之时不能利其邻人,及为天子,天下戴之。

故君子穷则善其身,达则利于天下。

孔子曰:‘自季孙之赐我千钟而友益亲,自南宫项叔之乘我车也,而道加行。故道有时而后重,有势而后行,微夫二子之赐,丘之道几于废也。’

太公田不足以偿种,渔不足以偿网,治天下有余智。

文公种米,曾子架羊,孙叔敖相楚,三年不知轭在衡后,务大者固忘小。

智伯厨人亡炙●而知之,韩魏反而不知;邯郸、子阳园人亡桃而知之,其亡也不知。

务小者亦忘大也。

淳于髡谓孟子曰:‘先名实者,为人者也;后名实者,自为者也。’

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实未加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

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恶污君,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

三子者不同道,其趣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何必同?’

曰:‘鲁穆公之时,公仪子为政,子思、子庚为臣,鲁之削也滋甚。若是乎贤者之无益于国也。’

曰:‘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故不用贤则亡,削何可得也。’

曰:‘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

华舟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有诸内必形于外;为其事,无其功,髡未睹也。

是故无贤者也,有则髡必识之矣。’

曰:‘孔子为鲁司寇而不用,从祭膰肉不至,不脱冕而行;其不善者以为为肉也,其善者以为为礼也。

乃孔子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苟去,故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得识也。’

梁相死,惠子欲之梁,渡河而遽堕水中,船人救之。

船人曰:‘子欲何之而遽也?’曰:‘梁无相,吾欲往相之。’

船人曰:‘子居船橶之间而困,无我则子死矣,子何能相梁乎?’

惠子曰:‘子居艘楫之间则吾不如子;至于安国家,全社稷,子之比我,蒙蒙如未视之狗耳。’

西闾过东渡河中流而溺,船人接而出之,问曰:‘今者子欲安之?’

西闾过曰:‘欲东说诸侯王。’

船人掩口而笑曰:‘子渡河中流而溺,不能自救,安能说诸侯乎?’

西闾过曰:‘无以子之所能相为伤也。子独不闻和氏之璧乎?价重千金,然以之间纺,曾不如瓦砖;隋侯之珠,国宝也,然用之弹,曾不如泥丸;骐骥騄駬,倚衡负轭而趋,一日千里,此至疾也,然使捕鼠,曾不如百钱之狸;干将、莫邪拂鐘不錚,試物不知,揚刃离金斩羽契铁斧,此至利也,然以之补履,曾不如两钱之锥。今子持楫乘扁舟,处广水之中,当阳侯之波,而临渊流,适子之所能耳。若诚与子东说诸侯王,见一国之王,子之蒙蒙,无异夫未视之狗耳。’

甘戊使于齐,渡大河。

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

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今夫世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易;是以君子先相其土地,而裁其器,观其俗,而和其风,总众议而定其教。

愚人有学远射者,参矢而发,已射五步之内,又复参矢而发;世以易矣,不更其仪,譬如愚人之学远射。

目察秋毫之末者,视不能见太山;耳听清浊之调者,不闻雷霆之声。

何也?唯其意有所移也。

百人操觿,不可为固结;千人谤狱,不可为直辞,万人比非,不可为显士。

麋鹿成群,虎豹避之;飞鸟成列,鹰鹫不击;众人成聚,圣人不犯。

腾蛇游于雾露,乘于风雨而行,非千里不止;然则暮托宿于鳣之穴,所以然者,何也?用心不一也。

夫蚯蚓内无筋骨之强,外无爪牙之利;然下饮黄泉,上垦晞土。

所以然者,何也?用心一也。

聪者耳闻,明者目见,聪明形则仁爱者,廉耻分矣。

故非其道而行之,虽劳不至;非其有而求之,虽强不得;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是以远容而名章也。

诗云:‘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此之谓也。

楚昭王召孔子,将使执政而封以书社七百。

子西谓楚王曰:‘王之臣用兵有如子路者乎?使诸侯有如宰予者乎?长官五官有如子贡者乎?昔文王处酆、武王处镐之间百乘之地,伐上杀主立为天子,世皆曰圣。王今以孔子之贤而有书社七百里之地,而三子佐之,非楚之利也。’

楚王遂止。

夫善恶之难分也,圣人独见疑,而况于贤者乎!是以贤圣罕合,谄谀常兴也。

故有千岁之乱而无百岁之治,孔子之见疑,岂不痛哉!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有智者寿乎?’

孔子曰:‘然。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人自取之。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佚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忤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以少犯众,弱以侮强,忿怒不量力者,兵共杀之。此三者,非命也,人自取之。诗云:‘人而无仪,不死何为?’此之谓也。’

孔子遭难陈、蔡之境,绝粮,弟子皆有饥色,孔子歌两柱之间。

子路入见曰:‘夫子之歌,礼乎?’

孔子不应,曲终而曰:‘由,君子好乐为无骄也,小人好乐为无慑也,其谁知之?子不我知而从我者乎?’

子路不悦,援干而舞,三终而出。

及至七日,孔子修乐不休,子路愠见曰:‘夫子之修乐,时乎?’

孔子不应,乐终而曰:‘由,昔者齐桓霸心生于莒,句践霸心生于会稽,晋文霸心生于骊氏,故居不幽,则思不远,身不约则智不广,庸知而不遇之。’

于是兴,明日免于厄。

子贡执辔曰:‘二三子从夫子而遇此难也,其不可忘也!’

孔子曰:‘恶是何也?语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医。夫陈、蔡之间,丘之幸也。二三子从丘者皆幸人也。吾闻人君不困不成王,列士不困不成行。昔者汤困于吕,文王困于羑里,秦穆公困于殽,齐桓困于长勺,句践困于会稽,晋文困于骊氏。夫困之为道,从寒之及暖,暖之及寒也,唯贤者独知而难言之也。易曰:‘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圣人所与人难言信也。’

孔子困于陈、蔡之间,居环堵之内,席三经之席,七日不食,藜羹不糁,弟子皆有饥色,读诗书治礼不休。

子路进谏曰:‘凡人为善者天报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以祸。今先生积德行,为善久矣。意者尚有遗行乎?奚居隐也!’

孔子曰:‘由,来,汝不知。坐,吾语汝。子以夫知者为无不知乎?则王子比干何为剖心而死?以谏者为必听耶?伍子胥何为抉目于吴东门?子以廉者为必用乎?伯夷、叔齐何为饿死于首阳山之下?子以忠者为必用乎?则鲍庄何为而肉枯?荆公子高终身不显,鲍焦抱木而立枯,介子推登山焚死。故夫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众矣,岂独丘哉!贤不肖者才也,为不为者人也,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有其才不遇其时,虽才不用,苟遇其时,何难之有!故舜耕历山而逃于河畔,立为天子则其遇尧也。傅说负壤土、释板筑,而立佐天子,则其遇武丁也。伊尹,有莘氏媵臣也,负鼎俎调五味而佐天子,则其遇成汤也。吕望行年五十卖食于棘津,行年七十屠牛朝歌,行年九十为天子师,则其遇文王也。管夷吾束缚胶目,居槛车中,自车中起为仲父,则其遇齐桓公也。百里奚自卖取五羊皮,伯氏牧羊以为卿大夫,则其遇秦穆公也。沈尹名闻天下,以为令尹,而让孙叔敖,则其遇楚庄王也。伍子胥前多功,后戮死,非其智益衰也,前遇阖庐,后遇夫差也。夫骥厄罢盐车,非无骥状也,夫世莫能知也;使骥得王良、造父,骥无千里之足乎?芝兰生深林,非为无人而不香。故学者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也,忧而不衰也,此知祸福之始而心不惑也,圣人之深念独知独见。舜亦贤圣矣,南面治天下,唯其遇尧也;使舜居桀纣之世,能自免于刑戮固可也,又何官得治乎?夫桀杀关龙逄而纣杀王子比干,当是时,岂关龙逄无知,而比干无惠哉?此桀纣无道之世然也。故君子疾学修身端行,以须其时也。’

孔子之宋,匡简子将杀阳虎,孔子似之。甲士以围孔子之舍,子路怒,奋戟将下斗。孔子止之,曰:‘何仁义之不免俗也?夫诗、书之不习,礼、乐之不修也,是丘之过也。若似阳虎,则非丘之罪也,命也夫。由,歌予和汝。’子路歌,孔子和之,三终而甲罢。

孔子曰:‘不观于高岸,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失之者其不在此乎?士慎三者,无累于人。’

曾子曰:‘响不辞声,鉴不辞形,君子正一而万物皆成。夫行非为影也,而影随之;呼非为响也,而响和之。故君子功先成而名随之。’

子夏问仲尼曰:‘颜渊之为人也,何若?’曰:‘回之信,贤于丘也。’曰:‘子贡之为人也,何若?’曰:‘赐之敏,贤于丘也。’曰:‘子路之为人也,何若?’曰:‘由之勇,贤于丘也。’曰:‘子张之为人也,何若?’曰:‘师之庄,贤于丘也。’于是子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者何为事先生?’曰:‘坐,吾语汝。回能信而不能反,赐能敏而不能屈,由能勇而不能怯,师能庄而不能同。兼此四子者,丘不为也。夫所谓至圣之士,必见进退之利,屈伸之用者也。’

东郭子惠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夫隐括之旁多枉木,良医之门多疾人,砥砺之旁多顽钝。夫子修道以俟天下,来者不止,是以杂也。诗云:‘菀彼柳斯,鸣蜩嘒嘒;有漼者渊,莞苇淠淠。’言大者之旁,无所不容。’

昔者南瑕子过程太子,太子为烹鲵鱼。南瑕子曰:‘吾闻君子不食鲵鱼。’程太子曰:‘乃君子否?子何事焉?’南瑕子曰:‘吾闻君子上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于恶自退之原也。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吾岂敢自以为君子哉?志向之而已。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孔子观于吕梁,悬水四十仞,环流九十里,鱼鳖不能过,鼋鼍不敢居;有一丈夫,方将涉之。孔子使人并崖而止之曰:‘此悬水四十仞,圜流九十里,鱼鳖不敢过,鼋鼍不敢居,意者难可济也!’丈夫不以错意,遂渡而出。孔子问:‘子巧乎?且有道术乎?所以能入而出者何也?’丈夫曰:‘始吾入,先以忠信,吾之出也,又从以忠信;忠信错吾躯于波流,而吾不敢用私。吾所以能入而复出也。’孔子谓弟子曰:‘水而尚可以忠信,义久而身亲之,况于人乎?’

子路盛服而见孔子。孔子曰:‘由,是襜襜者何也?昔者江水出于岷山;其始也,大足以滥觞,及至江之津也,不方舟,不避风,不可渡也,非唯下流众川之多乎?今若衣服甚盛,颜色充盛,天下谁肯加若者哉?’子路趋而出,改服而入,盖自如也。孔子曰:‘由,记之,吾语若:●于言者,华也,奋于行者,伐也。夫色智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言之要也;能之为能,不能为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要则仁;既知且仁,夫有何加矣哉?由,诗曰:‘汤降不迟,圣教日跻’。此之谓也。’

子路问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孔子曰:‘无也。君子之修其行未得,则乐其意;既已得,又乐其知。是以有终生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则不然,其未之得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

孔子见荣启期,衣鹿皮裘,鼓瑟而歌。

孔子问曰:‘先生何乐也?’

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既已得为人,是一乐也。人以男为贵,吾既已得为男,是二乐也。人生不免襁褓,吾年已九十五,是三乐也。夫贫者士之常也,死者民之终也,处常待终,当何忧乎?’

曾子曰:‘吾闻夫子之三言,未之能行也。夫子见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夫子见人有善若已有之,是夫子之不争也。闻善必躬亲行之,然后道之,是夫子之能劳也。夫子之能劳也,夫子之不争也,夫子之易事也,吾学夫子之三言而未能行。’

孔子说:‘回,若有君子之道四:强于行己,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持身。’

仲尼曰:‘史鰌有君子之道三:不仕而敬上,不祀而敬鬼,直能曲于人。’

孔子曰:‘丘死之后,商也日益,赐也日损;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如己者。’

孔子将行,无盖。

弟子曰:‘子夏有盖,可以行。’

孔子曰:‘商之为人也,甚短于财。吾闻与人交者,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长矣。’

子路行,辞于仲尼曰:‘敢问新交取亲若何?言寡可行若何?长为善士而无犯若何?’

仲尼曰:‘新交取亲,其忠乎!言寡可行,其信乎!长为善士而无犯,其礼乎!’

子路将行,辞于仲尼,曰:‘赠汝以车乎?以言乎?’

子路曰:‘请以言!’

仲尼曰:‘不强不远,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复,不恭无礼。慎此五者,可以长久矣。’

曾子从孔子于齐,齐景公以下卿礼聘曾子,曾子固辞,将行,晏子送之,曰:‘吾闻君子赠人以财,不若以言。今夫兰本三年,湛之以鹿醢,既成则易以匹马,非兰本美也。愿子详其所湛。既得所湛,亦求所湛。吾闻君子居必择处,所以求士也;游必择士,所以修道也。吾闻反常移性者欲也,故不可不慎也。’

孔子曰:‘中人之情,有余则侈,不足则俭,无禁则淫,无度则失,纵欲则败。饮食有量,衣服有节,宫室有度,畜聚有数,车器有限,以防乱之源也。故夫度量不可不明也,善言不可不听也。’

孔子曰:‘巧而好度必工,勇而好同必胜,知而好谋必成;愚者反是,夫处重擅宠,专事妒贤,愚者之情也。志骄傲而轻旧怨,是以尊位则必危,任重则必崩,擅宠则必辱。’

孔子曰:‘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刑戮之民,不从君之政,言疾之难行。故君子不急断,不意使,以为乱源。’

孔子曰:‘终日言不遗己之忧,终日行不遗己之患,唯智者有之。故恐惧所以除患也,恭敬所以越难也;终身为之,一言败之,可不慎乎!’

孔子曰:‘以富贵为人下者,何人不与?以富贵敬爱人者,何人不亲?众言不逆,可谓知言矣,众向之,可谓知时矣。’

孔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仲尼曰:‘非其地而树之,不生也,非其人而语之,弗听也;得其人,如聚沙而雨之,非其人,如聚聋而鼓之。’

孔子曰:‘船非水不可行,水入船中,则其没也,故曰:君子不可不严也,小人不可不闭也!’

孔子曰:‘依贤固不困,依富固不穷,马趼斩而复行者何,以辅足众也。’

孔子曰:‘不知其子,视其所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

又曰:‘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故曰:丹之所藏者赤,乌之所藏者黑。君子慎所藏。’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

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观焉尔也。’

‘夫智者何以乐水也?’曰:‘泉源溃溃,不释昼夜,其似力者;循理而行,不遗小间,其似持平者;动而之下,其似有礼者;赴千仞之壑而不疑,其似勇者;障防而清,其似知命者;不清以入,鲜洁以出,其似善化者;众人取平品类以正,万物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其似有德者;淑淑渊渊,深不可测,其似圣者。通润天地之间,国家以成,是知之所以乐水也。诗云:‘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乐水之谓也。’

‘夫仁者何以乐山也?’曰:‘夫山巃嵷●嶵,万民之所观仰。草木生焉,众木立焉,飞禽萃焉,走兽休焉,宝藏殖焉,奇夫息焉,育群物而不倦焉,四方并取而不限焉。出云风通气于天地之间,国家以成,是仁者所以乐山也。诗曰:‘太山岩岩,鲁侯是瞻。’乐山之谓矣。’

玉有六美,君子贵之:望之温润,近之栗理,声近徐而闻远,折而不挠,阙而不荏,廉而不刿,有瑕必示之于外,是以贵之。

望之温润者,君子比德焉,近于栗理者,君子比智焉;声近徐而闻远者,君子比义焉;折而不挠,阙而不荏者,君子比勇焉;廉而不刿者,君子比仁焉;有瑕必见于外者,君子比情焉。

道吾问之夫子:‘多所知,无所知,其身孰善者乎?’

对曰:‘无知者,死人属也;虽不死,累人者必众甚矣。然多所知者好,其用心也多;所知者出于利人即善矣,出于害人即不善也。’

道吾曰:‘善哉!’

越石父曰:‘不肖人,自贤也;愚者,自多也;佞人者,皆莫能相其心口以出之,又谓人勿言也。譬之犹渴而穿井,临难而后铸兵,虽疾从而不及也。’

夫临财忘贫,临生忘死,可以远罪矣。

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上交者不失其禄,下交者不离于患,是以君子择人以交,农人择田而田。

君子树人,农夫树田;田者择种而种之,丰年必得粟;士择人而树之,丰时必得禄矣。

天下失道,而后仁义生焉,国家不治,而后孝子生焉,民争不分,而后慈惠生焉,道逆时反,而后权谋生焉。

凡善之生也,皆学之所由。

一室之中,必有主道焉,父母之谓也;故君正则百姓治,父母正则子孙孝慈。

是以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

夫仁者好合人,不仁者好离人,故君子居人间则治,小人居人间则乱;君子欲和人,譬犹水火不相能然也,而鼎在其间,水火不乱,乃和百味。

是以君子不可不慎择人在其间!

齐景公问晏子曰:‘寡人自坐地,二三子皆坐地;吾子独搴草而坐之,何也?’

晏子对曰:‘婴闻之:唯丧与狱坐于地。今不敢以丧狱之事侍于君矣。’

齐高廷问于孔子曰:‘廷、不旷山,不直地,衣蓑提执精气,以问事君之道,愿夫子告之。’

孔子曰:‘贞以干之,敬以辅之,待人无倦,见君子则举之,见小人则退之;去尔恶心而忠与之,敏其行,修其礼,千里之外亲如兄弟;若行不敏,礼不合,对门不通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说苑-杂言-译文

贤人和君子,能理解兴衰更替的时机,明白成败的关键,洞察治乱的标准,了解人情。知道什么该放弃什么该追求,所以即使处境艰难也不愿意置身于亡国之境,即使贫穷也不愿意接受污君的俸禄;因此太公姜子牙七十岁还不自求显达,孙叔敖三次被免相而不后悔;为什么呢?因为他不强求不符合自己的人。太公与周朝合作一次,周朝就延续了七百年的国运,孙叔敖与楚国合作一次,楚国就传了十代;大夫文种使越国存续并称霸,而勾践却赐死了他;李斯在秦国积累功绩,最终却遭受了五刑之刑。他们都尽忠忧君,危身安国,他们的功绩是一样的;有的人因封侯而永享荣华,有的人因赐死而受刑;他们所追求的不同。所以箕子离开国家假装疯狂,范蠡离开越国而改名,智伯国君弟弟逃亡而改姓,他们都因为看到了远大的智慧和微小的隐患,能够放弃财富和权势,以避免祸患的产生。那些暴虐的君主,谁能够脱离束缚,让自己的身体陷入困境,参与到祸患中去呢?所以贤人并不仅仅是因为害怕死亡和躲避祸害,而是因为即使牺牲自己也没有益于暴虐的明君。比干虽然忠于商纣王而死,却不能纠正他的行为;伍子胥虽然忠于吴国而死,却不能保全他的国家;这两位都是因为强谏而死,恰好证明了明君的暴虐,并没有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因此贤人隐藏自己的智慧,封闭自己的能力,等待遇到合适的人再合作;所以他们的言论没有人不听从,行为没有人怀疑,君臣之间相互信任,终身没有祸患。现在不是遇到合适的时候,也没有遇到合适的人,只是个人的私心不能停止,对世道的混乱,对君主的危险感到忧虑;以无财之身,走在险恶的道路上;经过谗言者面前,接近无法预知的君主,犯下无法预料的罪行;伤害了自己的天性,难道不令人困惑吗?所以文信侯、李斯,天下人都认为他们是贤人,为国家策划,深谋远虑,没有过错的策略;战胜攻取,没有强大的敌人。积累的功绩很大,权势和利益也很高。贤人不用,谗言者得势,他们知道自己的仁义不能改变;在制敌和积累功绩上,不失任何一点;在避免祸患和危害上,不见任何一点。积累自己想要的,以至于达到自己厌恶的地步,难道不是被权势和利益所迷惑吗?《诗经》中说:“人们只知道其中的一面,却不知道其他方面。”这就是这个意思。

子石登上吴山四处眺望,叹息着说:“唉,多么悲哀啊!世界上有明白事情的人,却不合乎人心;有合乎人心的人,却不明白事情。”他的弟子问:“这是什么意思?”子石说:“以前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忠言,即使尽忠极谏,也被挖去眼睛而遭杀戮;太宰嚭、公孙雒,为了迎合夫差的意愿而攻打吴国。这两个人最终沉没在江湖,头颅悬挂在越国的旗帜上。以前费仲、恶来革、长鼻决耳、崇侯虎迎合商纣王的意愿,想要迎合他的心意,武王伐纣时,这四个人在牧野被杀,头和脚分别埋在不同的地方,比干尽忠剖心而死。现在想要明白事情,恐怕会有被挖去眼睛剖心的灾祸;想要迎合人心,恐怕会有头和脚分别埋在不同地方的危险。由此看来,君子的道路是多么狭窄啊。如果真的没有遇到明君,那么在狭窄的道路中,又会遇到危险和阻塞,无法找到出路。”

祁射子见到秦惠王,惠王喜欢他,于是唐姑谗言陷害他,再次见到惠王时,惠王怀着愤怒等待他。他们的言论并没有不同,只是听的人容易改变。所以用羽毛当作箭,不是弦的过错;用甜的当作苦的,是味觉的错误。

弥子瑕受到卫君的宠爱,卫国法律规定:偷驾君车要被砍去脚。弥子瑕的母亲生病,有人听到这个消息,夜里去告诉他。弥子瑕擅自驾着君车出去,卫君听到后,认为他很有孝心,说:“多么孝顺啊!为了母亲而冒着被砍脚的罪啊!”卫君在果园游玩,弥子瑕吃桃子觉得好吃,没有吃完就献给卫君,卫君说:“他爱我以至于忘记了味道。”等到弥子瑕色衰而宠爱减少,得罪了卫君,卫君说:“他以前曾经擅自驾我的车,还曾经用剩下的桃子来讨好我。”所以弥子瑕的行为未必有变,以前被认为贤良后来却获罪,是因为爱恨的变化。

舜在耕作时不能使邻居得到利益,等到他成为天子,天下的人都尊敬他。所以君子在困境中要修养自身,在得志时要对天下有益。

孔子说:“自从季孙赐给我千钟粮食后,朋友更加亲近;自从南宫项叔让我乘坐他的车后,我的道路更加顺畅。所以道路有时重要,有时不重要,有时可行,有时不行,没有这两个人赐予的东西,我的道路几乎要荒废了。”

太公姜子牙种地不足以偿还种子,捕鱼不足以偿还渔网,治理天下却有多余的智慧。晋文公种米,曾子牧羊,孙叔敖担任楚国相国,三年都不知道车辕在车杠后面,专注于大事的人自然会忘记小事。智伯的厨师丢失了烤肉却知道,韩魏不知道;邯郸、子阳园的园丁丢失了桃子却知道,他们丢失的时候却不知道。专注于小事的人也会忘记大事。

淳于髡对孟子说:“先重视名声和实际的人,是为人的人;后重视名声和实际的人,是为自己的人。先生在三位卿中,名声和实际都没有得到认可就离开了,仁者难道就是这样吗?”孟子说:“处于低位,不因为自己的贤能去侍奉不贤的人,这是伯夷;五次投奔商汤,五次投奔夏桀,这是伊尹;不厌恶污君,不拒绝小官,这是柳下惠。这三个人走的道路不同,但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是什么目标呢?就是仁。君子只要仁就可以了,何必都要一样呢?”说:“鲁穆公的时候,公仪子执政,子思、子庚为臣,鲁国的领土逐渐减少。这样看来,贤人对于国家是没有益处的。”说:“虞国不任用百里奚而灭亡,秦国穆公任用他而称霸,所以不任用贤人就会灭亡,领土的减少是不可避免的。”说:“以前王豹住在淇水边,河西的人擅长唱歌;绵驹住在高唐,齐国的西部擅长唱歌。华舟杞梁的妻子,擅长哭亡夫而改变了国俗。内心的东西必然表现在外面;做事情而没有得到相应的功绩,我没有见过这样的情况。所以没有贤人,如果有,我一定会认识到的。”说:“孔子担任鲁国司寇而不被重用,祭祀时赐予的肉没有送到,他不脱去冠冕就离开了;那些认为他是为了肉的人,那些认为他是为了礼的人。孔子想要用小的罪行来表明自己的立场,不想随意离开,所以君子所做的事情,普通人是不可能理解的。”

梁国的相死了,惠子想要去梁国,渡河时突然掉入水中,船夫救了他。船夫问:“你想去哪里,怎么这么不小心?”惠子说:“梁国没有相国,我想去担任相国。”船夫说:“你住在船的中间却陷入了困境,没有我你早就死了,你怎么能去担任相国呢?”惠子说:“你住在船的中间,我比不上你;至于安定国家,保全国家,你比我差得远,就像没有看见的狗一样。”

西闾过在东渡黄河时在河中溺亡,船夫将他救起,问他:‘现在你打算去哪里?’西闾过说:‘我想去东方游说诸侯王。’船夫掩住嘴笑说:‘你在河中溺亡,自己都救不了,怎么能去游说诸侯呢?’西闾过说:‘不要因为你的能力来伤害我。你难道没听说过和氏璧吗?价值千金,但用它来纺线,还不如瓦砖;隋侯的珍珠,是国家宝物,但用来弹弓,还不如泥丸;骐骥和骏马,负载重物疾驰,一日能行千里,这是最快的,但用来捕鼠,还不如百钱的小狐狸;干将和莫邪的剑,锋利无比,但用来敲钟,却不如铁锤;用来试物,却不知其质,挥刀砍金断铁,这是最利的,但用来修补鞋子,还不如两钱的小锥子。现在你手持船桨,乘坐小船,身处广阔的水中,面对汹涌的波涛,这只是你所能做到的。如果你真的和我一起东游说诸侯王,见到一个国家的君主,你的愚昧,就像没有见过世面的狗一样。”

甘戊出使到齐国,渡过黄河。船夫说:‘黄河的水不过是小溪,你都不能自己渡河,怎么能去游说王者呢?’甘戊说:‘不是这样的,你不懂。事物各有长短,忠诚厚道的人可以侍奉君主而不需要动用武力;骐骥和骏马,能跑千里,但放在宫室里让它捕鼠,还不如小狐狸;干将剑锋利,名闻天下,但用来雕刻木头,还不如斧头。现在你划桨,顺流而下,我不如你;但游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你也不如我。’

现在世界变化了,事情也就变了;事情变了,时代也就改变了;时代改变了,风俗也就改变了。因此君子首先要观察土地,然后决定器物;观察风俗,然后调和风气;综合众人的意见,然后确定教化。有个人学远射,射了三箭之后,又射五步之内,世界已经变化了,但他不改变他的方法,就像那个学远射的愚人。能看秋毫之末的人,看不到泰山;能听清浊之调的人,听不到雷霆之声。为什么?因为他的注意力转移了。一百个人拿钥匙,不能算作坚固的结;一千个人诽谤,不能算作直率的言辞;一万人比较是非,不能算作显赫的人物。

麋鹿成群,虎豹避开它们;飞鸟成列,鹰鹫不攻击它们;众人聚集,圣人不会犯错误。腾蛇在雾露中游动,乘着风雨行走,不止千里;然而晚上却住在鳣的洞穴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用心不一致。蚯蚓体内没有强健的筋骨,体外没有锋利的爪牙,但能喝黄泉之水,能翻耕干燥的土地。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用心专一。聪明的人能听到,明智的人能看到,聪明和明智表现在仁爱上,廉耻就会分明。所以不按正道行事,即使辛苦也不会成功;不是自己的东西却去追求,即使强大也得不到;智者不做不道德的事,廉洁的人不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因此他们能远离俗世而名声显赫。诗云:‘不嫉妒不追求,还有什么不好?’这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楚昭王召见孔子,打算让他执政,并封给他七百里的书社。子西对楚王说:‘您的臣子中有像子路那样善于用兵的吗?有像宰予那样能游说诸侯的吗?有像子贡那样能担任长官的吗?’过去文王住在酆,武王住在镐,只有百乘之地,讨伐暴君,杀死君主,自立为天子,世人都说他是圣人。现在您以孔子的贤能,有七百里的书社,再加上三个贤人辅佐,这对楚国不是好事。’楚王于是停止了这件事。

善恶难以分辨,圣人也会被怀疑,何况是贤人呢!因此贤圣很少能相遇,谄媚的人却常常出现。所以有千年的混乱而没有百年的治理,孔子被怀疑,难道不痛苦吗?

鲁哀公问孔子:‘有智慧的人能长寿吗?’孔子说:‘是的。人有三种死不是命中注定的,是自己找的。睡觉不按时,饮食不节制,过度安逸和劳累的人,疾病会杀死他们;处在低位却冒犯君主,欲望无止境,追求不止的人,刑罚会杀死他们;以少犯众,以弱欺强,愤怒而不量力的人,战争会杀死他们。这三者,不是命中注定的,是自己找的。诗云:‘人如果没有仪态,不死还有什么用?’这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遇到困难,断粮,弟子们都有饥饿的样子,孔子在两柱之间唱歌。子路进去见孔子说:‘夫子唱歌,合乎礼吗?’孔子没有回答,歌结束时说:‘由,君子喜欢音乐是为了不骄傲,小人喜欢音乐是为了不恐惧,谁知道呢?你不了解我,却跟从我。’子路不高兴,拿起武器跳舞,唱完三遍后出来。到了第七天,孔子不停地弹奏音乐,子路生气地见孔子说:‘夫子弹奏音乐,合时宜吗?’孔子没有回答,音乐结束时说:‘由,过去齐桓公的霸业始于莒国,勾践的霸业始于会稽,晋文公的霸业始于骊氏,所以居住的地方不幽静,思想就不会远大,身体不约束,智慧就不会宽广,怎么知道不遇到困难呢?’于是站起来,第二天就摆脱了困境。子贡握着马缰绳说:‘大家跟从夫子遇到这个困难,这是不能忘记的!’孔子说:‘这是什么?俗话说,三折肱而成良医。陈国和蔡国之间,是我的幸运。大家跟从我的人都是幸运的人。我听说君主不经历困境不能成为王,有志之士不经历困境不能成就事业。过去汤在吕地受困,文王在羑里受困,秦穆公在殽山受困,齐桓公在长勺受困,勾践在会稽受困,晋文公在骊氏受困。困顿之道,就像从寒冷到温暖,从温暖到寒冷一样,只有贤者才能理解,但难以用言语表达。易经说:‘困顿而亨通,大人吉祥,无咎。有言不信。’圣人所给予人的,都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

孔子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住在破旧的屋子里,只有三张草席的坐席,七天没有吃饭,只有没有米的藜菜汤,弟子们个个面带饥色,但孔子还是不停地读书和教授礼仪。

子路进言说:‘一般来说,做好事的人会得到天的祝福,做坏事的人会得到天的惩罚。现在先生您积德行善已经很久了,难道还有什么遗漏的吗?为什么还要隐居呢?’

孔子说:‘由,过来,你不懂。坐下,我告诉你。你认为聪明的人什么都知道吗?那么王子比干为什么剖心而死呢?你认为进谏的人一定会被听取吗?伍子胥为什么在吴国东门割目呢?你认为廉洁的人一定会被任用吗?伯夷、叔齐为什么在首阳山饿死呢?你认为忠诚的人一定会被任用吗?那么鲍庄为什么肉枯了呢?荆公子高终身不显,鲍焦抱树而枯死,介子推登山焚死。所以君子博学深谋而不被时运所遇的人很多,岂止是我孔丘呢!贤与不肖在于才能,做与不做在于人,遇与不遇在于时,生与死在于命;有才能而不遇时,虽然才能无法施展,但若是遇上了时运,还有什么困难呢!所以舜在历山耕作,逃到河边,后来成为天子是因为遇到了尧;傅说背着土筐,放下筑土的工具,后来辅佐天子是因为遇到了武丁;伊尹是莘国陪嫁的臣子,背着鼎和砧调味,后来辅佐天子是因为遇到了成汤;吕望五十岁时在棘津卖食,七十岁时在朝歌宰牛,九十岁时成为天子的师傅,是因为遇到了文王;管夷吾被束缚,在囚车中,后来成为仲父是因为遇到了齐桓公;百里奚自己卖身为奴,伯氏牧羊成为卿大夫,是因为遇到了秦穆公;沈尹名声传遍天下,成为令尹,却让给了孙叔敖,是因为遇到了楚庄王;伍子胥先前有很多功绩,后来被杀,不是因为他的智慧衰退了,而是因为先遇到了阖庐,后遇到了夫差。那匹千里马被困在盐车上,不是因为它的马蹄不健壮,而是因为世上没有人能识别它;如果它遇到了王良或造父,它难道不会有千里马的速度吗?芝兰生长在深林中,不是因为没有人而散发出香气。所以学者不是为了通达,而是为了在困境中不气馁,在忧患中不消沉,这样就能明白祸福的开始,而心中不迷惑,这是圣人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舜也是贤圣之人,南面治理天下,只是因为他遇到了尧;如果舜生活在桀、纣的时代,能够免于刑罚杀戮就足够了,又怎么能够得到官职呢?桀杀了关龙逄,纣杀了王子比干,在那个时候,难道关龙逄无知,王子比干无智慧吗?这只是因为桀、纣是不仁不义的时代。所以君子应该努力学习修身养性,等待时机。’

孔子到了宋国,匡简子要杀阳虎,孔子长得像阳虎。士兵们包围了孔子的住所,子路愤怒,举起武器准备下去战斗。孔子阻止了他,说:‘为什么仁义的人也免不了世俗的困扰呢?诗书没有学习,礼乐没有修养,这是我的过错。如果像阳虎,那不是我的罪过,是命啊。由,唱歌给我听,我来和。’子路唱歌,孔子和着,唱了三遍,士兵就散去了。

孔子说:‘不观察高岸,怎么知道跌倒的危险;不靠近深渊,怎么知道沉溺的危险;不观看大海,怎么知道风波的危险。失去的难道不是在这些地方吗?士人要谨慎这三种危险,不要被人拖累。’

曾子说:‘回声不会拒绝声音,镜子不会拒绝形状,君子端正自己,万物都能成就。行为不是为了影子,但影子会随之;呼唤不是为了回声,但回声会回应。所以君子功成名就,名声随之。’

子夏问孔子:‘颜渊的为人怎么样?’孔子说:‘颜回的诚信,超过了我。’子夏问:‘子贡的为人怎么样?’孔子说:‘子贡的机敏,超过了我。’子夏问:‘子路的为人怎么样?’孔子说:‘子路的勇敢,超过了我。’子夏问:‘子张的为人怎么样?’孔子说:‘子张的庄重,超过了我。’子夏离开座位问道:‘那么这四个人为什么都跟随先生呢?’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颜回能诚信但不能反悔,子贡能机敏但不能屈服,子路能勇敢但不能怯懦,子张能庄重但不能与人同流合污。兼备这四个人之长,我不会去做。所谓至圣的人,一定能看到进退的利弊,屈伸的用途。’

东郭子惠问子贡:‘孔子的门下怎么这么杂乱呢?’子贡说:‘矫正弓弩的旁边有很多弯曲的木头,良医的门前有很多病人,磨刀石旁边有很多愚钝的人。孔子修道等待天下,来的人络绎不绝,所以门下杂乱。诗经中说:“郁郁的柳树,蝉鸣声声;有深水的池塘,芦苇摇曳。”意思是伟大的人旁边,没有什么不能包容的。’

从前,南瑕子过程太子,太子要煮鲵鱼。南瑕子说:‘我听说君子不吃鲵鱼。’程太子说:‘是君子吗?你为什么这样呢?’南瑕子说:‘我听说君子向上比较是为了扩大德行,向下比较是为了约束行为,从恶的根源上退步。诗经中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怎敢自认为君子呢?只是有志向而已。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孔子观察吕梁,水高四十仞,环流九十里,鱼鳖不能过去,鼋鼍不敢居住;有一个男子,正要渡过。孔子派人从山崖上阻止他,说:‘这里的水高四十仞,环流九十里,鱼鳖不能过去,鼋鼍不敢居住,看起来难以渡过。’男子没有犹豫,就渡过去了。孔子问:‘你难道是巧匠吗?还是有特殊的技艺?你怎么能进能出呢?’男子说:‘开始进水时,我先以忠信,出来时,我也以忠信;忠信让我在波涛中渡过,但我不敢使用私心。我之所以能进能出,是因为忠信。’孔子对弟子们说:‘水尚且可以用忠信,时间久了,身体亲近了,对人更是如此。’

子路穿着华丽的衣服去见孔子。孔子说:‘由,你这身衣服是怎么回事呢?以前江水从岷山流出;刚开始的时候,水量足够让源头泛滥,等到江水的渡口,不搭船,不避风,是无法渡过的,不仅仅是下游的河流多。现在你衣服穿得这么华丽,脸色这么得意,天下有谁会加官进爵给你呢?’子路快步走出去,换了衣服再进去,显得很自在。孔子说:‘由,记住,我告诉你:夸夸其谈的是华而不实,积极行动的是自吹自擂。那些口头上聪明能干,实际上无能的人,是小人。所以君子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言语的关键;能做就是能做,不能做就是不能做,这是行动的极致。言语要简洁,行动要仁慈;既知道又仁慈,还有什么需要增加的呢?由,诗经中说:“汤降不迟,圣教日跻。”这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子路问孔子:‘君子也有忧虑吗?’孔子说:‘没有。君子修养自己的行为还未达到,就乐在其中;已经达到了,又乐在其中。所以有终身的快乐,没有一天的忧虑。小人则不然,没有得到就忧虑得不到,得到了又害怕失去。所以有终身的忧虑,没有一天的快乐。’

孔子见到荣启期,他穿着鹿皮做的衣服,弹奏着瑟并唱歌。孔子问他:‘先生,你为什么这么快乐呢?’荣启期回答说:‘我有很多快乐。天生万物,只有人是最宝贵的,我已经得到了做人的机会,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人们认为男性比女性更尊贵,我已经得到了做男性的机会,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人生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婴儿时期,我已经九十五岁了,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贫穷是士人的常态,死亡是百姓的结局,处于常态等待结局,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曾子说:‘我听了先生的三句话,却没能做到。先生看到别人的优点就忘记了他的缺点,这是先生容易相处的原因。先生看到别人的优点就像自己拥有的,这是先生不争斗的原因。听到好的事情一定要亲自去实践,然后再去传播,这是先生勤奋的原因。先生勤奋,不争斗,容易相处,我学习了先生的三句话却没能做到。’

孔子说:‘颜回,有四个君子之道:加强自己的行为,谦虚地接受别人的劝告,谨慎地对待财富,谨慎地保持自己的品德。’

孔子说:‘仲尼有三个君子之道:不去做官却尊敬上级,不祭祀却尊敬鬼神,直率却能够曲意待人。’

孔子说:‘我死后,子贡会越来越优秀,端木赐会越来越差。子贡喜欢和比自己优秀的人交往,端木赐喜欢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往。’

孔子将要出行,没有车盖。弟子们说:‘子夏有车盖,我们可以用。’孔子说:‘子夏这个人,在财物上非常吝啬。我听说与人交往,要推举他们的优点,避开他们的缺点,这样才能长久。’

子路出行前,向孔子辞行说:‘请问如何与新朋友亲近?如何少说话而让人接受?如何长期做好人而不犯错误?’孔子说:‘与新朋友亲近,要忠诚;少说话而让人接受,要诚信;长期做好人而不犯错误,要守礼。’

子路将要出行,向孔子辞行说:‘是送我车呢,还是送我言语呢?’子路说:‘请送我言语!’孔子说:‘不努力就不能走远,不辛勤就没有成就,不忠诚就没有朋友,不诚信就没有回报,不恭敬就没有礼节。谨慎这五点,就可以长久。’

曾子跟随孔子去齐国,齐景公以下卿的礼节聘请曾子,曾子坚决推辞,准备离开时,晏子送他,说:‘我听说君子赠人以财物,不如赠人以言语。现在兰花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培养,用鹿肉酱来滋养它,一旦培养成功,就可以用一匹马来交换,这不是兰花的本身美。希望您仔细考虑它的培养过程。一旦得到了培养的结果,也要追求培养的过程。我听说君子居住要选择好地方,这是为了寻求人才;游历要选择好伴侣,这是为了修养道德。我听说改变常态改变性情的是欲望,所以不可不谨慎。’

孔子说:‘中人之情,有余就奢侈,不足就节俭,没有限制就放纵,没有度数就失误,放纵欲望就会失败。饮食要有量,衣服要有节制,住宅要有规模,积蓄要有数目,车马要有限制,这是为了防止乱源。所以度量不可不明,善言不可不听。’

孔子说:‘机巧而喜欢度量的人一定能成为工匠,勇敢而喜欢同他人一致的人一定能获胜,智慧而喜欢策划的人一定能成功;愚笨的人则相反,他们身处高位却独断专行,专门陷害贤能,这是愚者的本性。志向骄傲而轻视旧怨,因此身处尊位就会危险,承担重任就会崩溃,独揽宠爱就会受辱。’

孔子说:‘鞭打的孩子不会听从父亲的教诲,遭受刑罚的百姓不会听从君主的政令,这说明言论的传播是困难的。所以君子不急于断定,不随意使用手段,因为这些都是乱源。’

孔子说:‘整天说话不忘记自己的忧虑,整天行动不忘记自己的忧患,只有智者才能做到。所以恐惧是用来消除忧患的,恭敬是用来克服困难的;终身为之,一句话就能败坏,怎能不谨慎呢!’

孔子说:‘用富贵来谦卑待人,谁会不与你亲近?用富贵来尊敬爱人,谁会不亲近你?众人的言论不违背,可以说是懂得说话了;众人的方向一致,可以说是懂得时势了。’

孔子说:‘富了能使人富的人,想贫穷却不能;贵了能使人贵的人,想低贱却不能;显达了能使人显达的人,想贫穷却不能。’

孔子说:‘不是适合种树的地方去种树,树就不会生长;不是适合讲话的人去讲话,话就不会被听;遇到合适的人,就像聚集沙子降雨一样;不遇到合适的人,就像聚集聋子敲鼓一样。’

孔子说:‘船没有水就不能行驶,水进入船中,船就会沉没,所以说:君子不可不严谨,小人不可不封闭!’

孔子说:‘依靠贤能就不会困顿,依靠富有就不会贫穷,马蹄受伤后还能行走,是因为有辅助的脚。’

孔子说:‘不了解自己的儿子,看看他的朋友;不了解自己的君主,看看他使用的人。’又说:‘与好人交往,就像进入兰芷之室,时间久了就闻不到香味,是因为已经与之融为一体了;与坏人交往,就像进入鲍鱼之肆,时间久了就闻不到臭味,也是因为已经与之融为一体了。所以说:丹藏的地方变红,乌藏的地方变黑。君子要谨慎选择所藏之物。’

子贡问:‘君子看到大水必定要观察,为什么?’孔子说:‘水啊,君子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品德。它广泛给予而不自私,好像品德;它所触及的地方都使生命得以生长,好像仁爱;它流淌的方向低而曲折,都遵循其理,好像正义;它浅的地方流行,深的地方不可测,好像智慧;它冲向百仞之谷而不犹豫,好像勇敢;它柔弱而能渗透,好像明察;它接受污秽而不推辞,好像包容;它不清澈地进入,却鲜洁地流出,好像善于教化;它量满必平,好像正直;它满而不求概,好像度量;它千折必东,好像意志。所以君子看到大水就会观察。’

‘智者为什么喜欢水呢?’回答说:‘泉源不断,昼夜不停,它好像有力;遵循规律而行,不遗漏任何细节,它好像持平;行动而下,它好像有礼;冲向千仞之谷而不犹豫,它好像勇敢;阻挡而清澈,它好像明白命运;不清澈地进入,却鲜洁地流出,它好像善于教化;众人取平,品类端正,万物得到它就生长,失去它就死亡,它好像有德;温润深沉,不可测度,它好像圣人。它贯穿天地之间,国家因此得以成就,这就是智者喜欢水的原因。诗经中说:“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这就是喜欢水。’‘仁者为什么喜欢山呢?’回答说:‘山巍峨壮观,是万民仰望的地方。草木生长在那里,众多的树木站立在那里,飞禽聚集在那里,走兽休息在那里,宝藏生长在那里,奇人居住在那里,养育万物而不厌倦,四方都来取用而不限制。它从云中流出,风通气于天地之间,国家因此得以成就,这就是仁者喜欢山的原因。诗经中说:“太山岩岩,鲁侯是瞻。”这就是喜欢山。’

‘玉有六美,君子重视它:看起来温润,摸起来有纹理,声音柔和而能传得远,折不断,裂而不碎,尖锐而不伤人,有瑕疵一定显露在外,因此受到重视。看起来温润的,君子将其比作品德;摸起来有纹理的,君子将其比作智慧;声音柔和而能传得远的,君子将其比作正义;折不断,裂而不碎的,君子将其比作勇气;尖锐而不伤人的,君子将其比作仁爱;有瑕疵一定显露在外,君子将其比作真情。’

道吾问夫子说:‘知道得多,还是不知道得多,哪一种人更优秀呢?’夫子回答说:‘不知道的人,就像是已经死去的人;即使没有死去,但总是给人带来麻烦的人一定很多。然而,知道得多的人是好的,因为他们思考的问题多;如果他们的知识是为了帮助别人,那就是善的;如果是为了伤害别人,那就是不善的。’道吾说:‘说得好!’

越石父说:‘不称职的人,总是自认为很能干;愚笨的人,总是自认为很聪明;谄媚的人,都不能够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内心,反而告诉别人不要说。’用比喻来说,就像是口渴了才去挖井,遇到了困难才去铸剑,即使速度快,也来不及了。

面对财富不忘记贫穷,面对生命不忘记死亡,就可以远离罪恶。君子爱惜自己的口才,就像孔雀爱惜自己的羽毛,虎豹爱惜自己的爪牙,这些都是修身养性的方法。与地位高的人交往不会失去自己的俸禄,与地位低的人交往不会陷入困境,因此君子在选择朋友时会谨慎,就像农民选择田地耕种一样。君子培养人,农民耕种田地;农民选择种子来种植,丰收时一定能得到粮食;士人选择人来培养,繁荣时一定能得到俸禄。

天下失去了正道,然后仁义才会出现;国家治理不好,然后孝子才会出现;民众之间没有争斗,然后慈惠才会出现;道义与时代相反,然后权谋才会出现。所有善行的产生,都是学习的来源。在一个家庭中,必然有一个主道,那就是父母;所以君主正直则百姓安定,父母正直则子孙孝顺慈爱。因此,孔子的孩子们不知道什么是骂,曾子的孩子们不知道什么是愤怒;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仁爱的人喜欢与人和谐相处,不仁的人喜欢与人分离,所以君子与人相处则社会安定,小人相处则社会混乱;君子想要与人和谐相处,就像水和火不能相容一样,但鼎放在中间,水和火不会乱,反而可以调和各种味道。因此,君子在选择身边的人时不可不谨慎。

齐景公问晏子说:‘我坐在地上,我的臣子们都坐在地上;你却独自拿起草来坐,这是为什么?’晏子回答说:‘我听说,只有丧事和监狱的人才会坐在地上。现在我不敢因为丧事或监狱的事情来侍奉您了。’

齐高廷向孔子请教说:‘我不破坏山,不直视地,穿着草衣,拿着精气,来请教事奉君主的方法,希望夫子告诉我。’孔子说:‘要坚定地面对它,恭敬地辅助它,待人不要疲倦,见到君子就提拔他,见到小人就退避他;去掉你的恶意,真诚地对待他,迅速行动,修养礼仪,即使千里之外也像兄弟一样亲近;如果行动不迅速,礼仪不合规范,即使住在隔壁也无法沟通。’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说苑-杂言-注解

贤人君子:指有德行和才能的人,是古代社会中推崇的理想人格。

盛衰之时:指国家或个人命运的兴衰变化之时。

成败之端:指决定成功或失败的关键时刻。

治乱之纪:指国家治理的秩序和规则。

人情:指人的情感和态度。

去就:指离开或留下。

太公:周朝的开国元勋。

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

大夫种:春秋时期越国的大夫。

句践:春秋时期越国的君主。

李斯:秦朝的大臣,法家的代表人物。

箕子:商朝末年的贤臣。

范蠡:春秋时期越国的名臣。

智过去君弟:指智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

暴乱之君:指行事残暴、混乱无序的君主。

比干:商朝末年大臣,因谏诤而死。

子胥:春秋时期吴国的大臣。

文信侯:指魏冉,战国时期秦国的权臣。

子石: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

伍子胥:春秋时期吴国名将,因忠谏被杀。

太宰嚭:春秋时期吴国的大臣。

公孙雒:春秋时期吴国的大臣。

费仲:商朝末年的大臣。

恶来革:商朝末年的大臣。

长鼻决耳:商朝末年的大臣。

崇侯虎:商朝末年的大臣。

武王:武王,指周武王,周朝的第二位君主。

纣: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

唐姑:春秋时期齐国的女子。

祁射子:战国时期的人物。

秦惠王:战国时期秦国的君主。

弥子瑕:春秋时期卫国的官员。

卫君:春秋时期卫国的君主。

季孙:春秋时期鲁国的权臣。

南宫项叔:春秋时期鲁国的官员。

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文公:春秋时期晋国的君主。

曾子:孔子的弟子,以孝道著称。

智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

韩魏:战国时期的韩国和魏国。

邯郸: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

子阳园人:战国时期赵国的官员。

淳于髡:战国时期的策士。

孟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伯夷:商朝末年的贤人。

伊尹:商汤时期名臣,辅佐商汤建立商朝。

柳下惠:春秋时期鲁国的贤人。

虞:古代国家名。

百里奚:春秋时期秦国的名臣。

秦穆公:春秋时期秦国的君主。

王豹:古代的歌手。

淇:古代河流名。

河西:古代地区名。

绵驹:古代的歌手。

高唐:古代地区名。

齐右:古代地区名。

华舟杞梁之妻:古代的贤妻。

梁相:战国时期梁国的宰相。

惠子:战国时期魏国的哲学家。

船人:船人,指船上的船夫。

西闾过:西闾过,人名,此处指西闾过,战国时期魏国人。

东渡:东渡,指渡过河流到东边去。

河中流:河中流,指河流的中央。

溺:溺,溺水。

诸侯王:诸侯王,指古代分封制下的各国君主。

掩口而笑:掩口而笑,形容笑得非常开心。

和氏之璧:和氏之璧,古代著名的宝玉,相传为春秋时期和氏所献。

隋侯之珠:隋侯之珠,古代著名的宝珠,相传为隋侯所得。

骐骥騄駬:骐骥騄駬,指骏马,古代良马。

倚衡负轭:倚衡负轭,指马匹拉车。

干将、莫邪:干将、莫邪,古代著名的铸剑师,他们所铸的剑非常锋利。

扬刃离金斩羽契铁斧:扬刃离金斩羽契铁斧,形容剑非常锋利。

补履:补履,修补鞋子。

两钱之锥:两钱之锥,指价值很小的锥子。

扁舟:扁舟,小船。

阳侯之波:阳侯之波,指汹涌的波浪。

临渊流:临渊流,指靠近深渊的水流。

甘戊:甘戊,人名,此处指甘戊,战国时期魏国人。

大河:大河,指黄河。

千乘之君:千乘之君,指拥有千辆兵车的君主。

万乘之主:万乘之主,指拥有万辆兵车的君主。

易矣:易矣,指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

参矢而发:参矢而发,指射箭。

秋毫之末:秋毫之末,指极细小的东西。

太山:太山,即泰山,古代五岳之一。

清浊之调:清浊之调,指音乐的音调。

雷霆之声:雷霆之声,指雷声和雷霆的响声。

觿:觿,古代的一种玉器,用作解结的工具。

麋鹿:麋鹿,一种大型哺乳动物。

虎豹:虎豹,指老虎和豹子。

飞鸟:飞鸟,指飞翔的鸟类。

鹰鹫:鹰鹫,指猛禽。

圣人不犯:圣人不犯,指圣人不会犯错误。

腾蛇:腾蛇,一种传说中的蛇。

雾露:雾露,指雾和露水。

风雨:风雨,指风和雨。

鳣之穴:鳣之穴,指大鱼的洞穴。

蚯蚓:蚯蚓,一种环节动物。

黄泉:黄泉,指阴间。

晞土:晞土,指晒干的土地。

仁爱者:仁爱者,指有仁爱之心的人。

廉耻分:廉耻分,指有廉耻之心。

诗云:诗云,指《诗经》中的诗句。

不忮不求:不忮不求,指不嫉妒不贪求。

何用不臧:何用不臧,指为什么会不好。

子路:孔子的弟子,以勇猛著称。

宰予:宰予,人名,孔子弟子。

子贡:孔子弟子,名端木赐,以口才著称。

文王:周文王,周朝的开国君主。

镐:镐,指镐京,周朝的都城。

酆:酆,指酆京,周朝的另一个都城。

吕:吕,指吕梁山,位于今山西省。

羑里:羑里,指羑里城,位于今河南省。

殽:殽,指殽山,位于今河南省。

长勺:长勺,指长勺之战,发生在春秋时期的一次战役。

会稽:会稽,指会稽山,位于今浙江省。

骊氏:骊氏,指骊山,位于今陕西省。

困亨贞:困亨贞,指《易经》中的卦象。

大人吉:大人吉,指大人(指有德行的人)是吉祥的。

无咎:无咎,指没有灾祸。

有言不信:有言不信,指有话却不被相信。

陈、蔡之境:陈、蔡之境,指陈国和蔡国的边界。

免于厄:免于厄,指避免灾难。

三折肱而成良医:三折肱而成良医,指经过多次失败才能成为良医,比喻经过多次挫折才能成功。

陈、蔡:陈国和蔡国,是春秋时期的两个诸侯国,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境内。

环堵之内:形容居住环境简陋。

三经之席:三经,指《易经》、《诗经》、《尚书》;席,指坐席。

藜羹不糁:藜羹,用藜菜做的汤;糁,指谷物。

伯夷、叔齐:商朝末年两位贤人,因不食周粟而饿死。

鲍庄: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因忠谏被杀。

荆公子高:春秋时期楚国公子,因忠谏被杀。

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因忠谏被焚死。

傅说:商汤时期名臣,辅佐商汤建立商朝。

武丁:商朝中期的一位贤君。

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

吕望:周文王时期的名臣,又称姜太公。

管夷吾:管仲,春秋时期齐国的名臣。

齐桓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君主。

沈尹: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

楚庄王:春秋时期楚国的君主。

阖庐:春秋时期吴国的君主。

夫差:春秋时期吴国的君主。

骥:良马。

王良、造父:古代著名的马匹驯养专家。

芝兰:香草。

子张:孔子弟子,名师,字子张。

子夏:孔子的弟子,以文学著称。

颜渊:孔子弟子,名回,字子渊。

南瑕子:春秋时期的人物。

程太子:春秋时期程国太子。

吕梁:春秋时期吕国所在之地。

东郭子惠:春秋时期的人物。

江水:指长江。

岷山:位于四川省西部,长江的发源地之一。

汤:商汤,商朝的开国君主。

圣教:圣人的教诲。

小人:指品德不好的人。

言要:言语的要点。

行之至:行动的最高境界。

终身之乐:一生的快乐。

终身之忧:一生的忧虑。

荣启期:荣启期是春秋时期的一位隐士,以清高自守、不慕名利著称。

鹿皮裘:用鹿皮制成的皮衣,古代贵族或隐士所穿。

瑟:古代的一种弦乐器,通常有二十五弦。

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出自《易经》,意为在自然界中,人是最宝贵的。

襁褓:婴儿的衣物,这里指婴儿时期。

士:士指的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

终:结束,这里指生命的终结。

夫子:夫子是对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尊称,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老师’或‘先生’。

易事:容易相处。

不争:不争名夺利。

能劳:能够勤奋工作。

行己:行为举止。

受谏:接受别人的劝告。

待禄:等待俸禄。

持身:保持自己的品德。

史鰌:古代的一位贤人。

仕:做官。

祀:祭祀。

鬼:古代信仰中的神灵。

商:孔子的弟子子贡。

赐:孔子的弟子颜回。

盖:车盖,古代车上的遮阳篷。

新交取亲:新结识的朋友如何取得亲近。

言寡可行:说话少而能被人接受。

长为善士而无犯:长期行善而不犯错误。

晏子: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

兰本:兰草的根。

鹿醢:用鹿肉制成的酱。

湛:浸泡。

度:度量,这里指行为的适度。

工:技艺精湛。

同:志同道合。

智:智慧。

愚者:愚昧的人。

擅宠:专享宠爱。

鞭扑:用鞭子打。

刑戮:用刑罚处罚。

急断:急躁地做出决定。

意使:随意驱使。

患:灾难。

复:回报。

恭:恭敬。

与:给予。

达:显达,成功。

穷:贫穷,困顿。

巃嵷:山势高大。

嶵:山峰。

鲍鱼:一种海鱼,味道腥臭。

丹:朱砂,红色矿物。

乌:乌鸦,黑色鸟类。

望之温润:看起来温和而滋润。

栗理:纹理清晰。

声近徐而闻远:声音柔和而能传得很远。

折而不挠:弯曲但不折断。

阙而不荏:有缺陷但不脆弱。

廉而不刿:廉洁而不伤害他人。

瑕:瑕疵。

比德:以德行为榜样。

比智:以智慧为榜样。

比义:以正义为榜样。

比勇:以勇气为榜样。

比仁:以仁爱为榜样。

比情:以情感为榜样。

比德焉:以德行为榜样。

比智焉:以智慧为榜样。

比义焉:以正义为榜样。

比勇焉:以勇气为榜样。

比仁焉:以仁爱为榜样。

比情焉:以情感为榜样。

望之温润者:看起来温和而滋润的。

近之栗理者:靠近时纹理清晰。

声近徐而闻远者:声音柔和而能传得很远。

折而不挠者:弯曲但不折断的。

阙而不荏者:有缺陷但不脆弱的。

廉而不刿者:廉洁而不伤害他人的。

有瑕必示之于外者:有瑕疵一定表现在外面的。

望之温润者,君子比德焉:看起来温和而滋润的,君子以德行为榜样。

近于栗理者,君子比智焉:靠近时纹理清晰,君子以智慧为榜样。

声近徐而闻远者,君子比义焉:声音柔和而能传得很远,君子以正义为榜样。

折而不挠,阙而不荏者,君子比勇焉:弯曲但不折断,有缺陷但不脆弱的,君子以勇气为榜样。

廉而不刿者,君子比仁焉:廉洁而不伤害他人的,君子以仁爱为榜样。

有瑕必见于外者,君子比情焉:有瑕疵一定表现在外面的,君子以情感为榜样。

遍予而无私:广泛给予而不自私。

似德:像德行。

所及者生:所触及的地方就有生命。

似仁:像仁爱。

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水流低洼而曲折,都遵循其规律。

似义:像正义。

浅者流行,深者不测:浅的地方流行,深的地方不可测。

似智:像智慧。

其赴百仞之谷不疑:它冲向百仞深的山谷而不犹豫。

似勇:像勇敢。

绵弱而微达:柔弱而能到达。

似察:像洞察。

受恶不让:接受恶行而不让步。

似包蒙:像包容。

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不清澈地进入,却清新地出来。

似善化:像善行。

至量必平:达到最大量时必须平衡。

似正:像正直。

盈不求概:满了不求平。

似度:像度量。

其万折必东:无论多少曲折,最终都会向东流。

似意:像意志。

通润天地之间:贯穿天地之间。

国家以成:国家因此得以建立。

淑淑渊渊:温柔而深邃。

深不可测:深不可测。

其似圣者:像圣人。

通润天地之间,国家以成:贯穿天地之间,国家因此得以建立。

是知之所以乐水也:这就是君子喜欢水的原因。

太山岩岩:泰山高大险峻。

鲁侯是瞻:鲁侯在那里瞻望。

乐山之谓矣:这就是君子喜欢山的原因。

玉有六美:玉石有六种美好的品质。

君子贵之:君子因此重视它。

属:属在这里指的是归属,即无知者属于死人的范畴。

累人:累人指的是给他人带来麻烦或负担的人。

利人:利人指的是有利于他人的行为。

害人:害人指的是对他人有害的行为。

不肖人:不肖人指的是没有才能或品德的人。

自贤:自贤指的是自认为很有才能或品德。

佞人:佞人指的是善于谄媚奉承的人。

相其心口:相其心口指的是观察一个人的内心和言语是否一致。

穿井:穿井指的是挖井,比喻事先做准备。

铸兵:铸兵指的是制造兵器,比喻事先做准备。

疾:疾在这里指的是快速,比喻行动迅速。

临财:临财指的是面对财富。

临生:临生指的是面对生死。

远罪:远罪指的是远离罪过。

上交:上交指的是与地位高的人交往。

下交:下交指的是与地位低的人交往。

择人:择人指的是选择交往的人。

农人:农人指的是从事农业的人。

田:田在这里指的是田地,也比喻事业。

失道:失道指的是道德沦丧。

仁义:仁义指的是仁爱和正义。

国家不治:国家不治指的是国家政治混乱。

孝子:孝子指的是孝顺父母的人。

慈惠:慈惠指的是慈爱和仁惠。

权谋:权谋指的是权术和谋略。

主道:主道指的是主要的道德准则。

君正:君正指的是君主正直。

子孙孝慈:子孙孝慈指的是子孙孝顺父母,慈爱他人。

孔子家儿:孔子家儿指的是孔子的子孙。

曾子家儿:曾子家儿指的是曾子的子孙。

善教:善教指的是良好的教育。

仁者:仁者指的是有仁爱之心的人。

不仁者:不仁者指的是没有仁爱之心的人。

和:和在这里指的是和谐相处。

齐景公:齐景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

搴草:搴草指的是用手拔草。

丧:丧指的是丧事,即丧葬仪式。

狱:狱指的是监狱,也指犯人。

衣蓑:衣蓑指的是穿草编的衣物。

提执:提执指的是携带。

精气:精气指的是精神力量。

事君之道:事君之道指的是侍奉君主的方法。

贞:贞指的是正直。

干:干在这里指的是挑战,对抗。

敬:敬指的是尊敬。

无倦:无倦指的是不懈怠。

举:举指的是提拔,推荐。

退:退指的是贬退,排斥。

去尔恶心:去尔恶心指的是去除你心中的恶意。

敏:敏指的是敏捷,灵活。

修:修指的是修养,培养。

鼎:鼎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具,这里比喻和谐的环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说苑-杂言-评注

道吾问之夫子:‘多所知,无所知,其身孰善者乎?’对曰:‘无知者,死人属也;虽不死,累人者必众甚矣。然多所知者好,其用心也多;所知者出于利人即善矣,出于害人即不善也。’道吾曰:‘善哉!’

这段对话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关于知识与道德的关系。‘多所知’与‘无所知’的对比,揭示了知识并非绝对的好,关键在于知识的运用。无知者如同死人,无法对社会产生实际影响;而多知者若能将知识用于利人,则是善的,反之则为不善。这体现了儒家倡导的‘仁爱’思想,即知识应服务于人民,而非个人私欲。

越石父曰:‘不肖人,自贤也;愚者,自多也;佞人者,皆莫能相其心口以出之,又谓人勿言也。譬之犹渴而穿井,临难而后铸兵,虽疾从而不及也。’

越石父通过比喻,批评了那些自以为是、不务实际的人。他认为,不肖之人自以为贤,愚者自以为多知,佞人则口是心非。他比喻这些人如同口渴时才挖井,面临危险时才铸兵,为时已晚。这反映了儒家对于实事求是、未雨绸缪的重视。

夫临财忘贫,临生忘死,可以远罪矣。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此段文字强调了君子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临财忘贫,临生忘死’体现了君子在面对物质诱惑和生命威胁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远离罪恶。‘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则比喻君子应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如同孔雀爱其羽毛,虎豹爱其爪牙,这些都是治身的方法。

上交者不失其禄,下交者不离于患,是以君子择人以交,农人择田而田。君子树人,农夫树田;田者择种而种之,丰年必得粟;士择人而树之,丰时必得禄矣。

这段话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君子应选择正直的人交往,如同农人选择肥沃的田地耕种。君子通过培养人才,如同农夫耕种田地,最终收获丰富的果实。这体现了儒家倡导的‘仁爱’和‘礼治’思想。

天下失道,而后仁义生焉,国家不治,而后孝子生焉,民争不分,而后慈惠生焉,道逆时反,而后权谋生焉。

这段话反映了儒家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在天下失道、国家不治、民争不息的情况下,仁义、孝子、慈惠、权谋等社会现象应运而生。这体现了儒家对于社会秩序的重视,以及对于道德伦理的坚守。

一室之中,必有主道焉,父母之谓也;故君正则百姓治,父母正则子孙孝慈。

此段话强调了家庭和社会秩序的关系。在家庭中,父母是主道,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子女。同样,君主的行为也影响着百姓。这体现了儒家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夫仁者好合人,不仁者好离人,故君子居人间则治,小人居人间则乱;君子欲和人,譬犹水火不相能然也,而鼎在其间,水火不乱,乃和百味。

这段话强调了仁者与不仁者的区别。仁者善于与人和谐相处,而不仁者则容易引起纷争。君子能够像调和鼎中的水火一样,使社会和谐。这体现了儒家倡导的‘中庸之道’。

是以君子不可不慎择人在其间!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在选择朋友和合作伙伴时,应谨慎行事。这体现了儒家对于人际关系的重视,以及对于道德品质的强调。

齐景公问晏子曰:‘寡人自坐地,二三子皆坐地;吾子独搴草而坐之,何也?’晏子对曰:‘婴闻之:唯丧与狱坐于地。今不敢以丧狱之事侍于君矣。’

这段对话体现了晏子的智慧和谦逊。他通过回答齐景公的问题,表达了自己对于丧事和狱事的尊重,以及对于君主的忠诚。

齐高廷问于孔子曰:‘廷、不旷山,不直地,衣蓑提执精气,以问事君之道,愿夫子告之。’孔子曰:‘贞以干之,敬以辅之,待人无倦,见君子则举之,见小人则退之;去尔恶心而忠与之,敏其行,修其礼,千里之外亲如兄弟;若行不敏,礼不合,对门不通矣。’

这段对话体现了孔子对于事君之道的论述。孔子强调,事君应忠诚、谨慎,对待他人要真诚、有礼。只有如此,才能使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说苑-杂言》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89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