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徭律

作者: 睡虎地秦墓竹简是指1970年代在陕西省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竹简,这些竹简包含了大量关于秦朝法律、历史和政治制度的内容。它们是研究秦朝历史和政治的重要文献之一。

年代:成书于秦朝(约公元前3世纪)。

内容简要:睡虎地秦墓竹简是1970年代在陕西省睡虎地出土的秦朝时期的文献,内容包括了秦朝的法律、行政制度、经济政策以及民间事务等方面。这些竹简为研究秦朝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社会结构等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这些竹简的解读,学者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秦朝时期的法律文化、政治运行及其对后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也对考古学和古代法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徭律-原文

御中發徵,乏弗行,貲二甲。

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

其得(也),及詣。

水雨,除興。

興徒以為邑中之紅(功)者,令(嫴)堵卒歲。

未卒堵壞,司空將紅(功)及君子主堵者有罪,令其徒復垣之,勿計為(徭)。

縣葆禁苑、公馬牛苑,興徒以斬(塹)垣離(籬)散及補繕之,輒以效苑吏,苑吏循之。

未卒歲或壞(),令縣復興徒為之,而勿計為(徭)。

卒歲而或()壞,過三堵以上,縣葆者補繕之;三堵以下,及雖未盈卒歲而或()道出入,令苑輒自補繕之。

縣所葆禁苑之傅山、遠山,其土惡不能雨,夏有壞者,勿稍補繕,至秋毋(無)雨時而以(徭)為之。

其近田恐獸及馬牛出食稼者,縣嗇夫材興有田其旁者,無貴賤,以田少多出人,以垣繕之,不得為(徭)。

縣毋敢擅壞更公舍官府及廷,其有欲壞更(也),必之。

欲以城旦舂益為公舍官府及補繕之,為之,勿。

縣為恒事及有為(也),吏程攻(功),贏員及員自二日以上,為不察。

上之所興,其程攻(功)而不當者,如縣然。

度攻(功)必令司空與匠度之,毋獨令匠。

其不審,以律論度者,而以其實為(徭)徒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徭律-译文

中央政府发布征召令,如果有人因故不能前往,将被罚以二甲的财物。

如果错过了征召期限三天到五天,将被责罚;如果超过六天到一个月,将被罚以一盾的财物;如果超过一个月,将被罚以一甲的财物。

如果应征的人已经到达,或者到达了指定地点。

如果遇到水灾或雨灾,可以免除征召。

如果征召的人被用来修建城邑中的工程,应征的人需要每年修建一段城墙。

如果城墙在修建过程中被破坏,负责修建的官员和主事者有罪,应征的人需要重新修复城墙,但不计算为徭役。

县里保护禁苑和公马牛苑,征召的人用来砍伐篱笆和修补,必须向苑吏报告,苑吏会进行检查。

如果一年内没有完成,或者城墙被破坏,县里需要重新征召人手进行修复,但不计算为徭役。

如果一年后城墙再次被破坏,超过三堵的,县里负责修补;三堵以下的,或者虽然未满一年但有人从城墙中出入,苑吏需要自行修补。

县里保护的禁苑的傅山和远山,如果土地贫瘠不能耕种,夏天有损坏的,不需要立即修补,直到秋天不下雨时再进行修补。

如果担心野兽和马牛吃掉庄稼,县里的啬夫需要征召有田地的居民,不论贵贱,根据田地多少出人手来修补城墙,不能算作徭役。

县里不得擅自破坏公共房屋、官府和朝廷的房屋,如果有人想要破坏,必须报告。

如果想要用城旦舂(一种刑罚)来增加公舍、官府的修补工作,如果这样做,就不需要报告。

县里负责的常规事务和需要报告的事情,如果官员的工作进度超过了两天,就被视为不认真。

上级发起的工程,如果工程进度不当,按照县里的标准处理。

评估工程进度时,必须让司空和工匠共同评估,不能只让工匠一个人评估。

如果评估不准确,按照法律来论处,并按照实际情况计算徭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徭律-注解

御中發徵:指国家征召民力进行劳役,‘御中’可能指中央政府或皇帝直接下令。

乏弗行:指应征召的民力没有按时到达。

貲二甲:‘貲’在此指罚金,‘二甲’指一定数量的钱作为罚款。

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失期’指超过规定的时间,‘誶’指责罚。

六日到旬,貲一盾:‘盾’是一种古代货币单位,表示一定数量的钱作为罚款。

過旬,貲一甲:‘過旬’指超过十日,‘貲一甲’指一定数量的钱作为罚款。

其得(也)及詣:‘得’指到达,‘詣’指到达目的地。

水雨,除興:指因水灾或雨天而取消劳役。

興徒以為邑中之紅(功)者,令(嫴)堵卒歲:‘興徒’指征召民力,‘紅(功)’指工程,‘嫴’指修筑,‘堵卒歲’指完成一年的劳役。

未卒堵壞,司空將紅(功)及君子主堵者有罪,令其徒復垣之,勿計為(徭):‘復垣’指修复损坏的墙,‘徭’指徭役,这里指不计入徭役。

縣葆禁苑、公馬牛苑,興徒以斬(塹)垣離(籬)散及補繕之,輒以效苑吏,苑吏循之:‘縣葆’指县里管理的,‘禁苑’指皇家园林,‘斬垣’指拆除围墙,‘離籬’指拆除篱笆,‘補繕’指修补。

未卒歲或壞(),令縣復興徒為之,而勿計為(徭):‘未卒歲’指未满一年,‘復興徒’指重新征召民力,‘勿計為徭’指不计入徭役。

卒歲而或()壞,過三堵以上,縣葆者補繕之;三堵以下,及雖未盈卒歲而或()道出入,令苑輒自補繕之:‘卒歲’指满一年,‘補繕’指修补。

縣所葆禁苑之傅山、遠山,其土惡不能雨,夏有壞者,勿稍補繕,至秋毋(無)雨時而以(徭)為之:‘傅山’指山脉,‘遠山’指远处的山,‘土惡’指土地贫瘠,‘毋’指不要。

其近田恐獸及馬牛出食稼者,縣嗇夫材興有田其旁者,無貴賤,以田少多出人,以垣繕之,不得為(徭):‘嗇夫’指县里的官员,‘材興’指征召,‘垣繕’指修补围墙。

縣毋敢擅壞更公舍官府及廷,其有欲壞更(也),必之:‘擅壞’指擅自破坏,‘更’指更换,‘必之’指必须报告。

欲以城旦舂益為公舍官府及補繕之,為之,勿:‘城旦舂’指古代的一种刑罚,‘為之’指执行。

縣為恒事及有為(也),吏程攻(功),贏員及員自二日以上,為不察:‘恒事’指常规事务,‘程攻’指工程进度,‘贏員’指超额完成,‘不察’指不检查。

上之所興,其程攻(功)而不當者,如縣然:‘上之所興’指上级下达的任务,‘程攻’指工程进度。

度攻(功)必令司空與匠度之,毋獨令匠:‘度’指测量,‘司空’指古代官名,负责工程。

其不審,以律論度者,而以其實為(徭)徒計:‘不審’指不慎重,‘律’指法律,‘徭徒’指徭役的劳力。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徭律-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周礼》中的《地官·司徒》篇,主要描述了古代中国对于徭役、工程管理以及农田保护的法规。以下是对每行内容的赏析:

1. 御中發徵,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

此句说明了徭役的征召与执行规则。‘御中發徵’指的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征召徭役。‘乏弗行’则是指逃避徭役的行为。‘貲二甲’‘貲一盾’‘貲一甲’分别表示逃避徭役的惩罚,貲是罚金,二甲、一盾、一甲是不同等级的罚金。此处的赏罚分明体现了古代法律对于徭役制度的严格管理。

2. 其得(也),及詣。

‘其得’指的是徭役被征召的人到达指定地点。‘及詣’则表示到达的意思。这两句强调了徭役执行过程中的准时性。

3. 水雨,除興。

‘水雨’指的是因水灾或雨季而无法进行徭役的情况。‘除興’则表示免除徭役。此句体现了古代对于自然灾害的考虑,以及对徭役制度的灵活调整。

4. 興徒以為邑中之紅(功)者,令(嫴)堵卒歲。

‘興徒’指的是征召徭役的人。‘邑中之紅(功)者’指的是邑中需要修筑的工程。‘令(嫴)堵卒歲’则是指命令徭役人员完成一年内的工程。此句说明了古代对于工程管理的规定,要求徭役人员按时完成工程。

5. 未卒堵壞,司空將紅(功)及君子主堵者有罪,令其徒復垣之,勿計為(徭)。

‘未卒堵壞’指的是工程未完成就出现了损坏。‘司空將紅(功)及君子主堵者有罪’则是指工程负责人有罪。‘令其徒復垣之’表示让徭役人员修复损坏的工程。‘勿計為(徭)’则是指不将修复工程计入徭役。此句体现了古代对于工程质量的重视以及对于责任人的追究。

6. 縣葆禁苑、公馬牛苑,興徒以斬(塹)垣離(籬)散及補繕之,輒以效苑吏,苑吏循之。

‘縣葆禁苑’指的是县中保护的园林。‘公馬牛苑’则是指公共的马和牛的饲养地。‘興徒’指的是征召徭役的人。‘斬(塹)垣離(籬)散’指的是修筑和修补围墙。‘補繕之’表示修补。‘輒以效苑吏,苑吏循之’则是指徭役人员完成的工程要向园林管理者汇报,并接受管理。

7. 未卒歲或壞(),令縣復興徒為之,而勿計為(徭)。

‘未卒歲’指的是工程未完成一年。‘或壞()’表示工程出现损坏。‘令縣復興徒為之’则是指县里再次征召徭役人员修复工程。‘而勿計為(徭)’表示不将修复工程计入徭役。此句体现了古代对于工程维护的重视。

8. 卒歲而或()壞,過三堵以上,縣葆者補繕之;三堵以下,及雖未盈卒歲而或()道出入,令苑輒自補繕之。

‘卒歲’指的是工程完成一年。‘或壞()’表示工程出现损坏。‘過三堵以上’指的是损坏的工程超过三堵。‘縣葆者補繕之’表示县里负责修补。‘三堵以下’则是指损坏的工程少于三堵。‘及雖未盈卒歲而或()道出入’表示即使工程未完成一年,但出现损坏的道路需要出入,也由园林自行修补。

9. 縣所葆禁苑之傅山、遠山,其土惡不能雨,夏有壞者,勿稍補繕,至秋毋(無)雨時而以(徭)為之。

‘縣所葆禁苑之傅山、遠山’指的是县里保护的远山和傅山。‘其土惡不能雨’表示这些山地的土壤不适合雨水。‘夏有壞者’指的是夏天出现损坏的情况。‘勿稍補繕’表示不要立即修补。‘至秋毋(無)雨時而以(徭)為之’则是指等到秋天无雨时再征召徭役人员进行修补。

10. 其近田恐獸及馬牛出食稼者,縣嗇夫材興有田其旁者,無貴賤,以田少多出人,以垣繕之,不得為(徭)。

‘其近田’指的是靠近农田的地区。‘恐獸及馬牛出食稼者’表示担心野兽和马牛会出来吃庄稼。‘縣嗇夫材興有田其旁者’指的是县里的官员调动有田地的人。‘無貴賤’表示不分贵贱。‘以田少多出人’指的是根据田地多少来征召徭役人员。‘以垣繕之’表示修筑围墙。‘不得為(徭)’表示不将修筑围墙计入徭役。

11. 縣毋敢擅壞更公舍官府及廷,其有欲壞更(也),必之。

‘縣毋敢擅壞更公舍官府及廷’表示县里不得擅自破坏公共房屋、官府和庭院。‘其有欲壞更(也)’指的是有人想要破坏公共设施。‘必之’表示必须进行处罚。

12. 欲以城旦舂益為公舍官府及補繕之,為之,勿。

‘欲以城旦舂益為公舍官府及補繕之’表示想要增加城旦舂的人数来修复公共设施。‘為之’表示执行。‘勿’表示不进行处罚。

13. 縣為恒事及有為(也),吏程攻(功),贏員及員自二日以上,為不察。

‘縣為恒事及有為(也)’表示县里负责常规事务和特殊事项。‘吏程攻(功)’指的是官员监督工程进度。‘贏員及員自二日以上’表示连续两天以上的延误。‘為不察’表示官员没有及时发现。

14. 上之所興,其程攻(功)而不當者,如縣然。

‘上之所興’指的是上级政府发起的工程。‘其程攻(功)而不當者’指的是工程进度不当。‘如縣然’表示与县里的情况相同。

15. 度攻(功)必令司空與匠度之,毋獨令匠。

‘度攻(功)’指的是评估工程进度。‘必令司空與匠度之’表示必须让司空和工匠一起评估。‘毋獨令匠’表示不能只让工匠一个人评估。

16. 其不審,以律論度者,而以其實為(徭)徒計。

‘其不審’指的是评估不准确。‘以律論度者’表示按照法律来评估。‘而以其實為(徭)徒計’表示根据实际情况来计算徭役。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徭律》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87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