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四十二回

作者: 施耐庵(约1296年-1371年),元代小说家,是《水浒传》的作者之一。他的作品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百姓疾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水浒传》是元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在梁山泊聚集,反抗腐败的朝廷和不公正社会的故事。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英雄事迹。小说通过丰富的情节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示了社会不公、官民矛盾和对抗暴政的精神。它不仅是对农民起义的赞扬,也通过各种人物的抒发,展示了忠诚、义气与悲剧性的命运。该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深刻影响了后代的文学和文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四十二回-原文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诗曰:为人当以孝为先,定省须教效圣贤。

一念不差方合义,寸心无愧可通天。

路通还道非侥幸,神授天书岂偶然。

遇宿逢高先降谶,宋江元是大罗仙。

话说当下宋江在筵上对众好汉道:‘小可宋江,自蒙救护上山,到此连日饮宴,甚是快乐。不知老父在家,正是如何?即目江州申奏京师,必然行移济州,着落郓城县追捉家属,比捕正犯。此事恐老父受惊,性命存亡不保。宋江想念:‘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深恩,昊天罔极。’因老父生育之恩难报,暂离山寨,欲往敝乡,去家中搬取老父上山,昏定晨省,以尽孝敬,以绝挂念。不知众弟兄还肯容否?’晁盖道:‘贤弟,这件是人伦中大事,养生送死,人子之道。不成我和你受用快乐,倒教家中老父吃苦!如何不依贤弟。只是众兄弟们连日辛苦,寨中人马未定。再停两日,点起山寨些少人马,一径去取了来。’宋江道:‘仁兄,再过几日不妨。只恐江州行移到济州,追捉家属,这一件不好。以此事不宜迟。也不须点多人去,只宋江潜地自去,和兄弟宋清搬取老父,连夜上山来。那时使乡中神不知,鬼不觉。若还多带了人伴去时,必然惊吓乡里,反招不便。’晁盖道:‘贤弟,路中倘有疏失,无人可救。’宋江道:‘若为父亲,死而无怨。’当日苦留不住。宋江坚执要行,便取个毡笠戴了,提条短棒,腰带利刃,便下山去。众头领送过金沙滩自回。

且说宋江过了渡,到朱贵酒店里上岸,出大路投郓城县来。

路上少不得饥餐渴饮,夜住晓行。

一日,奔宋家村晚了,到不得,且投客店歇了。

次日,趱行到宋家村时却早,且在林子里伏了,等待到晚,却投庄上来敲后门。

庄里听得,只见宋清出来开门。见了哥哥,吃那一惊。慌忙道:‘哥哥,你回家来怎地?’宋江道:‘我特来家取父亲和你。’宋清道:‘哥哥,你在江州做了的事,如今这里都知道了。本县差下这两个赵都头,每日来勾取,管定了我们不得转动。只等江州文书到来,便要捉我们父子二人,下在牢里监禁,听候拿你。日里夜间,一二百土兵巡绰。你不宜迟,快去梁山泊请下众头领来,救父亲并兄弟。’宋江听了,惊得一身冷汗。不敢进门,转身便走,奔梁山泊路上来。

是夜月色朦胧,路不分明。宋江只顾拣僻净小路去处走。

约莫也走了一个更次,只听得背后有人发喊起来。

宋江回头听时,只隔一二里路,看见一簇火把照亮。

只听得叫道:‘宋江休走!早来纳降!’宋江一头走,一面肚里寻思:‘不听晁盖之言,果有今日之祸。皇天可怜,垂救宋江!’远远望见一个去处,只顾走。

少间,风扫薄云,现出那轮明月。宋江方才认得仔细,叫声苦,不知高低。

看了那个去处,有名唤做还道村。

原来团团都是高山峻岭,山下一遭涧水,中间单单只一条路。

入来这村,左来右去走,只是这条路,更没第二条路。

宋江认的这个村口,欲待回身,却被背后赶来的人已把住了路口,火把照耀如同白日。

宋江只得奔入村里来,寻路躲避。

抹过一座林子,早看见一所古庙。

但见:墙垣颓损,殿宇倾斜。

两廊画壁长青苔,满地花砖生碧草。

门前小鬼,折臂膊不显狰狞;殿上判官,无幞头不成礼数。

供床上蜘蛛结网,香炉内蝼蚁营窠。

狐狸常睡纸炉中,蝙蝠不离神帐里。

料想经年无客过,也知尽日有云来。

宋江只得推开庙门,乘着月光,入进庙里来,寻个躲避处。

前殿后殿,相了一回,安不的身,心里越慌。

只听的外面有人道:‘多管只走在这庙里。’宋江听时,是赵能声音,急没躲处。

见这殿上一所神厨,宋江揭起帐幔,望里面探身便钻入神厨里。

安了短棒,做一堆儿伏在厨内,气也不敢喘,屁也不敢放。

只听的外面拿着火把,照将入来。

宋江在神厨里偷眼看时,赵能、赵得引着四五十人,拿着火把,各到处照,看看照上殿来。

宋江道:‘我今番走了死路,望阴灵遮护则个!神明庇佑!’

一个个都走过了,没人看着神厨里。

宋江道:‘却不是天幸!’

只见赵得将火把来神厨内照一照。

宋江道:‘我这番端的受缚!’

赵得一只手将朴刀杆挑起神帐,上下把火只一照,火烟冲将起来,冲下一片屋尘来,正落在赵得眼里,眯了眼。

便将火把丢在地下,一脚踏灭了,走出殿门外来,对土兵们道:‘这厮不在庙里,别又无路,却走向那里去了?’

土兵众人答道:‘多是这厮走入村中树林里去了。这里不怕他走到那里去,这个村唤做还道村,只有这条路出入,里面虽有高山林木,却无路上的去,亦不怕他走了。都头只把住村口,他便会插翅飞上天去,也走不脱了。待天明,村里去细细搜捉。’

赵能、赵得道:‘也是。’引了土兵,下殿去了。

宋江道:‘却不是神明护佑!若还得了性命,必当重修庙宇,再建祠堂。阴灵保佑则个!’

说犹未了,只听的有几个土兵在于庙门前叫道:‘都头,在这里了。’

赵能、赵得和众人一伙抢入来。

宋江道:‘却不又是晦气!这遭必被擒捉!’

赵能到庙前问时:‘在那里?’

土兵道:‘都头你来看,庙门上两个尘手迹,以定是却才推开庙门,闪在里面去了。’

赵能道:‘说的是。再仔细搜一搜看。’

这伙人再入庙里来搜看。

宋江道:‘我命运这般蹇拙,今番必是休了!’

那伙人去殿前殿后搜遍,只不曾翻过砖来。

众人又搜了一回,火把看看照上殿来。

赵能道:‘多是只在神厨里。却才兄弟看不仔细,我自照一照看。’

一个土兵拿着火把,赵能一手揭起帐幔,五七个人伸头来看。

不看万事俱休,才看一看,只见神厨里卷起一阵恶风,将那火把都吹灭了,黑腾腾罩了庙宇,对面不见。

赵能道:‘却又作怪,平地里卷起这阵恶风来!想是神明在里面,定嗔怪我们只管来照,因此起这阵恶风显应。我们且去罢休。只守住村口,待天明再来寻获。’

赵得道:‘只是神厨里不曾看得仔细,再把枪去搠一搠。’

赵能道:‘也是。’两个却待向前,只听的殿后又卷起一阵怪风,吹的飞砂走石,滚将下来。

摇的那殿宇吸吸地动,罩下一阵黑云,布合了上下,冷气侵人,毛发竖立。

赵能情知不好,叫了赵得道:‘兄弟快走,神明不乐!’

众人一哄都奔下殿来,望庙门外跑走。

有几个攧翻了的,也有闪肭了腿的,扒的起来奔命。

走出庙门,只听的庙里有人叫:‘饶恕我们!’

赵能再入来看时,两三个土兵跌倒在龙墀里,被树根钩住了衣服,死也挣不脱,手里丢了朴刀,扯着衣裳叫饶。

宋江在神厨里听了,忍不住笑。

赵能把土兵衣服解脱了,领出庙门去。

有几个在前面的土兵说道:‘我说这神道最灵,你们只管在里面缠障,引的小鬼发作起来!我们只去守住了村口等他,须不吃他飞了去。’

赵能、赵得道:‘说得是。只消村口四下里守定。’

众人都望村口去了。

只说宋江在神厨里,口称惭愧道:‘虽不被这厮们拿了,却怎能勾出村口去?’

正在厨内寻思,百般无计,只听的后面廊下有人出来。

宋江道:‘却又是苦也!早是不钻出去。’

只见两个青衣童子,径到厨边,举口道:‘小童奉娘娘法旨,请星主说话。’

宋江那里敢做声答应。

外面童子又道:‘娘娘有请,星主可行。’

宋江也不敢答应。

外面童子又道:‘宋星主休得迟疑,娘娘久等!’

宋江听的莺声燕语,不是男子之音,便从椅子底下钻将出来看时,却是两个青衣女童,侍立在此床边。

宋江吃了一惊,却是两个泥神。

只听的外面又说道:‘宋星主,娘娘有请。’

宋江分开帐幔,钻将出来,只见是两个青衣螺髻女童,齐齐躬身,各打个稽首。

宋江看那女童时,但见:

朱颜绿发,皓齿明眸。

飘飘不染尘埃,耿耿天仙风韵。

螺蛳髻山峰堆拥,凤头鞋莲瓣轻盈。

领抹深青,一色织成银缕;带飞真紫,双环结就金霞。

依稀阆苑董双成,仿佛蓬莱花鸟使。

当下宋江问道:‘二位仙童,自何而来?’

青衣道:‘奉娘娘法旨,有请星主赴宫。’

宋江道:‘仙童差矣!我自姓宋名江,不是甚么星主。’

青衣道:‘如何差了。请星主便行,娘娘久等!’

宋江道:‘甚么娘娘?亦不曾拜识,如何敢去?’

青衣道:‘星主到彼便知,不必询问。’

宋江道:‘娘娘在何处?’

青衣道:‘只在后面宫中。’

青衣前引便行。

宋江随后跟下殿来。

转过后殿侧首一座子墙角门,青衣道:‘宋星主,从此间进来。’

宋江跟入角门来看时,星月满天,香风拂拂,四下里都是茂林修竹。

宋江寻思道:‘原来这庙后又有这个去处。早知如此,却不来这里躲避,不受那许多惊恐!’

宋江行着,觉道两边松树,香坞两行,夹种着都是合抱不交的大松树,中间平坦一条龟背大街。

宋江看了,暗暗寻思道:‘我倒不想古庙后有这般好路径。’

跟着青衣,行不过一里来路,听得潺潺的涧水响。

看前面时,一座青石桥,两边都是朱栏杆。

岸上栽种奇花异草,苍松茂竹,翠柳夭桃;桥下翻银滚雪般的水,流从石洞里去。

过的桥基看时,两行奇树,中间一座大朱红棂星门。

宋江入的棂星门看时,抬头见一所宫殿。

但见:

金钉朱户,碧瓦雕檐。

飞龙盘柱戏明珠,双凤帏屏鸣晓日。

红泥墙壁,纷纷御柳间宫花;翠霭楼台,淡淡祥光笼瑞影。

窗横龟背,香风冉冉透黄纱;帘卷虾须,皓月团团悬紫绮。

若非天上神仙府,定是人间帝主家。

宋江见了,寻思道:‘我生居郓城县,不曾听的说有这个去处。’

心中惊恐,不敢动脚。

青衣催促:‘请星主行。’一引,引入门内,有个龙墀,两廊下尽是朱红亭柱,都挂着绣帘。

正中一所大殿,殿上灯烛荧煌。

青衣从龙墀内一步步引到月台上,听得殿上阶前又有几个青衣道:‘娘娘有请。星主进来!’

宋江到大殿上,不觉肌肤战栗,毛发倒竖。

下面都是龙凤砖阶。

青衣入帘内奏道:‘请至宋星主在阶前。’

宋江到帘前御阶之下,躬身再拜,俯伏在地,口称:‘臣乃下浊庶民,不识圣上。伏望天慈,俯赐怜悯!’

御帘内传旨:‘教请星主坐。’宋江那里敢抬头。

教四个青衣扶上锦墩坐,宋江只得勉强坐下。

殿上喝声‘卷帘’,数个青衣早把朱帘卷起,搭在金钩上。

娘娘问道:‘星主别来无恙?’宋江起身再拜道:‘臣乃庶民,不敢面觑圣容。’

娘娘道:‘星主既然至此,不必多礼。’宋江恰才敢抬头舒眼,看见殿上金碧交辉,点着龙灯凤烛,两边都是青衣女童,执笏捧圭,执旌擎扇侍从;

正中七宝九龙床上,坐着那个娘娘。

宋江看时,但见:

头绾九龙飞凤髻,身穿金缕绛绡衣。

蓝田玉带曳长裾,白玉圭璋擎彩袖。

脸如莲萼,天然眉目映云环;唇似樱桃,自在规模端雪体。

犹如王母宴蟠桃,却似嫦娥居月殿。

正大仙容描不就,威严形像画难成。

那娘娘坐于九龙床上,手执白玉圭璋,口中说道:‘请星主到此,命童子献酒。’

两下青衣女童执着奇花金瓶,捧酒过来斟在玉杯内。

一个为首的女童,执玉杯递酒来劝宋江。

宋江起身,不敢推辞,接过玉杯,朝娘娘跪饮了一杯。

宋江觉道这酒馨香馥郁,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

又是一个青衣捧过一盘仙枣,上劝宋江。

宋江战战兢兢,怕失了体面,尖着指头拿了一枚,就而食之,怀核在手。

青衣又斟过一杯酒来劝宋江,宋江又一饮而尽。

娘娘法旨:‘教再劝一杯。’青衣再斟一杯酒过来劝宋江,宋江又饮了。

仙女托过仙枣,又食了两枚。

共饮过三杯仙酒,三枚仙枣。

宋江便觉道春色微醺,又怕酒后,醉失体面,再拜道:‘臣不胜酒量,望乞娘娘免赐。’

殿上法旨道:‘既是星主不能饮,酒可止。教取那三卷天书,赐与星主。’

青衣去屏风背后玉盘中,托出黄罗袱子,包着三卷天书,度与宋江。

宋江拜受看时,可长五寸,阔三寸,厚三寸。

不敢开看,再拜祗受,藏于袖中。

娘娘法旨道:‘宋星主,传汝三卷天书,汝可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他日功成果满,作为上卿。吾有四句天言,汝当记取,终身佩受,勿忘于心,勿泄于世。’

宋江再拜:‘愿受天言,臣不敢轻泄于世人。’

娘娘法旨道:‘遇宿重重喜,逢高不是凶。北幽南至睦,两处见奇功。’

宋江听毕,再拜谨受。

娘娘法旨道:‘玉帝因为星主魔心未断,道行未完,暂罚下方,不久重登紫府,切不可分毫失忘。若是他日罪下酆都,吾亦不能救汝。此三卷之书,可以善观熟视。只可与天机星同观,其他皆不可见。功成之后,便可焚之,勿留在世。所嘱之言,汝当记取。’

目今天凡相隔,难以久留,汝当速回。

便令童子急送星主回去,‘他日琼楼金阙,再当重会。’

宋江便谢了娘娘,跟随青衣女童,下得殿庭来。

出得棂星门,送至石桥边,青衣道:‘恰才星主受惊,不是娘娘护佑,已被擒拿。天明时,自然脱离了此难。星主,看石桥下水里二龙相戏。’

宋江凭栏看时,果见二龙戏水。

二青衣望下一推。

宋江大叫一声,却撞在神厨内,觉来乃是南柯一梦。

宋江扒将起来看时,月影正午,料是三更时分。

宋江把袖子里摸时,手里枣核三个,袖里帕子包着天书。

摸将出来看时,果是三卷天书。

又只觉口里酒香。

宋江想道:‘这一梦真乃奇异,似梦非梦!若把做梦来,如何有这天书在袖子里,口中又酒香,枣核在手里,说与我的言语都记得不曾忘了一句?不把做梦来,我自分明在神厨里,一跤攧将出来。有甚难见处,想是此间神圣最灵,显化如此。只是不知是何神明?’

揭起帐幔看时,九龙椅上坐着一个娘娘,正和梦中一般。

宋江寻思道:‘这娘娘呼我做星主,想我前生非等闲人也。这三卷天书必然有用,分付我的四句天言,不曾忘了。青衣女童道:‘天明时,自然脱离此村之厄。’如今天色渐明,我却出去。’

便探手去厨里摸了短棒,把衣服拂拭了,一步步走下殿来。

便从左廊下转出庙前,仰面看时,旧牌额上刻着四个金字道:‘玄女之庙’。

宋江以手加额称谢道:‘惭愧!原来是九天玄女娘娘,传受与我三卷天书,又救了我的性命!如若能勾再见天日之面,必当来此重修庙宇,再建殿庭。伏望圣慈,俯垂护佑!’

称谢已毕。

有诗为证:

还道村中夜避灾,荒凉古庙侧身来。

只因一念通溟漠,方得天书降上台。

宋江只得望着口,悄悄出来离庙未远,只听得前面远远地喊声连天。

宋江寻思道:‘又不济了。’立住了脚,‘且未可出去。我若到他前面,定他拿了。不如且在这里路傍树背后躲一躲。’

却才闪得入树背后去,只见数个士兵急急走得喘做一堆,把刀枪拄着,一步步将入来,口里都只叫道:‘神圣救命则个!’

宋江在树背后看了,寻思道:‘那厮如何恁地慌?’

却见背后一条大汉追将入来。

那大汉上半截不着一丝,露出鬼怪般肉,手里拿着两把夹钢板爷,口里喝道:‘含鸟休走!’

远观不睹,近看分明,正是黑旋李逵。

宋江想道:‘非是梦里么?’不敢走出去。

那赵能正走到庙前,被松树根只一绊,一跤在地下。

李逵赶上,就势一脚,踏住脊背,手起大斧却待要砍。

背后又是两筹好汉赶上来,把毡笠儿掀在疹梁上,各挺一条朴刀。

上道的是欧鹏,下首的是陶宗旺。

李逵见他两个赶来,恐怕争功坏了义气,就手把赵能一斧,砍做两半,连胸膛都砍天了。

跳将起来,把士兵赶杀四散走了。

宋江自不敢便走出来,背后只见又赶上三筹好汉,也杀将来。

前面赤发鬼刘唐,第二石将军石勇,第三催命判官李立。

这六筹好汉说道:‘那松树背后一个人立在那里。’

宋江方才敢挺身出来,说道:‘感谢众兄弟们,又来救我性命,将何以报大恩?’

六筹好汉见了宋江,大喜道:‘哥哥有了!快去报与晁头领得知。’

石勇、李立分投去了。

宋江问刘唐道:‘你们如何得知来这里救我?’

刘唐答道:‘哥哥前脚下得山来,晁头领与吴军师放心不下,便叫戴院长随即下来探听哥哥下落。晁头领又自己放心不下,再着我等众人前来接应,只恐哥哥倘有些疏失。半路里撞见戴宗道:‘两个贼驴追赶捕捉哥哥。’晁头领大怒,分付戴宗去山寨,只教留下吴军师、公孙胜、阮家三弟兄、吕方、郭盛、朱贵、白胜看守寨栅,其余兄弟都教来此间寻赶哥哥。听得人说道:‘赶宋江入还道村去了。’村口守把的这厮们尽数杀了,不留一个,只有这几个奔进村里来。随即李大哥追来,我等都赶入来。不想哥哥在这里!’

说犹未了,石勇引将晁盖、花荣、秦明、黄信、薛永、蒋敬、马麟到来,李立引将李俊、穆弘、张横、张顺、穆春、侯健、萧让、金大坚一行,众多好汉都相见了。

宋江作谢众位头领。

晁盖道:‘我叫贤弟不须亲自下山,不听愚兄之言,险些儿又做出来。’

宋江道:‘小可兄弟只为父亲这一事,悬肠挂肚,坐卧不安,不由宋江不来取。’

晁盖道:‘好教贤弟欢喜,令尊并令弟家眷,我先叫戴宗引杜迁、宋万、王矮虎、郑天寿、童威、童猛送去,已到山寨中了。’

宋江听得大喜,拜谢晁盖道:‘若得仁兄如此施恩,宋江死亦无怨。’

晁盖、宋江俱各欢喜,与众头领各各上马,离了还道村口。

宋江在马上以手加额,望空顶礼,称谢:‘神明庇佑之力,容日专当拜还心愿。’

有诗为证:

且喜余生得命归,剥床深喜脱灾非。

仰天祝谢仁晁盖,暗把家园载得回。

且说一行人马离了还道村,径回梁山泊来。

吴学究领了守山头领,直到金沙滩,都来迎接着。

到得大寨聚义厅上,众好汉都相见了。

宋江问道:“老父何在?”

晁盖便叫:“请宋太公出来。”

不多时,铁扇子宋清策着一乘山轿,抬着宋太公到来。

众人扶策下轿,上厅来。

宋江见了,喜从天降,笑逐颜开。

宋江再拜道:“老父惊恐!宋江做了不孝之子,负累了父亲吃惊受怕!”

宋太公道:“叵耐赵能那厮弟兄两个,每日拨人来守定了我们,只待江州公文到来,便要捉取我父子二人解送官司。

听得你在庄后敲门,此时已有八九个土兵在前面草厅上,续后不见了,不知怎地赶出去了。

到三更时候,又有二百余人把庄门开了,将我搭扶上轿抬了,教你兄弟四郎收拾了箱笼,放火烧了庄院。

那时不由我问个缘由,径来到这里。”

宋江道:“今日父子团圆相见,皆赖众兄弟之力也!”

叫兄弟宋清拜谢了众头领。

晁盖众人都来参见宋太公已毕,一面杀牛宰马,且做庆喜筵席,作贺宋公明父子团圆。

当日尽醉方散,次日又排筵宴贺喜。

大小头领尽皆欢喜。

第三日,又做筵席,庆贺宋江父子完聚。

忽然感动公孙胜一个念头,思忆老母在蓟州,离家日久,未知如何。

众人饮酒之时,只见公孙胜起身对众头领说道:“感蒙众位豪杰相带贫道许多时,恩同骨肉。

只是小道自从跟随着晁头领到山,逐日宴乐,一向不曾还乡。

蓟州老母在彼,亦恐我真人本师悬望,欲待回乡省视一遭。

暂别众头领,三五个月再回来相见,以满小道之愿,免致老母挂念悬望之心。”

晁盖道:“向日已闻先生所言,令堂在北方无人侍奉。

今既如此说时,难以阻当。

只是不忍分别。

虽然要行,只是来日相送。”

公孙胜谢了,当日尽醉方散,各自归帐内安歇。

次日早,就关下排了筵席,与公孙胜饯行。

其日众头领都在关下送路。

且说公孙胜依旧做云游道士打扮了,腰里腰包、肚包,背上雌雄宝剑,肩胛上挂着棕笠,手中拿把鳖壳扇,便下山来。

众头领接住,就关下筵席,各各把盏送别。

饯行已遍,晁盖道:“一清先生!此去难留,却不可失信。

本是不容先生去,只是老尊堂在上,不敢阻当。

百日之外,专望鹤驾降临,切不可爽约。”

公孙胜道:“重蒙列位头领看待许久,小道岂敢失信。

回家参过本师真人,安顿了老母,便回山寨。”

宋江道:“先生何不将带几个人去,一发就搬取老尊堂上山,早晚也得侍奉。”

公孙胜道:“老母平生只爱清幽,吃不得惊唬,因此不敢取来。

家中自有田产山庄,老母自能料理。

小道只去省视一遭便来,再得聚义。”

宋江道:“既然如此,专听尊命。

只望早早降临为幸!”

晁盖取出一盘黄白之资相送。

公孙胜道:“不消许多,但只要三分足矣。”

晁盖定教收了一半,打拴在腰包里,打个稽首,别了众人,过金沙滩便行,望蓟州去了。”

众头领席散,却待上山,只见黑旋风李逵就关下放声大哭起来。

宋江连忙问道:“兄弟,你如何烦恼?”

李逵哭道:“干鸟气么!这个也去取爷,那个也去望娘,偏铁牛是土掘坑里钻出来的!”

晁盖便问道:“你如今待要怎地?”

李逵道:“我只有一个老娘在家里,我的哥哥又在别人家做长工,如何养得我娘快乐?

我要去取他来这里,快乐几时也好。”

晁盖道:“李逵说的是。我差几个人同你去取了上山来,也是十分好事。”

宋江便道:“使不得!李家兄弟生性不好,回乡去必然有失。

若是教人和他去,亦是不好。

况且他性如烈火,到路上必有冲撞。

他又在江州杀了许多人,那个不认得他是黑旋风。

这几时官司如何不行移文书到那里了?必然原籍追捕。

你又形貌凶恶,倘有疏失,路程遥远,如何得知。

你且过几时,打听得平静了,去取未迟。”

李逵焦躁,叫道:“哥哥,你也是个不平心的人!你的爷便要取上山来快活,我的娘由他在村里受苦。

兀的不是气破了铁牛的肚子!”

宋江道:“兄弟,你不要焦躁。

既是要去取娘,只依我三件事,便放你去。”

李逵道:“你且说那三件事?”

宋江点两个指头,说出这三件事来,有分教:李逵去高山顶上,杀一窝猛兽毒虫;沂水县中,损几个生灵性命。

直使施为撼地摇天手,来斗巴山跳涧虫。

毕竟宋江对李逵说出那三件事来,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四十二回-译文

说道在还道村收到三卷天书,宋公明遇到了九天玄女。

诗中说:做人应当把孝顺放在第一位,定省时必须效仿圣贤。

一念之差都不能违背道义,内心无愧才能通天。

路通到还道村不是侥幸,神授的天书也不是偶然。

遇到宿命中的高人先得到预言,宋江原来是大罗仙。

话说当时宋江在宴会上对众好汉说:‘我宋江自从被救上山,到这里连日来都是宴席,非常快乐。不知道老父亲在家中的情况,现在怎么样了?现在江州已经向京师上奏,必然会有文书下来,命令济州,让郓城县去追捕家属,和抓捕犯人一样对待。这件事恐怕会让老父亲受惊,性命堪忧。我想念父亲:‘可怜的父母,生我养我如此辛苦。想要报答深厚的恩情,但天高难测。’因为老父亲养育之恩难以报答,我暂时离开山寨,想要回到故乡,去家中接老父亲上山,早晚定省,以尽孝道,以消除挂念。不知道众位兄弟是否同意?’晁盖说:‘贤弟,这是人伦大事,照顾父母生养死葬,是做人的本分。我们不能只顾自己快乐,却让老父亲受苦!当然要听你的。只是众位兄弟这些天都很辛苦,山寨的人马还没稳定。再等两天,点起一些山寨的人马,就去找老父亲。’宋江说:‘兄长,再过几天也没关系。只是恐怕江州的文书传到济州,追捕家属的事情,这个不好。所以这件事不宜拖延。也不需要点太多人去,就我自己偷偷地去,和兄弟宋清一起搬取老父亲,连夜上山。那时乡里的人就不会知道,神不知鬼不觉。如果带太多人去,必然会让乡里人受惊,反而不好。’晁盖说:‘贤弟,路上如果有闪失,没有人能救。’宋江说:‘为了父亲,死而无怨。’当天苦苦挽留不住。宋江坚决要出发,便戴上毡笠,提着短棒,腰间挂着利刃,就下山去了。众头领送到金沙滩后各自回去了。

且说宋江过了渡口,到了朱贵酒店上岸,出了大路向郓城县进发。路上自然要吃饭喝水,晚上住店,早上赶路。一天,跑到宋家村时天已经晚了,没来得及到,就先投宿了客店。第二天,赶路到宋家村时很早,就在林子里躲了起来,等到晚上,才去庄上敲后门。庄里人听到,只见宋清出来开门。见到哥哥,他非常惊讶,急忙问:‘哥哥,你怎么回来了?’宋江说:‘我特地来接父亲和兄弟。’宋清说:‘哥哥,你在江州做的事,现在这里都知道了。本县派了两个赵都头来抓我们,每天都来,把我们锁得死死的。只等江州的文书一到,就要抓我们父子二人,关进牢里,等待抓到你。白天晚上,都有几百个士兵巡逻。你不宜拖延,快去梁山泊请众头领来,救父亲和兄弟。’宋江听了,吓得一身冷汗。不敢进门,转身就往梁山泊的方向跑。那天晚上月亮朦胧,路不清楚。宋江只顾着走偏僻的小路。大约走了一个时辰,只听得背后有人喊叫起来。宋江回头一看,只隔了一二里路,看见一簇火把照亮了道路。只听见有人喊:‘宋江别跑!快去投降!’宋江一边跑,一边心里想:‘不听晁盖的话,果然有今天的大祸。皇天可怜,保佑宋江!’远远地看到一个地方,就只顾着往前跑。一会儿,风吹散了薄云,月亮出来了。宋江才仔细辨认,叫声苦,不知道该怎么办。看了那个地方,有个名字叫还道村。原来周围都是高山峻岭,山下一圈都是山涧水,中间只有一条路。进来这个村,左拐右拐都是这条路,没有第二条路。宋江认得这个村口,想回头,却被后面追来的人已经把住了路口,火把照耀得如同白天。宋江只能走进村里,寻找可以躲避的地方。

走过一片树林,早看见一座古庙。只见:

墙壁破损,殿堂倾斜。两廊的壁画长满了青苔,满地的花砖长出了碧草。门前的两个小鬼,折了手臂却不再狰狞;殿上的两个判官,没有头巾就不成礼数。供床上的蜘蛛结了网,香炉里的蚂蚁筑了窝。狐狸常睡在纸炉中,蝙蝠不离神帐里。想来已经多年没有人来过,也知天天都有云雾缭绕。

宋江只能推开庙门,趁着月光,走进庙里,找一个藏身的地方。他前后殿都看了一遍,没有合适的地方,心里越来越慌。只听外面有人说:‘肯定就是跑进这庙里了。’宋江一听,是赵能的声音,想找个地方躲起来,但是没有地方可躲。他看到殿上有一个神厨,宋江掀开帐幔,探身进去钻进了神厨。他放下短棒,蜷缩在一起,大气不敢出,连屁都不敢放。只听外面有人拿着火把,照了进来。宋江在神厨里偷偷地看着,赵能、赵得带着四五十人,拿着火把,到处照看,眼看就要照到殿上。宋江想:‘我现在是走投无路了,希望神灵保佑我!’一个个都走过去了,没有人注意到神厨里。宋江心想:‘这真是天大的幸运!’只见赵得拿着火把照了照神厨。宋江想:‘这下我真的要被抓了!’赵得一只手用朴刀的柄挑起神帐,上下照了一下,火光照起,烟尘冲天,一片灰尘落在了赵得的眼里,眯了眼。他赶紧把火把扔在地上,一脚踩灭了,走出殿门,对士兵们说:‘这家伙不在庙里,别的地方也没有路,他还能跑到哪里去?’士兵们回答说:‘多半是跑进村中的树林里了。这里不怕他跑到哪里去,这个村叫还道村,只有这条路可以进出,里面虽然有高山和树林,但是没有路可以上去,不用担心他会跑掉。都头只要守住村口,他就算插翅也飞不出去。等到天亮,村里去仔细搜捕。’赵能、赵得说:‘也是。’带着士兵下了殿。宋江心想:‘这真是神明的保佑!如果我能活下来,一定要重修庙宇,再建祠堂。希望神灵保佑我!’话音未落,只听有几个士兵在庙门前喊道:‘都头,在这里了。’赵能、赵得和众人一拥而入。宋江想:‘这又是什么倒霉事!这次肯定会被抓到!’赵能到庙前问:‘在哪里?’士兵说:‘都头你来看,庙门上有两个灰尘手印,肯定是刚才推开庙门,躲在里面了。’赵能说:‘没错。再仔细搜一搜。’这些人又回到庙里搜查。宋江想:‘我的命运怎么这么不好,这次肯定是没有希望了!’这些人把殿前殿后都搜遍了,只是没有翻过砖头。众人又搜了一遍,火把照到了殿上。赵能说:‘多半是在神厨里。刚才兄弟没看仔细,我自己照一照。’一个士兵拿着火把,赵能一手掀开帐幔,五六个伸头往里看。‘不看万事皆休,一看就糟糕了。’只见神厨里卷起一阵恶风,把火把都吹灭了,整个庙宇被黑暗笼罩,对面都看不见。赵能说:‘真奇怪,平白无故卷起这么一阵恶风!肯定是神明在里面,对我们一直照看不满,所以起了这阵恶风来显灵。我们还是走吧。只守住村口,等到天亮再来找。’赵得说:‘只是神厨里没看仔细,再用枪扎一扎。’赵能说:‘也是。’两个正要上前,只听殿后又卷起一阵怪风,吹得飞沙走石,滚落下来。摇得殿宇晃动,罩下一片黑云,遮天蔽日,冷气逼人,毛发直竖。赵能知道不好,叫赵得说:‘兄弟快走,神明不高兴了!’众人一哄而散,都跑下了殿,往庙门外跑。有几个跌倒了,也有摔伤了腿的,挣扎着跑。跑出庙门,只听庙里有人喊:‘饶恕我们!’赵能再进去看时,两三个士兵倒在龙墀里,被树根勾住了衣服,挣不脱,手里扔了朴刀,扯着衣服求饶。宋江在神厨里听到,忍不住笑了。赵能把士兵的衣服解开,领出庙门去。有几个在前面跑的士兵说:‘我说这神道最灵,你们只管在里面捣乱,引得小鬼发怒起来!我们只去守在村口等他,不用担心他会飞走。’赵能、赵得说:‘说得对。只要守住村口。’众人都跑到村口去了。

只说宋江在神厨里,嘴里说着惭愧的话:‘虽然没有被这些人抓住,但是怎么才能出村口呢?’正在神厨里想办法,百思不得其解,只听后面走廊下有人出来。宋江想:‘这又是苦命啊!早知道就不钻进来了。’只见两个青衣童子,径直走到厨边,开口说:‘小童子奉娘娘的旨意,请星主说话。’宋江哪里敢出声答应。外面的童子又说:‘娘娘有请,星主可以走了。’宋江也不敢答应。外面的童子又说:‘宋星主不要犹豫,娘娘已经等很久了!’宋江听到的是莺歌燕语,不是男人的声音,便从椅子底下钻出来看时,却是两个青衣女童,站在床边。宋江吃了一惊,原来这两个是泥塑的神童。外面又有人说:‘宋星主,娘娘有请。’宋江分开帐幔,钻出来,只见是两个青衣螺髻女童,齐齐鞠躬,各自行了一礼。宋江看那女童时,只见她们:

面容红润,头发翠绿,牙齿洁白,眼睛明亮。飘飘然不沾染尘埃,清清明明,有如天仙的风韵。发髻如螺蛳,山峰般堆叠,鞋子如凤头,莲花般轻盈。衣领深青,银丝编织而成;腰带真紫,金环结就如霞。仿佛是仙界的董双成,像是蓬莱的花鸟使者。

青衣人走在前面引导,宋江随后跟从离开大殿。转过后面的宫殿侧面,一扇子墙角门,青衣说:“宋星主,从这里进来。”宋江跟着进入角门,一看,满天星月,香气拂面,四周都是茂密的树林和竹林。宋江想:“原来庙后面还有这样的地方。早知道这样,就应该来这里躲避,不用受那么多惊吓!”宋江走着,觉得两边都是高大的松树,香草丛生,中间是一条平坦的像龟背一样的大路。宋江看着,心里想:“我倒没想到古庙后面还有这么好的路。”跟着青衣,走了不到一里路,就听到了潺潺的溪水声。

往前看,一座青石桥,两边都是红色的栏杆。岸上种满了奇花异草,苍松茂竹,翠柳和桃花;桥下流水像翻滚的银子和雪一样,从石洞中流去。过了桥,看到两边都是奇异的树木,中间是一座大朱红色的棂星门。宋江走进棂星门,抬头看到一座宫殿。

只见:金色的钉子镶嵌在朱红色的门上,碧绿的瓦片雕刻着屋檐。飞龙盘绕在柱子上玩耍着明珠,双凤的帷幕在晨光中鸣叫。红泥墙壁间穿插着御柳和宫花;翠绿的楼台,淡淡的祥光笼罩着瑞影。窗户横着像龟背,香风轻轻透过黄色的纱帘;帘子卷起像虾须,明亮的月亮圆圆地悬挂在紫色的帐幔上。如果不是天上的神仙府邸,那一定是人间的帝王之家。

宋江看到了,心里想:“我住在郓城县,从没听说过这个地方。”心中惊恐,不敢动弹。青衣催促道:“请星主前行。”一引导,就引入了门内,有一个龙墀,两廊下都是朱红色的亭柱,都挂着绣帘。正中有一座大殿,殿上灯烛明亮。青衣从龙墀里一步步引导到月台上,听到殿前阶前又有几个青衣说:“娘娘有请,星主进来!”

宋江到大殿上,不禁身体发抖,毛发竖起。下面都是龙凤形状的砖阶。青衣进入帘子内向里禀报说:“请宋星主到阶前。”宋江到帘子前的御阶下,躬身再次拜礼,跪伏在地,口称:“我是下等的庶民,不认识圣上。希望天慈,俯赐怜悯!”御帘内传旨:“让星主坐下。”宋江哪里敢抬头。让他们四个青衣扶他坐到锦墩上,宋江只得勉强坐下。殿上喊声“卷帘”,几个青衣早就把朱帘卷起,搭在金钩上。娘娘问道:“星主别来无恙?”宋江起身再次拜礼说:“我是庶民,不敢直视圣容。”娘娘说:“星主既然到了这里,不必多礼。”宋江才敢抬头看,看见殿上金碧辉煌,点着龙灯凤烛,两边都是青衣女童,手持笏板,捧着玉圭,拿着旌旗和扇子侍候着;正中是一张七宝九龙床,上面坐着那个娘娘。

宋江看时,只见:头绾着九龙飞凤髻,身穿金线绣成的绛红色衣服。蓝田玉带拖着长长的衣摆,白玉圭璋举起彩袖。脸像莲花一样,天然的眉目映衬着云环;嘴唇像樱桃一样,自然的身材端端正正。就像王母在蟠桃宴上,又像是嫦娥住在月宫里。正大仙容难以描绘,威严的形象难以画成。

那娘娘坐在九龙床上,手持白玉圭璋,嘴里说着:“请星主到此,命童子献酒。”两边青衣女童手持奇花金瓶,端着酒过来斟在玉杯里。一个为首的女童手持玉杯递给宋江。宋江起身,不敢推辞,接过玉杯,向娘娘跪下喝了一杯。宋江觉得这酒香醇浓郁,像醍醐灌顶,甘露洒心。又有一个青衣端过一盘仙枣,来劝宋江。宋江战战兢兢,怕失了体面,用指尖拿了一枚,就着吃,怀中拿着枣核。

青衣又斟过一杯酒来劝宋江,宋江又一饮而尽。娘娘下令:“再敬一杯。”青衣再斟一杯酒过来劝宋江,宋江又喝了。仙女端过仙枣,他又吃了两枚。共喝了三杯仙酒,吃了三枚仙枣。宋江便觉得有些醉意,又怕酒后失态,再次拜礼说:“我酒量有限,望娘娘免赐。”殿上的法旨说:“既然星主不能喝酒,酒就免了。取那三卷天书,赐给星主。”青衣去屏风后面玉盘中,托出黄罗包袱,包着三卷天书,递给宋江。宋江拜受后看,长五寸,宽三寸,厚三寸。不敢打开看,再次拜谢,藏在袖中。

娘娘的法旨说:“宋星主,传给你三卷天书,你可以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他日功成果满,作为上卿。我有四句话,你要记住,终身佩戴,不要忘记,不要泄露给世人。”宋江再次拜礼说:“愿意接受天言,臣不敢轻易泄露给世人。”娘娘的法旨说:“遇到困难重重有喜事,遇到高位不是凶兆。

北方的幽暗和南方的和睦,两处都能见到奇功。”宋江听完后,再次拜礼接受。娘娘的法旨说:“玉帝因为星主魔心未断,道行未完,暂时惩罚到下方,不久会重新登上紫府,切不可有丝毫忘记。如果将来罪下酆都,我也不能救你。这三卷天书,可以好好观看。只可以和天机星一起看,其他人都不可以看。功成之后,就可以烧掉,不要留在世上。我所说的话,你要记住。现在天人和凡人相隔,难以久留,你应当赶快回去。”就命令童子赶紧送星主回去,“他日琼楼金阙,再当重会。”宋江就向娘娘道谢,跟着青衣女童,下得殿庭来。出了棂星门,送到石桥边,青衣说:“刚才星主受惊,不是娘娘护佑,已经被擒拿。天亮时,自然会脱离这个难关。星主,看石桥下面水里的两条龙在嬉戏。”宋江扶着栏杆看时,果然看到两条龙在水中嬉戏。两个青衣把他往下推。

宋江大叫一声,却撞在神厨里,醒来才知道是一场南柯一梦。

宋江起身一看,发现正是中午的月亮,估计已经是三更天了。宋江从袖子里掏出三个枣核,里面还包着天书。拿出来一看,果然是三卷天书。他还觉得嘴里有酒香。宋江心想:“这个梦真是奇怪,既像梦又不像梦!如果是梦,怎么会有天书在袖子里,嘴里有酒香,手里有枣核,梦中说的每一句话我都记得?如果不是梦,我明明记得自己在神厨里,一跤摔了出来。这里有什么难理解的吗?可能是这里的神灵最灵验,以这种方式显灵。只是不知道是哪位神明?”他掀开帐幔一看,九龙椅上坐着一位娘娘,和梦中一模一样。宋江想:“这位娘娘称呼我为星主,看来我前生不是普通人。这三卷天书肯定有用,她给我的四句天言我也没忘记。青衣女童说:‘天亮时,自然会脱离这个村庄的灾难。’现在天色渐亮,我应该出去。”于是他伸手去厨里拿了一把短棒,整理了一下衣服,一步一步走下殿来。他从左廊下转到庙前,抬头一看,旧牌匾上刻着四个大字:“玄女之庙”。宋江用手摸着额头感谢道:“惭愧!原来是九天玄女娘娘,传授给我三卷天书,还救了我的命!如果我能再见到阳光,一定会来这里重修庙宇,重建殿堂。希望您能慈悲为怀,保佑我!”感谢完毕。

有诗为证:
还道村中夜避灾,荒凉古庙侧身来。
只因一念通溟漠,方得天书降上台。

宋江悄悄地离开庙宇,没走多远,就听到前面远远地喊声震天。宋江心想:“这下完了。”他停下脚步,“暂时不能出去。如果我跑到他们前面,肯定会被抓住。不如先在这里路边的树后面躲躲。”刚躲进树后面,就看到几个士兵气喘吁吁地跑来,用刀枪支撑着身体,一步一步地走进来,嘴里只喊道:“神灵救命啊!”宋江在树后面看着,心想:“他们怎么这么慌张?”这时,他看到背后一个大汉追了上来。那大汉上半身一丝不挂,露出像鬼怪一样的肉,手里拿着两把夹钢板斧,嘴里喊道:“鸟人别跑!”从远处看不清,近看才看清楚,正是黑旋风李逵。宋江心想:“难道不是梦吗?”不敢走出去。这时,赵能正走到庙前,被松树根绊了一跤,摔倒在地上。李逵赶上,趁机一脚踩住他的脊背,举起大斧就要砍。背后又有两个好汉赶上来,把毡笠扔到屋梁上,各人手持一条朴刀。前面的是欧鹏,下面的是陶宗旺。李逵看到他们两个赶来,担心争功坏了义气,就手起斧落,把赵能砍成两半,连胸膛都砍开了。跳起来,把士兵赶得四处逃散。宋江自己不敢立刻出来,背后又看到三个好汉赶了上来。前面是赤发鬼刘唐,第二是石将军石勇,第三是催命判官李立。这六个好汉说:“松树后面站着一个。”宋江才敢挺身而出,说:“感谢众位兄弟们,又来救我的命,我该如何报答这份大恩?”六个好汉看到宋江,非常高兴,说:“哥哥有救了!快去告诉晁头领。”石勇和李立分头去了。

宋江问刘唐:“你们怎么知道我来这里救我?”刘唐回答:“哥哥刚下山,晁头领和吴军师放心不下,就派戴院长下来探听你的下落。晁头领也放心不下,再派我们众人前来接应,只怕哥哥有什么闪失。半路上遇到戴宗,说:‘两个坏蛋正在追赶捕捉哥哥。’晁头领大怒,吩咐戴宗回到山寨,只留下吴军师、公孙胜、阮家三兄弟、吕方、郭盛、朱贵、白胜看守山寨,其余兄弟都派来这里寻找追赶哥哥。听说有人说道:‘把宋江赶到还道村了。’村口的守卫都被杀了,一个不留,只有这几个逃进村里来。随即李大哥追来,我们都赶了上来。没想到哥哥在这里!”话还没说完,石勇引着晁盖、花荣、秦明、黄信、薛永、蒋敬、马麟到来,李立引着李俊、穆弘、张横、张顺、穆春、侯健、萧让、金大坚一众好汉都来了。宋江向众位头领表示感谢。晁盖说:“我叫你不用亲自下山,不听我的话,差点又出了事。”宋江说:“小弟我只为父亲这件事,心里挂念,坐卧不安,不得不来。”晁盖说:“好教贤弟高兴,你的父亲和弟弟家眷,我先派戴宗带着杜迁、宋万、王矮虎、郑天寿、童威、童猛送去,已经到山寨了。”宋江听后非常高兴,拜谢晁盖说:“如果得到仁兄这样的恩惠,我宋江就算死了也无怨。”晁盖和宋江都很高兴,与众位头领各自上马,离开了还道村。宋江在马上用手摸着额头,向天空顶礼膜拜,感谢道:“神灵庇佑的力量,日后我一定会专程来还愿。”有诗为证:
且喜余生得命归,剥床深喜脱灾非。
仰天祝谢仁晁盖,暗把家园载得回。

且说这一行人马离开了还道村,直接返回梁山泊。吴学究带领守山头的头领们,一直来到金沙滩,都来迎接他们。到了大寨的聚义厅上,众好汉都互相见了面。宋江问道:“老父亲在哪里?”晁盖便叫:“请宋太公出来。”没过多久,铁扇子宋清扶着宋太公,乘坐着一顶山轿到来。众人扶着宋清下轿,上了厅。宋江见了,高兴得从天上掉下来,笑得合不拢嘴。宋江再次拜道:“老父亲受惊了!宋江做了不孝的儿子,让父亲受惊受怕了!”宋太公说:“可恶的赵能那家伙兄弟俩,每天派人守着我们,只等江州的公文一到,就要抓我们父子去官府。听说你在庄后敲门,那时已经有八九个士兵在草厅上,后来不见了,不知道怎么被赶走了。到了三更时分,又有二百多人把庄门打开,把我扶上轿抬走,让你兄弟宋清收拾了箱子,放火烧了庄院。那时我连问个原因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来到这里。”宋江说:“今天父子团圆,全靠众兄弟们的帮助!”叫宋清向众头领表示感谢。晁盖和众人都见过宋太公后,一面杀牛宰马,一边准备庆贺宋公明父子团圆的宴席。当天大家都喝得醉醺醺的才散席,第二天又摆了宴席来庆祝。大小头领都很高兴。

第三天,又摆了宴席,庆祝宋江父子团聚。忽然公孙胜心中一动,想起了在蓟州的老母亲,离家已久,不知道情况如何。众人喝酒的时候,只见公孙胜站起来对众头领说:“感谢各位豪杰这么久以来的照顾,恩同骨肉。只是我自从跟随晁头领上山,每天都是宴乐,一直没回过乡。蓟州的老母亲在那里,也担心我师傅挂念,我想回乡去看望一下。暂时告别众头领,三五个月后回来相见,以满足我的愿望,也免得老母亲挂念。晁盖说:“以前已经听说先生这么说,令堂在北方无人照顾。既然这样说了,难以阻拦。只是不忍分别。虽然要离开,但明天再送行。”公孙胜道谢,当天大家都喝得醉醺醺的才散席,各自回到帐篷里休息。第二天一早,就在关下摆了宴席,为公孙胜饯行。那天众头领都在关下送行。

且说公孙胜依旧打扮成云游道士的样子,腰里挂着腰包、肚包,背上背着雌雄宝剑,肩上挂着棕色的斗笠,手里拿着一把鳖壳扇,便下山去了。众头领把他接住,就在关下的宴席上,一个个举杯送别。送别完毕,晁盖说:“一清先生!此去难以挽留,但不可失信。本来不让你去,只是因为老母亲在,不敢阻拦。百日之内,专望你的鹤驾降临,切不可失约。”公孙胜说:“承蒙各位头领这么久的照顾,我怎么敢失信。回家拜过师傅,安顿好老母亲,就回来。”宋江说:“先生为何不带几个人一起去,一起把老母亲接上山来,早晚也能侍奉她。”公孙胜说:“老母亲平生喜欢清静,受不得惊吓,因此不敢带她来。家里有自己的田产山庄,老母亲自己能料理。我只去探望一次就回来,再聚在一起。”宋江说:“既然如此,就听你的。只希望早日回来!”晁盖拿出一盘金银相送。公孙胜说:“不用这么多,只要三分就够了。”晁盖坚持收了一半,打结放在腰包里,行了一礼,告别众人,过了金沙滩,就往蓟州去了。

众头领散席后,正要上山,只见黑旋风李逵在关下放声大哭。宋江连忙问:“兄弟,你怎么烦恼?”李逵哭着说:“气死我了!这个要去接父亲,那个要去望母亲,偏偏我是从土里挖出来的!”晁盖问:“你现在打算怎么办?”李逵说:“我只有一个老娘在家里,我的哥哥又在别人家做长工,怎么养得娘快乐?我要去接她来这里,快乐一段时间也好。”晁盖说:“李逵说得对。我派几个人和你一起去接她上山来,也是一件好事。”宋江说:“使不得!李家兄弟性格不好,回乡去肯定会有问题。如果派人陪他去,也不好。况且他性格像火一样烈,路上肯定会有冲突。他又在江州杀了那么多人,谁不认识他是黑旋风。这几时官府肯定有文书追捕,你又长得凶恶,如果有闪失,路途遥远,怎么知道。你先等一段时间,打听到平静了再去接也不迟。”李逵焦急,叫道:“哥哥,你也是个不公平的人!你的父亲要接上山来快活,我的娘却在村里受苦。这不是气炸了铁牛的肚子吗!”宋江说:“兄弟,你不要急躁。既然要去接娘,就依我三件事,我就放你去。”李逵问:“你且说说那三件事?”

宋江伸出两个手指,说出了这三件事来,有分教:李逵去高山顶上,杀一窝猛兽毒虫;在沂水县中,伤害几个无辜的生命。直使他的行为撼动天地,来斗巴山跳涧的虫子。究竟宋江对李逵说了哪三件事,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四十二回-注解

天书:天书,古代传说中神仙或天神赐予凡人的神秘书籍,含有神秘力量。

宋公明:宋江的字,宋江在此处指的是他自己。

九天玄女:九天玄女,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神,常与军事、战争有关。

孝: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伦理道德,指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照顾,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定省:定省是指子女定期向父母请安,报告自己的行为和情况,表示对父母的尊敬和关心。

圣贤:圣贤指古代的圣人或贤人,如孔子、孟子等,他们的言行被视为道德和智慧的典范。

义:义在儒家思想中指的是正义、道德和正确的行为准则。

通天:通天意味着直达天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德行高尚,可以感动天意。

侥幸:侥幸指偶然得到成功或避免不幸,含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谶:谶是一种预言,通常被认为是由神或仙人给出的预兆。

大罗仙:大罗仙是道教中的高级神仙,代表着极高的修行境界。

人伦:人伦是指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包括父子、夫妻、兄弟等。

养生送死:养生送死是指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强调对生命全过程的关怀。

人子之道:人子之道是指作为子女应遵循的道德准则。

昊天:昊天指广阔无垠的天空,常用来代表天意或神意。

罔极:罔极表示极大,无法估量,常用来形容父母对子女的恩情深厚。

济州:济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山东省。

郓城县:郓城县是古代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位于今天的山东省。

梁山泊:古代地名,位于今山东省境内,是《水浒传》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之一,也是梁山好汉聚集的地方。

金沙滩:梁山泊附近的一个地点。

朱贵酒店:朱贵酒店是《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与外界联系的一个据点。

宋家村:宋家村是宋江的家乡,位于郓城县。

赵都头:赵都头是官府派遣来追捕宋江的官员。

土兵:指当地的士兵。

更次:更次是指时间的一个单位,古代一夜分为五个更次,每个更次大约两小时。

还道村:可能是一个地名,指的是一行人马出发的地点。

古庙:古庙是指古老的庙宇,通常供奉着神灵或祖先。

庙门:古代的庙宇入口,是供人祭拜和祈祷的地方。

月光:夜晚天空中的自然光线,古代常用来比喻清明的意境。

神厨:神厨,供奉神灵的厨房,用于准备供品。

短棒:短棒,指长度较短的棍棒,此处可能指宋江随身携带的武器。

火把:古代用来照明和驱赶野兽的工具,由木材和易燃物制成。

赵能、赵得:此处可能是虚构的人物,赵能和赵得可能是宋江的敌人或追捕者。

阴灵:指死后的灵魂,古代常用来表示对神灵的敬畏。

神明庇佑:指神灵的保佑,古代认为神明可以赐福或消灾。

庙宇:古代供人祭拜神灵的建筑物。

阴灵保佑:与上同,指神灵的保佑。

都头:古代军队或地方组织中的领导职位。

龙墀:宫殿前的大石阶。

恶风:形容非常猛烈的风,此处可能用来形容神厨中突然出现的异常现象。

阆苑:古代传说中的仙境,此处可能用来形容女童的美貌。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仙山,此处可能用来形容女童的美貌。

花鸟使:古代传说中仙界派来的人,此处可能用来形容女童的身份。

青衣:指穿着青色衣服的仆人,这里可能指的是庙宇中的僧人或道士。

宋江:宋江,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绰号呼保义,是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之一,以智勇双全著称。

殿:古代宫殿建筑中的主要部分,是皇帝或贵族举行大典的地方。

香风:香气扑鼻的风,常用来形容环境清幽、香气宜人。

茂林修竹:形容树木茂盛,常用来比喻环境优美。

龟背大街:形容路面平坦宽阔,如同龟背。

朱栏杆:红色栏杆,常用于装饰和防护。

奇花异草:指稀有或奇特的花草。

翠柳夭桃:翠绿的柳树和艳丽的桃花,常用来形容春天景色。

翻银滚雪:形容水流动时的美丽景象,如同银色和雪色。

石洞:岩石中的洞穴。

棂星门:古代宫殿或庙宇中的一种门,棂星为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名。

金钉朱户:用金钉装饰的门,红色为古代皇室的色彩。

碧瓦雕檐:碧绿色的瓦片和雕刻精美的屋檐。

飞龙盘柱:柱子上雕刻的龙形图案,象征着皇权。

双凤帏屏:帏屏上雕刻的双凤图案,象征着吉祥。

红泥墙壁:用红泥涂抹的墙壁,古代一种装饰手法。

御柳间宫花:皇帝御花园中的柳树和宫中的花朵。

翠霭楼台:翠绿色的雾气笼罩的楼台。

祥光笼瑞影:吉祥的光芒笼罩着瑞气的影子。

龟背:龟壳的形状,这里指窗户。

虾须:虾的须,这里指帘子的边缘。

紫绮:紫色的绮丽织物,这里指帘子。

朱红亭柱:红色柱子,常用于装饰和象征皇权。

绣帘:绣有花纹的帘子。

荧煌:明亮闪烁的样子。

月台:宫殿中的平台。

御阶:皇帝上下的台阶。

龙凤砖阶:用龙凤图案装饰的砖石台阶。

御帘:皇帝的帘子,表示尊贵。

仙枣:传说中的仙果,具有神奇功效。

紫府:天上的宫殿,这里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酆都:古代传说中的阴间,这里指地狱。

天机星: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名,这里可能指掌握天机的人。

琼楼金阙:美玉建造的楼台和金色的宫阙,这里指仙境。

扒将起来看时:扒将起来看时,意为从睡梦中醒来,起身查看。

月影正午:月影正午,形容月亮出现在正午时分,这在现实中极为罕见,常用于描述梦境或神话故事。

三更时分:三更时分,古代将一夜分为五更,三更即深夜时分。

袖子里摸时:袖子里摸时,指从袖子里取出某物。

枣核:枣核,指枣子的核,这里可能是指某种神秘的物品。

攧将出来:攧将出来,形容突然从某处跌落出来。

神圣:神圣,指神明,此处指庙中的神。

娘娘:娘娘,古代对女性神祇的尊称,此处指九天玄女。

星主:星主,古代对某些神明的尊称,此处指九天玄女对宋江的称呼。

天言:天言,指神明所传授的话语,含有预言或指示的意义。

青衣女童:青衣女童,指穿着青衣的女童,此处可能指九天玄女派来的使者。

玄女之庙:玄女之庙,指供奉九天玄女的庙宇。

衣服拂拭了:衣服拂拭了,指整理了一下衣服。

殿庭:殿庭,指宫殿的庭院。

神圣救命则个:神圣救命则个,古代对神明的呼救语,表示紧急求救。

黑旋李逵:黑旋李逵,宋江的好汉兄弟之一,以勇猛著称。

夹钢板爷:夹钢板爷,指一种古代武器,类似大斧。

欧鹏:欧鹏,梁山泊好汉之一。

陶宗旺:陶宗旺,梁山泊好汉之一。

朴刀:朴刀,古代一种单刃武器。

义气:义气,指忠诚、信义。

戴院长:戴院长,梁山泊好汉之一,绰号花和尚。

吴军师:吴军师,梁山泊好汉之一,绰号智多星。

公孙胜:梁山好汉之一,擅长道术。

阮家三弟兄:阮家三弟兄,指梁山泊好汉中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吕方:吕方,梁山泊好汉之一。

郭盛:郭盛,梁山泊好汉之一。

朱贵:朱贵,梁山泊好汉之一。

白胜:白胜,梁山泊好汉之一。

戴宗:戴宗,梁山泊好汉之一,绰号神行太保。

贼驴:贼驴,古代对敌人的贬称。

贤弟:贤弟,古代对兄弟的尊称。

令尊:令尊,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家眷:家眷,指家庭成员。

仁兄:仁兄,对兄长的尊称。

拜还心愿:拜还心愿,指完成对神明的承诺或感谢。

一行人马:指一队人马,即一队行进中的士兵或队伍。

吴学究:吴用,梁山好汉之一,以智谋著称。

守山头领:负责守卫山头的首领。

聚义厅:梁山泊好汉聚集议事的地方。

宋太公:宋江的父亲,宋太公在此处指的是宋江的父亲。

铁扇子宋清:宋江的兄弟,宋清在此处指的是宋江的兄弟。

山轿:一种在山区使用的轿子,便于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

叵耐:表示无奈、没有办法。

赵能:可能是一个人的名字,此处指的是赵能兄弟。

江州公文:指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发出的公文。

庄院:指宋太公的住宅。

蓟州: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北省境内。

真人本师:对道士或僧侣的尊称。

鹤驾:指道士或僧侣乘坐的鹤,此处比喻道士的出行。

关下:指山关之下,即山脚下。

黑旋风李逵:梁山好汉之一,以勇猛著称。

土掘坑:形容李逵的出身贫贱。

长工:指在别人家做长年工的人。

黄白之资:指黄金和白银,此处指财物。

稽首: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敬意。

巴山跳涧虫:比喻难以对付的敌人或困难。

施为撼地摇天手:形容手段高强,能够震动天地。

沂水县:古代地名,位于今山东省境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四十二回-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梁山泊好汉迎接宋江父亲宋太公的场景,展现了梁山好汉的忠义与亲情。首句‘一行人马离了还道村,径回梁山泊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人物动向,‘径回’二字传达了梁山好汉急于与宋太公团聚的心情。

‘吴学究领了守山头领,直到金沙滩,都来迎接着’中,吴学究作为梁山泊的智囊,领着守山头领亲自迎接,体现了梁山泊对宋太公的重视。‘众好汉都相见了’一句,突出了梁山好汉的团结与热情。

‘宋江见了,喜从天降,笑逐颜开’通过宋江的神态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见到父亲后的喜悦之情。‘宋江再拜道:“老父惊恐!宋江做了不孝之子,负累了父亲吃惊受怕!”’中,宋江对父亲的孝顺和对自身行为的反省,凸显了其忠孝两全的品质。

宋太公讲述家中遭遇,‘叵耐赵能那厮弟兄两个,每日拨人来守定了我们,只待江州公文到来,便要捉取我父子二人解送官司’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官场的腐败,而宋太公对宋江的担忧和依赖,也表现出深厚的父子情深。

‘宋江道:“今日父子团圆相见,皆赖众兄弟之力也!”’宋江将父子团圆归功于梁山好汉,彰显了梁山好汉的忠义。‘叫兄弟宋清拜谢了众头领’一句,则体现了宋江对众头领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晁盖与众头领杀牛宰马,‘且做庆喜筵席,作贺宋公明父子团圆’一段,描绘了梁山好汉为宋太公父子团圆而设宴庆祝的欢乐场景,展现了梁山好汉的豪迈与热情。

第三日,又做筵席,庆贺宋江父子完聚。忽然感动公孙胜一个念头’中,公孙胜的念头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点,即对家乡和母亲的思念。‘感蒙众位豪杰相带贫道许多时,恩同骨肉’表现了公孙胜对梁山好汉的感激之情。

‘公孙胜道:“感蒙列位头领看待许久,小道岂敢失信。回家参过本师真人,安顿了老母,便回山寨。”’中,公孙胜承诺守信,体现了他的诚信。

宋江对李逵的对话,‘兄弟,你不要焦躁。既是要去取娘,只依我三件事,便放你去。’’中,宋江既关心李逵,又想尽办法避免风险,体现了宋江的细心和智慧。

‘宋江点两个指头,说出这三件事来,有分教:李逵去高山顶上,杀一窝猛兽毒虫;沂水县中,损几个生灵性命。直使施为撼地摇天手,来斗巴山跳涧虫。’’中,宋江通过点指的方式,暗示了李逵即将面临的挑战,为后续情节埋下伏笔。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四十二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83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