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施耐庵(约1296年-1371年),元代小说家,是《水浒传》的作者之一。他的作品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百姓疾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水浒传》是元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在梁山泊聚集,反抗腐败的朝廷和不公正社会的故事。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英雄事迹。小说通过丰富的情节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示了社会不公、官民矛盾和对抗暴政的精神。它不仅是对农民起义的赞扬,也通过各种人物的抒发,展示了忠诚、义气与悲剧性的命运。该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深刻影响了后代的文学和文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八十五回-原文
宋公明夜度益津关吴学究智取文安县
《西江月》:
山后辽兵侵境,中原宋帝兴军。
水乡取出众天星,奉诏去邪归正。
暗地时迁放火,更兼石秀同行。
等闲打破永平城,千载功勋可敬。
话说当下欧阳侍郎奏道:
宋江这伙都是梁山泊英雄好汉。
如今宋朝童子皇帝,被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个贼臣弄权,嫉贤妒能,闭塞贤路,非亲不进,非财不用,久后如何容的他们。
论臣愚意,郎主可加官爵,重赐金帛,多赏轻裘肥马,臣愿为使臣,说他来降俺大辽国。
郎主若得这伙军马来,觑中原如同反掌。
臣不敢自专,乞郎主圣鉴不错。
大辽国主听罢,便道:
你也说的是。
你就为使臣,将带一百八骑好马,一百八匹好段子,俺的敕命一道,封宋江为镇国大将军,总领辽兵大元帅,赐与金一提,银一秤,权当信物。
教把众头目的姓名都抄将来,尽数封他官爵。
只见班部中兀颜都统军出来启奏郎主道:
宋江这一伙草贼,招安他做甚!
放着奴婢手下有二十八宿将军,十一曜大将,有的是强兵猛将,怕不赢他!
若是这伙蛮子不退呵,奴婢亲自引兵去剿杀这厮。
国主道:
你便是了的好汉,如插翅大虫,再添的这伙呵,你又加生两翅。
你且休得阻当。
辽主不听兀颜之言,再有谁敢多言。
原来这兀颜光都统军,正是辽国第一员上将,十八般武艺无有不通,兵书战策尽皆熟闲。
年方三十五六,堂堂一表,凛凛一躯,八尺有余身材,面白唇红,须黄眼碧,威仪猛勇,力敌万人。
上阵时仗条浑铁点钢枪,杀到浓处,不时掣出腰间铁简,使的铮铮有声。
端的是有万夫不当之勇。
且不说兀颜统军谏奏,却说那欧阳侍郎领了辽国敕旨,将了许多礼物马匹,上了马,径投蓟州来。
宋江正在蓟州作养军士。
听的辽国有使命至,未审来意吉凶。
遂取玄女之课,当下一卜。
卜得个上上之兆。
便与吴用商议道:
卦中上上之兆,多是辽国来招安我们。
似此如之奈何?
吴用道:
若是如此时,正可将计就计,受了他招安。
将此蓟州与卢先锋管了,却取他霸州。
若更得了他霸州,不愁他辽国不破。
即今取了他檀州,先去辽国一只左手。
此事容易。
只是放些先难后易,令他不疑。
有诗为证:
委质为臣志不移,宋江忠义亦堪奇。
辽人不识坚贞节,空把黄金事馈遗。
且说那欧阳侍郎已到城下,宋江传令教开城门,放他进来。
欧阳侍郎入进城中,至州衙前下马,直到厅上。
叙礼罢,分宾主而坐。
宋江便问:
侍郎来意何干?
欧阳侍郎道:
有件小事,上达钧听,乞屏左右。
宋江遂将左右喝退,请进后堂深处说话。
欧阳侍郎至后堂,欠身与宋江道:
俺大辽国久闻将军大名,争耐山遥水远,无由拜见威颜。
又闻将军在梁山大寨,替天行道,众弟兄同心协力。
今日宋朝奸臣们,闭塞贤路,有金帛投于门下者,便得高官重用,无贿赂投于门下者,总有大功于国,空被沉埋,不得升赏。
如此奸党弄权,谗佞侥幸,嫉贤妒能,赏罚不明,以致天下大乱,江南、两浙、山东、河北,盗贼并起,草寇猖狂。
良民受其涂炭,不得聊生。
今将军统十万精兵,赤心归顺,止得先锋之职,又无升授品爵。
众弟兄劬劳报国,俱各白身之士。
遂命引兵,直抵沙漠。
受此劳苦,与国建功,朝廷又无恩赐。
此皆奸臣之计。
若将沿途掳掠金珠宝贝,令人馈送浸润,与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个贼臣,可保官爵恩命立至。
若还不肯如此行事,将军纵使赤心报国,建大功勋,回到朝廷,反坐罪犯。
欧某今奉大辽国主,特遣小官赍敕命一道,封将军为辽邦镇国大将军,总领兵马大元帅,赠金一提,银一秤,彩段一百八匹,名马一百八骑。
便要抄录一百八位头领姓名赴国,照名钦授官爵。
非来诱说将军,此是国主久闻将军盛德,特遣欧某前来预请将军,招安众将,同意归降。
宋江听罢,便答道:
侍郎言之极是。
争奈宋江出身微贱,郓城小吏,犯罪在逃,权居梁山水泊,避难逃灾。
宋天子三番降诏,赦罪招安。
虽然官小职微,亦未曾立得功绩,以报朝廷赦罪之恩。
今大辽郎主赐我以厚爵,赠之以重赏,然虽如此,未敢拜受,请侍郎且回。
即今溽暑炎热,权且令军马停歇,暂且借国王这两座城子屯兵,守待早晚秋凉,再作商议。
欧阳侍郎道:
将军不弃,权且收下辽主金帛、彩段、鞍马,俺回去慢慢地再来说话,未为晚矣。
宋江道:
侍郎不知,我等一百八人,耳目最多。
倘或走透消息,先惹其祸。
欧阳侍郎道:
兵权执掌,尽在将军手内,谁敢不从。
宋江道:
侍郎不知就里,我等弟兄中间,多有性直刚勇之士。
等我调和端正,众所同心,却慢慢地回话,亦未为迟。
有诗为证:
金帛重驮出蓟州,薰风回首不胜羞。
辽主若问归降事,云在青山月在楼。
于是令备酒肴相待,送欧阳侍郎出城,上马去了。
宋江却请军师吴用商议道:‘适来辽国侍郎这一席话如何?’
吴用听了,长叹一声,低首不语,肚里沉吟。
宋江便问道:‘军师何故叹气?’
吴用答道:‘我寻思起来,只是兄长以忠义为主,小弟不敢多言。我想欧阳侍郎所说这一席话,端的是有理。目今宋朝天子,至圣至明,果被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个奸臣专权,主上听信。设使日后纵有功成,必无升赏。我等三番招安,兄长为尊,止得个先锋虚职。若论我小子愚意,从其大辽,岂不胜如梁山水寨。只是负了兄长忠义之心。’
宋江听罢,便道:‘军师差矣。若从大辽,此事切不可题。纵使宋朝负我,我忠心不负宋朝,久后纵无功赏,也得青史上留名。若背正顺逆,天不容恕。吾辈当尽忠报国,死而后已。’
吴用道:‘若是兄长存忠义于心,只就这条计上,可以取他霸州。目今盛暑炎天,且当暂停,将养军马。’
宋江、吴用计议已定,且不与众人说。
同众将屯驻蓟州,待过暑热。
次日,与公孙胜在中军闲话,宋江问道:‘久闻先生师父罗真人,乃盛世之高士。前番因打高唐州,要破高廉邪法,特地使戴宗、李逵来寻足下,说尊师罗真人术法,多有灵验。敢烦贤弟,来日引宋江去法座前焚香参拜,一洗尘俗。未知尊意若何?’
公孙胜便道:‘贫道亦欲归望老母,参省本师,为见兄长连日屯兵未定,不敢开言。今日正欲要禀仁兄,不想兄长要去。来日清晨同往参礼本师,贫道就行省视亲母。’
次日,宋江暂委军师掌管军马,收拾了名香净果,金珠彩段,将带花荣、戴宗、吕方、郭盛、燕顺、马麟六个头领,宋江与公孙胜,共八骑马,带领五千步卒,取路投九宫县二仙山来。
宋江等在马上,离了蓟州,来到山峰深处。
但见青松满径,凉气翛翛,炎暑全无,端的好座佳丽之山。
公孙胜在马上道:‘有名唤做呼鱼鼻山。’
宋江看那山时,但见:
四围嵲,八面玲珑。重重晓色映晴霞,沥沥琴声飞瀑布。
溪涧中漱玉飞琼,石壁上堆蓝叠翠。
白云洞口,紫藤高挂绿萝垂;碧玉峰前,丹桂悬崖青蔓袅。
引子苍猿献果,呼群麋鹿衔花。
千峰竞秀,夜深白鹤听仙径;万壑争流,风暖幽禽相对语。
地僻红尘飞不到,山深车马几曾来。
当下公孙胜同宋江,直至紫虚观前,众人下马,整顿衣巾。
小校托着信香礼物,径到观里鹤轩前面。
观里道众见了公孙胜,俱各向前施礼;道众同来见宋江,亦施礼罢。
公孙胜便问:‘吾师何在?’
道众道:‘师父近日只在后面退居静坐,倦于迎送,少曾到观。’
公孙胜听了,便和宋公明径投后山退居内来。
转进观后,崎岖径路,曲折阶衢。
行不到一里之间,但见荆棘为篱,外面都是青松翠柏,篱内尽是瑶草琪花。
中有三间雪洞,罗真人在内端坐诵经。
童子知有客来,开门相接。
公孙胜先进草庵鹤轩前,礼拜本师已毕,便禀道:‘弟子旧友山东宋公明,受了招安,今奉敕命,封先锋之职,统兵来破大辽,今到蓟州,特地要来参礼我师。见在此间。’
罗真人见说,便教请进。
宋江进得草庵,罗真人降阶迎接。
宋江再三恳请罗真人坐受拜礼,罗真人道:‘将军做了国家大臣,腰金衣紫,受天子之命。贫道乃山野村夫,何敢当此?’
宋江坚意谦让,要礼拜他。
罗真人方才肯坐。
宋江先取信香炉中焚爇,参礼了八拜。
遂呼花荣等六个头领,俱各礼拜已了。
罗真人都教请坐,命童子烹茶献果已罢。
动问行藏,罗真人乃曰:
“将军上应星魁天象,威镇中原,外合列曜,一同替天行道,今则归顺宋朝,此清名千秋不朽矣。
徒弟公孙胜,本从贫道山中出家,以绝尘俗,正当其理。
奈缘是一会下星辰,不由他不来。
今蒙将军不弃,折节下问,出家人无可接见,幸勿督过。
宋江道:
“江乃郓城小吏,逃罪上山。感谢四方豪杰,望风而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恩如骨肉,情若股肱。
天垂景象,方知上应天星地曜,会合一处。
宋朝天子三番降诏,赦罪招安,众等皆随宋江归顺大义。
今奉诏命,统领大兵,征进大辽,径涉真人仙境,夙生有缘,得一瞻拜。
万望真人,愿赐指迷前程之事,不胜万幸。
罗真人道:
“将军少坐,当具素斋。
天色已晚,就此荒山草榻,权宿一宵,来早回马。
未知尊意若何?
宋江便道:
“宋江正欲我师指教,听其点悟愚迷,安忍便去。
随即唤从人托过金珠彩段,上献罗真人。
罗真人乃曰:
“贫道僻居野叟,寄形宇内,纵使受此金珠,亦无用处。
随身自有布袍遮体,绫锦彩段亦不曾穿。
将军统数万之师,军前赏赐,日费何止千万。
所赐之物,乞请纳回,贫道决无用处。
盘中果木,小道可留。
宋江再拜,望请收纳。
罗真人坚执不受。
当即供献素斋。
斋罢,又吃了茶。
罗真人令公孙胜回家省视老母,
“明早却来,随将军回城。”
当晚留宋江庵中闲话。
宋江把心腹之事,备细告知罗真人,愿求指迷。
罗真人道:
“将军一点忠义之心,与天地均同,神明必相护佑。
他日生当封侯,死当庙食,决无疑虑。
只是将军一生命薄,不得全美。
宋江告道:
“我师,莫非宋江此身不得善终?”
罗真人道:
“非也。
将军亡必正寝,尸必归坟。
只是所生命薄,为人好处多磨,忧中少乐。
得意浓时便当退步,勿以久恋富贵。
宋江再告:
“我师,富贵非宋江之意。
但只愿的弟兄常常完聚,虽居贫贱,亦满微心。
只求大家安乐。
罗真人笑道:
“大限到来,岂容汝等留恋乎!”
宋江再拜,求罗真人法语。
罗真人命童子取过纸笔,写下八句法语,度与宋江。
那八句说道是:
“忠义者少,义气者稀。
幽燕功毕,明月虚辉。
始逢冬暮,鸿雁分飞。
吴头楚尾,官禄同归。”
宋江看毕,不晓其意,再拜恳告:
“乞我师金口剖决,指引迷愚。”
罗真人道:
“此乃天机,不可泄漏。
他日应时,将军自知。
夜深更静,请将军观内暂宿一宿,来早再与拜会。
贫道当年寝寐,未曾还的,再欲赴梦去也。
将军勿罪。”
宋江收了八句法语,藏在身边,辞了罗真人,来观内宿歇。
众道众接至方丈,宿了一宵。
次日清晨,来参真人。
其时公孙胜已到草庵里了。
罗真人叫备素馔斋饭相待。
早膳已毕,罗真人再与宋江道:
“将军在上,贫道一言可禀:这个徒弟公孙胜,俗缘日短,道行渐长。
若今日便留下,在此伏侍贫道,却不见了弟兄往日情分。
从今日跟将军去干大功,如奏凯还京,此时方当徒弟相辞,却望将军还放。
一者使贫道有传道之人,二乃免徒弟老母倚门之望。
将军忠义之士,必举忠义之行。
未知将军雅意肯纳贫道否?”
宋江道:
“师父法旨,弟子安敢不听。
况公孙胜先生与江弟兄,去住从他,焉敢阻当。”
罗真人同公孙胜都打个稽首,道:
“谢承将军金诺。”
当下众人拜辞罗真人,罗真人直送宋江等出庵相别。
罗真人道:
“将军善加保重,早得建节封侯。”
宋江拜别,出到观前。
所有乘坐马匹,在观中喂养,从人已牵在观外伺候。
众道士送宋江等出到观外相别。
宋江教牵马至半山平坦之处,与公孙胜等一同上马,再回蓟州。
有诗为证:
兵隙乘骖访道流,紫虚仙观白云稠。
当坛乞得幽玄语,楚尾吴头事便休。
宋江等回来,一路无话,早到城中州衙前下马。
黑旋风李逵接着,说道:
“哥哥去望罗真人,怎生不带兄弟去走一遭?”
戴宗道:
“罗真人说你要杀他,好生怪你。”
李逵道:
“他也奈何的我也勾了!”
众人都笑。
宋江入进衙内,众人都到后堂。
宋江取出罗真人那八句法语,递与吴用看详,不晓其意。
众人反复看了,亦不省的。
公孙胜道:
“兄长,此乃是天机玄语,不可泄漏。
收拾过了,终身受用。
休得只顾猜疑。
师父法语,过后方知。”
宋江遂从其说,藏于天书之内。
自此之后,屯驻军马在蓟州,一月有余,并无军情之事。
至七月半后,檀州赵枢密行文书到来,说奉朝廷敕旨,催兵出战。
宋江接得枢密院札付,便与军师吴用计议,前到玉田县,合会卢俊义等,操练军马,整顿军器,分拨人员已定,再回蓟州,祭祀旗纛,选日出师。
闻左右报道:‘辽国有使来到。’宋江出接,却是欧阳侍郎。
便请入后堂,叙礼已罢。
宋江问道:‘侍郎来意如何?’
欧阳侍郎道:‘乞退左右。’
宋江随即喝散军士。
侍郎乃言:‘俺大辽国主好生慕公之德。若蒙将军慨然归顺,肯助大辽,必当建节封侯。此乃小事耳。全望早成大义,免俺辽主悬望之心。’
宋江答道:‘这里也无外人,亦当尽忠告诉。侍郎不知,前番足下来时,众军皆知其意,内中有一半人不肯归顺。若是宋江便随侍郎出幽州,朝见郎主时,有副先锋卢俊义,必然引兵追赶。若就那里城下厮并,不见了我弟兄们日前的义气。我今先带些心腹之人,不拣那座城子,借我躲避。他若引兵赶来,知我下落,那时却好回避他。他若不听,却和他厮并也未迟。他若不知我等下落时,他军马回报东京,必然别生支节。我等那时朝见郎主,引领大辽军马,却来和他厮杀,未为晚矣。’
欧阳侍郎听了宋江这一席言语,心中大喜,便回道:‘俺这里紧靠霸州,有两个隘口,一个唤做益津关,两边都是险峻高山,中间只一条驿路;一个是文安县,两面都是恶山。过的关口,便是县治。这两座去处,是霸州两扇大门。将军若是如此,可往霸州躲避。本州是俺辽国国舅康里定安守把,将军可就那里与国舅同住,却看这里如何。’
宋江道:‘若得如此,宋江星夜使人回家搬取老父,以绝根本。侍郎可暗地使人来引宋江去。只如此说,今夜我等收拾也。’
欧阳侍郎大喜,别了宋江,出衙上马去了。
未知行止真伪,有诗为证:
辽国君臣性持俫,说降刚去又还来。
宋江一志坚如铁,翻使谋心渐渐开。
当日宋江令人去请卢俊义、吴用、朱武到蓟州,一同计议智取霸州之策,下来便见。
宋江酌量已定,卢俊义领令去了。
吴用、朱武暗暗分付众将,如此如此而行。
宋江带去人数,林冲、花荣、朱仝、刘唐、穆弘、李逵、樊瑞、鲍旭、项充、李衮、吕方、郭盛、孔明、孔亮,共计一十五员头领,止带一万来军校。
拨定人数,只等欧阳侍郎来到便行。
望了两日,只见欧阳侍郎飞马而来,对宋江道:‘俺大辽国主知道将军实是好心的人。既蒙归顺,怕他宋兵做甚么!俺大辽国有的是渔阳突骑、上谷雄兵相助。你既然要取老父,不放心时,且请在霸州与国舅作伴,俺却差人去取令大人未迟。’
宋江听了,与侍郎道:‘愿去的军将收拾已完备。几时可行?’
欧阳侍郎道:‘则今夜便行,请将军传令。’
宋江随即分付下去,都教马摘銮铃,军卒衔枚疾走,当晚便行。
一面管待来使。
黄昏左侧,开城西门便出。
欧阳侍郎引数十骑在前领路。
宋江引一支军马随后便行。
约行过二十余里,只见宋江在马上猛然失声叫声:‘苦也!’
说道:‘约下军师吴学究,同来归顺大辽郎主,不想来的慌速,不曾等的他来。军马慢行,却快使人取接他来。’
当时已是三更左侧,前面已到益津关隘口。
欧阳侍郎大喝一声:‘开门!’
当下把关的军将,开放关口,军马人将,尽数度关,直到霸州。
天色将晓,欧阳侍郎请宋江入城。
报知国舅康里定安。
原来这国舅是大辽郎主皇后亲兄,为人最有权势,更兼胆勇过人。
将着两员侍郎,守住霸州。
一个唤做金福侍郎,一个唤做叶清侍郎。
听的报道:‘宋江来降!’
便教军马且在城外下寨,只教为头的宋先锋请进城来。
欧阳侍郎便同宋江入城,来见定安国舅。
国舅见了宋江一表非俗,便乃降阶而接。
请至后堂叙礼罢,请在上坐。
宋江答道:‘国舅乃金枝玉叶,小将是投降之人,怎消受国舅殊礼重待!宋江将何报答?’
定安国舅道:‘多听得将军的名传寰海,威镇中原。声名闻于大辽,俺的国主好生慕爱,必当重用。’
宋江道:‘小将比领国舅的福荫,宋江当尽心报答郎主大恩。’
定安国舅大喜,忙叫安排庆贺筵宴。
一面又叫椎牛宰马,赏劳三军。
城中选了一所宅子,教宋江、花荣等安歇。
方才教军马尽数入城屯扎。
花荣等众将,都来见了国舅等众多番将,同宋江一处安歇已了。
宋江便请欧阳侍郎分付道:‘可烦侍郎差人报与把关的军汉,怕有军师吴用来时,分付便可放他进关来,我和他一处安歇。昨夜来的仓卒,不曾等候的他。我一时与足下只顾先来了,正忘了他。军情主事,少他不得。更兼军师文武足备,智谋并优,六韬三略,无有不会。’
欧阳侍郎听了,随即便传下言语,差人去与益津关、文安县二处把关军将说知。
但有一个秀才模样的人,姓吴名用,便可放他过来。
且说文安县得了欧阳侍郎的言语,便差人转出益津关上,报知就里,说与备细。
上关来望时,只见尘头蔽日,土雾遮天,有军马奔上关来。
把关将士准备擂木炮石,安排对敌。
只见山前一骑马上,坐着一人,秀才模样,背后一僧一行,却是行脚僧人、行者。
随后又有数十个百姓,都赶上关来。
马到关前,高声大叫:“我是宋江手下军师吴用。欲待来寻兄长,被宋兵追赶得紧,你可开关救我。”
把关将道:“想来正是此人。”随即开关放入吴学究来。
只见那两个行脚僧人、行者,也挨入关。
关上人当住。
那行者早撞在门里了,和尚便道:“俺两个出家人,被军马赶的紧,救咱们则个!”
把关的军定要推出关去。
那和尚发作,行者焦躁,大叫道:“俺不是出家人,俺是杀人的太岁鲁智深、武松的便是!”
花和尚轮起铁禅杖,拦头便打。
武行者掣出双戒刀,就便杀人,正如砍瓜切菜一般。
那数十个百姓便是解珍、解宝、李立、李云、杨林、石勇、时迁、段景住、白胜、郁保四这伙人,早奔关里,一发夺了关口。
卢俊义引着军兵,都赶到关上,一齐杀入文安县来。
把关的官员,那里迎敌的住。
这伙都到文安县取齐。
似此以伪乱真,有诗为证:
伪计归降妙莫穷,便开城郭纵奸雄。
公明反谍无端骂,混杀腥膻顷刻中。
却说吴用飞马奔到霸州城下,守门的番官报入城来。
宋江与欧阳侍郎在城边相接,便教引见国舅康里定安。
吴用说道:“吴用不合来的迟了些个,正出城来,不想卢俊义知觉,直赶将来,追到关前。小生今入城来,此时不知如何。”
又见流星探马报来,说道:“宋兵夺了文安县,军马杀近霸州。”
定安国舅便教点兵出城迎敌。
宋江道:“未可调兵。等他到城下,宋江自用好言招抚他。如若不从,却和他厮并未迟。”
只见探马又报将来说:“宋兵离城不远。”
定安国舅与宋江一齐上城看望。
见宋兵整整齐齐,都摆列在城下。
卢俊义顶盔挂甲,跃马横枪,点军调将,耀武扬威,立马在门旗之下,高声大叫道:“只教反朝廷的宋江出来!”
宋江立在城楼下女墙边,指着卢俊义说道:“兄弟,所有宋朝赏罚不明,奸臣当道,谗佞专权,我已顺了大辽国主,汝可回心,也来帮助我,同扶大辽郎主,不失了梁山许多时相聚之意。”
卢俊义大骂道:“俺在北京安家乐业,你来赚我上山。宋天子三番降诏招安我们,有何亏负你处!你怎敢反背朝廷!你那黑矮无能之人,早出来打话,见个胜败输赢。”
宋江大怒,喝教开城门。
便差林冲、花荣、朱仝、穆弘四将齐出,活拿这厮。
卢俊义一见了四将,约住军校,跃马横枪,直取四将,全无惧怯。
林冲等四将,斗了二十余合,拨回马头,望城中便走。
卢俊义把枪一招,后面大队军马,一齐赶杀入来。
林冲、花荣占住吊桥,回身再战,诈败佯输,诱引卢俊义抢入城中。
背后三军,齐声呐喊。
城中宋江等诸将,一齐兵变,接应入城。
四方混杀,人人束手,个个归心。
定安国舅气的目睁口呆,罔知所措。
与众等侍郎束手被擒。
宋江将引军到城中,诸将都至州衙内来,参见宋江。
宋江传令,先请上定安国舅并欧阳侍郎、金福侍郎、叶清侍郎,并皆分坐,以礼相待。
宋江道:“汝辽国不知就里,看的俺们差矣!我这伙好汉,非比啸聚山林之辈,一个个乃是列宿之臣,岂肯背主降辽。只要取汝霸州,特地乘此机会。今已成功,国舅等请回本国,切勿忧疑,俺无杀害之心。但是汝等部下之人,并各家老小,俱各还本国。霸州城子已属天朝,汝等勿得再来争执。今后刀兵到处,无有再容。”
宋江号令已了,将城中应有番官,尽数驱遣起身,随从定安国舅,都回幽州。
宋江一面出榜安民,令副先锋卢俊义将引一半军马,回守蓟州。
宋江等一半军将,守住霸州。
差人赍奉军帖,飞报赵枢密,得了霸州。
赵安抚听了大喜。
一面写表申奏朝廷。
且说定安国舅与同三个侍郎,带领众人,归到燕京,来见郎主,备细奏说宋江诈降一事。
“因此被那伙蛮子占了霸州。”
大辽郎主听了大怒,喝骂欧阳侍郎:“都是你这奴婢佞臣,往来搬斗,折了俺霸州紧要的城池,教俺燕京如何保守!快与我拿去斩了!”
班部中转出兀颜统军,启奏道:“郎主勿忧!量这厮何须国主费力,奴婢自有个道理。且免斩欧阳侍郎,若是宋江知得,反被他耻笑。”
大辽国主准奏,赦了欧阳侍郎。
再说兀颜统军如何收伏这蛮子,恢复城池?
只见兀颜统军奏道:“奴婢引起部下二十八宿将军,十一曜大将,前去布下阵势,把这些蛮子一鼓儿平收。”
说言未绝,班部中却转出贺统军前来奏道:“郎主不用忧心,奴婢自有个见识。常言道:杀鸡焉用牛刀。那里消得正统军自去。只贺某聊施小计,教这一伙蛮子死无葬身之地。”
郎主听了,大喜道:“俺的爱卿,愿闻你的妙策。”
贺统军启口摇舌,说这妙计,有分教:卢俊义来到一个去处,马无料草,人绝口粮。
直教三军人马几乎死,一代英雄咫尺休。
毕竟贺统军对郎主道出甚计来,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八十五回-译文
宋公明夜度益津关吴学究智取文安县
《西江月》:
山后辽兵侵境,中原宋帝兴军。水乡取出众天星,奉诏去邪归正。暗地时迁放火,更兼石秀同行。等闲打破永平城,千载功勋可敬。
话说当下欧阳侍郎奏道:
宋江这伙都是梁山泊英雄好汉。如今宋朝童子皇帝,被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个贼臣弄权,嫉贤妒能,闭塞贤路,非亲不进,非财不用,久后如何容的他们。
论臣愚意,郎主可加官爵,重赐金帛,多赏轻裘肥马,臣愿为使臣,说他来降俺大辽国。
郎主若得这伙军马来,觑中原如同反掌。
臣不敢自专,乞郎主圣鉴不错。
大辽国主听罢,便道:
你也说的是。你就为使臣,将带一百八骑好马,一百八匹好段子,俺的敕命一道,封宋江为镇国大将军,总领辽兵大元帅,赐与金一提,银一秤,权当信物。
教把众头目的姓名都抄将来,尽数封他官爵。
只见班部中兀颜都统军出来启奏郎主道:
宋江这一伙草贼,招安他做甚!放着奴婢手下有二十八宿将军,十一曜大将,有的是强兵猛将,怕不赢他!若是这伙蛮子不退呵,奴婢亲自引兵去剿杀这厮。
国主道:
你便是了的好汉,如插翅大虫,再添的这伙呵,你又加生两翅。
你且休得阻当。
辽主不听兀颜之言,再有谁敢多言。
原来这兀颜光都统军,正是辽国第一员上将,十八般武艺无有不通,兵书战策尽皆熟闲。
年方三十五六,堂堂一表,凛凛一躯,八尺有余身材,面白唇红,须黄眼碧,威仪猛勇,力敌万人。
上阵时仗条浑铁点钢枪,杀到浓处,不时掣出腰间铁简,使的铮铮有声。
端的是有万夫不当之勇。
且不说兀颜统军谏奏,却说那欧阳侍郎领了辽国敕旨,将了许多礼物马匹,上了马,径投蓟州来。
宋江正在蓟州作养军士。
听的辽国有使命至,未审来意吉凶。
遂取玄女之课,当下一卜。
卜得个上上之兆。
便与吴用商议道:
卦中上上之兆,多是辽国来招安我们。
似此如之奈何?
吴用道:
若是如此时,正可将计就计,受了他招安。
将此蓟州与卢先锋管了,却取他霸州。
若更得了他霸州,不愁他辽国不破。
即今取了他檀州,先去辽国一只左手。
此事容易。
只是放些先难后易,令他不疑。
有诗为证:
委质为臣志不移,宋江忠义亦堪奇。
辽人不识坚贞节,空把黄金事馈遗。
且说那欧阳侍郎已到城下,宋江传令教开城门,放他进来。
欧阳侍郎入进城中,至州衙前下马,直到厅上。
叙礼罢,分宾主而坐。
宋江便问:
侍郎来意何干?
欧阳侍郎道:
有件小事,上达钧听,乞屏左右。
宋江遂将左右喝退,请进后堂深处说话。
欧阳侍郎至后堂,欠身与宋江道:
俺大辽国久闻将军大名,争耐山遥水远,无由拜见威颜。
又闻将军在梁山大寨,替天行道,众弟兄同心协力。
今日宋朝奸臣们,闭塞贤路,有金帛投于门下者,便得高官重用,无贿赂投于门下者,总有大功于国,空被沉埋,不得升赏。
如此奸党弄权,谗佞侥幸,嫉贤妒能,赏罚不明,以致天下大乱,江南、两浙、山东、河北,盗贼并起,草寇猖狂。
良民受其涂炭,不得聊生。
今将军统十万精兵,赤心归顺,止得先锋之职,又无升授品爵。
众弟兄劬劳报国,俱各白身之士。
遂命引兵,直抵沙漠。
受此劳苦,与国建功,朝廷又无恩赐。
此皆奸臣之计。
若将沿途掳掠金珠宝贝,令人馈送浸润,与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个贼臣,可保官爵恩命立至。
若还不肯如此行事,将军纵使赤心报国,建大功勋,回到朝廷,反坐罪犯。
欧某今奉大辽国主,特遣小官赍敕命一道,封将军为辽邦镇国大将军,总领兵马大元帅,赠金一提,银一秤,彩段一百八匹,名马一百八骑。
便要抄录一百八位头领姓名赴国,照名钦授官爵。
非来诱说将军,此是国主久闻将军盛德,特遣欧某前来预请将军,招安众将,同意归降。
宋江听罢,便答道:
侍郎言之极是。
争奈宋江出身微贱,郓城小吏,犯罪在逃,权居梁山水泊,避难逃灾。
宋天子三番降诏,赦罪招安。
虽然官小职微,亦未曾立得功绩,以报朝廷赦罪之恩。
今大辽郎主赐我以厚爵,赠之以重赏,然虽如此,未敢拜受,请侍郎且回。
即今溽暑炎热,权且令军马停歇,暂且借国王这两座城子屯兵,守待早晚秋凉,再作商议。
欧阳侍郎道:
将军不弃,权且收下辽主金帛、彩段、鞍马,俺回去慢慢地再来说话,未为晚矣。
宋江道:
侍郎不知,我等一百八人,耳目最多。
倘或走透消息,先惹其祸。
欧阳侍郎道:
兵权执掌,尽在将军手内,谁敢不从。
宋江道:
侍郎不知就里,我等弟兄中间,多有性直刚勇之士。
等我调和端正,众所同心,却慢慢地回话,亦未为迟。
有诗为证:
金帛重驮出蓟州,薰风回首不胜羞。
辽主若问归降事,云在青山月在楼。
于是让人准备酒菜招待,送欧阳侍郎出城,他骑马离开了。宋江请军师吴用商量说:“刚才辽国侍郎说的那番话怎么样?”吴用听了,长叹一声,低头不说话,心里在思考。宋江便问:“军师为什么叹气?”吴用回答说:“我想起来,只是因为兄长以忠义为重,我不敢多说什么。我想欧阳侍郎说的那番话,确实是很有道理。现在宋朝的天子非常圣明,却被蔡京、童贯、高俅、杨戬这四个奸臣把持朝政,皇帝听信了他们。就算以后立了功,也一定不会有升赏。我们三次请求招安,兄长作为首领,只得到了一个先锋的空职。按照我个人的看法,去大辽比在梁山泊的水寨要好。只是这样会辜负兄长忠义的心意。”宋江听后,说:“军师错了。如果我们去大辽,这件事绝对不能提。即使宋朝对不起我们,我们的忠心不会对不起宋朝,即使以后没有功赏,也能在史书上留下好名声。如果违背正道,顺应逆流,天理不容。我们这些人应该尽忠报国,死了就算了。”吴用说:“如果兄长心里坚持忠义,就按照这个计策,可以攻下霸州。现在正是盛夏,天气炎热,我们应该暂时休息,养精蓄锐。”宋江和吴用商量好了,没有告诉其他人。他们和众将在蓟州驻扎,等待天气凉爽一些。
次日,和公孙胜在中军闲聊,宋江问:“久闻先生师父罗真人,是当世的高人。上次因为攻打高唐州,要破解高廉的邪法,特地派戴宗、李逵来请先生,说尊师罗真人的法术很有灵验。敢请贤弟,明天带宋江去法座前烧香拜见,洗去尘世的烦恼。不知道你的意思如何?”公孙胜说:“我也想回老家看望老母,拜见本师,但因为见兄长连日来军队驻扎不定,不敢开口。今天正好想禀告兄长,没想到兄长要去。明天早上我们一起去拜见本师,我就顺便去看望老母。”次日,宋江暂时委托军师管理军队,准备好了名香、净果、金珠、彩缎,带着花荣、戴宗、吕方、郭盛、燕顺、马麟六个头领,宋江和公孙胜,一共八匹马,带领五千步兵,前往九宫县二仙山。
宋江他们在马上,离开了蓟州,来到山峰深处。只见青松遍布小路,凉风习习,炎热的夏天完全感觉不到,真是一座美丽的山。公孙胜在马上说:“这里有个名字叫呼鱼鼻山。”宋江看那山时,只见:
四周山势险峻,八面玲珑。层层晨光映照着晴空中的彩霞,潺潺琴声伴随着飞流直下的瀑布。溪涧中流水清澈,如漱玉飞琼,石壁上堆满了青蓝和翠绿。白云洞口,紫藤高挂,绿萝垂下;碧玉峰前,丹桂悬挂在悬崖上,青藤缠绕。有猿猴献果,麋鹿衔花。千峰争秀,深夜白鹤在仙径中鸣叫;万壑争流,温暖的春风中,幽静的鸟儿相互对语。这里地处偏僻,红尘飞不到,山深林密,车马罕至。
当时公孙胜和宋江,一直走到紫虚观前,众人下马,整理了一下衣帽。小校托着信香礼物,直接走到观里鹤轩前面。观里的道士见到公孙胜,都上前施礼;道士们和宋江也施礼完毕。公孙胜问:“我师父在哪里?”道士们说:“师父最近只在后面静坐,不太愿意迎接客人,很少到观里来。”公孙胜听了,就和宋江一起走到后山的静居处。转进观后,崎岖的小路,曲折的台阶。走了不到一里路,只见荆棘做篱笆,外面都是青松翠柏,篱笆里面长满了瑶草琪花。中间有三间雪白的洞屋,罗真人就在里面端坐念经。童子知道有客人来,开门迎接。公孙胜先进草庵鹤轩前,向本师行礼完毕,便禀报说:“弟子旧友山东宋公明,接受了招安,现在被封为先锋,统领军队来攻打大辽,现在到了蓟州,特地来拜见我师。现在就在这里。”罗真人听后,便让他们请进。宋江走进草庵,罗真人走下台阶迎接。宋江再三恳请罗真人坐下接受拜礼,罗真人说:“将军做了国家的官员,腰挂金印,身着紫袍,受皇帝的命令。我只是一个山野村夫,怎么敢当此大礼?”宋江坚持要拜,罗真人这才同意坐下。宋江先从香炉中取出信香,烧了八拜。然后叫花荣等六个头领,也都行礼完毕。
罗真人让人请宋江坐下,命令童子煮茶献上水果,事情已经结束。罗真人询问宋江的行踪,宋江回答说:“我宋江原本是郓城的小官吏,为了逃避罪责逃到山上。感谢四方豪杰,风闻我的名声而来,大家同心协力,如同骨肉兄弟,如同手臂和腿一样亲密。天意显现,才知道我上应天星地曜,众人聚集在一起。宋朝天子三次下诏,赦免我们的罪过,招安我们,我们都随宋江归顺了大义。现在奉命统领大军,征讨大辽,直接来到真人的仙境,前世有缘,得以瞻仰拜见。非常希望真人能指点我未来的道路,这是莫大的幸运。”罗真人说:“将军请稍坐,我将准备简单的素食。天色已晚,就在这荒山野外的草席上暂住一晚,明天一早再回去。不知道将军的意见如何?”宋江回答说:“我正想请师父指点,听他开导愚昧,怎能就这样离开。”随即叫随从把金珠彩缎托过来献给罗真人。罗真人说:“我只是一个住在山野的凡人,寄身于这世间,即使接受这些金珠,也没有什么用处。我身上只有布袍遮体,绫罗绸缎也不曾穿过。将军统领数万大军,军前的赏赐,每日耗费何止千万。所赐之物,请收回,我实在用不上。盘中的水果,我可以留下。”宋江再次拜谢,希望罗真人接受。罗真人坚决推辞不接受。随即准备了简单的素食。吃完饭,又喝了茶。罗真人让公孙胜回家看望老母,‘明天早上再来,随将军回城。’当晚留宋江在道观中闲聊。宋江把心中的事详细告诉了罗真人,希望得到指点。罗真人说:“将军的忠义之心,与天地相同,神明一定会保佑你。将来你将封侯拜相,死后也会在庙中享受祭祀,绝无怀疑。只是将军命薄,不能事事圆满。”宋江说:“师父,难道我宋江这一生不能善终吗?”罗真人说:“不是的。将军死时,必在家中安详去世,尸体也会归葬祖坟。只是命薄,为人好处多难,忧愁中少快乐。得意之时就要知足,不要过于贪恋富贵。”宋江再次说:“师父,富贵并不是我所追求的。我只希望兄弟们能常常团聚,即使生活在贫贱之中,也满足了我的心愿。只求大家都能安乐。”罗真人笑着说:“大限到来时,岂能容你们留恋!”宋江再次拜谢,请求罗真人指点。罗真人让童子取来纸笔,写下八句法语,交给宋江。那八句是:“忠义者少,义气者稀。幽燕功毕,明月虚辉。始逢冬暮,鸿雁分飞。吴头楚尾,官禄同归。”宋江看完,不明白其意,再次拜谢请求解释。罗真人说:“这是天机,不可泄露。将来应验之时,将军自然会明白。夜深了,请将军在观内暂住一晚,明天早上再来拜见。我当年未完成的梦,现在又想去梦中一游。将军不要怪罪。”宋江收下八句法语,藏在身边,告辞罗真人,在观内住宿。众道士把他接到方丈,住了一晚。次日清晨,来参见罗真人。那时公孙胜已经到了草庵。罗真人让他准备素食斋饭款待。早餐吃完后,罗真人再次对宋江说:“将军,我有句话要说:这个徒弟公孙胜,俗世的缘分越来越短,修为却日渐增长。如果他今天留下,在这里服侍我,就会失去与兄弟们的旧情。从今天起,跟随将军去完成大业,等到凯旋而归,那时徒弟应该告辞,希望将军能放行。一方面让我有传道的人,另一方面也免得徒弟的老母担忧。将军是忠义之士,一定会做出忠义的事。不知道将军是否愿意接受我的请求?”宋江说:“师父的命令,我怎敢不听。况且公孙胜先生是我的兄弟,去留由他决定,我怎敢阻拦。”罗真人与公孙胜都行了一礼,说:“感谢将军的承诺。”当下众人告辞罗真人,罗真人一直送到道观外相别。罗真人说:“将军保重,早日封侯拜相。”宋江拜别,出到观前。所有的马匹都在观中喂养,随从已经牵到观外等候。众道士把宋江等人送到观外相别。宋江让人牵马到半山腰平坦的地方,与公孙胜等人一同上马,返回蓟州。有诗为证:“兵隙乘骖访道流,紫虚仙观白云稠。当坛乞得幽玄语,楚尾吴头事便休。”宋江等人回来后,一路上无话,很快就到了城中州衙前下马。黑旋风李逵接住了他们,说:“哥哥去见罗真人,怎么不带兄弟一起去?”戴宗说:“罗真人说你可能会杀他,真是奇怪你。”李逵说:“他也奈何不了我!”众人都笑了。宋江进入衙门,众人都到后堂。宋江拿出罗真人那八句法语,递给吴用看,没有人能理解其意。众人反复看,也不明白。公孙胜说:“兄长,这是天机玄语,不可泄露。收拾好,终身受用。不要只是猜测。师父的法语,过后自会明白。”宋江于是听从了他的话,把法语藏在《天书》里。从那以后,军队在蓟州驻扎了一个多月,没有发生任何战事。
到了七月半之后,檀州的赵枢密送来了文书,说朝廷下了命令,催促出兵作战。宋江接到枢密院的命令后,就和军师吴用商量,前往玉田县,和卢俊义等人会合,操练军队,整理武器,人员分配已经确定,然后返回蓟州,祭祀军旗,选好日子出发。
听说左右报告说:‘辽国派使者来了。’宋江出去迎接,原来是欧阳侍郎。他就请欧阳侍郎到后堂,行过礼后,宋江问道:‘侍郎来有什么事?’欧阳侍郎说:‘请退下左右。’宋江立刻喝令士兵退下。侍郎说:‘我大辽国的君主非常敬慕您的品德。如果您愿意归顺我们,愿意帮助大辽,我们一定封您为节度使。这只是小事一桩。我真心希望您能早日达成大义,免得我们的君主悬望。’宋江回答说:‘这里没有外人,我应该向您尽忠。侍郎不知道,上次您来的时候,众人都知道您的意图,其中有一半人不愿意归顺。如果我就此随您出幽州,去见我们的君主时,副先锋卢俊义一定会带兵追赶。如果就在那里城下交战,那就见不到我们兄弟们的义气了。我现在先带一些亲信,不管哪座城池,都请让我先躲避一下。如果他带兵追赶,知道我的下落,那时再躲避也不迟。如果他不知道我们的下落,他军马回报东京,必然会有别的计谋。我们那时去见君主,带领大辽的军队,再来和他交战,也不算晚。’欧阳侍郎听了宋江这番话,心中非常高兴,回答说:‘我们这里靠近霸州,有两个关口,一个叫益津关,两边都是险峻的高山,中间只有一条道路;另一个是文安县,两面都是险恶的山。过了关口就是县城。这两个地方是霸州的两扇大门。将军如果这样做,可以去霸州躲避。本州是由我国国舅康里定安守卫,将军可以到那里和国舅一起住,我会派人暗中接您过去。就这样说,今晚我们就收拾出发。’欧阳侍郎非常高兴,和宋江告别,骑马离开了。不知道他的行动是否真实,有诗为证:
当日宋江派人去请卢俊义、吴用、朱武到蓟州,一起商量智取霸州的策略,然后立即见面。宋江考虑已定,卢俊义领命出发。吴用、朱武暗暗吩咐众将,如此这般行事。宋江带去的人数,包括林冲、花荣、朱仝、刘唐、穆弘、李逵、樊瑞、鲍旭、项充、李衮、吕方、郭盛、孔明、孔亮,共计十五位头领,只带了一万来军校。人数确定后,只等欧阳侍郎到来。
等了两天,只见欧阳侍郎骑马飞快地赶来,对宋江说:‘我大辽国的君主知道将军是真心的人。既然您愿意归顺,还担心宋兵做什么!我大辽国有的是渔阳突骑、上谷雄兵来帮助您。您既然要接老父亲,如果不放心,可以先在霸州和国舅作伴,我会派人去接您的父亲过来。’宋江听了,对侍郎说:‘愿意去的将领都准备好了。什么时候出发?’欧阳侍郎说:‘今晚就可以出发,请将军下令。’宋江立刻下令,让士兵摘下马铃铛,士兵们含着枚(一种防止发出声音的物品)快速前进,当晚就出发了。同时接待来使。黄昏时分,打开城西门出发。欧阳侍郎带着几十个骑兵在前面引路。宋江带着一支军队随后出发。大约走了二十多里,宋江在马上突然失声叫道:‘苦也!’说:‘我约下军师吴学究一起归顺大辽的君主,没想到来的太急,没等他来。军队慢点走,赶快派人去接他来。’当时已经是三更左右,前面已经到达益津关的关口。欧阳侍郎大喊一声:‘开门!’当时守关的军将打开关口,军队和士兵全部过了关,一直到达霸州。
天快亮时,欧阳侍郎请宋江进城。通知国舅康里定安。原来这位国舅是大辽君主皇后的亲哥哥,非常有权势,而且胆量过人。他带着两个侍郎,守卫着霸州。一个叫金福侍郎,一个叫叶清侍郎。听说‘宋江来投降!’就命令军队在城外扎营,只让宋先锋先进城。欧阳侍郎就和国舅一起进城,来见定安国舅。国舅看到宋江外表不俗,就降阶迎接。请到后堂行过礼后,请他上座。宋江回答说:‘国舅是皇族金枝玉叶,我是投降的人,哪里敢受国舅如此礼遇!宋江该如何报答您呢?’定安国舅非常高兴,忙叫人准备庆贺的酒宴。一面又叫杀牛宰马,赏劳三军。城中选了一所宅子,让宋江、花荣等人安顿下来。然后让军队全部进城扎营。花荣等众将都来见了国舅等众多番将,和宋江一起安顿下来。宋江就请欧阳侍郎吩咐说:‘麻烦侍郎派人告诉守关的士兵,如果军师吴用来时,让他们放他进来,我们可以在一处安顿。昨晚来的时候太急,没等他来。军事上的事情,少了他不行。而且军师文武兼备,智谋出众,六韬三略,无所不通。’欧阳侍郎听了,立刻传下命令,派人去告诉益津关、文安县两处守关的军将,只要看到一个秀才模样的人,姓吴名用,就可以放他进来。
且说文安县接到欧阳侍郎的话后,派人立刻赶到益津关上报信,详细说明了情况。当官军上关观望时,只见尘土飞扬,遮天蔽日,一队军马正奔向关上。守关的将士们准备好擂木炮石,准备迎战。只见山前一人骑马而来,他看起来像个秀才,背后跟着一个和尚和一个行者。后面还有数十个百姓也赶到了关上。马到关前,他们高声呼喊:‘我是宋江手下的军师吴用。我来找哥哥,却被宋军追赶得紧,请你们打开关门救我。’守关的将领说:‘看来来人正是吴用。’于是立刻打开关门,让吴用进来。那两个和尚和行者也挤进了关。关上的人阻止他们,但那行者已经撞进了门里,和尚说:‘我们两个出家人,被军马追赶得紧,求你们救救我们吧!’守关的军士坚持要他们出去。和尚发怒,行者焦急,大喊道:‘我不是出家人,我是杀人不眨眼的鲁智深、武松!’花和尚举起铁禅杖,拦头便打。武行者抽出双戒刀,立即杀入,就像砍瓜切菜一样容易。那数十个百姓是解珍、解宝、李立、李云、杨林、石勇、时迁、段景住、白胜、郁保四等人,他们立刻冲进关里,一下子夺下了关口。卢俊义带着军队赶到关上,一齐杀入文安县。守关的官员无法抵挡。这伙人到了文安县集合。就这样,假象掩盖了真相,有诗为证:
伪计归降妙莫穷,便开城郭纵奸雄。
公明反谍无端骂,混杀腥膻顷刻中。
吴用骑马飞奔到霸州城下,守门的番官报告进城里。宋江和欧阳侍郎在城边迎接,就让人引见国舅康里定安。吴用说:‘吴用来晚了些,正出城时,没想到卢俊义知道了,一直追到这里。我现在进城来,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又见流星探马报告说:‘宋军夺了文安县,军队杀到了霸州。’定安国舅就下令点兵出城迎战。宋江说:‘现在还不能调兵。等他们到城下,我宋江亲自用好言招抚他们。如果他们不听,再和他们交战也不迟。’探马又来报告说:‘宋军离城不远。’定安国舅和宋江一起上城查看。只见宋军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城下。卢俊义头戴盔甲,身披战袍,骑马横枪,点兵调将,耀武扬威,站在门旗之下,高声大叫:‘叫那个反朝廷的宋江出来!’宋江站在城楼的女墙边,指着卢俊义说:‘兄弟,所有宋朝赏罚不明,奸臣当道,谗佞专权,我已经顺从了大辽国主,你可以回心转意,也来帮助我,共同辅佐大辽国主,不要失去了我们梁山好汉们长久相聚的意思。’卢俊义大骂道:‘我在北京安家乐业,你来骗我上山。宋天子三番五次下诏招安我们,有什么对不起你的地方!你怎敢背叛朝廷!你那黑矮无能之人,快出来说话,看看谁胜谁负。’宋江大怒,喝令打开城门。就派林冲、花荣、朱仝、穆弘四将一起出城,活捉这个家伙。卢俊义一见到四将,就勒住马,跃马横枪,直取四将,毫无惧色。林冲等四将斗了二十多回合,拨转马头,往城中逃跑。卢俊义一招手,后面的军队一齐追杀进来。林冲、花荣守住吊桥,回身再战,假装失败,引诱卢俊义抢入城中。背后三军齐声呐喊。城中宋江等将领,一齐发动兵变,接应卢俊义入城。四下混战,人人束手就擒,个个归心。定安国舅气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和欧阳侍郎等三个侍郎一起束手被擒。宋江带领军队进入城中,众将领都来到州衙内参见宋江。宋江下令,先请定安国舅和欧阳侍郎、金福侍郎、叶清侍郎等人分坐,以礼相待。宋江说:‘你们不知道真相,看错了我们!我们这伙好汉,不是那种啸聚山林之辈,我们每个人都是朝廷的忠臣,怎么可能背叛君主投降大辽。我们只是想夺取霸州,特地趁这个机会。现在我们已经成功,国舅等请回本国,切勿担忧,我没有杀害你们的心意。但是你们的手下和各家老小,都请回本国。霸州城已经属于天朝,你们不要再争执。今后刀兵所到之处,再不容你们立足。’宋江号令已定,将城中所有的番官都驱逐出境,让他们随着定安国舅一起回到幽州。宋江一面出榜安民,命令副先锋卢俊义带领一半军队,回守蓟州。宋江等一半军队守住霸州。派人带着军帖,飞报赵枢密,说已经夺得了霸州。赵安抚听了非常高兴,一面写表章上报朝廷。
且说定安国舅和三个侍郎,带着众人回到燕京,去见国主,详细奏报了宋江诈降的事情。‘因此被那些蛮子占领了霸州。’大辽国主听了大怒,怒骂欧阳侍郎:‘都是你这个奴才谄媚之臣,来回挑拨离间,失去了我们霸州这个重要的城池,让我们燕京怎么守卫!快把我抓起来斩了!’班部中走出兀颜统军,启奏道:‘国主不必担忧!这些敌人何须国主亲自出力,我有自己的办法。现在先不要斩欧阳侍郎,如果宋江知道了,反而会耻笑我们。’大辽国主准许了他的请求,赦免了欧阳侍郎。再说兀颜统军如何收服这些敌人,恢复城池?只见兀颜统军奏道:‘奴才将带领部下的二十八宿将军和十一曜大将,前去布下阵势,把这些敌人一鼓作气平定。’话音未落,班部中又走出贺统军前来奏道:‘国主不必担忧,奴才自有一套办法。常言道:杀鸡焉用牛刀。哪里需要正统军亲自出马。只需贺某略施小计,让这一伙敌人死无葬身之地。’国主听了,非常高兴,说:‘我的爱卿,愿闻你的妙计。’
贺统军开口说出这个计策,有分教:卢俊义来到一个地方,马无料草,人无粮。直教三军人马几乎死,一代英雄咫尺休。究竟贺统军对国主说了什么计策,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八十五回-注解
宋公明:宋公明是宋江的字,宋江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以忠义著称。
益津关:益津关是古代关隘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文安县,是古代军事要地。
吴学究:吴用的别称,学究是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文安县:位于今河北省,是霸州的一个县。
西江月:《西江月》是宋代词牌名,常用于词的创作。
辽兵:辽兵是指辽国(契丹)的军队。
宋帝:宋帝指的是宋朝的皇帝。
水乡:水乡是指多水的地方,这里可能指宋朝的江南地区。
天星:天星可能指天上的星星,这里比喻梁山泊的英雄。
奉诏:奉诏是指接受皇帝的命令。
邪归正:邪归正是指从邪恶回到正义。
时迁:时迁是《水浒传》中的人物,以偷盗著称。
石秀:石秀是《水浒传》中的人物,以勇猛著称。
永平城:永平城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城池,位于今天的河北省。
千载功勋:千载功勋是指流传千古的功绩。
欧阳侍郎:欧阳侍郎指的是欧阳修,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这里可能是指某个与欧阳修同姓的官员,担任侍郎一职。
蔡京、童贯、高俅、杨戬:这四位是北宋末年的四大奸臣,以权谋著称。
郎主:郎主是对辽国皇帝的尊称。
镇国大将军:镇国大将军是官职,指掌管一国的军事。
辽国:古代国家名,位于今中国东北地区,与宋朝相邻。
使臣:使臣是出使外国的官员。
敕命:敕命是皇帝的命令。
玄女之课:玄女之课是一种占卜方法,这里指通过占卜来预测未来。
吴用:吴用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以智谋著称。
蓟州:位于今河北省,是宋朝的一个州。
卢先锋:卢先锋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即卢俊义,是梁山泊好汉之一。
霸州:霸州是古代州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是军事要地。
檀州:古代行政区划名,位于今河北省北部,是宋朝与辽国交界的地区。
二十八宿将军:二十八宿将军是古代星宿信仰中的概念,这里可能指的是一支强大的军队。
十一曜大将:十一曜大将也是古代星宿信仰中的概念,这里可能指的是另一支强大的军队。
浑铁点钢枪:浑铁点钢枪是一种古代兵器,由纯铁制成,尖端有钢。
铁简:铁简是一种古代兵器,类似于长矛。
万夫不当之勇:万夫不当之勇是指非常勇猛,无人能敌。
班部:班部是指朝廷中的官员。
兀颜都统军:兀颜都统军是辽国的一位高级将领。
十八般武艺:十八般武艺是指古代武艺的十八种技艺。
兵书战策:兵书战策是指关于军事的书籍和策略。
侍郎:侍郎是古代中国的官职,位次较高。
金一提:金一提是指一定数量的金子。
银一秤:银一秤是指一定数量的银子。
彩段:彩段是指彩色绸缎。
名马:名马是指优良的马匹。
官爵恩命:官爵恩命是指官职和皇帝的恩赐。
郓城:古代的一个城池,此处指宋江的家乡。
白身之士:白身之士是指没有官职的人。
沙漠:沙漠是指沙漠地区,这里比喻辽国的边境。
金珠宝贝:金珠宝贝是指贵重的金银珠宝。
薰风:薰风是指和煦的风,这里比喻辽国的使者。
涂炭:涂炭是指人民生活困苦。
馈送浸润:馈送浸润是指送礼和拉拢关系。
金帛、彩段、鞍马:金帛、彩段、鞍马是指金钱、绸缎和马匹。
耳目最多:耳目最多是指消息传播迅速。
调和端正:调和端正是指协调和端正态度。
金帛重驮:金帛重驮是指携带大量金钱。
薰风回首:薰风回首是指回想起和煦的风。
归降事:归降事是指归顺的事情。
云在青山月在楼:云在青山月在楼是一句诗,意思是山青水秀,月亮高挂,形容景色优美。
备酒肴:准备酒菜,指备办酒席。
上马去了:上马,指骑上马;去了,指离开。
军师吴用:吴用是宋江的好友,也是梁山泊的军师,以智谋著称。
辽国侍郎:辽国侍郎,指辽国派来的官员。
至圣至明:至圣至明,形容皇帝英明伟大。
升赏:升职和赏赐,指因功绩得到的职位提升和物质奖励。
梁山水寨:梁山泊是北宋末年一群被逼上梁山的起义军,他们在梁山泊建立了自己的势力。
青史上留名:青史,指史书;留名,指在史书中留下自己的名字,即流芳百世。
尽忠报国:指全心全意地为国家效忠和报效。
盛暑炎天:盛暑,指炎热的夏天;炎天,即夏天。
军马:军马,指军队。
公孙胜:《水浒传》中的人物,擅长道术,是罗真人的徒弟。
罗真人:指罗真人,传说中的道教高人,此处可能指《水浒传》中的罗真人,是一位具有神秘力量的仙人。
高唐州:高唐州是北宋时期的一个州,位于今天的山东省。
高廉邪法:高廉邪法,指高廉所用的邪恶法术。
法座:法座,指佛教中高僧讲经说法的座位。
青史上:青史,指史书;上,表示在史书中。
紫虚观:紫虚观是一个道教的道观。
鹤轩:鹤轩,指道观中的建筑。
退居静坐:退居,指隐居;静坐,指静心打坐。
瑶草琪花:瑶草,指珍贵的草药;琪花,指美丽的花朵。
信香:信香,指用于敬神的香料。
金珠彩段:指贵重的金银财宝和丝绸布料。
花荣、戴宗、吕方、郭盛、燕顺、马麟:这些是梁山泊的头领,随宋江一同前往拜访罗真人。
腰金衣紫:腰金衣紫,指身穿华丽的官服,腰间佩戴金银饰品,形容官员显赫。
降阶迎接:降阶,指降低自己的位置;迎接,指欢迎。
将军:指宋江,此处是对宋江的尊称,表示对其军职的尊敬。
星魁天象:指天上的星宿和天象,古代认为这些是吉凶的预兆,此处可能指宋江的命运与天象相合。
替天行道:古代的一种思想,认为有德者可以代替天行道,即代表天意行事。
宋朝:古代中国的一个朝代,此处指当时的国家。
童子:指年轻的仆人或弟子,此处可能指罗真人的弟子。
烹茶献果:古代待客的礼仪,烹茶和献上水果是表示款待的举动。
行藏:指人的行踪和藏匿之处,此处可能指宋江的经历和隐居的地方。
徒弟:指公孙胜,罗真人的弟子。
山中出家:指在山中修行出家,脱离尘世。
星辰:指天上的星星,古代认为星辰与人的命运有关。
督过:责备或指责。
逃罪上山:指逃避罪责而逃到山上。
四方豪杰:指来自四面八方的英雄豪杰。
恩如骨肉:比喻恩情深厚,如同亲人。
股肱:比喻亲密的助手或朋友。
天垂景象:指天象显示的征兆。
地曜:指地上的星辰,与天上的星辰相对应。
招安:古代朝廷对叛乱或逃亡者进行赦免并让其归顺的行为。
大辽:古代中国北方的一个国家,此处指宋江要征战的对手。
仙境:指超凡脱俗的居住地,此处可能指罗真人的居所。
夙生:指前世的缘分。
指迷前程:指指引未来的道路或命运。
布袍:指粗布衣服,此处可能指罗真人简朴的穿着。
绫锦:指精美的丝绸布料。
素斋:指简单的素食,此处可能指罗真人提供的简单饮食。
金口剖决:指说出的话语具有权威性,不可改变。
天机:指天地之间的秘密或命运。
幽玄语:指深奥玄妙的言语。
楚尾吴头:指楚地和吴地,此处可能指一个较大的区域。
官禄同归:指官职和禄位都会得到。
兵隙:指战争中的间隙或机会。
紫虚仙观:指罗真人居住的道观,此处可能指《水浒传》中的罗真人道观。
幽玄:指深奥玄妙。
楚尾吴头事便休:指解决了楚地和吴地的事情。
屯驻军马:指驻扎军队。
赵枢密:赵枢密是指赵安抚,宋朝的官员,担任枢密使一职。
敕旨: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札付:古代官方文书,相当于现代的命令或指示。
玉田县:位于今河北省,是宋朝的一个县。
卢俊义:卢俊义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之一,武艺高强。
操练军马:进行军事训练。
军器:指军事装备,如兵器、战车等。
分拨人员:分配人员,安排任务。
旗纛:古代军队的旗帜,通常用于指挥。
大辽国主:辽国的君主。
归顺:投降,表示臣服。
节度使:古代官职,负责地方军事行政。
幽州:位于今北京市,是宋朝的一个州。
康里定安:辽国国舅,负责守卫霸州。
金福侍郎:金福侍郎是辽国的一位官员,担任侍郎一职。
叶清侍郎:叶清侍郎是辽国的一位官员,担任侍郎一职。
宋先锋:宋江的别称,表示他是宋朝的先锋。
六韬三略:古代军事著作,是军事战略和战术的总结。
宋江: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梁山好汉的首领。
国舅康里定安:国舅指的是皇帝的亲舅舅,康里定安是辽国的大臣。
定安国舅:指辽国的国舅,即皇帝的亲舅舅。
番官:番官指的是辽国的官员。
燕京:燕京是辽朝的都城,位于今天的北京市。
大辽郎主:大辽郎主指的是辽朝的皇帝。
兀颜统军:兀颜统军是辽朝的一位将军。
贺统军:贺统军是辽朝的一位将军,提出了一个计策。
小计:小计指的是一个巧妙的计策或计划。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八十五回-评注
文安县接到欧阳侍郎的言语后,迅速派人通报,展现出了古代官场中的迅速反应和执行力。‘差人转出益津关上,报知就里,说与备细’一句,描绘了传递信息的紧迫性和准确性,体现了古代通讯的效率和层级制度。
‘尘头蔽日,土雾遮天’这一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和混乱场面,为后续的战斗做了铺垫。
吴用作为宋江军师,其形象在文中得到了凸显。‘秀才模样,背后一僧一行’这一描写,既表现了吴用的智谋,又点明了其与僧人、行者的关系,暗示了梁山好汉之间的团结与互助。
‘把关的军定要推出关去’这一情节,反映了古代军队的纪律性和对出家人的尊重。然而,‘和尚发作,行者焦躁’则揭示了僧人、行者内心的焦急和不安。
‘花和尚轮起铁禅杖,拦头便打。武行者掣出双戒刀,就便杀人’这一段,通过生动的动作描写,展现了鲁智深、武松的勇猛和战斗力,同时也为后续的战斗埋下了伏笔。
‘似此以伪乱真,有诗为证’一句,通过诗歌的形式,点明了宋江等人以假乱真的计谋,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这一计谋的赞赏。
吴用飞马奔到霸州城下,守门的番官报入城来’这一情节,展现了吴用的机智和果敢,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战争中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宋江与卢俊义在城下的对话,体现了宋江的智谋和卢俊义的忠诚。‘兄弟,所有宋朝赏罚不明,奸臣当道,谗佞专权’这一段,表达了宋江对宋朝政治的不满和对梁山好汉的期望。
‘宋江大怒,喝教开城门’这一情节,展现了宋江的果断和决心,同时也为后续的战斗埋下了伏笔。
‘宋江号令已了,将城中应有番官,尽数驱遣起身,随从定安国舅,都回幽州’这一段,体现了宋江对胜利的庆祝和对敌人的处置,同时也展现了梁山好汉的团结和纪律。
定安国舅归到燕京,备细奏说宋江诈降一事’这一情节,反映了古代战争中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大辽郎主听了大怒,喝骂欧阳侍郎’这一段,展现了大辽国主的愤怒和对忠诚的重视,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兀颜统军如何收伏这蛮子,恢复城池’这一段,为后续的战斗埋下了伏笔,同时也展现了兀颜统军的智谋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