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施耐庵(约1296年-1371年),元代小说家,是《水浒传》的作者之一。他的作品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百姓疾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水浒传》是元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在梁山泊聚集,反抗腐败的朝廷和不公正社会的故事。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英雄事迹。小说通过丰富的情节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示了社会不公、官民矛盾和对抗暴政的精神。它不仅是对农民起义的赞扬,也通过各种人物的抒发,展示了忠诚、义气与悲剧性的命运。该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深刻影响了后代的文学和文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八十二回-原文
诗曰:
燕青心胆坚如铁,外貌风流却异常。
花柳曲中逢妓女,洞房深处遇君王。
只因姓字题金榜,致使皇恩降玉章。
持本御书丹诏去,英雄从此作忠良。
话说燕青在李师师家遇见道君皇帝,告得一道本身赦书。
次后见了宿太尉。
又和戴宗定计,高太尉府中赚出萧让、乐和。
四个人等城门开时,随即出城。
径赶回梁山泊来,报知上项事务。
且说李师师当夜不见燕青来家,心中亦有些疑虑。
却说高太尉府中亲随人,次日供送茶饭与萧让、乐和,就房中不见了二人,慌忙报知都管。
都管便来花园中看时,只见柳树边拴着两条粗索,因此已知走了二人,只得报知太尉。
高俅听罢,吃了一惊,越添忧闷,只在府中,推病不出。
次日五更,道君皇帝设朝,受百官朝贺。
星斗依稀玉漏残,锵锵环珮列千官。
露凝仙掌金盘冷,月映瑶空贝阙寒。
禁柳绿连青琐闼,宫桃红压碧栏杆。
皇风清穆乾坤泰,千载君臣际会难。
当日天子驾坐文德殿,道:‘今日文武班齐么?’
殿头官奏道:‘是日左文右武,都会集在殿下,俱各班齐。’
天子宣命卷帘,旨令左右近臣宣枢密使童贯出班,问道:‘你去岁统十万大军,亲为招讨,征进梁山泊,胜败如何?’
童贯跪下,便奏道:‘臣旧岁统率大军前去征进,非不效犬马力,奈缘暑热,军士不伏水土,患病者众,十死二三。臣见军马委顿,以此权且收兵振旅,各归本营操练。所有御林军于路伤暍者,计损太半。后蒙降诏,贼人假气游魂,未伏招抚。及高俅以戈船进征,亦中途抱病而返。’
天子大怒,喝道:‘汝这不才奸佞之臣!政不奏闻寡人,以致坏了国家大事。你去岁统兵征伐梁山泊,如何只两阵,被寇兵杀的人马辟易,片甲只骑无还,遂令王师败绩。次后高俅那厮,废了州郡多少钱粮,陷害了许多兵船,折了若干军马,自又被寇活捉上山。宋江等不忍诛之,以礼放还。大辱君命,岂不为天下僇笑!寡人闻宋江等,不侵州府,不掠良民,只待招安,与国家出力。都是汝等嫉贤妒能之臣壅蔽,不使下情上达,何异城狐社鼠也!汝掌管枢密,岂不自惭!本欲拿问以谢天下,姑且待后。’
喝退一壁。
童贯默默无言,退在一边。
天子命宣翰林学士:‘与寡人亲修丹诏,便差大臣前去,招抚梁山泊宋江等归还。’
天子圣宣未了,有殿前太尉宿元景出班跪下,奏道:‘臣虽不才,愿往一遭。’
天子大喜,‘寡人御笔亲书丹诏!’
便叫抬上御案,拂开诏纸,天子就御案上亲书丹诏。
左右近臣,捧过御宝,天子自行用讫。
又命库藏官,教取金牌三十六面,银牌七十二面,红锦三十六匹,绿锦七十二匹,黄封御酒一百八瓶,尽付与宿太尉。
又赠正从表里二十匹,金字招安御旗一面,限次日便行。
宿太尉就文德殿辞了天子。
百官朝罢,童枢密羞颜回府,推病不敢入朝。
高太尉闻知,恐惧无措,亦不敢入朝。
正是:凤凰丹禁里,衔出紫泥书。
有诗为证:
一封恩诏出明光,共喜怀柔迈汉唐。
珍重侍臣宣帝泽,会看水浒尽来王。
且说宿太尉打担了御酒、金银牌面、段匹表里之物,上马出城。
打起御赐金字黄旗,众官相送出南薰门,投济州进发,不在话下。
却说燕青、戴宗、萧让、乐和四个,连夜到山寨,把上件事都说与宋公明并头领知道。
燕青便取出道君皇帝御笔亲写赦书,与宋江等众人看了。
吴用道:‘此回必有佳音。’
宋江焚起好香,取出九天玄女课来,望空祈祷祝告了,卜得个上上大吉之兆。
宋江大喜,‘此事必成!’
再烦戴宗、燕青,前去探听虚实,作急回报,好做准备。
戴宗、燕青去了数日,回来报说:‘朝廷差宿太尉亲赍丹诏,更有御酒、金银牌面、红绿锦段表里,前来招安,早晚到也。’
宋江听罢大喜。
在忠义堂上,忙传将令,分拨人员,从梁山泊直抵济州地面,扎缚起二十四座山棚,上面都是结彩悬花,下面陈设笙箫鼓乐。
各处附近州郡,雇倩乐人,分拨于各山棚去处,迎接诏敕。
每一座山棚上,拨一个小头目监管。
一壁教人分投买办果品海味,按酒干食等项,准备筵宴茶饭席面。
且说宿太尉奉敕来梁山泊招安,一干人马,迤逦都到济州。
太守张叔夜出郭,迎接入城,馆驿中安下。
太守起居宿太尉已毕。
把过接风酒,张叔夜禀道:‘朝廷颁诏敕来招安,已是二次。盖因不得其人,误了国家大事。今者太尉此行,必与国家立大功也。’
宿太尉乃言:‘天子近闻梁山泊一伙,以义为主,不侵州郡,不害良民,专一替天行道。今差下官赍到天子御笔亲书丹诏,敕赐金牌三十六面,银牌七十二面,红锦三十六匹,绿锦七十二匹,黄封御酒一百八瓶,表里二十四匹,来此招安。礼物轻否?’
张叔夜道:‘这一般人,非在礼物轻重,要图忠义报国,扬名后代。若得太尉早来如此,也不教国家损兵折将,虚耗了钱粮。此一伙义士归降之后,必与朝廷建功立业。’
宿太尉道:‘下官在此专待,有烦太守亲往山寨报知,着令准备迎接。’
张叔夜答道:‘小官愿往。’随即上马出城,带了十数个从人,径投梁山泊来。
到的山下,早有小头目接着,报上寨里来。
宋江听罢,慌忙下山迎接。
张太守上山,到忠义堂上。
相见罢,张叔夜道:‘义士恭喜!朝廷特遣殿前宿太尉,赍擎丹诏,御笔亲书,前来招安,敕赐金牌表里御酒段匹,见在济州城内。义士可以准备迎接诏旨。’
宋江大喜,以手加额道:‘实江等再生之幸!’
当时留请张太守茶饭。
张叔夜道:‘非是下官拒意,惟恐太尉见怪回迟。’
宋江道:‘略奉一杯,非敢为礼。’
托出一盘金银相送。
张太守见了,便道:‘叔夜更不敢受!’
宋江道:‘些少微物,何故推却?未足以为报谢,聊表寸心。若事毕之后,则当重酬。’
张叔夜道:‘深感义士厚意。且留于大寨,却来请领,未为晚矣。’
太守可谓廉以律己者也。
有诗为证:
风流太守来传信,便把黄金作饯行。
捧献再三原不受,一廉水月更分明。
宋江便差大小军师吴用、朱武并萧让、乐和四个,跟随张太守下山,直往济州来,参见宿太尉。
约至后日,众多大小头目离寨三十里外,伏道相迎。
当时吴用等跟随太守张叔夜,连夜下山,直到济州。
次日来馆驿中参见宿太尉。
拜罢,跪在面前。
宿太尉教平身起来,俱各命坐。
四个谦让,那里敢坐。
太尉问其姓氏。
吴用答道:‘小生吴用,在下朱武、萧让、乐和,奉兄长宋公明命,特来迎接恩相。兄长与弟兄,后日离寨三十里外,伏道相迎。’
宿太尉大喜,便道:‘加亮先生,间别久矣!自从华州一别之后,已经数载。谁想今日得与重会!下官知汝弟兄之心,素怀忠义。只被奸臣闭塞,谗佞专权,使汝众人下情不能上达。目今天子悉已知之,特命下官赍到天子御笔亲书丹诏,金银牌面,红绿锦段,御酒表里,前来招安。汝等勿疑,尽心受领。’
吴用等再拜称谢道:‘山野狂夫,有劳恩相降临,感蒙天恩,皆出乎太尉之赐也。众弟兄刻骨铭心,难以补报。’
张叔夜一面设宴管待。
到第三日清晨,济州装起香车三座,将御酒另一处龙凤盒内抬着。
金银牌面、红绿锦段,另一处扛抬。
御书丹诏,龙亭内安放。
宿太尉上了马,靠龙亭东行。
太守张叔夜,骑马在后相陪。
吴用等四人,乘马跟着。
大小人伴,一齐簇拥。
前面马上打着御赐销金黄旗,金鼓旗幡,队伍开路。
出了济州,迤逦前行。
未及十里,早迎着山棚。
宿太尉在马上看了,见上面结采悬花,下面笙箫鼓乐,迫道迎接。
再行不过数十里,又是结采山棚。
前面望见香烟拂道,宋江、卢俊义跪在面前,背后众头领齐齐都跪在地下,迎接恩诏。
宿太尉道:‘都教上马。’同迎至水边。
那梁山泊千百只战船,一齐渡将过去,直至金沙滩上岸。
三关之上,三关之下,鼓乐喧天。
军士导从,仪卫不断,异香缭绕。
直至忠义堂前下马。
香车龙亭,抬放忠义堂上。
中间设着三个几案,都用黄罗龙凤桌围围着。
正中设万岁龙牌,将御书丹诏放在中间,金银牌面放在左边,红绿锦段放在右边,御酒表里亦放于前。
金炉内焚着好香。
宋江、卢俊义邀请宿太尉、张太守上堂设坐。
左边立着萧让、乐和,右边立着裴宣、燕青。
卢俊义等都跪在堂前。
裴宣喝拜。
拜罢,萧让开读诏文:
‘制曰:朕自即位以来,用仁义以治天下,行礼乐以变海内,公赏罚以定干戈。求贤之心未尝少怠,爱民之心未尝少洽。博施济众,欲与天地均同;体道行仁,咸使黎民蒙庇。遐迩赤子,咸知朕心。切念宋江、卢俊义等,素怀忠义,不施暴虐。归顺之心已久,报效之志凛然。虽犯罪恶,各有所由。察其情恳,深可悯怜。朕今特差殿前太尉宿元景,赍捧诏书,亲到梁山水泊,将宋江等大小人员所犯罪恶尽行赦免。给降金牌三十六面,红锦三十六匹,赐与宋江等上头领;银牌七十二面,绿锦七十二匹,赐与宋江部下头目。赦书到日,莫负朕心,早早归降,必当重用。故兹诏敕,想宜悉知。’
宣和四年春二月 日诏示。
萧让读罢丹诏,宋江等山呼万岁,再拜谢恩已毕。
宿太尉取过金银牌面,红绿锦段,令裴宣依次照名,给散已罢,叫开御酒,取过银酒海,都倾在里面。
随即取过旋杓舀酒,就堂前温热,倾在银壶内。
宿太尉执着金锤,斟过一杯酒来,对众头领道:‘宿元景虽奉君命,特赍御酒到此,命赐众头领,诚恐义士见疑。元景先饮此杯,与众义士看,勿得疑虑。’
众头领称谢不已。
宿太尉饮毕,再斟酒来,先劝宋江。
宋江举杯跪饮。
然后卢俊义、吴用、公孙胜陆续饮酒。
遍劝一百单八名头领,俱饮一杯。
宋江传令,教收起御酒,却请太尉居中而坐。
众头领拜复起居。
宋江进前称谢道:‘宋江昨者西岳得识台颜,多感太尉恩厚,于天子左右力奏,救拔宋江等再见天日之光。铭心刻骨,不敢有忘。’
宿太尉道:‘元景虽知义士等忠义凛然,替天行道,奈缘不知就里委曲之事,因此天子左右,未敢题奏,以致担误了许多时。前者收得闻参谋书,又蒙厚礼,方知有此衷情。其日天子在披香殿上,官家与元景闲论,问起义士,以此元景奏知此事。不期天子已知备细,与某所奏相同。次日,天子驾坐文德殿,就百官之前,痛责童枢密,深怪高太尉累次无功,亲命取过文房四宝,天子御笔亲书丹诏,特差宿某亲到大寨,启请众头领。烦望义士早早收拾朝京,休负圣天子宣召抚安之意。’
众皆大喜,拜手称谢。
宋江邀请闻参谋相见。
宿太尉欣然交集,满堂欢喜。
当请宿太尉居中上坐,张太守、闻参谋对席相陪。
堂上堂下,皆列位次,大设筵宴,轮番把盏。
厅前大吹大擂。
虽无炮龙烹凤,端的是肉山酒海。
当日尽皆大醉,各扶归幕次里安歇。
次日,又排筵宴,彼各叙旧论新,讲说平生之怀。
第三日,再排席面,请宿太尉游山,至暮尽醉方散,各归安歇。
倏尔已经数日,宿太尉要回,宋江等坚意相留。
宿太尉道:‘义士不知就里。元景奉天子敕旨而来,到此间数日之久。荷蒙英雄慨然归顺,大义俱全。若不急回,诚恐奸臣相妒,别生异议。’
宋江等道:‘据某愚意,相留恩相游玩数日。太尉既然有此之念,不敢苦留。今日尽此一醉,来早拜送恩相下山。’
当时会集大小头领,尽来集义饮宴。
吃酒中间,众皆称谢。
宿太尉又用好言抚恤,至晚方散。
次日清晨,安排车马。
宋江亲捧一盘金珠,到宿太尉幕次内,再拜上献。
宿太尉那里肯受。
宋江再三献纳,方才收了,打挟在衣箱内。
拴束行李鞍马,准备起程。
其余跟来人数,连日自是朱武、乐和管待,依例饮馔,酒量高低,并皆厚赠金银财帛。
众人皆喜。
仍将金宝赍送闻参谋、张太守,二公亦不肯受。
宋江坚执奉承,才肯收纳。
宋江遂令闻参谋跟同宿太尉回京师。
梁山泊大小头领,俱金鼓细乐,相送太尉下山。
渡过金沙滩,俱送过三十里外,众皆下马,与宿太尉把盏饯行相别。
宋江当先,执盏擎杯道:‘太尉恩相回见天颜,善言保奏。’
宿太尉回道:‘义士但且放心,只早早收拾朝京为上。军马若到京师来,可先使人到我府中通报。俺先奏闻天子,使人持节来迎,方见十分公气。’
宋江道:‘恩相容复:小可水洼,自从王伦上山开创之后,却是晁盖上山。今至宋江已经数载,附近居民,扰害不浅。小可愚意,金欲罄竭资财,买市十日,收拾已了,便当尽数朝京,安敢迟滞。亦望太尉烦请将此愚衷,上达圣听,以宽限次。’
宿太尉应允。
别了众人,带了开诏一干人马,自投济州而去。
宋江等却回大寨。
到忠义堂上鸣鼓聚众。
大小头领坐下,诸多军校都到堂前。
宋江传令:‘众弟兄在此!自从王伦创立山寨以来,次后晁天王上山建业,如此兴旺。我自江州得众兄弟相救到此,推我为尊,已经数载。今日喜得朝廷招安,重见天日之面。早晚要去朝京,与国家出力,图个荫子封妻,共享太平之福。今来汝等众人,但得府库之物,纳于库中公用。其余所得之资,并从均分。以义逢义,以仁达仁,并无争执。我一百八人,上应天星,生死一处。今者天子宽恩降诏,赦罪招安,大小众人,尽皆释其所犯。我等一百八人,早晚朝京面圣,莫负天子洪恩。汝等军校,也有自来落草的,也有随众上山的,亦有军官失陷的,亦有掳掠来的。今次我等受了招安,俱赴朝廷。你等如愿去的,作速上名进发。如不愿去的,就这里报名相辞,我自赍发你等下山,任从生理。’
宋江号令已罢,着落裴宣、萧让,照数上名。
号令一下,三军各各自去商议。
当下辞去的也有三五千人。
宋江皆赏钱物赍发去了。
愿随去充军者,作速报官。
次日宋江又令萧让写了告示,差人四散去贴,晓示临近州郡乡镇村坊,各各报知。
仍请诸人到山,买市十日。
其告示曰:‘梁山泊义士宋江等,谨以大义,布告四方:昨因哨聚山林,多扰四方百姓,今日幸蒙天子宽仁厚德,特降诏敕,赦免本罪,招安归降,朝暮朝觐。无以酬谢,就本身买市十日。倘蒙不外,赍价前来,以一报答,并无虚谬。特此告知远近居民,勿疑辞避,惠然光临,不胜万幸。’
宣和四年三月 日,梁山泊义士宋江等谨请。
萧让写毕告示,差人去附近州郡及四散村坊,尽行贴遍。
发库内金珠、宝贝、彩段、绫罗、纱绢等项,分散各头领并军校人员。
另选一分,为上国进奉。
其余堆集山寨,尽行招人买市十日。
于三月初三日为始,至十三日终止。
宰下牛羊,酝造酒醴。
但到山寨里买市的人,尽以酒食管待,犒劳从人。
至期,四方居民,担嚢负笈,雾集云屯,俱至山寨。
宋江传令,以一举十。
俱各欢喜,拜谢下山。
一连十日,每日如此。
十日已外,住罢买市,号令大小,收拾赴京朝觐。
宋江便要起送各家老小还乡。
吴用谏道:‘兄长未可,且留众宝脊在此山寨。待我等朝觐面君之后,承恩已定,那时发遣各家老小还乡未迟。’
宋江听罢道:‘军师言之极当。’
再传将令,教头领即便收拾,整顿军士。
宋江等随即火速起身,早到济州,谢了太守张叔夜。
太守即设筵宴,管待众多义士,赏劳三军人马。
宋江等辞了张太守,出城进发,带领众多军马,大小约有五七百人,径投东京来。
先令戴宗,燕青前来京师宿太尉府中报知。
太尉见说,随即便入内里奏知天子:‘宋江等众军马朝京。’
天子闻奏大喜,便差太尉并御驾指挥使一员,手持旌旄节钺,出城迎接宋江。
当下宿太尉领圣旨出郭。
且说宋江军马在路,甚是摆的整齐。
前面打著两面红旗,一面上书‘顺天’二字,一面上书‘护国’二字。
众头领都是戎装披挂。
惟有吴学究纶巾羽扇,公孙胜鹤氅道袍,鲁智深烈火僧衣,武行者香皂直裰。
其余都是战袍金铠,本身服色。
在路非止一日。
前到京师城外,前逢御驾指挥使持节迎着军马。
宋江闻知,领众头领前来参见宿太尉已毕,且把军马屯驻新曹门外,下了寨栅,听候圣旨。
且说宿太尉并御驾指挥使入城,至朝前面奏天子,说:‘宋江等军马屯住新曹门外,听候我王圣旨。’
天子乃曰:‘寡人久闻梁山泊宋江等,有一百八人,上应天星,更兼英雄勇猛,人不可及。今已归降,作为良臣,到于京师。寡人来日引百官登宣德楼。可教宋江等众,俱以临敌披挂,本身戎装服色,休带大队人马,只将三五百步军马军进城。自东过西,寡人亲要观看。也教在城黎庶军民官僚知此英雄豪杰,为国良臣。然后却令卸其衣甲,除去军器,都穿所赐锦袍,从东华门而入,就文德殿朝见。’
御驾指挥使领圣旨,直至行营寨前,口传圣旨与宋江等说知。
次日,宋江传令教铁面孔目裴宣,选拣彪形大汗五七百人,步军前面打着金鼓旗幡,后面摆着枪刀斧钺,中间竖着‘顺天’、‘护国’二面红旗。
军士各悬刀剑弓矢,众人各各都穿本身披挂,戎装袍甲,摆成队伍,从东郭门而入。
只见东京百姓军民,扶老挈幼,迫路观看,如睹天神。
是时天子引百官在宣德楼上临轩观看。
见前面摆列金鼓旗幡,枪刀斧钺,尽都摆列。
队伍中有踏白马军,打起‘顺天’、‘护国’二面红旗,外有二三十骑马上随军鼓乐。
后面众多好汉,簇簇而行。
解珍、解宝开路,朱武压后。
怎见得一百八员英雄好汉入城朝觐?但见:
和风开御道,细雨润香尘。
东方晓日初升,北阙珠帘半卷。
南薰门外,一百八员义士朝京;宣德楼中,万万岁君王刮目。
解珍、解宝,仗钢叉相对而行;孔明、孔亮,执兵器齐肩而过。
前列着邹渊、邹润,次分着李立、李云。
韩滔、彭玘显精神,薛永、施恩逞猛烈。
单廷圭皂袍闪烁,魏定国红甲光辉。
宣赞紧对郝思文,凌振相随神算子。
黄信左朝孙立,欧鹏右向邓飞。
鲍旭、樊瑞仗双锋,郭盛、吕方持画戟。
纱巾吏服,左手下铁面孔目裴宣;乌帽儒衣,右手下圣手书生萧让。
丝缰玉勒,山东豪杰宋公明;画镫雕鞍,河北英雄卢俊义。
吴加亮纶巾羽扇,公孙胜鹤氅道袍。
豹子头与关胜连鞍,呼延灼同秦明共辔。
花荣相连杨志,索超紧对董平。
鲁智深烈火袈裟,武行者香皂直裰。
柴进与李应相随趁,杨雄共石秀并肩行。
徐宁不离张清,刘唐紧随史进。
朱仝与雷横作伴,燕青和戴宗同行。
李逵居左,穆弘在右。
诸阮内阮二为尊,两张内李俊居长。
陶宗旺共郑天寿为双,王矮虎与一丈青作配。
项充、李衮,宋万、杜迁。
菜园子相对小尉迟,孙二娘紧随顾大嫂。
后面有蔡福、蔡庆、陈达、杨春,前头列童威、童猛、侯健、孟康。
燕顺、杨林,对对挨肩;穆春、曹正,双双接踵。
朱贵对连朱富,周通相接李忠。
左有玉臂匠,右有铁笛仙。
宋清相接乐和,焦挺追陪石勇。
汤隆共杜兴作伴,得孙与龚旺同行。
王定六面目狰狞,郁保四身躯长大。
时迁乖觉,白胜高强。
段景住马上超群,随后有三人压阵。
安道全身披素服,皇甫端胸拂紫髯。
神机朱武在中间,马上随军全乐部。
护国旗盘旋瑞气,顺天旗招飐祥云。
重重铠甲烁黄金,对对锦袍盘软翠。
有如帝释,引天男天女下天宫;浑似海神,共龙子龙孙离洞府。
正是:夹道万民齐束手,临轩帝主喜开颜。
且说道君天子,同百官在宣德楼上,看了梁山泊宋江等这一行部从,喜动龙颜,心中大悦。
与百官道:‘此辈好汉真英雄也!’观看叹羡不已。
命殿头官传旨,教宋江等各换御赐锦袍见帝。
殿头官领命,传与宋江等。
向东华门外,脱去戎装惯带,各穿御赐红绿锦袍,悬带金银牌面,各带朝天巾帻,抹绿朝靴。
惟公孙胜将红锦裁成道袍,鲁智深缝做僧衣,武行者改作直裰,皆不忘君赐也。
宋江、卢俊义为首,吴用、公孙胜为次,引领众人,从东华门而入。
只见仪礼司整肃朝仪,陈设鸾驾。
正是: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车驾六龙。
皇风清穆,温温霭霭气氤氲;丽日当空,郁郁蒸蒸云叆叇。
微微隐隐,龙楼凤阙散满天香雾;霏霏拂拂,珠宫贝阙映万缕朝霞。
文德殿灿灿烂烂,金碧交辉;未央宫光光彩彩,丹青炳焕。
苍苍凉凉,日映着玉砌雕阑;袅袅英英,花簇着皇宫禁苑。
紫扉黄阁,宝鼎内缥缥缈缈,沉檀齐爇;丹陛彤墀,玉台上明明朗朗,玉烛高焚。
笼笼冬冬,振天鼓擂叠三通;铿铿鍧鍧,长乐钟撞百八下。
枝枝杈杈,叉刀手互相磕撞;摇摇曳曳,龙虎旗来往飞腾。
锦裆花帽,擎着的是圆盖伞,方盖伞,上下开展;玉节龙旗,驾着的是大辂辇,玉辂辇,左右相陈。
立金瓜,卧金瓜,三三两两;双龙扇,单龙扇,叠叠重重。
群群队队,金鞍马,玉辔马,性貌驯习;双双对对,宝匣象,驾辕象,勇力狰狞。
镇殿将军,长长大大甲披金;侍朝勋卫,齐齐整整刀晃银。
严严肃肃,殿门内摆列着纠仪御史官;端端正正,姜擦边立站定近侍锦衣人。
金殿上参参差差,齐开宝扇;画栋前轻轻款款,卷起珠帘。
文楼上嘐嘐哕哕,报时鸡人三唱;玉阶下刮刮刺刺,肃静鞭响三声。
济济楚楚,侍螭头,列簪缨,有五等之爵;巍巍荡荡,坐龙床,倚绣褥,瞻万乘之尊。
晴日照开青琐闼,天风吹下御炉香。
千条瑞霭浮金阙,一朵红云捧玉皇。
当日辰牌时候,天子驾升文德殿。
仪礼司郎官引宋江等依次入朝,排班行礼。
殿头官赞拜舞起居,山呼万岁已毕,天子欣喜,敕令宣上文德殿来。
照依班次赐坐。
命排御筵,敕光禄寺排宴,良酝署进酒,珍羞署进食,掌醢署造饭,大官署供膳,教坊司奏乐。
天子亲御宝座陪宴宋江等。
只见:九重门启,鸣哕哕之鸾声;阊阖天开,睹巍巍之龙衮。
当重熙累洽之日,致星曜降附之时。
光禄珍羞具陈,大官水陆毕集。
销金御帐,上有舞鹤飞鸾;织锦围屏,中画盘龙走凤。
合殿金花紫翠,满庭锦绣绮罗。
楼台宝座千层玉,案桌龙床一块金。
筵开玳瑁,七宝器黄金嵌就;炉列麒麟,百和香龙脑修成。
玻璃盏间琥珀锺,玛瑙杯联珊瑚斝。
赤瑛盘内,高堆麟脯鸾肝;紫玉碟中,满饤驼蹄熊掌。
桃花汤洁,缕塞北之黄羊;银丝脍鲜,剖江南之赤鲤。
黄金盏满泛香醪,紫霞杯滟浮琼液。
宝瓶中金菊对芙蓉,争妍竞秀;玉沼内芳兰和菡萏,荐馥呈芬。
翠莲房掩映宝珠榴,锦带羹相称胡麻饭。
五俎八簋,百味庶羞。
黄橙绿橘,合殿飘香。
雪藕冰桃,盈盘沁齿。
糖浇就甘甜狮仙,面制成香酥定胜。
四方珍果,盘中色色绝新鲜;诸郡佳肴,席上般般皆奇异。
方当进酒五巡,正是汤陈三献。
教坊司凤鸾韶舞,礼乐司排长伶官。
朝鬼门道,分明开说。
头一个装外的,黑漆幞头,有如明镜;描花罗襕,俨若生成。
虽不比持公守正,亦能辨律吕宫商。
第二个戏色的,系离水犀角腰带,裹红花绿叶罗巾。
黄衣襕长衬短靿靴,彩袖襟密排山水样。
第三个末色的,裹结络球头帽子,着役叠胜罗衫。
最先来提掇甚分明,念几段杂文真罕有。
说的是敲金击玉叙家风;唱的是风花雪月梨园乐。
第四个净色的,语言动众,颜色繁过。
开呵公子笑盈腮,举口王侯欢满面。
依院本填腔调曲,按格范打诨发科。
第五个贴净的,忙中九伯,眼目张狂。
队额角涂一道明创,劈门面搭两色蛤粉。
裹一顶油油腻腻旧头巾,穿一领刺刺塌塌泼戏袄。
吃六棒枒板不嫌疼,打两杖麻鞭浑是耍。
这五人引领著六十四回队舞优人,百二十名散做乐工,搬演杂剧,装孤打撺。
个个青巾桶帽,人人红带花袍。
吹龙笛,击鼍鼓,声震云霄;弹锦瑟,抚银筝,韵惊鱼鸟。
悠悠音调绕梁飞,济济舞衣翻月影。
吊百戏众口喧哗,纵谐语齐声喝采。
妆扮的是太平年万国来朝,雍熙世八仙庆寿;搬演的是玄宗梦游广寒殿,狄青夜夺昆仑关。
也有神仙道办,亦有孝子顺孙。
观之者真可坚其心志,听之者足以养其性情。
须臾间,八个排长簇拥着四个金翠美人,歌舞双行,吹弹并举。
歌的是《朝天子》、《贺圣朝》、《感皇恩》、《殿前欢》,治世之音;舞的是《醉回回》、《活观音》、《柳青娘》、《鲍老儿》,淳正之态。
歌喉似新莺宛啭,舞腰如细柳牵风。
当殿上鱼水同欢,君臣共乐。
果然道:百宝壮腰带,珍珠络臂鞲;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大宴已成,众乐齐举。
主上无为千万寿,天颜有喜万方同。
有诗为证:尧舜垂衣四恶摧,宋皇端拱叛臣归。
九重凤阙新开宴,十载龙墀旧赐衣。
盖世功名须早进,矢心忠义莫相违。
乾坤好作奇男子,珍重诗章足佩韦。
且说天子赐宋江等筵宴,至暮方散。
谢恩已罢,宋江等俱各簪花出内。
在西华门外,各各上马,回归本寨。
次日入城,礼仪司引至文德殿谢恩。
喜动龙颜,天子欲加官爵,敕令宋江等来日受职。
宋江等谢恩出内回寨,不在话下。
又说枢密院官具本上奏:
“新降之人,未效功劳,不可辄便加爵。
“可待日后征讨,建立功勋,量加官赏。
“见今数万之众,逼城下寨,甚为不宜。
“陛下可将宋江等所部军马,原是京师有被陷之将,仍还本处。
“外路军兵,各归原所。
“其余之众,分作五路。
“山东、河北,分调开去。
“此为上策。”
次日,天子命御驾指挥使,直至宋江营中,口传圣旨:
“宋江等分开军马,各归原所。”
众头领听的,心中不悦。
回道:
“我等投降朝廷,都不曾见些官爵,便要将俺弟兄等分遣调开。
“俺等众头领生死相随,誓不相舍。
“端的要如此,我们只的再回梁山泊去!”
宋江急忙止住。
遂用忠言恳求来使,烦乞善言回奏。
那指挥使回到朝廷,那里敢隐蔽,只得把上项所言,奏闻天子。
天子大惊,急宣枢密院官计议。
奏道:
“这厮们虽降朝廷,其心不改,终贻大患。
“以臣愚意,不若陛下传旨,赚入京城,将此一百八人尽数剿除。
“然后分散他的军马,以绝国家之患。”
天子听罢,圣意沉吟未决。
向那御屏风背后,转出一大臣,紫袍象简,高声喝道:
“四边狼烟未息,中间又起祸胎,都是汝等忘家败国之臣,坏了圣朝天下!”
正是:
“只凭立国安邦口,来救惊天动地人。”
毕竟御屏风后喝的那员大臣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八十二回-译文
燕青的心和胆像铁一样坚硬,外表虽然风流但与众不同。
在花柳巷中遇到了妓女,在洞房深处遇到了君王。
只因为名字被题写在金榜上,才使得皇帝降下玉章(封赏)。
拿着御书丹诏离开,英雄从此成为忠良。
燕青在李师师家遇到了道君皇帝,得到了一道赦免令。
之后见到了宿太尉,又和戴宗商量,从高太尉府中救出了萧让和乐和。
四个人等城门一开,就出城直接赶回梁山泊,报告了这些事情。
李师师当天晚上没见到燕青来家,心里也有些怀疑。
高太尉府中的亲信第二天给萧让和乐和送茶饭,发现他们不见了,急忙报告给了都管。
都管来到花园中看时,只见柳树边拴着两条粗绳,因此知道他们已经逃走,只能报告给太尉。
高俅听后大吃一惊,更加忧虑,只留在府中,推病不出。
次日五更,道君皇帝设朝,接受百官朝贺。
星星点点,玉漏将尽,珮环叮当,千官排列。
露水凝结在仙掌上,金盘冷冽,月光映照在瑶空,贝阙寒冷。
禁柳绿意盎然,连着青琐闼,宫桃红艳,压着碧栏杆。
皇风清穆,乾坤泰宁,千载君臣际会难得。
当日天子坐在文德殿,问:“今日文武百官都到齐了吗?”
殿头官回答:“今天文官在左,武官在右,都到齐了。”
天子下令卷起帘子,命令左右近臣宣召枢密使童贯出来,问他:“你去岁率领十万大军,亲自为招讨,征讨梁山泊,结果如何?”
童贯跪下,回答说:“臣去年率领大军出征,虽然竭尽全力,但因为是夏天,士兵水土不服,生病的人很多,十个人中有二三个人死去。
我看到军队疲惫不堪,因此暂时收兵,整顿军队,各自回到营地操练。
所有御林军在路途中中暑的,损失了一半以上。
后来又接到诏书,贼人假装有气,游魂不定,未能完全招抚。
后来高俅率领戈船出征,也中途生病返回。
天子大怒,喝道:“你这个不才的奸臣!不向我奏报,以至于耽误了国家大事。
你去岁率领军队征讨梁山泊,怎么只经过两阵,就被敌军杀得人马溃散,没有一兵一卒能够返回,以至于王师大败。
后来高俅那家伙,耗费了州郡的大量钱粮,陷害了许多兵船,损失了大量军马,自己也被敌人活捉上山。
宋江等人不忍心杀他们,用礼节放他们回去。这是对君命的极大侮辱,岂不让人笑天下!
我听说宋江等人,不侵犯州府,不掠夺良民,只等待招安,为国家出力。
这都是你们这些嫉妒贤能的臣子阻碍,不让下情上达,和城狐社鼠有什么区别!
你掌管枢密院,难道不感到羞愧!本想拿你问罪以谢天下,暂且留待以后。
喝退了一旁的人。童贯默默无言,退到一边。
天子命令宣召翰林学士:“为我亲自起草丹诏,然后派遣大臣前去,招抚梁山泊的宋江等人回来。”
天子的话还没说完,殿前太尉宿元景出班跪下,奏道:“臣虽然不才,愿意去一趟。”
天子非常高兴,“我亲自写下丹诏!”便叫人把御案抬上来,打开诏纸,天子就在御案上亲自写下丹诏。
左右近臣,捧过御宝,天子亲自盖上。
又命令库藏官,取来金牌三十六面,银牌七十二面,红锦三十六匹,绿锦七十二匹,黄封御酒一百八瓶,全部交给宿太尉。
又赠予正从表里二十匹,金字招安御旗一面,限次日出发。
宿太尉在文德殿向天子辞行。
百官朝散后,童枢密羞愧地回到府中,推病不敢上朝。
高太尉听说后,惊恐无措,也不敢上朝。
正是:凤凰丹禁里,衔出紫泥书。
有诗为证:一封恩诏出明光,共喜怀柔迈汉唐。
珍重侍臣宣帝泽,会看水浒尽来王。
宿太尉带着御酒、金银牌面、红绿锦段等物品,骑马出城。
众官相送出南薰门,前往济州出发,此处不再赘述。
燕青、戴宗、萧让、乐和四个,连夜赶到山寨,把这件事告诉了宋公明和其他头领。
燕青取出道君皇帝御笔亲写的赦书,给宋江等人看了。
吴用说:“这次必有好事。”宋江点燃好香,取出九天玄女课来,向空祈祷祝告,卜得一个上上大吉的卦象。
宋江非常高兴,“这件事一定能成!”再次派戴宗、燕青去探听虚实,紧急回报,做好准备。
戴宗、燕青去了几天,回来报告说:“朝廷派宿太尉亲自带着丹诏,还有御酒、金银牌面、红绿锦段等物品,前来招安,很快就会到。”
宋江听后非常高兴。
在忠义堂上,宋江急忙传令,分派人员,从梁山泊一直到达济州地面,搭建起二十四座山棚,上面都装饰着彩带和花朵,下面摆设着笙箫鼓乐。
各处附近的州郡,雇佣乐师,分派到各个山棚处,迎接诏书。
每一座山棚上,都派一个小头目监管。
一边派人四处购买果品海味,准备酒食等项,准备宴席茶饭。
且说宿太尉奉皇帝的命令来到梁山泊招安,带领的人马陆续都到了济州。济州的太守张叔夜出城迎接,把宿太尉和他的随从接到城里,安排在驿站中住下。张太守向宿太尉请安之后,就设宴款待他。
张叔夜对宿太尉说:“朝廷已经两次下诏招安,但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耽误了国家的大事。现在太尉您来了,一定能为国家立下大功。”宿太尉回答说:“皇帝最近听说梁山泊的这些人,以正义为准则,不侵犯州郡,不伤害良民,专门替天行道。现在派我来,带着皇帝亲笔写的诏书,赐予三十六面金牌,七十二面银牌,三十六匹红锦,七十二匹绿锦,一百八瓶御酒,二十四匹表里,来招安他们。这些礼物是否轻了?”张叔夜说:“这些人并不看重礼物轻重,他们想要的是忠诚报国,流芳百世。如果太尉您早点来,就不会让国家损失士兵,浪费钱粮。这伙义士归顺之后,一定会为朝廷建功立业。”宿太尉说:“我在这里专门等候,麻烦太守亲自去山寨通知,让他们准备迎接。”张叔夜回答:“我愿意去。”于是上马出城,带着十几个随从,直接去了梁山泊。
到了山脚下,早有小头目迎接,报告给山上。宋江听后,急忙下山迎接。张太守上了山,来到忠义堂上。见过面后,张叔夜说:“义士们恭喜!朝廷特别派遣殿前宿太尉,带着丹诏,御笔亲书,前来招安,赐予金牌、银牌、红绿锦段、御酒、表里,现在都在济州城内。义士们可以准备迎接诏旨。”宋江非常高兴,用手摸着额头说:“实在是宋江等人的再生之幸!”当时留请张太守吃饭。张叔夜说:“不是我不愿意,只是担心太尉见怪,回程会晚。”宋江说:“只喝一杯,不敢当什么礼。”拿出了一盘金银相送。张叔夜见了,便说:“我更不敢接受!”宋江说:“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为何推辞?不足以作为报答,只是略表心意。如果事情结束后,我会重重酬谢。”张叔夜说:“深感义士厚意。暂且放在大寨,以后再来领取,也不算晚。”张太守可以说是以廉洁自律的人。
有诗为证:
风流太守来传信,便把黄金作饯行。
捧献再三原不受,一廉水月更分明。
宋江就派大小军师吴用、朱武和萧让、乐和四个,跟随张太守下山,直接去了济州,参见宿太尉。约定后天,众多大小头目在离山寨三十里外的地方等候迎接。当时吴用等人跟随太守张叔夜,连夜下山,直到济州。第二天来到驿站中参见宿太尉。行礼完毕,跪在面前。宿太尉让他们起身,都让他们坐下。四个军师谦让,哪里敢坐。太尉问他们的姓名。吴用回答说:“我是吴用,还有朱武、萧让、乐和,奉兄长宋公明之命,特来迎接恩相。兄长和兄弟们,后天在离山寨三十里外的地方等候迎接。”宿太尉非常高兴,便说:“加亮先生,久别重逢!自从华州一别之后,已经数年。谁想到今日能再次见面!我知道你们兄弟的心,一直怀有忠义。只是被奸臣阻挠,谗言当道,使得你们的苦衷不能传到皇帝那里。现在皇帝都已经知道了,特别派我来带着皇帝亲笔写的诏书,金银牌面,红绿锦段,御酒、表里,前来招安。你们不要怀疑,尽心接受吧。”吴用等人再次拜谢说:“山野之人,有劳恩相降临,感谢天恩,都是太尉的恩赐。众兄弟铭记在心,难以报答。”张叔夜一面设宴招待。
到了第三天清晨,济州准备好了三辆香车,把御酒放在另一处的龙凤盒里抬着。金银牌面、红绿锦段,放在另一处抬着。御书丹诏,放在龙亭里。宿太尉上了马,沿着龙亭东行。太守张叔夜骑马跟在后面陪伴。吴用等四人骑马跟着。大小随从,一起簇拥着。前面马上打着御赐销金黄旗,金鼓旗幡,队伍开路。出了济州,缓缓前行。不到十里,就遇到了山棚。宿太尉在马上看了看,见上面挂满了彩带和花朵,下面吹着笙箫,打着鼓乐,热情地迎接。再走几十里,又是挂满了彩带和花朵的山棚。前面望见香烟缭绕,宋江、卢俊义跪在面前,后面的众头领也都跪在地上,迎接恩诏。宿太尉说:“都起来上马。”一起迎到水边。梁山泊千百只战船,一齐渡过河去,直到金沙滩上岸。三关之上,三关之下,鼓乐喧天。军士导引,仪仗队不断,异香弥漫。一直来到忠义堂前下马。香车和龙亭,抬放到忠义堂上。中间放着三个几案,都用黄罗龙凤桌围起来。正中放着万岁龙牌,把御书丹诏放在中间,金银牌面放在左边,红绿锦段放在右边,御酒、表里也放在前面。金炉里焚着好香。宋江、卢俊义邀请宿太尉、张太守上堂就座。左边站着萧让、乐和,右边站着裴宣、燕青。卢俊义等都跪在堂前。裴宣喝令行礼。行礼完毕,萧让开始宣读诏书:
“制曰:朕自即位以来,用仁义治理天下,行礼乐教化海内,公赏罚定干戈。求贤之心从未少懈,爱民之心从未少弛。广施恩惠,希望与天地均同;体道行仁,让百姓得到庇护。远近的百姓,都知道朕的心意。深切思念宋江、卢俊义等人,一直怀有忠义,不施暴虐。归顺之心已久,报效之志坚定。虽然犯了罪,各有原因。察其诚恳,深为可怜。朕今特别派遣殿前太尉宿元景,携带诏书,亲自到梁山水泊,将宋江等大小人员所犯罪恶全部赦免。赐予三十六面金牌,红锦三十六匹,赐给宋江等主要头领;七十二面银牌,七十二匹绿锦,赐给宋江的部下头领。赦书到达之日,不要辜负朕的心意,早早归降,必定重用。故此下诏,希望你们都知道。
宣和四年春二月 日诏示。”
萧让读完丹诏后,宋江等人欢呼万岁,再次跪拜感谢皇帝的恩赐。
宿太尉拿过金银牌面和红绿锦段,让裴宣按照名单依次分发,分发完毕后,叫人打开御酒,倒进银酒海里。
随后取过酒勺舀酒,在堂前加热,倒进银壶里。宿太尉拿着金锤,倒了一杯酒,对众头领说:“我宿元景虽然奉皇帝之命,特别带来御酒到这里,赐给各位头领,但担心义士们怀疑。我先喝这杯酒,给大家看看,不要怀疑。”众头领不停地道谢。
宿太尉喝完,又倒了一杯酒,先敬宋江。宋江举杯跪下喝了。然后卢俊义、吴用、公孙胜等人陆续喝酒。遍敬一百零八名头领,每个人都喝了一杯。
宋江下令,让收起御酒,请太尉坐在中间。众头领行礼问候。
宋江上前感谢说:“我宋江上次在西岳见到您,非常感激太尉的恩惠,在皇帝面前为您美言,救我们得以重见天日。我铭记在心,不敢忘记。”宿太尉说:“我虽然知道义士们忠义凛然,替天行道,但因为不知道详细情况,所以在皇帝面前不敢上奏,导致耽误了很多时间。之前收到闻参谋的信,又蒙受厚礼,才知道有这番情谊。那天皇帝在披香殿上,与我说起起义的义士,所以我上奏了此事。没想到皇帝已经知道了详细情况,与我所奏相同。第二天,皇帝坐在文德殿,当着百官的面,严厉斥责童枢密,深深责怪高太尉多次无功,亲自拿起文房四宝,皇帝亲自写下丹诏,特别派我来大寨,邀请各位头领。希望义士们早日收拾行装,前往京城,不要辜负皇帝的召唤和安抚之意。”众人都非常高兴,跪拜道谢。
宋江邀请闻参谋见面。宿太尉非常高兴,全堂都充满了喜悦。当请宿太尉坐在中间,张太守、闻参谋坐在对面。
堂上堂下都排列着座位,摆上了丰盛的酒席,轮流敬酒。厅前吹奏着音乐。虽然没有炮龙烹凤,但确实是肉山酒海。那天大家都喝得大醉,各自被扶回帐幕休息。
第二天,又摆上了酒席,大家谈论往事和新鲜事,讲述平生的心愿。第三天,再次摆席,请宿太尉游山,直到傍晚大家都喝得醉醺醺才散去,各自回房休息。
转眼已经过了几天,宿太尉要回京,宋江等人坚决挽留。宿太尉说:“义士们不知道内情。我宿元景是奉皇帝的敕令来的,在这里已经好几天了。承蒙英雄们慷慨归顺,大义俱全。如果不急着回去,真的担心奸臣会嫉妒,生出别的意见。”宋江等人说:“据我愚见,留恩相游玩几天。太尉既然有这个想法,我们不敢强留。今天大家痛饮一醉,明天一早送恩相下山。”当时召集大小头领,都来集义饮酒。
喝酒的时候,大家都道谢。宿太尉又用好言抚慰,直到晚上才散。
次日清晨,安排好车马。宋江亲自捧着一盘金珠,到宿太尉的帐幕里,再次跪拜献上。宿太尉不肯接受。宋江再三献上,才收下,放在衣箱里。
收拾好行李鞍马,准备出发。其余跟来的人,连日来由朱武、乐和招待,按照惯例饮酒,不论酒量大小,都给予了丰厚的金银财宝。
众人都很高兴。仍然将金宝赠送给闻参谋、张太守,两位也不肯接受。宋江坚持奉承,他们才接受。
宋江于是让闻参谋跟随宿太尉回京师。梁山泊的大小头领,都敲锣打鼓,送太尉下山。渡过金沙滩后,都送了三十里外,众人下马,为宿太尉敬酒饯行。
宋江走在前面,手持酒杯说:“太尉恩相回见皇帝,请好言保奏。”宿太尉回答说:“义士们放心,只要早早收拾行装前往京城为上。如果军马到了京城,可以先派人到我府中通报。我会先向皇帝奏闻,派人持节来迎接,这样才能显出十分公道。”宋江说:“恩相请放心,我水洼自从王伦上山开创之后,晁天王又上山建立基业,如此兴旺。我自从江州得众兄弟相救到这里,推我为尊,已经数载。今天幸得朝廷招安,重见天日。早晚要去朝见皇帝,为国家出力,图个荫子封妻,共享太平之福。现在来告诉你们,众人所得的府库之物,都纳入公共库中。其余所得之资,都平均分配。以义待义,以仁待仁,没有争执。我们一百零八人,上应天星,生死与共。现在皇帝宽恩降诏,赦免我们的罪行,招安我们。大小众人,都放下所犯之罪。我们一百零八人,早晚要朝见皇帝,不能辜负皇帝的恩典。你们这些军校,有的自来落草的,有的随众上山的,有的军官失陷的,有的被掳掠来的。现在我们接受了招安,都要前往朝廷。你们如果愿意去的,赶快报名。如果不愿意去的,就在这里报名告别,我会资助你们下山,任从你们自谋生计。”宋江发布命令后,让裴宣、萧让按照名单上报。
命令一下,三军各自去商议。当时有几千人愿意离开。
宋江都赏赐了钱物,让他们离开。愿意随军前往的,赶快去报名。
次日,宋江又让萧让写了告示,派人四处张贴,通知附近的州郡乡镇村坊,让他们知道。还请众人到山上来,买卖十天。
告示上写着:“梁山泊义士宋江等,谨以大义,布告四方:我们因为聚集山林,多次扰害四方百姓,今天幸得皇帝宽仁厚德,特降诏敕,赦免我们的罪行,招安归降,早晚要朝见皇帝。无以报答,就在我们这里买卖十天。如果愿意,可以带钱来购买,以一报答,绝无虚假。特此告知远近居民,不要怀疑逃避,欢迎光临,不胜荣幸。”
宣和四年三月 日,梁山泊义士宋江等谨请。
萧让写完告示后,派人去附近的州郡和四散的村庄,把告示贴得处处都是。从仓库里拿出金珠、宝贝、彩绸、绫罗、纱绢等物品,分发给各头领和军校人员。另外选出一部分,作为献给上国的贡品。其余的都堆放在山寨里,然后招人买卖市场,为期十天。从三月初三开始,到十三日结束。宰杀牛羊,酿造美酒。所有来山寨买市的人,都提供酒食招待,犒赏随从人员。到了期限,四方的居民,挑着担子,背着包裹,像云雾一样聚集到山寨。宋江下令,一举十得。大家都非常高兴,感谢下山。连续十天,每天都这样。十天过后,停止买市,命令大小将领,收拾行装,准备赴京朝见皇帝。宋江想要送各家老小回乡。吴用劝道:“兄长不可这样做,暂且留下这些宝物在这里的山寨。等我们朝见皇帝,得到恩赐之后,那时再让各家老小回乡也不迟。”宋江听后说:“军师说得非常对。”于是再次传令,让头领们立即收拾,整顿军队。宋江等人随即火速起程,早早到达济州,感谢了太守张叔夜。太守立即设宴款待众多义士,赏赐三军将士。宋江等人辞别张太守,出城出发,带领众多军马,大约有五七百人,直接前往东京。先派戴宗、燕青到京师的宿太尉府中报信。太尉得知后,立即入宫奏报天子:“宋江等众军马朝京。”天子听后非常高兴,便派太尉和一名御驾指挥使,手持旌旗、节钺,出城迎接宋江。当时宿太尉领着圣旨出城。
宋江的军队在路上排列得非常整齐。前面打着两面红旗,一面上写‘顺天’二字,另一面上写‘护国’二字。众头领都穿着军装。只有吴学究戴着纶巾拿着羽扇,公孙胜穿着鹤氅道袍,鲁智深穿着烈火僧衣,武行者穿着香皂直裰。其余的都是战袍金铠,身穿本色的军服。在路上走了不止一天。到了京师城外,遇到御驾指挥使手持节钺迎接军队。宋江得知后,领着众头领前来参见宿太尉,然后把军队驻扎在新曹门外,扎下营寨,等待圣旨。
宿太尉和御驾指挥使入城后,到朝廷面前奏报天子,说:‘宋江等军马驻扎在新曹门外,等待我王圣旨。’天子说:‘我久闻梁山泊宋江等有一百零八人,上应天星,而且英勇勇猛,无人能及。如今他们已经归降,成为良臣,来到京师。我明日要引百官登上宣德楼。可以让宋江等人穿着临敌的装备,身穿军装,不要带着大队人马,只带三五百步兵进城。从东到西,我要亲自观看。也让城中的百姓、军民、官僚都知道这些英雄豪杰,是国家的良臣。然后让他们卸下军装,除去武器,都穿上赐予的锦袍,从东华门进入,到文德殿朝见。’御驾指挥使领着圣旨,一直来到行营寨前,口头传达圣旨给宋江等人。
次日,宋江下令让铁面孔目裴宣挑选五百名彪形大汉,步兵前面打着金鼓旗幡,后面摆着枪刀斧钺,中间竖着‘顺天’、‘护国’两面红旗。士兵们各自挂着刀剑弓箭,大家都穿着自己的装备,穿着军装,排列成队伍,从东郭门进入。只见东京的百姓、军民,扶老携幼,沿途观看,如同见到天神。当时天子带着百官在宣德楼上观看。看到前面排列着金鼓旗幡,枪刀斧钺,都整齐地排列着。队伍中有骑白马的步兵,打着‘顺天’、‘护国’两面红旗,外面有二三十骑马上的鼓乐。后面跟着众多好汉,簇拥而行。解珍、解宝开路,朱武压阵。怎么见得一百零八员英雄好汉入城朝见?只见:
和风打开了御道,细雨滋润了香尘。东方的太阳刚刚升起,北阙的珠帘半卷。南薰门外,一百零八员义士朝京;宣德楼中,万岁君王瞪大了眼睛。解珍、解宝,手持钢叉相对而行;孔明、孔亮,手持兵器并肩而过。前面是邹渊、邹润,后面是李立、李云。韩滔、彭玘显得精神抖擞,薛永、施恩表现出猛烈。单廷圭的皂袍闪烁,魏定国的红甲光辉。宣赞紧挨着郝思文,凌振跟随神算子。黄信左边是孙立,欧鹏右边是邓飞。鲍旭、樊瑞手持双刃,郭盛、吕方手持画戟。纱巾吏服的左手下是铁面孔目裴宣;乌帽儒衣的右手下是圣手书生萧让。丝缰玉勒的山东豪杰是宋公明;画镫雕鞍的河北英雄是卢俊义。吴加亮戴着纶巾拿着羽扇,公孙胜穿着鹤氅道袍。豹子头与关胜并骑,呼延灼与秦明共辔。花荣与杨志相连,索超紧挨着董平。鲁智深穿着烈火袈裟,武行者穿着香皂直裰。柴进与李应相随,杨雄与石秀并肩。徐宁不离张清,刘唐紧随史进。朱仝与雷横作伴,燕青和戴宗同行。李逵在左边,穆弘在右边。诸阮以内阮二为尊,张内李俊居长。陶宗旺与郑天寿为双,王矮虎与一丈青为配。项充、李衮,宋万、杜迁。菜园子相对小尉迟,孙二娘紧随顾大嫂。后面有蔡福、蔡庆、陈达、杨春,前面有童威、童猛、侯健、孟康。燕顺、杨林,一对对肩并肩;穆春、曹正,一双双脚跟脚跟。朱贵与朱富相连,周通与李忠相接。左边有玉臂匠,右边有铁笛仙。宋清与乐和相连,焦挺跟随石勇。汤隆与杜兴作伴,得孙与龚旺同行。王定六面目狰狞,郁保四身躯高大。时迁机灵,白胜高强。段景住骑马超群,后面有三人压阵。安道全全身素服,皇甫端胸飘紫髯。神机朱武在中间,骑马随军的全乐部。护国旗盘旋着瑞气,顺天旗招展着祥云。重重铠甲闪耀着黄金,一对对锦袍盘旋着翠绿。有如帝释,引领天男天女下天宫;宛如海神,与龙子龙孙离开洞府。正是:夹道万民齐束手,临轩帝主喜开颜。
且说道君天子,同百官在宣德楼上,看了梁山泊宋江等这一行部从,喜动龙颜,心中大悦。与百官道:‘此辈好汉真英雄也!’观看叹羡不已。
命殿头官传旨,教宋江等各换御赐锦袍见帝。殿头官领命,传与宋江等。向东华门外,脱去戎装惯带,各穿御赐红绿锦袍,悬带金银牌面,各带朝天巾帻,抹绿朝靴。
惟公孙胜将红锦裁成道袍,鲁智深缝做僧衣,武行者改作直裰,皆不忘君赐也。
宋江、卢俊义为首,吴用、公孙胜为次,引领众人,从东华门而入。只见仪礼司整肃朝仪,陈设鸾驾。
正是: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车驾六龙。皇风清穆,温温霭霭气氤氲;丽日当空,郁郁蒸蒸云叆叇。
微微隐隐,龙楼凤阙散满天香雾;霏霏拂拂,珠宫贝阙映万缕朝霞。
文德殿灿灿烂烂,金碧交辉;未央宫光光彩彩,丹青炳焕。
苍苍凉凉,日映着玉砌雕阑;袅袅英英,花簇着皇宫禁苑。
紫扉黄阁,宝鼎内缥缥缈缈,沉檀齐爇;丹陛彤墀,玉台上明明朗朗,玉烛高焚。
笼笼冬冬,振天鼓擂叠三通;铿铿鍧鍧,长乐钟撞百八下。
枝枝杈杈,叉刀手互相磕撞;摇摇曳曳,龙虎旗来往飞腾。
锦裆花帽,擎着的是圆盖伞,方盖伞,上下开展;玉节龙旗,驾着的是大辂辇,玉辂辇,左右相陈。
立金瓜,卧金瓜,三三两两;双龙扇,单龙扇,叠叠重重。
群群队队,金鞍马,玉辔马,性貌驯习;双双对对,宝匣象,驾辕象,勇力狰狞。
镇殿将军,长长大大甲披金;侍朝勋卫,齐齐整整刀晃银。
严严肃肃,殿门内摆列着纠仪御史官;端端正正,姜擦边立站定近侍锦衣人。
金殿上参参差差,齐开宝扇;画栋前轻轻款款,卷起珠帘。
文楼上嘐嘐哕哕,报时鸡人三唱;玉阶下刮刮刺刺,肃静鞭响三声。
济济楚楚,侍螭头,列簪缨,有五等之爵;巍巍荡荡,坐龙床,倚绣褥,瞻万乘之尊。
晴日照开青琐闼,天风吹下御炉香。
千条瑞霭浮金阙,一朵红云捧玉皇。
当日辰牌时候,天子驾升文德殿。
仪礼司郎官引宋江等依次入朝,排班行礼。
殿头官赞拜舞起居,山呼万岁已毕,天子欣喜,敕令宣上文德殿来。
照依班次赐坐。命排御筵,敕光禄寺排宴,良酝署进酒,珍羞署进食,掌醢署造饭,大官署供膳,教坊司奏乐。
天子亲御宝座陪宴宋江等。
只见:九重门启,鸣哕哕之鸾声;阊阖天开,睹巍巍之龙衮。
当重熙累洽之日,致星曜降附之时。
光禄珍羞具陈,大官水陆毕集。
销金御帐,上有舞鹤飞鸾;织锦围屏,中画盘龙走凤。
合殿金花紫翠,满庭锦绣绮罗。
楼台宝座千层玉,案桌龙床一块金。
筵开玳瑁,七宝器黄金嵌就;炉列麒麟,百和香龙脑修成。
玻璃盏间琥珀锺,玛瑙杯联珊瑚斝。
赤瑛盘内,高堆麟脯鸾肝;紫玉碟中,满饤驼蹄熊掌。
桃花汤洁,缕塞北之黄羊;银丝脍鲜,剖江南之赤鲤。
黄金盏满泛香醪,紫霞杯滟浮琼液。
宝瓶中金菊对芙蓉,争妍竞秀;玉沼内芳兰和菡萏,荐馥呈芬。
翠莲房掩映宝珠榴,锦带羹相称胡麻饭。
五俎八簋,百味庶羞。
黄橙绿橘,合殿飘香。
雪藕冰桃,盈盘沁齿。
糖浇就甘甜狮仙,面制成香酥定胜。
四方珍果,盘中色色绝新鲜;诸郡佳肴,席上般般皆奇异。
方当进酒五巡,正是汤陈三献。
教坊司凤鸾韶舞,礼乐司排长伶官。
朝鬼门道,分明开说。
头一个装外的,黑漆幞头,有如明镜;描花罗襕,俨若生成。
虽不比持公守正,亦能辨律吕宫商。
第二个戏色的,系离水犀角腰带,裹红花绿叶罗巾。
黄衣襕长衬短靿靴,彩袖襟密排山水样。
第三个末色的,裹结络球头帽子,着役叠胜罗衫。
最先来提掇甚分明,念几段杂文真罕有。
说的是敲金击玉叙家风;唱的是风花雪月梨园乐。
第四个净色的,语言动众,颜色繁过。
开呵公子笑盈腮,举口王侯欢满面。
依院本填腔调曲,按格范打诨发科。
第五个贴净的,忙中九伯,眼目张狂。
队额角涂一道明创,劈门面搭两色蛤粉。
裹一顶油油腻腻旧头巾,穿一领刺刺塌塌泼戏袄。
吃六棒枒板不嫌疼,打两杖麻鞭浑是耍。
这五人引领著六十四回队舞优人,百二十名散做乐工,搬演杂剧,装孤打撺。
个个青巾桶帽,人人红带花袍。
吹龙笛,击鼍鼓,声震云霄;弹锦瑟,抚银筝,韵惊鱼鸟。
悠悠音调绕梁飞,济济舞衣翻月影。
吊百戏众口喧哗,纵谐语齐声喝采。
妆扮的是太平年万国来朝,雍熙世八仙庆寿;搬演的是玄宗梦游广寒殿,狄青夜夺昆仑关。
也有神仙道办,亦有孝子顺孙。
观之者真可坚其心志,听之者足以养其性情。
须臾间,八个排长簇拥着四个金翠美人,歌舞双行,吹弹并举。
歌的是《朝天子》、《贺圣朝》、《感皇恩》、《殿前欢》,治世之音;舞的是《醉回回》、《活观音》、《柳青娘》、《鲍老儿》,淳正之态。
歌喉似新莺宛啭,舞腰如细柳牵风。
当殿上鱼水同欢,君臣共乐。
果然道:百宝壮腰带,珍珠络臂鞲;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大宴已成,众乐齐举。
主上无为千万寿,天颜有喜万方同。
有诗为证:尧舜垂衣四恶摧,宋皇端拱叛臣归。
九重凤阙新开宴,十载龙墀旧赐衣。
盖世功名须早进,矢心忠义莫相违。
乾坤好作奇男子,珍重诗章足佩韦。
且说天子赐给宋江等人宴会,直到傍晚才结束。感谢恩典之后,宋江等人各自戴上花冠走出宫殿。在西华门外,他们各自上马,返回各自的营地。第二天进入城中,礼仪司引领他们到文德殿感谢恩典。皇帝非常高兴,想要给他们加官进爵,下令宋江等人第二天接受官职。宋江等人感谢恩典后返回营地,不再多言。
枢密院的官员上奏说:‘新归顺的人,还没有立下功劳,不能轻易加封爵位。应该等到日后征战,建立了功勋,再考虑加官赏赐。现在有数万军队,逼近城下扎营,非常不合适。陛下可以将宋江等人所率领的军队,原本是京城被围困的将领,仍返回原处。其他路来的军队,各自返回原地。剩下的军队,分成五路。山东、河北分头调遣。这是上策。’第二天,皇帝命令御驾指挥使,直接到宋江的营地,口头传达圣旨:‘宋江等人分散军队,各自返回原地。’众头领听到后,心中不悦。回答说:‘我们投降朝廷,都没有得到一些官职,就要把我们兄弟分开。我们众头领生死相随,誓不相弃。如果真的要这样,我们只能再回梁山泊去!’宋江急忙阻止。于是用忠言恳求来使,请求他好言回奏。那位指挥使回到朝廷,哪里敢隐瞒,只得把上面所说的话,报告给皇帝。
皇帝听后,非常惊讶,立即宣召枢密院官员商议。他们奏道:‘这些人虽然投降了朝廷,但他们的心思并未改变,终将成为国家的巨大隐患。以我的愚见,陛下不如传旨,诱骗他们进入京城,将这百人全部剿灭。然后分散他们的军队,以消除国家的隐患。’皇帝听后,犹豫不决。在御屏风后面,转出一员大臣,身穿紫袍,手持象简,高声喝道:‘四边战火未熄,中间又起祸端,都是你们这些忘家败国的臣子,破坏了圣朝的天下!’正是:只凭立国安邦的口,来救惊天动地的人。究竟御屏风后喝的那位大臣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八十二回-注解
梁山泊:位于今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是《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聚集地,象征着反抗和正义。
宋公明:宋公明是《水浒传》中梁山泊起义军的首领宋江的别称,代表梁山泊起义军的领袖。
招安:指古代朝廷对反叛或不满的势力进行安抚,使其归顺朝廷的一种政治手段。
道君皇帝:道君皇帝是指宋徽宗赵佶,他在位期间,因为政治腐败和军事失利,导致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他在位期间被称为道君皇帝。
李师师:李师师是北宋末年的一位著名歌女,因其美貌和才艺而闻名,与梁山泊好汉的故事有关。
宿太尉:宿太尉是古代的一种官职,掌管宫廷宿卫。
枢密使:枢密使是北宋时期的一种官职,负责军事事务,此处指童贯,他是宋徽宗时期的枢密使。
翰林学士:翰林学士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职,负责起草诏书和文书,此处指负责撰写招安诏书的官员。
九天玄女:九天玄女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据说她能预知未来,此处宋江用九天玄女课来卜卦,表示对招安的信心。
御笔:御笔是指皇帝亲自书写的笔迹,此处指皇帝亲笔写的招安诏书。
金牌:古代皇帝赐予大臣或军队的象征权力的信物。
红锦、绿锦、黄封御酒:这些都是古代的贡品,此处指皇帝赐予宿太尉的礼物,表示朝廷对招安的重视。
忠义堂:梁山泊的议事场所,也是宋江等头领的居所。
敕: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银牌:比金牌低一级的象征权力的信物。
红锦/绿锦:红色和绿色的丝绸,作为赏赐或招安的礼物。
黄封御酒:皇帝亲自封印的酒,作为贵重的礼物。
表里:指表层的礼物和内里的礼物,这里指红绿锦段。
万岁龙牌:皇帝的象征,放在忠义堂上表示对皇帝的尊敬。
诏书:皇帝发布的正式文书,内容通常是宣布政策、赦免罪行等。
宣和四年春二月:指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的春天二月,具体时间点在文中作为背景信息。
丹诏:指皇帝亲自书写的诏书,通常含有重要命令或恩赐,是皇权的象征。
山呼万岁:古代臣子对皇帝表示敬意的仪式,通常在皇帝登基、庆典或接见臣子时进行。
谢恩:对赐予恩惠的人表示感谢。
金银牌面:古代官府或贵族用以标识身份的金银制成的牌子。
红绿锦段:红色和绿色的锦缎,古代常用于制作官服或装饰。
裴宣:人名,此处可能为负责分发物品的官员。
御酒:皇帝专用的酒,象征皇权。
银酒海:古代用于盛酒的容器,此处指较大的酒器。
旋杓:古代用于舀酒的勺子。
金锤:古代官员使用的象征权力的工具。
义士:指有正义感、有志之士。
宿元景:人名,宿太尉的名字。
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是古代文人必备的四种文具。
丹诏亲书:皇帝亲自书写的诏书,表示非常重视。
大寨:指梁山泊的根据地。
朝京:指前往京城(今北京)。
金鼓细乐:古代军队出征或庆典时使用的音乐,金鼓表示军队行动,细乐表示庆祝。
买市:买市是指买卖市场,这里指举办交易市场。
金珠:金珠是指金子和珍珠,古代视为贵重的宝物。
开诏:指皇帝下诏书,宣布重要命令或恩赐。
金沙滩:梁山泊附近的一个地点,此处可能指送别的地方。
荫子封妻:古代官员因功绩而获得的荣誉,包括封赠给其子或妻子的官职。
军马:指军队。
开诏一干人马:指携带诏书前来宣布招安的官员及其随从。
济州:济州是古代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山东省西部。
号令:命令,此处指宋江发布的命令。
买市十日:在梁山泊附近进行十天的市场交易。
宣和四年:宋代的一个年号,此处指具体的年份。
萧让:萧让是《水浒传》中的一个角色,是宋江手下的文书人才,擅长写告示和书信。
告示:告示是一种古代的官方公告,用于发布命令、通知或公告重要事项。
州郡: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现在的省级行政区。
村坊:古代的村落和街坊,是基层的居住单位。
宝贝:宝贝泛指珍贵的东西,这里指贵重的首饰或物品。
彩段:彩段指各种颜色的布料,古代用于制作衣物或装饰。
绫罗:绫罗是高级的丝织品,古代富贵人家常用来制作衣裳。
纱绢:纱绢是指细薄的丝织品,古代常用来制作衣物。
头领:头领是指领导或首领,这里指梁山泊的领导层。
军校:军校是指军队中的军官和士兵。
上国:上国是古代对中央政权的尊称,这里指朝廷。
进奉:进奉是指进贡,将贵重物品献给朝廷。
山寨:山寨是指山中的营寨,这里指梁山泊的根据地。
牛羊:牛羊是指牛和羊,古代常用来宰杀作为食物。
酒醴:酒醴是指酒,古代常用以招待客人。
从人:从人是指随从人员。
担嚢负笈:担嚢负笈是指背着包裹和书籍,形容人们携带物品。
雾集云屯:雾集云屯是形容人很多,如同云雾聚集。
一举十:一举十是指一举一动都受到人们的尊敬和仰慕。
宰下:宰下是指宰杀,这里指宰杀牛羊。
太守:太守是古代的地方行政长官。
张叔夜:张叔夜是济州的太守,是宋江等人的朋友。
旌旄节钺:旌旄节钺是古代皇帝的仪仗用品,表示皇帝的权威。
天子:古代中国皇帝的尊称,代表国家的最高权力。
宣德楼:古代宫殿建筑,此处指皇帝的宝座所在。
戎装披挂:戎装披挂是指穿着军装。
纶巾羽扇:纶巾羽扇是古代文人雅士的服饰,表示文雅。
鹤氅道袍:鹤氅道袍是道士的服饰,表示神秘。
烈火僧衣:烈火僧衣是僧侣的服饰,表示修行。
香皂直裰:香皂直裰是武将的服饰,表示勇猛。
金鼓旗幡:金鼓旗幡是古代军队的标志,表示军队的威武。
枪刀斧钺:枪刀斧钺是古代的兵器,表示战斗。
顺天:顺天是指顺应天意,表示正义。
护国:护国是指保卫国家,表示忠诚。
彪形大汉:彪形大汉是指身材魁梧的男子。
解珍、解宝:解珍、解宝是梁山泊的好汉,以打猎为生。
孔明、孔亮:孔明、孔亮是梁山泊的好汉,以智谋著称。
邹渊、邹润:邹渊、邹润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李立、李云:李立、李云是梁山泊的好汉,以武艺高强著称。
韩滔、彭玘:韩滔、彭玘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薛永、施恩:薛永、施恩是梁山泊的好汉,以武艺高强著称。
单廷圭、魏定国:单廷圭、魏定国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宣赞、郝思文:宣赞、郝思文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凌振、神算子:凌振、神算子是梁山泊的好汉,以智谋著称。
黄信、孙立:黄信、孙立是梁山泊的好汉,以武艺高强著称。
欧鹏、邓飞:欧鹏、邓飞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鲍旭、樊瑞:鲍旭、樊瑞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郭盛、吕方:郭盛、吕方是梁山泊的好汉,以武艺高强著称。
纱巾吏服:纱巾吏服是文官的服饰,表示文雅。
圣手书生:圣手书生是指才子,这里指萧让。
山东豪杰:山东豪杰是指来自山东的英雄好汉。
河北英雄:河北英雄是指来自河北的英雄好汉。
吴加亮:吴加亮是指吴用,梁山泊的智囊。
公孙胜:梁山泊起义军的一员,以道术著称。
豹子头:豹子头是指林冲,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关胜:关胜是梁山泊的好汉,以武艺高强著称。
呼延灼:呼延灼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秦明:秦明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花荣:花荣是梁山泊的好汉,以箭术著称。
杨志:杨志是梁山泊的好汉,以武艺高强著称。
索超:索超是梁山泊的好汉,以武艺高强著称。
董平:董平是梁山泊的好汉,以武艺高强著称。
鲁智深:梁山泊起义军的一员,以豪放不羁著称。
武行者:梁山泊起义军的一员,以武艺高强著称。
柴进:柴进是梁山泊的好汉,以豪爽著称。
李应:李应是梁山泊的好汉,以武艺高强著称。
杨雄:杨雄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石秀:石秀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徐宁:徐宁是梁山泊的好汉,以武艺高强著称。
张清:张清是梁山泊的好汉,以箭术著称。
刘唐:刘唐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史进:史进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朱仝:朱仝是梁山泊的好汉,以武艺高强著称。
雷横:雷横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燕青:燕青是梁山泊的好汉,以武艺高强著称。
戴宗:戴宗是梁山泊的好汉,以智谋著称。
李逵:李逵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穆弘:穆弘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诸阮:诸阮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两张:两张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陶宗旺:陶宗旺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郑天寿:郑天寿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王矮虎:王矮虎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一丈青:一丈青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项充:项充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李衮:李衮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宋万:宋万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杜迁:杜迁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菜园子:菜园子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小尉迟:小尉迟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顾大嫂:顾大嫂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蔡福:蔡福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蔡庆:蔡庆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陈达:陈达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杨春:杨春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童威:童威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童猛:童猛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侯健:侯健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孟康:孟康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燕顺:燕顺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杨林:杨林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穆春:穆春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曹正:曹正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朱贵:朱贵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朱富:朱富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周通:周通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李忠:李忠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玉臂匠:玉臂匠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铁笛仙:铁笛仙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宋清:宋清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乐和:乐和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焦挺:焦挺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石勇:石勇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汤隆:汤隆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杜兴:杜兴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得孙:得孙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龚旺:龚旺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王定六:王定六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郁保四:郁保四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时迁:时迁是梁山泊的好汉,以机智著称。
白胜:白胜是梁山泊的好汉,以机智著称。
段景住:段景住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安道全:安道全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医术著称。
皇甫端:皇甫端是梁山泊的好汉,以医术著称。
神机朱武:神机朱武是梁山泊的好汉,以智谋著称。
全乐部:全乐部是梁山泊的乐队,负责演奏音乐。
帝释:帝释是佛教中的神祇,这里比喻梁山泊的英雄。
天男天女:天男天女是佛教中的神祇,这里比喻梁山泊的英雄。
海神:海神是道教中的神祇,这里比喻梁山泊的英雄。
龙子龙孙:龙子龙孙是神话中的生物,这里比喻梁山泊的英雄。
帝主:帝主是指皇帝。
东华门:古代皇宫的东门。
文德殿:古代皇帝举行大典和朝会的地方。
君天子:指皇帝,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
梁山泊宋江:梁山泊是古代中国的一个著名起义军据点,宋江是起义军的领袖。
百官:指朝廷中的官员。
御赐锦袍:皇帝赐予的锦缎制成的袍子,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殿头官:古代官职,负责宫殿的警卫和管理。
戎装:军装,此处指宋江等人的军服。
朝天巾帻:古代官员戴的头巾。
抹绿朝靴:绿色的朝靴,朝靴是古代官员的鞋子。
仪礼司:古代官署,负责礼仪事务。
鸾驾:古代皇帝的车驾。
皇风清穆:形容皇帝的统治清明。
丽日当空:阳光明媚。
金殿:皇帝的宝座所在。
未央宫:古代皇宫名,此处泛指皇宫。
纠仪御史官:负责监督朝仪的官员。
近侍锦衣人:皇帝的贴身侍卫。
宝扇:皇帝用的扇子,象征权威。
珠帘:用珍珠制成的帘子,象征富贵。
报时鸡人:古代宫中负责报时的官员。
肃静鞭:古代宫中用于维持秩序的鞭子。
五等之爵:古代的五等爵位,表示不同的社会地位。
万乘之尊:指皇帝的尊贵地位。
青琐闼:皇宫中的门。
御炉香:皇帝用的香炉。
金阙:皇宫中的大门。
玉皇:古代神话中的天帝。
辰牌:古代计时单位,相当于上午七点到九点。
光禄寺:古代官署,负责皇帝的饮食。
良酝署:古代官署,负责酒类。
珍羞署:古代官署,负责食物。
掌醢署:古代官署,负责调味品。
大官署:古代官署,负责供应膳食。
教坊司:古代官署,负责音乐和舞蹈。
鸾声:指鸾鸟的鸣叫声,此处比喻皇帝的车驾声。
龙衮:皇帝的龙袍。
星曜降附:指星星照耀,比喻皇帝的威望。
光禄珍羞:光禄寺提供的美食。
大官水陆毕集:大官署提供的陆海珍馐。
销金御帐:用金线绣制的帐篷。
织锦围屏:用织锦制成的屏风。
合殿金花紫翠:整个宫殿装饰得金碧辉煌。
玳瑁:一种珍贵的甲壳类动物,其壳可制作装饰品。
七宝器:用七种宝石制成的器物。
百和香:用一百种香料制成的香。
玛瑙杯:用玛瑙制成的杯子。
珊瑚斝:用珊瑚制成的酒杯。
麟脯鸾肝:珍贵的食物,比喻美食。
驼蹄熊掌:珍贵的食材,比喻美食。
桃花汤:一种汤品。
银丝脍:一种细切的鱼脍。
赤瑛盘:用红色宝石制成的盘子。
紫玉碟:用紫色玉石制成的碟子。
狮仙:一种甜食。
定胜:一种甜食。
宝匣象:用宝石制成的盒子,里面装着象牙。
驾辕象:拉车的象。
镇殿将军:负责守卫宫殿的将军。
侍朝勋卫:侍奉皇帝的勋卫。
排长:古代军队中的长官。
金翠美人:穿着华丽的美女。
朝天子:古代歌曲名。
贺圣朝:古代歌曲名。
感皇恩:古代歌曲名。
殿前欢:古代歌曲名。
醉回回:古代舞蹈名。
活观音:古代舞蹈名。
柳青娘:古代舞蹈名。
鲍老儿:古代舞蹈名。
梨园乐:古代戏曲艺术。
院本:古代戏曲形式。
打诨发科:戏曲中的幽默和滑稽表演。
净色:戏曲中的角色,通常扮演丑角。
贴净:戏曲中的角色,通常扮演丑角。
枒板:戏曲中的道具,用于表演。
麻鞭:戏曲中的道具,用于表演。
杂剧:古代戏曲形式。
孤:戏曲中的角色,通常扮演皇帝或官员。
撺:戏曲中的角色,通常扮演小丑。
青巾桶帽:戏曲中丑角的头饰。
刺刺塌塌泼戏袄:戏曲中丑角的服装。
队舞优人:戏曲中的舞蹈演员。
吊百戏:戏曲中的杂技表演。
万国来朝:指各国使节来朝拜。
八仙庆寿:指八仙庆祝皇帝的寿辰。
玄宗梦游广寒殿:指唐玄宗梦游月宫的故事。
狄青夜夺昆仑关:指宋代名将狄青夜袭昆仑关的故事。
神仙道办:指神仙故事。
孝子顺孙:指孝顺的子孙。
坚其心志:坚定其意志。
养其性情:培养其性情。
《朝天子》:古代歌曲名。
《贺圣朝》:古代歌曲名。
《感皇恩》:古代歌曲名。
《殿前欢》:古代歌曲名。
《醉回回》:古代舞蹈名。
《活观音》:古代舞蹈名。
《柳青娘》:古代舞蹈名。
《鲍老儿》:古代舞蹈名。
新莺宛啭:形容歌声婉转。
细柳牵风:形容舞姿轻盈。
鱼水同欢:比喻君臣和谐。
君臣共乐:君臣共同欢乐。
百宝壮腰带:指腰间佩戴的宝物。
珍珠络臂鞲:指手臂佩戴的珍珠。
笑时花近眼:形容人笑得美丽。
舞罢锦缠头:形容人跳舞后头发上的装饰。
大宴:盛大的宴会。
主上:对皇帝的尊称。
天颜:指皇帝的面容。
万方同:天下皆同。
尧舜垂衣四恶摧:尧舜是古代的圣君,此处比喻皇帝的仁政。
宋皇端拱叛臣归:宋皇指宋代的皇帝,此处比喻皇帝的威严。
九重凤阙:指皇宫。
十载龙墀:指皇帝的十年统治。
旧赐衣:指皇帝之前赐予的衣物。
盖世功名:非凡的功名。
矢心忠义:发誓忠诚和正义。
乾坤:指天地。
奇男子:非凡的人物。
珍重诗章:宝贵的诗篇。
佩韦:佩戴皮革,古代认为皮革可以避邪。
宋江:《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梁山泊起义军的首领。
筵宴:盛大的宴会,通常用于庆祝或招待重要客人。
暮方散:到了傍晚时分才结束。
簪花:将花朵插在发髻上,古代常用于表示喜庆或特殊身份。
龙颜:皇帝的尊容,比喻皇帝的威严。
敕令:皇帝的命令。
枢密院官:古代官职,负责军事和外交事务。
本处:原来的地方,指原来的驻地。
御驾:皇帝的车驾,比喻皇帝亲自出巡。
指挥使:古代官职,负责军事指挥。
忠言:忠诚的建议或劝告。
御屏风:皇帝宝座后面的大型屏风,用于遮挡。
紫袍象简:古代大臣的服饰,紫袍代表高官,象简是古代官员携带的文书箱。
狼烟:古代战争中点燃的烟火,用来报警或传递信息。
立国安邦:建立国家,保卫国家。
惊天动地:形容事情非常重大,影响深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八十二回-评注
且说天子赐宋江等筵宴,至暮方散。谢恩已罢,宋江等俱各簪花出内。
此句描绘了天子对宋江等人的赏赐,筵宴直至暮色才结束,表现出朝廷对宋江等人的重视和礼遇。‘谢恩已罢’和‘俱各簪花出内’则突显了宋江等人的谦逊和感激之情,簪花更是古代对功臣的嘉奖方式,象征着荣耀和尊贵。
在西华门外,各各上马,回归本寨。次日入城,礼仪司引至文德殿谢恩。
此段描写了宋江等人从宴席后返回本寨,次日再次入城,受到礼仪司的引导至文德殿谢恩。这一过程体现了朝廷对宋江等人的尊重和礼制,同时也展现了宋江等人对朝廷的忠诚和顺从。
喜动龙颜,天子欲加官爵,敕令宋江等来日受职。
‘喜动龙颜’四字生动地描绘了天子对宋江等人的嘉许之情,‘欲加官爵’则表明了朝廷对宋江等人的认可和奖励。敕令宋江等来日受职,更是体现了朝廷对宋江等人的信任和重用。
宋江等谢恩出内回寨,不在话下。
此句简洁地表达了宋江等人对朝廷赏赐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宋江等人对朝廷的忠诚和顺从。
又说枢密院官具本上奏:‘新降之人,未效功劳,不可辄便加爵。可待日后征讨,建立功勋,量加官赏。见今数万之众,逼城下寨,甚为不宜。陛下可将宋江等所部军马,原是京师有被陷之将,仍还本处。外路军兵,各归原所。其余之众,分作五路。山东、河北,分调开去。此为上策。’
枢密院官的奏章反映了朝廷对宋江等人的疑虑和防范。‘新降之人,未效功劳,不可辄便加爵’表明了朝廷对宋江等人功绩的怀疑,‘见今数万之众,逼城下寨,甚为不宜’则揭示了朝廷对宋江等人军力的担忧。枢密院官提出的分调军马的建议,旨在削弱宋江等人的实力,避免潜在的威胁。
次日,天子命御驾指挥使,直至宋江营中,口传圣旨:‘宋江等分开军马,各归原所。’众头领听的,心中不悦。
天子口传圣旨,要求宋江等人分开军马,各归原所,这一命令引发了众头领的不满。‘心中不悦’反映了宋江等人对朝廷的不信任和对自身命运的担忧。
回道:‘我等投降朝廷,都不曾见些官爵,便要将俺弟兄等分遣调开。俺等众头领生死相随,誓不相舍。端的要如此,我们只的再回梁山泊去!’宋江急忙止住。
宋江等人的回应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和对兄弟情谊的重视。‘我等投降朝廷,都不曾见些官爵’揭示了宋江等人对朝廷赏赐的不满,‘俺等众头领生死相随,誓不相舍’则强调了宋江等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宋江急忙止住,体现了他的智慧和稳重。
遂用忠言恳求来使,烦乞善言回奏。
宋江用忠言恳求来使,希望他能将宋江等人的真实想法转达给朝廷,这体现了宋江的忠诚和对朝廷的尊重。
那指挥使回到朝廷,那里敢隐蔽,只得把上项所言,奏闻天子。
指挥使将宋江等人的言论如实奏闻天子,表明了他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宋江等人的尊重。
天子大惊,急宣枢密院官计议。
天子的反应‘大惊’和‘急宣枢密院官计议’表明了他对宋江等人态度的重视和对局势的担忧。
奏道:‘这厮们虽降朝廷,其心不改,终贻大患。以臣愚意,不若陛下传旨,赚入京城,将此一百八人尽数剿除。然后分散他的军马,以绝国家之患。’天子听罢,圣意沉吟未决。
枢密院官的奏议反映了朝廷内部对宋江等人的不同意见。‘这厮们虽降朝廷,其心不改,终贻大患’表明了枢密院官对宋江等人的警惕和防范,而‘赚入京城,将此一百八人尽数剿除’则是一种极端的解决方案。天子的‘圣意沉吟未决’则表明了他对这一建议的犹豫。
向那御屏风背后,转出一大臣,紫袍象简,高声喝道:‘四边狼烟未息,中间又起祸胎,都是汝等忘家败国之臣,坏了圣朝天下!’正是:只凭立国安邦口,来救惊天动地人。
御屏风后转出的大臣,以紫袍象简的形象出现,高声喝止枢密院官,表达了对他们建议的强烈反对。这一段话揭示了大臣对朝廷安危的关切,以及对枢密院官建议的愤怒和失望。
毕竟御屏风后喝的那员大臣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此句为悬念设置,引导读者期待下文,揭示御屏风后喝止枢密院官的大臣身份,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