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五十九回

作者: 施耐庵(约1296年-1371年),元代小说家,是《水浒传》的作者之一。他的作品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百姓疾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水浒传》是元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在梁山泊聚集,反抗腐败的朝廷和不公正社会的故事。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英雄事迹。小说通过丰富的情节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示了社会不公、官民矛盾和对抗暴政的精神。它不仅是对农民起义的赞扬,也通过各种人物的抒发,展示了忠诚、义气与悲剧性的命运。该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深刻影响了后代的文学和文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五十九回-原文

吴用赚金铃吊挂宋江闹西岳华山

诗曰:

堪叹梁山智术优,舍身捐命报冤仇。

神机运处良平惧,妙算行时鬼魅愁。

平地已疏英士狱,青山先斩佞臣头。

可怜天使真尸位,坐阅危亡自不羞。

话说贺太守把鲁智深赚在后堂内,喝声:‘拿下!’众多做公的把鲁智深捉住,却似皂雕追紫燕,犹如猛虎啖羊羔。

众做公的把鲁智深簇拥到厅阶下,贺太守喝道:‘你这秃驴从那里来?’鲁智深应道:‘洒家有甚罪犯?’太守道:‘你只实说,谁教你来刺我?’鲁智深道:‘俺是出家人,你却如何问俺这话?’太守喝道:‘恰才见你这秃驴意欲要把禅杖打我轿子,却又思量不敢下手。你这秃驴好好招了!’鲁智深道:‘洒家又不曾杀你,你如何拿住洒家,妄指平人?’太守喝骂:‘几曾见出家人自称‘洒家’?这秃驴必是个关西五路打家劫舍的强贼,来与史进那厮报仇。不打如何肯招。左右,好生加力打那秃驴!’鲁智深大叫道:‘不要打伤老爷!我说与你:俺是梁山泊好汉花和尚鲁智深。我死倒不打紧,洒家的哥哥宋公明得知,下山来时,你这颗驴头趁早儿都砍了送去。’贺太守听了大怒,把鲁智深拷打了一回,教取面大枷来钉了,押下死囚牢里去。

一面申闻都省,乞请明降如何。禅杖、戒刀,封入府堂里去了。

此时哄动了华州一府。小喽啰得了这个消息,飞报上山来。

武松大惊道:‘我两个来华州干事,折了一个,怎地回去见众头领?’正没理会处,只见山下小喽啰报道:‘有个梁山泊差来的头领,唤作神行太保戴宗,见在山下。’武松慌忙下来,迎接上山,和朱武等三人都相见了,诉说鲁智深不听谏劝失陷一事。

戴宗听了大惊,道:‘我不可久停久住了,就便回梁山泊报与哥哥知道,早遣兵将前来救取。’武松道:‘小弟在这里专等,万望兄长早去,急来救应则可。’

戴宗吃了些素食,作起神行法去了,再回梁山泊来。

三日之间,已到山寨。见了晁、宋二头领,具说鲁智深因救史进,要刺贺太守被陷一事。

宋江听罢,失惊道:‘既然两个兄弟有难,如何不救!我等不可担阁,便须点起人马,作三队而行。’

前军点五员先锋:花荣、秦明、林冲、杨志、呼延灼,引领一千甲马,二千步军先行,逢山开路,遇水叠桥。

中军领兵主将宋公明,军师吴用,朱仝、徐宁、解珍、解宝,共是六个头领,马步军兵二千。

后军主掌粮草,李应、杨雄、石秀、李俊、张顺,共是五个头领押后,马步军兵二千。

共计七千人马,离了梁山泊。

端的是:枪刀流水急,人马撮风行。

直取华州来。

在路趱行,不止一日,早过了半路,先使戴宗去报少华山上。

朱武等三人安排下猪羊牛马,酝造下好酒等候。

有诗为证:

智深雄猛不淹留,便向州中去报仇。

计拙不能成大事,反遭枷锁入幽囚。

再说宋江军马三队都到少华山下。

武松引了朱武、陈达、杨春三人,又下山拜请宋江、吴用并众头领,都到山寨里坐下。

宋江备问城中之事。

朱武道:‘两个头领已被贺太守监在牢里,只等朝廷明降发落。’

宋江与吴用说道:‘怎地定计去救史进、鲁智深?’朱武说道:‘华州城郭广阔,濠沟深远,急切难打。只除非得里应外合,方可取得。’吴学究道:‘明日且去城边看那城池,如何用计,却再商量。’宋江饮酒到晚,巴不得天明,要去看城。

吴用谏道:‘城中监着两只大虫在牢里,如何不做提备?白日未可去看。今夜月色必然明朗,申牌前后下山,一更时分可到那里窥望。’当日捱到午后,宋江、吴用、花荣、秦明、朱仝,共是五骑马下山,迤逦前行。

初更时分,已到华州城外。

在山坡高处,立马望华州城里时,正是二月中旬天气,月华如昼,天上无一片云彩。

看见华州周围有数座城门,城高地壮,堑濠深阔。

看了半晌,远远地望见那西岳华山时,端的是好座名镇高山!怎见得?但见:

峰名仙掌,观隐云台。

上连玉女洗头盆,下接天河分派水。

乾坤皆秀,尖峰仿佛接云根;山岳惟尊,怪石巍峨侵斗柄。

青如泼黛,碧若浮蓝。

张僧繇妙笔画难成,李龙眠天机描不就。

深沉洞府,月光飞万道金霞;崒嵂岩崖,日影动千条紫焰。

傍人遥指,云池深内藕如船;故老传闻,玉井水中花十丈。

巨灵神忿怒,劈开山顶逞神通;陈处士清高,结就茅庵来盹睡。

千古传名推华岳,万年香火祀金天。

宋江等看了西岳华山,见城池厚壮,形势坚牢,无计可施。

吴用道:‘且回寨里去,再作商议。’

五骑马连夜回到少华山上。

宋江眉头不展,面带忧容。

吴学究道:‘且差十数个精细小喽啰下山,去远近探听消息。’

三日之间,忽有一人上山来报道:‘如今朝廷差个殿司太尉,将领御赐金铃吊挂来西岳降香,从黄河入渭河而来。’

吴用听了便道:‘哥哥休忧,计在这里了。’

便叫李俊、张顺:‘你两个与我如此如此而行。’

李俊道:‘只是无人,不识地境,得一个引领路道最好。’

白花蛇杨春便道:‘小弟相帮同去如何?’

宋江大喜。

三个下山去了。

次日,吴学究请宋江、李应、朱仝、呼延灼、花荣、秦明、徐宁,共八个人,悄悄止带五百余人下山,径到渭河渡口,李俊、张顺、杨春已夺下十余只大船在彼。

吴用便教花荣、秦明、徐宁、呼延灼四个埋伏在岸上;宋江、吴用、朱仝、李应下在船里;李俊、张顺、杨春把船都去滩头藏了。

众人等候了一夜。

次日天明,听得远远地锣鸣鼓响,三只官船到来。

船上插着一面黄旗,上写‘钦奉圣旨西岳降香太尉宿元景’。

宋江看了,心中暗喜道:‘昔日玄女有言:‘遇宿重重喜。’今日既见此人,必有主意。’

太尉官船将近河口,朱仝、李应各执长枪,立在宋江、吴用背后。

太尉船到,当港截住。

船里走出紫衫银带虞候二十余人,喝道:‘你等甚么船只?敢当港拦截住大臣!’

宋江执着骨朵,躬身声喏。

吴学究立在船头上,说道:‘梁山泊义士宋江,谨参祗候。’

船上客帐司出来答道:‘此是朝廷太尉,奉圣旨去西岳降香。汝等是梁山泊义士,何故拦截?’

吴用道:‘俺们义士,只要求见太尉尊颜,有告复的事。’

客帐司道:‘你等是甚么人,造次要见太尉!’

两边虞候喝道:‘低声!’

宋江说道:‘暂请太尉到岸上,自有商量的事。’

客帐司道:‘休胡说!太尉是朝廷命臣,如何与你商量!’

宋江道:‘太尉不肯相见,只怕孩儿们惊了太尉。’

朱仝把枪上小号旗只一招动,岸上花荣、秦明、徐宁、呼延灼引出马军来,一齐搭上弓箭,都到河口,摆列在岸上。

那船上梢公都惊得钻入梢里去了。

客帐司人慌了,只得入去禀复。

宿太尉只得出到船头上坐定。

宋江躬身唱喏道:‘宋江等不敢造次。’

宿太尉道:‘义士何故如此邀截船只?’

宋江道:‘某等怎敢邀截太尉,只欲求请太尉上岸,别有商量的事。’

宿太尉道:‘我今特奉圣旨,自去西岳降香,与义士有何商议?朝廷大臣如何轻易登岸!’

宋江道:‘太尉不肯时,只恐下面伴当亦不相容。’

李应把号带枪一招,李俊、张顺、杨春一齐撑出船来。

宿太尉看见大惊。

李俊、张顺明晃晃掣出尖刀在手,早跳过船来,手起,先把两个虞候攧下水里去。

宋江连忙喝道:‘休得胡做,惊了贵人!’

李俊、张顺扑地也跳下水去,早把两个虞候又送上船来。

张顺、李俊在水面上如登平地,托地又跳上船来,吓得宿太尉魂不着体。

宋江喝道:‘孩儿们且退去,休得惊着太尉贵人。俺自慢慢地请太尉登岸。’

宿太尉道:‘义士有甚事,就此说不妨。’

宋江道:‘这里不是说话处,谨请太尉到山寨告禀,并无损害之心。若怀此念,西岳神灵诛灭。’

到此时候,不容太尉不上岸。

宿太尉只得离船上了岸。

众人牵过一匹马来,扶策太尉上了马,不得已随众同行。

有诗为证:

玉节龙旗出帝乡,云台观里去烧香。

却怜水寨神谋捷,暂假威名救困亡。

宋江先叫花荣,秦明陪奉太尉上山。

宋江随后也上了马,分川教把船上一应人等并御香、祭物、金铃吊挂,齐齐收拾上山,只留下李俊、张顺带领一百余人看船。

一行众头领都到山上。

宋江下马入寨,把宿太尉扶在聚义厅上当中坐定,众头领两边侍立着。

宋江下了四拜,跪在面前,告复道:‘宋江原是郓城县小吏,为被官司所逼,不得已哨聚山林,权借梁山水泊避难,专等朝廷招安,与国家出力。今有两个兄弟,无事被贺太守生事陷害,下在牢里。欲借太尉御香仪从,并金铃吊挂去赚华州,事毕拜还。于太尉身上并无侵犯。乞太尉钧鉴。’

宿太尉道:‘不争你将了御香等物去,明日事露,须连累下官。’

宋江道:‘太尉回京,都推在宋江身上便了。’

宿太尉看了那一班人模样,怎生推托得,只得应允了。

宋江执盏擎杯,设筵拜谢。

就把太尉带来的人穿的衣服都借穿了。

于小喽啰数内,选拣一个俊俏的,剃了髭须,穿了太尉的衣服,扮做宿元景;宋江、吴用扮做客帐司;解珍、解宝、杨雄、石秀扮做虞候;小喽啰都是紫衫银带,执着旌节、旗幡、仪仗、法物,擎抬了御香、祭礼、金铃吊挂;花荣、徐宁、朱仝、李应扮做四个衙兵。

朱武、陈达、杨春款住太尉并跟随一应人等,置酒管待。

却教秦明、呼延灼引一队人马,林冲、杨志引一队人马,分作两路取城。

教武松预先去西岳门下伺候,只听号起行事。

戴宗先去报知。

话休絮繁。

且说一行人等离了山寨,径到河口下船而行。

不去报与华州太守,一径奔西岳庙来。

戴宗报知云台观观主并庙里职事人等,直至船边,迎接上岸。

香花灯烛,幢幡宝盖,摆列在前。

先请御香上了香亭,庙里人夫扛抬了,导引金铃吊挂前行。

观主见太尉,吴学究道:‘太尉一路染病不快,且把轿子来。’

左右人等扶策太尉上轿,径到岳庙里官厅内歇下。

客帐司吴学究对观主道:‘这是特奉圣旨,赍捧御香、金铃吊挂来与圣帝供养。缘何本州官员轻慢,不来迎接?’

观主答道:‘已使人去报了,敢是便到。’

说犹未了,本州先使一员推官,带领做公的五七十八大将着酒果,来见太尉。

原来那扮太尉的小喽啰,虽然模样相似,却言语发放不得。

因此只教装做染病,把靠褥围定在床上坐。

推官看了,见来的旌节、门旗、牙仗等物,都是东京来的,内府制造出的,如何不信。

客帐司假意出入禀复了两遭,却引推官入去,远远地阶下参拜了。

那假太尉只把手指,并不听得说甚么。

吴用引到面前,埋怨推官道:‘太尉是天子前近幸大臣,不辞千里之遥,特奉圣旨到此降香,不想于路染病未痊。本州众官如何不来远接?’

推官答道:‘前路官司虽有文书到州,不见近报,因此有失迎迓,不期太尉先到庙里。本是太守便来,奈缘少华山贼人纠合梁山泊草寇要打城池,每日在彼提防,以此不敢擅离。特差小官先来贡献酒礼。太守随后便来参见大臣。’

吴学究道:‘太尉涓滴不饮,只叫太守来商议行礼。’

推官随即教取酒来,与客帐司亲随人把盏了。

吴学究又入去禀一遭,将了钥匙出来,引着推官去看金铃吊挂。

开了锁,就香帛袋中取出那御赐金铃吊挂来,叫推官看。

便把条竹竿叉起看时,果然是制造得无比。

但见:

浑金打就,五彩装成。

双悬缨络金铃,上挂珠玑宝盖。

黄罗密布,中间八爪玉龙盘;紫带低垂,外壁双飞金凤绕。

对嵌珊瑚玛瑙,重围琥珀珍珠。

碧琉璃掩映绛纱灯,红菡萏参差青翠叶。

堪宜金屋琼楼挂,雅称瑶台宝殿悬。

这一对金铃吊挂,乃是东京内府作分高手匠人做成的,浑是七宝珍珠嵌造,中间点着碗红纱灯笼。

乃是圣帝殿上正中挂的,不是内府降来,民间如何做得。

吴用叫推官看了,再收入柜匣内锁了。

又将出中书省许多公文,付与推官。

便叫太守来商议拣日祭祀。

推官和众多做公的都见了许多物件文凭,便辞了客帐司,径回到华州府里来报贺太守。

却说宋江暗暗地喝采道:‘这厮虽然奸猾,也骗得他眼花心乱了。’

此时武松已在庙门下了;吴学究又使石秀藏了尖刀,也来庙门下相帮武松行事;却又叫戴宗扮虞候。

云台观主进献素斋,一面教执事人等安排铺陈岳庙。

宋江闲步看那西岳庙时,果然是盖造的好。

殿宇非凡,真乃人间天上。

怎见得?

金门玉殿,碧瓦朱甍。

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

悬虾须织锦栊帘,列龟背硃红亮槅。

廊庑下磨砖花间缝,殿台边墙壁捣椒泥。

帐设黄罗,供案畔列九卿四相;扇开丹凤,御榻边摆玉女金童。

堂堂庙貌肃威仪,赫赫神灵常祭享。

宋江来到正殿上拈香再拜,暗暗祈祷已罢,回至官厅前。

门人报道:‘贺太守来也。’

宋江便叫花荣、徐宁、朱仝、李应四个衙兵,各执着器械,分列在两边;解珍、解宝、杨雄、戴宗各带暗器,侍立在左右。

却说贺太守将带三百余人,来到庙前下马,簇拥入来。

假客帐司吴学究、宋江见贺太守带着三百余人,都是带刀公吏人等入来。

吴学究喝道:‘朝廷太尉在此,闲杂人不许近前!’

众人立住了脚,贺太守亲自进前来拜见太尉。

客帐司道:‘太尉教请太守入来厮见。’

贺太守入到官厅前,望着假太尉便拜。

吴学究道:‘太守,你知罪么?’

太守道:‘贺某不知太尉到来,伏乞恕罪。’

吴学究道:‘太尉奉敕到此西岳降香,如何不来远接?’

太守答道:‘不曾有近报到州,有失迎迓。’

吴学究喝声:‘拿下!’

解珍、解宝弟兄两个身边早掣出短刀来,一脚把贺太守踢翻,便割了头。

宋江喝道:‘兄弟们动手!’

早把那跟来的人三百余个,惊得呆了,正走不动。

花荣等一发向前,把那一干人算子般都倒在地下。

有一半抢出,庙门下武松、石秀舞刀杀将入来,小喽啰四下赶杀,三百余人不剩一个回去。

续后到庙里的,都被张顺、李俊杀了。

宋江急叫收了御香、吊挂下船。

都赶到华州时,早见城中两路火起。

一齐杀将入来。

先去牢中救了史进、鲁智深。

就打开库藏,取了财帛,装载上车。

一行人离了华州,上船回到少华山上,都来拜见宿太尉,纳还了御香、金铃吊挂、旌节、门旗、仪仗等物,拜谢了太尉恩相。

宋江教取一盘金银,相送太尉。

随从人等,不分高低,都与了金银。

就山寨里做了个送路筵席,谢承太尉。

众头领直送下山,到河口交割了一应什物船只,一些不肯少了,还了来的人等。

宋江谢了宿太尉,回到少华山上,便与四筹好汉商议收拾山寨钱粮,放火烧了寨栅。

一行人等,军马粮草,都望梁山泊来。

有诗为证:

蚓结蛇蟠合计偕,便驱人马下山来。

虽然救得花和尚,太守何辜独被灾。

且说宿太尉下船,来到华州城中,已知被梁山泊贼人杀死军兵人马,劫了府库钱粮,城中杀死军校一百余人,马匹尽皆虏去,西岳庙中又杀了许多人性命。

便叫本州推官动文书申达中书省起奏,都做“宋江先在途中劫了御香、吊挂,因此赚知府到庙,杀害性命”。

宿太尉到庙内焚了御香,把这金铃吊挂分付与了云台观主,星夜急急自回京师,奏知此事。

不在话下。

再说宋江救了史进、鲁智深,带了少华山四个好汉,仍旧作三队分俵人马,回梁山泊来。

所过州县,秋毫无犯。

先使戴宗前来上山报知。

晁盖并众头领下山迎接宋江等,一同到山寨里聚义厅上,都相见已罢,一面做庆喜筵席。

次日,史进、朱武、陈达、杨春各以己财做筵宴,拜谢晁、宋二公并众头领。

过了数日。

话休絮烦。

忽一日,有旱地忽律朱贵上山报说:“徐州沛县芒砀山中,新有一伙强人,聚集着三千人马。

为头一个先生,姓樊名瑞,绰号混世魔王,能呼风唤雨,用兵如神。

手下两个副将:一个姓项,名充,绰号八臂那吒,能使一面团牌,牌上插飞刀二十四把,手中仗一条铁标枪;又有一个姓李名衮,绰号飞天大圣,也使一面团牌,牌上插标枪二十四根,手中仗一口宝剑。

这三个结为兄弟,占住芒砀山,打家劫舍。

三个商量了,要来吞并俺梁山泊大寨。

小弟听得说,不得不报。

宋江听了大怒道:“这贼怎敢如此无礼!我便再下山走一遭。”

只见九纹龙史进便起身道:“小弟等四个初到大寨,无半米之功,情愿引本部人马前去收捕这伙强人。”

宋江大喜。

当下史进点起本部人马,与同朱武、陈达、杨春都披挂了,来辞宋江下山。

把船渡过金沙滩,上路径奔芒砀山来。

三日之内,早望见那座山,乃是昔日汉高祖斩蛇起义之处。

三军人马,来到山下,早有伏路小喽啰上山报知。

且说史进把少华山带来的人马摆开,史进全身披挂,骑一匹火炭赤马,当先出阵。

怎见得史进的英雄?但见:

久在华州城外住,旧时原是庄农。

学成武艺惯心胸。

三尖刀似雪,浑赤马如龙。

体挂连环铁铠,战袍风飐猩红。

雕青镌玉更玲珑。

江湖称史进,绰号九纹龙。

当时史进首先出马,手中横着三尖两刃刀。

背后三个头领,中间的便是神机军师朱武。

那人原是定远县人氏,平生足智多谋,亦能使两口双刀,出到阵前。

亦有八句诗,单道朱武好处:

道服裁棕叶,云冠剪鹿皮。

脸红双眼俊,面白细髯垂。

智可张良比,才将范蠡欺。

军中人尽伏,朱武号神机。

上首马上坐着一筹好汉,手中横着一条出白点钢枪,绰号跳涧虎陈达,原是邺城人氏。

当时提枪跃马,出到阵前。

也有一首诗,单道着陈达好处:

生居邺郡上华胥,惯使长枪伏众威。

跳涧虎称多膂力,却将陈达比姜维。

下首马上坐着一筹好汉,手中使一口大杆刀,绰号白花蛇杨春,原是解良县蒲城人氏。

当下挺刀立马,守住阵门。

也有一首诗,单题杨春的好处:

蒲州生长最奢遮,会使钢刀赛左车。

瘦臂长腰真勇汉,杨春绰号白花蛇。

四个好汉勒马在阵前。

望不多时,只见芒砀山上飞下一彪人马来。

当先两个好汉。

为头那一个便是徐州沛县人氏,姓项名充,绰号八臂那吒。

使一面团牌,背插飞刀二十四把,百步取人,无有不中。

右手仗一条标枪。

后面打着一面认军旗,上书“八臂那吒”。

步行下山。

有八句诗,单题项充:

铁帽深遮顶,铜环半掩腮。

傍牌悬兽面,飞刃插龙胎。

脚到如风火,身先降祸灾。

那吒号八臂,此是项充来。

次后那个好汉,便是邳县人氏,姓李名衮,绰号飞天大圣。

会使一面团牌,背插二十四把标枪,亦能百步取人。

左手挽牌,右手仗剑。

后面打着一面认军旗,上书“飞天大圣”。

出到阵前。

有八句诗,单道李衮:

缨盖盔兜项,袍遮铁掩襟。

胸藏拖地胆,毛盖杀人心。

飞刃齐攒玉,蛮牌满画金。

飞天号大圣,李衮众人钦。

当下项充、李衮见了对阵史进、朱武、陈达、杨春四骑马在阵前,并不打话。

小喽啰筛起锣来,两个好汉舞动团牌齐上,直滚入阵来。

史进等拦当不住,后军先走。

史进前军抵敌,朱武等中军呐喊,各自逃生。

宋军被他杀的人亡马倒,败退六七十里。

史进险些儿中了飞刀。

杨春转身得迟,被一飞刀,战马着伤,弃了马,逃命走了。

史进点军,折了一半。

和朱武等商议,欲要差人往梁山泊求救。

正忧疑之间,只见军士来报:‘北边大路上,尘头起处,约有二千军马到来。’

史进等直迎来时,却是梁山泊旗号。

当先马上两员上将,一个是小李广花荣,一个是金枪手徐宁。

史进接着,备说项充、李衮蛮牌滚动,军马遮拦不住。

花荣道:‘宋公明哥哥见兄长来了,放心不下,好生懊悔。特差我两个到来帮助。’

史进等大喜,合兵一处下寨。

次日天晓,正欲起兵对敌,军士报道:‘北边大路上又有军马到来。’

花荣、徐宁、史进一齐上马接时,却是宋公明亲自和军师吴学究、公孙胜、柴进、朱仝、呼延灼、穆弘、孙立、黄信、吕方、郭盛,带领三千人马来到。

史进备说项充、李衮飞刀标枪滚牌难近,折了人马一事。

宋江失惊。

吴用道:‘且把军马扎下寨栅,别作商议。’

宋江性急,便要起兵剿捕。

直到山下。

此时天色已晚,望见芒砀山上都是青色灯笼。

公孙胜看了便道:‘这一伙人必有妖法。此寨中青色灯笼,必是个会行妖法之人在内。我等且把军马退去。来日贫道献一个阵法,要捉此二人。’

宋江大喜。

传令教军马且退二十里,扎住营寨。

次日清晨,公孙胜献出这个阵法,有分教:飞天大圣,拱手来上梁山;八臂那吒,延颈便归水泊。

正是:计就魔王须下拜,阵圆神将怎施为?

毕竟公孙胜对宋江献出甚么阵法来,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五十九回-译文

吴用用计策赚了金铃吊挂,宋江在华山闹事。

诗云:可叹梁山好汉智谋多,舍身捐命报冤仇。神机妙算让良平害怕,计谋得手让鬼魅发愁。平地已经疏散了英士狱,青山先斩了奸臣头。可怜的天使真尸位素餐,坐看危亡却毫不羞愧。

话说贺太守把鲁智深骗到后堂,大喊一声:‘拿下!’众多官差把鲁智深抓住,就像皂雕追紫燕,猛虎吃羊羔。官差们把鲁智深簇拥到厅阶下,贺太守喝道:‘你这秃驴从哪里来?’鲁智深应道:‘我有什么罪?’太守道:‘你只说,是谁指使你来刺杀我?’鲁智深道:‘我是出家人,你为何问这样的话?’太守喝道:‘刚才见你这秃驴想用禅杖打我的轿子,却又不敢下手。你这秃驴,好好招供!’鲁智深道:‘我又没杀你,你为何抓我,冤枉好人?’太守喝骂:‘哪有出家人自称‘洒家’的?这秃驴一定是关西五路打家劫舍的强盗,来为史进报仇。不打怎能招供?左右,用力打这秃驴!’鲁智深大叫道:‘不要打伤我!我说给你听:我是梁山泊好汉花和尚鲁智深。我死不要紧,我哥哥宋公明知道了,下山来时,你这驴头趁早砍了送来。’贺太守听后大怒,拷打鲁智深一番,让人拿来一副大枷锁上,押进死囚牢里。一面上报都省,请求明降如何。禅杖、戒刀,都封存在府堂里。

这时华州一府都轰动了。小喽啰得到这个消息,急忙上报山上。武松大惊道:‘我们两个来华州干事,折了一个,怎么回去见众头领?’正在不知所措时,只见山下小喽啰报道:‘有个梁山泊派来的头领,叫神行太保戴宗,现在山下。’武松慌忙下来,迎接上山,和朱武等三人都见了面,诉说鲁智深不听劝告被俘一事。戴宗听了大惊,道:‘我不能久留,就回梁山泊告诉哥哥,早点派兵来救。’武松道:‘我在这里专等,万望兄长早日去,赶紧来救应。’

戴宗吃了些素食,施展神行法离开了,再回到梁山泊。三天之内,已经回到山寨。见了晁、宋二头领,详细说明了鲁智深因救史进,要刺杀贺太守而被捕的事情。宋江听后,大惊道:‘既然两个兄弟有难,怎能不救!我们不能耽误,马上点起人马,分成三队出发。’前军点五员先锋:花荣、秦明、林冲、杨志、呼延灼,率领一千甲马,二千步兵先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中军主将宋公明,军师吴用,朱仝、徐宁、解珍、解宝,共是六个头领,马步军兵二千。后军负责粮草,李应、杨雄、石秀、李俊、张顺,共是五个头领押后,马步军兵二千。共计七千人马,离开了梁山泊。真的是:枪刀流水急,人马撮风行。直取华州来。在路上赶路,不止一日,已经过了半路,先派戴宗去报少华山上。朱武等三人准备了猪羊牛马,酿造了美酒等候。有诗为证:智深雄猛不淹留,便向州中去报仇。计拙不能成大事,反遭枷锁入幽囚。

再说宋江军马三队都到少华山下。武松引了朱武、陈达、杨春三人,又下山拜请宋江、吴用等众头领,都到山寨里坐下。宋江询问城中之事。朱武道:‘两个头领已被贺太守关在牢里,只等朝廷明降发落。’宋江与吴用商量:‘怎么设法去救史进、鲁智深?’朱武道:‘华州城池广阔,护城河深远,难以攻下。除非里应外合,才能取得。’吴学究道:‘明天先去城边看看城池,如何用计,再商量。’宋江饮酒到晚,巴不得天明,要去看城。吴用劝道:‘城中关着两只大虫在牢里,如何不做防备?白天不能去看。今晚月色必然明朗,申时后下山,一更时分可到那里窥望。’当日挨到午后,宋江、吴用、花荣、秦明、朱仝,共是五骑马下山,缓缓前行。初更时分,已经到华州城外。在山坡高处,立马望华州城里时,正是二月中旬天气,月华如昼,天上无一片云彩。看见华州周围有数座城门,城高地壮,护城河深阔。看了半晌,远远地望见那西岳华山时,端的是好座名镇高山!怎见得?但见:峰名仙掌,观隐云台。上连玉女洗头盆,下接天河分派水。乾坤皆秀,尖峰仿佛接云根;山岳惟尊,怪石巍峨侵斗柄。青如泼黛,碧若浮蓝。张僧繇妙笔画难成,李龙眠天机描不就。深沉洞府,月光飞万道金霞;峥嵘岩崖,日影动千条紫焰。旁人遥指,云池深内藕如船;故老传闻,玉井水中花十丈。巨灵神忿怒,劈开山顶逞神通;陈处士清高,结就茅庵来盹睡。千古传名推华岳,万年香火祀金天。’

宋江他们看了西岳华山,只见城墙坚固,形势险要,没有办法攻破。吴用说:‘我们先回寨子里去,再商量对策。’于是五个人骑马连夜回到少华山。宋江皱着眉头,面带忧愁。吴学究说:‘先派十几个机灵的小喽啰下山,去附近探听消息。’三天后,突然有一个人上山报告说:‘现在朝廷派了一个殿司太尉,带着御赐的金铃吊挂来西岳进香,是从黄河进入渭河的。’吴用听了说:‘哥哥不必担忧,计策就在这里了。’然后叫李俊、张顺:‘你们两个照我说的去做。’李俊说:‘只是没有人认识这里的地理,有一个人带路最好。’白花蛇杨春说:‘小弟愿意一起去。’宋江非常高兴。三个人下山去了。

第二天,吴学究请宋江、李应、朱仝、呼延灼、花荣、秦明、徐宁,一共八个人,悄悄地带着五百多人下山,直接到了渭河渡口,李俊、张顺、杨春已经在那里夺下了十多只大船。吴用就让花荣、秦明、徐宁、呼延灼四个在岸上埋伏;宋江、吴用、朱仝、李应留在船上;李俊、张顺、杨春把船都藏在滩头。众人等了一夜。

第二天天亮,远远地听到锣鼓声,三只官船到来。船上插着一面黄旗,上面写着‘钦奉圣旨西岳降香太尉宿元景’。宋江看了,心中暗喜:‘昔日玄女有言:“遇宿重重喜。”今天既然见到了这个人,必有主意。’太尉的官船靠近河口,朱仝、李应各拿长枪,站在宋江、吴用后面。太尉的船到,就在河中截住。船上有二十多个穿紫衫银带的虞候出来,大声喝道:“你们是什么船只?敢在这里拦截大臣!”宋江拿着骨朵,躬身行礼。吴学究站在船头上,说:“梁山泊义士宋江,谨致敬意。”船上的客帐司出来回答:“这是朝廷的太尉,奉圣旨去西岳进香。你们是梁山泊的义士,为什么拦截?”吴用说:“我们义士,只想求见太尉一面,有事情要禀报。”客帐司说:“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见太尉!”两边虞候喝道:“小声点!”宋江说:“请太尉到岸上,自有事情商量。”客帐司说:“胡说!太尉是朝廷大臣,怎么可以和你商量!”宋江说:“太尉不肯见面,恐怕下面的随从也不愿意。”朱仝把枪上的小号旗一招,岸上的花荣、秦明、徐宁、呼延灼带着马军出来,一起搭上弓箭,都到河口,摆列在岸上。那船上的船夫都吓得钻进了船舱。

客帐司人慌了,只得进去禀报。宿太尉只得出到船头上坐下。宋江躬身行礼说:“宋江等不敢冒昧。”宿太尉说:“义士为什么这样拦截船只?”宋江说:“我们怎敢拦截太尉,只是想请太尉上岸,有事情商量。”宿太尉说:“我今奉圣旨,自己去西岳进香,和义士有什么好商量的?朝廷大臣怎么可以轻易登岸!”宋江说:“太尉不肯,恐怕下面的随从也不愿意。”李应把号带枪一招,李俊、张顺、杨春一齐划船出来。宿太尉看见大惊。李俊、张顺拿着明晃晃的尖刀跳过船来,手起刀落,先把两个虞候推下水里去。宋江连忙喝道:“不要胡来,惊了贵人!”李俊、张顺也跳下水去,很快又把两个虞候拉上船来。张顺、李俊在水面上像在平地上一样,又跳上船来,吓得宿太尉魂飞魄散。宋江喝道:“孩子们退下,不要惊了太尉贵人。我自己慢慢地请太尉登岸。”宿太尉说:“义士有什么事,在这里说也可以。”宋江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太尉到山寨禀报,我们并无伤害之心。如果这样想,西岳的神灵会惩罚的。”这时候,宿太尉不得不上岸。宿太尉只得离船上了岸。众人牵过一匹马来,扶着太尉上了马,不得已随众人同行。

宋江先叫花荣、秦明陪太尉上山。宋江自己也上了马,分派人手把船上的所有人等和御香、祭物、金铃吊挂都收拾上山,只留下李俊、张顺带着一百多人看守船只。众头领都到了山上。宋江下马进寨,把宿太尉扶到聚义厅上坐好,众头领两边站立。宋江跪下四拜,跪在面前,禀报说:“宋江原是郓城县的小官吏,因为被官府逼迫,不得不聚集山林,暂时在梁山泊水泊避难,专等朝廷招安,为国家出力。现在有两个兄弟,无缘无故被贺太守陷害,关在牢里。想借太尉的御香仪仗和金铃吊挂去赚华州,事成之后归还。对太尉并无侵犯。请太尉明鉴。”宿太尉说:“如果你们把御香等物拿走了,明天事情暴露,会连累到我。”宋江说:“太尉回京后,都推到宋江身上就是了。”

宿太尉看到那一班人的样子,怎么推托得,只得答应了。宋江拿着酒杯,设宴感谢。就把太尉带来的随从的衣服都借穿了。从喽啰中挑选一个俊俏的,刮了胡子,穿上太尉的衣服,扮成宿元景;宋江、吴用扮成客帐司;解珍、解宝、杨雄、石秀扮成虞候;小喽啰都穿上紫衫银带,拿着旌节、旗幡、仪仗、法物,抬着御香、祭礼、金铃吊挂;花荣、徐宁、朱仝、李应扮成四个衙兵。朱武、陈达、杨春留住太尉和随从,设宴款待。然后让秦明、呼延灼带领一队人马,林冲、杨志带领一队人马,分作两路攻城。让武松提前去西岳门下等候,只听号令行事。戴宗先去报信。

话别啰嗦。先说这些人离开了山寨,直接到了河口乘船出发。他们没有去通知华州太守,而是直接奔向了西岳庙。戴宗通知了云台观的观主和庙里的管理人员,他们一直来到船边,迎接他们上岸。他们摆出了香花灯烛、幢幡宝盖等,排在前面。首先请御香上了香亭,庙里的人夫抬着,带着金铃吊挂走在前面。观主见到太尉吴学究说:“太尉一路身体不适,先把轿子准备好。”左右的人扶着太尉上轿,直接到了岳庙里的官厅休息。客帐司吴学究对观主说:“这是奉圣旨,带着御香、金铃吊挂来供奉圣帝。为什么本州的官员如此轻慢,不来迎接?”观主回答说:“已经派人去通知了,可能马上就到。”

话还没说完,本州的推官先带着五七十个官差,带着酒果来见太尉。原来那个装扮成太尉的小喽啰,虽然样子相似,但说话举止却不像。因此,他们让他假装生病,坐在床上,靠褥围在身上。推官看了,看到来的旌节、门旗、牙仗等都是东京来的,内府制造的,所以信以为真。客帐司假装来回禀复了几次,然后引推官进去,远远地在台阶下参拜。那个假太尉只是用手指,没有听清说什么。吴用把他带到面前,责备推官说:“太尉是天子身边的大臣,不远千里奉圣旨到此降香,没想到在路上生病未愈。本州的官员怎么不来远迎?”推官回答说:“前路官府虽然有文书到州,但没有收到近期的报告,因此失去了迎接的机会,没想到太尉先到了庙里。太守本想来,但因为少华山强盗和梁山泊草寇纠合要攻打城池,每天都在那里防备,所以不敢擅自离开。特派我来先献上酒礼。太守随后就会来参见大臣。”吴学究说:“太尉一滴酒都不喝,只叫太守来商议行礼。”推官立刻让人取来酒,和客帐司的亲随人一起敬酒。吴学究又进去禀报了一次,拿着钥匙出来,带着推官去看金铃吊挂。打开锁,从香帛袋中取出御赐的金铃吊挂,让推官看。拿出竹竿叉起看时,果然制造得非常精美。只见:

这一对金铃吊挂,是东京内府高手工匠制作的,全部用七宝珍珠镶嵌,中间点着红纱灯笼。是圣帝殿上正中挂的,不是内府降下来的,民间怎么能做得出来。吴用让推官看过后,再收进柜匣里锁好。又将中书省的许多公文交给推官。便叫太守来商议选日子祭祀。推官和众多官差都看到了许多物件和文凭,便告辞了客帐司,直接回到华州府里去报告贺太守。却说宋江暗暗地称赞道:“这个家伙虽然狡猾,但也让他眼花缭乱了。”此时武松已经在庙门下了;吴学究又让石秀藏了尖刀,也来庙门下帮助武松行事;又叫戴宗扮成虞候。云台观主献上素斋,一面叫执事人等在西岳庙里布置。宋江闲逛看西岳庙时,果然建造得非常精美。殿宇非凡,真是人间天上。怎么见得?

宋江来到正殿上拈香再拜,暗暗祈祷完毕,回到官厅前。门人报道:“贺太守来了。”宋江便叫花荣、徐宁、朱仝、李应四个衙兵,各拿着武器,分列在两边;解珍、解宝、杨雄、戴宗各带暗器,侍立在左右。贺太守带着三百多人来到庙前下马,簇拥着进来。假客帐司吴学究、宋江看到贺太守带着三百多人,都是带着刀的公吏人等进来。吴学究喊道:“朝廷太尉在此,闲杂人等不得靠近!”众人停下脚步,贺太守亲自上前拜见太尉。客帐司说:“太尉叫请太守进来见面。”贺太守走进官厅前,对着假太尉跪拜。吴学究说:“太守,你知道罪过吗?”太守说:“贺某不知道太尉到来,请求宽恕。”吴学究喊道:“拿下!”解珍、解宝兄弟俩立刻从身上抽出短刀,一脚将贺太守踢翻,割下了他的头。宋江喊道:“兄弟们动手!”花荣等人立刻上前,把那一干人都打倒在地。有一半人想要逃跑,庙门下的武松、石秀舞刀杀进来,小喽啰四处追赶,三百多人一个都没能回去。后来到庙里的,都被张顺、李俊杀了。

宋江急忙叫人收起御香、吊挂,上船。都赶到华州时,城内两路火起。大家一起杀进来。先去牢中救了史进、鲁智深。就打开库藏,取了财帛,装上车。一行人离开华州,上船回到少华山上,都来拜见宿太尉,归还了御香、金铃吊挂、旌节、门旗、仪仗等物,感谢太尉的恩情。宋江让人取来一盘金银,送给太尉。随从人员,不论高低,都给了金银。就在山寨里设了个送行宴席,感谢太尉。众头领一直送到山下,到河口交割了一切物品船只,一点都没少,还给了来的人。宋江感谢了宿太尉,回到少华山上,便与四位好汉商议收拾山寨钱粮,放火烧了寨栅。一行人等,军马粮草,都向梁山泊进发。有诗为证:

蚓结蛇蟠合计偕,便驱人马下山来。虽然救得花和尚,太守何辜独被灾。

且说宿太尉下船后,来到华州城中,得知梁山泊的贼人杀死了许多军兵,抢走了府库中的钱粮,城中杀了一百多军校,马匹都被掳走,西岳庙中也杀了许多人。于是宿太尉让本州的推官起草文书上报中书省,上报的内容是‘宋江在途中劫了御香、吊挂,因此诱使知府到庙中,杀害了人命’。宿太尉在庙中烧了御香,将那金铃吊挂交给了云台观的主人,星夜赶回京师,上报了这件事。事情到此为止。

再说宋江救了史进和鲁智深,带着少华山的四个好汉,重新分成三队,回梁山泊。所经过的州县,秋毫无犯。宋江先派戴宗上山报信。晁盖和众头领下山迎接宋江等人,一同回到山寨里的聚义厅上,大家都相见完毕后,一边准备庆祝的酒席。第二天,史进、朱武、陈达、杨春各自拿出自己的钱财来举办酒席,感谢晁盖和宋江以及众头领。过了几天。

不必再详细叙述。有一天,旱地忽律朱贵上山报告说:‘徐州沛县芒砀山中,新有一伙强人,聚集了三千人马。为首的一个先生,姓樊名瑞,绰号混世魔王,能呼风唤雨,用兵如神。手下有两个副将:一个姓项,名充,绰号八臂那吒,能使用一面团牌,牌上插着二十四把飞刀,手中拿着一条铁标枪;另一个姓李名衮,绰号飞天大圣,也使用一面团牌,牌上插着二十四根标枪,手中拿着一口宝剑。这三个结为兄弟,占据了芒砀山,打家劫舍。他们商量好了,要来吞并我们梁山泊的大寨。我听说了这个消息,不得不来报告。’宋江听后大怒,说:‘这些贼人怎么敢如此无礼!我再去下山一次。’只见九纹龙史进站起来说:‘我们四个刚到大寨,没有立下什么功劳,愿意带领本部人马前去捉拿这伙强人。’宋江非常高兴。

当时史进点起本部人马,与朱武、陈达、杨春一起披挂上阵,来向宋江辞行下山。他们乘船渡过金沙滩,沿着山路直奔芒砀山。三天之内,他们早早地望见了那座山,那是昔日汉高祖斩蛇起义的地方。三军人马来到山下,早有伏路的小喽啰上山报告。史进把少华山带来的人马摆开,史进全身披挂,骑着一匹火炭般的赤马,率先出阵。史进的英勇形象如下:

久在华州城外住,旧时原是庄农。学成武艺惯心胸。三尖刀似雪,浑赤马如龙。体挂连环铁铠,战袍风飐猩红。雕青镌玉更玲珑。江湖称史进,绰号九纹龙。

当时史进首先出马,手中横着三尖两刃刀。他背后的三个头领中,中间的是神机军师朱武。他原是定远县人,平生足智多谋,也能使用两口双刀,到了阵前。下面有一首诗,专门描述朱武的优点:

道服裁棕叶,云冠剪鹿皮。脸红双眼俊,面白细髯垂。智可张良比,才将范蠡欺。军中人尽伏,朱武号神机。

上首马上坐着一位好汉,手中横着一条出白点钢枪,绰号跳涧虎陈达,原是邺城人。当时他提枪跃马,出到阵前。下面有一首诗,专门描述陈达的优点:

生居邺郡上华胥,惯使长枪伏众威。跳涧虎称多膂力,却将陈达比姜维。

下首马上坐着一位好汉,手中使一口大杆刀,绰号白花蛇杨春,原是解良县蒲城人。当时他挺刀立马,守住阵门。下面有一首诗,专门描述杨春的优点:

蒲州生长最奢遮,会使钢刀赛左车。瘦臂长腰真勇汉,杨春绰号白花蛇。

四个好汉勒马在阵前。不久,芒砀山上飞下一彪人马,当先的两个好汉。为首的那一个,是徐州沛县人,姓项名充,绰号八臂那吒。他使用一面团牌,背插二十四把飞刀,百步取人,无有不中。右手拿着一条标枪。后面打着一面军旗,上书‘八臂那吒’。他步行下山。下面有一首诗,专门描述项充:

铁帽深遮顶,铜环半掩腮。傍牌悬兽面,飞刃插龙胎。脚到如风火,身先降祸灾。那吒号八臂,此是项充来。

随后下来的那个好汉,是邳县人,姓李名衮,绰号飞天大圣。他使用一面团牌,背插二十四把标枪,也能百步取人。左手挽牌,右手拿着剑。后面打着一面军旗,上书‘飞天大圣’。他们出到阵前。下面有一首诗,专门描述李衮:

缨盖盔兜项,袍遮铁掩襟。胸藏拖地胆,毛盖杀人心。飞刃齐攒玉,蛮牌满画金。飞天号大圣,李衮众人钦。

当时项充、李衮看到史进、朱武、陈达、杨春四人在阵前,并没有说话。小喽啰敲起锣来,两个好汉舞动团牌一起冲入阵中。史进等人抵挡不住,后军先逃。史进的前军抵挡,朱武等中军呐喊,各自逃生。宋军被他杀得人仰马翻,败退了六七十里。史进差点儿被飞刀射中。杨春转身太慢,被一飞刀射中战马,他弃马逃跑。

史进带领军队,损失了一半人马。他和朱武等人商议,想要派人去梁山泊求救。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有士兵来报告说:‘北边的大路上,尘土飞扬,大约有两千军马正在前来。’史进等人急忙出去迎接,发现来的确实是梁山泊的旗帜。走在前面的两位上将,一位是小李广花荣,另一位是金枪手徐宁。史进接见了他们,详细说明了项充、李衮使用蛮牌滚动,使得他们的军马无法阻挡。花荣说:‘宋公明哥哥见兄长来了,放心不下,非常后悔。特地派我们两个来帮助。’史进等人非常高兴,于是合兵一处安营扎寨。

第二天一早,正准备起兵迎战,士兵又来报告说:‘北边的大路上又有军马来了。’花荣、徐宁、史进一起上马迎接,发现是宋公明亲自,还有军师吴学究、公孙胜、柴进、朱仝、呼延灼、穆弘、孙立、黄信、吕方、郭盛,带领三千人马来到。史进详细讲述了项充、李衮使用飞刀、标枪、滚牌,使得他们损失人马的事情。宋江听后非常吃惊。吴用说:‘我们先扎下营寨,再商量对策。’宋江性急,想要立刻起兵剿捕。直到天黑,他看到芒砀山上都是青色的灯笼。公孙胜看了说:‘这一伙人肯定有妖法。营寨中的青色灯笼,一定是有会妖法的人在里头。我们暂时撤军,明天我献一个阵法,要捉拿这两个人。’宋江非常高兴。下令让军队退后二十里,扎下营寨。

第二天清晨,公孙胜献出了这个阵法,预示着:飞天大圣,将拱手来到梁山;八臂那吒,将伸长脖子回到水泊。正所谓:计谋得逞魔王也得拜,阵法圆满神将也无法施展。究竟公孙胜对宋江献出了什么阵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五十九回-注解

梁山泊:梁山泊,位于今山东省梁山县城东,是《水浒传》中的梁山泊起义军据点。

智术优:智术优指的是智谋出众,形容人聪明且善于用计。

报冤仇:报冤仇是指为了报复仇人而采取的行动。

神机运处:神机运处指的是运用神奇的计谋和策略。

良平:良平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的谋士张良和陈平,这里用来比喻智谋高超的人。

妙算:妙算指的是非常高明的计谋。

鬼魅愁:鬼魅愁形容计谋高深,令人感到恐惧。

英士狱:英士狱指的是英雄豪杰被囚禁的监狱。

佞臣:佞臣指的是奸臣,指那些阿谀奉承、陷害忠良的官员。

天使:天使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朝廷的使者或者官方的象征,真尸位指的是空占职位而不履行职责。

贺太守:华州的太守。

皂雕:皂雕是一种黑色的猛禽,这里用来比喻鲁智深被捉住时的情景。

紫燕:紫燕指的是紫色的燕子,这里用来比喻鲁智深被捉住时的轻巧。

猛虎啖羊羔:猛虎啖羊羔形容强者对弱者的欺凌。

禅杖:禅杖是佛教徒的一种法器,这里指的是鲁智深的武器。

戒刀:戒刀是佛教徒的一种法器,这里也是指鲁智深的武器。

关西五路:关西五路指的是中国西北地区,这里用来指代鲁智深可能来自的地方。

史进:史进,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以勇猛著称,是梁山泊的第三位好汉。

神行太保:神行太保是梁山泊好汉戴宗的绰号,指的是他行走迅速,行动如风的能力。

晁、宋二头领:晁、宋二头领指的是梁山泊的领袖晁盖和宋江。

主将:主将指的是军队中的最高指挥官。

军师:军师指的是军队中的谋士,负责制定战略。

少华山:少华山是《水浒传》中梁山泊的一座山,是史进等人活动的地点。

华州:华州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华阴市一带,是古代的重要城市。

西岳华山:西岳华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是道教名山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址。在这里,宋江等人看到了坚固的城池和险要的地形,意味着他们面临了难以攻克的困境。

张僧繇:张僧繇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画家。

李龙眠:李龙眠是唐代著名画家。

巨灵神:巨灵神是中国神话中的一位神祇,这里用来形容华山的雄伟。

陈处士:陈处士指的是隐居的士人,这里用来形容华山的隐士。

金天:金天指的是天上的神明,这里用来指代华山上的神庙。

城池厚壮:形容城池建筑坚固,防御力强。

形势坚牢:形容地形或局势稳固,难以攻破。

无计可施:指没有可行的办法或策略。

吴用:吴用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之一,以其智谋著称,是梁山泊的智囊。

精细小喽啰:精细的小喽啰,指精明能干的梁山泊小兵。

殿司太尉:殿司太尉是古代官职,殿司是掌管宫殿事务的官署,太尉是古代的一种高级军事官职。

御赐金铃吊挂:御赐的金铃吊挂,指皇帝赐予的珍贵物品。

黄河入渭河: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渭河是黄河的一条重要支流,这里指太尉率领的队伍从黄河流域前往渭河流域。

李俊、张顺:李俊和张顺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以水战技能著称。

白花蛇杨春:白花蛇杨春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以擅长水战和医术闻名。

骨朵:古代一种武器,形似棒槌,用于击打。

紫衫银带:紫衫银带是古代官员的服饰,表示官职的高低。

客帐司:古代官名,负责接待宾客。

钦奉圣旨:钦奉圣旨,指皇帝的命令。

西岳降香:指到西岳华山进行祭祀活动。

宿元景:宿元景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是朝廷派往西岳降香的太尉。

玄女: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位女神,据说她曾传授宋江兵法。

虞候:虞候是古代官职,负责接待宾客。

号起行事:号起行事,指按照号令行动。

戴宗:戴宗是《水浒传》中的人物,以善于通信著称。

山寨:古代指山中的堡垒或防御工事,这里指梁山泊的聚义厅。

河口:河流的入海口,这里指梁山泊附近的水道。

华州太守:华州的地方行政长官,负责治理华州。

西岳庙:西岳庙位于陕西省华阴市,是祭祀西岳华山的地方。

云台观:道教宫观,位于华山。

观主:道观的主管,即观的长老。

职事人等:庙里负责各种事务的人员。

御香:指皇帝使用的香料,也常指皇帝的象征。

香亭:放置香料的亭子。

金铃吊挂:装饰用的金铃,挂在香亭上。

太尉:古代官名,位高权重,这里指假扮的太尉。

吴学究:吴学究,即吴用,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泊的智囊。

染病不快:生病,身体不适。

轿子: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用人力抬着。

官厅:官府的厅堂。

圣旨:皇帝的命令。

赍捧:携带,奉送。

供养:供奉,敬奉。

轻慢:怠慢,不尊重。

推官:古代官名,负责推审案件。

做公的:指官差、衙役。

喽啰:古代对士兵或随从的称呼,这里指梁山泊的士兵。

染病:生病。

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旗帜,象征使者的身份。

门旗:挂在门上的旗帜。

牙仗:古代军队的仪仗队。

东京:古代对首都的称呼,这里指北宋的首都汴京。

内府:皇宫内部,指皇帝的私人财产。

七宝珍珠:多种珍贵宝石和珍珠。

圣帝:道教对某些神明的尊称,这里指西岳华山之神。

金屋琼楼:富丽堂皇的宫殿。

瑶台宝殿:仙境般的宫殿。

拈香:古代祭祀时用手拈取香点燃。

再拜:再次行礼。

官厅前:官府的厅堂前面。

三千余众:三千多人的意思。

庙门下:庙宇的大门前。

尖刀:锋利的刀。

帐子:帐篷。

寨栅:寨子的栅栏,这里指梁山泊的防御工事。

宿太尉:宿太尉是指宿迁地方的官员,此处可能指的是宿迁地区的太尉,太尉是古代官职,相当于现代的部长或高级将领。

军兵人马:指军队和士兵。

府库钱粮:指官府的仓库中的钱币和粮食。

军校:指军官。

中书省:中书省是古代中国的中央行政机构之一,负责处理政务。

吊挂:指挂在庙宇中的装饰品。

云台观主:云台观主是指云台观的主持,云台观是道教宫观。

京师:指古代中国的首都,此处指朝廷所在之地。

宋江: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以智谋和勇敢著称。

鲁智深: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好汉之一,以豪放不羁著称。

秋毫无犯:指军队纪律严明,不侵犯百姓。

聚义厅:聚义厅是梁山泊好汉聚集的地方。

庆喜筵席:庆喜筵席是为了庆祝某个喜事而设的宴会。

旱地忽律朱贵:朱贵是《水浒传》中的人物,以善于水上作战著称。

徐州沛县芒砀山:徐州沛县芒砀山是《水浒传》中提到的地名,是强人聚集的地方。

樊瑞:樊瑞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混世魔王,以神奇能力著称。

项充:项充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八臂那吒,以武艺高强著称。

李衮:李衮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飞天大圣,以武艺高强著称。

团牌:团牌是一种古代兵器,形状类似盾牌。

飞刀:飞刀是一种投掷武器,可以远距离攻击。

标枪:标枪是一种长矛,可以投掷。

金沙滩:金沙滩是梁山泊的一处地点,是宋江等人渡河的地方。

点军:点军,意为检阅军队,检查军队的编制、装备和战斗力。

折了一半:折了一半,指军队损失了一半,即损失了一半的士兵。

朱武:朱武,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以智谋著称。

小李广花荣:小李广花荣,即花荣,是《水浒传》中的人物,以箭术高超著称。

金枪手徐宁:徐宁,是《水浒传》中的人物,以使用金枪而闻名。

宋公明哥哥:宋公明,即宋江,是《水浒传》中的梁山泊起义军领袖。

懊悔:懊悔,指后悔自己的行为或决策。

项充、李衮:项充、李衮,是《水浒传》中的梁山泊敌人,以使用蛮牌和飞刀标枪著称。

军马:军马,指军队。

遮拦不住:遮拦不住,指无法阻挡。

公孙胜:公孙胜,是《水浒传》中的人物,以道术著称。

柴进:柴进,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朱仝:朱仝,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呼延灼:呼延灼,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穆弘:穆弘,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孙立:孙立,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黄信:黄信,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吕方:吕方,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郭盛:郭盛,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妖法:妖法,指超自然的力量或魔法。

芒砀山:芒砀山,位于今河南省永城市,是《水浒传》中提到的地名。

青色灯笼:青色灯笼,一种颜色为青的灯笼,可能暗示某种特殊意义。

阵法:阵法,指古代军事中用来布阵的方法,以形成有利的战斗态势。

飞天大圣:飞天大圣,可能指某种神灵或神话中的角色。

八臂那吒:八臂那吒,可能指某种神灵或神话中的角色。

水泊:水泊,指水域附近的地区,此处指梁山泊。

下拜:下拜,表示尊敬或屈服。

神将:神将,指神明的将领或军队中的高级将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五十九回-评注

史进点军,折了一半。此句描绘了史进在点军时遭遇的困境,点军即检阅军队,折了一半则说明损失惨重,这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也暗示了史进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和朱武等商议,欲要差人往梁山泊求救。此处‘和朱武等商议’体现了梁山泊好汉间的团结与协作,他们共同商议应对困境的策略,显示出梁山泊内部的良好关系。

正忧疑之间,只见军士来报:“北边大路上,尘头起处,约有二千军马到来。”此句通过军士的汇报,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却是梁山泊旗号。当先马上两员上将,一个是小李广花荣,一个是金枪手徐宁。这里通过梁山泊旗号的出现,为史进带来了希望,同时小李广花荣和金枪手徐宁两位英雄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史进接着,备说项充、李衮蛮牌滚动,军马遮拦不住。史进向花荣和徐宁讲述了敌军的情况,表现了史进的忠诚和勇敢。

花荣道:“宋公明哥哥见兄长来了,放心不下,好生懊悔。特差我两个到来帮助。”花荣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史进的关心和尊重,同时也展现了梁山泊好汉间的兄弟情谊。

史进等大喜,合兵一处下寨。次日天晓,正欲起兵对敌,军士报道:“北边大路上又有军马到来。”这里通过史进等人的喜悦和再次的军马到来,展现了战争的紧张和连续性。

却是宋公明亲自和军师吴学究、公孙胜、柴进、朱仝、呼延灼、穆弘、孙立、黄信、吕方、郭盛,带领三千人马来到。此处详细介绍了宋江等梁山泊好汉的到来,展现了梁山泊的强大实力。

史进备说项充、李衮飞刀标枪滚牌难近,折了人马一事。宋江失惊。吴用道:“且把军马扎下寨栅,别作商议。”史进向宋江汇报了战况,宋江的失惊和吴用的冷静应对,展现了领导者的不同风格。

宋江性急,便要起兵剿捕。直到山下。此时天色已晚,望见芒砀山上都是青色灯笼。公孙胜看了便道:“这一伙人必有妖法。此寨中青色灯笼,必是个会行妖法之人在内。我等且把军马退去。来日贫道献一个阵法,要捉此二人。”宋江的性急和公孙胜的冷静分析,体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传令教军马且退二十里,扎住营寨。次日清晨,公孙胜献出这个阵法,有分教:飞天大圣,拱手来上梁山;八臂那吒,延颈便归水泊。正是:计就魔王须下拜,阵圆神将怎施为?毕竟公孙胜对宋江献出甚么阵法来,且听下回分解。此段总结了前文的情节,并引出下文的悬念,为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做铺垫。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五十九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77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