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五十五回

作者: 施耐庵(约1296年-1371年),元代小说家,是《水浒传》的作者之一。他的作品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百姓疾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水浒传》是元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在梁山泊聚集,反抗腐败的朝廷和不公正社会的故事。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英雄事迹。小说通过丰富的情节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示了社会不公、官民矛盾和对抗暴政的精神。它不仅是对农民起义的赞扬,也通过各种人物的抒发,展示了忠诚、义气与悲剧性的命运。该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深刻影响了后代的文学和文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五十五回-原文

高太尉大兴三路兵呼延灼摆布连环马

诗曰:

幼辞父母去乡邦,铁马金戈入战场。

截发为绳穿断甲,扯旗作带裹金疮。

腹饥惯把人心食,口渴曾将虏血尝。

四海太平无事业,青铜愁见鬓如霜。

话说这八句诗,专道武将不容易得做。

自古道:一将功成万骨枯!诚有此言也。

且说高太尉问呼延灼道:‘将军所保何人,可为先锋?’

呼延灼禀道:‘小人举保陈州团练使,姓韩名滔,原是东京人氏,曾应过武举出身,使一条枣木槊,人呼为百胜将军。此人可为正先锋,又有一人,乃是颍州团练使,姓彭名玘,亦是东京人氏,乃累代将门之子,使一口三尖两刃刀,武艺出众,人呼为天目将军。此人可为副先锋。’

高太尉听了,大喜道:‘若是韩、彭二将为先锋,何愁狂寇哉!’

当日高太尉就殿帅府押了两道牒文,着枢密院差人星夜往陈、颍二州调取韩滔、彭玘,火速赴京。

不旬日之间,二将已到京师,径来殿帅府参见了太尉并呼延灼。

次日,高太尉带领众人,都往御教场中,敷演武艺。

看军了当,却来殿帅府,会同枢密院官,计议军机重事。

高太尉问道:‘你等三路,总有多少人马?’

呼延灼答道:‘三路军马计有五千,连步军数及一万。’

高太尉道:‘你三人亲自回州,拣选精锐马军三千,步军五千,约会起程,收剿梁山泊。’

呼延灼禀道:‘此三路马步军兵,都是训练精熟之士,人强马壮,不必殿帅忧虑。但恐衣甲未全,只怕误了日期,取罪不便,乞恩相宽限。’

高太尉道:‘既是如此说时,你三人可就京师甲仗库内,不拘数目,任意选拣衣甲盔刀,关领前去,务要军马整齐,好与对敌。出师之日,我自差官来点视。’

呼延灼领了钧旨,带人往甲仗库关支。

呼延灼选讫铁甲三千副,熟皮马甲五千副,铜铁头盔三千顶,长枪二千根,衮刀一千把,弓箭不计其数,火炮、铁炮五百余架,都装载上车。

临辞之日,高太尉又拨与战马三千匹。

三个将军各赏了金银段匹,三军尽关了粮赏。

呼延灼与韩滔、彭玘都与了必胜军状,辞别了高太尉并枢密院等官。

三人上马,都投汝宁州来。

于路无话。

到得本州,呼延灼便道:‘韩滔、彭玘各往陈、颍二州,起军前来汝宁会合。’

不勾半月之上,三路兵马都已完足。

呼延灼便把京师关到衣甲盔刀,旗枪鞍马,并打造连环铁铠军器等物,分俵三军已了,伺候出军。

高太尉差到殿帅府两员军官,前来点视。

犒赏三军已罢,呼延灼摆布三路兵马出城。

端的是:

鞍上人披铁铠,坐下马带铜铃。

旌旗红展一天霞,刀剑白铺千里雪。

弓弯鹊画,飞鱼袋半露龙梢;箭插雕翎,狮子壶紧拴豹尾。

人顶深盔垂护项,微漏双睛;马披重甲带朱缨,单悬四足。

开路人兵,齐担大斧;合后军将,尽拈长枪。

惯战儿郎,个个英雄如子路;能征士卒,人人斗胆似姜维。

数千甲马离州城,三个将军来水泊。

当下起军,摆布兵马出城。

前军开路韩滔,中军主将呼延灼,后军催督彭玘,马步三军人等,浩浩杀奔梁山泊来。

却说梁山泊远探报马径到大寨,报知此事。

聚义厅上,当中晁盖、宋江,上首军师吴用,下首法师公孙胜,并众头领,各与柴进贺喜,终日筵宴。

听知报道汝宁州双鞭呼延灼引着军马到来征进,众皆商议迎敌之策。

吴用便道:‘我闻此人祖乃开国功臣河东名将呼延赞之后,嫡派子孙。此人武艺精熟,使两条铜鞭,人不可近。必用能征敢战之将,先以力敌,后用智擒。’

说言未了,黑旋风李逵便道:‘我与你去捉这厮!’

宋江道:‘你如何去得?我自有调度。可请霹雳火秦明打头阵,豹子头林冲打第二阵,小李广花荣打第三阵,一丈青扈三娘打第四阵,病尉迟孙立打第五阵。将前面五阵一队队战罢,如纺车般转作后军。我亲自带引十个弟兄,引大队人马押后。左军五将:朱仝、雷横、穆弘、黄信、吕方;右军五将:杨雄、石秀、欧鹏、马麟、郭盛。水路中,可请李俊、张横、张顺、阮家三弟兄驾船接应。却叫李逵与杨林引步军分作两路,埋伏救应。’

宋江调拨已定,前军秦明早引人马下山,向平川旷野之处,列成阵势。

此时虽是冬天,却喜和暖。

等候了一日,早望见官军到来。

先锋队里百胜将韩滔领兵扎下寨栅,当晚不战。

次日天晓,两军对阵。

三通画角鸣处,聒天般擂起战鼓来。

宋江队里,门旗下捧出霹雳火秦明,出到阵前,马上横着狼牙棍。

望对阵门旗开处,先锋韩滔出马。

怎生模样?有八句诗为证。

但见:

韬略传家远,胸襟志气高。

解横枣木槊,爱着锦征袍。

平地能擒虎,遥空惯射雕。

陈州团练使,百胜将韩滔。

先锋将韩滔横槊勒马,大骂秦明道:‘天兵到此,不思早早投降,还自敢抗拒,不是讨死!我直把你水泊填平,梁山踏碎,生擒活捉你这伙反贼,解京碎尸万段,吾之愿也!’

秦明又是性急的人,那里听了,也不打话,便拍马舞起狼牙棍,直取韩滔。

韩滔挺槊跃马,来战秦明。

怎见得这对厮杀?但见:

纵两匹龙媒驰骤,使二般兵器逢迎。

往来不让毫厘,上下岂饶分寸。

狼牙棍起,望中只向顶门敲;铁杆槊来,错里不离心坎刺。

正是:好手中间施好手,红心里面夺红心。

当下秦明、韩滔两个斗到二十余合,韩滔力怯,只待要走。

背后中军主将呼延灼已到,见韩滔战秦明不下,便从中军舞起双鞭,纵坐下那匹御赐踢雪乌骓,咆哮嘶喊,来到阵前。

秦明见了,欲待来战呼延灼,第二拨豹子头林冲已到阵前,便叫:‘秦统制少歇,看我战三百合却理会!’

林冲挺起蛇矛,直奔呼延灼。

秦明自把军马从左边踅向山坡后去。

这里呼延灼自战林冲。

两个正是对手,枪来鞭去花一团,鞭去枪来锦一簇。

两个斗到五十合之上,不分胜败。

第三拨小李广花荣军到,阵门下大叫道:‘林将军少歇,看我擒捉这厮!’

林冲拨转马便走。

呼延灼因见林冲武艺高强,也回本阵。

林冲自把本部军马一转,转过山坡后去,让花荣挺枪出马。

呼延灼后军也到,天目将彭玘便来出马。

怎见得彭玘英雄?有八句诗为证:

两眼露光芒,声雄性气刚。

刀横三尺雪,甲耀九秋霜。

舍命临边塞,争先出战场。

人称天目将,彭玘最高强。

当下合后将彭玘横着那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骤着五明千里黄花马,出阵大骂花荣道:‘反国逆贼,何足为道!与吾并个输赢!’

花荣大怒,也不答话,便与彭玘交马。

两个战二十余合,呼延灼见彭玘力怯,纵马舞鞭,直奔花荣。

斗不到三合,第四拨一丈青扈三娘人马已到,大叫:‘花将军少歇,看我捉这厮!’

花荣也引军望右边踅转山坡下去了。

彭玘来战一丈青未定,第五拨病尉迟孙立军马早到,勒马于阵前摆着,看这扈三娘去战彭玘。

两个正在征尘影里,杀气阴中,一个使大杆刀,一个使双刀。

两个斗到二十余合,一丈青把双刀分开,回马便走。

彭玘要逞功劳,纵马赶来。

一丈青便把双刀挂在马鞍鞒上,袍底下取出红绵套索,上有二十四个金钩,等彭玘马来得近,扭过身躯,把套索望空一撒,看得亲切,彭玘措手不及,早拖下马来。

孙立喝教众军一发向前,把彭玘捉了。

呼延灼看见大怒,忿力向前来救,一丈青便拍马来迎敌。

呼延灼恨不得一口水吞了那一丈青。

两个斗到十合之上,急切赢不得一丈青,呼延灼心中想道:‘这个泼妇人在我手里斗了许多合,倒恁地了得!’心忙意急,卖个破绽,放他入来,却把双鞭只一盖,盖将下来,那双刀却在怀里。

提起右手铜鞭,望一丈青顶门上打下来。

却被一丈青眼明手快,早把刀只一隔,右手那口刀望上直飞起来,却好那一鞭打将下来,正在刀口上,铮地一声响,火光迸散,一丈青回马望本阵便走。

呼延灼纵马赶来。

病尉迟孙立见了,便挺枪纵马,向前迎住厮杀。

背后宋江却好引十对良将都到,列成阵势。

一丈青自引了人马,也投山坡下去了。

宋江见活捉拿得天目将彭玘,心中甚喜。

且来阵前,看孙立与呼延灼交战。

孙立也把枪带住,手腕上绰起那条竹节钢鞭,来迎呼延灼。

两个都使钢鞭,却更一般打扮。

病尉迟孙立是交角铁幞头,大红罗抹额,百花点翠皂罗袍,乌油戗金甲,骑一匹乌骓马,使一条竹节虎眼鞭,赛过尉迟恭。

这呼延灼却是冲天角铁幞头,销金黄罗抹额,七星打钉皂罗袍,乌油对嵌铠甲,骑一匹御赐踢雪乌骓,使两条水磨八棱铜鞭,左手的重十二斤,右手重十三斤。

两个在阵前左盘右旋,斗到三十余合,不分胜败。

宋江看了,喝采不已。

官军阵里,韩滔见说折了彭玘,便去后军队里尽起军马,一发向前厮杀。

宋江只怕冲将过来,便把鞭梢一指,十个头领引了大小军士,掩杀过去;背后四路军兵,分作两路夹攻拢来。

呼延灼见了,急收转本部军马,各敌个住。

为何不能全胜?却被呼延灼阵里都是连环马,官军马带马甲,人披铁铠,马带甲只露得四蹄悬地,人挂甲只露着一双眼睛。

这里射将箭去,那里甲都护住了。

那三千马军各有弓箭,对面射来,因此不敢近前。

宋江急叫鸣金收军。

呼延灼也退二十余里下寨。

宋江收军,退到山西下寨,屯住军马,且叫左右群刀手簇拥彭玘过来。

宋江望见,便起身喝退军士,亲解其缚,扶入帐中,分宾而坐。

宋江便拜。

彭玘连忙答礼拜道:‘小子被擒之人,理合就死,何故将军以宾礼待之?’

宋江道:‘某等众人无处容身,暂占水泊,权时避难,造恶甚多。今者朝廷差遣将军前来收捕。本合延颈就缚。但恐不能存命,因此负罪交锋,误犯虎威。敢乞恕罪!’

彭玘答道:‘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倘蒙存留微命,当以捐躯保奏。’

宋江道:‘某等众弟兄也只待圣主宽恩,赦宥重罪,忘生保国,万死不辞!’

宋江当日就将天目将彭玘使人送上大寨,交与晁天王相见,留在寨里。

这里自一面犒赏三军并众头领,计议军情。

有诗为证:

英风凛凛扈三娘,套索双刀不可当。

活捉先锋彭玘至,梁山水泊愈增光。

再说呼延灼收军下寨,自和韩滔商议如何取胜梁山水泊。

韩滔道:‘今日这厮们见俺催军近前,他便慌忙掩击过来。明日尽数驱马军向前,必获大胜。’

呼延灼道:‘我已如此安排下了,只要和你商量相通。’

随即传下将令,教三千匹马军做一排摆着,每三十匹一连,却把铁环连锁;但遇敌军,远用箭射,近则使枪直冲入去;三千连环马军分作一百队锁定。

五千步军在后策应。

‘明日休得挑战,我和你押后掠阵。但若交锋,分将三面冲将过去。’

计策商量已定,次日天晓出战。

却说宋江次日把军马分作五队在前,后军十将簇拥,两路伏兵分于左右。

秦明当先,搦呼延灼出马交战。

只见对阵但知呐喊,并不交锋。

为头五军,都一字儿摆在阵前,中是秦明,左是林冲、一丈青,右是花荣与孙立。

在后随即宋江引十将也到,重重叠叠,摆着人马。

看对阵时,约有一千步军,只是擂鼓发喊,并无一人出马交锋。

宋江看了,心中疑惑,暗传号令,教后军且退。

却纵马直到花荣队里窥望。

猛听对阵里连珠炮响,一千步军忽然分作两下,放出三队连环马军,直冲将来;两边把弓箭乱射,中间尽是长枪。

宋江看了大惊,急令众军把弓箭施放,那里抵敌得住。

每一队三十匹马一齐跑发,不容你不向前走。

那连环马军漫山遍野,横冲直撞将来。

前面五队军马望见,便乱撺了,策立不定。

后面大队人马拦当不住,各自逃生。

宋江飞马慌忙便走,十将拥护而行。

背后早有一队连环马军追将来,却得伏兵李逵、杨林引人从芦苇中杀出来,救得宋江。

逃至水边,却有李俊、张横、张顺、三阮六个水军头领摆下战船接应。

宋江急急上船,便传将令,教分头去救应众头领下船。

那连环马直赶到水边,乱箭射来。

船上却有傍牌遮护,不能损伤。

慌忙把船棹到鸭嘴滩头,尽行上岸。

就水寨里整点人马,折其大半。

却喜众头领都全,虽然折了些马匹,都救得性命。

少刻,只见石勇、时迁、孙新、顾大嫂都逃命上山,却说:‘步军冲杀前来,把店屋平拆了去。我等若无号船接应,尽被擒捉。’

宋江一一亲自抚慰。

计点众头领时,中箭者六人:林冲、雷横、李逵、石秀、孙新、黄信。

小喽啰中伤带箭者,不计其数。

晁盖闻知,与同吴用、公孙胜下山来动问。

宋江眉头不展,面带忧容。

吴用劝道:‘哥哥休忧。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必挂心。别生良策,可破连环军马。’

晁盖便传号令,分付水军牢固寨栅船只,保守滩头,晓夜提备。

请宋公明上山安歇。

宋江不肯上山,只就鸭嘴滩寨内驻扎,只教带伤头领上山养病。

却说呼延灼大获全胜,回到本寨,开放连环马,都次第前来请功。

杀死者不计其数,生擒的五百余人,夺得战马三百余匹。

随即差人前去京师报捷,一面犒赏三军。

却说高太尉正在殿帅府坐衙,门人报道:‘呼延灼收捕梁山泊得胜,差人报捷。’

心中大喜。

次日早朝,越班奏闻天子。

徽宗甚喜,敕赏黄封御酒十瓶,锦袍一领,差官一员,赍钱十万贯前去行营赏军。

高太尉领了圣旨,回到殿帅府,随即差官赍捧前去。

却说呼延灼闻知有天使至,与韩滔出二十里外迎接。

接到寨中,谢恩受赏已毕,置酒管待天使;一面令韩先锋俵钱赏军。

且将捉到五百余人囚在寨中,待拿得贼首,一并解赴京师,示众施行。

天使问道:‘彭团练如何失陷?’

呼延灼道:‘为因贪捉宋江,深入重地,致被擒捉。今次群贼必不敢再来。小可分兵攻打,务要肃清山寨,扫尽水洼,擒获众贼,拆毁巢穴。但恨四面是水,无路可进。遥观寨栅,只除非得火炮飞打,以碎贼巢。随军纵有能战者,奈缘无路可施展也。久闻东京有个炮手凌振,名号轰天雷,此人善造火炮,能去十四五里远近,石炮落处,天崩地陷,山倒石裂。若得此人,可以攻打贼巢。更兼他深通武艺,弓马熟闲。若得天使回京,于太尉前言知此事,可以急急差遣到来,克日可取贼巢。’

使命应允,次日起程,于路无话。

回到京师,来见高太尉,备说呼延灼求索炮手凌振,要建大功。

高太尉听罢,传下钧旨,教唤甲仗库副使炮手凌振那人来。

原来凌振祖贯燕陵人也,是宋朝盛世第一个炮手,人都呼他是轰天雷。

更兼武艺精熟。

曾有四句诗赞凌振的好处:

火炮落时城郭碎,烟云散处鬼神愁。

轰天雷起驰风炮,凌振名闻四百州。

当下凌振来参见了高太尉,就受了行军统领官文凭,便教收拾鞍马军器起身。

且说凌振把应有用的烟火药料,就将做下的诸色火炮,并一应的炮石、炮架,装载上车,带了随身衣甲盔刀行李等件,并三四十个军汉,离了东京,取路投梁山泊来。

到得行营,先来参见主将呼延灼,次见先锋韩滔,备问水寨远近路程,山寨险峻去处,安排三等炮石攻打。

第一是风火炮,第二是金轮炮,第三是子母炮。

先令军健振起炮架,直去水边竖起,准备放炮。

却说宋江正在鸭嘴滩上小寨内,和军师吴学究商议破阵之法,无计可施。

有探细人来报道:‘东京新差一个炮手,唤做轰天雷凌振,即目在于水边竖起架子,安排施放火炮,攻打寨栅。’

吴学究道:‘这个不妨。我山寨四面都是水泊,港汊甚多,宛子城离水又远,纵有飞天火炮,如何能勾打得到城边?且弃了鸭嘴滩小寨,看他怎地设法施放,却做商议。’

当日宋江弃了小寨,便都起身且上关来。

晁盖、公孙胜接到聚义厅上,问道:‘似此如何破敌?’

动问未绝,早听得山下炮响,一连放了三个火炮,两个打在水里,一个直打到鸭嘴滩边小寨上。

宋江见说,心中展转忧闷。

众头领尽皆失色。

吴学究道:‘若得一人诱引凌振到水边,先捉了此人,方可商议破敌之法。’

晁盖道:‘可着李俊、张横、张顺、三阮六人棹船,如此行事;岸上朱仝、雷横,如此接应。’

且说六个水军头领得了将令,分作两队:李俊和张横先带了四十五个会水的火家,棹两只快船,从芦苇深处探路过去;背后张顺、三阮棹四十余只小船接应。

再说李俊、张横上到对岸,便去炮架子边呐声喊,把炮架推翻。

军士慌忙报与凌振知道。

凌振便带了风火二炮,上马拿枪,引了一千余人赶将来。

李俊、张横领人便走。

凌振追至芦苇滩边,看见一字儿摆着四十余只小船,船上共有百十余个水军。

李俊、张横早跳在船上,故意不把船开。

凌振人马赶到泊边,看见李俊、张横并众水军呐声喊,都跳下水里去了。

凌振人马已到,便来抢船。

朱仝、雷横却在对岸呐喊擂鼓。

凌振夺得许多船只,叫军健尽数上船,便杀过去。

船行才到波心之中,只见岸上朱仝、雷横鸣起锣来,水底下早钻起三四百水军,尽把船尾楔子拔了,水都滚入船里来。

外边就势扳翻船,军健都撞在水里。

凌振急待回船,船尾舵橹已自被拽下水底去了。

两边却钻上两个头领来,把船只一扳,仰合转来,凌振却被合下水里去。

水底下却是阮小二,一把抱住,直拖到对岸来。

岸上早有头领接着,便把索子绑了,先解上出来。

水中生擒二百余人,一半水中淹死,些少逃得性命回去。

呼延灼得知,急领马军赶将来时,船都已过鸭嘴滩去了。

箭又射不着,人都不见了,只忍得气。

呼延灼恨了半晌,只得引了人马回去。

有诗为证:

凌振素称神炮手,金轮子母一窝风。

如何失却惊天手,反被生擒水泊中。

且说众头领捉得轰天雷凌振,解上山寨,先使人报知。

宋江便同满寨头领下第二关迎接。

见了凌振,连忙亲解其缚,便埋怨众人道:‘我教你们礼请统领上山,如何恁的无礼!’

凌振拜谢不杀之恩。

宋江便与他把盏已了,自执其手,相请上山。

到大寨,见了彭玘已做了头领,凌振闭口无言。

彭玘劝道:‘晁、宋二头领替天行道,招纳豪杰,专等招安,与国家出力。既然我等到此,只得从命。’

宋江却又陪话,再三枚举。

凌振答道:‘小可在此趋侍不妨,争奈老母妻子都在京师,倘或有人知觉,必遭诛戮,如之奈何?’

宋江道:‘但请放心,限日取还统领。’

凌振谢道:‘若得头领如此周全,死而瞑目。’

晁盖道:‘且教做筵席庆贺。’

次日,厅上大聚会。

众头领饮酒之间,宋江与众又商议破连环马之策。

正无良法,只见金钱豹子汤隆起身道:‘小子不材,愿献一计。除是得这般军器,和我一个哥哥,可以破得连环甲马。’

吴学究便问道:‘贤弟,你且说用何等军器?你那个令亲哥哥是谁?’

汤隆不慌不忙,叉手向前,说出这般军器和那个人来。

有分教:四五个头领直往京师,三千余马军尽遭毒手。

正是:计就玉京擒獬豸,谋成金阙捉狻猊。

毕竟汤隆对众说出那般军器,甚么人来,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五十五回-译文

高太尉大力调集三路兵马,由呼延灼指挥连环马。

诗中说:

小时候离开父母家乡,骑着铁马拿着金戈进入战场。

剪断头发做成绳子,撕下旗帜裹住伤口。

肚子饿了习惯吃人心,口渴了曾经尝过敌人的血。

四海太平没有事业可做,青铜镜照见鬓发如霜。

这八句诗专门说武将不容易做。

自古就有说法:一将功成万骨枯!这话确实有道理。

高太尉问呼延灼道:‘将军保举谁可以为先锋?’呼延灼回答说:‘我保举陈州团练使韩滔,他是东京人,曾经参加过武举,使用一条枣木槊,被称为百胜将军。这个人可以担任正先锋。还有一个人,是颍州团练使彭玘,也是东京人,是世代将门之子,使用一口三尖两刃刀,武艺出众,被称为天目将军。这个人可以担任副先锋。’

高太尉听了非常高兴,说:‘如果韩、彭二将为先锋,还怕什么强盗!’当天,高太尉就在殿帅府发布了两道命令,让枢密院派人星夜前往陈、颍二州调取韩滔、彭玘,火速前往京城。

不到十天,两位将军就到了京城,直接来到殿帅府参见太尉和呼延灼。

次日,高太尉带领众人,都前往御教场中,演练武艺。查看军队情况后,回到殿帅府,与枢密院官员商议重要军机。

高太尉问道:‘你们三路,总共有多少人马?’呼延灼回答说:‘三路军马共有五千人,加上步兵有一万人。’

高太尉说:‘你们三人亲自回州,挑选精锐的骑兵三千人,步兵五千人,约定起程,去征剿梁山泊。’呼延灼禀报说:‘这三路马步军都是训练有素的士兵,人强马壮,不必殿帅担心。只是担心盔甲未齐,怕耽误了日期,承担罪责,请求恩相宽限。’

高太尉说:‘既然如此,你们三人可以到京师的甲仗库内,无论多少,都可以随意挑选盔甲、盔帽、刀剑,领取前往,务必让军队整齐,以便与敌人对抗。出征那天,我会派人去检查。’呼延灼领命后,带着人前往甲仗库领取。

呼延灼选了三千副铁甲,五千副熟皮马甲,三千顶铜铁头盔,二千根长枪,一千把刀剑,不计其数的弓箭,五百多架火炮和铁炮,都装上车。

临行前,高太尉又拨给了三千匹战马。三位将军各自得到了金银和布匹的奖赏,三军都领到了粮食和赏赐。呼延灼和韩滔、彭玘都拿到了必胜的军状,向高太尉和枢密院等官员告辞。三人上马,都前往汝宁州。

在路上没有别的事。到了本州,呼延灼就对韩滔、彭玘说:‘你们各自前往陈、颍二州,起兵前来汝宁州会合。’不到半个月,三路兵马都已经集结完毕。

呼延灼就把从京城领取的盔甲、盔帽、刀剑、旗帜、枪矛、鞍马,以及打造好的连环铁甲军器等物,分发给三军,然后等待出征。

高太尉派到殿帅府的两名军官前来检查。犒赏三军完毕后,呼延灼安排三路兵马出城。

真是:

鞍上的人穿着铁甲,坐下的马挂着铜铃。

旌旗红得像天上的霞光,刀剑白得像千里雪。

弓箭像画中的鹊一样,飞鱼袋半露龙梢。

箭插着雕翎,狮子壶紧拴豹尾。

士兵们戴着深盔垂护项,只露出双眼。

马披着重甲带朱缨,只露出四足。

开路的是步兵,都拿着大斧。

合后的是军将,都拿着长枪。

惯战的士兵,个个像子路一样英勇。

能征的士卒,人人像姜维一样勇敢。

数千甲马离州城,三位将军来水泊。

现在起兵,安排兵马出城。前军由韩滔开路,中军主将是呼延灼,后军由彭玘催督,马步三军,浩浩荡荡杀向梁山泊。

梁山泊的远探报马直接来到大寨,报告了这件事。

聚义厅上,晁盖、宋江坐在中间,上首是军师吴用,下首是法师公孙胜,以及其他头领,都和柴进一起祝贺,整天都在宴会上。

听说呼延灼率领军队前来征讨,众人都商议迎敌的策略。

吴用说:‘我听说这个人祖先是开国功臣河东名将呼延赞的后代,是正宗的子孙。这个人武艺高强,使用两条铜鞭,无人能近身。必须用能征善战的将领,先以力量对抗,再以智谋擒获。’

话还没说完,黑旋风李逵就说:‘我去捉这个家伙!’宋江说:‘你怎么去得?我自有安排。可以请霹雳火秦明打头阵,豹子头林冲打第二阵,小李广花荣打第三阵,一丈青扈三娘打第四阵,病尉迟孙立打第五阵。将前面的五阵一队队打完,就像纺车一样转为后军。我亲自带领十个兄弟,带领大队人马押后。左军五将是朱仝、雷横、穆弘、黄信、吕方;右军五将是杨雄、石秀、欧鹏、马麟、郭盛。水路中,可以请李俊、张横、张顺、阮家三兄弟驾船接应。让李逵和杨林带领步兵分作两路,作为伏兵救援。’宋江安排完毕,前军秦明早早地带领人马下山,在平坦开阔的地方列成阵势。

此时虽然是冬天,但天气暖和。等了一天,早望见官军到来。

先锋队里的百胜将军韩滔领兵扎下营寨,当晚没有交战。

次日天亮,两军对阵。三通画角响起,战鼓震天。宋江队里的门旗下,捧出霹雳火秦明,出到阵前,马上横着狼牙棍。

对阵门旗打开处,先锋韩滔出马。他长得怎样呢?有八句诗为证:

韬略传家远,胸襟志气高。

解横枣木槊,爱着锦征袍。

平地能擒虎,遥空惯射雕。

陈州团练使,百胜将韩滔。

先锋将韩滔横槊勒马,大骂秦明道:‘天兵到此,不思早早投降,还敢抗拒,真是找死!我一定要把你的水泊填平,把梁山踏碎,生擒活捉你们这伙反贼,解到京城碎尸万段,这就是我的愿望!’

秦明是个性急的人,哪里听得进去,也不说话,就拍马舞起狼牙棍,直取韩滔。韩滔挺槊跃马,来战秦明。

这场战斗如何呢?但见:

两匹龙媒马奔腾,两种兵器交锋。

来来往往不让分毫,上下交锋不饶尺寸。

狼牙棍起,只向顶门敲;铁杆槊来,错里不离心坎刺。

正是:好手中间施好手,红心里面夺红心。

此时秦明和韩滔已经交战二十多回合,韩滔体力不支,正准备撤退。就在这时,中军主将呼延灼已经赶到,看到韩滔无法战胜秦明,便从军中挥舞着双鞭,骑着那匹皇帝赐予的踢雪乌骓马,大声呼喊,冲到阵前。

秦明看到呼延灼,想要上前迎战,但第二拨豹子头林冲已经赶到阵前,他叫道:‘秦统制稍等,看我大战三百回合再管。’林冲挺起蛇矛,直冲呼延灼。秦明则带着自己的军队转向山坡后。

这里呼延灼开始与林冲交战。两人正好是对手,枪来鞭去,犹如花朵般绚烂,鞭去枪来,如同锦绣般华丽。他们交战到五十回合以上,胜负难分。

第三拨小李广花荣的军队到了,阵门下有人大声喊道:‘林将军稍等,看我捉拿这敌人!’林冲拨转马头就跑。呼延灼见林冲武艺高强,也回了自己的阵地。林冲把自己的部队转向山坡后,让花荣出马。

呼延灼的后军也到了,天目将彭玘出马。彭玘英雄了得,有八句诗为证:‘两眼露光芒,声雄性气刚。刀横三尺雪,甲耀九秋霜。舍命临边塞,争先出战场。人称天目将,彭玘最高强。’

此时彭玘挥舞着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骑着五明千里黄花马,出阵大骂花荣:‘反国逆贼,何足为道!与吾并个输赢!’花荣大怒,没有回答,便与彭玘交战。

两个交战了二十多回合,呼延灼见彭玘体力不支,骑马挥鞭,直冲花荣。但还没交战到三回合,第四拨一丈青扈三娘的人马已经赶到,她大叫:‘花将军稍等,看我捉拿这敌人!’花荣也带着军队转向右边山坡。

彭玘与扈三娘还未交战,第五拨病尉迟孙立的军队已经赶到,他在阵前勒马,看着扈三娘去战彭玘。两个在征尘和杀气中交战,一个使大杆刀,一个使双刀,交战了二十多回合,扈三娘分开双刀,回马就跑。

彭玘想要立功,骑马追赶。扈三娘把双刀挂在马鞍上,从袍子下取出红绵套索,上面有二十四个金钩,等彭玘马到近前,她扭过身躯,把套索向空中一撒,彭玘措手不及,被拖下马来。

孙立命令众军一起向前,把彭玘捉住。呼延灼看到后大怒,奋力向前来救,扈三娘便拍马迎战。呼延灼恨不得一口吞了扈三娘。两个交战了十回合以上,呼延灼赢不了扈三娘,心中想道:‘这个泼妇人在我手里斗了这么多回合,倒真是了得!’他心急意乱,露出破绽,让扈三娘进来,却用双鞭一盖,将双刀夹在怀里。

他提起右手铜鞭,向扈三娘的头顶打下来。但被扈三娘眼明手快,用刀一隔,右手那口刀直飞起来,正好那一鞭打下来,正中刀口,铮地一声响,火花四溅,扈三娘回马向本阵跑去。

呼延灼骑马追赶。病尉迟孙立看到后,便挺枪纵马,上前迎战。背后宋江正好带着十对良将赶到,列成阵势。扈三娘也带着人马转向山坡。

宋江看到活捉了天目将彭玘,心中非常高兴。他来到阵前,看孙立与呼延灼交战。孙立也收起枪,拿起竹节钢鞭,来迎战呼延灼。两人都使用钢鞭,打扮也一模一样。

病尉迟孙立戴着交角铁幞头,穿着大红罗抹额,百花点翠皂罗袍,乌油戗金甲,骑着乌骓马,使用竹节虎眼鞭,比尉迟恭还要厉害。呼延灼则戴着冲天角铁幞头,穿着销金黄罗抹额,七星打钉皂罗袍,乌油对嵌铠甲,骑着御赐踢雪乌骓,使用两条水磨八棱铜鞭,左手的重十二斤,右手的重十三斤。

两人在阵前左盘右旋,交战了三十多回合,胜负难分。宋江看了,不停地喝彩。

官军阵中,韩滔听说彭玘被俘,便从后军中调集军队,一起向前冲杀。宋江担心他们会冲过来,便用鞭梢一指,十个头领带着大小军士,掩杀过去;背后四路军兵,分成两路夹攻。呼延灼看到后,急忙收转本部军队,各自抵抗。

为何不能全胜?因为呼延灼的军队都是连环马,官军的马带着马甲,人披铁铠,马只露出四蹄,人只露出双眼。宋江的军队虽然有甲马,但只是红缨面具,铜铃雉尾。

这里射箭过去,那里的甲都护住了。那三千马军各有弓箭,对面射来,因此不敢近前。宋江急忙下令鸣金收军。呼延灼也后退二十多里扎营。

宋江收军,退到山西扎营,驻扎军队,叫左右群刀手把彭玘押过来。宋江看到后,起身喝退军士,亲自解开他的束缚,扶入帐中,宾主相待。宋江便跪拜。

彭玘连忙答拜说:‘我是被擒之人,理应就死,为何将军要以宾礼待我?’宋江说:‘我们这些人无处容身,暂时占据水泊,权时避难,造了很多恶。现在朝廷派将军前来收捕,我们本应束手就擒。但担心不能活命,因此负罪交锋,误犯虎威。敢请恕罪!’彭玘回答说:‘我早知道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没想到果然如此义气。如果能够留我一条性命,我愿意捐躯保奏。’宋江说:‘我们众兄弟也只等圣主宽恩,赦免重罪,忘生保国,万死不辞!’宋江当天就把天目将彭玘派人送到大寨,交给了晁天王见面,留在寨中。这里一面犒赏三军和众头领,一面商议军情。

有诗为证:‘英风凛凛扈三娘,套索双刀不可当。活捉先锋彭玘至,梁山水泊愈增光。’

再说呼延灼收军下寨,自和韩滔商议如何取胜梁山水泊。韩滔道:‘今日这厮们见俺催军近前,他便慌忙掩击过来。明日尽数驱马军向前,必获大胜。’呼延灼道:‘我已如此安排下了,只要和你商量相通。’随即传下将令,教三千匹马军做一排摆着,每三十匹一连,却把铁环连锁;但遇敌军,远用箭射,近则使枪直冲入去;三千连环马军分作一百队锁定。五千步军在后策应。‘明日休得挑战,我和你押后掠阵。但若交锋,分将三面冲将过去。’计策商量已定,次日天晓出战。

却说宋江次日把军马分作五队在前,后军十将簇拥,两路伏兵分于左右。秦明当先,搦呼延灼出马交战。只见对阵但知呐喊,并不交锋。为头五军,都一字儿摆在阵前,中是秦明,左是林冲、一丈青,右是花荣与孙立。在后随即宋江引十将也到,重重叠叠,摆着人马。看对阵时,约有一千步军,只是擂鼓发喊,并无一人出马交锋。宋江看了,心中疑惑,暗传号令,教后军且退。却纵马直到花荣队里窥望。猛听对阵里连珠炮响,一千步军忽然分作两下,放出三队连环马军,直冲将来;两边把弓箭乱射,中间尽是长枪。宋江看了大惊,急令众军把弓箭施放,那里抵敌得住。每一队三十匹马一齐跑发,不容你不向前走。那连环马军漫山遍野,横冲直撞将来。前面五队军马望见,便乱撺了,策立不定。后面大队人马拦当不住,各自逃生。宋江飞马慌忙便走,十将拥护而行。背后早有一队连环马军追将来,却得伏兵李逵、杨林引人从芦苇中杀出来,救得宋江。逃至水边,却有李俊、张横、张顺、三阮六个水军头领摆下战船接应。宋江急急上船,便传将令,教分头去救应众头领下船。那连环马直赶到水边,乱箭射来。船上却有傍牌遮护,不能损伤。慌忙把船棹到鸭嘴滩头,尽行上岸。就水寨里整点人马,折其大半。却喜众头领都全,虽然折了些马匹,都救得性命。少刻,只见石勇、时迁、孙新、顾大嫂都逃命上山,却说:‘步军冲杀前来,把店屋平拆了去。我等若无号船接应,尽被擒捉。’宋江一一亲自抚慰。计点众头领时,中箭者六人:林冲、雷横、李逵、石秀、孙新、黄信。小喽啰中伤带箭者,不计其数。

晁盖闻知,与同吴用、公孙胜下山来动问。宋江眉头不展,面带忧容。吴用劝道:‘哥哥休忧。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必挂心。别生良策,可破连环军马。’晁盖便传号令,分付水军牢固寨栅船只,保守滩头,晓夜提备。请宋公明上山安歇。宋江不肯上山,只就鸭嘴滩寨内驻扎,只教带伤头领上山养病。

却说呼延灼大获全胜,回到本寨,开放连环马,都次第前来请功。杀死者不计其数,生擒的五百余人,夺得战马三百余匹。随即差人前去京师报捷,一面犒赏三军。

却说高太尉正在殿帅府坐衙,门人报道:‘呼延灼收捕梁山泊得胜,差人报捷。’心中大喜。次日早朝,越班奏闻天子。徽宗甚喜,敕赏黄封御酒十瓶,锦袍一领,差官一员,赍钱十万贯前去行营赏军。高太尉领了圣旨,回到殿帅府,随即差官赍捧前去。

却说呼延灼闻知有天使至,与韩滔出二十里外迎接。接到寨中,谢恩受赏已毕,置酒管待天使;一面令韩先锋俵钱赏军。且将捉到五百余人囚在寨中,待拿得贼首,一并解赴京师,示众施行。天使问道:‘彭团练如何失陷?’呼延灼道:‘为因贪捉宋江,深入重地,致被擒捉。今次群贼必不敢再来。小可分兵攻打,务要肃清山寨,扫尽水洼,擒获众贼,拆毁巢穴。但恨四面是水,无路可进。遥观寨栅,只除非得火炮飞打,以碎贼巢。随军纵有能战者,奈缘无路可施展也。久闻东京有个炮手凌振,名号轰天雷,此人善造火炮,能去十四五里远近,石炮落处,天崩地陷,山倒石裂。若得此人,可以攻打贼巢。更兼他深通武艺,弓马熟闲。若得天使回京,于太尉前言知此事,可以急急差遣到来,克日可取贼巢。’使命应允,次日起程,于路无话。回到京师,来见高太尉,备说呼延灼求索炮手凌振,要建大功。高太尉听罢,传下钧旨,教唤甲仗库副使炮手凌振那人来。

原来凌振祖贯燕陵人也,是宋朝盛世第一个炮手,人都呼他是轰天雷。更兼武艺精熟。曾有四句诗赞凌振的好处:‘火炮落时城郭碎,烟云散处鬼神愁。轰天雷起驰风炮,凌振名闻四百州。’当下凌振来参见了高太尉,就受了行军统领官文凭,便教收拾鞍马军器起身。

且说凌振把应有用的烟火药料,就将做下的诸色火炮,并一应的炮石、炮架,装载上车,带了随身衣甲盔刀行李等件,并三四十个军汉,离了东京,取路投梁山泊来。到得行营,先来参见主将呼延灼,次见先锋韩滔,备问水寨远近路程,山寨险峻去处,安排三等炮石攻打。第一是风火炮,第二是金轮炮,第三是子母炮。先令军健振起炮架,直去水边竖起,准备放炮。

却说宋江正在鸭嘴滩上小寨内,和军师吴学究商议破阵之法,无计可施。有探细人来报道:‘东京新差一个炮手,唤做轰天雷凌振,即目在于水边竖起架子,安排施放火炮,攻打寨栅。’吴学究道:‘这个不妨。我山寨四面都是水泊,港汊甚多,宛子城离水又远,纵有飞天火炮,如何能勾打得到城边?且弃了鸭嘴滩小寨,看他怎地设法施放,却做商议。’

当天宋江放弃了小寨,大家就起身向上关进发。晁盖和公孙胜把他们接到聚义厅上,问道:“像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打败敌人?”他们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了山下的炮声,一连响了三个火炮,两个落在水里,一个直接打到了鸭嘴滩边的小寨上。宋江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十分忧虑。众头领都脸色大变。吴学究说:“如果有人能引诱凌振到水边,先捉住这个人,我们才能商议对付敌人的办法。”晁盖说:“可以派李俊、张横、张顺、三阮六人划船,这样行事;岸上的朱仝、雷横,这样接应。”

六个水军头领接到命令后,分成两队:李俊和张横先带着四十五个会水的火家,划两只快船,从芦苇深处探路过去;后面张顺、三阮划着四十多只小船接应。再说李俊、张横划到对岸,就去炮架子边喊一嗓子,把炮架子推翻。士兵慌忙报告给凌振。凌振就带着风火二炮,骑马拿枪,带着一千多人赶过来。李俊、张横带着人马就跑。凌振追到芦苇滩边,看见一排排四十多只小船,船上有一百多个水军。李俊、张横早就跳上船,故意不划船。凌振的人马赶到岸边,看见李俊、张横和众水军喊叫着,都跳进水里去了。凌振的人马已经赶到,就来抢船。朱仝、雷横在对岸呐喊擂鼓。凌振抢到许多船只,让士兵们都上船,就杀过去。船刚划到水中央,只见岸上的朱仝、雷横敲起锣来,水底下早就钻起三四百水军,把船尾的楔子都拔了,水都涌进船里来。外面趁机把船翻过来,士兵们都掉进水里。凌振急忙想回船,船尾的舵和桨已经被拽到水底去了。两边钻上来两个头领,把船一扳,船就仰面朝上,凌振就被翻进水里去了。水底下是阮小二,一把抱住他,直接拖到对岸。岸上早有头领接着,就把他绑起来,先解出来。水里活捉了两百多人,一半在水里淹死,少数人逃回去。呼延灼得知后,急忙带着马军赶来时,船都已经过了鸭嘴滩。箭射不中,人都看不见了,只能忍气吞声。呼延灼恨了半天,只得带着人马回去。有诗为证:

凌振一向被称为神炮手,金轮子母一窝风。怎么失去了惊天动地的手,反而被生擒在梁山泊中。再说众头领抓住了轰天雷凌振,解上山寨,先派人报知。宋江就和满寨的头领下到第二关迎接。见到凌振后,他连忙亲自解开他的绑绳,就责怪众人说:“我教你们礼貌地请统领上山,你们怎么这么无礼!”凌振感谢不杀之恩。宋江给他敬了一杯酒,自己拉着他的手,请他上山。到大寨,见到彭玘已经做了头领,凌振无话可说。彭玘劝道:“晁、宋二头领替天行道,招纳豪杰,专等招安,为国家出力。既然我们到了这里,只能服从命令。”宋江又陪话,再三解释。凌振回答说:“我在这里侍奉无妨,只是老母妻子都在京城,如果有人知道,必定会被杀,怎么办呢?”宋江说:“请放心,我限日取还统领。”凌振感谢道:“如果头领这样周全,我死也瞑目。”晁盖说:“先举行宴会庆祝。”

次日,厅上大聚会。众头领在喝酒的时候,宋江和众人又商议破连环马的策略。正没有好办法,只见金钱豹子汤隆站起来说:“我不才,愿意献一计。只有得到这样的军器和我的一个哥哥,才能打败连环甲马。”吴学究问道:“贤弟,你且说说用什么样的军器?你那个亲哥哥是谁?”

汤隆不慌不忙,叉手向前,说出了这样的军器和那个人。有分教:四五个头领直往京师,三千多马军尽遭毒手。正是:计就玉京擒獬豸,谋成金阙捉狻猊。究竟汤隆对众人说出了什么样的军器和那个人,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五十五回-注解

高太尉:指北宋时期的官员高俅,太尉是古代的一种官职,相当于宰相,高太尉即指高俅担任的太尉职位。

呼延灼:呼延灼,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是梁山泊起义军的敌人之一,以勇猛著称。

连环马:连环马,指古代战争中使用的一种战马排列方式,能够形成连环攻击。

武举: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考试,主要考察武艺,通过者可以成为武官。

枣木槊:古代的一种兵器,槊是一种长矛,枣木槊即指用枣木制成的长矛。

百胜将军:对韩滔的尊称,表示其武艺高强,战无不胜。

天目将军:对彭玘的尊称,天目即指眼睛,表示其武艺出众,目光如炬。

牒文:古代的一种官方文书,用于传达命令或通知。

枢密院:古代的一种军事机构,负责军事和边防事务。

甲仗库:古代官府中储存武器和军装的地方。

钧旨:对上级命令的尊称,钧指尊贵,旨指命令。

战马:用于作战的战马,通常指经过训练的优良马匹。

段匹:古代货币单位,段指丝绸,匹指布料。

必胜军状:表示军队必胜的文书或誓言。

汝宁州:古代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水泊梁山:水泊梁山,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地点,梁山好汉的根据地。

聚义厅:聚义厅,梁山泊起义军的主要议事场所,也是头领们聚集的地方。

军师:古代军队中的军事顾问,相当于现代的军事参谋。

法师:古代对某些宗教或巫术人士的尊称。

百胜将韩滔:对韩滔的再次尊称,强调其武艺高强。

狼牙棍:一种古代兵器,棍头有狼牙状的装饰。

龙媒:古代对优良马匹的称呼。

兵器:用于作战的武器。

顶门:头部正上方。

心坎:心脏所在的位置,比喻核心或要害。

秦明:秦明,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是梁山好汉之一,以勇猛著称,善使狼牙棒。

韩滔:韩滔也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是梁山泊的将领,与呼延灼一同商议破敌之策。

御赐踢雪乌骓:御赐踢雪乌骓,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马,此处指呼延灼骑的良马。

林冲:林冲,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以豹子头著称,擅长使用蛇矛。

小李广花荣:花荣,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以射箭技艺高超著称。

天目将彭玘:彭玘,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是官军将领,以勇猛著称。

一丈青扈三娘:扈三娘,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以勇猛和武艺高强著称。

病尉迟孙立:孙立,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以勇猛和武艺高强著称。

红缨面具,铜铃雉尾:红缨面具,铜铃雉尾,古代军队中的装饰,此处指梁山好汉的装备。

鸣金收军:鸣金收军,古代军事用语,指用锣声等信号召回军队。

仗义行仁:仗义行仁,指秉持正义,行善事。

捐躯保奏:捐躯保奏,指不惜牺牲生命以保奏某事。

梁山水泊:梁山水泊是《水浒传》中的梁山泊,是梁山好汉的根据地,位于今山东省境内。

铁环连锁:指用铁环将马匹连锁在一起,形成连环马,增加战斗的连贯性和冲击力。

步军:步军是指徒步作战的士兵,与骑兵相对。

策应:策应是指在战斗中相互支援,互相配合。

伏兵:伏兵是指在战斗中预先埋伏的军队,用于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

搦呼延灼出马交战:搦呼延灼出马交战,即挑战呼延灼出来交战。

一丈青:一丈青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即扈三娘,梁山泊的将领。

三阮:三阮是指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他们是梁山泊的三位好汉。

水军:水军是指擅长水战的士兵,通常指在水上作战的军队。

傍牌遮护:傍牌是指船上用以遮挡的木板,遮护可以保护船上人员不受箭矢伤害。

鸭嘴滩:鸭嘴滩,指地形像鸭嘴的滩地,可能是一个地名。

石勇:石勇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是梁山泊的将领。

时迁:时迁是《水浒传》中的人物,以擅长偷盗著称。

孙新:孙新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是梁山泊的将领。

顾大嫂:顾大嫂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是梁山泊的女将。

号船:号船是指有特殊标志的船只,用于紧急情况下快速传递信息。

抚慰:抚慰是指安慰、慰问。

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句话意思是胜利和失败是军事活动中经常发生的事情,表达了对战争结果的一种豁达态度。

肃清山寨:肃清山寨是指彻底消灭山贼,清除敌对势力。

火炮飞打:火炮飞打是指用火炮远程攻击,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凌振:凌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擅长使用火器,被称为神炮手。

轰天雷:轰天雷是凌振的别称,寓意其火炮威力巨大。

四百州:四百州是指凌振的技艺名闻全国,被赞誉为四百州的炮手。

烟火药料:烟火药料是指制造火药和其他火攻武器的原料。

炮石:炮石是指用于火炮发射的石弹。

炮架:炮架是指支撑火炮的支架。

吴学究:吴学究,即智多星吴用,梁山泊起义军中的智囊,以智谋著称。

宋江:宋江,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是梁山泊起义军的首领,以智谋和忠诚著称。

晁盖:晁盖,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梁山泊起义军头领之一,与宋江并称梁山泊的两大领袖。

公孙胜:公孙胜,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梁山泊起义军头领之一,擅长道术,有预言能力。

火炮:火炮,古代的一种火器,通过发射火球或爆炸物来攻击敌人。

棹船:棹船,划船,指用桨划动船只。

芦苇:芦苇,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常用于遮蔽或作为船只的材料。

风火二炮:风火二炮,指能够引发风火效应的火器。

泊边:泊边,指停泊船只的地方。

舵橹:舵橹,船的舵和桨,控制船只的方向和速度。

轰天雷凌振:轰天雷凌振,指凌振使用的一种强大的火器,因其威力巨大而得名。

彭玘:彭玘,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是梁山泊起义军头领之一。

金钱豹子汤隆:金钱豹子汤隆,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以武艺高强著称。

玉京:玉京,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这里可能指某种理想的境地。

獬豸:獬豸,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这里可能比喻敌人。

金阙:金阙,指金色的宫殿,这里可能指朝廷。

狻猊:狻猊,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这里可能比喻敌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五十五回-评注

当日宋江弃了小寨,便都起身且上关来。

这一句描绘了宋江带领众人放弃小寨,前往关上的情景。‘弃’字表现出宋江的果断和决绝,而‘上关’则暗示了接下来的战斗将更加激烈。

晁盖、公孙胜接到聚义厅上,问道:‘似此如何破敌?’动问未绝,早听得山下炮响,一连放了三个火炮,两个打在水里,一个直打到鸭嘴滩边小寨上。

此段通过晁盖、公孙胜的对话,展现了敌军的攻势,炮响和火炮的描述,增强了战场的紧张气氛。

宋江见说,心中展转忧闷。众头领尽皆失色。

宋江的‘忧闷’和众头领的‘失色’都体现了对敌军火力的恐惧,同时也反映了宋江在梁山泊的地位和影响力。

吴学究道:‘若得一人诱引凌振到水边,先捉了此人,方可商议破敌之法。’晁盖道:‘可着李俊、张横、张顺、三阮六人棹船,如此行事;岸上朱仝、雷横,如此接应。’

吴学究的计谋体现了智取之策,通过诱敌深入,先擒凌振,再商议破敌之策,既展示了智谋,又凸显了梁山泊头领间的默契。

李俊、张横上到对岸,便去炮架子边呐声喊,把炮架推翻。

李俊、张横的行动迅速果断,‘呐声喊’和‘把炮架推翻’表现了他们的英勇和策略。

凌振追至芦苇滩边,看见一字儿摆着四十余只小船,船上共有百十余个水军。

此句通过凌振的视角,展现了梁山泊水军的阵势,‘一字儿摆着’和‘百十余个’强调了阵势的密集和人数的众多。

水底下早钻起三四百水军,尽把船尾楔子拔了,水都滚入船里来。

这一句描绘了水军战术的巧妙,通过水下动作破坏敌船,展示了梁山泊水军的战斗力。

凌振急待回船,船尾舵橹已自被拽下水底去了。

凌振的狼狈逃跑,突显了梁山泊水军的强大和凌振的无奈。

呼延灼恨了半晌,只得引了人马回去。

呼延灼的无奈和愤怒,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军事指挥的复杂性。

有诗为证:‘凌振素称神炮手,金轮子母一窝风。如何失却惊天手,反被生擒水泊中。’

此诗既是对凌振的评价,也是对梁山泊水军实力的赞美。

且说众头领捉得轰天雷凌振,解上山寨,先使人报知。

此句表现了梁山泊头领对凌振的重视,以及他们对胜利的庆祝。

宋江便同满寨头领下第二关迎接。见了凌振,连忙亲解其缚,便埋怨众人道:‘我教你们礼请统领上山,如何恁的无礼!’

宋江的‘埋怨’既是对凌振的尊重,也是对部下的责备,体现了梁山泊头领的领导风范。

汤隆不慌不忙,叉手向前,说出这般军器和那个人来。

汤隆的镇定自若和自信,为接下来的计策铺垫了基础。

有分教:四五个头领直往京师,三千余马军尽遭毒手。

此句预示了梁山泊下一步的行动,以及他们对抗官军的决心和实力。

正是:计就玉京擒獬豸,谋成金阙捉狻猊。

此诗是对梁山泊头领智慧和勇气的赞美,同时也预示了他们的下一步行动将取得胜利。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五十五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77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