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施耐庵(约1296年-1371年),元代小说家,是《水浒传》的作者之一。他的作品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百姓疾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水浒传》是元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在梁山泊聚集,反抗腐败的朝廷和不公正社会的故事。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英雄事迹。小说通过丰富的情节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示了社会不公、官民矛盾和对抗暴政的精神。它不仅是对农民起义的赞扬,也通过各种人物的抒发,展示了忠诚、义气与悲剧性的命运。该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深刻影响了后代的文学和文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五十七回-原文
徐宁教使钩镰枪宋江大破连环马
诗曰:人生切莫恃英雄,术业精粗自不同。
猛虎尚然逢恶兽,毒蛇犹自怕蜈蚣。
七擒孟获奇诸葛,两困云长羡吕蒙。
珍重宋江真智士,呼延顷刻入囊中。
话说晁盖、宋江、吴用、公孙胜与众头领就聚义厅上启请徐宁教使钩镰枪法。
众人看徐宁时,果然一表好人物:六尺五六长身体,团团的一个白脸,三牙细黑髭髯,十分腰细膀阔。
曾有一篇《西江月》,单道着徐宁模样:
臂健开弓有准,身轻上马如飞。
弯弯两道卧蚕眉,凤翥鸾翔子弟。
战铠细穿柳叶,乌巾斜带花枝。
常随宝驾侍丹墀,神手徐宁无对。
当下徐宁选军已罢,便下聚义厅来,拿起一把钩镰枪自使一回。
众人见了喝采。
徐宁便教众军道:但凡马上使这般军器,就腰胯里做步上来,上中七路,三钩四拨,一搠一分,共使九个变法。
若是步行使这钩镰枪,亦最得用。
先使八步四拨,荡开门户,十二步一变,十六步大转身,分钩、镰、搠、缴;
二十四步,那上攒下,钩东拨西;
三十六步,浑身盖护,夺硬斗强。
此是钩镰枪正法。
就一路路敷演,教众头领看。
众军汉见了徐宁使钩镰枪,都喜欢。
就当日为始,将选拣精锐壮健之人,晓夜习学。
又教步军藏林伏草,钩蹄拽腿,下面三路暗法。
不到半月之间,教成山寨五七百人。
宋江并众头领看了大喜,准备破敌。
有诗为证:
四拨三钩通七路,共分九变合神机。
二十四步那前后,一十六翻大转围。
破锐摧坚如拉朽,搴旗斩将有神威。
闻风已落高俅胆,此法今无古亦稀。
却说呼延灼自从折了彭玘、凌振,每日只把马军来水边搦战。
山寨中只教水军头领牢守各处滩头,水底钉了暗桩。
呼延灼虽是在山西、山北两路出哨,决不能勾到山寨边。
梁山泊却叫凌振制造了诸般火炮,尽皆完备,克日定时下山对敌。
学使钩镰枪军士已都学成本事。
宋江道:不才浅见,未知合众位心意否?
吴用道:愿闻其略。
宋江道:明日并不用一骑马军,众头领都是步战。
孙吴兵法却利于山林沮泽。
却将步军下山,分作十队诱敌。
但见军马冲掩将来,都望芦苇荆棘林中乱走。
却先把钩镰枪军士埋伏在彼,每十个会使钩镰枪的,间着十个挠钩手。
但见马到,一搅钩翻,便把挠钩搭将入去捉了。
平川窄路也如此埋伏。
此法如何?
吴学究道:正如此藏兵捉将。
徐宁道:钩镰枪并挠钩,正是此法。
宋江当日分拨十队步军人马:刘唐、杜迁引一队,穆弘、穆春引一队,杨雄、陶宗旺引一队,朱仝、邓飞引一队,解珍、解宝引一队,邹渊、邹润引一队,一丈青、王矮虎引一队,薛永、马麟引一队,燕顺、郑天寿引一队,杨林、李云引一队。
这十队步军先行下山,诱引敌军。
再差李俊、张横、张顺、三阮、童威、童猛、孟康九个水军头领,乘驾战船接应。
再叫花荣、秦明、李应、柴进、孙立、欧鹏六个头领,乘马引军,只在山边搦战。
凌振、杜兴专放号炮。
却叫徐宁上、汤隆总行招引使钩镰枪军士。
中军宋江、吴用、公孙胜戴宗、吕方、郭盛,总制军马,指挥号令。
其余头领俱各守寨。
宋江分拨已定。
是夜三更,先载使钩镰枪军士过渡,四面去分头埋伏已定。
四更,却渡十队步军过去。
凌振、杜兴载过风火炮架上高埠去处,竖起炮架,阁上火炮。
徐宁、汤隆各执号带渡水。
平明时分,宋江守中军人马,隔水擂鼓,呐喊摇旗。
呼延灼正在中军帐内,听得探子报知,传令便差先锋韩滔先来出哨,随即锁上连环甲马。
呼延灼全身披挂,骑了踢雪乌骓马,仗着双鞭,大驱军马杀奔梁山泊来。
隔水望见宋江引着许多军马。
呼延灼教摆开马军。
先锋韩滔来与呼延灼商议道:‘正南上一队步军,不知是何处来的?’
呼延灼道:‘休问他何处军,只顾把连环马冲将去。’
韩滔引着五百马军飞哨出去。
又见东南上一队军兵起来,却欲分兵去哨,只见西南上又有起一队旗号,招飐呐喊。
韩滔再引军回来,对呼延灼道:‘南边三队贼兵,都是梁山泊旗号。’
呼延灼道:‘这厮许多时不出来厮杀,必有计策。’
说犹未了,只听得北边一声炮响。
呼延灼骂道:‘这炮必是凌振从贼,教他施放。’
众人平南一望,只见北边又拥起三队旗号。
呼延灼道:‘此必是贼人奸计。我和你把人马分为两路,我去杀北边人马,你去杀南边人马。’
正欲分兵之际,只见西边又是四路人马起来,呼延灼心慌。
又听的正北上连珠炮响,一带直接到土坡上;那一个母炮周回接着四十九个子炮,名为子母炮,响处风威大作。
呼延灼军兵不战自乱,急和韩滔各引马步军兵四下冲突。
这十队步军,东赶东走,西赶西走。
呼延灼看了大怒,引兵望北冲将来。
宋江军兵尽投芦苇中乱走。
呼延灼大驱连环马,卷地而来。
那甲马一齐跑发,收勒不住,尽望败苇折芦之中、枯草荒林之内跑了去。
只听里面唿哨响处,钩镰枪一齐举手,先钩倒两边马脚,中间的甲马便自咆哮起来。
那挠钩手军士一齐搭住,芦苇中只顾缚人。
呼延灼见中了钩镰枪计,便勒马回南边去赶韩滔。
背后风火炮当头打将下来。
这边那边,漫山遍野,都是步军追赶着。
韩滔、呼延灼部领的连环甲马,乱滚滚都攧入荒草芦苇之中,尽被捉了。
二将情知中了计策,纵马去四面跟寻马军,夺路奔走时,更兼那几条路上麻林般摆着梁山泊旗号,不敢投那几条路走。
一直便望西北上来。
行不到五六里路,早拥出一队强人,当先两个好汉拦路,一个是没遮拦穆弘,一个是小遮拦穆春。
拈两条朴刀,大喝道:‘败将休走!’
呼延灼忿怒,舞起双鞭,纵马直取穆弘、穆春。
略斗四五合,穆春便走,呼延灼只怕中了计,不来追赶,望正北大路而走。
山坡下又转出一队强人,当先两个好汉拦路,一个是两头蛇解珍,一个双尾蝎解宝。
各挺钢叉,直奔前来。
呼延灼舞起双鞭,来战两个。
斗不到五七合,解珍、解宝拔步便走,呼延灼赶不过半里多路,两边钻出二十四把钩镰枪,着地卷将来。
呼延灼无心恋战,拨转马头望东北上大路便走。
又撞着王矮虎、一丈青夫妻二人截住去路。
呼延灼见路径不平,四下兼有荆棘遮拦,拍马舞鞭,杀开条路直冲过去。
王矮虎、一丈青赶了一直,赶不上,自回山听令。
呼延灼自投东北上去了。
杀的大败亏输,雨零星散。
有诗为证:
十路军兵振地来,将军难免剥床灾。
连环铁骑如烟散,喜得孤身出九垓。
话分两头。
且说宋江鸣金收军回山,各请功赏。
三千连环甲马,有停半被钩镰枪拨倒,伤损了马蹄,剥去皮甲,把来做菜马食;二停多好马,牵上山去喂养,作坐马。
带甲军士,都被生擒上山。
五千步军,被三面围得紧急,有望中军躲的,都被钩镰枪拖翻捉了;望水边逃命的,尽被水军头领围裹上船去,拽过滩头,拘捉上山。
先前被拿去的马匹并捉去军士,尽行复夺回寨。
把呼延灼寨栅尽数拆来,水边泊内,搭盖小寨。
再造两处做眼酒店房屋等项。
仍前着孙新、顾大嫂、石勇、时迁两处开店。
刘唐、杜迁拿得韩滔,把来绑缚解到山寨。
宋江见了,亲解其缚,请上厅来,以礼陪话,相待筵宴,令彭玘、凌振说他入伙。
韩滔也是七十二煞之数,自然义气相投,就梁山泊做了头领。
宋江便教修书,使人往陈州搬取韩滔老小来山寨中完聚。
宋江喜得破了连环马,又得了许多军马、衣甲、盔刀添助,每日做筵席庆喜。
仍旧调拨各路守把,提防官兵,不在话下。
却说呼延灼折了许多官军人马,不敢回京。
独自一个骑着那匹踢雪乌骓马,把衣甲拴在马上,于路逃难。
却无盘缠,解下束腰金带,卖来盘缠。
在路寻思道:‘不想今日闪得我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却是去投谁好?’
猛然想起:‘青州慕容知府旧与我有一面相识,何不去那里投奔他?却打慕容贵妃的关节,那时再引军来报仇未迟。’
在路行了二日,当晚又饥又渴,见路旁一个村酒店,呼延灼下马,把马拴在门前树上,入来店内,把鞭子放在桌上,坐下了,叫酒保取酒肉来吃。
酒保道:“小人这里只卖酒。要肉时,村里却才杀羊,若要,小人去回买。”呼延灼把腰里料袋解下来,取出些金带倒换的碎银两,把与酒保道:“你可回一脚羊肉与我煮了,就对付草料喂养我这匹马。今夜只就你这里宿一宵,明日自投青州府里去。”
酒保道:“官人,此间宿不妨,只是没好床帐。”呼延灼道:“我是出军的人,但有歇处便罢。”酒保拿了银子自去买羊肉。
呼延灼把马背上捎的衣甲取将下来,松了肚带,坐在门前。等了半晌,只见酒保提一脚羊肉归来,呼延灼便叫煮了,回三斤面来打饼,打两角酒来。
酒保一面煮肉打饼,一面烧脚汤与呼延灼洗了脚,便把马牵放屋后小屋下。酒保一面切草煮料。
呼延灼先讨热酒吃了一回。少刻肉熟,呼延灼叫酒保,也与他些酒肉吃了,分付道:“我是朝廷军官,为因收捕梁山泊失利,待往青州投慕容知府。你好生与我喂养这匹马,是今上御赐的,名为踢雪乌骓马。明日我重重赏你。”
酒保道:“感承相公,却有一件事教相公得知。离此间不远有座山,唤做桃花山。山上有一伙强人,为头的是打虎将李忠,第二个是小霸王周通。聚集着五七百小喽啰,打家劫舍,如常来搅扰村坊。官司累次着仰捕盗官军来收捕他不得,相公夜间须用小心省睡。”
呼延灼说道:“我有万夫不当之勇,便道那厮们全伙都来,也待怎生?只与我好生喂养这匹马。”吃了一回酒肉饼子,酒保就店里打了一铺,安排呼延灼睡了。
一者呼延灼连日心闷,二乃又多了几杯酒,就和衣而卧,一觉直睡到三更方醒。只听得屋后酒保在那里叫屈起来。
呼延灼听得,连忙跳将起来,提了双鞭,走去屋后问道:“你如何叫屈?”酒保道:“小人起来上草,只见篱笆推翻,被人将相公的马偷将去了。远远地望见三四里火把尚明,一定是那里去了。”
有诗为证:舟横瀚海摧残舵,车入深山坏却辕。不日呼延须入伙,降魔殿里有因缘。
且说呼延灼道:“那里正是何处?”酒保道:“眼见得那条路上,正是桃花山小喽啰偷得去了。”呼延灼吃了一惊,便叫酒保引路,就田塍上赶了二三里,火把看看不见,正不知投那里去了。
呼延灼说道:“若无了御赐的马,却怎地是好?”酒保道:“相公明日须去州里告了,差官军来剿捕,方才能勾这匹马。”呼延灼闷闷不已,坐到天明,早叫酒保挑了衣甲,径投青州来。
到城里时,天色已晚了,不敢见官,且在客店里歇了一夜。次日天晓,径到府堂阶下,参拜了慕容知府。
知府大惊,问道:“闻知将军收捕梁山泊草寇,如何却到此间?”呼延灼只得把上项诉说了一遍。
慕容知府听了道:“虽是将军折了许多人马,此非慢功之罪,中了贼人奸计,亦无奈何。下官所辖地面多被草寇侵害,将军到此,可先扫清桃花山,夺取那匹御赐的马,却收伏二龙山、白虎山,未为晚矣。一发剿捕了时,下官自当一力保奏,再教将军引兵复仇如何?”
呼延灼再拜道:“深谢恩相主监!若蒙如此复仇,誓当效死报德。”慕容知府教请呼延灼去客房里暂歇,一面更衣宿食。
那挑甲酒保,自叫他回去了。
一住三日。呼延灼急欲要这匹御赐马,又来禀复知府,便教点军。
慕容知府传点马步军二千,借与呼延灼,又与了一匹青鬃马。
呼延灼谢了恩相,披挂上马,带领军兵前来报仇,径往桃花山进发。
且说桃花山上打虎将李忠与小霸王周通,自得了这匹踢雪乌骓马,每日在山上庆喜饮酒。
当日有伏路小喽啰报道:“青州军马来也!”小霸王周通起身道:“哥哥守寨,兄弟去退官军。”便点起一百小喽啰,绰枪上马,下山来迎敌官军。
却说呼延灼引起二千军马,来到山前,摆开阵势。
呼延灼当先出马,厉声高叫:“强贼早来受缚!”小霸王周通将小喽啰一字摆开,便挺枪出马。
怎生打扮?有诗为证:身着团花宫锦服,手持走水绿沉枪。面阔体强身似虎,尽道周通小霸王。
当下呼延灼见了周通,便纵马向前来战,周通也跃马来迎。二马相交,斗不到六七合,周通气力不加,拨转马头往山上便走。
呼延灼赶了一直,怕有计策,急下山来扎住寨栅,等候再战。
却说周通回寨里,见李忠诉说:“呼延灼武艺高强,遮拦不住,只得且退山上。倘或他赶到寨前来,如之奈何?”
李忠道:“我闻二龙山宝珠寺,花和尚鲁智深在彼,多有人伴,更兼有个甚么青面兽杨志,又新有个行者武松,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不如写一封书,使小喽啰去那里求救。若解得危难,拚得投托他大寨,月终纳他些进奉也好。”
周通道:“小弟也多知他那里豪杰,只恐那和尚记当初之事,不肯来救。”
李忠笑道:“他那时又打了你,又得了我们许多金银酒器去,如何倒有见怪之心?他是个直性的好人,使人到彼,必然亲引军来救应。”
周通道:“哥哥也说得是。”就写了一封书,差两个了事的小喽啰,从后山踅将下去,取路投二龙山来。
行了两日,早到山下,那里小喽啰问了备细来情。
且说宝珠寺里大殿上坐着三个头领:为首是花和尚鲁智深,第二是青面兽杨志,第三是行者二郎武松。
前面山门下坐着四个小头领:一个是金眼彪施恩,原是孟州牢城施管营的儿子,为因武松杀了张都监一家人口,官司着落他家追捉凶身,以此连夜挈家逃走在江湖上;
后来父母俱亡,打听得武松在二龙山,连夜投奔入伙。
一个是操刀鬼曹正,原是同鲁智深、杨志收夺宝珠寺,杀了邓龙,后来入伙。
一个是菜园子张青,一个是母夜叉孙二娘,这是夫妻两个,原是孟州道十字坡卖人肉馒头的,亦来投奔入伙。
曹正听得说桃花山有书,先来问了详细,直去殿上禀复三个大头领知道。
智深便道:‘洒家当初离五台山时,到一个桃花村投宿,好生打了那周通撮鸟一顿。李忠那厮却来,认得洒家,却请去上山吃了一日酒,结识洒家为兄,留俺做个寨主。俺见这厮们悭吝,被俺卷了若干金银器撒开他。如今来求救,且看他说甚么。放那小喽啰上关来。’
曹正去不多时,把那小喽啰引到殿下,唱了喏,说道:‘青州慕容知府近日收得个征进梁山泊失利的双鞭呼延灼,如今慕容知府先教扫荡俺这里桃花山、二龙山、白虎山几座山寨,却借军与他收捕梁山泊复仇。俺的头领今欲启请大头领将军下山相救,明朝无事了时,情愿来纳进奉。’
杨志道:‘俺们各守山寨,保护山头,本不去救应的是。洒家一者怕坏了江湖上豪杰,二者恐那厮得了桃花山便小觑了洒家这里。可留下张青、孙二娘、施恩、曹正看守寨栅,俺三个亲自走一遭。’
随即点起五百小喽啰,六十余骑军马,各带了衣甲军器,下山径往桃花山来。
却说李忠知二龙山消息,自引了三百小喽啰下山策应。
呼延灼闻知,急引所部军马拦路列阵,舞鞭出马,来与李忠相持。
怎见李忠模样?有诗为证:
头尖骨脸似蛇形,枪棒林中独擅名。
打虎将军心胆大,李忠祖是霸陵生。
原来李忠祖贯濠州定远人氏,家中祖传靠使枪棒为生,人见他身材壮健,因此呼他做打虎将。
当时下山来与呼延灼交战。李忠如何敌得呼延灼过,斗了十合之上,见不是头,拨开军器便走。
呼延灼见他本事低微,纵马赶上山来。小霸王周通正在半山里看见,便飞下鹅卵石来。
呼延灼慌忙回马下山来。只见官军迭头呐喊。
呼延灼便问道:‘为何呐喊?’后军答道:‘远望见一彪军马飞奔而来。’
呼延灼听了,便来后军队里看时,见尘头起处,当头一个胖大和尚,骑一匹白马。
那人是谁?正是:
自从落发闹禅林,万里曾将壮士寻。
臂负千斤扛鼎力,天生一片杀人心。
欺佛祖,喝观音,戒刀禅杖冷森森。
不看经卷花和尚,酒肉沙门鲁智深。
鲁智深在马上大喝道:‘那个是梁山泊杀败的撮鸟,敢来俺这里唬吓人?’呼延灼道:‘先杀你这个秃驴,豁我心中怒气!’
鲁智深轮动铁禅杖,呼延灼舞起双鞭,二马相交,两边呐喊,斗四五十合,不分胜败。
呼延灼暗暗喝采道:‘这个和尚倒恁地了得!’两边鸣金,各自收军暂歇。
呼延灼少停,再纵马出阵,大叫:‘贼和尚,再出来!与你定个输赢,见个胜败!’鲁智深却待正要出马,侧首恼犯了这个英雄,叫道:‘大哥少歇,看洒家去捉这厮。’那人舞刀出马。
来战呼延灼的是谁?正是:
曾向京师为制使,花石纲累受艰难。
虹霓气逼斗牛寒。
刀能安宇宙,弓可定尘寰。
虎体狼腰猿臂健,跨龙驹稳坐雕鞍。
英雄声价满梁山。
人称青面兽,杨志是军班。
当时杨志出马来与呼延灼交锋,两个斗到四十余合,不分胜败。
呼延灼见杨志手段高强,寻思道:‘怎地那里走出这两个来?好生了得,不是绿林中手段。’
杨志也见呼延灼武艺高强,卖个破绽,拨回马跑回本阵。
呼延灼也勒转马头,不来追赶。
两边各自收军。
鲁智深便和杨志商议道:‘俺们初到此处,不宜逼近下寨,且退二十里,明时却再来厮杀。’
带领小喽啰,自过附近山岗下寨去了。
却说呼延灼在帐中纳闷,心内想道:‘指望到此势如劈竹,便拿了这伙草寇,怎知却又逢着这般对手。我直如此命薄!’
正没摆布处,只见慕容知府使人来唤道:‘叫将军且领兵回来,保守城中。今有白虎山强人孔明、孔亮,引人马来青州借粮,怕府库有失,特令来请将军回城守备。’
呼延灼听了,就这机会,带领军马,连夜回青州去了。
次日,鲁智深与杨志、武松又引了小喽啰摇旗呐喊,直到山下来,看时,一个军马也无了,倒吃了一惊。
山上李忠、周通引人下来,拜请三位头领上到山寨里,杀牛宰马,筵席相待,一面使人下山,探听前路消息。
且说呼延灼引军回到城下,却见了一彪军马正来到城边。
为头的乃是白虎山下孔太公儿子毛头星孔明、独火星孔亮。
两个因和本乡一个财主争竞,把他一门良贱尽都杀了,聚集起五七百人,占住白虎山,打家劫舍。
因为青州城里有他的叔叔孔宾,被慕容知府捉下,监在牢里。
孔明、孔亮特地点起山寨小喽啰来打青州,要救叔叔孔宾。
正迎着呼延灼军马,两边撞着,敌住厮杀。
呼延灼便出马到阵前。慕容知府在城楼上观看,见孔明当先挺枪出马。
怎生模样?有诗为证:
白虎山中间气生,学成武艺敢相争。
性刚智勇身形异,绰号毛头是孔明。
当时孔明便挺枪出马,直取呼延灼。
两马相交,斗到二十余合,呼延灼要在知府面前显本事,又值孔明武艺不精,只办得架隔遮拦,斗到间深里,被呼延灼就马上把孔明活捉了去。
孔亮只得引了小喽啰便走。
慕容知府在敌楼上指着,叫呼延灼引军去赶。
官兵一掩,活捉得百十余人。
孔亮大败,四散奔走,至晚寻个古庙安歇。
却说呼延灼活捉得孔明,解入城中,来见慕容知府。
知府大喜,叫把孔明大枷钉下牢里,和孔宾一处监收。
一面赏劳三军,一面管待呼延灼,备问桃花山消息。
呼延灼道:‘本待是瓮中捉鳖,手到拿来,无端又被一伙强人前来救应。数内一个和尚,一个青脸大汉,二次交锋,各无胜败。这两个武艺不比寻常,不是绿林中手段,因此未曾拿得。’
慕容知府道:‘这个和尚便是延安府老种经略帐前军官提辖鲁达,今次落发为僧,唤做花和尚鲁智深。这一个青脸大汉亦是东京殿帅府制使官,唤做青面兽杨志。再有一个行者,唤做武松,原是景阳冈打虎的武都头,也如此武艺高强。这三个占住二龙山,打家劫舍,累次抵敌官军,杀了三五个捕盗官,直至如今,未曾捉得。’
呼延灼道:‘我见这厮们武艺精熟,原来却是杨制使和鲁提辖,名不虚传。恩相放心,呼延灼已见他们本事了,只在早晚,一个个活捉了解官。’
知府大喜,设筵管待已了,且请客房内歇。
不在话下。
却说孔亮引领败残人马,正行之间,猛可里树林中撞出一彪军马,当先一筹好汉。
怎生打扮?有《西江月》为证:
直裰冷披黑雾,戒箍光射秋霜。
额前剪发拂眉长,脑后护头齐项。
顶骨数珠灿白,杂绒绦结微黄。
钢刀两口迸寒光,行者武松形像。
孔亮见了是武松,慌忙滚鞍下马,便拜道:‘壮士无恙!’
武松连忙答礼,扶起问道:‘闻知足下弟兄们占住白虎山聚义,几次要来拜望,一者不得下山,二乃路途不顺,以此难得相见。今日何事到此?’
孔亮把救叔叔孔宾陷兄之事,告诉了一遍。
武松道:‘足下休慌。我有六七个弟兄,见在二龙山聚义。今为桃花山李忠、周通被青州官军攻击得紧,来我山寨求救。鲁、杨二头领引了孩儿们先来与呼延灼交战,两个厮并了他一日,呼延灼夜间去了。山寨中留我弟兄三个筵宴,把这匹御赐马送与我们。今我部领头队人马回山,他二位随后便到。我叫他去打青州,救你叔兄如何?’
孔亮拜谢武松。
等了半晌,只见鲁智深、杨志两个并马都到。
武松引孔亮拜见二位,备说:‘那时我与宋江在他庄上相会,多有相扰。今日俺们可以义气为重,聚集三山人马,攻打青州,杀了慕容知府,擒获呼延灼,各取府库钱粮,以供山寨之用,如何?’
鲁智深道:‘洒家也是这般思想。便使人去桃花山报知,叫李忠、周通引孩儿们来,俺三处一同去打青州。’
杨志便道:‘青州城池坚固,人马强壮,又有呼延灼那厮英勇。不是俺自灭威风,若要攻打青州时,只除非依我一言,指日可得。’
武松道:‘哥哥,愿闻其略。’
那主办者志言无数句,话不一席,有分教:
青州百姓,家家瓦裂烟飞:
水浒英雄,个个摩拳擦掌。
直教同声相应归山寨,
一气相随聚水滨。
毕竟杨志对武松说出怎地打青州,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五十七回-译文
徐宁教使钩镰枪宋江大破连环马
诗曰:人生切莫恃英雄,术业精粗自不同。猛虎尚然逢恶兽,毒蛇犹自怕蜈蚣。七擒孟获奇诸葛,两困云长羡吕蒙。珍重宋江真智士,呼延顷刻入囊中。
话说晁盖、宋江、吴用、公孙胜与众头领就聚义厅上启请徐宁教使钩镰枪法。众人看徐宁时,果然一表好人物:六尺五六长身体,团团的一个白脸,三牙细黑髭髯,十分腰细膀阔。
曾有一篇《西江月》,单道着徐宁模样:臂健开弓有准,身轻上马如飞。弯弯两道卧蚕眉,凤翥鸾翔子弟。战铠细穿柳叶,乌巾斜带花枝。常随宝驾侍丹墀,神手徐宁无对。
当下徐宁选军已罢,便下聚义厅来,拿起一把钩镰枪自使一回。众人见了喝采。徐宁便教众军道:‘但凡马上使这般军器,就腰胯里做步上来,上中七路,三钩四拨,一搠一分,共使九个变法。若是步行使这钩镰枪,亦最得用。先使八步四拨,荡开门户,十二步一变,十六步大转身,分钩、镰、搠、缴;二十四步,那上攒下,钩东拨西;三十六步,浑身盖护,夺硬斗强。此是钩镰枪正法。’就一路路敷演,教众头领看。
众军汉见了徐宁使钩镰枪,都喜欢。就当日为始,将选拣精锐壮健之人,晓夜习学。又教步军藏林伏草,钩蹄拽腿,下面三路暗法。不到半月之间,教成山寨五七百人。
宋江并众头领看了大喜,准备破敌。有诗为证:四拨三钩通七路,共分九变合神机。二十四步那前后,一十六翻大转围。破锐摧坚如拉朽,搴旗斩将有神威。闻风已落高俅胆,此法今无古亦稀。
却说呼延灼自从折了彭玘、凌振,每日只把马军来水边搦战。山寨中只教水军头领牢守各处滩头,水底钉了暗桩。
呼延灼虽是在山西、山北两路出哨,决不能勾到山寨边。梁山泊却叫凌振制造了诸般火炮,尽皆完备,克日定时下山对敌。
学使钩镰枪军士已都学成本事。宋江道:‘不才浅见,未知合众位心意否?’吴用道:‘愿闻其略。’宋江道:‘明日并不用一骑马军,众头领都是步战。孙吴兵法却利于山林沮泽。却将步军下山,分作十队诱敌。但见军马冲掩将来,都望芦苇荆棘林中乱走。却先把钩镰枪军士埋伏在彼,每十个会使钩镰枪的,间着十个挠钩手。但见马到,一搅钩翻,便把挠钩搭将入去捉了。平川窄路也如此埋伏。此法如何?’吴学究道:‘正如此藏兵捉将。’徐宁道:‘钩镰枪并挠钩,正是此法。’
宋江当日分拨十队步军人马:刘唐、杜迁引一队,穆弘、穆春引一队,杨雄、陶宗旺引一队,朱仝、邓飞引一队,解珍、解宝引一队,邹渊、邹润引一队,一丈青、王矮虎引一队,薛永、马麟引一队,燕顺、郑天寿引一队,杨林、李云引一队。
这十队步军先行下山,诱引敌军。再差李俊、张横、张顺、三阮、童威、童猛、孟康九个水军头领,乘驾战船接应。
再叫花荣、秦明、李应、柴进、孙立、欧鹏六个头领,乘马引军,只在山边搦战。凌振、杜兴专放号炮。
却叫徐宁上、汤隆总行招引使钩镰枪军士。中军宋江、吴用、公孙胜戴宗、吕方、郭盛,总制军马,指挥号令。
其余头领俱各守寨。宋江分拨已定。是夜三更,先载使钩镰枪军士过渡,四面去分头埋伏已定。
四更,却渡十队步军过去。凌振、杜兴载过风火炮架上高埠去处,竖起炮架,阁上火炮。
徐宁、汤隆各执号带渡水。平明时分,宋江守中军人马,隔水擂鼓,呐喊摇旗。
呼延灼正在中军帐内,听到探子报告,便下令先锋韩滔先去巡视,随后把连环甲马锁好。呼延灼全副武装,骑着踢雪乌骓马,手持双鞭,率领大军杀向梁山泊。从远处看到宋江带着许多军马。呼延灼命令摆开马军阵容。先锋韩滔来和呼延灼商议说:“正南边有一队步兵,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呼延灼说:“不管他们从哪里来,只管用连环马冲过去。”韩滔带领五百骑兵飞快地出去侦察。接着又看到东南边有一队军兵升起,正想分兵去侦察,突然西南边又出现一队旗帜,招兵呐喊。韩滔再次带军回来,对呼延灼说:“南边有三队敌军,都是梁山泊的旗帜。”呼延灼说:“这个敌人这么久不出来交战,肯定有计策。”话音刚落,只听到北边一声炮响。呼延灼骂道:“这炮一定是凌振这个叛徒放的。”众人朝南边望去,只见北边又出现了三队旗帜。呼延灼说:“这肯定是敌人的奸计。我们分兵两路,我去杀北边的敌人,你去杀南边的敌人。”正要分兵的时候,只见西边又有四路人马出现,呼延灼感到慌乱。又听到正北边连续炮响,炮声直达土坡上;那一个母炮周围接着四十九个子炮,叫做子母炮,炮声响起,风势大作。呼延灼的军队未经战斗就自乱起来,急忙和韩滔各自带领马步军兵四处冲突。这十队步兵,东边追赶就往东跑,西边追赶就往西跑。呼延灼看了非常生气,带领军队朝北边冲去。宋江的军队都往芦苇丛中乱跑。呼延灼大力驱使连环马,卷地而来。那些甲马一起奔跑,无法控制,都跑到了败苇折芦、枯草荒林之中。只听里面哨声响起,钩镰枪一齐举起,先钩倒两边马脚,中间的甲马便自行咆哮起来。挠钩手士兵一齐抓住,在芦苇中只管捆绑人。呼延灼见中了钩镰枪的计策,便勒马回南边去追赶韩滔。背后风火炮当头打将下来。这边那边,漫山遍野,都是步兵追赶着。韩滔、呼延灼率领的连环甲马,乱纷纷都跌入荒草芦苇之中,全都被捉了。两位将领知道中了计策,骑马去四面寻找马军,夺路逃跑时,发现那几条路上都挂着梁山泊的旗帜,不敢走那些路。只能一直往西北方向跑。跑了五六里路,突然出现一队强人,前面两个好汉拦路,一个是没遮拦穆弘,一个是小遮拦穆春。他们各自拿着两条朴刀,大声喊道:“败军之将,休想逃走!”呼延灼愤怒,挥舞双鞭,纵马直取穆弘、穆春。打了四五回合,穆春便逃走,呼延灼怕中了计,不敢追赶,朝正北的大路逃跑。山坡下又转出一队强人,前面两个好汉拦路,一个是两头蛇解珍,一个是双尾蝎解宝。他们各自拿着钢叉,直冲过来。呼延灼挥舞双鞭,迎战两个。打了不到五七回合,解珍、解宝便退走,呼延灼追不上半里多路,两边突然钻出二十四把钩镰枪,着地卷将过来。呼延灼无心恋战,掉转马头朝东北方向的大路逃跑。又撞上王矮虎、一丈青夫妻二人截住去路。呼延灼见路途不平,四下都是荆棘遮挡,拍马挥鞭,杀开一条路直冲过去。王矮虎、一丈青追赶不上,只好回山听令。呼延灼独自朝东北方向去了。打得大败,兵马散乱。有诗为证:十路军马震动大地来,将军难免被俘之灾。连环铁骑如烟散去,幸得孤身逃出九重天。
话说分两头。且说宋江听到锣声,收兵回山,各自请功受赏。三千连环甲马,有一半被钩镰枪拨倒,马蹄受伤,皮甲被剥,用来喂马;剩下的一半好马,牵到山上喂养,作为战马。穿着铠甲的士兵,都被活捉上山。五千步兵,被三面包围得紧紧的,想往中军逃的,都被钩镰枪拖倒捉住;想往水边逃的,都被水军头领围裹上船,拉过滩头,拘捕上山。先前被捉去的马匹和士兵,全部夺回营寨。把呼延灼的营寨全部拆毁,在水边泊内,搭建小寨。再建两处酒店房屋等设施。还是让孙新、顾大嫂、石勇、时迁两处开店。刘唐、杜迁捉到了韩滔,把他绑起来解到山寨。宋江见到,亲自解开他的绑绳,请他上厅,以礼相待,设宴款待,让彭玘、凌振劝说他加入梁山泊。韩滔也是七十二煞之一,自然义气相投,就在梁山泊做了头领。宋江便派人写信,派人去陈州接韩滔的家人来山寨团聚。宋江因破了连环马,又得到了许多军马、衣甲、盔刀,每日设宴庆贺。仍旧调拨各路守卫,提防官兵,不在此赘述。
再说呼延灼损失了许多官军士兵,不敢回京。他独自骑着那匹踢雪乌骓马,把衣甲挂在马上,在路上逃难。没有盘缠,便解下腰间的金带,卖来路费。在路上想:“没想到今天竟然到了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投的地步。那去投奔谁好呢?”突然想起:“青州慕容知府以前和我有一面之交,何不去那里投奔他?再通过慕容贵妃的关系,那时再带兵来报仇也不迟。”
走了两天路后,当天晚上又饿又渴,看到路边有一个村庄酒店,呼延灼下马,把马拴在门前的大树上,走进店里,把鞭子放在桌子上,坐下来,叫酒保拿酒和肉来吃。
酒保说:‘我这里只卖酒。要肉的话,村里刚杀了羊,如果要,我去买。’呼延灼从腰里的料袋里取出一些金带换的碎银子,给酒保说:‘你去买一只羊肉回来,就用来喂我这匹马。今晚就住在这里,明天我自己去青州府。’
酒保说:‘官人,这里住宿没问题,只是没有好的床帐。’呼延灼说:‘我是出兵的人,只要有地方歇息就好。’酒保拿着银子自己去买羊肉。
呼延灼从马背上取下衣物,解开肚带,坐在门前。等了半天,只见酒保提着一只羊肉回来,呼延灼就叫他煮了,还要三斤面来烙饼,再打两角酒。
酒保一边煮肉烙饼,一边烧水给呼延灼洗脚,然后把马牵到屋后的一个小屋里。酒保一边切草煮饲料。
呼延灼先要了一回热酒喝。过了一会儿肉熟了,呼延灼叫酒保,也给他一些酒肉吃,吩咐说:‘我是朝廷的军官,因为收捕梁山泊的强盗失利,要去青州投奔慕容知府。你好好照顾这匹马,是皇上御赐的,名叫踢雪乌骓马。明天我重重赏你。’
酒保说:‘感谢相公,但有一件事要告诉相公。离这里不远有一座山,叫做桃花山。山上有一伙强盗,头领是打虎将李忠,第二个人是小霸王周通。他们聚集了五七百个小喽啰,打家劫舍,经常来骚扰村庄。官府多次派兵来抓捕他们,但都没有成功,相公晚上要小心,不要睡觉。’
呼延灼说:‘我有万夫不当之勇,就算他们全伙都来,又能怎么样?只要好好照顾这匹马就好。’喝了一回酒肉饼子后,酒保就在店里打了一铺,安排呼延灼休息。一方面呼延灼连日心情沉重,另一方面又喝了几杯酒,就穿着衣服睡觉,一直睡到三更才醒来。
只听到屋后有酒保在那里喊冤。呼延灼听到后,立刻跳起来,拿起双鞭,走到屋后问:‘你怎么喊冤?’酒保说:‘我起来上草,只见篱笆被推倒了,有人偷了相公的马。远远地看到三四里外还有火把亮着,一定是被他们带走了。’
有诗为证:‘舟横瀚海摧残舵,车入深山坏却辕。不日呼延须入伙,降魔殿里有因缘。’呼延灼说:‘那是什么地方?’酒保说:‘看样子,那条路上,正是桃花山的小喽啰偷走的。’呼延灼吃了一惊,就叫酒保带路,沿着田埂追了二三里,火把渐渐看不见了,不知道马会去哪里。
呼延灼说:‘如果没有了御赐的马,怎么办呢?’酒保说:‘相公明天必须去州里报告,派官军来剿捕,才能找回这匹马。’呼延灼闷闷不乐,一直坐到天亮,早早就叫酒保挑了衣物,直接去青州。
到城里时,天色已晚,不敢见官,先在客店里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直接到府堂下,拜见了慕容知府。
知府大惊,问道:‘听说将军去收捕梁山泊的草寇,怎么却到这里来了?’呼延灼只得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
慕容知府听了说:‘虽然将军损失了许多人马,但这不是懈怠的罪过,而是中了敌人的奸计,也无可奈何。我所管辖的地方多次被强盗侵害,将军到了这里,可以先清理桃花山,夺回那匹御赐的马,然后再收服二龙山、白虎山,也不算晚。一旦剿捕成功,我会全力保奏,再让将军领兵复仇如何?’
呼延灼再次拜谢说:‘非常感谢恩相的关照!如果能够这样复仇,我发誓一定效死报恩。’慕容知府让呼延灼去客房里暂时休息,一面更衣休息。
那个挑甲的酒保,自己被送回去了。
住了三天。呼延灼急于要回那匹御赐的马,又来禀报知府,就下令点兵。
慕容知府下令点齐马步军二千人,借给呼延灼,还给了他一匹青鬃马。
呼延灼感谢了恩相,披挂上马,带领军队前来报仇,直接向桃花山进发。
至于桃花山上的打虎将李忠和小霸王周通,自从得到了这匹踢雪乌骓马,每天都在山上欢庆饮酒。
当天,有伏路的小喽啰报告说:‘青州的军队来了!’小霸王周通起身说:‘哥哥守寨,我去迎战官军。’就点起一百个小喽啰,拿着枪上马,下山来迎战官军。
呼延灼带领两千军马来到山前,摆开阵势。呼延灼当先出马,大声喊道:‘强盗快快束手就擒!’小霸王周通把小喽啰一字排开,便挺枪出马。
呼延灼见到周通,就纵马向前挑战,周通也跃马相迎。两马相交,打了六七回合,周通体力不支,拨转马头往山上逃跑。
呼延灼追赶了一阵,怕有埋伏,急忙下山来扎住营寨,等待再战。
周通回到寨里,见李忠诉说:‘呼延灼武艺高强,我抵挡不住,只能先退到山上。如果他追到寨前来,怎么办?’
李忠说:‘我听说二龙山的宝珠寺,花和尚鲁智深在那里,还有很多人伴,还有个青面兽杨志,还有一个行者武松,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不如写一封信,派小喽啰去那里求救。如果解了危难,就投靠他大寨,每月给他一些贡品也好。’
周通笑着说:‘我也知道那里的豪杰,只怕那个和尚记得当初的事情,不肯来救。’
李忠笑着说:‘他那时又打了你,又抢了我们许多金银酒器,怎么会怨恨我们?他是个直性子的人,派人去,他一定会亲自领兵来救援。’
周通说:‘哥哥说得对。’就写了一封信,派了两个能办事的小喽啰,从后山绕下去,取路去二龙山。
走了两天,早到了山下,那里的小喽啰问明了情况。
话说宝珠寺的大殿上坐着三位头领:首位是花和尚鲁智深,第二位是青面兽杨志,第三位是行者二郎武松。在山门下坐着四位小头领:一个是金眼彪施恩,他是孟州牢城施管营的儿子,因为武松杀了张都监一家,官府追捕凶犯,他带着家人连夜逃到江湖上;后来父母去世,得知武松在二龙山,又连夜投奔加入。一个是操刀鬼曹正,他原本和鲁智深、杨志一起夺取宝珠寺,杀了邓龙,后来加入。一个是菜园子张青,一个是母夜叉孙二娘,他们是夫妻,原来在孟州道十字坡卖人肉馒头,也来投奔加入。曹正听说桃花山有信,先去打探详细情况,然后直接到殿上禀报三个大头领。鲁智深说:“我当初离开五台山时,到一个桃花村投宿,好好地教训了那周通一顿。李忠那家伙认出我,请我上山喝酒,认我做兄弟,留我在山上做寨主。我看他们太小气,就卷走了不少金银器物,然后离开。现在他们来求救,看看他说些什么。放那个小喽啰上来。”曹正没过多久,就把那个小喽啰带到殿下,行了一礼,说道:“青州慕容知府最近收编了梁山泊失利的双鞭呼延灼,现在慕容知府先派他来扫荡我们这里的桃花山、二龙山、白虎山几座山寨,然后借给他军队去收捕梁山泊复仇。我们的头领想要请大头领下山相救,明天事情解决了,愿意来缴纳贡品。”杨志说:“我们各自守着自己的山寨,保护山头,本来不去救应的。但我一方面怕坏了江湖上豪杰的名声,另一方面也担心那家伙得了桃花山就会小看我们这里。留下张青、孙二娘、施恩、曹正看守山寨,我们三个亲自去一趟。”随即点起五百小喽啰,六十多骑兵,各自带着装备,下山直奔桃花山。
李忠得知二龙山的消息,自己带领三百小喽啰下山接应。呼延灼得知后,急忙带领他的军队在路上列阵,挥舞着鞭子出马,和李忠交战。李忠的样子如何?有诗为证:
李忠祖籍濠州定远,家中祖传靠使枪棒为生,因为他身材壮健,所以人们叫他打虎将。当时他下山来和呼延灼交战。李忠怎么能敌得过呼延灼,打了十多个回合,见不是对手,就扔掉武器逃跑。呼延灼看他本事不怎么样,骑着马追上山来。小霸王周通在半山腰看见,就扔下鹅卵石。呼延灼慌忙回马下山。只见官军一阵呐喊。呼延灼问:“为什么呐喊?”后军回答:“远远望见一队军马飞奔而来。”呼延灼听了,就去后军队伍里看时,尘土飞扬中,最前面一个胖和尚骑着白马。那个人是谁?正是:
自从剃度闹禅林,万里曾将壮士寻。臂负千斤扛鼎力,天生一片杀人心。欺佛祖,喝观音,戒刀禅杖冷森森。不看经卷花和尚,酒肉沙门鲁智深。鲁智深在马上大声喊道:“哪个是梁山泊打败的杂种,敢来我这里吓唬人?”呼延灼说:“先杀你这个秃驴,发泄我心头的怒气!”鲁智深挥舞着铁禅杖,呼延灼舞动着双鞭,两马相交,两边呐喊,斗了四五十个回合,不分胜负。呼延灼暗暗称赞道:“这个和尚倒真有两下子!”两边鸣金,各自收军暂歇。呼延灼稍作休息,再次纵马出阵,大声喊道:“贼和尚,再出来!我要和你决一胜负,看个输赢!”鲁智深正要出马,旁边一个英雄忍不住了,叫道:“大哥先休息一下,看我去抓这厮。”那个人舞刀出马。
来和呼延灼交战的是谁?正是:
曾为京师制使,花石纲累受艰难。虹霓气逼斗牛寒。刀能安宇宙,弓可定尘寰。虎体狼腰猿臂健,跨龙驹稳坐雕鞍。英雄声价满梁山。人称青面兽,杨志是军班。当时杨志出马来和呼延灼交锋,两个斗了四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呼延灼见杨志武艺高强,心想:“怎么那里会突然出现这两个厉害的对手?不是绿林中的手段。”杨志也看出呼延灼武艺高强,故意露出破绽,拨马跑回本阵。呼延灼也勒住马头,没有追赶。两边各自收军。鲁智深就和杨志商量道:“我们刚到这里,不宜靠近下寨,先退二十里,明天再来交战。”带着小喽啰,自己到附近的山岗下寨。
呼延灼在帐中闷闷不乐,心想:“本来以为到这里形势会像劈竹一样顺利,就能抓住这帮草寇,怎么却又遇到了这样的对手。我真是命苦!”正在无可奈何之际,只见慕容知府派人前来召唤说:“叫将军暂时领兵回城,保卫城池。现在白虎山的强人孔明、孔亮,带领人马来青州借粮,担心府库有失,特地来请将军回城守备。”呼延灼听了,就趁这个机会,带领军队,连夜回青州去了。
次日,鲁智深和杨志、武松又带领小喽啰摇旗呐喊,直到山下来,一看,一个军队也没有了,吃了一惊。山上李忠、周通带领人下来,拜请三位头领上山,宰牛杀马,设宴款待,一面派人下山,打探前方的消息。
呼延灼带领军队回到城下,却见一队军马正来到城边。为首的是白虎山的孔太公的儿子毛头星孔明、独火星孔亮。两个因为和本乡一个财主争执,把那家上下一门人等都杀了,聚集起五七百人,占据白虎山,打家劫舍。因为青州城里有他的叔叔孔宾,被慕容知府抓起来,关在牢里。孔明、孔亮特地带领山寨的小喽啰来攻打青州,要救出叔叔孔宾。正碰上呼延灼的军队,两军相遇,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呼延灼出马到阵前。慕容知府在城楼上观看,见孔明手持长枪,首先出马。他的样子如何?有诗为证:
当时孔明就挺起枪冲了出去,直接向呼延灼发起攻击。两匹马相遇,交战了二十多回合,呼延灼想在知府面前展示自己的本领,而孔明的武艺又不怎么高强,只能勉强抵挡,打到深入时,被呼延灼在马上活捉了孔明。孔亮只能带着小喽啰们逃跑。慕容知府在敌楼上指着,命令呼延灼带兵去追赶。官兵一围,活捉了一百多个人。孔亮大败,四处逃窜,到了晚上就在一个古庙里休息。
呼延灼活捉了孔明,将他解到城中,去见慕容知府。知府非常高兴,让人把孔明用大枷锁起来,关进牢里,和孔宾一起监禁。一边赏赐三军,一边招待呼延灼,询问桃花山的消息。呼延灼说:‘本来以为可以像捉乌龟一样轻松抓到他们,没想到又有一伙强人前来救援。其中有一个和尚,一个青脸的大汉,两次交战,双方都没有分出胜负。这两个人的武艺非同小可,不是一般绿林好汉的水平,所以没能抓到他们。’慕容知府说:‘那个和尚就是延安府老种经略帐前的军官提辖鲁达,现在出家为僧,叫花和尚鲁智深。那个青脸大汉也是东京殿帅府的制使官,叫青面兽杨志。还有一个行者,叫武松,原本是景阳冈打虎的武都头,武艺高强。这三个人占据了二龙山,打家劫舍,多次与官军对抗,杀了三五个捕盗官,到现在还没有被捉到。’呼延灼说:‘我见他们的武艺精湛,原来他们就是杨制使和鲁提辖,名不虚传。请大人放心,呼延灼已经见识过他们的本事了,早晚之间,一个个都能活捉到官府。’知府非常高兴,设宴款待完毕后,请呼延灼到客房休息,不再多言。
孔亮带着剩下的部队正在行进,突然从树林中冲出一队军马,前面是一个英勇的汉子。他怎么打扮的呢?《西江月》中有诗为证:身穿黑色披风,头戴光亮的戒箍,额头前剪短的头发拂过眉毛,脑后护头的是齐到颈项的头发。头顶的珠串白得发亮,杂色的丝带结成微黄色的结,两把钢刀寒光闪烁,这正是行者武松的形象。
孔亮看到是武松,慌忙下马行礼,说:‘壮士您还好吗!’武松连忙还礼,扶起他问道:‘听说你们兄弟们在白虎山聚义,我几次想下山拜访,但一方面是因为不得下山,另一方面是路途不顺,所以一直没能见到。今天怎么到这里来了?’孔亮把救叔叔孔宾和陷害哥哥的事情告诉了武松。武松说:‘你不用慌张。我有六七个兄弟,现在在二龙山聚义。因为桃花山李忠、周通被青州官军攻击得很厉害,他们来我山寨求救。鲁、杨两位头领带着孩子们先来和呼延灼交战,两个交战了一天,呼延灼晚上就撤退了。山寨里留我们三个喝酒,把那匹御赐的马送给了我们。现在我的部队头队人马回山,他们两位随后就到。我叫他们去打青州,救你叔兄怎么样?’孔亮感谢武松。等了半晌,只见鲁智深、杨志两个并马到来。武松带着孔亮拜见他们两位,说:‘那时我和宋江在他庄上相遇,有很多打扰。今天我们可以以义气为重,聚集三山人马,攻打青州,杀了慕容知府,活捉呼延灼,各取府库的钱粮,用来供应山寨使用,怎么样?’鲁智深说:‘我也是这样想的。派人去桃花山通知,叫李忠、周通带着孩子们来,我们三处一起攻打青州。’杨志说:‘青州城池坚固,人马强壮,又有呼延灼那家伙英勇。不是我自己吹牛,如果要攻打青州,除非按照我说的去做,才能在短时间内成功。’武松说:‘哥哥,请告诉我你的计划。’
那主办者杨志的话有很多,不能一一列举,但可以预见的是:青州的百姓,家家户户都遭受战火,水浒的英雄们个个摩拳擦掌。正所谓同声相应,归于一处,一气相随,聚集在水边。究竟杨志对武松说了怎样攻打青州的计划,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五十七回-注解
徐宁:徐宁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以擅长使用钩镰枪而著称。在故事中,他向梁山好汉传授钩镰枪法,对梁山军队对抗官军起到了重要作用。
钩镰枪:钩镰枪是一种古代武器,由枪头和钩镰组成,可以钩住敌军,限制其行动。
宋江:宋江,梁山好汉的首领,字公明,因其智谋和领导能力被推举为梁山泊的首领。
连环马:连环马是《水浒传》中的一种特殊战术,由连环铁甲马组成,可以连环相扣,形成坚固的防御阵型。
七擒孟获:七擒孟获是指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次擒获南蛮王孟获的故事,体现了诸葛亮的智谋和仁政。
云长:云长即关羽,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以忠义著称。
吕蒙:吕蒙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以智勇双全著称。
珍重:珍重在这里表示对宋江的赞赏和敬重。
呼延灼:呼延灼,北宋末年将领,后成为梁山好汉之一,以勇猛著称,此处为官军将领,与梁山好汉交战。
彭玘:彭玘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官军将领,与呼延灼一同被梁山好汉击败。
凌振:凌振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擅长制造和使用火器。
孙吴兵法:孙吴兵法指的是孙武和吴起的兵法,孙武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吴起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
芦苇荆棘林:芦苇荆棘林是指芦苇和荆棘丛生的地区,这种地形有利于伏击和隐蔽。
挠钩手:挠钩手是指使用挠钩进行战斗的士兵,挠钩可以钩住敌军,使其无法逃脱。
号炮:号炮是古代军事中用来传递信号、指挥战斗的火炮。
号带:号带是用于指挥军队的信号带,通过不同的颜色和图案来传达命令。
中军帐内:中军帐内指的是军队中的主帐,通常由主将居住,是军队的最高指挥中心。
探子:探子是古代军队中负责侦查敌情的人,相当于现代的侦察兵。
先锋:先锋是指在军队中担任开路先锋的角色,通常是勇猛的将领。
连环甲马:连环甲马是一种古代战法,由多匹马连成一体,形成坚固的阵型,不易被分割。
梁山泊:梁山泊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们的根据地。
马军:马军是指以骑兵为主的军队,擅长快速移动和冲击。
步军:步军是指以步兵为主的军队,擅长近战和防御。
芦苇:芦苇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常用于制作编织品。
草芦:草芦是指芦苇丛,这里指草丛中。
母炮:母炮是指炮弹较大,威力较强的火炮。
子炮:子炮是指炮弹较小,威力较弱的火炮。
风火炮:风火炮是一种古代火器,可以发射火焰和炮弹。
麻林:麻林是指密集的树林,这里指梁山泊的树林。
剥床灾:剥床灾是指因战争或灾难而失去家园。
菜马食:菜马食是指用食物喂养的马,这里指被剥去皮甲的马。
坐马:坐马是指供人骑乘的马。
金带:古代官员佩戴的腰带,金带是官员身份的象征,此处呼延灼用碎银两换取羊肉,说明他可能失去了官职。
青州:青州,古代地名,位于今山东省,此处为梁山好汉与官军交战的地方。
慕容知府:慕容知府,此处为地名,同时也是官员的称呼。
慕容贵妃:慕容贵妃是指慕容知府的贵妃,即其宠妃。
村酒店:指乡村中的小酒店,是农民和行旅人休息和饮酒的地方。
料袋:古代士兵携带粮食、干粮等物品的袋子。
碎银两:指零散的银两,用于交易。
踢雪乌骓马:是《水浒传》中呼延灼的坐骑,是一匹名马,也是他身份的象征。
青州府:古代行政区划,青州是北宋时期的一个州府,位于今山东省。
收捕梁山泊草寇:指朝廷军队对梁山泊好汉的征讨。
小喽啰:小喽啰,指梁山好汉中的低级士兵或手下。
打虎将李忠:梁山泊好汉之一,以勇猛著称。
小霸王周通:梁山泊好汉之一,以勇猛和豪放著称。
二龙山:梁山泊附近的一座山,也是梁山泊好汉的活动地。
宝珠寺:宝珠寺是《水浒传》中的一个地点,是梁山泊好汉们聚义的地方之一。
花和尚鲁智深:梁山泊好汉之一,以豪放不羁和武艺高强著称。
青面兽杨志:梁山泊好汉之一,以勇猛和忠诚著称。
行者武松:梁山泊好汉之一,以勇猛和智谋著称。
鲁智深: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著名人物,绰号花和尚,以豪放、勇猛、酒量大著称。
杨志:杨志,即青面兽杨志,梁山好汉之一,原为军官,因失陷花石纲而被贬,后加入梁山。
武松:武松,梁山好汉之一,原为景阳冈打虎的武都头,以勇猛、智谋著称。
金眼彪施恩:施恩是《水浒传》中的角色,因武松之事逃亡江湖,后加入梁山。
操刀鬼曹正:曹正是《水浒传》中的角色,因参与收夺宝珠寺而加入梁山。
菜园子张青:张青是《水浒传》中的角色,以经营菜园为生,后加入梁山。
母夜叉孙二娘:孙二娘是《水浒传》中的角色,与丈夫张青一起经营酒店,后加入梁山。
桃花村:桃花村是《水浒传》中的一个地点,鲁智深在此地结识了李忠。
周通:周通是《水浒传》中的角色,桃花山的小头领,曾与鲁智深交手。
李忠:李忠是《水浒传》中的角色,桃花山的小头领,与鲁智深结为兄弟。
双鞭呼延灼:呼延灼是《水浒传》中的角色,青州慕容知府的部将,武艺高强。
五台山:五台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鲁智深曾在此出家。
邓龙:邓龙是《水浒传》中的角色,宝珠寺的恶霸。
孟州:孟州是《水浒传》中的一个地名,是梁山泊好汉们活动的地方之一。
十字坡:十字坡是《水浒传》中的一个地点,是张青和孙二娘的酒店所在地。
濠州定远:濠州定远是《水浒传》中李忠的家乡。
霸陵生:霸陵生是李忠的绰号,意为勇猛如霸陵的勇士。
花石纲:花石纲是北宋时期的一项劳役,指运送花石到东京供皇帝享用。
斗牛:斗牛是中国古代星宿名,位于天空中,常用来比喻勇猛。
毛头星孔明:孔明是《水浒传》中的角色,白虎山的好汉,以勇猛著称。
独火星孔亮:孔亮是《水浒传》中的角色,与孔明一同在白虎山聚义。
毛头星:毛头星是孔明的绰号,意为头部有毛的星宿。
独火星:独火星是孔亮的绰号,意为独占火星的星宿。
孔明:孔明,此处可能指的是孔明的一个角色,如《水浒传》中的孔明,是梁山好汉之一,因武艺不精而被呼延灼活捉。
知府:知府,古代官职,相当于现代的市长或市委书记,此处指慕容知府,是当地的地方官员。
鲁达:鲁达,即花和尚鲁智深,梁山好汉之一,原为军官,后落发为僧,以豪放不羁著称。
行者:行者,指梁山好汉中的武松,因其行走江湖的形象而得名。
御赐马:御赐马,指皇帝赐予的马匹,通常指品质上乘的战马。
摩拳擦掌:摩拳擦掌,形容人准备战斗或行动时的激动和紧张状态。
分教:分教,一种古文中的表达方式,表示即将发生的事情或即将出现的情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五十七回-评注
孔明挺枪出马,直取呼延灼,此句描绘了孔明英勇无畏的形象,‘挺枪’二字,凸显其武艺高强,‘直取’则表现了其决断果敢。两马相交,斗到二十余合,孔明武艺不精,只得架隔遮拦,斗到间深里,被呼延灼活捉,这一段描写了孔明武艺上的不足,也反映了呼延灼的英勇。
孔亮引小喽啰便走,慕容知府在敌楼上指挥,官兵掩杀,孔亮大败,四散奔走,至晚寻个古庙安歇。此段描写了孔亮的无奈与困境,也展现了官军的强大。
呼延灼活捉孔明,解入城中,见慕容知府,知府大喜,赏劳三军,管待呼延灼,备问桃花山消息。呼延灼讲述了桃花山的情况,提到了鲁智深、杨志等英雄,表现了其英勇无畏,同时也为后续情节埋下伏笔。
慕容知府对呼延灼的武艺表示赞赏,并对其捉拿鲁智深、杨志等人的决心表示支持,这反映了官府对英雄的重视,也预示了后续的冲突。
孔亮遇到武松,慌忙下马拜见,武松答礼,并询问孔亮为何到此。孔亮讲述了救叔叔孔宾陷兄之事,武松表示愿意帮助,并提到了二龙山的情况,这为后续的英雄聚义埋下伏笔。
鲁智深、杨志、武松三人商议攻打青州,鲁智深表示赞同,杨志提出了攻打青州的条件,武松询问其具体策略。这一段描写了英雄们的团结与智慧,也预示了后续的战斗。
杨志提出的攻打青州的条件,以及武松询问其策略,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同时也展现了英雄们的智谋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