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一百零七回

作者: 施耐庵(约1296年-1371年),元代小说家,是《水浒传》的作者之一。他的作品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百姓疾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水浒传》是元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在梁山泊聚集,反抗腐败的朝廷和不公正社会的故事。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英雄事迹。小说通过丰富的情节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示了社会不公、官民矛盾和对抗暴政的精神。它不仅是对农民起义的赞扬,也通过各种人物的抒发,展示了忠诚、义气与悲剧性的命运。该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深刻影响了后代的文学和文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一百零七回-原文

宋江大胜纪山军朱武打破六花阵

话说宋江统领将佐军马,杀奔荆南来。每日兵行六十里下寨。大军所过地方,百姓秋毫无犯。兵马已到纪山地方屯札。

那纪山在荆南之北,乃荆南重镇。上有贼将李怀,管领兵马三万,在山上镇守。

那李怀是李助之侄。王庆封他做宣抚使。

他闻知宋江等打破山南军,段二被擒,差人星夜到南丰飞报王庆、李助,知会说:‘宋兵势大,已被他破了两个大郡。目今来打荆南。又分调卢俊义兵将,往取西京。’

李助闻报大惊,随即进宫来报王庆。

内侍传奏入内里去,传出旨意来说道:‘教军师俟候着,大王即刻出殿了。’

李助等候了两个时辰,内里不见动静。

李助密问一个相好的近侍,说道:‘大王与段娘娘正在厮打的热闹哩。’

李助问道:‘为何大王与娘娘厮闹?’

近侍附李助的耳说道:‘大王因段娘嘴脸那个,大王久不到段娘娘宫中了。段娘娘因此蒿恼。’

李助又等了一回,有内侍出来说道:‘大王有旨,问军师还在此么?’

李助道:‘在此鹄候。’

内侍传奏进去。

少顷,只见若干内侍宫娥,簇拥着那王庆出到前殿升坐。

李助伏俯拜舞毕,奏道:‘小臣侄儿李怀申报来说:宋江等将勇兵强,打破了宛州、山南两座城池。目今宋江分拨兵马,一路取西京,一路打荆南。伏乞大王发兵去救援。’

王庆听罢,大怒道:‘宋江这夥,是水洼草寇,如何恁般猖獗!’

随即降旨,令都督杜,管领将佐十二员,兵马二万,到西京救援。

又令统军大将谢宁,统领将佐十二员,兵马二万,救援荆南。

二将领了兵符令旨,挑选兵马,整顿器械。

那伪枢密院分拨将佐,伪转运使龚正运粮草接济。

二将辞了王庆,各统领兵将,分路来援二处,不在话下。

且说宋江等兵马到纪山北十里外札寨屯兵,准备冲击。

军人侦探贼人消息的实回报。

宋江与吴用计议了,对众将说道:‘俺闻李怀手下都是勇猛的将士。纪山乃荆南之重镇。我这里将士兵马虽倍于贼,贼人据险,我处山之阴下,为敌所囚。那李怀狡猾诡谲。众兄弟厮杀,须看个头势,不得寻常看视。’

于是下令:‘将军入营,即闭门清道。有敢行者诛,有敢高言者诛。军无二令,二令者诛。留令者诛。’

传令方毕,军中肃然。

宋江教戴宗传令水军头领李俊等,将粮食船只,须谨慎堤防,陆续运到军前接济。

差人打战书去与李怀,约定次日决战。

宋先锋传信,教秦明、董平、呼延灼、徐宁、张清、琼英、金鼎、黄钺,领兵马二万,前去厮杀。

教焦挺、郁保四、段景住、石勇率领步兵二千,斩伐林木,极广吾道,以便战所。

分拨已定,宋江与其余众将,俱各守寨。

次日五更造饭,军士饭餐,马食刍料。

平明合战。

李怀统领偏将马勥、马劲、袁朗、滕戣、滕戡,兵马二万,冲杀下来。

这五个人乃贼中最骁勇者。

王庆对他做虎威将军。

当下贼兵与秦明等两军相对。

贼兵排列在北麓平阳处。

山上又有许多兵马接应。

当下两阵里旗号招展,两边列成阵势,各用强弓硬弩射住阵脚。

鼍鼓喧天,彩旗迷日。

贼阵里门旗开处,贼将袁朗骤马当先,头顶熟铜盔,身穿团花绣罗袍,乌油对嵌铠甲,骑一匹卷毛乌骓,赤脸黄须,九尺长短身材,手掿两个水磨炼钢挝,左手的重十五斤,右手的十六斤,高叫道:‘水洼草寇,那个敢上前来纳命!’

宋阵中河北降将金鼎、黄钺,要干头功,两骑马一齐抢出阵来,喝骂道:‘反国逆贼,何足为道!’

金鼎舞着一把泼风大刀,黄钺拈浑铁点钢枪,骤马直抢袁朗。

那袁朗使着两个钢挝来迎。

三骑马丁字儿摆开厮杀。

三将斗过三十合,袁朗将挝一隔,拨转马便走。

金鼎、黄钺驰马赶去。

袁朗霍地回马。

金鼎的马稍前。

金鼎正轮刀砍来,袁朗左手将挝望上一迎,铛的一声,那把刀口砍缺。

金鼎收刀不迭,早被袁朗右手一钢挝,把金鼎连盔透顶,打的粉碎,撞下马来。

黄钺马到,那根枪早刺到袁朗前心。

袁朗眼明手快,将身一闪,黄钺那根枪刺空,从右软胁下过去。

袁朗将左臂抱了两把挝,右手顺势将枪杆挟住,望后一扯,黄钺直跌入怀来。

袁朗将右手拦腰抱住,捉过马来,掷于地上。

贼兵发声喊,急抢出来,捉入阵去了。

那匹马直跑过本阵来。

宋阵里霹雳火秦明,见折了二将,心中大怒。

跃马上前,舞起狼牙棍,直取袁朗。

袁朗舞挝来迎。

两个战到五十余合,宋阵中女将琼英骤放银鬃马,挺着方天画戟,头戴紫金点翠凤冠,身穿红罗挑绣战袍,袍上罩着白银嵌金细甲,出阵来助秦明。

贼将滕戣看见是女子,拍马出阵,大笑道:‘宋江等真是草寇,怎么用那妇人上阵!’

滕戣舞着一把三尖两刃刀,接住琼英厮杀。

两个斗到十合之上,琼英将戟分开滕戣的那口刀,拨马望本阵便走。

滕戣大喝一声,骤马赶来。

琼英向鞍鞒边绣囊中,暗取石子,纽转柳腰,觑定滕戣,只一石子飞来,正中面门,皮伤肉绽,鲜血迸流,翻身落马。

琼英霍地回马赶上,复一画戟,把滕戣结果。

滕戡看见女将杀了他的哥哥,心中大怒,拍马抢出阵来,舞一条虎眼竹节钢鞭,来打琼英。

这里双鞭将呼延灼,纵马舞鞭接住厮杀。

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半斤八两的,打扮也差不多。

呼延灼是冲天角铁幞头,销金黄罗抹额,七星打钉皂罗袍,乌油对嵌铠甲,骑一匹踢雪乌难。

滕戡是交角铁幞头,大红罗抹额,百花点翠皂罗袍,乌洞戗金甲,骑一匹黄鬃马。

呼延灼只多得一条水磨八棱钢鞭。

两个在阵前左盘右旋,一来一往,斗过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那边秦明、袁朗两个,已斗到一百五十余合。

贼阵中主帅李怀,在高阜处看见女将飞石利害,折了滕戣。

即令鸣金收兵。

秦明、呼延灼见贼将骁勇,也不去追赶。

袁朗、秦明两家,各自回阵。

贼兵上山去了。

秦明等收兵回到大寨,说:‘贼将骁勇,折了金鼎、黄钺。若不是张将军夫人,却不是挫了我军锐气。’

宋江十分烦恼。

与吴学究计议道:‘似此怎么打得荆南?’

吴用叠着两个指头,画出一条计策,说道:只除如此如此。

宋江依允。

当下唤鲁智深、武松、焦挺、李逵、樊瑞、鲍旭、项充、李衮、郑天寿、宋万、杜迁、龚旺、丁得孙、石勇十四个头领,同了凌振,带领勇捷步兵五千,乘今夜月黑时分,各披软战,用短兵团牌,标枪飞刀,抄小路到山后行事。

众将遵令去了。

次日,李怀差军下战书。

宋江与吴用商议。

吴用道:‘贼人必有狡计。鲁智深等已是深入重地,可速准备交战。’

宋江批:‘即日交战。’

军人持书上山去了。

宋江仍令秦明、董平、呼延灼、徐宁、张清、琼英为前部,统领兵马二万,弓弩为表,楯戟为里,战车在前,骑兵为辅,前去冲击。

教黄信、孙立、王英、扈三娘整顿兵马一万,在营俟候。

李应、柴进、韩滔、彭玘,整顿兵马一万,也在营中俊候。

‘听吾前军号炮,你等从东西两路抄到军前。’

再教关胜、朱仝、雷横、孙新、顾大嫂、张青、张二娘,统领马步军兵二万,屯札大寨之后,防备贼人救兵到来。

分拨已定,宋江同吴用、公孙胜,亲自督战。

其余将佐守寨。

是日辰牌时分,吴用上云梯观看山形险峻,急教传令:‘军马再退后二里列阵,好教两路奇兵做手脚。’

这里列阵才完,纪山贼将李怀,统领袁朗、滕戡、马勥、马劲四个虎将,二万五千兵马。

滕戡教军士用竹竿挑着黄钺首级,押着冲阵的五千铁骑,军士都顶深盔,披铁铠,只露着一双眼睛。

马匹都带重甲,冒面具,只露得四蹄悬地。

这是李怀昨日见女将飞石打伤了一将,今日如此结束。

虽有矢石,那里甲护住了。

那五千军马,两个弓手,夹辅一个长枪手,冲突下来。

后面军士,分两路夹攻拢来。

宋兵抵当不住,望后急退。

宋江忙教把号炮施放,早被他射伤了推车的数百军士。

幸有战车挡住,因此铁骑不能上前。

车后虽有骑兵,不能上前用武。

正在危急,只听得山后连珠炮响,被鲁智深等这夥将士,爬山越岭,杀上山来。

山寨里贼兵吸有五千老弱,二个偏将。

被鲁智深等杀个罄尽,夺了山寨。

李怀等见山后变起,急退兵时,又被黄信等四将,李应等四将,两路抄杀到来。

宋江又教铳炮手打击铁骑。

贼兵大溃。

鲁智深、李逵等十四个头领,引着步兵,于山上冲击下来。

杀得贼兵雨零星散,乱窜逃生。

可惜袁朗好个猛将,被火炮打死。

李怀在后,被鲁智深打死。

马劲、滕戡被乱兵所杀。

只走了马勥一个。

夺获盔甲金鼓马匹无算。

三万军兵,杀死大半。

山上山下,尸骸遍满。

宋江收兵,计点兵士,也折了千余。

因日暮,仍札寨纪山北。

次日,宋江率领兵将上山,收拾金银粮食,放火烧了营寨。

大赏三军将士。

标写鲁智深等十五人并琼英功次。

督兵前进。

过了纪山,大兵屯札荆南十五里外。

与军师吴用计议,调拨将士,攻打城池,不在话下。

话分两头,回文再说卢俊义这支兵马,望西京进发。

逢山开路,遇水填桥。

所过地方,宝丰等处贼将武顺等,香花灯烛,献纳城池,归顺天朝。

卢俊义慰抚劝劳,就令武顺镇守城池。

因此贼将皆感泣,倾心露胆,弃邪归正。

自此卢俊义等无南顾之忧,兵马长驱直入。

不则一日,来到西京城南三十里外,地名伊阙山屯札。

探听得城中主帅是伪宣使龚端,与统军奚胜,及数员猛将,在那里镇守。

那奚统军曾习阵法,深知玄妙。

卢俊义随即与朱武计议:‘当用何策取城?’

朱武道:‘闻奚胜那厮,颇知阵法。一定要来斗敌。我兵先布下阵势,待贼兵来,慢慢地挑战。’

卢俊义道:‘军师高论极明’

随即遣调军马,向山南平坦处,排下循环八卦阵势。

等候间,只见贼兵分作三队而来。

中一队是红旗,左一队是青旗,右一队是红旗,三军齐到。

奚胜见宋军摆成阵势,便令青、红旗二军,分在左右,紥下营寨。

上云梯看了宋兵是循环八卦阵。

奚胜道:‘这个阵势谁不省得!待俺排个阵势惊他。’

令众军擂三通画鼓,竖起将台。

就台上用两把号旗招展左右,列成阵势已了,下将台来上马,令首将哨开阵势。

到阵前与卢俊义打话。

那奚统军怎生结束?但见:

金盔日耀喷霞光,银铠霜铺吞月影。

绛征袍锦绣攒成,黄鞓带珍珠钉就。

抹绿靴斜踏宝镫,描金鞓随定丝鞭。

阵前马跨一条龙,手内剑横三尺水。

奚胜勒马直到阵前,高声叫道:’你摆循环八卦阵,待要瞒谁!你却识得俺的阵么?’

卢俊义听得奚胜要斗阵法,同朱武上云梯观望贼兵阵势。

结三人为小队,合三小队为一中队,合五中队为一大队。

外方而内圆,大阵包小阵,相附联络。

朱武对卢俊义道:’此是李药师六花阵法。药师本武侯八阵,裁而为六花阵。贼将欺我这里不识他这个阵。不知就我这个八卦阵,变为八八六十四,即是武侯八阵图法,便可破他六花阵了。’

卢俊义出到阵前喝道:’量你这个六花阵,何足为奇!’

奚胜道:’你敢来打么?’

卢俊义大笑道:’量此等小阵,有何难哉!’

卢俊义入阵,朱武在将台上将号旗左招右展,变成八阵图法。

朱武教卢俊义传令杨志、孙安、卞祥,领披甲马军一千,去打阵。

今日属金,将我阵正南离位上军,一齐冲杀过去。

杨志等遵令。

擂鼓三通,众将上前,荡开贼将西方门旗,杀将入去。

这里卢俊义率马灵等将佐军兵,掩杀过去,贼兵大败。

且说杨志等杀入军中,正撞着奚胜,领着数员猛将保护,望北逃奔。

孙安、卞祥要干功绩,领兵追赶上去。

却不知深入重地。

只听得山坡后一棒锣声响,赶出一彪军来。

杨志、孙安等急退不迭。

正是:冲阵马亡青嶂下,戏波船陷绿蒲中。

毕竟这支是那里兵马?孙安等如何迎敌?且听下回分解。

此一回内,折了河北降将二员:

金鼎,黄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一百零七回-译文

宋江大胜纪山军朱武打破六花阵

话说宋江率领将领和士兵,向荆南进发。他们每天行军六十里扎营。大军所经过的地方,百姓们都安然无恙。军队已经到达纪山地区驻扎。纪山位于荆南的北部,是荆南的重要城镇。城中有贼将李怀,他统率三万士兵,在山上驻守。李怀是李助的侄子。王庆封他为宣抚使。他得知宋江等人打败了山南军,段二被俘,派人星夜赶到南丰报告王庆和李助,说:‘宋兵势力强大,已经攻下了两个大郡。现在他们正在攻打荆南。还分派了卢俊义率领的军队,去夺取西京。’李助听后非常震惊,立刻进宫报告王庆。

内侍传令,王庆即刻出殿。李助等了两个时辰,宫中没有任何动静。李助悄悄询问一个亲近的侍从,说:‘大王和段娘娘正在激烈争吵。’李助问:‘大王和娘娘为什么争吵?’侍从贴近李助的耳朵说:‘大王因为段娘娘的容貌,很久没去段娘娘的宫殿了。段娘娘因此感到生气。’李助又等了一会,有内侍出来问:‘大王有旨,问军师是否还在这里?’李助说:‘我在这里等候。’内侍传令进去。不久,只见一些内侍和宫女簇拥着王庆来到前殿,升座而坐。李助跪拜行礼完毕,奏道:‘小臣侄儿李怀报告说:宋江等人英勇善战,攻破了宛州和山南两座城池。现在宋江分派军队,一路攻打西京,一路攻打荆南。请求大王派兵救援。’

王庆听后大怒,说:‘宋江这帮人,不过是水泊草寇,怎么敢如此猖獗!’随即下令,命令都督杜,率领十二位将领,两万士兵,前往西京救援。又命令统军大将谢宁,率领十二位将领,两万士兵,前往荆南救援。两位将领接受了兵符和命令,挑选士兵,准备武器。伪枢密院分派将领,伪转运使龚正运送粮草支援。两位将领辞别王庆,各自率领军队,分路前往救援,此处不再详述。

宋江等人的军队到达纪山北十里外扎营,准备进攻。士兵们侦察到敌人的消息后,如实回报。宋江和吴用商议后,对众将说:‘我听说李怀手下都是勇猛的将士。纪山是荆南的重镇。我们这里的士兵虽然比敌人多,但敌人占据险要地形,我们处于山的北面,被敌人包围。李怀狡猾多端。众位兄弟在战斗中,必须看准时机,不能像平常一样看待。’于是下令:‘将军进入营帐,立即关闭营门,清理道路。有敢擅自行动的处死,有敢大声喧哗的处死。军令如山,违反军令的处死,留下军令的处死。’

命令刚下达,军中顿时安静下来。宋江命令戴宗传达命令,让水军头领李俊等人,小心谨慎地运送粮食船只,陆续运到军前支援。派人送去挑战书给李怀,约定次日决战。宋先锋传达命令,让秦明、董平、呼延灼、徐宁、张清、琼英、金鼎、黄钺,率领两万士兵,前去战斗。让焦挺、郁保四、段景住、石勇率领两千步兵,砍伐树木,拓宽道路,以便战斗。分派完毕,宋江和其他将领各自守卫营地。

次日五更时分准备饭食,士兵吃饭,马匹吃草料。天亮时开始战斗。李怀率领五位偏将马勥、马劲、袁朗、滕戣、滕戡,两万士兵,冲杀下来。这五个人是敌人中最勇猛的。王庆封他们为虎威将军。当时贼兵和秦明等两军相对。贼兵排列在北麓的平地上。山上还有许多士兵接应。两军旗帜飘扬,两边列成阵势,各自用强弓硬弩射住阵脚。战鼓震天,彩旗遮日。贼阵中门旗打开,贼将袁朗骑马冲在最前面,头戴熟铜盔,身穿绣有团花的罗袍,身穿乌油对嵌铠甲,骑着一匹卷毛乌骓,脸色赤红,长须,身材九尺,手持两个水磨炼钢挝,左手的重十五斤,右手的十六斤,高声喊道:‘水泊草寇,哪个敢来送死!’

宋阵中河北降将金鼎、黄钺,想要立头功,两骑马一起冲出阵来,大声骂道:‘背叛国家的逆贼,何足挂齿!’金鼎挥舞着一把泼风大刀,黄钺手持浑铁点钢枪,骑马直冲袁朗。袁朗手持两个钢挝迎击。三骑马摆成丁字形战斗。三将斗了三十回合,袁朗将挝一挡,拨转马头便走。金鼎、黄钺骑马追赶。袁朗突然回马。金鼎的马稍微领先。金鼎正要挥刀砍来,袁朗左手将挝迎面一挡,铛的一声,刀口砍缺。金鼎收刀不及,被袁朗右手一钢挝,将金鼎连盔带顶打碎,摔下马来。

黄钺骑马赶到,那根枪已经刺向袁朗前胸。袁朗眼疾手快,身体一闪,黄钺的枪刺空,从右边软胁下穿过。袁朗用左臂抱住两把挝,右手顺势抓住枪杆,向后一扯,黄钺直接跌入怀中。袁朗用右手抱住黄钺的腰,抓住马,扔到地上。

贼兵发出一声喊叫,急忙抢出来,将黄钺抓入阵中。那匹马直接跑过本阵。宋阵中的霹雳火秦明,看到两位将领被杀,心中大怒。跃上马,挥舞着狼牙棍,直取袁朗。袁朗挥舞着钢挝迎击。两人战了五十余回合,宋阵中的女将琼英骑马冲出,手持方天画戟,头戴紫金点翠凤冠,身穿红罗挑绣战袍,战袍上罩着白银嵌金细甲,出阵帮助秦明。贼将滕戣看到是女子,拍马出阵,大笑道:‘宋江这些人真是草寇,怎么用那妇人上战场!’滕戣挥舞着三尖两刃刀,与琼英交战。两人斗了十多个回合,琼英将戟分开滕戣的刀,拨马回本阵。

滕戣大喊一声,骑马追赶。

琼英向鞍鞒边绣囊中,暗取石子,纽转柳腰,觑定滕戣,只一石子飞来,正中面门,皮伤肉绽,鲜血迸流,翻身落马。

琼英立刻回马追赶,再次用画戟刺中滕戣,将其杀死。滕戡看到女将杀了自己的哥哥,心中大怒,拍马冲出阵来,挥舞着一条虎眼竹节钢鞭,向琼英攻击。这时,双鞭将呼延灼骑马挥鞭加入战斗。众将看到他们两个都是武艺高强,打扮也差不多。呼延灼戴着冲天角铁幞头,戴着销金黄罗抹额,身穿七星打钉皂罗袍,身穿乌油对嵌铠甲,骑着一匹踢雪乌难。滕戡戴着交角铁幞头,戴着大红罗抹额,身穿百花点翠皂罗袍,身穿乌洞戗金甲,骑着一匹黄鬃马。

呼延灼只是多了一条水磨八棱钢鞭。两个在阵前左盘右旋,一来一往,斗过五十余合,不分胜负。那边秦明、袁朗两个,已斗到一百五十余合。贼阵中主帅李怀,在高阜处看到女将飞石击中了滕戣。立即下令鸣金收兵。秦明、呼延灼看到贼将勇猛,也没有去追赶。袁朗、秦明两家,各自回阵。贼兵上山去了。

秦明等收兵回到大寨,说:“贼将勇猛,折了金鼎、黄钺。若不是张将军夫人,却不是挫了我军锐气。”宋江十分烦恼。与吴学究商议道:“像这样的敌军怎么打得荆南?”吴用竖起两个指头,画出一套计策,说道:只有如此如此。宋江同意。当下召唤鲁智深、武松、焦挺、李逵、樊瑞、鲍旭、项充、李衮、郑天寿、宋万、杜迁、龚旺、丁得孙、石勇十四个头领,和凌振一起,带领五千勇猛步兵,趁着夜黑,各自穿上软甲,使用短兵器、团牌、标枪和飞刀,从小路抄到山后行动。众将遵命行事。次日,李怀派人送来战书。宋江和吴学究商议。吴用说:“贼人必有诡计。鲁智深等人已经深入敌后,可以迅速准备交战。”

宋江批示:“立即交战。”士兵拿着信上山去了。宋江仍然命令秦明、董平、呼延灼、徐宁、张清、琼英为先锋,统领两万兵马,以弓弩为前锋,盾戟为后盾,战车在前,骑兵辅助,前去冲击。命令黄信、孙立、王英、扈三娘整顿一万兵马,在营中待命。李应、柴进、韩滔、彭玘,整顿一万兵马,也在营中待命。“听我前军号炮,你们从东西两路抄到军前。”再命令关胜、朱仝、雷横、孙新、顾大嫂、张青、张二娘,统领两万马步军兵,在大寨后面驻扎,防备贼人援兵到来。分派已定,宋江和吴用、公孙胜亲自督战。其余将领守寨。这天上午,吴用登上云梯观察山势,急忙下令:“军队再后退两里列阵,好让两路奇兵有行动的空间。”

这里列阵刚完,纪山贼将李怀,带领袁朗、滕戡、马勥、马劲四个猛将,两万五千兵马。滕戡命令士兵用竹竿挑着黄钺首级,带领冲阵的五千铁骑,士兵都戴着深盔,穿着铁甲,只露出一双眼睛。马匹都戴着重甲,戴着面具,只露出四蹄悬空。这是李怀昨天看到女将飞石打伤了一名将领后,今天的装扮。即使有箭矢和石块,也无法穿透这层甲胄。那五千铁骑,两个弓手夹着一个长枪手,冲击下来。后面的士兵,分两路夹攻而来。宋兵抵挡不住,急忙后退。宋江急忙下令施放号炮,早有数百名推车的士兵被射伤。幸有战车阻挡,因此铁骑无法上前。车后的骑兵,也无法上前作战。

正在危急时刻,只听到山后连珠炮响,鲁智深等这伙将士,爬山越岭,杀上山来。山寨里的贼兵只有五千老弱和两个偏将。鲁智深等人将他们杀得干干净净,夺了山寨。李怀等人看到山后发生变故,急忙撤退时,又被黄信等四将,李应等四将,两路夹击而来。宋江又命令铳炮手打击铁骑。贼兵大溃。鲁智深、李逵等十四个头领,带领步兵,从山上冲下来。杀得贼兵如雨点般散开,四处逃窜。可惜袁朗这样一个猛将,被火炮打死。李怀在后面,被鲁智深打死。马劲、滕戡被乱兵所杀。只逃走了马勥一个人。夺获了无数盔甲、金鼓和马匹。三万军兵,死去大半。山上山下,尸体遍布。宋江收兵,清点士兵,也损失了一千多人。因为天色已晚,仍然在纪山北边扎营。

次日,宋江率领兵将上山,收拾金银粮食,放火烧了营寨。大大奖赏三军将士。记录鲁智深等十五人以及琼英的功绩。督促军队前进。过了纪山,大军驻扎在荆南十五里外。和军师吴用商议,调拨将士,攻打城池,此处不详细描述。

话分两头,再来说卢俊义这支军队,向西京进发。逢山开路,遇水填桥。所过之地,宝丰等处的贼将武顺等人,献上香花灯烛,献纳城池,归顺朝廷。卢俊义安抚劝慰,就令武顺镇守城池。因此,这些贼将都感动落泪,倾心归正。从此,卢俊义等人没有南顾之忧,军队长驱直入。过了几天,来到西京城南三十里外的伊阙山驻扎。

探听到城中主帅是伪宣使龚端,和统军奚胜,以及几位猛将,在那里镇守。奚统军曾学习过阵法,深知其中的玄妙。卢俊义随即和朱武商议:“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计策攻城?”朱武说:“听说奚胜那个家伙,很懂阵法。他一定会来挑战。我们先摆好阵势,等贼兵来,再慢慢挑战。”卢俊义说:“军师的高见非常英明。”随即调动军队,在山南平坦的地方,排下循环八卦阵势。

等待间,只见贼兵分为三队而来。中间一队是红旗,左边一队是青旗,右边一队是红旗,三军齐到。奚胜看到宋军摆好了阵势,就令青旗和红旗两队,分在左右,扎下营寨。登上云梯观察宋军是循环八卦阵。奚胜说:“这个阵势谁不懂!等我来排一个阵势吓唬他们。”令众军擂起三通画鼓,竖起将台。在台上用两把号旗指挥左右,摆好阵势后,下将台来上马,令首将打开阵势。到阵前和卢俊义对话。那奚统军是如何打扮的?只见:

金色的盔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如霞的光芒,银色的铠甲在月光下铺展开像吞没月影。红色的战袍是由锦绣拼接而成的,黄色的腰带是用珍珠钉制的。绿色的靴子斜踏在宝镫上,金色的腰带随着丝鞭的摆动。在阵前,他骑的马像一条龙,手中的剑横着有三尺长。

奚胜勒住马直到阵前,高声喊道:‘你摆的是循环八卦阵,想骗谁呢!你难道不知道我的阵法吗?’卢俊义听到奚胜要斗阵法,就和朱武一起爬上云梯观看敌人的阵势。他们把三个人组成一个小队,三个小队组成一个中队,五个中队组成一个大队。外边是方形,里面是圆形,大阵套着小阵,相互连接。朱武对卢俊义说:‘这是李药师的六花阵法。药师原本是武侯的八阵,后来裁剪成了六花阵。贼将以为我们这里不认识他的阵法。但你知道吗,如果我们把八卦阵变成八八六十四,就是武侯的八阵图法,就可以破解他的六花阵了。’

卢俊义走到阵前喊道:‘你这个六花阵,算得了什么!’奚胜说:‘你敢来打吗?’卢俊义大笑说:‘这种小阵,有什么难的!’卢俊义进入阵中,朱武在将台上左右挥舞号旗,变成了八阵图法。朱武让卢俊义传令给杨志、孙安、卞祥,让他们带领一千名披甲马军去打阵。今天是属金的日子,让阵中正南离位的军马一起冲杀过去。杨志等人遵从命令。击鼓三通后,众将上前,打开了贼将西方的门旗,杀进了阵中。这里卢俊义率领马灵等将领和士兵,掩杀过去,贼兵大败。

杨志等人杀入敌军中,正遇到奚胜带着几个猛将保护,他们向北逃去。孙安、卞祥想要立功,带领士兵追赶。但他们不知道已经深入敌后。只听山坡后一声锣响,冲出一支军队。杨志、孙安等人急忙后退,但已经来不及了。正是:冲阵马亡青嶂下,戏波船陷绿蒲中。这支军队到底是谁的?孙安等人该如何应对?且听下回分解。

在这一回中,河北投降的两位将领被击败:金鼎,黄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一百零七回-注解

宋江:宋江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原为山东郓城县的一个小官吏,因误杀人被逼上梁山,成为梁山泊好汉之一,后成为梁山泊的领袖。

纪山军:纪山军是指驻扎在纪山的军队,纪山是荆南的一个重镇,由李怀统领。

朱武:《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擅长阵法。

六花阵:六花阵是一种古代军事阵法,具体阵法不详,但在古代战争中常被提及。

荆南:荆南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湖北省南部,是古代军事要地。

李怀:李怀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是李助的侄子,担任纪山军的将领。

王庆:王庆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是宋朝末年的一个反叛领袖。

宣抚使:宣抚使是古代官职,负责安抚地方,处理政务。

南丰:南丰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西省,与故事背景有关。

内侍:内侍是古代宫廷中的官员,负责传达皇帝的旨意。

大王:大王是对君王的尊称。

军师:军师是古代军事指挥官的辅助角色,负责军事谋略。

西京:西京是古代对长安(今西安)的别称,是唐朝的都城。

都督:都督是古代军事官职,负责统帅一地区的军队。

伪枢密院:伪枢密院是王庆所建立的政权机构,负责军事事务。

伪转运使:伪转运使是王庆政权下的官职,负责运输和调配物资。

水洼草寇:水洼草寇是对梁山泊好汉的贬称,意指他们像水边草丛中的盗贼一样。

偏将:偏将是指军队中的将领,通常担任副将的角色。

骁勇:骁勇指勇猛勇敢。

虎威将军:虎威将军是对勇猛将领的尊称。

泼风大刀:泼风大刀是一种古代兵器,形状像大刀,挥舞时风声如泼风。

浑铁点钢枪:浑铁点钢枪是一种古代兵器,用纯铁制成,尖端淬钢。

水磨炼钢挝:水磨炼钢挝是一种古代兵器,形状像挝,用钢制成,经过水磨工艺处理。

银鬃马:银鬃马是指鬃毛如银色的马。

方天画戟:方天画戟是一种古代兵器,形似戟,但戟头为方形,戟身有画。

红罗挑绣战袍:红罗挑绣战袍是一种华丽的战袍,用红色丝绸制成,上面有挑绣装饰。

白银嵌金细甲:白银嵌金细甲是一种精美的铠甲,用白银制成,上面嵌有金饰。

三尖两刃刀:三尖两刃刀是一种古代兵器,刀身有三尖,两侧有刃。

鞍鞒:鞍鞒是指马具中的鞍和鞒,鞍是放在马背上供人骑乘的器具,鞒是鞍下的垫子,用于保护马背。

绣囊:绣囊是一种装饰性的小袋子,上面绣有花纹,常用于装放香料、小物件等。

石子:石子在此处指用来投掷的小石头,古代战争中常用作投掷武器。

纽转柳腰:纽转柳腰形容女子身姿曼妙,如同柳枝般柔韧。

觑定滕戣:觑定是看准的意思,滕戣是古代的一种兵器,类似于长矛。

面门:面门指人的脸部。

皮伤肉绽:皮伤肉绽形容受伤严重,皮肤和肌肉都裂开了。

鲜血迸流:鲜血迸流形容血流如注。

翻身落马:翻身落马指从马上跌落下来。

画戟:画戟是一种古代兵器,形似戟,但戟身有彩绘。

结果:结果在此处指杀死。

虎眼竹节钢鞭:虎眼竹节钢鞭是一种古代兵器,鞭身有竹节装饰,如同虎眼。

呼延灼:呼延灼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是梁山好汉之一,以勇猛著称。

七星打钉皂罗袍:七星打钉皂罗袍是一种古代的军服,皂罗袍是黑色的罗袍,上面有七颗钉子装饰。

乌油对嵌铠甲:乌油对嵌铠甲是一种黑色的铠甲,对嵌指铠甲的接缝处用乌油涂抹,以增加防水性。

踢雪乌难:踢雪乌难是一种黑色的马,因其毛色如雪,故得名。

交角铁幞头:交角铁幞头是一种古代的军帽,铁幞头指帽檐上装饰有铁片。

大红罗抹额:大红罗抹额是一种红色的头巾,罗抹额指用罗纱制成的头巾。

百花点翠皂罗袍:百花点翠皂罗袍是一种皂色的罗袍,上面绣有百花图案,点翠指用翠绿色装饰。

乌洞戗金甲:乌洞戗金甲是一种黑色的铠甲,戗金指铠甲上用金色装饰。

黄鬃马:黄鬃马是一种黄色的马,鬃毛长而卷曲。

水磨八棱钢鞭:水磨八棱钢鞭是一种经过磨砺的八棱形钢鞭,质地坚硬。

左盘右旋:左盘右旋形容战斗中灵活地转动身体。

半斤八两:半斤八两比喻双方实力相当,难分胜负。

高阜:高阜指高地。

折了滕戣:折了滕戣指打伤了滕戣。

鸣金收兵:鸣金收兵是古代军队中的一种信号,表示停止战斗,收兵回营。

挫了我军锐气:挫了我军锐气指打击了我军的士气。

叠着两个指头:叠着两个指头是古代的一种计算方式,表示数数。

短兵团牌:短兵团牌是一种古代的兵器,团牌指盾牌。

标枪飞刀:标枪飞刀是古代的兵器,标枪指长矛,飞刀指投掷的短刀。

抄小路:抄小路指走小路,绕过大道。

重地:重地指重要的地方。

交战:交战指进行战斗。

号炮:号炮是古代军队中的一种信号,表示准备战斗或进攻。

军马:军马指军队。

俊候:俊候指等待。

纪山:纪山是《水浒传》中的一个地名。

伊阙山:伊阙山是《水浒传》中的一个地名。

伪宣使:伪宣使指伪朝的宣使,即伪政府的使者。

统军:统军指统领军队的将领。

玄妙:玄妙指深奥微妙。

循环八卦阵:一种古代的阵法,以八卦为基础,形成循环的阵型。

金盔:古代士兵或将领所戴的金属头盔,用于保护头部。

日耀:形容头盔上的光芒如同太阳照耀,比喻头盔非常耀眼。

喷霞光:形容头盔上的光芒如同喷涌的彩霞,形容其华丽。

银铠:古代士兵或将领所穿的银色铠甲,用于保护身体。

霜铺:比喻铠甲上如同铺满了霜,形容其光亮。

吞月影:形容铠甲上的光芒如同吞没了月亮的影子,形容其光辉。

绛征袍:古代军队的战袍,绛色,表示红色,常用于表示军队或将领的威武。

锦绣:精美的丝织品,这里指征袍上绣有精美的图案。

攒成:聚集而成,这里指锦绣图案的聚集。

黄鞓带:古代将领腰间佩戴的黄色皮带,用于固定武器或携带物品。

珍珠钉就:用珍珠作为装饰品钉在带上,形容其豪华。

抹绿靴:绿色的靴子,抹绿可能指靴子的颜色。

宝镫:古代马靴上的装饰品,宝镫通常指镶嵌有宝石的马镫。

描金鞓:用金色线条描画的皮带,鞓可能指皮带。

丝鞭:用丝线制成的鞭子,用于驱赶马匹。

阵前:指战场的前线。

识得:认识,了解。

俺:古代口语,意为“我”或“我们”。

卢俊义:《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云梯:古代战争中用于攀爬城墙的梯子。

李药师:古代军事家,此处可能指擅长阵法的将领。

武侯:指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因其军事才能而被誉为武侯。

八阵图法:诸葛亮所创的阵法,以八阵为基础,变化无穷。

六花阵法:李药师所创的阵法,以六花为基础,变化多端。

外方而内圆:阵法的外围是方形,内部是圆形,形容阵法结构。

相附联络: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杨志:《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孙安:《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卞祥:《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金鼎:古代的一种礼器,此处可能指被击败的将领。

黄钺:古代的一种象征权力的斧头,此处可能指被击败的将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一百零七回-评注

金盔日耀喷霞光,银铠霜铺吞月影。绛征袍锦绣攒成,黄鞓带珍珠钉就。

此四句描绘了一位将领的英姿飒爽,金盔银铠,色彩鲜明,形象生动。‘金盔日耀’与‘银铠霜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将领的威武。‘喷霞光’与‘吞月影’则运用了夸张手法,进一步渲染了将领的英勇形象。‘绛征袍’与‘黄鞓带’的描绘,则展现了将领的尊贵身份和装饰的华丽。

抹绿靴斜踏宝镫,描金鞓随定丝鞭。

这两句继续描绘将领的装备,‘抹绿靴’与‘描金鞓’的描绘,突出了将领的细致与考究。‘斜踏宝镫’与‘随定丝鞭’则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将领的自信与从容。

阵前马跨一条龙,手内剑横三尺水。

此两句通过夸张手法,将将领的坐骑与武器描绘得栩栩如生,‘一条龙’与‘三尺水’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将领的英勇与力量。

奚胜勒马直到阵前,高声叫道:‘你摆循环八卦阵,待要瞒谁!你却识得俺的阵么?’

此句表现了奚胜的豪迈与自信,他直接挑战对方,显示出其武艺高强且不惧对手。

卢俊义听得奚胜要斗阵法,同朱武上云梯观望贼兵阵势。

此句展示了卢俊义与朱武的智谋,他们不轻易应战,而是先观察敌人的阵势,体现了古代将领的战术素养。

结三人为小队,合三小队为一中队,合五中队为一大队。外方而内圆,大阵包小阵,相附联络。

此句描述了李药师的六花阵法,通过阵法的布局和结构,展现了古代阵法的复杂与巧妙。

朱武对卢俊义道:‘此是李药师六花阵法。药师本武侯八阵,裁而为六花阵。贼将欺我这里不识他这个阵。不知就我这个八卦阵,变为八八六十四,即是武侯八阵图法,便可破他六花阵了。’

朱武的这段话揭示了六花阵与八卦阵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八卦阵破解六花阵,体现了古代阵法之间的相互借鉴与演变。

卢俊义出到阵前喝道:‘量你这个六花阵,何足为奇!’奚胜道:‘你敢来打么?’卢俊义大笑道:‘量此等小阵,有何难哉!’

此段对话表现了卢俊义的自信与豪迈,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将领间的较量与争斗。

卢俊义入阵,朱武在将台上将号旗左招右展,变成八阵图法。

此句描述了朱武运用阵法的过程,通过号旗的变化,展现了阵法的灵活运用。

朱武教卢俊义传令杨志、孙安、卞祥,领披甲马军一千,去打阵。

此句展示了朱武的指挥才能,他通过传令调动兵力,准备与敌人交战。

今日属金,将我阵正南离位上军,一齐冲杀过去。

此句描绘了战斗的部署,通过五行属金的安排,展现了古代将领的智慧。

杨志等遵令。擂鼓三通,众将上前,荡开贼将西方门旗,杀将入去。

此句描述了战斗的激烈场面,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与英勇。

这里卢俊义率马灵等将佐军兵,掩杀过去,贼兵大败。

此句表现了卢俊义的英勇,他在战斗中率领部队取得了胜利。

且说杨志等杀入军中,正撞着奚胜,领着数员猛将保护,望北逃奔。

此句描述了战斗的转折,杨志等人的勇猛与奚胜等人的逃窜形成鲜明对比。

孙安、卞祥要干功绩,领兵追赶上去。

此句展现了孙安、卞祥的斗志,他们为了功绩而勇猛追击。

却不知深入重地。

此句揭示了孙安、卞祥的困境,他们过于冒进,陷入敌人的包围。

只听得山坡后一棒锣声响,赶出一彪军来。

此句通过声音描写,展现了敌人的突然出现,增加了战斗的紧张气氛。

杨志、孙安等急退不迭。

此句描述了杨志、孙安等人的狼狈逃窜,展现了战斗的残酷。

正是:冲阵马亡青嶂下,戏波船陷绿蒲中。

此句通过对比,描绘了战斗的惨烈,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

毕竟这支是那里兵马?孙安等如何迎敌?且听下回分解。

此句为悬念设置,引导读者期待下回的故事发展。

此一回内,折了河北降将二员:金鼎,黄钺。

此句揭示了战斗的结果,通过降将的死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牺牲。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一百零七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68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