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一百零一回

作者: 施耐庵(约1296年-1371年),元代小说家,是《水浒传》的作者之一。他的作品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百姓疾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水浒传》是元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在梁山泊聚集,反抗腐败的朝廷和不公正社会的故事。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英雄事迹。小说通过丰富的情节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示了社会不公、官民矛盾和对抗暴政的精神。它不仅是对农民起义的赞扬,也通过各种人物的抒发,展示了忠诚、义气与悲剧性的命运。该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深刻影响了后代的文学和文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一百零一回-原文

谋坟地阴险产逆踏春阳妖艳生奸

话说蔡京在武学中,查问那不听他谭兵,仰视屋角的这个官员,姓罗名戩,祖贯云安军达州人,见做武学谕。

当下蔡京怒气填胸,正欲发作。因天子驾到报来,蔡京遂放下此事,率领百官,迎接圣驾进学。拜舞山呼。

道君皇帝讲武已毕,当有武学谕罗戩,不等蔡京开口,上前俯伏,先启奏道:

武学谕小臣罗戩,冒万死,谨将淮西强贼王庆造反情形,上达圣聪。

王庆作乱淮西,五年于兹。官军不敢抵敌。童贯、蔡攸,奉旨往淮西征讨,全军覆没,惧罪隐匿,欺诳陛下,说军士水土不服,权且罢兵。

以致养成大患。王庆势愈猖獗。前月又将臣乡云安军攻破,掳掠淫杀,惨毒不忍言说。

通共占据八座军州,八十六个州县。

蔡京经体赞元,其子蔡攸,如是覆军杀将,辱国丧师。

今日圣驾未临时,犹俨然上坐谭兵,大言不惭,病狂丧心。

乞陛下速诛蔡京等误国贼臣,选将发兵,速行征剿,救生民于涂炭,保社稷以无疆。

臣民幸甚,天下幸甚!

道君皇帝闻奏大怒,深责蔡京等隐匿之罪。

当被蔡京等巧言宛奏。

天子不即加罪。

起驾还宫。

次日,又有亳州太守侯蒙,到京听调。

上书直言童贯、蔡攸,丧师辱国之罪。

并荐举:

宋江等才略过人,屡建奇功,征辽回来,又定河北。

今已奏凯班师。

目今王庆猖獗,乞陛下降敕,将宋江等先行褒赏,即着这支军马,征讨淮西,必成大功。

徽宗皇帝准奏。

随即降旨,下省院议封宋江等官爵。

省院官同蔡京等商议,回奏:

王庆打破宛州。

昨有禹州、许州、叶县三处申文告急。

那三处是东京所属州县,邻近神京。

乞陛下敕陈瓘、宋江等,不必班师回京。

着他统领军马,星夜驰救禹州等处。

臣等保举侯蒙为行军参谋。

罗戩素有韬略,着他同侯蒙到陈瓘军前听用。

宋江等正在征剿,未便升受。

待淮西奏凯,另行酌议封赏。

原来蔡京知王庆那里兵强将猛,与童贯、杨戩、高俅计议,故意将侯蒙、罗戩送到陈瓘那里。

只等宋江等败绩,侯蒙、罗戩怕他走上天去。

那时却不是一纲打尽。

话不絮繁。

却说那四个贼臣的条议,道君皇帝一一准奏。

降旨写敕,就着侯蒙、罗戩赍捧诏敕,及领赏赐金银段疋,袍服衣甲,马匹御酒等物,即日起行,驰往河北,宣谕宋江等。

又敕该部将河北新复各府州县所缺正佐官员,速行推补,勒限星驰赴任。

道君皇帝剖断政事已毕,复被王黼、蔡攸二人,劝帝到艮岳娱乐去了,不题。

且说侯蒙赍领诏敕,及赏赐将士等物,满满的装载三十五车,离了东京,望河北进发。

于路无话。

不则一日,过了壶关山,昭德府,来到威胜州。

离城尚有二十余里,遇着宋兵押解贼首到来。

却是宋江先接了班师诏敕,恰遇琼英葬母回来。

宋江将琼英母子,及叶清贞孝节义的事,擒元凶贼首的功,并乔道清、孙安等降顺天朝,有功员役,都备细写表,申奏朝廷。

就差张清、琼英、叶清,领兵押解贼首先行。

当下张清上前与侯参谋、罗戩相见已毕。

张清得了这个消息,差人驰往陈安抚、宋先锋处报闻。

陈瓘、宋江率领诸将出郭迎接。

侯蒙等捧赍圣旨入城,摆列龙亭香案,陈安抚及宋江以下诸将,整整齐齐,朝北跪着。

裴宣喝拜。

拜罢,侯蒙面南立于龙亭之左,将诏书宣读道:

制曰:朕以敬天法祖,缵绍洪基。

惟赖杰宏股肱,赞勷大业。

迩来边庭多儆,国祚少宁。

尔先锋使宋江等,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先成平虏之功,次奏静寇之绩。

朕实嘉赖。

今特差参谋侯蒙,赍捧诏书,给赐安抚陈瓘及宋江、卢俊义等,金银袍段,名马衣甲御酒等物,用彰尔功。

兹者,又因强贼王庆,作乱淮西,倾覆我城池,芟夷我人民,虔刘我边陲,荡摇我西京。

仍敕陈瓘为安抚,宋江为平西都先锋,卢俊义为平西副先锋,侯蒙为行军参谋。

诏书到日,即统领军马,星驰先救宛州。

尔等将士,协力尽忠,功奏荡平,定行对赏。

其三军头目,如钦赏未敷,着陈瓘就于河北州县内丰盈库藏中,那撮给赏,造册奏闻。

尔其钦哉!特谕。

宣和五年四月×日!

侯蒙读罢丹诏,陈瓘及宋江等山呼万岁,再拜谢恩已毕。

侯蒙取过金银段疋等项,依次照名给散。

陈安抚及宋江、卢俊义各黄金五百两,锦段十表里,锦袍一套,名马一匹,御酒二瓶。

吴用等三十四员,各赏白金二百两,采段四表里,御酒一瓶。

朱武等七十二员,各赐白金一百两,御酒一瓶。

余下金银,陈安抚设处凑足,俵散军兵已毕。

宋江复令张清、琼英、叶清,押解田虎、田豹、田彪到京师献俘去了。

公孙胜来禀:

乞兄长修五龙山龙神庙中五条龙像。

宋江依允,差匠修塑。

宋江差戴宗、马灵往谕各路守城将士,一等新官到来,即行交代,勒兵前来征剿王庆。

宋江又料理了数日。

各处新官皆到。

诸路守城将佐,统领军失,陆续到来。

宋江将钦赏银两俵散已毕。

宋江令萧让、金大坚镌勒碑石,记叙其事。

正值五月五日天中节,宋江教宋清大排筵席,庆贺太平。

请陈安抚上坐,新任太守及侯蒙、罗戩,并本州佐贰等官次之。

宋江以下,除张清赴京外,其一百单七人及河北降将乔道清、孙安、卞祥等一十七员,整整齐齐,排坐两边。

当下席间,陈瓘、侯蒙、罗戩称赞宋江等功勋。

宋江、吴用等感激三位知己。

或论朝事,或诉衷曲。

觥筹交错,灯烛辉煌,直饮至夜半方散。

次日,宋江与吴用计议,整点兵马,辞别州官,离了威胜,同陈瓘等众,望南进发。

所过地方,秋毫无犯。

百姓香花灯烛,络绎道路,拜谢宋江等剪除贼寇,我每百姓,得再见天日之恩。

不说宋江等望南征进。

再说没羽箭张清同琼英、叶清,将陷车囚解田虎等已到东京。

先将宋江书札,呈达宿太尉,并送金珠珍玩。

宿太尉转达上皇。

天子大嘉琼英母子贞孝,降敕特赠琼英母宋氏,为介休贞节县君。

着彼处有司建造坊祠,表扬贞节,春秋享祀。

封琼英为贞孝宜人,叶清为正排军,钦赏白银五十两,表扬其义。

张清复还旧日原职。

仍着三人协助宋江,征讨淮西。

功成升赏。

道君皇帝敕下法司,将反贼田虎、田豹、田彪,押赴市曹,凌迟碎剐。

当下琼英带得父母小像,禀过监斩官,将仇申、宋氏小像,悬挂法场中。

像前摆张桌子。

等到午时三刻,田虎开刀碎剐后,琼英将田虎首级,摆在桌上,滴血祭奠父母,放声大哭。

此时琼英这段事,东京已传遍了。

当日观者如垛。

见琼英哭得悲恸,无不感泣。

琼英祭奠已毕,同张清、叶清,望阙谢恩。

三人离了东京,迳望宛州进发,来助宋江征讨王庆,不在话下。

看官牢记话头,仔细听着。

且把王庆自幼至长的事,表白出来。

那王庆原是东京开封府内一个副排军。

他父亲王砉,是东京大富户。

专一打点衙门,撺唆结讼,放刁把滥,排陷良善。

因此人都让他些个。

他听信了一个风水先生,看中了一块阴地,当出大贵之子。

这块地就是王砉亲戚人家葬过的。

王砉与风水先生设计陷害。

王砉出尖,把那家告纸谎状。

官司累年,家产荡尽。

那家敌王砉不过,离了东京,远方居住。

后来王庆造反,三族皆夷。

独此家在远方官府查出是王砉被害,独得保全。

王砉夺了那块坟地,葬过父母。

妻子怀孕弥月,王砉梦虎入室,蹲踞堂西。

忽被狮兽突入,将虎衔去。

王砉觉来,老婆便产王庆。

那王庆从小浮浪。

到十六七岁,生得身雄力大,不去读书,专好斗鸡走马,使枪轮棒。

那王砉夫妻两口儿,单单养得王庆一个,十分爱恤,自来护短,凭他惯了。

到得长大,如何拘管得下。

王庆赌的是钱儿,宿的是娼儿,吃的是酒儿。

王砉夫妇也有时训诲他。

王庆逆性发作,将父母詈骂。

王砉无可奈何,只索由他。

过了六七年,把个家产费得罄尽。

单靠着一身本事,在本府充做个副排军。

一有钱钞在手,三兄四弟,终日大酒大肉价同吃。

若是有些不如意时节,拽出拳头便打。

所以众人又惧怕他,又喜欢他。

一日,王庆五更入衙画卯,干办完了执事,闲步出城南,到玉津圃游玩。

此时是徽宗政和六年,仲春天气,游人如蚁,车马如云。

正是:上苑花慵堤柳眠,游人队里杂婵娟。

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

王庆独自闲耍了一回,向那圃中一棵修他的垂杨上,将肩胛斜倚着,欲筹个相识到来,同去酒肆中吃三杯进城。

无移时,只见池北边十来个干办、虞候、伴当、养娘人等,簇着一乘轿子,轿子里面如花似朵的一个少年女子。

那女子要看景致,不用竹席。

那王庆好的是女色。

见了这般标致的女子,把个魂灵都吊下来。

认得那夥干办、虞候是枢密童贯府中人。

当下王庆远远地跟着轿子,随了那夥人来到艮岳。

那艮岳在京城东北隅,即道君皇帝所筑。

奇峰怪石,古木珍禽,亭榭池馆,不可胜数。

外面朱垣绯户,如禁门一般。

有内相、禁军看守,等闲人脚指头儿也不敢踅到门前。

那簇人歇下轿,养娘扶女子出了轿,迳望艮岳门内,袅袅娜娜,妖妖娆娆走进去。

那看门禁军、内侍,都让开条路,让他走进去了。

原来那女子是童贯之弟童贳之女,杨戩的外孙。

童贯抚养为己女,许配蔡攸之子,却是蔡京的孙儿媳妇了。

小名叫做娇秀。

年方二八。

他禀过童贯,乘天子两日在李师师家娱乐,欲到艮岳游玩。

童贯预先分付了禁军人役,因此不敢拦阻。

那娇秀进去了两个时辰,兀是不见出来。

王庆那厮,呆呆地在外面守着,肚里饥饿。

踅到东街酒店里买些酒肉,忙忙地吃了六七杯,恐怕那女子去了,连帐也不算,向便袋里摸出一块二钱重的银子,丢与店小二道:

少停便来算帐。

王庆再踅到艮岳前,又停了一回,只见那女子同了养娘,轻移莲步,走出艮岳来。

且不上轿,看那艮岳外面的景致。

王庆踅上前去,看那女子时,真个标致。

有混江龙词为证:

丰资毓秀,那里个金屋堪收。

点樱桃小口,横秋水双眸。

若不是昨夜晴开新月皎,怎能得今朝肠断小梁州。

芳芬绰约蕙兰俦,香飘雅丽芙蓉袖。

两下里心猿,都被月引花钩。

王庆看到好处,不觉心头撞鹿,骨软筋麻,好便似雪狮子向火,霎时间酥了半边。

那娇秀在人丛里睃见王庆的相貌。

凤眼浓眉如画,微须白面红颜。

顶平额阔满天仓,七尺身材壮健。

善会偷香窃玉,惯的卖俏行奸。

凝眸呆想立人前,俊俏风流无限。

那娇秀一眼睃着王庆风流,也看上了他。

当有干办、虞候喝开众人,养娘扶娇秀上轿。

众人簇拥着,转东过西,却到酸枣门外岳庙里来烧香。

王庆又跟随到岳庙里。

人山人海的挨挤不开。

众人见是童枢密处虞候、干办,都让开条路。

那娇秀下轿进香。

王庆挨踅上前,却是不能近身。

又恐随从人等叱咤,假意与庙祝厮熟,帮他点烛烧香。

一双眼不住的溜那娇秀。

娇秀也把眼来频睃。

原来蔡攸的儿子,生来是憨呆的。

那娇秀在家听得几次媒婆传说是真,日夜叫屈怨恨。

今日见了王庆风流俊俏,那小鬼头儿春心也动了。

当下童府中一个董虞候,早已瞧科。

认得排军王庆。

董虞候把王庆劈脸一掌打去,喝道:‘这个是什么人家宅眷!你是开封府一个军健,你好大胆!如何也在这里挨挨挤挤?待俺对相公说了,教你这颗驴头安不牢在颈上。’

王庆那敢则声,抱头鼠窜,奔出庙门来。

噀一口唾,叫声道:‘啐!我直恁这般呆!癞虾蟆怎想吃天鹅肉!’

当晚忍气吞声,惭愧回家。

谁知那娇秀回府,倒是日夜思想。

厚贿侍婢,反去问那董虞候,教他说王庆的详细。

侍婢与一个薛婆子相熟,同他做了马泊六,悄地勾引王庆,从后门进来。

人不知,鬼不觉,与娇秀勾搭。

王庆那厮喜出望外,终日饮酒。

光阴荏苒,过了三月。

正是乐极生悲。

王庆一日吃得烂醉如泥,在本府正排军张斌面前,露出马脚。

遂将此事彰扬开去,不免吹在童贯耳朵里。

童贯大怒,思想要寻罪过摆拨他,不在话下。

且说王庆因此事发觉,不敢再进童府去了。

一日在家闲坐。

此时已是五月下旬,天气炎热。

王庆掇条板凳,放在天井中乘凉。

方起身入屋里去拿扇子,只见那条板凳,四脚搬动,从天井中走将入来。

王庆喝声道:‘奇怪!’飞起右脚,向板凳只一脚踢去。

王庆叫声道:‘阿也,苦也!’不踢时万事皆休,一踢时,迍邅立至。

正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毕竟王庆踢这板凳,为何叫苦起来?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一百零一回-译文

谋坟地阴险产逆踏春阳妖艳生奸

话说蔡京在武学中,查问那不听他谈兵,仰视屋角的这个官员,姓罗名戩,祖籍云安军达州人,现担任武学谕。当时蔡京怒气冲冲,正想发作。因为天子驾到,消息传来,蔡京便放下此事,带领百官迎接圣驾进入武学。大家跪拜高呼。道君皇帝讲完武学,武学谕罗戩不等蔡京开口,上前跪拜,先禀奏道:“武学谕小臣罗戩,冒着万死,谨将淮西强贼王庆造反的情况,上报陛下。王庆在淮西作乱已经五年。官军不敢抵挡。童贯、蔡攸奉旨前往淮西征讨,全军覆没,他们害怕罪行暴露,隐瞒事实,欺骗陛下,说士兵水土不服,暂时停止用兵。以至于养成了大患。王庆的势力越来越猖獗。上个月又攻破了我的家乡云安军,掠夺杀害,惨不忍睹。总共占领了八座军州,八十六个州县。蔡京作为经体赞元,他的儿子蔡攸,如此损兵折将,辱国丧师。今天圣驾未到时,他还在那里大谈兵法,毫无羞耻之心,疯狂得失去理智。请陛下迅速诛杀蔡京等误国的奸臣,选派将领发兵,迅速征剿,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保国家长治久安。臣民都感到幸运,天下都感到幸运!”道君皇帝听后大怒,严厉责备蔡京等隐瞒罪行。但蔡京等人巧言令色,天子没有立即处罚他们。于是起身返回皇宫。

次日,又有亳州太守侯蒙到京听调。上书直言童贯、蔡攸丧师辱国的罪行。并推荐说:“宋江等人才出众,屡建奇功,征辽回来,又平定了河北。现在已经凯旋班师。如今王庆猖獗,请陛下降旨,先褒奖宋江等人,立即派这支军队征讨淮西,必定能建立大功。”徽宗皇帝批准了他的奏请。随即降旨,让省院商议封赏宋江等人的官职。省院官员与蔡京等人商议后,回奏说:“王庆攻破宛州。昨天禹州、许州、叶县三处紧急上报。这三处是东京所属的州县,靠近神京。请陛下敕令陈瓘、宋江等人,不必班师回京。让他们率领军队,星夜驰援禹州等地。我们推荐侯蒙为行军参谋。罗戩素有谋略,让他与侯蒙一同到陈瓘军前听用。宋江等人正在征剿,不便立即晋升。等到淮西平定后,再另外商议封赏。”原来蔡京知道王庆那里兵强马壮,与童贯、杨戩、高俅商议,故意将侯蒙、罗戩送到陈瓘那里。只等宋江等人败北,侯蒙、罗戩怕他们逃之夭夭。那时就不会一网打尽了。话不赘述。那四个奸臣的提议,道君皇帝一一批准。降旨写下敕令,让侯蒙、罗戩携带诏书和赏赐的金银、绸缎、袍服、铠甲、马匹、御酒等物,立即出发,前往河北,宣谕宋江等人。又敕令相关部门,将河北新复各府州县缺少的正佐官员,迅速补缺,限期快速赴任。道君皇帝处理完政事后,又被王黼、蔡攸二人劝诱,到艮岳娱乐去了。

且说侯蒙携带诏书和赏赐的物品,满满装了三十五车,离开东京,前往河北。在路上无话可说。过了几天,过了壶关山,来到昭德府,又到了威胜州。离城还有二十多里,遇到宋兵押解贼首前来。原来宋江已经接到班师诏书,恰巧琼英回来安葬母亲。宋江将琼英母子、叶清贞的孝节义举、擒拿元凶贼首的功绩,以及乔道清、孙安等人归顺天朝,有功的士兵,都详细写成奏章,上报朝廷。于是派遣张清、琼英、叶清,领兵押解贼首先行。张清上前与侯参谋、罗戩相见后,得知这个消息,派人快马加鞭去报告陈安抚、宋先锋。陈瓘、宋江率领众将出城迎接。侯蒙等人捧着圣旨进城,摆好龙亭香案,陈安抚及宋江以下众将,整齐地朝北跪拜。裴宣喊拜。拜完后,侯蒙面向南站在龙亭左边,宣读诏书道:“制曰:朕以敬天法祖,继承洪基。依靠各位栋梁之才,辅助大业。近来边疆多事,国运稍显安宁。你们先锋使宋江等人,跋山涉水,跨越险阻,先完成了平定北虏的功绩,接着又奏报平定敌寇的战绩。朕深感欣慰。现在特派参谋侯蒙,携带诏书,赐予安抚陈瓘及宋江、卢俊义等人金银、绸缎、名马、铠甲、御酒等物,以表彰你们的功绩。如今,强贼王庆在淮西作乱,攻陷我国城池,屠杀我国人民,侵犯我国边疆,动摇我国西京。特命陈瓘为安抚使,宋江为平西都先锋,卢俊义为平西副先锋,侯蒙为行军参谋。诏书到日,立即率领军队,星夜驰援宛州。你们将士,齐心协力,忠诚尽职,功成之后,必定重重赏赐。对于三军头目,如果赏赐不够,陈瓘可以在河北州县内丰盈库藏中,自行赏赐,造册上报。你们要恪守此令!特此敕谕。宣和五年四月×日!”侯蒙宣读完诏书,陈瓘及宋江等人高呼万岁,再次跪拜感谢皇恩。侯蒙取过金银、绸缎等物,依次分发给众人。陈安抚及宋江、卢俊义各得黄金五百两,锦缎十匹,锦袍一套,名马一匹,御酒两瓶。吴用等三十四人,各得白银二百两,绸缎四匹,御酒一瓶。朱武等七十二人,各得白银一百两,御酒一瓶。其余的金银,由陈安抚设法凑齐,分发给士兵。宋江又令张清、琼英、叶清,押解田虎、田豹、田彪到京师献俘。

公孙胜来禀报:“请求兄长修复五龙山龙神庙中的五条龙像。”宋江答应了他的请求,派人去修复塑像。

宋江派遣戴宗和马灵去通知各路守城的将士,一等新官到来,就立即交接职务,率领军队前来征讨王庆。宋江又处理了几天的事务。各处的新官都到了。各路守城的将领,统领军马,陆续到来。宋江将朝廷赏赐的银两分发给众人。宋江让萧让和金大坚雕刻碑石,记载这件事。正值五月五日端午节,宋江让宋清大摆筵席,庆祝太平。请陈安抚坐首席,新任太守及侯蒙、罗戩,以及本州的官员依次而坐。宋江以下,除了张清去京城外,其他一百零七人以及河北降将乔道清、孙安、卞祥等十七人,整齐地坐在两边。在席间,陈瓘、侯蒙、罗戩称赞宋江等人的功勋。宋江、吴用等人感激这三位知己。大家谈论朝政,诉说衷肠。杯盘交错,灯烛辉煌,一直喝到半夜才散。

次日,宋江与吴用商议,整顿兵马,告别州官,离开威胜,与陈瓘等人一起,向南进发。所经过的地方,秋毫无犯。百姓们拿着香花灯烛,络绎不绝地走在道路上,感谢宋江等人剪除贼寇,让我们这些百姓得以重见天日。

不说宋江等人向南进发的事。再说没羽箭张清与琼英、叶清,将田虎等人押解到东京。先将宋江的书信呈给宿太尉,并送上了金珠珍宝。宿太尉转达给皇上。皇上对琼英母子的贞孝大加赞赏,特赐琼英母亲宋氏为介休贞节县君。着令当地官员建造祠堂,以表扬她的贞节,春秋两季进行祭祀。封琼英为贞孝宜人,叶清为正排军,赏赐白银五十两,以表扬他们的义行。张清恢复原职。仍让他们三人协助宋江,征讨淮西。功成之后将予以升赏。道君皇帝下令法司,将反贼田虎、田豹、田彪,押赴市曹,处以极刑。当时琼英带着父母的小像,禀报了监斩官,将仇申、宋氏的小像悬挂在法场中。像前放了一张桌子。等到午时三刻,田虎被斩首后,琼英将田虎的首级放在桌上,滴血祭奠父母,放声大哭。这时琼英的事情,已经在东京传遍了。当天观看的人很多。看到琼英哭得如此悲痛,无不感动落泪。琼英祭奠完毕,与张清、叶清一起,前往皇宫感谢皇上的恩赐。三人离开东京,直接前往宛州,去帮助宋江征讨王庆。

看官要记住这个故事的开头,仔细听我讲。现在先来说说王庆从幼年到长大的一些事情。王庆原本是东京开封府的一个副排军。他的父亲王砉,是东京的大富户。他专门在官府打点关系,挑拨离间,横行霸道,陷害善良的人。因此,人们都让他三分。他听信了一个风水先生,看中了一块阴地,认为会生出一个大贵之子。这块地就是王砉亲戚家已经安葬过人的地方。王砉与风水先生合谋陷害。王砉告发那家人,谎称他们有罪。官司打了多年,那家人的家产被耗尽。那家人敌不过王砉,离开了东京,到远方居住。后来王庆造反,他的三族都被诛灭。只有这家在远方的官府查出来是王砉害的,因此得以保全。王砉夺了那块墓地,安葬了他的父母。他的妻子怀孕满月,王砉梦见老虎进入屋内,蹲坐在堂西。突然有一只狮子般的野兽冲进来,将老虎叼走。王砉醒来,他的妻子就生下了王庆。王庆从小游手好闲。十六七岁时,身材魁梧,力大无穷,不去读书,专门喜欢斗鸡走马,舞枪弄棒。王砉夫妇只养了他一个儿子,非常宠爱他,总是护着他,任他胡来。长大后,怎么也管不住他。王庆赌博、嫖妓、喝酒。王砉夫妇有时也教训他。王庆叛逆心发作,将父母骂了一通。王砉无可奈何,只能由着他。过了六七年,把家产挥霍一空。他只靠着一身本事,在本府做个副排军。一有钱就带着三兄四弟去酒楼大吃大喝。如果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挥拳打人。因此,人们既害怕他,又喜欢他。

一天,王庆五更天就进衙门画卯,办完公事后,闲逛到城南,到玉津园游玩。这时是徽宗政和六年,正是仲春时节,游人如蚁,车水马龙。正是:
上苑花慵堤柳眠,游人队里杂婵娟。
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
王庆独自游玩了一会儿,在一棵垂柳上倚着肩膀,想要等一个相识的人到来,一起去酒楼喝几杯再进城。不久,只见池北边十来个干办、虞候、伴当、养娘等人,簇着一顶轿子,轿子里坐着一位如花似玉的少女。那少女想看风景,不用竹席。王庆喜欢女色。看到这样标致的女子,他的魂都飞了。认出那群干办、虞候是枢密童贯府的人。当下王庆远远地跟着轿子,跟着那群人来到艮岳。艮岳在京城东北角,是道君皇帝所建。奇峰怪石,古木珍禽,亭台楼阁,数不胜数。外面是红色的城墙,红色的门,就像皇宫门一样。有内相、禁军看守,普通人连脚指头也不敢靠近门前。那群人歇下轿子,养娘扶着女子出了轿,袅袅娜娜,妖妖娆娆地走进去。看门的禁军、内侍,都给他们让开一条路,让他们进去了。

原来那女子是枢密童贯的弟弟童贳的女儿,杨戩的外孙。童贯将她抚养成人,许配给蔡攸的儿子,也就是蔡京的孙媳妇。小名叫娇秀。年方二八。她向童贯请示,趁天子两日在李师师家娱乐,想要去艮岳游玩。童贯事先吩咐了禁军和仆役,因此不敢阻拦。娇秀进去了两个时辰,还不见出来。王庆这厮,呆呆地在外面守着,肚子饿了。他转到东街的酒店里买了一些酒肉,匆匆忙忙地喝了六七杯,怕那女子走了,连账也不算,从口袋里摸出一块二钱重的银子,丢给店小二说:“稍后就来结账。”王庆再转到艮岳前,又等了一会儿,只见那女子和养娘,轻盈地走出艮岳来。并没有上轿,她要看艮岳外面的风景。王庆上前去看那女子时,真个标致。有混江龙词为证:
丰姿秀美,哪里有金屋可以收留。樱桃小口,秋水双眸。若不是昨夜晴空新月皎洁,怎能得今朝肠断小梁州。芬芳绰约如兰花,香气袭人如芙蓉袖。两下里心猿意马,都被月亮引,花朵勾引。

王庆看到好处,心里突然感到一阵慌乱,像是鹿被猎人惊吓到一样,骨头都软了,筋都麻了,就像雪中的狮子遇到火一样,瞬间酥软了半边。那个美丽的女子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王庆的相貌。

他凤眼浓眉,像是画出来的一样,微微的胡须,白皙的面容,红润的肤色。头顶平坦,额头宽阔,满头都是头发,身材高大健壮。他擅长偷香窃玉,习惯于卖弄风情和做坏事。他站在人群中,眼神专注地想着什么,英俊风流,魅力无限。

那个美丽的女子一眼就看到了王庆的风流俊俏,也对他产生了兴趣。这时,有干办和虞候喝令众人让开,保姆扶着娇秀上轿。众人簇拥着,转东过西,最终来到了酸枣门外的岳庙烧香。王庆也跟着来到了岳庙。人山人海,拥挤不堪。众人看到是童枢密处的虞候和干办,都给他们让出一条路。娇秀下轿进香。王庆想要靠近,但又不敢,担心被随从斥责,于是假装和庙祝很熟,帮他点烛烧香。他一双眼睛不停地偷看娇秀。娇秀也频频用眼睛看着他。

原来蔡攸的儿子,天生就有些傻。那个娇秀在家里听了几次媒婆说这是真的,日夜叫苦不迭。今天看到了王庆风流俊俏,这个小傻瓜的心也动了一下。这时,童府中的一个董虞候,早就看中了王庆。认出他是排军王庆后,董虞候一掌打过去,喝道:‘这是什么人家眷!你是开封府的一个军士,你竟敢在这里挤来挤去?等我对相公说了,让你这颗驴头别想再安在脖子上。’王庆哪里敢吭声,抱头鼠窜,奔出庙门来。他吐了一口唾沫,叫道:‘呸!我真是这么傻!癞蛤蟆怎么可能吃到天鹅肉!’当天晚上,他忍气吞声,羞愧地回家。谁知娇秀回到府中,却日夜思念他。

她贿赂了侍女,反去问那个董虞候,让他告诉王庆的详细情况。侍女和薛婆子熟悉,于是做了媒人,悄悄地引诱王庆,让他从后门进来。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察觉,他们就这样勾搭上了。王庆那个家伙喜出望外,整天都喝酒。

时间过得很快,三个月过去了。乐极生悲。有一天,王庆喝得烂醉如泥,在府中的正排军张斌面前露出了马脚。这件事传开了,不可避免地传到了童贯的耳朵里。童贯大怒,想要找他的错处,但没有说。

王庆因此事被发现了,不敢再进童府。有一天在家闲坐。这时已经是五月下旬,天气很热。王庆搬了一条板凳,放在天井里乘凉。他刚起身进屋去拿扇子,只见那条板凳,四脚动了起来,从天井里走了进来。王庆喝道:‘奇怪!’他飞起右脚,朝板凳踢了一脚。王庆叫道:‘哎呀,苦啊!’不踢的时候还好,一踢就遇到了麻烦。正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王庆踢这条板凳,为何会叫苦呢?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一百零一回-注解

蔡京:蔡京,北宋末年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曾任宰相,是北宋末年的权相之一,以擅权跋扈著称。

武学谕:武学谕,古代官职,负责管理武学教育和军事训练。

罗戩:罗戩,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宋江的盟友,担任安抚使。

天子:天子,指皇帝,古代对皇帝的尊称。

淮西:淮西,指淮河以西地区,此处指淮西地区的叛乱。

王庆:王庆,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反面人物,因不满官府而造反。

童贯:童贯,北宋末年权臣,曾任枢密使,是蔡京的党羽。

蔡攸:蔡攸,北宋时期大臣,蔡京之子。

武学:武学,指军事学术和武术技艺。

隐匿:隐匿,指隐瞒、不公开。

涂炭:涂炭,形容极端困苦的境地。

社稷:社稷,古代指国家,也指国家的根本。

褒赏:褒赏,表扬并赏赐。

班师:班师,指军队凯旋而归。

宛州:宛州,古代地名,此处指宛州地区。

陈瓘:陈瓘,北宋官员,此处为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

宋江:宋江,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是梁山泊起义军的首领,以智谋和忠诚著称。

卢俊义:卢俊义,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泊好汉之一。

侯蒙:侯蒙,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宋江的盟友,担任安抚使。

龙神庙:龙神庙,供奉龙神的庙宇,此处指五龙山龙神庙。

龙像:龙像,指龙神庙中的龙神雕像。

戴宗:戴宗,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宋江的部下,以擅长传递消息著称。

马灵:马灵,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宋江的部下,以武艺高强著称。

天中节:天中节,即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

陈安抚:陈安抚,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宋江的盟友,担任安抚使。

州官:州官,中国古代官职,负责一州的行政事务。

威胜:威胜,中国古代地名,此处指宋江驻扎的地方。

秋毫无犯: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不侵犯百姓。

陷车囚:陷车囚,古代用陷车(一种刑具)囚禁犯人。

田虎:田虎,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反面人物,是宋江征讨的对象。

风水先生:风水先生,古代精通风水之术的人,认为通过选择合适的地理环境可以带来好运。

阴地:阴地,指风水学中认为适合安葬的墓地。

诗酒风花雪月:诗酒风花雪月,指古代文人墨客追求的诗意生活。

艮岳:艮岳,中国古代园林名,位于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

禁军:禁军,古代皇帝的亲军,负责保卫皇宫和皇帝的安全。

枢密院:枢密院,古代官署名,负责军事事务。

李师师:李师师,北宋时期著名歌妓,以美貌和才艺著称。

混江龙:混江龙,古代曲牌名,此处指一首描写女子美貌的词。

心头撞鹿:形容心情激动、慌乱,如同鹿在心中撞击,出自《左传》。比喻因为突然的喜悦或惊慌而心跳加速。

骨软筋麻:形容身体极度疲惫,无法动弹,多用于形容劳累或病后虚弱的状态。

雪狮子向火:比喻处境极不适宜,却不得不忍受。雪狮子指白色的狮子,向火则是指向火堆,比喻处于寒冷的环境中去接近火源。

娇秀: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凤眼浓眉:形容人的眼睛和眉毛非常漂亮,如同画中人物。

微须白面红颜:形容人年轻英俊,胡须稀疏,脸色白皙,面容俊美。

顶平额阔:形容人的头部形状,头顶平坦,额头宽阔,通常认为这是富贵之相。

满天仓:指人的额头宽阔,如同满天的仓库,寓意富有。

七尺身材:指人的身高约为七尺,古代一尺约合现代的0.23米,七尺约合1.61米。

偷香窃玉:比喻调戏女性,也指轻薄的行为。

卖俏行奸:指故意卖弄风情,做出轻浮的行为。

凝眸呆想:形容目光凝视,陷入沉思。

俊俏风流:形容人英俊潇洒,风度翩翩。

干办:古代官职,指官员的助手或下属。

虞候:古代官职,指官员的侍从或随从。

养娘:指年轻的女仆,负责照顾年轻女性。

轿: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由人抬着,用于载送人或物品。

酸枣:指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

岳庙:指供奉岳飞的庙宇,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名将。

童枢密:指童贯,北宋末年的权臣,曾任枢密使,掌管军事。

排军:古代军队中的一种职位,指负责编排军队的军官。

董虞候:指童府中的虞候,即官员的随从。

驴头安不牢在颈上:比喻人的地位低下,不稳定。

马泊六:古代媒人的别称,指专门介绍婚姻的人。

迍邅:形容事情不顺利,困难重重。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指自然界和人生都有不可预测的变化,可能带来好运也可能带来不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一百零一回-评注

王庆看到好处,不觉心头撞鹿,骨软筋麻,好便似雪狮子向火,霎时间酥了半边。

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王庆的内心激动和失态描绘得淋漓尽致。‘心头撞鹿’形容内心的慌乱,‘骨软筋麻’和‘雪狮子向火’则形象地表现了王庆在美色面前的无力感和酥软。这种描写手法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在欲望面前的脆弱和动摇。

那娇秀在人丛里睃见王庆的相貌。

‘睃’字在此处运用巧妙,既有观察之意,又有偷看之嫌,透露出娇秀对王庆的好奇和私心。此句为后续情节埋下伏笔,暗示了两人之间可能发生的情感纠葛。

凤眼浓眉如画,微须白面红颜。

此句通过对王庆外貌的描绘,展现了他的英俊潇洒。‘凤眼浓眉’、‘微须白面红颜’等词语,生动地勾勒出一位年轻英俊的男子形象,为后续情节中娇秀的倾心埋下伏笔。

顶平额阔满天仓,七尺身材壮健。

此句进一步描绘了王庆的外貌特征,‘顶平额阔’、‘七尺身材壮健’等词语,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为后续情节中王庆的英勇形象做铺垫。

善会偷香窃玉,惯的卖俏行奸。

此句揭示了王庆的性格特点,‘偷香窃玉’、‘卖俏行奸’等词语,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为后续情节中王庆的悲剧命运埋下伏笔。

凝眸呆想立人前,俊俏风流无限。

此句进一步描绘了王庆的风流倜傥,‘凝眸呆想’、‘俊俏风流’等词语,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为后续情节中娇秀的倾心做铺垫。

那娇秀一眼睃着王庆风流,也看上了他。

此句揭示了娇秀对王庆的倾心,‘睃’字再次运用,表现出娇秀对王庆的暗中观察和倾心。此句为后续情节中娇秀与王庆的交往埋下伏笔。

当有干办、虞候喝开众人,养娘扶娇秀上轿。

此句描绘了娇秀的身份地位,以及她受到的礼遇。‘干办’、‘虞候’等词语,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为后续情节中王庆的尴尬处境做铺垫。

众人簇拥着,转东过西,却到酸枣门外岳庙里来烧香。

此句描绘了众人前往岳庙烧香的场景,为后续情节中王庆与娇秀的相遇做铺垫。

王庆又跟随到岳庙里。

此句揭示了王庆对娇秀的执着,以及他对命运的无奈。

人山人海的挨挤不开。

此句描绘了岳庙烧香的热闹场景,为后续情节中王庆与娇秀的相遇做铺垫。

众人见是童枢密处虞候、干办,都让开条路。

此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王庆在其中的尴尬地位。

那娇秀下轿进香。

此句描绘了娇秀进入岳庙烧香的场景,为后续情节中王庆与娇秀的相遇做铺垫。

王庆挨踅上前,却是不能近身。

此句揭示了王庆对娇秀的倾心,以及他在现实面前的无奈。

又恐随从人等叱咤,假意与庙祝厮熟,帮他点烛烧香。

此句揭示了王庆的机智和圆滑,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娇秀的执着。

一双眼不住的溜那娇秀。

此句描绘了王庆对娇秀的倾心,以及他在现实面前的无奈。

娇秀也把眼来频睃。

此句揭示了娇秀对王庆的回应,为后续情节中两人的交往埋下伏笔。

原来蔡攸的儿子,生来是憨呆的。

此句揭示了娇秀的身世,以及她内心的苦闷。

那娇秀在家听得几次媒婆传说是真,日夜叫屈怨恨。

此句揭示了娇秀的内心世界,以及她对命运的无奈。

今日见了王庆风流俊俏,那小鬼头儿春心也动了。

此句揭示了娇秀对王庆的倾心,以及她在现实面前的无奈。

当下童府中一个董虞候,早已瞧科。

此句揭示了童府中的等级制度,以及董虞候对王庆的排斥。

认得排军王庆。

此句揭示了董虞候对王庆的熟悉,以及他对王庆的敌意。

董虞候把王庆劈脸一掌打去,喝道:‘这个是什么人家宅眷!你是开封府一个军健,你好大胆!如何也在这里挨挨挤挤?待俺对相公说了,教你这颗驴头安不牢在颈上。’

此句揭示了董虞候对王庆的愤怒和敌意,同时也展现了王庆在现实面前的无奈。

王庆那敢则声,抱头鼠窜,奔出庙门来。

此句揭示了王庆的胆怯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在现实面前的无力。

噀一口唾,叫声道:‘啐!我直恁这般呆!癞虾蟆怎想吃天鹅肉!’

此句揭示了王庆的失落和自嘲,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命运的无奈。

当晚忍气吞声,惭愧回家。

此句揭示了王庆的无奈和苦闷,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命运的屈服。

谁知那娇秀回府,倒是日夜思想。

此句揭示了娇秀对王庆的思念,以及她对命运的无奈。

厚贿侍婢,反去问那董虞候,教他说王庆的详细。

此句揭示了娇秀的机智和执着,同时也展现了她对王庆的倾心。

侍婢与一个薛婆子相熟,同他做了马泊六,悄地勾引王庆,从后门进来。

此句揭示了娇秀的机智和执着,同时也展现了她对王庆的倾心。

人不知,鬼不觉,与娇秀勾搭。

此句揭示了娇秀与王庆的私情,以及他们在现实面前的无奈。

王庆那厮喜出望外,终日饮酒。

此句揭示了王庆对娇秀的倾心,以及他在现实面前的无奈。

光阴荏苒,过了三月。

此句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王庆与娇秀的感情发展。

正是乐极生悲。

此句揭示了王庆悲剧命运的伏笔,同时也展现了命运的捉弄。

王庆一日吃得烂醉如泥,在本府正排军张斌面前,露出马脚。

此句揭示了王庆的失态,以及他悲剧命运的伏笔。

遂将此事彰扬开去,不免吹在童贯耳朵里。

此句揭示了王庆悲剧命运的伏笔,同时也展现了命运的捉弄。

童贯大怒,思想要寻罪过摆拨他,不在话下。

此句揭示了童贯对王庆的愤怒,以及他悲剧命运的伏笔。

且说王庆因此事发觉,不敢再进童府去了。

此句揭示了王庆的无奈和苦闷,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命运的屈服。

一日在家闲坐。

此句揭示了王庆的失落和苦闷,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命运的无奈。

此时已是五月下旬,天气炎热。

此句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王庆的生活环境。

王庆掇条板凳,放在天井中乘凉。

此句揭示了王庆的生活习惯,以及他对生活的无奈。

方起身入屋里去拿扇子,只见那条板凳,四脚搬动,从天井中走将入来。

此句揭示了王庆的遭遇,以及他悲剧命运的伏笔。

王庆喝声道:‘奇怪!’飞起右脚,向板凳只一脚踢去。

此句揭示了王庆的无奈和苦闷,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命运的屈服。

王庆叫声道:‘阿也,苦也!’不踢时万事皆休,一踢时,迍邅立至。

此句揭示了王庆的遭遇,以及他悲剧命运的伏笔。

正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此句揭示了命运的不可捉摸,以及人生的无常。

毕竟王庆踢这板凳,为何叫苦起来?且听下回分解。

此句为后续情节埋下伏笔,引发读者的好奇心。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一百零一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68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