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六回

作者: 施耐庵(约1296年-1371年),元代小说家,是《水浒传》的作者之一。他的作品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百姓疾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水浒传》是元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在梁山泊聚集,反抗腐败的朝廷和不公正社会的故事。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英雄事迹。小说通过丰富的情节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示了社会不公、官民矛盾和对抗暴政的精神。它不仅是对农民起义的赞扬,也通过各种人物的抒发,展示了忠诚、义气与悲剧性的命运。该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深刻影响了后代的文学和文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六回-原文

卢俊义分兵歙州道宋公明大战乌龙岭

诗曰:

七里滩头鼓角声,乌龙岭下战尘生。

白旄黄钺横山路,虎旅狼兵遍歙城。

天助宋江扶社稷,故教邵俊显威灵。

将军指日成功后,定使闾阎贺太平。

话说当下张横听得道没了他兄弟张顺,烦恼得昏晕了半晌,却救得苏醒。

宋江道:‘且扶在帐房里调治,却再问他海上事务。’

宋江令裴宣、蒋敬写录众将功劳。

辰巳时分,都在营前聚集。

李俊、石秀生擒吴值,三员女将生擒张道原,林冲蛇矛戳死冷恭,解珍、解宝杀了崔彧。

只走了石宝、邓元觉、王绩、晁中、温克让五人。

宋江便出榜安抚百姓,赏劳三军,把吴值、张道原解赴张招讨军前,斩首施行。

献粮袁评事,申文保举作富阳县令。

张招讨处,关领空头官诰,不在话下。

众将都到城中歇下。

左右报道:‘阮小七从江里上岸,入城来了。’

宋江唤到帐前问时,说道:‘小弟和张横和侯健、段景住带领水手,海边觅得船只,行至海盐等处,指望便使入钱塘江来。不期风水不顺,打出大洋里去了。急使得回来,又被风打破了船,众人都落在水里。侯健、段景住不识水性,落下去淹死海中。众多水手各自逃生,四散去了。小弟赴水到海口,进得赭山门,被潮直漾到半墦山,赴水回来。却见张横哥哥在五云山江里。本待要上岸来,又不知他在那地里。昨夜望见城中火起,又听得连珠炮响,想必是哥哥在杭州城厮杀,以此从江里上岸来。不知张横曾到岸也不曾?’

宋江说张横之事与阮小七知道,令和他自己两个哥哥相见了,依前管领水军头领船只。

宋江传令,先调水军头领去江里收拾江船,伺候征进睦州。

想起张顺如此通灵显圣,去涌金门外,靠西湖边建立庙宇,题名金华太保。

宋江亲去祭赛。

后来收伏方腊,把功于朝,宋江回京奏知此事,特奉圣旨,敕封为金华将军,庙食杭州。

有诗为证:

生前勇悍无人敌,死后英灵助壮图。

香火绵延森庙宇,至今血食在西湖。

再说宋江在行宫内,因思渡江以来,损折许多将佐,心中十分悲怆。

却去净慈寺修设水陆道场七昼夜,判施斛食,济拔沉冥,超度众将,各设灵位享祭,做了好事已毕。

将方天定宫中一应禁物,尽皆毁坏。

所有金银宝贝罗段等项,分赏诸将军校。

杭州城百姓俱宁,设宴庆贺。

当与军师从长计议,调兵收复睦州。

此时已是四月尽间。

忽闻报道:‘副都督刘光世并东京天使,都到杭州。’

宋江当下引众将出北关门迎接入城,就行宫开读圣旨:‘敕先锋使宋江等:收剿方腊,累建大功。敕赐皇封御酒三十五瓶,锦衣三十五领,赏赐正将。其余偏将,照名支给赏赐段匹。’

原来朝廷只知公孙胜不曾渡江收剿方腊,却不知折了许多人马。

宋江见了三十五员锦衣御酒,蓦然伤心,泪不能止。

天使问时,宋江把折了众将的话,对天使说知。

天使道:‘如此折将,朝廷怎知!下官回京,必当奏闻皇上。’

即时设宴管待天使,刘光世主席,其余大小将佐,各依次序而坐。

御赐酒宴,各各沾恩已罢。

已亡正偏将佐,留下锦衣御酒赏赐。

次日,设位遥空享祭。

宋江将一瓶御酒,一领锦衣,去张顺庙里呼名享祭,锦衣就穿泥神身上。

其余的,都只遥空焚化锦衣。

天使住了几日,送回京师。

不觉迅速光阴,早过了十数日。

张招讨差人赍文书来,催趱先锋进兵。

宋江与吴用请卢俊义商议:‘此去睦州,沿江直抵贼巢。此去歙州,却从昱岭关小路而去。今从此处分兵征剿,不知贤弟兵取何处?’

卢俊义道:‘主兵遣将,听从哥哥严令,安敢选择。’

宋江道:‘虽然如此,试看天命。’

作两队分定人数,写成两处阄子,焚香祈祷,各阄一处。

宋江拈阄得睦州,卢俊义拈阄得歙州。

宋江道:‘方腊贼巢,正在清溪县帮源洞中。贤弟取了歙州,可屯住军马,申文飞报知会,约日同攻清溪贼洞。’

卢俊义便请宋公明约量分调将佐军校:

先锋使宋江,带领正偏将佐三十六员,攻取睦州并乌龙岭:

军师吴用、关胜、花荣、秦明、李应、戴宗、朱仝、李逵、鲁智深、武松、解珍、解宝、吕方、郭盛、樊瑞、马麟、燕顺、宋清、项充、李衮、王英、扈三娘、凌振、杜兴、蔡福、蔡庆、裴宣、蒋敬、郁保四

水军头领正偏将佐七员,部领船只,随军征进睦州:

李俊、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童威、童猛、孟康

副先锋卢俊义管领正偏将佐二十八员,收取歙州并昱岭关:

军师朱武、林冲、呼延灼、史进、杨雄、石秀、单廷圭、魏定国、孙立、黄信、欧鹏、杜迁、陈达、杨春、李忠、薛永、邹渊、邹润、李立 李云、汤隆、石勇、时迁、丁得孙、孙新、顾大嫂、张青、孙二娘

当下卢先锋部领正偏将校共计二十九员,随行军兵三万人马,择日辞了刘都督,别了宋江,引兵望杭州取山路,经过临安县进发,登程去了。

却说宋江等整顿船只军马,分拨正偏将校,选日祭旗出师,水陆并进,船骑相迎。

此时杭州城内瘟疫盛行,已病倒六员将佐,是:张横、穆弘、孔明、朱贵、杨林、白胜,患体未痊,不能征进。

就拨穆春、朱富看视病人。

共是八员,寄留于杭州。

其余众将,尽随宋江攻取睦州,共计三十七员。

取路沿江望富阳县进发。

且不说两路军马起程,再说柴进同燕青,自秀州槜李亭别了宋先锋,行至海盐县前,到海边趁船,使过越州,迤逦来到诸暨县,渡过渔浦,前到睦州界上。把关隘将校拦住。

柴进告道:“某乃是中原一秀士,能知天文地理,善会阴阳,识得六甲风云,辨别三光气色,九流三教,无所不通。遥望江南有天子气数而来,何故闭塞贤路?”

把关将校听得柴进言语不俗,便问姓名。

柴进道:“某乃姓柯名引,一主一仆,投上国而来,别无他故。”

守将见说,留住柴进,差人径来睦州,报知右丞相祖士远,参政沈寿,佥书桓逸,元帅谭高,四个跟前禀了。

便使人接取柴进,至睦州相见,各叙寒温。

柴进一段话,耸动那四个。更兼柴进一表非俗,那里坦然不疑。

右丞相祖士远大喜,便叫佥书桓逸,引柴进去清溪大内朝觐。

原来睦州、歙州,方腊都有行宫。大殿内却有五府六部总制。

在清溪县帮源洞中,亦自有去处。

且说柴进、燕青跟随桓逸来到清溪帝都,先来参见左丞相娄敏中。

柴进高谈阔论,一片言语,娄敏中大喜,就留柴进在相府管待。

看了柴进、燕青出言不俗,知书通礼,先自有八分欢喜。

这娄敏中原是清溪县教学的先生,虽有些文章,苦不甚高。

被柴进这一段话,说得他大喜。

过了一夜,次日早朝,等候方腊王子升殿。

内列着侍御嫔妃采女,外列九卿四相文武两班,殿前武士金瓜,长随侍从。

当有左丞相娄敏中出班启奏:“中原是孔夫子之乡。今有一贤士,姓柯名引,文武兼资,智勇足备,善识天文地理,能辨六甲风云,贯通天地气色,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通达。望天子气象而来。见在朝门外,伺候我主传宣。”

方腊道:“既有贤士到来,便令白衣朝见。”

閤门大使传宣,引柴进到于殿下。

拜舞起居,山呼万岁已毕,宣入帘前。

方腊看见柴进一表非俗,有龙子龙孙气象,先有八分喜色。

方腊问道:“贤士所言望天子气色而来,在于何处?”

柴进奏道:“臣柯引贱居中原天子之乡,父母双亡,只身学业。传先贤之秘诀,授祖师之玄文。近日夜观乾象,见帝星明朗,正照东吴。因此不辞千里之劳,望气而来。特至江南,又见一缕五色天子之气,起自睦州。今得瞻天子圣颜,抱龙凤之姿,挺天日之表,正应此气。臣不胜幸甚之至!”

言讫再拜。

有诗为证:

五色龙光照碧天,葱葱佳气蔼祥烟。

定知有客乘黄屋,特地相寻到御前。

方腊道:“寡人虽有东南地土之分,近被宋江等侵夺城池,将近吾地,如之奈何?”

柴进奏道:“臣闻古人有言: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难,失之难。今陛下东南之境,开基以来,席卷长驱,得了许多州郡。今虽被宋江侵了数处,不久气运复归于圣上。陛下非止江南之境,他日中原社稷,亦属于陛下所统,以享唐虞无穷之乐。虽炎汉、盛唐,亦不可及也。”

方腊见此等言语,心中大喜。

敕赐锦墩命坐,管待御宴,加封为中书侍郎。

自此柴进每日得近方腊,无非用些阿谀美言谄佞,以取其事。

未经半月之间,方腊及内外官僚,无一人不喜柴进。

次后,方腊见柴进署事公平,尽心喜爱。

却令左丞相娄敏中做媒,把金芝公主招赘柴进为驸马,封官主爵都尉。

燕青改名云壁,人都称为云奉尉。

柴进自从与公主成亲之后,出入宫殿,都知内苑备细。

方腊但有军情重事,便宣柴进至内宫计议。

柴进时常奏说:“陛下气色真正,只被罡星冲犯,尚有半年不安。直待并得宋江手下无了一员战将,罡星退度,陛下复兴基业,席卷长驱,直占中原之地。”

方腊道:“寡人手下爱将数员,尽被宋江杀死。似此奈何?”

柴进又奏道:“臣夜观天象,陛下气数,将星虽多数十位,不为正气,未久必亡。却有二十八宿星象,正来辅助陛下,复兴基业。宋江伙内亦有十数员来降,此也是数中星宿,尽是陛下开疆展土之臣也。”

方腊听了大喜。

有诗为证:

柴进英雄世少双,神谋用处便归降。

高官厚禄妻公主,一念原来为宋江。

且不说柴进做了驸马。

却说宋江部领大队人马军兵,水陆并进,船骑同行。

离了杭州,望富阳县进发。

时有宝光国师邓元觉,并元帅石宝、王勣、晁中、温克让五个,引了败残军马,守住富阳县关隘,却使人来睦州求救。

右丞相祖士远,当差两员亲军指挥使,引一万军马前来策应。

正指挥白钦,副指挥景德,两个都有万夫不当之勇。

来到富阳县,和宝光国师等合兵一处,占住山头。

宋江等大队军马已到七里湾,水军引着马军,一发前进。

石宝见了,上马带流星锤,拿劈风刀,离了富阳县山头,来迎宋江。

关胜正欲出马,吕方叫道:‘兄长少停,看吕方和这厮斗几合。’

宋江在门旗影里看时,吕方一骑马一枝戟,直取石宝。

那石宝使劈风刀相迎。

两个斗到五十合,吕方力怯。

郭盛见了,便持戟纵马前来夹攻。

那石宝一口刀战两枝戟,没半分漏泄。

正斗到至处,南边宝光国师急鸣锣收军。

原来见大江里战船乘着顺风,都上滩来,却来傍岸。

怕他两处夹攻,因此鸣锣收军。

吕方、郭盛缠住厮杀,那里肯放。

石宝又斗了三五合,宋兵阵上朱仝,一骑马一条枪,又去夹攻。

石宝战不过三将,分开兵器便走。

宋江鞭梢一指,直杀过富阳山岭。

石宝军马于路屯扎不住,直到桐庐县界内。

宋江连夜进兵,过白蜂岭下寨。

当夜差遣解珍、解宝、燕顺、王矮虎、一丈青取东路,李逵、项充、李衮、樊瑞、马麟取西路,各带一千步军,去桐庐县劫寨。

江里却教李俊、三阮、二童、孟康七人取水路进兵。

且说解珍等引着军兵杀到桐庐县时,已是三更天气。

宝光国师正和石宝计议军务,猛听的一声炮响,众人上马不迭,急看时,三路火起。

诸将跟着石宝,只顾逃命,那里敢来迎敌。

三路军马,横冲直撞杀将来。

温克让上得马迟,便望小路而走,正撞着王矮虎、一丈青。

他夫妻二人一发上,把温克让横拖倒拽,活捉去了。

李逵和项充、李衮、樊瑞、马麟,只顾在县里杀人放火。

宋江见报,催趱军兵拔寨都起,直到桐庐县屯驻军马。

王矮虎、一丈青献温克让请功。

赏赐二人。

宋江教把温克让解赴杭州张招讨前斩首,不在话下。

次日,宋江调兵,水陆并进,直到乌龙岭下。

过岭便是睦州。

此时,宝光国师引着众将,都上岭去把关隘,屯驻军马。

那乌龙关隘正靠长江,山峻水急,上立关防,下排战舰。

宋江军马近岭下屯驻,扎了寨栅。

步军中差李逵、项充、李衮引五百牌手出哨探路。

到得乌龙岭下,上面擂木炮石打将下来,不能前进,无计可施,回报宋先锋。

宋江又差阮小二、孟康、童威、童猛四个,先棹一半战船上滩。

当下阮小二带了两个副将,引一千水军,分作一百只船上,摇船擂鼓,唱着山歌,浙近乌龙岭边来。

原来乌龙岭下那面靠山,却是方腊的水寨。

那寨里也屯着五百只战船,船上有五千来水军。

为头四个水军总管,名号浙江四龙。

那四龙是:

玉爪龙都总管成贵、锦鳞龙副总管翟源、冲波龙左副管乔正、戏珠龙右副管谢福

这四个总管,却是方腊加封的绰号。

这四人原是钱塘江里梢公,投奔方腊,却受三品职事。

当日阮小二等乘驾船只,从急流下水,摇上滩去。

南军水寨里,四个总管已自知了。

准备下五十连火排。

原来这火排只是大松杉木穿成,排上都堆草把,草把内暗藏着硫黄焰硝引火之物。

把竹索编住,排在滩头。

这里阮小二和孟康、童威、童猛四个,只顾摇上滩去。

那四个水军总管在上面看见了,各打一面干红号旗,驾四只快船,顺水下来。

四个都一般打扮。

但见:

万字头巾发半笼,白罗衫绣系腰红。

手执长枪悬雪刃,钱塘江上四条龙。

那四只快船顺水摇将下来。

渐近,阮小二看见,喝令水手放箭。

那四只快船便回。

阮小二便叫乘势赶上滩去。

四只快船傍滩住了,四个总管却跳上岸,许多水手们也都走了。

阮小二望见滩上水寨里船广,不敢上去,只在下水头望。

只见乌龙岭上把旗一招,金鼓齐鸣,火排一齐点着,望下滩顺风冲将下来。

背后大船,一齐喊起,都是长枪挠钩,尽随火排下来,只顾乱杀敌军。

童威、童猛见势大难近,便把船傍岸,弃了船只,爬过山边,步行上山,寻路回寨。

阮小二和孟康,兀自在船上迎敌,火排连烧将来。

阮小二急下水时,后船赶上,一挠钩搭住。

阮小二心慌,怕吃他拿去受辱,扯出腰刀自刎而亡。

孟康见不是头,急要下水时,火排上火炮齐发。

一炮正打中孟康头盔,透顶打做肉泥。

四个水军总管,却上火船,杀将下来。

李俊和阮小五、阮小七都在后船,见前船失利,沿江岸杀来,只得急忙转船,便随顺水,只放下桐庐岸来。

再说乌龙岭上宝光国师并元帅石宝,见水军总管得胜,乘势引军杀下岭来。

水深不能相赶,路远不能相追。

宋兵复退在桐庐驻扎,南兵也收军上乌龙岭去了。

有诗为证:

计拙谋疏事不成,宝光兵术更难名。

火船火炮连天起,杀得孤军太不情。

宋江在桐庐扎驻寨栅,又见折了阮小二、孟康,在帐中烦恼,寝食俱废,梦寐不安。

吴用与众将苦劝不得,阮小五、阮小七挂孝已了,自来谏劝宋江道:‘我哥哥今日为国家大事折了性命,也强似死在梁山泊埋没了名目。先锋主兵,不须烦恼,且请理国家大事。我弟兄两个,自去复仇。’

宋江听了,稍稍回颜。

次日,仍复整点军马,再要进兵。

吴用谏道:‘兄长未可急性,且再寻思计策,渡岭未迟。’

只见解珍、解宝便道:‘我弟兄两个原是猎户出身,巴山度岭得惯。我两个装做此间猎户,扒上山去,放起一把火来,教那贼兵大惊,必然弃了关去。’

吴用道:‘此计虽好,只恐这山险峻,难以进步,倘或失脚,性命难保。’

解珍、解宝便道:‘我弟兄两个,自登州越狱上梁山泊,托哥哥福荫,做了许多年好汉,又受了国家诰命,穿了锦袄子。今日为朝廷,便粉骨碎身,报答仁兄,也不为多。’

宋江道:‘贤弟休说这凶话!只愿早早干了大功回京,朝廷不肯亏负我们。你只顾尽心竭力,与国家出力。’

解珍、解宝便去拴束,穿了虎皮套袄,腰里各跨一口快刀,提了钢叉。

两个来辞了宋江,便取小路,望乌龙岭上来。

此时才有一更天气。

路上撞着两个伏路小军,二人结果了两个,到得岭下时,已有二更。

听得岭上寨内,更鼓分明,两个不敢从大路走,攀藤揽葛,一步步爬上岭来。

是夜月光星朗,如同白日。

两个三停爬了二停之上,望见岭上灯光闪闪。

两个伏在岭凹边听时,上面更鼓已打四更。

解珍暗暗地叫兄弟道:‘夜又短,天色无多时了,我两个上去罢。’

两个又攀援上去。

正爬到岩壁崎岖之处,悬崖险峻之中,两个只顾爬上去,手脚都不闲,却把搭膊拴住钢叉,拖在背后,刮得竹藤乱响。

山岭上早吃人看见了。

解珍正爬在山凹处,只听得上面叫声:‘着!’一挠钩正搭住解珍头髻。

解珍急去腰里拔得刀出来时,上面已把他提得脚悬了。

解珍心慌,连忙一刀砍断挠钩,却从空里坠下来,可怜解珍做了半世好汉,从这百十丈高崖上倒撞下来,死于非命。

下面都是狼牙乱石,粉碎了身躯。

解宝见哥哥攧将下去,急退步下岭时,上头早滚下大小石块,并短弩弓箭,从竹藤里射来。

可怜解宝为了一世猎户,做一块儿射死在乌龙岭边竹藤丛里。

两个身死。

天明,岭上差人下来,将解珍、解宝尸首,就风化在岭上。

探子体得备细,报与宋先锋知道,解珍、解宝已死在乌龙岭。

有诗为证:

千尺悬崖峻渺茫,古藤高树乱苍苍。

夜深欲作幽探计,两将谁知顷刻亡。

宋江听得又折了解珍、解宝,哭得几番昏晕。

便唤关胜、花荣点兵取乌龙岭关隘,与四个兄弟报仇。

吴用谏道:‘仁兄不可性急,已死者皆是天命。若要取关,不可造次。须用神机妙策,智取其关,方可调兵遣将。’

宋江怒道:‘谁想把我弟兄们手足三停损了一停!不忍那贼们把我兄弟风化在岭上。今夜必须提兵,先去夺尸首回来,具棺椁埋葬!’

吴用阻道:‘贼兵将尸风化,诚恐有计。兄长未可造次!’

宋江那里肯听军师谏劝,随即点起三千精兵,带领关胜、花荣、吕方、郭盛四将,连夜进兵。

到乌龙岭时,已是二更时分,小校报道:‘前面风化起两个人在那里,敢是解珍、解宝的尸首?’

宋江纵马亲自来看时,见两株树上,把竹竿挑起两个尸首。

树上削去了一片皮,写两行大字在上,月黑不见分晓。

宋江令讨放炮火种吹起灯来看时,上面写道:‘宋江早晚也号令在此处’。

宋江看了大怒。

却传令人上树去取尸首。

只见四下里火把齐起,金鼓乱鸣,团团军马围住。

当前岭上,早乱箭射来。

江里船内水军,都纷纷上岸来。

宋江见了,叫声苦,不知高低。

急退军事,石宝当先截住去路;转过侧首,又是邓元觉杀将下来。

可怜宋江平生义气,高如不老之天;今日遭殃,死无葬身之地。

直使规模有似马陵道,光景浑如落凤坡。

毕竟宋江军马怎地脱身,且听下回分解。

此一回内,折了六员将佐:

侯健、段景住、阮小二、孟康、解珍、解宝

患病寄留杭州并看视,共八员将佐:

张横、穆弘、孔明 朱贵、杨林、白胜、穆春、朱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六回-译文

卢俊义分兵歙州道宋公明大战乌龙岭

诗曰:

七里滩头鼓角声,乌龙岭下战尘生。

白旄黄钺横山路,虎旅狼兵遍歙城。

天助宋江扶社稷,故教邵俊显威灵。

将军指日成功后,定使闾阎贺太平。

话说当下张横听得道没了他兄弟张顺,烦恼得昏晕了半晌,却救得苏醒。宋江道:‘且扶在帐房里调治,却再问他海上事务。’宋江令裴宣、蒋敬写录众将功劳。

辰巳时分,都在营前聚集。李俊、石秀生擒吴值,三员女将生擒张道原,林冲蛇矛戳死冷恭,解珍、解宝杀了崔彧。只走了石宝、邓元觉、王绩、晁中、温克让五人。

宋江便出榜安抚百姓,赏劳三军,把吴值、张道原解赴张招讨军前,斩首施行。献粮袁评事,申文保举作富阳县令。张招讨处,关领空头官诰,不在话下。

众将都到城中歇下。左右报道:‘阮小七从江里上岸,入城来了。’宋江唤到帐前问时,说道:‘小弟和张横和侯健、段景住带领水手,海边觅得船只,行至海盐等处,指望便使入钱塘江来。不期风水不顺,打出大洋里去了。急使得回来,又被风打破了船,众人都落在水里。侯健、段景住不识水性,落下去淹死海中。众多水手各自逃生,四散去了。小弟赴水到海口,进得赭山门,被潮直漾到半墦山,赴水回来。却见张横哥哥在五云山江里。本待要上岸来,又不知他在那地里。昨夜望见城中火起,又听得连珠炮响,想必是哥哥在杭州城厮杀,以此从江里上岸来。不知张横曾到岸也不曾?’宋江说张横之事与阮小七知道,令和他自己两个哥哥相见了,依前管领水军头领船只。

宋江传令,先调水军头领去江里收拾江船,伺候征进睦州。想起张顺如此通灵显圣,去涌金门外,靠西湖边建立庙宇,题名金华太保。宋江亲去祭赛。后来收伏方腊,把功于朝,宋江回京奏知此事,特奉圣旨,敕封为金华将军,庙食杭州。有诗为证:生前勇悍无人敌,死后英灵助壮图。香火绵延森庙宇,至今血食在西湖。

再说宋江在行宫内,因思渡江以来,损折许多将佐,心中十分悲怆。却去净慈寺修设水陆道场七昼夜,判施斛食,济拔沉冥,超度众将,各设灵位享祭,做了好事已毕。将方天定宫中一应禁物,尽皆毁坏。所有金银宝贝罗段等项,分赏诸将军校。杭州城百姓俱宁,设宴庆贺。当与军师从长计议,调兵收复睦州。

此时已是四月尽间。忽闻报道:‘副都督刘光世并东京天使,都到杭州。’宋江当下引众将出北关门迎接入城,就行宫开读圣旨:‘敕先锋使宋江等:收剿方腊,累建大功。敕赐皇封御酒三十五瓶,锦衣三十五领,赏赐正将。其余偏将,照名支给赏赐段匹。’原来朝廷只知公孙胜不曾渡江收剿方腊,却不知折了许多人马。

宋江见了三十五员锦衣御酒,蓦然伤心,泪不能止。天使问时,宋江把折了众将的话,对天使说知。天使道:‘如此折将,朝廷怎知!下官回京,必当奏闻皇上。’即时设宴管待天使,刘光世主席,其余大小将佐,各依次序而坐。御赐酒宴,各各沾恩已罢。已亡正偏将佐,留下锦衣御酒赏赐。次日,设位遥空享祭。宋江将一瓶御酒,一领锦衣,去张顺庙里呼名享祭,锦衣就穿泥神身上。其余的,都只遥空焚化锦衣。

天使住了几日,送回京师。

不觉迅速光阴,早过了十数日。张招讨差人赍文书来,催趱先锋进兵。

宋江与吴用请卢俊义商议:‘此去睦州,沿江直抵贼巢。此去歙州,却从昱岭关小路而去。今从此处分兵征剿,不知贤弟兵取何处?’卢俊义道:‘主兵遣将,听从哥哥严令,安敢选择。’宋江道:‘虽然如此,试看天命。’作两队分定人数,写成两处阄子,焚香祈祷,各阄一处。

宋江拈阄得睦州,卢俊义拈阄得歙州。宋江道:‘方腊贼巢,正在清溪县帮源洞中。贤弟取了歙州,可屯住军马,申文飞报知会,约日同攻清溪贼洞。’卢俊义便请宋公明约量分调将佐军校:

先锋使宋江,带领正偏将佐三十六员,攻取睦州并乌龙岭:

军师吴用、关胜、花荣、秦明、李应、戴宗、朱仝、李逵、鲁智深、武松、解珍、解宝、吕方、郭盛、樊瑞、马麟、燕顺、宋清、项充、李衮、王英、扈三娘、凌振、杜兴、蔡福、蔡庆、裴宣、蒋敬、郁保四

水军头领正偏将佐七员,部领船只,随军征进睦州:

李俊、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童威、童猛、孟康

副先锋卢俊义管领正偏将佐二十八员,收取歙州并昱岭关:

军师朱武、林冲、呼延灼、史进、杨雄、石秀、单廷圭、魏定国、孙立、黄信、欧鹏、杜迁、陈达、杨春、李忠、薛永、邹渊、邹润、李立 李云、汤隆、石勇、时迁、丁得孙、孙新、顾大嫂、张青、孙二娘

当下卢先锋部领正偏将校共计二十九员,随行军兵三万人马,择日辞了刘都督,别了宋江,引兵望杭州取山路,经过临安县进发,登程去了。

却说宋江等整顿船只军马,分拨正偏将校,选日祭旗出师,水陆并进,船骑相迎。

此时杭州城内瘟疫盛行,已病倒六员将佐,是:张横、穆弘、孔明、朱贵、杨林、白胜,患体未痊,不能征进。

就拨穆春、朱富看视病人。共是八员,寄留于杭州。

其余众将,尽随宋江攻取睦州,共计三十七员。

取路沿江望富阳县进发。

不说两路军马已经出发,再说柴进和燕青,自从在秀州的槜李亭和宋先锋告别后,他们一直走到海盐县,然后到海边乘船,经过越州,慢慢地来到了诸暨县,渡过渔浦,前方到达了睦州的边界。守关的将领拦住了他们。柴进告诉守将说:‘我是一位来自中原的秀才,懂得天文地理,擅长阴阳五行,能识别六甲风云,分辨三光气色,对九流三教都无所不通。我远远地看到江南有天子气数,为什么还要阻塞贤人的道路呢?’守将听到柴进的话不俗,便问他的姓名。柴进说:‘我姓柯名引,是一主一仆,投奔上国而来,没有其他原因。’守将听后,留下了柴进,派人直接去睦州,报告给右丞相祖士远、参政沈寿、佥书桓逸、元帅谭高四个,告诉了他们。然后派人去接柴进,到睦州见面,互相问候。柴进的一番话,让他们都感到震惊。再加上柴进的外表不俗,他们自然不会轻易怀疑。右丞相祖士远非常高兴,就叫佥书桓逸,带着柴进去清溪的大内朝见。原来睦州、歙州,方腊都有行宫。大殿内设有五府六部总制。在清溪县的帮源洞中,也有他们住的地方。

柴进和燕青跟着桓逸来到清溪的帝都,先去参见左丞相娄敏中。柴进滔滔不绝地谈论,娄敏中非常高兴,就留下柴进在相府款待。看到柴进和燕青谈吐不俗,知书达理,娄敏中先就非常喜欢。娄敏中原本是清溪县的教书先生,虽然有些文章,但并不十分出色。被柴进这一番话说得他非常高兴。

过了一夜,第二天早朝,等待方腊王子登基。殿内排列着侍御、嫔妃、采女,殿外排列着九卿四相、文武两班,殿前站着武士和随从。左丞相娄敏中出班启奏:‘中原是孔夫子的故乡。现在有一位贤士,姓柯名引,文武双全,智勇兼备,擅长天文地理,能辨别六甲风云,通晓天地气色,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他看到天子的气象而来,现在就在朝门外,等待陛下传召。’方腊说:‘既然有贤士到来,就让他穿着白衣来朝见。’阁门大使传召,带着柴进来到殿下。柴进跪拜行礼,山呼万岁完毕后,被宣召进入帘前。方腊看到柴进外表不俗,有龙子龙孙的气象,先就喜欢上了八分。方腊问道:‘贤士你说你看到天子的气象而来,是在哪里看到的?’柴进回答说:‘我在中原天子之乡,父母双亡,独自求学。传承先贤的秘诀,传授祖师的玄文。最近夜晚观察天象,看到帝星明亮,正照着东吴。因此不辞千里之劳,来观察天象。特地来到江南,又看到一缕五色天子之气,从睦州升起。现在得以见到陛下圣颜,拥有龙凤之姿,显出天日之表,正应验了这股气。我非常幸运!’说完再次跪拜。有诗为证:‘五色龙光照碧天,葱葱佳气蔼祥烟。定知有客乘黄屋,特地相寻到御前。’

方腊说:‘我虽然有了东南的地土,但最近被宋江等人侵夺了城池,他们的军队快要到我的地盘了,怎么办呢?’柴进回答说:‘我听说古人有句话: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难,失之难。陛下东南的地盘,自从开基以来,一直扩张,得到了很多州郡。现在虽然被宋江占领了一些地方,但不久之后,气运就会重新回到陛下这里。陛下不仅拥有江南之地,将来中原的社稷,也会归陛下统辖,享受唐虞无穷之乐。即使是炎汉、盛唐,也无法与之相比。’方腊听到这些话,心中非常高兴。下令赐给锦墩让他坐下,设宴款待,并封他为中书侍郎。从此柴进每天都能接近方腊,他用一些奉承的话,取悦方腊,以取得他的信任。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方腊和朝廷的内外官员,没有一个人不喜欢柴进。

后来,方腊看到柴进处理事务公平,非常喜爱他。于是让左丞相娄敏中做媒,把金芝公主嫁给柴进为驸马,封他为官主爵都尉。燕青改名云壁,人们都称他为云奉尉。柴进自从和公主成亲之后,出入宫殿,都了解内宫的细节。方腊只要有军情重事,就会宣召柴进到内宫商议。柴进经常上奏说:‘陛下气色真正,只是被煞星冲犯,还有半年的不安。直到宋江手下没有一名战将,煞星退去,陛下才能复兴基业,席卷天下,直取中原之地。’方腊说:‘我手下的一些爱将,都被宋江杀死了。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柴进又上奏说:‘我观察天象,陛下气数,虽然有很多将星,但都不是正气的将星,不久必定会灭亡。但有二十八宿星象,正来辅助陛下,复兴基业。宋江手下也有十几个愿意投降的,这也是天上的星宿,都是陛下开疆拓土的臣子。’方腊听了非常高兴。有诗为证:‘柴进英雄世少双,神谋用处便归降。高官厚禄妻公主,一念原来为宋江。’

且不说柴进做了驸马。却说宋江带领大队人马,陆路和水路一起前进,船只和骑兵同行。离开了杭州,朝着富阳县前进。当时宝光国师邓元觉,还有元帅石宝、王勣、晁中、温克让等五位将领,带着残余的军队,守住了富阳县的关隘,派人到睦州求援。右丞相祖士远派了两员亲军指挥使,带领一万人马来支援。正指挥是白钦,副指挥是景德,两人都勇猛无比。他们来到富阳县,和宝光国师等人会合,占据山头。宋江的大队人马已经到达七里湾,水军引领着马军,一起前进。石宝看到后,骑马拿着流星锤,手持劈风刀,离开富阳县的山头,来迎战宋江。关胜正要出马,吕方叫道:‘兄长稍等,我来和这家伙斗几回合。’宋江在门旗的阴影里看着,吕方骑一匹马,手拿一枝长矛,直接冲向石宝。石宝用劈风刀迎击。两人斗了五十回合,吕方体力不支。郭盛看到后,便拿着长矛骑马前来夹攻。石宝用一口刀对抗两枝长矛,毫无破绽。正在激烈战斗时,南边的宝光国师急鸣锣收军。原来他看到大江里的战船趁着顺风,都上滩靠岸,担心两面夹击,所以鸣锣收军。吕方、郭盛纠缠着石宝,不愿放过。石宝又斗了三五回合,宋兵阵上的朱仝,骑马手持长枪,也来夹攻。石宝无法抵挡三将,丢下兵器便逃。宋江用鞭梢一指,直接杀过富阳山岭。石宝的军队在路上无法驻扎,一直逃到桐庐县境内。宋江连夜进军,在白蜂岭下扎营。当天晚上,派遣解珍、解宝、燕顺、王矮虎、一丈青从东路进攻,李逵、项充、李衮、樊瑞、马麟从西路进攻,每人带领一千步兵,去桐庐县劫营。水路则由李俊、三阮、二童、孟康七人进攻。

解珍等人带领军队杀到桐庐县时,已经是三更天了。宝光国师正和石宝商议军务,突然听到一声炮响,众人急忙上马,还没来得及看清楚,三路火光冲天。众将领跟着石宝,只顾逃命,哪里敢迎战。三路军队横冲直撞地杀来。温克让因为上马晚了,便从小路逃跑,正撞上王矮虎和一丈青。夫妻俩一起上,把温克让拖倒,活捉了。李逵和项充、李衮、樊瑞、马麟,只顾在县城里杀人放火。宋江得知消息后,催促军队拔营起寨,一直到达桐庐县驻扎。王矮虎、一丈青献上温克让请功。宋江赏赐了他们。宋江命令把温克让押送到杭州张招讨那里斩首,此事不再提及。

次日,宋江调兵,水陆并进,一直到达乌龙岭下。过了岭就是睦州。这时,宝光国师带领众将领,都上岭去把守关隘,驻扎军队。乌龙关隘正靠着长江,山势险峻,水流湍急,上面建有关防,下面排列着战舰。宋江的军队在岭下驻扎,扎了营栅。步兵中派遣李逵、项充、李衮带领五百牌手出去探路。到达乌龙岭下,上面用擂木炮石打下来,无法前进,无计可施,回报宋先锋。宋江又派遣阮小二、孟康、童威、童猛四个,先驾一半战船到滩上。当时阮小二带着两个副将,带领一千水军,分成一百只船,摇船擂鼓,唱着山歌,靠近乌龙岭边。原来乌龙岭下面靠山的地方,是方腊的水寨。那里也停泊着五百只战船,船上有五千多水军。为首的是四个水军总管,号称浙江四龙。这四龙是:玉爪龙都总管成贵、锦鳞龙副总管翟源、冲波龙左副管乔正、戏珠龙右副管谢福。这四个总管是方腊封的绰号。这四人原本是钱塘江上的船夫,投奔方腊,被封为三品官职。当日阮小二等人乘船从急流中下水,摇上滩去。南军水寨里的四个总管已经知道了。他们准备了五十连火排。原来这火排是用大松杉木穿成的,排上都堆满了草把,草把里暗藏着硫磺和硝石等引火物。用竹索编在一起,排在滩头。这里阮小二和孟康、童威、童猛四个,只顾摇上滩去。那四个水军总管在上面看到了,各自打出干红号旗,驾着四只快船,顺水下来。四只船都一般打扮。只见:

万字头巾头发半遮,白罗衫绣带系腰红。

手持长枪挂雪刃,钱塘江上四条龙。

那四只快船顺水摇将下来。越来越近,阮小二看到后,命令水手放箭。那四只快船便回头。阮小二便叫乘势赶上滩去。四只快船靠岸停住,四个总管跳上岸,许多水手也都走了。阮小二看到滩上水寨里的船只众多,不敢上去,只在下游头观望。只见乌龙岭上把旗一招,金鼓齐鸣,火排一齐点燃,顺着滩头顺风冲下来。后面的战船一起喊叫,都是长枪挠钩,跟着火排一起下来,乱杀敌军。童威、童猛看到形势不好,便把船靠岸,弃了船只,爬过山边,步行回寨。阮小二和孟康,还在船上迎敌,火排连烧过来。阮小二急忙下水时,后面的船赶上,一挠钩钩住。阮小二心慌,怕被抓住受辱,抽出腰刀自刎而死。孟康看到形势不妙,急忙要下水时,火排上的火炮一起发射。一炮正打中孟康的头盔,穿透头顶,打成肉泥。四个水军总管,跳上火船,杀将下来。李俊和阮小五、阮小七都在后面的船上,看到前面的船失利,沿着江岸杀来,只能急忙转船,顺着水流,把船停在了桐庐岸边。

再说乌龙岭上的宝光国师和元帅石宝,看到水军总管得胜,趁机引军杀下岭来。因为水深无法追赶,路远无法追击,宋兵只好退回桐庐驻扎,南兵也收军上乌龙岭去了。有诗为证:

计拙谋疏事不成,宝光兵术更难名。

火船火炮连天起,杀得孤军太不情。

宋江在桐庐驻扎营寨,又失去了阮小二和孟康,他在帐中烦恼不已,吃饭睡觉都顾不上,梦中也不得安宁。吴用和其他将领苦劝无效,阮小五和阮小七已经穿上了孝服,亲自来劝宋江说:‘我哥哥今天为国家大事牺牲了生命,也比死在梁山泊名声不显要好。作为先锋主将,您不必烦恼,还是先处理国家大事吧。我们兄弟俩自己去报仇。’宋江听了,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第二天,他又整顿军队,准备再次进军。吴用劝道:‘兄长不可急躁,再想想对策,渡过山岭还不算晚。’这时,解珍和解宝便说:‘我们兄弟俩原本是猎户出身,走山越岭对我们来说轻车熟路。我们假装成这里的猎户,爬上山去放一把火,让那些贼兵大惊,他们肯定会放弃关隘。’吴用说:‘这个计策虽然不错,但恐怕这山势险峻,难以攀登,万一失足,性命难保。’解珍和解宝说:‘我们兄弟俩从登州越狱逃到梁山泊,承蒙哥哥的福荫,做了许多年好汉,还受了国家的任命,穿上了锦衣。今天为了朝廷,就算粉身碎骨,也要报答哥哥,也不算多。’宋江说:‘贤弟不要说这种丧气的话!只愿早日完成大功回京,朝廷不会亏待我们。你们只管尽心竭力,为国家出力。’解珍和解宝便准备出发,穿上虎皮衣服,腰间各佩一口快刀,手持钢叉。他们向宋江告别后,便从小路向乌龙岭进发。

这时才是一更天。在路上,他们遇到了两个伏击的士兵,将他们击倒后,到了岭下时已经是二更了。他们听到岭上营寨里的更鼓声清晰可闻,不敢走大路,只能攀爬藤蔓和树枝,一步步向上爬。那天晚上,月光和星星都很明亮,就像是白天一样。他们已经爬了三分之二的山路,看到岭上的灯光闪烁。他们躲在山凹处听时,上面已经敲响了四更的鼓声。解珍暗暗地对弟弟说:‘夜色已深,天快亮了,我们上去吧。’他们又继续向上攀爬。正当他们爬到一块崎岖的岩壁和险峻的悬崖之间时,他们只顾着往上爬,手脚都不停歇,却把搭在钢叉上的搭膊拴住了,拖在身后,刮得竹藤乱响。山岭上的人早就发现了他们。解珍正爬在山凹处,突然听到上面有人喊:‘抓住他!’一把挠钩正好钩住了他的发髻。解珍急忙从腰里拔出刀来,但已经被提得脚悬在空中。解珍心慌意乱,连忙砍断了挠钩,却从空中坠落下来,可怜解珍这个半世好汉,从百十丈高的悬崖上摔了下来,死于非命。下面都是锋利的乱石,他的身体被粉碎。解宝看到哥哥掉下去,急忙后退下岭时,上面已经滚下大小石块,还有短弩和弓箭,从竹藤里射来。可怜解宝这个一世猎户,在乌龙岭边的竹藤丛中被射死。两个兄弟都死了。

天亮后,岭上派人下来,将解珍和解宝的尸体就地风化了。侦察兵得知了详细情况,报告给了宋先锋。解珍和解宝已经死在乌龙岭。有诗为证:‘千尺悬崖峻峭,古藤高树乱苍苍。夜深欲作幽探计,两将谁知顷刻亡。’宋江听到这个消息,哭得几次昏过去。他命令关胜和花荣点兵攻打乌龙岭关隘,为四个兄弟报仇。吴用劝道:‘兄长不可急躁,已经死去的人都是天命。如果要夺取关隘,不可轻举妄动。必须用巧妙的计策,智取关隘,才能调兵遣将。’宋江愤怒地说:‘谁想到我兄弟们手足三人损失了一人!不能容忍那些贼人把我的兄弟风化在岭上。今晚必须带兵,先去夺回尸体,准备棺材安葬!’吴用阻止道:‘贼兵将尸体风化,恐怕有计。兄长不可轻举妄动!’宋江不听军师的劝告,立刻点起三千精兵,带领关胜、花荣、吕方、郭盛四将,连夜进军。到了乌龙岭时,已经是二更时分,小校报告说:‘前面有两个尸体被风化了,可能是解珍和解宝的。’宋江骑马亲自去看时,看到两棵树上,用竹竿挑起两个尸体。树上削去了一片树皮,写了两行大字,在月光下看不清楚。宋江让人点上火把,吹起灯来看时,上面写着:‘宋江早晚也号令在此处。’宋江看了大怒。他命令人上树去取尸体。突然,四面八方火把齐起,金鼓齐鸣,军队团团围住。岭上乱箭射来。江里的水军纷纷上岸。宋江见了,叫苦不迭,不知如何是好。急忙撤退军队,石宝当先截住去路;转过身来,又是邓元觉杀将下来。可怜宋江平生义气,高如不老之天;今日遭难,死无葬身之地。直使规模有似马陵道,光景浑如落凤坡。究竟宋江的军队如何脱身,且听下回分解。

这一回中,共有六员将领阵亡:侯健、段景住、阮小二、孟康、解珍、解宝。因病留在杭州并照顾的,共有八员将领:张横、穆弘、孔明、朱贵、杨林、白胜、穆春、朱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六回-注解

卢俊义:卢俊义是《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以勇猛著称,后来成为梁山泊的三位副头领之一。

分兵:分兵指的是将军队分为若干部分,分别执行不同的任务或作战。

歙州道:歙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安徽省歙县一带,道是古代行政区划的一种。

宋公明:宋公明是宋江的字,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梁山泊的领袖。

大战:大战指的是大规模的战斗。

乌龙岭:位于今浙江省的乌龙岭,此处指山岭。

鼓角声:鼓角声指的是军队中鼓声和号角声,是军队行动的信号。

白旄黄钺:白旄黄钺是古代将帅的仪仗,旄是旗帜的一种,钺是古代的一种兵器。

虎旅狼兵:虎旅狼兵比喻勇猛的军队。

歙城:歙城即歙州城,指歙州的城池。

社稷:社稷是古代对国家的代称,也指国家的根本。

邵俊:邵俊即邵俊显,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此处可能为笔误。

闾阎:闾阎指古代居民区的门牌,也泛指民间。

张横:张横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以擅长水战著称。

张顺:张顺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擅长水战,后因战死。

海上事务:海上事务指海上贸易、海上作战等事务。

裴宣:裴宣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擅长书法。

蒋敬:蒋敬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擅长音乐。

众将:众将指众多的将领。

李俊:李俊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石秀:石秀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以勇猛著称。

吴值:吴值是《水浒传》中的敌人将领。

张道原:张道原是《水浒传》中的敌人将领。

冷恭:冷恭是《水浒传》中的敌人将领。

解珍:解珍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解宝:解宝是《水浒传》中的人物,解珍的兄弟。

崔彧:崔彧是《水浒传》中的敌人将领。

石宝:石宝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方腊手下将领,以武艺高强著称。

邓元觉:邓元觉是《水浒传》中的敌人将领。

王绩:王绩是《水浒传》中的敌人将领。

晁中:晁中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方腊手下将领。

温克让:温克让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方腊手下将领。

张招讨:张招讨是《水浒传》中的官职,指负责征讨的官员。

空头官诰:空头官诰指没有实际职位的官职证书。

阮小七:阮小七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擅长水战。

海盐:海盐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海盐县。

钱塘江:钱塘江是浙江省的一条著名江河。

大洋:大洋指广阔的海洋。

赭山门:赭山门是赭山的一个门,赭山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

半墦山:半墦山是赭山的一部分。

五云山:五云山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山。

涌金门:涌金门是杭州城的一个城门。

西湖:西湖是位于杭州市的一个著名湖泊。

金华太保:金华太保是对张顺的一种尊称。

金华将军:金华将军是对张顺的一种封号。

净慈寺:净慈寺是位于杭州市的一座著名寺庙。

水陆道场:水陆道场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包括水法和陆法。

斛食:斛食是古代的一种量器,用于量粮食。

沉冥:沉冥指死后的灵魂。

方天定:方天定是《水浒传》中的敌人将领。

禁物:禁物指被禁止的物品。

罗段:罗段指丝绸。

刘光世:刘光世是《水浒传》中的官职,指负责军事的官员。

东京天使:东京天使指来自东京(今北京)的使者。

皇封御酒:皇封御酒是皇帝赐予的酒。

锦衣:锦衣是古代的一种高级官服。

偏将:偏将指副将。

锦衣御酒:锦衣御酒指皇帝赐予的锦衣和酒。

天使:天使指皇帝的使者。

赍文书:赍文书指携带文书。

睦州:睦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湖州市。

昱岭关:昱岭关是位于浙江省的一座关隘。

阄子:阄子是一种古代的占卜方法,通过抽签来决定结果。

清溪县:清溪县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

帮源洞:帮源洞是《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与敌人交战的地方。

临安县:临安县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

瘟疫:瘟疫是一种流行的传染病。

穆春:穆春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

朱富:朱富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

寄留:暂时停留。

富阳县:富阳县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

祭旗:祭旗是古代军队出征前的一种仪式,用于祈求胜利。

船骑:船骑指水军和骑兵。

瘟疫盛行:瘟疫盛行指瘟疫在某个地区广泛流行。

患体未痊:患体未痊指患病身体未痊愈。

寄留于杭州:寄留于杭州指暂时留在杭州。

正偏将校:正偏将校指正职和副职的将领。

杭州城:杭州城指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的城市。

设宴庆贺:设宴庆贺指举办宴会来庆祝。

从长计议:从长计议指仔细商量。

调兵收复:调兵收复指调动军队收复失地。

副都督:副都督是古代的一种官职,指负责军事的副职官员。

东京:东京指古代的都城,即今天的北京。

两路军马:指两支军队,通常用于描述两支并行的军队或两支分头行动的军队。

柴进:柴进是《水浒传》中的一个角色,原为梁山好汉之一,后因功被封为驸马。

燕青:燕青同样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是梁山好汉之一,以武艺高强和忠心著称。

秀州槜李亭:秀州槜李亭是古代的一个地名,具体位置已不可考。

海盐县:海盐县是浙江省的一个县,位于杭州湾北岸。

越州:越州是古代的一个州名,今浙江省绍兴市。

诸暨县:诸暨县是浙江省的一个县,位于杭州市西南部。

渔浦:渔浦是一个地名,具体位置已不可考。

睦州界上:睦州是古代的一个州名,今浙江省杭州市西部。

把关隘将校:把关隘的将领和校官,负责守卫关隘。

六甲风云:六甲风云是指六甲天干与风云变化相结合的预测方法,是古代占卜的一种形式。

三光气色:三光指日、月、星,气色指天象变化,这里指观察天象以预测吉凶。

九流三教:九流指古代的九种学术流派,三教指儒、道、佛三大宗教。

上国:上国是对中央王朝或中央政府的尊称。

右丞相:右丞相是古代官职,为宰相之一,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参政:参政是古代官职,为宰相的助手,参与朝政。

佥书:佥书是古代官职,为官员的助手,负责文书处理。

元帅:元帅是古代军事指挥官的称呼,相当于现代的将军。

五府六部:五府指太府、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是古代中央政府的六个主要行政机构。

清溪大内:清溪大内是指清溪县的皇宫,是方腊政权的中心。

左丞相:左丞相是古代官职,为宰相之一,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孔夫子之乡:孔夫子是指孔子,孔子的故乡在山东曲阜,这里代指中原地区。

白衣朝见:白衣朝见是指以平民身份觐见皇帝。

九卿四相:九卿是指古代中央政府的九个高级官员,四相是指宰相、左相、右相、参政。

金瓜:金瓜是古代皇帝仪仗队中的一种兵器,用于显示皇权。

长随侍从:长随侍从是指皇帝身边的随从人员。

孔夫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帝星:帝星是指天上的皇帝星,即北极星,象征着皇权。

东吴:东吴是指三国时期的吴国,位于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

五色天子之气:五色天子之气是指天空中出现的五色祥云,象征着天子气运。

东南地土之分:东南地土之分是指方腊占据的东南地区的领土。

宋江: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梁山泊好汉的首领,以智谋和仁义著称。

罡星:罡星是指天上的星辰,古代认为某些星辰的运行与人间吉凶有关。

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是指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用来划分天空中星宿的二十八个星官。

唐虞:唐虞是指中国传说中的唐尧和虞舜,是古代的圣贤君主。

炎汉:炎汉是指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

盛唐:盛唐是指唐朝的强盛时期,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

金芝公主:金芝公主是方腊的女儿,是方腊政权的公主。

主爵都尉:主爵都尉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封爵和赏赐。

云壁:云壁是燕青改的名字,寓意为云中的壁垒,象征着其武艺高强。

龙凤之姿:龙凤之姿是指具有帝王之相,这里指柴进有帝王之才。

罡星冲犯:罡星冲犯是指星辰运行与人间吉凶有关,这里指有不利的天象出现。

宝光国师:宝光国师是《水浒传》中的人物,为方腊手下将领,具有宗教领袖身份。

王勣:王勣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方腊手下将领。

右丞相祖士远:祖士远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宋国的右丞相。

亲军指挥使:亲军指挥使是宋代官职,负责皇帝的亲兵。

白钦:白钦是《水浒传》中的人物,亲军指挥使之一。

景德:景德是《水浒传》中的人物,亲军指挥使之一。

流星锤:流星锤是一种古代武器,形似流星,用链条连接。

劈风刀:劈风刀是一种古代武器,刀身狭长,刀背有孔,用于劈砍。

门旗影里:门旗影里指的是在门旗的阴影处,比喻隐蔽或秘密之处。

郭盛:郭盛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至处:至处指的是战斗的高潮或关键时刻。

大江:大江指的是宽阔的江河,此处指钱塘江。

白蜂岭:白蜂岭是《水浒传》中提到的地名。

燕顺:燕顺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王矮虎:王矮虎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一丈青:一丈青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项充:项充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李衮:李衮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樊瑞:樊瑞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马麟:马麟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三阮:三阮指的是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是《水浒传》中的人物。

二童:二童指的是童威、童猛,是《水浒传》中的人物。

孟康:孟康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浙江四龙:浙江四龙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方腊的水军总管。

火排:火排是一种古代战争中的火攻武器,用竹木制成,内装易燃物。

硫黄焰硝:硫黄焰硝是古代火药的主要成分。

挠钩:一种捕捉用的钩子。

方腊:方腊是《水浒传》中的反面人物,睦州的起义军领袖。

火炮:火炮是一种古代火攻武器,用于远距离攻击。

桐庐县:桐庐县是浙江省杭州市下辖的一个县。

桐庐:桐庐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区,此处指宋江在桐庐地区扎营。

寨栅:古代军队或地方武装驻扎时所筑的防御工事,包括围墙、栅栏等。

阮小二、孟康:阮小二、孟康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是梁山好汉之一,此处指他们被敌人击败。

帐中:帐篷内,指宋江在帐篷中。

吴用:吴用是《水浒传》中的智多星,宋江的好友,此处指他劝宋江。

阮小五、阮小七:阮小五、阮小七也是梁山好汉,此处指他们劝宋江。

名目:名声,此处指阮小二的名声。

先锋主兵:军队中的先锋,主兵即主将。

帐:帐篷,古代军队或官员临时居住的地方。

军马:军队。

巴山度岭:巴山,指四川、陕西一带的山地,此处指在山间行走。

猎户:以打猎为生的农民。

越狱:逃出监狱。

锦袄子:锦缎制成的袄子,此处指官服。

诰命:古代皇帝赐予官员的正式命令或证书。

搭膊:腰带。

钢叉:一种古代兵器,形状类似三叉戟。

风化:尸体在野外因风吹日晒而腐烂。

关胜、花荣:关胜、花荣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此处指他们被宋江召唤。

神机妙策:神奇的计策。

石宝、邓元觉:石宝、邓元觉是《水浒传》中的敌人将领。

马陵道、落凤坡:马陵道和落凤坡均为古代战场,此处比喻宋江军队的困境。

将佐:古代军队中的官员和将领。

看视:照顾,探望。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六回-评注

宋江在桐庐扎驻寨栅,又见折了阮小二、孟康,在帐中烦恼,寝食俱废,梦寐不安。

此句描绘了宋江在失去两位战友后的悲痛心情,‘烦恼’、‘寝食俱废’、‘梦寐不安’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宋江内心的焦虑与痛苦。

吴用与众将苦劝不得,阮小五、阮小七挂孝已了,自来谏劝宋江道:‘我哥哥今日为国家大事折了性命,也强似死在梁山泊埋没了名目。先锋主兵,不须烦恼,且请理国家大事。我弟兄两个,自去复仇。’

阮小五、阮小七的劝解,展现了梁山好汉的忠诚与勇敢,‘为国家大事’、‘自去复仇’等语句,彰显了他们为国家、为兄弟舍生忘死的决心。

宋江听了,稍稍回颜。

宋江的‘稍稍回颜’,表现了他对兄弟的关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悲痛中逐渐恢复理智。

次日,仍复整点军马,再要进兵。

此句说明宋江在悲痛之后,依然坚定地带领军队继续战斗,展现了梁山好汉的坚定意志。

吴用谏道:‘兄长未可急性,且再寻思计策,渡岭未迟。’

吴用的劝谏,体现了梁山好汉的智谋与谨慎,‘未可急性’、‘寻思计策’等词语,彰显了他们的深思熟虑。

只见解珍、解宝便道:‘我弟兄两个原是猎户出身,巴山度岭得惯。我两个装做此间猎户,扒上山去,放起一把火来,教那贼兵大惊,必然弃了关去。’

解珍、解宝的计策,展现了梁山好汉的机智与勇敢,‘装做此间猎户’、‘放起一把火来’等语句,描绘了他们的英勇行动。

吴用道:‘此计虽好,只恐这山险峻,难以进步,倘或失脚,性命难保。’

吴用的担忧,体现了梁山好汉对战友生命的重视,‘只恐’、‘性命难保’等词语,表达了对可能发生的危险的担忧。

解珍、解宝便道:‘我弟兄两个,自登州越狱上梁山泊,托哥哥福荫,做了许多年好汉,又受了国家诰命,穿了锦袄子。今日为朝廷,便粉骨碎身,报答仁兄,也不为多。’

解珍、解宝的豪言壮语,展现了梁山好汉的忠诚与英勇,‘粉骨碎身’、‘报答仁兄’等词语,表达了对宋江的深厚感情。

宋江道:‘贤弟休说这凶话!只愿早早干了大功回京,朝廷不肯亏负我们。你只顾尽心竭力,与国家出力。’

宋江的安慰与鼓励,体现了梁山好汉之间的深厚友谊,‘贤弟’、‘尽心竭力’等词语,表达了对战友的关心与期望。

解珍、解宝便去拴束,穿了虎皮套袄,腰里各跨一口快刀,提了钢叉。

此句描绘了解珍、解宝为复仇而准备的情景,‘拴束’、‘快刀’、‘钢叉’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形象。

两个来辞了宋江,便取小路,望乌龙岭上来。

此句说明解珍、解宝为了复仇,毅然踏上危险的道路,展现了梁山好汉的坚定决心。

此时才有一更天气。路上撞着两个伏路小军,二人结果了两个,到得岭下时,已有二更。

此句描绘了解珍、解宝在行进过程中遇到的危险,‘一更天气’、‘伏路小军’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机智与勇敢。

听得岭上寨内,更鼓分明,两个不敢从大路走,攀藤揽葛,一步步爬上岭来。

此句描绘了解珍、解宝在夜色中攀登险峻的山岭,‘攀藤揽葛’、‘一步步’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艰难与毅力。

是夜月光星朗,如同白日。两个三停爬了二停之上,望见岭上灯光闪闪。

此句描绘了夜晚攀登的情景,‘月光星朗’、‘灯光闪闪’等词语,展现了夜晚的美丽与神秘。

两个伏在岭凹边听时,上面更鼓已打四更。

此句说明解珍、解宝在岭凹边潜伏,等待时机,‘更鼓已打四更’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耐心与谨慎。

解珍暗暗地叫兄弟道:‘夜又短,天色无多时了,我两个上去罢。’

解珍的催促,展现了他们的决心与紧迫感,‘夜又短’、‘无多时了’等词语,表达了对时间紧迫的担忧。

两个又攀援上去。正爬到岩壁崎岖之处,悬崖险峻之中,两个只顾爬上去,手脚都不闲,却把搭膊拴住钢叉,拖在背后,刮得竹藤乱响。

此句描绘了解珍、解宝在攀登过程中的危险情景,‘岩壁崎岖’、‘悬崖险峻’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艰难与勇敢。

山岭上早吃人看见了。

此句说明解珍、解宝的行动被敌人发现,‘早吃人看见了’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机智与勇敢。

解珍正爬在山凹处,只听得上面叫声:‘着!’一挠钩正搭住解珍头髻。

此句描绘了解珍遭遇敌人的袭击,‘挠钩’、‘搭住’等词语,展现了敌人的狡猾与凶狠。

解珍急去腰里拔得刀出来时,上面已把他提得脚悬了。

此句说明解珍在危急时刻拔刀自卫,‘拔得刀’、‘脚悬了’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勇敢与机智。

解珍心慌,连忙一刀砍断挠钩,却从空里坠下来,可怜解珍做了半世好汉,从这百十丈高崖上倒撞下来,死于非命。

此句描绘了解珍的英勇牺牲,‘百十丈高崖’、‘死于非命’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悲壮与英勇。

下面都是狼牙乱石,粉碎了身躯。

此句说明解珍的尸体摔得粉碎,‘狼牙乱石’、‘粉碎了身躯’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英勇与悲壮。

解宝见哥哥攧将下去,急退步下岭时,上头早滚下大小石块,并短弩弓箭,从竹藤里射来。

此句描绘了解宝在撤退过程中遭遇敌人的伏击,‘滚下’、‘射来’等词语,展现了敌人的凶狠与狡猾。

可怜解宝为了一世猎户,做一块儿射死在乌龙岭边竹藤丛里。

此句说明解宝的英勇牺牲,‘一世猎户’、‘射死’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英勇与悲壮。

两个身死。

此句总结了解珍、解宝的英勇牺牲,‘身死’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英勇与悲壮。

天明,岭上差人下来,将解珍、解宝尸首,就风化在岭上。

此句说明解珍、解宝的尸体被敌人处理,‘风化’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悲壮与英勇。

探子体得备细,报与宋先锋知道,解珍、解宝已死在乌龙岭。

此句说明探子将解珍、解宝的死讯报告给宋江,‘体得备细’、‘报与’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忠诚与勇敢。

有诗为证:‘千尺悬崖峻渺茫,古藤高树乱苍苍。夜深欲作幽探计,两将谁知顷刻亡。’

此诗是对解珍、解宝英勇牺牲的悼念,‘千尺悬崖’、‘顷刻亡’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英勇与悲壮。

宋江听得又折了解珍、解宝,哭得几番昏晕。

此句描绘了宋江在得知解珍、解宝牺牲后的悲痛,‘哭得几番昏晕’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深厚感情。

便唤关胜、花荣点兵取乌龙岭关隘,与四个兄弟报仇。

此句说明宋江在悲痛之后,决定为解珍、解宝报仇,展现了梁山好汉的勇敢与坚定。

吴用谏道:‘仁兄不可性急,已死者皆是天命。若要取关,不可造次。须用神机妙策,智取其关,方可调兵遣将。’

吴用的劝谏,体现了梁山好汉的智谋与谨慎,‘不可性急’、‘神机妙策’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深思熟虑。

宋江怒道:‘谁想把我弟兄们手足三停损了一停!不忍那贼们把我兄弟风化在岭上。今夜必须提兵,先去夺尸首回来,具棺椁埋葬!’

宋江的愤怒与决心,展现了梁山好汉的勇敢与坚定,‘手足三停损了一停’、‘具棺椁埋葬’等词语,表达了对战友的深厚感情。

吴用阻道:‘贼兵将尸风化,诚恐有计。兄长未可造次!’

吴用的担忧,体现了梁山好汉对战友生命的重视,‘诚恐有计’、‘未可造次’等词语,表达了对可能发生的危险的担忧。

宋江那里肯听军师谏劝,随即点起三千精兵,带领关胜、花荣、吕方、郭盛四将,连夜进兵。

此句说明宋江在愤怒之下,不听吴用的劝谏,决定亲自率军报仇,展现了梁山好汉的勇敢与坚定。

到乌龙岭时,已是二更时分,小校报道:‘前面风化起两个人在那里,敢是解珍、解宝的尸首?’

此句说明宋江的军队到达乌龙岭,发现了解珍、解宝的尸体,‘风化’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悲壮与英勇。

宋江纵马亲自来看时,见两株树上,把竹竿挑起两个尸首。

此句描绘了宋江亲自查看解珍、解宝的尸体,‘纵马’、‘亲自’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关心与悲痛。

树上削去了一片皮,写两行大字在上,月黑不见分晓。

此句说明敌人对解珍、解宝的尸体进行了侮辱,‘削去了一片皮’、‘写两行大字’等词语,展现了敌人的凶狠与狡猾。

宋江令讨放炮火种吹起灯来看时,上面写道:‘宋江早晚也号令在此处’。

此句说明宋江看到了敌人留下的挑衅信息,‘号令’等词语,展现了敌人的嚣张与挑衅。

却传令人上树去取尸首。

此句说明宋江决定取回解珍、解宝的尸体,‘传令人’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坚定与勇敢。

只见四下里火把齐起,金鼓乱鸣,团团军马围住。

此句描绘了敌人对宋江军队的伏击,‘火把齐起’、‘金鼓乱鸣’等词语,展现了敌人的凶狠与狡猾。

当前岭上,早乱箭射来。

此句说明敌人对宋江军队的攻击,‘乱箭射来’等词语,展现了敌人的凶狠与狡猾。

江里船内水军,都纷纷上岸来。

此句说明敌人从水陆两面夹击宋江军队,‘纷纷上岸来’等词语,展现了敌人的狡猾与凶狠。

宋江见了,叫声苦,不知高低。

此句描绘了宋江在敌军伏击下的惊慌与无奈,‘叫声苦’、‘不知高低’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困境。

急退军事,石宝当先截住去路;转过侧首,又是邓元觉杀将下来。

此句说明宋江军队在敌军的夹击下,陷入了困境,‘急退军事’、‘当先截住去路’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勇敢与坚定。

可怜宋江平生义气,高如不老之天;今日遭殃,死无葬身之地。

此句是对宋江英勇牺牲的悼念,‘平生义气’、‘死无葬身之地’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英勇与悲壮。

直使规模有似马陵道,光景浑如落凤坡。

此句是对宋江英勇牺牲的比喻,‘马陵道’、‘落凤坡’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英勇与悲壮。

毕竟宋江军马怎地脱身,且听下回分解。

此句为悬念,引导读者继续关注后续情节。

此一回内,折了六员将佐:侯健、段景住、阮小二、孟康、解珍、解宝。

此句总结了本回中牺牲的梁山好汉,‘折了’、‘牺牲’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英勇与悲壮。

患病寄留杭州并看视,共八员将佐:张横、穆弘、孔明、朱贵、杨林、白胜、穆春、朱富。

此句说明了本回中未参与战斗的梁山好汉,‘患病寄留’、‘看视’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关心与照顾。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六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67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