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世说新语-纰漏

作者: 刘义庆(403年-444年),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笔记小说的代表之一,内容涵盖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风云人物及其轶事。

年代:成书于南朝宋代(约5世纪)。

内容简要:《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魏晋时期士人的风流逸事、言行举止以及他们对生活、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看法。书中以人物轶事为主,展示了许多有趣的对话和智慧的表达,反映了魏晋士人对名利、道德、哲学等方面的思考。全书风格轻松幽默,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也对后代的小说创作、文化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世说新语-纰漏-原文

王敦初尚主,如厕,见漆箱盛乾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至尽。

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箸水中而饮之,谓是乾饭。

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

元皇初见贺司空,言及吴时事,问:‘孙皓烧锯截一贺头,是谁?’

司空未得言,元皇自忆曰:‘是贺劭。’

司空流涕曰:‘臣父遭遇无道,创巨痛深,无以仰答明诏。’

元皇愧惭,三日不出。

蔡司徒渡江,见彭蜞,大喜曰:‘蟹有八足,加以二螯。’

令烹之。

既食,吐下委顿,方知非蟹。

后向谢仁祖说此事,谢曰:‘卿读尔雅不熟,几为劝学死。’

任育长年少时,甚有令名。

武帝崩,选百二十挽郎,一时之秀彦,育长亦在其中。

王安丰选女婿,从挽郎搜其胜者,且择取四人,任犹在其中。

童少时神明可爱,时人谓育长影亦好。

自过江,便失志。

王丞相请先度时贤共至石头迎之,犹作畴日相待,一见便觉有异。

坐席竟,下饮,便问人云:‘此为茶?为茗?’

觉有异色,乃自申明云:‘向问饮为热,为冷耳。’

尝行从棺邸下度,流涕悲哀。

王丞相闻之曰:‘此是有情痴。’

谢虎子尝上屋熏鼠。

胡儿既无由知父为此事,闻人道‘痴人有作此者’。

戏笑之。

时道此非复一过。

太傅既了己之不知,因其言次,语胡儿曰:‘世人以此谤中郎,亦言我共作此。’

胡儿懊热,一月日闭斋不出。

太傅虚托引己之过,以相开悟,可谓德教。

殷仲堪父病虚悸,闻床下蚁动,谓是牛斗。

孝武不知是殷公,问仲堪‘有一殷,病如此不?’

仲堪流涕而起曰:‘臣进退唯谷。’

虞啸父为孝武侍中,帝从容问曰:‘卿在门下,初不闻有所献替。’

虞家富春,近海,谓帝望其意气,对曰:‘天时尚暖,(上制下鱼)鱼虾(鱼羌)未可致,寻当有所上献。’

帝抚掌大笑。

王大丧后,朝论或云‘国宝应作荆州’。

国宝主簿夜函白事,云:‘荆州事已行。’

国宝大喜,而夜开合,唤纲纪话势,虽不及作荆州,而意色甚恬。

晓遣参问,都无此事。

即唤主簿数之曰:‘卿何以误人事邪?’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世说新语-纰漏-译文

王敦刚娶了公主,有一次上厕所,看到有装满干枣的漆箱,本来是用来塞鼻子的,王敦却以为厕所里也有水果,就吃了个精光。回来后,婢女端来金澡盘装水,琉璃碗装澡豆,他竟然把筷子倒进水里喝,说是干饭。众婢女都忍不住掩口而笑。

元皇第一次见到贺司空,谈到吴国的事情,问:‘孙皓烧锯截断了一个贺头,是哪位贺头?’贺司空还没来得及回答,元皇自己想了起来:‘是贺劭。’贺司空流着泪说:‘我父亲遭遇无道,痛苦深重,无法回答您的圣旨。’元皇感到羞愧,三天不出宫。

蔡司徒渡过长江,看到一种叫做彭蜞的动物,非常高兴地说:‘螃蟹有八只脚,再加上两只螯。’让人把它煮了。吃完后,他吐了,身体虚弱,才知道那不是螃蟹。后来他向谢仁祖说起这件事,谢仁祖说:‘你读《尔雅》不熟,差点被劝学的话害死。’

任育长年轻时候,非常有名。武帝去世后,选了一百二十个挽郎,都是当时的优秀人才,任育长也在其中。王安丰选女婿,从挽郎中挑选优秀者,选了四个,任育长也在其中。任育长小时候聪明可爱,当时的人都说他的影子也很好看。自从过江以后,他就失去了志向。王丞相请当时的一些贤人一起到石头城迎接他,他还是像以前一样对待他,一见面就感觉到了他的不同。宴会结束后,他下座喝酒,问人:‘这是茶吗?还是茗?’他发现有些不对劲,就自己解释说:‘我刚才问的是这水是热的还是冷的。’他曾经从棺材底下走过,流着泪非常悲伤。王丞相听说后说:‘这是有情的痴人。’

谢虎子曾经上屋顶熏老鼠。胡儿不知道父亲做过这样的事情,听说‘痴人会有这样做的人’,就戏谑地笑他。当时不止一次有人说这样的话。太傅知道了胡儿不知道这件事,趁他说话的时候,对胡儿说:‘世人用这件事来诽谤中郎,也说我跟你一起做过。’胡儿感到羞愧,一个月闭门不出。太傅虚托自己的过错,来开导他,可以说是道德教育。

殷仲堪的父亲病得很虚弱,听到床下的蚂蚁动,以为是牛在斗。孝武帝不知道那是殷公,问殷仲堪:‘有一个殷,病得这么重吗?’殷仲堪流着泪站起来说:‘我进退两难。’

虞啸父是孝武帝的侍中,皇帝随意地问:‘你在宫中,从没听说你有所进言或建议。’虞家在富春,靠近海边,他以为皇帝是在期待他,就回答说:‘现在天气还暖和,鱼虾还没到上市的时候,过些时候我会有所进献。’皇帝拍手大笑。

王大丧之后,朝中有人议论说‘国宝应该去当荆州刺史’。国宝的主簿晚上送来一封信,说‘荆州的事情已经定了’。国宝非常高兴,但晚上开合书信,叫纲纪来商量形势,虽然没当上荆州刺史,但他的表情非常平静。第二天早上派人去询问,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他就叫来主簿责备说:‘你为什么误了大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世说新语-纰漏-注解

尚主:指女子出嫁,成为诸侯或王侯的妻子。

漆箱:用漆制成的箱子,古代常用作盛放贵重物品。

乾枣:晒干的枣子。

澡盘:古代的一种盥洗用具,用于盛水。

澡豆:古代的一种香粉,用于洗澡。

倒箸:将筷子倒过来。

乾饭:干饭,即熟饭。

吴时事:指吴国历史上的事件。

孙皓:三国时期吴国的最后一位皇帝。

锯截一贺头:用锯子锯下一个人的头。

贺劭:古代人名。

元皇:古代皇帝的尊称。

司空:古代官名,为三公之一,掌管工程和水利。

创巨痛深:形容创伤极大,痛苦很深。

明诏:皇帝的诏书。

蔡司徒:古代官名,司徒为三公之一,掌管教化。

彭蜞:一种昆虫,形似蟹。

尔雅:古代的一部词典,收集了大量的古代词汇和解释。

劝学:鼓励学习。

任育长:古代人名。

武帝:古代皇帝的尊称。

挽郎:古代丧礼中负责抬棺的人。

王安丰:古代人名。

童:古代人名。

石头:古代地名,指石头城,今南京。

茶:一种植物,其叶可用来泡茶。

茗:古代对茶的别称。

棺邸:存放棺材的地方。

王丞相:古代人名,曾任丞相。

胡儿:古代人名。

太傅:古代官名,为三公之一,掌管教育。

殷仲堪:古代人名。

孝武:古代皇帝的尊称。

富春:古代地名,指今浙江省富阳市。

国宝:古代人名。

纲纪:古代官名,掌管法纪。

白事:古代指丧事。

国宝主簿:国宝的属官,负责文书工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世说新语-纰漏-评注

王敦初尚主,如厕,见漆箱盛乾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至尽。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箸水中而饮之,谓是乾饭。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

此段描述了王敦初尚主时的一个趣事,展现了王敦的率真与憨态。王敦初尚主,本应收敛自己的行为,却因见乾枣而忘乎所以,将其当作水果食用,体现了其率真的一面。而将澡豆误认为是乾饭,则更显其憨态可掬。群婢掩口而笑,也反映出王敦的率真行为在当时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和议论。这一细节描写,既生动地展现了王敦的性格特点,又为读者带来了一种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

元皇初见贺司空,言及吴时事,问:“孙皓烧锯截一贺头,是谁?”司空未得言,元皇自忆曰:“是贺劭。”司空流涕曰:“臣父遭遇无道,创巨痛深,无以仰答明诏。”元皇愧惭,三日不出。

这段文字描绘了元皇与贺司空的一次对话,通过元皇询问孙皓烧锯截贺头之事,展现了元皇对历史的关注和对贺司空家族遭遇的同情。贺司空的回答流露出对父亲遭遇的悲痛和对元皇的忠诚,而元皇的愧怍和三日不出,则表现了他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人责任的重视。这一情节既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微妙。

蔡司徒渡江,见彭蜞,大喜曰:“蟹有八足,加以二螯。”令烹之。既食,吐下委顿,方知非蟹。后向谢仁祖说此事,谢曰:“卿读尔雅不熟,几为劝学死。”

此段描述了蔡司徒误食彭蜞的故事,通过这一趣事,揭示了蔡司徒的学识不足和对事物的认知局限。蔡司徒因为不了解彭蜞的真实身份,误将其当作蟹食用,结果导致身体不适。谢仁祖的批评则是对蔡司徒学识的警示,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士人对学识的重视。

任育长年少时,甚有令名。武帝崩,选百二十挽郎,一时之秀彦,育长亦在其中。王安丰选女婿,从挽郎搜其胜者,且择取四人,任犹在其中。童少时神明可爱,时人谓育长影亦好。自过江,便失志。王丞相请先度时贤共至石头迎之,犹作畴日相待,一见便觉有异。坐席竟,下饮,便问人云:“此为茶?为茗?”觉有异色,乃自申明云:“向问饮为热,为冷耳。”尝行从棺邸下度,流涕悲哀。王丞相闻之曰:“此是有情痴。”

这段文字讲述了任育长的一生,从年轻时的才华横溢到后来的失志,再到王丞相对他的评价。任育长的形象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得以丰满,他既有才华横溢的一面,又有失志后的悲哀。王丞相的评价则是对任育长性格的深刻剖析,认为他是有情痴。这一情节反映了古代士人的情感世界和价值观。

谢虎子尝上屋熏鼠。胡儿既无由知父为此事,闻人道“痴人有作此者”。戏笑之。时道此非复一过。太傅既了己之不知,因其言次,语胡儿曰:“世人以此谤中郎,亦言我共作此。”胡儿懊热,一月日闭斋不出。太傅虚托引己之过,以相开悟,可谓德教。

此段文字讲述了谢虎子熏鼠的故事,以及太傅对其行为的开导。谢虎子的行为看似荒谬,实则反映了古代士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待问题的态度。太傅的开导则是对谢虎子行为的理解和包容,同时也展现了太傅的德行和智慧。

殷仲堪父病虚悸,闻床下蚁动,谓是牛斗。孝武不知是殷公,问仲堪“有一殷,病如此不?”仲堪流涕而起曰:“臣进退唯谷。”

这段文字描绘了殷仲堪的父亲病重时的一个细节,以及孝武帝对殷仲堪的询问。殷仲堪的父亲将床下蚁动误认为是牛斗,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神秘感和对疾病的恐惧。孝武帝的询问则是对殷仲堪家族遭遇的关心,而殷仲堪的回答则表达了他对家族命运的无奈和担忧。

虞啸父为孝武侍中,帝从容问曰:“卿在门下,初不闻有所献替。”虞家富春,近海,谓帝望其意气,对曰:“天时尚暖,(上制下鱼)鱼虾(鱼羌)未可致,寻当有所上献。”帝抚掌大笑。

此段描述了虞啸父作为孝武侍中时的一个场景,虞啸父的回答既表现出他对皇帝的忠诚,又展现了他机智的一面。虞啸父通过巧妙地运用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关心,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皇帝的欢心。

王大丧后,朝论或云“国宝应作荆州”。国宝主簿夜函白事,云:“荆州事已行。”国宝大喜,而夜开合,唤纲纪话势,虽不及作荆州,而意色甚恬。晓遣参问,都无此事。即唤主簿数之曰:“卿何以误人事邪?”

这段文字讲述了王大丧后,国宝主簿误传国宝应作荆州的消息,以及国宝的反应。国宝主簿的误传体现了古代官场中的信息传递失误,而国宝的反应则展现了他对权力的渴望和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这一情节反映了古代官场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世说新语-纰漏》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63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