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义庆(403年-444年),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笔记小说的代表之一,内容涵盖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风云人物及其轶事。
年代:成书于南朝宋代(约5世纪)。
内容简要:《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魏晋时期士人的风流逸事、言行举止以及他们对生活、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看法。书中以人物轶事为主,展示了许多有趣的对话和智慧的表达,反映了魏晋士人对名利、道德、哲学等方面的思考。全书风格轻松幽默,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也对后代的小说创作、文化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世说新语-汰侈-原文
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
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
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
丞相素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沉醉。
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
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
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
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
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
又与新衣箸令出,客多羞不能如厕。
王大将军往,脱故衣,箸新衣,神色傲然。
群婢相谓曰:‘此客必能作贼。’
武帝尝降王武子家,武子供馔,并用琉璃器。
婢子百余人,皆绫罗裤(衣罗),以手擎饮食。
烝豚肥美,异于常味。
帝怪而问之,答曰:‘以人乳饮豚。’
帝甚不平,食未毕,便去。
王、石所未知作。
王君夫以(米台)糒澳釜,石季伦用蜡烛作炊。
君夫作紫丝布步障碧绫裹四十里,石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
石以椒为泥,王以赤石脂泥壁。
石崇为客作豆粥,咄嗟便办。
恒冬天得韭蓱虀。
又牛形状气力不胜王恺牛,而与恺出游,极晚发,争入洛城,崇牛数十步后,迅若飞禽,恺牛绝走不能及。
每以此三事为搤腕。
乃密货崇帐下都督及御车人,问所以。
都督曰:‘豆至难煮,唯豫作熟末,客至,作白粥以投之。韭蓱虀是捣韭根,杂以麦苗尔。’
复问驭人牛所以驶。
驭人云:‘牛本不迟,由将车人不及制之尔。急时听偏辕,则驶矣。’
恺悉从之,遂争长。
石崇后闻,皆杀告者。
王君夫有牛,名‘八百里驳’,常莹其蹄角。
王武子语君夫:‘我射不如卿,今指赌卿牛,以千万对之。’
君夫既恃手快,且谓骏物无有杀理,便相然可。
令武子先射。
武子一起便破的,却据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来!’
须臾,炙至,一脔便去。
王君夫尝责一人无服余衵,因直内箸曲合重闺里,不听人将出。
遂饥经日,迷不知何处去。
后因缘相为垂死,迺得出。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
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恺以示崇。
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不足恨,今还卿。’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
恺惘然自失。
王武子被责,移第北邙下。
于时人多地贵,济好马射,买地作埒,编钱币地竟埒。
时人号曰‘金沟’。
石崇每与王敦入学戏,见颜、原象而叹曰:‘若与同升孔堂,去人何必有间!’
王曰:‘不知余人云何?子贡去卿差近。’
石正色云:‘士当令身名俱泰,何至以瓮牖语人!’
彭城王有快牛,至爱惜之。
王太尉与射,赌得之。
彭城王曰:‘君欲自乘则不论;若欲啖者,当以二十肥者代之。既不废啖,又存所爱。’
王遂杀啖。
王右军少时,在周侯末坐,割牛心啖之。
于此改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世说新语-汰侈-译文
石崇每次宴请客人,常常让美女们倒酒。如果客人喝不完酒,就让黄门官斩杀那些美女。王丞相和大将军曾经一起去拜访石崇。王丞相平时不擅长喝酒,但每次都强迫自己喝到醉。每次到大将军面前,他坚决不喝酒,想看看大将军会有什么反应。已经斩杀了三个人,大将军脸色如常,还是不肯喝酒。王丞相责备他,大将军说:‘这是我家人的事,与你何干!’
石崇的厕所里,经常有十多个美女侍立,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摆放着甲煎粉、沉香汁等物品,一应俱全。还准备新衣服让客人更换,很多客人因为害羞而不愿意上厕所。王大将军去时,脱下旧衣服,穿上新衣服,神色傲慢。那些美女互相说:‘这个客人一定是个贼。’
武帝曾经到王武子家做客,王武子用琉璃器皿盛放食物。有一百多个婢女,都穿着绫罗绸缎的衣服,用手端着食物。蒸猪肉肥美,味道与众不同。武帝感到奇怪,问原因,回答说:‘是用人乳喂养的猪。’武帝非常不高兴,还没吃完就离开了。王、石两家都不知道这种做法。
王君夫用糯米糍粑煮饭,石季伦用蜡烛做饭。王君夫用紫丝布做步障,用碧绫包裹四十里,石崇用锦缎做步障,长度达到五十里来对抗。石崇用辣椒做泥,王君夫用赤石脂做泥。
石崇为客人做豆粥,立刻就能做好。冬天常常能吃到韭菜和蓱菜。他的牛虽然形状和气力不如王恺的牛,但和他一起出游时,出发晚却能在王恺的牛后面迅速追上,王恺的牛跑得再快也追不上。王恺每次都因此感到惋惜。于是他秘密地贿赂石崇的部下和车夫,询问原因。部下说:‘豆子很难煮,我们事先煮熟磨成粉末,客人来了,就做白粥加上粉末。韭菜和蓱菜是捣碎的韭菜根,混合麦苗。’再问车夫牛为什么跑得快。车夫说:‘牛本身并不慢,是因为驾车的人没有控制好。紧急时听从偏辕,就能跑得快。’王恺都照做了,于是两人开始争比。
石崇后来听说这件事,都杀了告密的人。
王君夫有一头牛,名叫‘八百里驳’,经常保养它的蹄角。王武子对王君夫说:‘我射箭不如你,现在用你的牛来赌,我出千万。’王君夫既自负手快,又认为好马不能杀,就同意了。让王武子先射。王武子一箭就射中了靶心,然后坐在胡床上,大声命令左右:‘快把牛心取来!’不一会儿,烤好的牛肉就端上来了。
王君夫曾经因为一个人没有穿剩下的衣服而责备他,直接把衣服塞进重重的门里,不让人拿出来。于是那个人饿了整整一天,不知道该去哪里。后来因为某种原因差点死去,才得以出来。
石崇和王恺争相奢侈,用华丽的装饰来装饰车马。武帝是王恺的外甥,经常帮助王恺。曾经赐给王恺一棵高约两尺的珊瑚树。树枝繁茂,世上少有。王恺把珊瑚树给石崇看。石崇看完后,用铁如意砸它,应声而碎。王恺既惋惜,又认为石崇嫉妒自己的宝贝,语气非常严厉。石崇说:‘不值得遗憾,现在还给你。’于是命令左右把所有的珊瑚树都拿出来,有三尺、四尺长的,枝干绝世,光彩照人的有六七棵,和王恺的那棵相仿的还有很多。王恺感到非常失落。
王武子被责备后,搬到了北邙山下。当时人多地贵,喜欢马和射箭,买地做埒,用钱币铺满埒。当时的人称之为‘金沟’。
石崇每次和王敦一起入学,看到颜回和原宪的画像就感叹:‘如果和他们在孔子的殿堂上一起学习,何必在意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王敦说:‘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子贡离你比较近。’石崇严肃地说:‘士人应当使自己的名声和地位都得到提升,何必在意那些贫贱的言论!’
彭城王有一头骏马,非常珍惜。王太尉和他比赛射箭,赢得了这匹马。彭城王说:‘如果你自己骑,那就不用说了;如果你想吃肉,可以用二十头肥牛来代替。这样既不浪费了肉,又保存了你所爱的马。’王太尉就杀了牛来吃。
王右军年轻时,在周侯的末座,割牛心吃。从那时起,他的看法就改变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世说新语-汰侈-注解
石崇:石崇,西晋时期著名富豪,以豪奢著称。
美人:指石崇家中受宠的美女,常被用来款待客人。
黄门:古代官名,指宫廷中的宦官。
王丞相:指王导,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曾任丞相。
大将军:指王敦,东晋时期权臣,曾任大将军。
武帝:指司马炎,西晋的开国皇帝。
王武子:指王济,石崇的好友,也是一位豪富。
琉璃器:一种用琉璃制成的器皿,古代高档的装饰品。
沉香汁:一种用沉香制成的香料,常用于熏香。
甲煎粉:一种古代的香粉,用于美容。
新衣:指新的衣物。
金沟:指王武子北邙下的住宅,因其豪华而被称为“金沟”。
孔堂:指孔子所设的讲学之地,比喻学问高深。
瓮牖:指简陋的房屋,比喻贫穷。
彭城王:指司马昭的儿子司马攸,封为彭城王。
王太尉:指王浑,东晋时期的大臣,曾任太尉。
右军:指王羲之,东晋时期的书法家,曾任右军将军。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世说新语-汰侈-评注
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
此句描绘了石崇宴请宾客时的奢华与残忍。石崇以美人行酒,既展示了其财富,又彰显了其权势。而饮酒不尽者被斩杀,则揭示了其残忍与暴虐。此句反映了石崇的个性特点,也为后文的故事铺垫了基础。
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相素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沉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
此句通过王丞相的行为,展现了其机智与谨慎。王丞相虽不能饮酒,却能在石崇面前强饮至醉,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而面对大将军,他则选择不饮,观察其变化,体现了他的机智与谨慎。
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
此句进一步描绘了石崇的残忍与冷酷。面对已斩三人,大将军仍不饮,丞相责备他,大将军却以自杀家人之事为由,表现出对他人生命的漠视。
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
此句描述了石崇厕所的奢华,通过十余婢的丽服藻饰,展现了石崇的财富与奢侈。
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
此句进一步描绘了石崇厕所的奢华,通过列举甲煎粉、沉香汁等物品,展现了其生活之精致。
又与新衣箸令出,客多羞不能如厕。
此句通过客人的羞愧,展现了石崇厕所的奢华程度,以及客人对这种奢华的不适应。
王大将军往,脱故衣,箸新衣,神色傲然。
此句描绘了王大将军的傲慢与自信,他不仅不惧石崇的奢华,反而以傲然的神色面对。
群婢相谓曰:‘此客必能作贼。’
此句通过群婢的对话,展现了石崇府中人对王大将军的猜测与评价,同时也反映了石崇府中人对财富的贪婪。
武帝尝降王武子家,武子供馔,并用琉璃器。
此句描述了武帝拜访王武子家时的奢华,通过琉璃器的使用,展现了王武子家的财富与地位。
婢子百余人,皆绫罗裤(衣罗),以手擎饮食。
此句通过婢子的服饰和动作,展现了王武子家的奢华与排场。
烝豚肥美,异于常味。
此句描述了王武子家的美食,通过烝豚的肥美,展现了其烹饪技艺的高超。
帝怪而问之,答曰:‘以人乳饮豚。’帝甚不平,食未毕,便去。
此句揭示了王武子家的奢侈与荒唐,武帝对此表示不满,并因此离开。
王、石所未知作。
此句表达了王、石两家对武帝所知之物的无知与自大。
王君夫以(米台)糒澳釜,石季伦用蜡烛作炊。
此句通过王君夫和石季伦的烹饪方式,展现了他们各自的奢华与独特。
君夫作紫丝布步障碧绫裹四十里,石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
此句描述了王君夫和石崇在步障上的竞争,通过步障的长度和材质,展现了他们各自的财富与地位。
石以椒为泥,王以赤石脂泥壁。
此句通过王君夫和石崇在泥壁上的竞争,展现了他们各自的奢华与独特。
石崇为客作豆粥,咄嗟便办。
此句描述了石崇为客人准备豆粥的速度之快,展现了其府中人的烹饪技艺。
恒冬天得韭蓱虀。
此句描述了石崇府中人在冬天也能得到韭蓱虀,展现了其府中人对食材的丰富。
又牛形状气力不胜王恺牛,而与恺出游,极晚发,争入洛城,崇牛数十步后,迅若飞禽,恺牛绝走不能及。
此句描述了石崇与王恺在牛的速度上的竞争,通过牛的速度之快,展现了石崇府中人的训练有素。
每以此三事为搤腕。
此句表达了石崇对这三件事情的重视,也反映了他的好胜心。
乃密货崇帐下都督及御车人,问所以。
此句描述了王恺为了了解石崇的秘密,而贿赂其府中人的行为,展现了王恺的机智与手段。
都督曰:‘豆至难煮,唯豫作熟末,客至,作白粥以投之。韭蓱虀是捣韭根,杂以麦苗尔。’
此句揭示了石崇府中人在烹饪上的技巧,也反映了石崇府中人对食材的充分利用。
复问驭人牛所以驶。
此句表达了王恺对石崇府中人在牛的驾驭上的好奇。
驭人云:‘牛本不迟,由将车人不及制之尔。急时听偏辕,则驶矣。’
此句揭示了石崇府中人在驾驭牛方面的技巧,也反映了石崇府中人对动物的熟悉与了解。
恺悉从之,遂争长。
此句描述了王恺根据石崇府中人的建议,开始与石崇在牛的速度上竞争。
石崇后闻,皆杀告者。
此句揭示了石崇对告密者的残忍,也反映了他的权势与冷酷。
王君夫有牛,名‘八百里驳’,常莹其蹄角。
此句描述了王君夫对牛的重视,以及他对牛的养护。
王武子语君夫:‘我射不如卿,今指赌卿牛,以千万对之。’
此句描述了王武子与王君夫之间的赌约,展现了他们的豪放与冒险。
君夫既恃手快,且谓骏物无有杀理,便相然可。
此句描述了王君夫对赌约的态度,他既自信又认为杀牛是不合理的。
令武子先射。
此句描述了赌约的开始,王武子先射,为赌约增添了紧张气氛。
武子一起便破的,却据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来!’
此句描述了王武子的自信与果断,他一箭射中目标后,便要求取牛心。
须臾,炙至,一脔便去。
此句描述了王武子对牛心的处理,他迅速将其烹饪并食用。
王君夫尝责一人无服余衵,因直内箸曲合重闺里,不听人将出。
此句描述了王君夫对下人的严厉与苛刻,他因下人无服余衵而责备,并禁止其离开。
遂饥经日,迷不知何处去。
此句描述了下人因被禁止离开而导致的困境,他饥饿并迷失了方向。
后因缘相为垂死,迺得出。
此句描述了下人最终得以逃脱的经过,展现了其坚韧与智慧。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此句描述了石崇与王恺之间的争斗,他们通过奢华的服饰来展示自己的财富与地位。
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此句描述了武帝对王恺的支持,他作为王恺的甥,经常帮助王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
此句描述了武帝赐予王恺珊瑚树的行为,展现了武帝对王恺的宠爱。
恺以示崇。
此句描述了王恺将珊瑚树展示给石崇的行为,为后文的故事铺垫了基础。
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此句描述了石崇对珊瑚树的破坏,展现了其豪放与对财富的漠视。
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
此句描述了王恺对珊瑚树的惋惜,以及他对石崇的愤怒。
崇曰:‘不足恨,今还卿。’
此句描述了石崇对王恺的回应,他表现出对财富的淡泊。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
此句描述了石崇拿出更多珊瑚树的行为,展现了其财富的丰富。
恺惘然自失。
此句描述了王恺在石崇的财富面前的失落与自责。
王武子被责,移第北邙下。
此句描述了王武子因被责而搬家的情况,展现了其地位的下降。
于时人多地贵,济好马射,买地作埒,编钱币地竟埒。
此句描述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人们争相购买土地,以展示自己的财富与地位。
时人号曰‘金沟’。
此句描述了人们将这条沟称为“金沟”,反映了其财富与地位。
石崇每与王敦入学戏,见颜、原象而叹曰:‘若与同升孔堂,去人何必有间!’
此句描述了石崇与王敦的交往,以及他们对颜、原象的赞叹,展现了他们的文化素养与追求。
王曰:‘不知余人云何?子贡去卿差近。’
此句描述了王敦对颜、原象的评价,以及他对子贡的推崇。
石正色云:‘士当令身名俱泰,何至以瓮牖语人!’
此句描述了石崇对王敦的评价,他强调士人应该追求身名俱泰,而不是以贫贱为借口。
彭城王有快牛,至爱惜之。
此句描述了彭城王对牛的珍爱,以及他对牛的重视。
王太尉与射,赌得之。
此句描述了王太尉与彭城王之间的赌约,以及王太尉赢得牛的过程。
彭城王曰:‘君欲自乘则不论;若欲啖者,当以二十肥者代之。既不废啖,又存所爱。’
此句描述了彭城王对王太尉的宽容,他愿意以肥牛代替,既满足了王太尉的需求,又保护了自己所爱的牛。
王遂杀啖。
此句描述了王太尉杀牛的行为,展现了其豪放与对财富的漠视。
王右军少时,在周侯末坐,割牛心啖之。
此句描述了王右军在年轻时的行为,他割牛心啖之,展现了其豪放与对美食的追求。
于此改观。
此句表达了王右军因割牛心啖之而改变了对牛的看法,也反映了他的成长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