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义庆(403年-444年),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笔记小说的代表之一,内容涵盖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风云人物及其轶事。
年代:成书于南朝宋代(约5世纪)。
内容简要:《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魏晋时期士人的风流逸事、言行举止以及他们对生活、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看法。书中以人物轶事为主,展示了许多有趣的对话和智慧的表达,反映了魏晋士人对名利、道德、哲学等方面的思考。全书风格轻松幽默,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也对后代的小说创作、文化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世说新语-排调-原文
诸葛瑾为豫州,遣别驾到台,语云:‘小儿知谈,卿可与语。’连往诣恪,恪不与相见。
后于张辅吴坐中相遇,别驾唤恪:‘咄咄郎君。’恪因嘲之曰:‘豫州乱矣,何咄咄之有?’答曰:‘君明臣贤,未闻其乱。’恪曰:‘昔唐尧在上,四凶在下。’答曰:‘非唯四凶,亦有丹朱。’于是一坐大笑。
晋文帝与二陈共车,过唤钟会同载,即驶车委去。比出,已远。
既至,因嘲之曰:‘与人期行,何以迟迟?望卿遥遥不至。’会答曰:‘矫然懿实,何必同群?’帝复问会:‘皋繇何如人?’答曰:‘上不及尧、舜,下不逮周、孔,亦一时之懿士。’
钟毓为黄门郎,有机警,在景王坐燕饮。时陈群子玄伯、武周子元夏同在坐,共嘲毓。
景王曰:‘皋繇何如人?’对曰:‘古之懿士。’顾谓玄伯、元夏曰:‘君子周而不比,群而不党。’
嵇、阮、山、刘在竹林酣饮,王戎后往。
步兵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王笑曰:‘卿辈意,亦复可败邪?’
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皓正饮酒,因举觞劝帝而言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帝悔之。
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
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头责秦子羽云:‘子曾不如太原温颙、颍川荀宇、范阳张华、士卿刘许、义阳邹湛、河南郑诩。此数子者,或謇吃无宫商,或尪陋希言语,或淹伊多姿态,或讙哗少智谞,或口如含胶饴,或头如巾虀杵。而犹以文采可观,意思详序,攀龙附凤,并登天府。’
王浑与妇钟氏共坐,见武子从庭过,浑欣然谓妇曰:‘生儿如此,足慰人意。’妇笑曰:‘若使新妇得配参军,生儿故可不啻如此!’
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
张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
陆举手曰:‘云闲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陆曰:‘既开青云睹白雉,何不张尔弓,布尔矢?’荀答曰:‘本谓云龙骙骙,定是山鹿野麋。兽弱弩强,是以发迟。’张乃抚掌大笑。
陆太尉诣王丞相,王公食以酪。
陆还遂病。
明日与王笺云:‘昨食酪小过,通夜委顿。民虽吴人,几为伧鬼。’
元帝皇子生,普赐群臣。
殷洪乔谢曰:‘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而猥颁厚赉。’中宗笑曰:‘此事岂可使卿有勋邪?’
诸葛令、王丞相共争姓族先后,王曰:‘何不言葛、王,而云王、葛?’令曰:‘譬言驴马,不言马驴,驴宁胜马邪?’
刘真长始见王丞相,时盛暑之月,丞相以腹熨弹棋局,曰:‘何乃渹?’刘既出,人问:‘见王公云何?’刘曰:‘未见他异,唯闻作吴语耳!’
王公与朝士共饮酒,举琉璃碗谓伯仁曰:‘此碗腹殊空,谓之宝器,何邪?’答曰:‘此碗英英,诚为清彻,所以为宝耳!’
谢幼舆谓周侯曰:‘卿类社树,远望之,峨峨拂青天;就而视之,其根则群狐所托,下聚溷而已!’答曰:‘枝条拂青天,不以为高;群狐乱其下,不以为浊;聚溷之秽,卿之所保,何足自称?’
王长豫幼便和令,丞相爱恣甚笃。
每共围棋,丞相欲举行,长豫按指不听。
丞相笑曰:‘讵得尔?相与似有瓜葛。’
明帝问周伯仁:‘真长何如人?’答曰:‘故是千斤犗特。’王公笑其言。
伯仁曰:‘不如卷角牸,有盘辟之好。’
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
干宝向刘真长叙其搜神记,刘曰:‘卿可谓鬼之董狐。’
许文思往顾和许,顾先在帐中眠。
许至,便径就床角枕共语。
既而唤顾共行,顾乃命左右取枕上新衣,易己体上所著。
许笑曰:‘卿乃复有行来衣乎?’
康僧渊目深而鼻高,王丞相每调之。
僧渊曰:‘鼻者面之山,目者面之渊。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
何次道往瓦官寺礼拜甚勤。
阮思旷语之曰:‘卿志大宇宙,勇迈终古。’何曰:‘卿今日何故忽见推?’阮曰:‘我图数千户郡,尚不能得;卿迺图作佛,不亦大乎!’
庾征西大举征胡,既成行,止镇襄阳。
殷豫章与书,送一折角如意以调之。
庾答书曰:‘得所致,虽是败物,犹欲理而用之。’
桓大司马乘雪欲猎,先过王、刘诸人许。
真长见其装束单急,问:‘老贼欲持此何作?’桓曰:‘我若不为此,卿辈亦那得坐谈?’
褚季野问孙盛:‘卿国史何当成?’孙云:‘久应竟,在公无暇,故至今日。’褚曰:‘古人‘述而不作’,何必在蚕室中?’
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
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
高灵时为中丞,亦往相祖。
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谢笑而不答。
初,谢安在东山居,布衣,时兄弟已有富贵者,翕集家门,倾动人物。
刘夫人戏谓安曰:‘大丈夫不当如此乎?’谢乃捉鼻曰:‘但恐不免耳!’
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
王、刘每不重蔡公。
二人尝诣蔡,语良久,乃问蔡曰:‘公自言何如夷甫?’
答曰:‘身不如夷甫。’
王、刘相目而笑曰:‘公何处不如?’
答曰:‘夷甫无君辈客!’
张吴兴年八岁,亏齿,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
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
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
于时人有饷桓公药草,中有‘远志’。
公取以问谢:‘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
谢未即答。
时郝隆在坐,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谢甚有愧色。
桓公目谢而笑曰:‘郝参军此过乃不恶,亦极有会。’
庾园客诣孙监,值行,见齐庄在外,尚幼,而有神意。
庾试之曰:‘孙安国何在?’
即答曰:‘庾稚恭家。’
庾大笑曰:‘诸孙大盛,有儿如此!’
又答曰:‘未若诸庾之翼翼。’
还,语人曰:‘我故胜,得重唤奴父名。’
范玄平在简文坐,谈欲屈,引王长史曰:‘卿助我。’
王曰:‘此非拔山力所能助!’
郝隆为桓公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
不能者,罚酒三升。
隆初以不能受罚,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娵隅跃清池。’
桓问:‘娵隅是何物?’
答曰:‘蛮名鱼为娵隅。’
桓公曰:‘作诗何以作蛮语?’
隆曰:‘千里投公,始得蛮府参军,那得不作蛮语也?’
袁羊尝诣刘恢,恢在内眠未起。
袁因作诗调之曰:‘角枕粲文茵,锦衾烂长筵。’
刘尚晋明帝女,主见诗,不平曰:‘袁羊,古之遗狂!’
殷洪远答孙兴公诗云:‘聊复放一曲。’
刘真长笑其语拙,问曰:‘君欲云那放?’
殷曰:‘(木翕)腊亦放,何必其枪铃邪?’
桓公既废海西,立简文,侍中谢公见桓公拜。
桓惊笑曰:‘安石,卿何事至尔?’
谢曰:‘未有君拜于前,臣立于后!’
郗重熙与谢公书,道:‘王敬仁闻一年少怀问鼎。不知桓公德衰,为复后生可畏?’
张苍梧是张凭之祖,尝语凭父曰:‘我不如汝。’
凭父未解所以。
苍梧曰:‘汝有佳儿。’
凭时年数岁,歛手曰:‘阿翁,讵宜以子戏父?’
习凿齿、孙兴公未相识,同在桓公坐。
桓语孙‘可与习参军共语。’
孙云:‘‘蠢尔蛮荆’,敢与大邦为讎?’
习云:‘‘薄伐猃狁’,至于太原。’
桓豹奴是王丹阳外生,形似其舅,桓甚讳之。
宣武云:‘不恒相似,时似耳!恒似是形,时似是神。’
桓逾不说。
王子猷诣谢万,林公先在坐,瞻瞩甚高。
王曰:‘若林公须发并全,神情当复胜此不?’
谢曰:‘唇齿相须,不可以偏亡。须发何关于神明?’
林公意甚恶。
曰:‘七尺之躯,今日委君二贤。’
郗司空拜北府,王黄门诣郗门拜,云:‘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骤咏之不已。
郗仓谓嘉宾曰:‘公今日拜,子猷言语殊不逊,深不可容!’
嘉宾曰:‘此是陈寿作诸葛评。人以汝家比武侯,复何所言?’
王子猷诣谢公,谢曰:‘云何七言诗?’
子猷承问,答曰:‘昂昂若千里之驹,泛泛若水中之凫。’
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
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
将前,更相推在前。
既移久,王遂在范后。
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
刘遵祖少为殷中军所知,称之于庾公。
庾公甚忻然,便取为佐。
既见,坐之独榻上与语。
刘尔日殊不称,庾小失望,遂名之为‘羊公鹤’。
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
客试使驱来,氃氋而不肯舞。
故称比之。
魏长齐雅有体量,而才学非所经。
初宦当出,虞存嘲之曰:‘与卿约法三章:谈者死,文笔者刑,商略抵罪。’
魏怡然而笑,无忤于色。
郗嘉宾书与袁虎,道:‘戴安道、谢居士云:‘恒任之风,当有所弘耳。’’
以袁无恒,故以此激之。
范启与郗嘉宾书曰:‘子敬举体无饶纵,掇皮无余润。’
郗答曰:‘举体无余润,何如举体非真者?’
范性矜假多烦,故嘲之。
二郗奉道,二何奉佛,皆以财贿。
谢中郎云:‘二郗谄于道,二何佞于佛。’
王文度在西州,与林法师讲,韩、孙诸人并在坐。
林公理每欲小屈,孙兴公曰:‘法师今日如著弊絮在荆棘中,触地挂阂。’
范荣期见郗超俗情不淡,戏之曰:‘夷、齐、巢、许,一诣垂名。何必劳神苦形,支策据梧邪?’
郗未答。
韩康伯曰:‘何不使游刃皆虚?’
简文在殿上行,右军与孙兴公在后。
右军指简文语孙曰:‘此啖名客!’
简文顾曰:‘天下自有利齿儿。’
后王光禄作会稽,谢车骑出曲阿祖之。
王孝伯罢秘书丞在坐,谢言及此事,因视孝伯曰:‘王丞齿似不钝。’
王曰:‘不钝,颇亦验。’
谢遏夏月尝仰卧,谢公清晨卒来,不暇著衣,跣出屋外,方蹑履问讯。
公曰:‘汝可谓前倨而后恭。’
顾长康作殷荆州佐,请假还东。
尔时例不给布颿,顾苦求之,乃得发。
至破冢,遭风大败。
作笺与殷云:‘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颿无恙。’
符朗初过江,王咨议大好事,问中国人物及风土所生,终无极已。
朗大患之。
次复问奴婢贵贱,朗云:‘谨厚有识,中者,乃至十万;无意为奴婢,问者,止数千耳。’
东府客馆是版屋。
谢景重诣太傅,时宾客满中,初不交言,直仰视云:‘王乃复西戎其屋。’
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
问所以,云:‘渐至佳境。’
孝武属王珣求女婿,曰:‘王敦、桓温,磊砢之流,既不可复得,且小如意,亦好豫人家事,酷非所须。正如真长、子敬比,最佳。’
珣举谢混。
后袁山松欲拟谢婚,王曰:‘卿莫近禁脔。’
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
顾恺之曰:‘火烧平原无遗燎。’
桓曰:‘白布缠棺竖旒旐。’
殷曰:‘投鱼深渊放飞鸟。’
次复作危语。
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
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
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
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殷曰:‘咄咄逼人!’
仲堪眇目故也。
桓玄出射,有一刘参军与周参军朋赌,垂成,唯少一破。
刘谓周曰:‘卿此起不破,我当挞卿。’
周曰:‘何至受卿挞!’
刘曰:‘伯禽之贵,尚不免挞,而况于卿?’
周殊无忤色。
桓语庾伯鸾曰:刘参军宜停读书,周参军且勤学问。
桓南郡与道曜讲老子,王侍中为主簿在坐。
桓曰:‘王主簿,可顾名思义。’
王未答,且大笑。
桓曰:‘王思道能作大家儿笑。’
祖广行恒缩头。
诣桓南郡,始下车,桓曰:‘天甚晴朗,祖参军如从屋漏中来。’
桓玄素轻桓崖,崖在京下有好桃,玄连就求之,遂不得佳者。
玄与殷仲文书,以为嗤笑曰:‘德之休明,肃慎贡其楛矢;如其不尔,篱壁闲物,亦不可得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世说新语-排调-译文
诸葛瑾担任豫州刺史,派遣别驾来到台,对他说:‘我那小孩子懂得谈论,你可以和他交流。’他多次去拜访诸葛恪,但诸葛恪不愿见他。后来在张辅吴的宴会上与他们相遇,别驾叫诸葛恪为‘咄咄郎君’,诸葛恪于是嘲笑他:‘豫州已经乱了,还有什么咄咄的必要呢?’对方回答:‘君王明智,臣子贤良,没听说有乱的情况。’诸葛恪说:‘过去唐尧在位,四个凶人在下。’对方回答:‘不只是四个凶人,还有丹朱。’于是全座人都大笑。
晋文帝司马昭和两个陈姓的人一起乘车,路过时叫钟会一起坐车,却立刻驾车离开。等到他出来时,已经走得很远了。到达后,晋文帝嘲笑他说:‘和人约定一起出行,为什么这么晚才到?我等着你遥遥无至。’钟会回答说:‘我这个人独立不群,何必和别人一起呢?’晋文帝又问钟会:‘郭泰是什么样的人?’钟会回答说:‘他的才能在上比不上尧、舜,在下比不上周公、孔子,也是一时的人才。’
钟毓担任黄门郎,机智敏锐,在景王宴会上。当时陈群的儿子陈玄伯、武周的孙子武元夏都在座,一起嘲笑钟毓。景王问:‘郭泰是什么样的人?’钟毓回答说:‘是古代的贤人。’然后回头对陈玄伯、武元夏说:‘君子应该团结而不结党,广泛而不偏私。’
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在竹林饮酒,王戎后来加入。步兵对王戎说:‘俗人又来败坏我的兴致了!’王戎笑着说:‘你们这帮人的兴致,也容易被败坏吗?’
晋武帝问孙皓:‘听说南方人喜欢唱尔汝歌,你会唱吗?’孙皓正在喝酒,于是举起酒杯劝武帝说:‘过去我们相邻,现在你成为我的臣子。我敬你一杯酒,愿你万寿无疆。’武帝后悔了。
孙子荆年轻时想隐居,对王武子说:‘我应当枕着石头漱着流水。’却误说成‘漱石枕流’。王武子说:‘流水可以枕,石头可以漱吗?’孙子荆说:‘我之所以枕流,是想洗净我的耳朵;我之所以漱石,是想磨砺我的牙齿。’
头责秦子羽说:‘你不如太原的温颙、颍川的荀宇、范阳的张华、士卿刘许、义阳的邹湛、河南的郑诩。这些人有的口吃,有的丑陋,有的言辞少,有的言语杂乱,有的口才像含着糖,有的头像戴着草帽。但他们还是凭借文采可观,思想详尽,攀龙附凤,都登上了天府。’
王浑和妻子钟氏一起坐着,看到武子从庭院经过,王浑高兴地对妻子说:‘生了这样的儿子,足以安慰人心了。’妻子笑着说:‘如果让我嫁给参军,生的儿子肯定不会比这差!’
荀鸣鹤、陆士龙两人不认识,一起在张茂先家聚会。张茂先让他们交谈。因为他们都有大才,所以不要说平常的话。陆士龙举手说:‘云间陆士龙。’荀鸣鹤回答说:‘日下荀鸣鹤。’陆士龙说:‘既然已经看到了青云和白雉,为什么不拉弓射箭呢?’荀鸣鹤回答说:‘我本以为云龙都是雄壮的,结果却是山鹿和野麋。野兽弱小,弓箭强大,所以射得慢。’张茂先于是拍手大笑。
陆太尉拜访王丞相,王丞相用奶酪招待他。陆士龙回去后就病了。第二天给王丞相写信说:‘昨天吃奶酪过量,整夜都感到疲惫。我虽然是吴人,差点变成了伧鬼。’
元帝的皇子出生,皇帝普遍赏赐群臣。殷洪乔感谢说:‘皇子诞生,普天同庆。我没有功劳,却得到了丰厚的赏赐。’中宗笑着说:‘这件事怎么能让你有功劳呢?’
诸葛瑾和王丞相争论姓族的先后,王丞相说:‘为什么不说是葛、王,而说是王、葛?’诸葛瑾说:‘就像说驴马,不说是马驴,难道驴比马还强吗?’
刘真长第一次见王丞相,当时是盛夏,王丞相用腹部熨弹棋局,说:‘怎么这么热?’刘真长出去后,别人问他:‘见到王公说了什么?’刘真长说:‘没看到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听到他说吴语。’
王丞相和朝中官员一起饮酒,举起琉璃碗对伯仁说:‘这个碗肚子特别空,为什么称之为宝器呢?’伯仁回答说:‘这个碗明亮,确实清澈,所以称之为宝器!’
谢幼舆对周侯说:‘你像社树,远看高大,近看根部却是狐狸所居,下面聚集的都是污秽。’周侯回答说:‘树枝拂过青天,不觉得高;狐狸在下面乱动,不觉得污;污秽的东西,你却保留着,有什么可自夸的?’
王长豫年幼时就非常和气,丞相对他非常宠爱。每次一起下围棋,丞相想要移动棋子,长豫按住手指不让动。丞相笑着说:‘难道你还能这样吗?我们好像有瓜葛。’
明帝问周伯仁:‘刘真长是什么样的人?’伯仁回答说:‘他就像千斤的牛,非常独特。’王丞相笑他的话。伯仁说:‘不如卷角的母牛,有盘旋的好看。’
王丞相枕在周伯仁的膝上,指着他的腹部说:‘你这里有什么?’周伯仁回答说:‘这里空空如也,但可以容纳像你们这样的人几百个。’
干宝向刘真长讲述他的《搜神记》,刘真长说:‘你可以说是鬼的董狐。’
许文思去拜访顾和许,顾先在帐中睡觉。许文思到了,就直接走到床角,枕着枕头和他说话。后来叫顾一起走,顾于是命令左右拿起床上的新衣服,换下自己身上的衣服。许文思笑着说:‘你还有行来的衣服吗?’
康僧渊眼睛深陷,鼻子高挺,王丞相经常取笑他。康僧渊说:‘鼻子是脸上的山,眼睛是脸上的深渊。山不高就不灵,深渊不深就不清。’
何次道去瓦官寺虔诚地礼拜。阮思旷对他说:‘你的志向很大,勇气超过古人。’何次道说:‘你今天为什么突然推崇我?’阮思旷说:‘我想要几千户的郡,都得不到;你却想要成佛,不是更大吗!’
庾征西大举征讨胡人,已经出发,停留在襄阳。殷豫章写信给他,送了一个折角的如意来戏弄他。庾征西回信说:‘收到你送的东西,虽然是破损的东西,我还是要修理后使用。’
桓大司马乘着雪想要打猎,先去拜访王、刘等人。刘真长看到他穿得单薄,问他:‘老贼你想用这些去干什么?’桓大司马说:‘我如果不这样做,你们这些人怎么还能坐着闲聊呢?’
褚季野问孙盛:‘你的国史什么时候能完成?’孙盛说:‘早就应该完成了,因为公务繁忙,所以到现在才完成。’褚季野说:‘古人‘述而不作’,何必在蚕室中呢?’
谢安在东山隐居时,穿着布衣,当时兄弟中已经有富贵的人,聚集在家门,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刘夫人开玩笑对谢安说:‘大丈夫不应该这样吗?’谢安捉住鼻子说:‘只怕免不了!’
支道林趁机对深公说:‘我去买印山,你有什么看法?’深公回答说:‘没听说过巢父、许由买山隐居。’
王、刘二人平常并不重视蔡公。他们曾经去拜访蔡公,交谈了很久,然后问蔡公说:‘您自己认为和殷夷甫相比如何?’蔡公回答说:‘我自己觉得自己不如殷夷甫。’王、刘二人互相看了看,笑着问:‘您觉得自己哪里不如他呢?’蔡公回答说:‘殷夷甫没有像你们这样的客人!’
张吴兴八岁的时候,牙齿掉落了,有识之士知道他不是平常人,所以和他开玩笑说:‘您的嘴里怎么开了狗洞?’张吴兴立刻回答:‘正是为了让你们这些人从这里进出!’
郝隆在七月七日中午躺在太阳下。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在晒书。’
谢安最初有隐居东山的志向,后来因为皇帝多次催促,形势所迫,才去担任桓温的司马。当时有人给桓温送药草,其中有一种叫做‘远志’。桓温拿去问谢安:‘这种药又称‘小草’,为什么同一物有两个名字呢?’谢安没有立刻回答。当时郝隆在场,立刻回答说:‘这很容易解释:在地下就是远志,长出来就是小草。’谢安感到非常惭愧。桓温看着谢安笑着说:‘郝参军这次的回答并不差,也很有见地。’
庾园的客人去拜访孙监,正巧孙监外出,看到齐庄在外面,年纪尚小,却很有神采。庾园试着问他:‘孙安国在哪里?’齐庄立刻回答:‘在庾稚恭家。’庾园大笑说:‘孙家的子孙都很兴旺,有这样的儿子!’齐庄又回答:‘不如我们庾家的子孙那么多。’回来后,他对人说:‘我故意赢了,得以重提奴父的名字。’
范玄平在简文帝的座位上,谈话中想要屈服,便拉王长史说:‘你帮我一下。’王长史说:‘这可不是拔山之力能帮的!’
郝隆担任桓公的南蛮参军,三月三日的聚会中,作诗。不会作诗的人,要罚酒三升。郝隆最初因为不会作诗而受罚,喝完酒后,拿起笔就写了一句:‘娵隅跃清池。’桓温问:‘娵隅是什么东西?’郝隆回答说:‘在蛮族中,鱼被称为娵隅。’桓温说:‘作诗为什么要用蛮语呢?’郝隆说:‘我千里迢迢投奔您,才得到蛮府参军的位置,那能不使用蛮语吗?’
袁羊曾经去拜访刘恢,刘恢在室内睡觉还没起床。袁羊于是作诗调侃他:‘角枕粲文茵,锦衾烂长筵。’刘恢是晋明帝的女儿,看到诗后不平地说:‘袁羊,你真是古代的狂人!’
殷洪远回答孙兴公的诗说:‘聊复放一曲。’刘真长笑他的话笨拙,问:‘您想说什么呢?’殷洪远说:‘(木翕)腊也放,何必是枪铃呢?’
桓温废黜了海西公,立简文帝为帝,侍中谢安去拜见桓温。桓温惊讶地笑着说:‘安石,你为什么这么急匆匆地来?’谢安说:‘从来没有君王在前面拜见,臣子在后面站立的情况!’
郗重熙给谢安写信,说:‘王敬仁听说年轻人有问鼎天下的志向。不知道桓公的德行是否衰退,还是后生可畏?’
张苍梧是张凭的祖父,曾经对张凭的父亲说:‘我不如你。’张凭的父亲不明白为什么。张苍梧说:‘你有优秀的儿子。’张凭当时年纪还小,收起手说:‘阿翁,难道应该用儿子来戏弄父亲吗?’
习凿齿和孙兴公还不相识,一起坐在桓温的座位上。桓温对孙兴公说:‘你可以和习参军一起说话。’孙兴公说:‘“蠢尔蛮荆”,怎么敢和大国为敌?’习凿齿说:‘“薄伐猃狁”,至于太原。’
桓豹奴是王丹阳的外甥,长得像他的舅舅,桓温非常忌讳这一点。宣武说:‘并不总是相似,有时候相似而已!总是相似是外形,有时候相似是精神。’桓温更加不高兴。
王子猷去拜访谢万,林公先在座,神态非常高傲。王子猷说:‘如果林公的须发都齐全,神情应该会比现在更胜一筹吧?’谢安说:‘唇齿相依,不能偏废一方。须发和神明有什么关系呢?’林公非常不高兴。说:‘七尺之躯,今天就托付给你们这两位贤人了。’
郗司空被任命为北府,王黄门去拜访郗家,说:‘应变和战略不是他的长处。’不停地吟咏。郗仓对嘉宾说:‘您今天来拜见,王子猷的话太不礼貌了,实在难以容忍!’嘉宾说:‘这是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人们把您家比作诸葛亮,还有什么好说的?’
王子猷去拜访谢安,谢安问:‘怎么写七言诗?’王子猷接受询问,回答说:‘昂昂若千里之驹,泛泛若水中之凫。’
王文度和范荣期都被简文帝邀请。范荣期年纪大而职位低,王文度年纪小而职位高。将要上前时,他们互相推让,过了很久,王文度还是在范荣期后面。王文度于是说:‘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荣期说:‘淘之汰之,沙砾在后。’
刘遵祖年轻时被殷中军所赏识,在庾公面前称赞他。庾公非常高兴,立刻让他担任助手。见到刘遵祖后,让他坐在单独的榻上和他交谈。刘遵祖那天表现得非常不得体,庾公有些失望,于是称他为‘羊公鹤’。过去羊叔子有一只善舞的鹤,曾经向客人夸耀它。客人试着驱赶它,它却蜷缩着不肯舞动。所以称它为‘羊公鹤’。
魏长齐很有度量,但才学不怎么样。他刚开始做官时,虞存嘲笑他说:‘我和你约法三章:谈者死,文笔者刑,商略抵罪。’魏长齐从容地笑了笑,脸色没有不悦。
郗嘉宾给袁虎写信,说戴安道、谢居士:‘恒任之风,当有所弘耳。’因为袁虎没有恒心,所以用这话激励他。
范启给郗嘉宾写信说:‘子敬举体无饶纵,掇皮无余润。’郗嘉宾回答说:‘举体无余润,哪里比得上举体非真者呢?’范启性格自大,喜欢夸大其词,所以被嘲笑。
二郗信奉道教,二何信奉佛教,都因为财富。谢中郎说:‘二郗对道教的谄媚,二何对佛教的谄媚。’
王文度在西州时,和林法师讲学,韩、孙等人都在座。林法师的论述每次都想要稍微让步,孙兴公说:‘法师今天就像穿着破棉袄在荆棘中,触地挂阂。’
范荣期看到郗超的世俗情感不淡泊,戏谑他说:‘夷、齐、巢、许,一去就成名。何必劳神苦形,拄杖倚树呢?’郗超没有回答。韩康伯说:‘为什么不使刀刃都空呢?’
简文帝在殿上行走,右军和孙兴公跟在后面。右军指着简文帝对孙兴公说:‘这是吃名的人!’简文帝回头说:‘天下自然有咬合好的牙齿。’后来王光禄在会稽举办宴会,谢车骑从曲阿出来迎接。王孝伯被免去秘书丞职务后坐在那里,谢安谈到这件事,看着王孝伯说:‘王丞的牙齿看起来不笨。’王孝伯说:‘不笨,也有些验证。’
谢玄在夏天曾经仰卧,谢安清晨突然来访,谢玄来不及穿衣服,赤脚走出屋外,才穿上鞋子问候。谢安说:‘你可以说是前倨后恭。’
顾长康担任殷荆州的助手,请假回东边。当时按照惯例不提供布颿,顾长康苦苦请求,才得到。到了破冢,遭遇大风,船只大败。他写信给殷荆州说:‘地名破冢,真是破冢而出。行人平安,布颿无恙。’
符朗刚到江东,王咨议很喜欢做善事,问他中国的人物和风土人情,问个不停,没有尽头。符朗非常烦恼。接着又问奴婢的贵贱,符朗说:‘谨慎厚道有见识的,中等的,甚至价值十万;无意做奴婢的,问的人,只有几千。’
东府的客馆是木板房子。谢景重去拜访太傅,当时宾客满座,他一开始没有说话,只是仰头看着说:‘王公竟然又用西戎的屋子。’
顾长康吃甘蔗,先吃甘蔗的尾部。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这样吃可以逐渐尝到甜美的滋味。”
孝武帝让王珣帮他找一个女婿,说:“王敦、桓温这样的人已经很难再找到,而且他们喜欢干涉别人的家事,这并不是我所需要的。就像真长、子敬这样的人,才是最好的。”于是王珣推荐了谢混。后来袁山松想要模仿谢混去求婚,王珣说:“你千万不要接近禁脔。”
桓南郡和殷荆州聊天时,顺便一起编了一些双关语。顾恺之说:“火烧平原不留火种。”桓温说:“白布缠棺竖起旌旗。”殷仲文说:“把鱼投进深渊,放飞鸟。”接着他们又编了一些危险的双关语。桓温说:“矛头磨成米,剑头用来煮饭。”殷仲文说:“百岁的老翁攀着枯枝。”顾恺之说:“井上的辘轳躺着婴儿。”殷仲文有一个参军在场,他说:“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仲文说:“咄咄逼人!”这是因为仲堪的眼睛瞎了。
桓玄出去射箭,有一个刘参军和周参军一起赌博,快要赢了,只差一步。刘参军对周参军说:“你这一把如果不输,我就打你。”周参军说:“为什么要受你的打?”刘参军说:“伯禽虽然地位高贵,还是免不了被打,何况是你?”周参军毫无怨色。桓玄对庾伯鸾说:“刘参军应该停止读书,周参军应该努力学习。”
桓南郡和道曜讨论《老子》,王侍中作为主簿也在场。桓南郡说:“王主簿,你可以看看名字的意思。”王侍中没有回答,只是大笑。桓南郡说:“王思道能让大家笑。”
祖广行总是低着头。他去拜访桓南郡,刚下车,桓南郡就说:“天气非常晴朗,祖参军看起来像是刚从屋漏里出来。”
桓玄一直看不起桓崖,桓崖在京城下有一棵好桃树,桓玄连续求取,却得不到好的。桓玄给殷仲文写信,嘲讽地说:“德行美好,肃慎会贡献楛矢;如果不好,连篱笆间的物品也得不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世说新语-排调-注解
豫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一带,是东汉末年曹操所建的三州之一。
别驾:古代官职,为州刺史的副手,负责协助刺史处理政务。
台:古代对中央官署的泛称,此处可能指朝廷。
小儿:古代对年轻男子的称呼,此处可能指诸葛瑾的儿子。
恪:诸葛恪,字子瑜,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儿子。
辅吴:张辅,字子布,三国时期吴国的大臣。
郎君:古代对年轻男子的尊称,相当于“公子”或“少爷”。
唐尧:传说中的古代圣君,五帝之一,以德治天下著称。
四凶:指上古时期四个凶恶的部落首领,分别是鲧、共工、驩兜、鲧。
丹朱:传说中唐尧的儿子,因其行为不端,被视为不肖之子。
晋文帝:司马昭,晋朝的第二位皇帝。
二陈:陈群、陈泰,两人均为曹魏时期的名臣。
钟会:三国时期魏国将领,字士季,有才智。
皋繇:古代传说中的贤人,与尧、舜、禹并称。
黄门郎:古代官职,掌管皇帝的私人事务。
机警:机智灵敏。
景王:曹髦,三国时期魏国皇帝。
燕饮:宴饮,即饮酒作乐。
玄伯:陈群的儿子,陈泰的弟弟。
元夏:武周的儿子。
懿士:品德高尚的人。
竹林:指竹林七贤聚会的地点,即竹林园。
步兵:指步兵校尉,官职名。
晋武帝:司马炎,晋朝的开国皇帝。
孙皓:三国时期吴国的最后一位皇帝。
尔汝歌:一种以“尔”“汝”为称呼的民歌。
王武子:王济,字武子,晋朝官员。
枕石漱流:出自《庄子·逍遥游》,形容隐居生活。
漱石枕流:指以石头为枕头,以流水为漱口的水,形容隐居生活。
头责: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责问的形式进行批评或讽刺。
太原温颙:温颙,字伯彦,晋朝名士。
颍川荀宇:荀宇,字伯伦,晋朝名士。
范阳张华:张华,字茂先,晋朝名士。
士卿刘许:刘许,字子仁,晋朝名士。
义阳邹湛:邹湛,字公渊,晋朝名士。
河南郑诩:郑诩,字子直,晋朝名士。
天府:古代对朝廷的别称。
王浑:王浑,字彦伯,晋朝官员。
钟氏:王浑的妻子,钟氏是她的姓氏。
参军:古代官职,负责军事事务。
荀鸣鹤:荀鸣鹤,字公达,晋朝名士。
陆士龙:陆士龙,字士衡,晋朝文学家。
张茂先:张华,字茂先,晋朝名士。
青云:比喻高官显贵。
白雉:白色的野鸡,比喻贤能之人。
驴马:比喻事物的高低贵贱。
吴人:指吴国人,即江东地区的人。
伧鬼:古代对南方人的贬称。
殷洪乔:殷洪乔,字洪乔,晋朝官员。
中宗:司马炎,晋朝的开国皇帝。
诸葛令:诸葛亮的儿子诸葛恪。
王丞相:王导,字茂弘,晋朝初年的名臣。
姓族先后:指姓氏的顺序。
刘真长:刘惔,字真长,晋朝名士。
吴语:吴国地区的方言。
琉璃碗:一种用琉璃制成的碗,珍贵而美观。
伯仁:王导的弟弟王敦的儿子王玄,字伯仁。
社树:社神所居之树,比喻地位崇高。
卷角牸:卷角的母牛,比喻贤能的人。
王长豫:王导的儿子王承,字长豫。
明帝:司马绍,晋朝的第三位皇帝。
周伯仁:周顗,字伯仁,晋朝名士。
刘夫人:刘惔的妻子。
东山:指会稽东山,晋代名士谢安隐居之地。
苍生:指百姓。
巢、由:巢父、许由,古代的隐士,以避世著称。
蚕室:古代男子进行手术的地方,因需要保暖而得名。
支道林:支遁,字道林,东晋名士。
深公:支遁的师父,深山道士。
巢、由买山而隐:巢父、许由买山隐居的故事,用来比喻隐居生活。
蔡公:蔡公指的是蔡谟,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以清谈著称。
夷甫:夷甫是王衍的字,王衍是西晋时期的著名清谈家,与王戎、乐广并称‘三王’。
吴兴:吴兴是古代郡名,今属浙江省湖州市。
亏齿:亏齿指的是牙齿缺失。
先达:先达是指先辈,有德行的人。
狗窦:狗窦是指狗洞,这里用来比喻小口。
七月七日:七月七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
日中:日中是指正午时分。
晒书:晒书是指晒晾书籍,以防止虫蛀。
东山之志:东山之志是指隐居的志向,出自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桓公司马:桓公司马是指桓温的儿子桓冲,曾任司马一职。
药草:药草是指草药,这里指的是中药材。
远志:远志是一种中药材,有安神、镇静的功效。
小草:小草是指普通的草,这里用来比喻平凡的事物。
庾园:庾园是指庾亮的家园。
孙安国:孙安国是指孙绰,字安国,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
庾稚恭:庾稚恭是指庾亮的儿子庾翼,字稚恭。
拔山力:拔山力是指极大的力量,这里用来比喻无法帮助。
南蛮参军:南蛮参军是指担任南蛮地区的参军一职。
娵隅:娵隅是一种鱼名,也作“鲵隅”,是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对鱼的一种称呼。
角枕:角枕是指用动物角制成的枕头。
粲文茵:粲文茵是指华丽的坐垫。
锦衾:锦衾是指华丽的被子。
主:主是指刘恢的妻子,晋明帝的女儿,也是东晋明帝的妹妹。
放一曲:放一曲是指弹奏一曲音乐。
木翕:木翕是一种植物,其种子可以用来制作香料。
枪铃:枪铃是指枪和铃铛,这里用来比喻声音。
海西:海西是指古代对边远地区的称呼。
简文:简文是指晋简文帝司马昱。
侍中:侍中是古代官职,是皇帝的近臣。
谢公:谢公是指谢安,字安石,东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
安石:安石是谢安的字。
问鼎:问鼎是指图谋篡位,出自《左传·宣公三年》。
羊公鹤:羊公鹤是指羊祜的鹤,用来比喻贤才。
体量:体量是指人的度量,即宽容大度。
谈者死,文笔者刑,商略抵罪:这是一句玩笑话,意思是谈论的人会被处死,写文章的人会被处罚,商量的人会被判罪。
恒任之风:恒任之风是指恒常的风,这里用来比喻恒定的品质。
子敬:王献之的字,王羲之之子,也是著名书法家。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这是一句成语,意思是经过簸扬,好的东西在前面,不好的东西在后面。
洮之汰之,沙砾在后:这是一句成语,意思是经过淘洗,好的东西在前面,不好的东西在后面。
殷荆州:殷仲堪,曾任荆州刺史。
版屋:版屋是指用木板搭建的房屋,这里用来形容简陋的房屋。
东府:东府是指古代官署的名称,这里指的是官府。
啖名客:啖名客是指有名望的人。
祖:祖是指祭祀祖先,这里引申为迎接。
跣:跣是指赤脚,这里指光着脚。
顾长康:顾长康,即顾恺之,东晋时期著名画家。
符朗:符朗是指符融,字朗,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
咨议:咨议是指官职,是皇帝的顾问。
风土所生:风土所生是指当地的特产,这里指人物和风土人情。
啖:吃。
甘蔗:一种热带植物,其茎可食用,含糖分。
渐至佳境:逐渐达到美好的境地。
孝武:南朝宋孝武帝刘骏。
王珣:东晋末至南朝宋初的文学家。
磊砢:形容人豪放不羁。
真长:王羲之的字,东晋书法家。
最佳:最优秀的人。
谢混:东晋时期文学家。
袁山松:东晋时期文人。
禁脔:禁止宰杀的珍贵食物,比喻珍贵的人或事物。
桓南郡:桓温的儿子,曾任南郡太守。
语次:谈话之间。
作语:出谜语。
火烧平原无遗燎:比喻彻底消灭敌人。
白布缠棺竖旒旐:指丧葬的仪式。
投鱼深渊放飞鸟:比喻放任不管。
危语:危险的言语或情况。
矛头淅米剑头炊:比喻处境危险。
百岁老翁攀枯枝:比喻年老体衰。
井上辘轳卧婴儿:比喻不切实际。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比喻盲目行动,极其危险。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使人感到压力。
仲堪眇目:指殷仲堪眼睛有残疾。
伯禽之贵,尚不免挞:伯禽,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此句比喻即使地位高贵的人也可能受到惩罚。
肃慎贡其楛矢:肃慎,古代东北地区的民族,此句比喻贡品珍贵。
篱壁闲物:篱笆墙边的东西,比喻不重要的东西。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世说新语-排调-评注
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问所以,云:‘渐至佳境。’
此句描绘了顾长康啖甘蔗的习惯,先食甘蔗尾部,再逐渐品尝至甘蔗头部。这里的‘渐至佳境’不仅是形容甘蔗从尾部到头部的口感变化,也寓意着人生的成长过程,从初期的摸索到逐渐成熟,如同品尝甘蔗的过程,渐入佳境。顾长康的行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事物渐进、逐渐深入理解的追求。
孝武属王珣求女婿,曰:‘王敦、桓温,磊砢之流,既不可复得,且小如意,亦好豫人家事,酷非所须。正如真长、子敬比,最佳。’珣举谢混。
此段文字描述了孝武帝寻找女婿的过程,通过对比王敦、桓温等人的性格特点,与真长、子敬等人相比较,最终选择了谢混。这里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婚姻选择的重视,不仅仅是门当户对,更是性格、品行的考量。谢混的当选,也反映出孝武帝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
后袁山松欲拟谢婚,王曰:‘卿莫近禁脔。’
袁山松想要模仿谢混的行为,但被王珣劝阻。这里的‘禁脔’指的是禁止他人分享的美食,比喻谢混已经成为了孝武帝的心仪之人,不可轻易模仿。这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尊贵身份的尊重和对于个人行为的约束。
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
桓南郡与殷荆州在交谈中,互相作诗,这是古代文人之间常见的交流方式。通过诗词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情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表现。
顾恺之曰:‘火烧平原无遗燎。’桓曰:‘白布缠棺竖旒旐。’殷曰:‘投鱼深渊放飞鸟。’次复作危语。
这段文字通过顾恺之、桓温、殷仲文三人互相作诗,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才情和幽默。这些诗句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
这段文字中,桓温、殷仲文等人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夸张,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其中‘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更是形象地描绘了人生路上的危险和不确定性。
桓玄出射,有一刘参军与周参军朋赌,垂成,唯少一破。
此段文字描述了桓玄出射时,刘参军和周参军之间的赌局。这里的赌局不仅仅是对射箭技术的比拼,更是对个人意志和勇气的考验。
刘谓周曰:‘卿此起不破,我当挞卿。’周曰:‘何至受卿挞!’刘曰:‘伯禽之贵,尚不免挞,而况于卿?’周殊无忤色。
这段对话展现了刘参军和周参军之间的友谊和相互尊重。在古代中国,这种友谊往往建立在相互尊重和谦让的基础上。
桓语庾伯鸾曰:刘参军宜停读书,周参军且勤学问。
桓玄对庾伯鸾的评价,既是对刘参军和周参军个人品行的肯定,也是对他们未来发展的期望。这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个人修养和学识的重视。
桓南郡与道曜讲老子,王侍中为主簿在坐。
此段文字描述了桓南郡与道曜讨论《老子》的场景,王侍中作为主簿在场,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学术讨论的重视。
桓曰:‘王主簿,可顾名思义。’王未答,且大笑。
桓南郡通过玩笑的方式,提醒王侍中要注重自己的名字含义,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姓名的重视。
桓曰:‘王思道能作大家儿笑。’
桓南郡对王侍中的评价,既是对其才华的认可,也是对其性格的赞美。
祖广行恒缩头。诣桓南郡,始下车,桓曰:‘天甚晴朗,祖参军如从屋漏中来。’
这段文字通过祖广行和桓南郡的对话,展现了祖广行性格上的谨慎和桓南郡的幽默。
桓玄素轻桓崖,崖在京下有好桃,玄连就求之,遂不得佳者。
此段文字描述了桓玄对桓崖的轻视,以及桓崖所拥有的好桃。这里的‘好桃’象征着桓崖的才华和品德,而桓玄的求桃未果,也反映了他对于才华和品德的追求。
玄与殷仲文书,以为嗤笑曰:‘德之休明,肃慎贡其楛矢;如其不尔,篱壁闲物,亦不可得也。’
桓玄通过引用古文,表达了自己对于德行的重视。这里的‘肃慎贡其楛矢’和‘篱壁闲物’分别比喻了高尚的品德和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