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义庆(403年-444年),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笔记小说的代表之一,内容涵盖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风云人物及其轶事。
年代:成书于南朝宋代(约5世纪)。
内容简要:《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魏晋时期士人的风流逸事、言行举止以及他们对生活、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看法。书中以人物轶事为主,展示了许多有趣的对话和智慧的表达,反映了魏晋士人对名利、道德、哲学等方面的思考。全书风格轻松幽默,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也对后代的小说创作、文化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世说新语-假谲-原文
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遑迫自掷出,遂以俱免。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魏武常言:“人欲危己,己辄心动。”因语所亲小人曰:“汝怀刃密来我侧,我必说心动。执汝使行刑,汝但勿言其使,无他,当厚相报!”执者信焉,不以为惧,遂斩之。此人至死不知也。左右以为实,谋逆者挫气矣。
魏武常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便斫人,亦不自觉,左右宜深慎此!”后阳眠,所幸一人窃以被覆之,因便斫杀。自尔每眠,左右莫敢近者。
袁绍年少时,曾遣人夜以剑掷魏武,少下,不箸。魏武揆之,其后来必高,因帖卧床上。剑至果高。
王大将军既为逆,顿军姑孰。晋明帝以英武之才,犹相猜惮,乃箸戎服,骑巴賨马,赍一金马鞭,阴察军形势。未至十余里,有一客姥,居店卖食。帝过愒之,谓姥曰:“王敦举兵图逆,猜害忠良,朝廷骇惧,社稷是忧。故劬劳晨夕,用相觇察,恐形迹危露,或致狼狈。追迫之日,姥其匿之。”便与客姥马鞭而去。行敦营匝而出,军士觉,曰:“此非常人也!”敦卧心动,曰:“此必黄须鲜卑奴来!”命骑追之,已觉多许里,追士因问向姥:“不见一黄须人骑马度此邪?”姥曰:“去已久矣,不可复及。”于是骑人息意而反。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意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于时称其有智。
陶公自上流来,赴苏峻之难,令诛庾公。谓必戮庾,可以谢峻。庾欲奔窜,则不可;欲会,恐见执,进退无计。温公劝庾诣陶,曰:“卿但遥拜,必无它。我为卿保之。”庾从温言诣陶。至,便拜。陶自起止之,曰:“庾元规何缘拜陶士行?”毕,又降就下坐。陶又自要起同坐。坐定,庾乃引咎责躬,深相逊谢。陶不觉释然。
温公丧妇,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云:“丧败之余,乞粗存活,便足慰吾余年,何敢希汝比?”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玉镜台,是公为刘越石长史,北征刘聪所得。
诸葛令女,庾氏妇,既寡,誓云:“不复重出!”此女性甚正强,无有登车理。恢既许江思玄婚,乃移家近之。初,诳女云:“宜徙。”于是家人一时去,独留女在后。比其觉,已不复得出。江郎莫来,女哭詈弥甚,积日渐歇。江虨暝入宿,恒在对床上。后观其意转帖,虨乃诈厌,良久不悟,声气转急。女乃呼婢云:“唤江郎觉!”江于是跃来就之曰:“我自是天下男子,厌,何预卿事而见唤邪?既尔相关,不得不与人语。”女默然而惭,情义遂笃。
愍度道人始欲过江,与一伧道人为侣,谋曰:“用旧义在江东,恐不办得食。”便共立“心无义”。既而此道人不成渡,愍度果讲义积年。后有伧人来,先道人寄语云:“为我致意愍度,无义那可立?治此计,权救饥尔!无为遂负如来也。
王文度弟阿智,恶乃不翅,当年长而无人与婚。孙兴公有一女,亦僻错,又无嫁娶理。因诣文度,求见阿智。既见,便阳言:“此定可,殊不如人所传,那得至今未有婚处?我有一女,乃不恶,但吾寒士,不宜与卿计,欲令阿智娶之。”文度欣然而启蓝田云:“兴公向来,忽言欲与阿智婚。”蓝田惊喜。既成婚,女之顽嚚,欲过阿智。方知兴公之诈。
范玄平为人,好用智数,而有时以多数失会。尝失官居东阳,桓大司马在南州,故往投之。桓时方欲招起屈滞,以倾朝廷;且玄平在京,素亦有誉,桓谓远来投己,喜跃非常。比入至庭,倾身引望,语笑欢甚。顾谓袁虎曰:“范公且可作太常卿。”范裁坐,桓便谢其远来意。范虽实投桓,而恐以趋时损名,乃曰:“虽怀朝宗,会有亡儿瘗在此,故来省视。”桓怅然失望,向之虚伫,一时都尽。
谢遏年少时,好箸紫罗香囊,垂覆手。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谲与赌,得即烧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世说新语-假谲-译文
魏武帝年轻的时候,曾经和袁绍喜欢做游侠,看到别人新婚,就偷偷潜入主人的园中,夜晚大声喊道:‘有偷贼!’青庐中的人都出来看,魏武帝趁机进入,抽出刀子劫持新媳妇和袁绍一起出来,迷路了,掉进了荆棘丛中,袁绍无法动弹,又大声喊道:‘偷贼在这里!’袁绍慌张地自己跳出来,于是两人都得以逃脱。
魏武帝在行军途中,失去了取水的地方,军队都渴了,于是下令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果实丰富,酸甜可口,可以解渴。’士兵们听到后,都流口水,趁着这个机会找到了水源。
魏武帝常说:‘人想加害自己,自己就会心慌。’于是他对亲近的小人说:‘你带着刀悄悄地来我身边,我一定会心慌。如果你抓住我,就别说是奉命行事,没有其他,我会重重地报答你!’抓他的人相信了,不以为意,于是杀了他。这个人直到死也不知道原因。左右的人以为是真的,谋反者的士气受到了挫败。
魏武帝常说:‘我睡觉的时候不可以随便靠近,靠近就会砍人,自己也不会察觉,左右的人应该小心谨慎!’后来他假装睡觉,有一个亲近的人偷偷用被子盖住他,趁机就杀了他。从此以后,每次睡觉,左右的人都不敢靠近。
袁绍年轻的时候,曾经派人晚上用剑掷魏武帝,剑掷得不够高,没有击中。魏武帝预测到对方下次会掷得更高,于是躺在了床上。剑果然掷得更高。
王大将军反叛后,驻军姑孰。晋明帝凭借他的英武才能,仍然猜疑恐惧,于是穿上军装,骑上巴蜀的马,带着一根金马鞭,暗中察看军情。未到十余里时,遇到一个卖食的老妇人,晋明帝停下来休息,对老妇人说:‘王敦起兵谋反,猜疑并迫害忠良,朝廷恐慌,国家面临危机。所以我日夜劳碌,用来观察情况,担心自己的行踪泄露,可能会陷入困境。如果被追迫,老妇人你能不能藏匿我。’说完,就把马鞭给了老妇人。他绕过王敦的营地走了出来,士兵们发现后说:‘这不是普通人!’王敦躺在床上心慌,说:‘这一定是黄须鲜卑人来了!’命令骑兵追赶,已经追出多里,追赶的人问老妇人:‘没看到一个黄须的人骑马从这里经过吗?’老妇人说:‘已经走了很久了,不可能再追上了。’于是骑兵放弃了追赶。
王右军年幼时,大将军非常喜爱他,经常让他睡在帐篷里。大将军曾经先出去,王右军还没有起床。不久,钱凤进来,避开别人谈论事情,完全忘记了王右军在帐篷里,就说起叛逆的计谋。王右军醒来,听到他们谈论的内容,知道没有活路,就吐出污物,弄脏了头脸和被褥,假装还在睡觉。钱凤谈论事情做到一半,才想起王右军还没有起床,两人都大惊失色说:‘不得不除掉他!’等到掀开帐篷,只见吐出的唾沫横飞,相信他确实在睡觉,于是王右军得以保全。当时的人都称赞他有智慧。
陶公从上游来,赶去应对苏峻的危机,下令处决庾公。他认为如果处决庾公,就可以安抚苏峻。庾公想逃亡,但又不行;想会面,又担心被抓住,进退两难。温公劝说庾公去见陶公,说:‘你只要远远地鞠躬,就一定不会有事。我会为你担保。’庾公听从了温公的话去见陶公。到了那里,就鞠躬。陶公站起来阻止他,说:‘庾元规为什么要拜陶士行?’说完,又自己坐下。陶公又自己站起来邀请他一起坐。坐定后,庾公就引咎自责,深深地向他道歉。陶公感到释然。
温公丧妻后,他的姑姑刘氏,家里遭遇战乱,只有一个小女儿,非常聪明,姑姑把她托付给温公寻找婚事。温公私下里有意娶她,就对姑姑说:‘好女婿很难找,但像王峤这样的人怎么样?’姑姑说:‘家道中落之后,只要能粗茶淡饭,就足以安慰我余生,怎么敢奢望你这样的人?’过了几天,温公告诉姑姑:‘已经找到了婚事,门第粗可,女婿的身份和官职,都不减王峤。’于是送上一枚玉镜台。姑姑非常高兴。结婚后,交拜礼时,新娘用手掀开纱扇,拍手大笑说:‘我本来怀疑是老奴,果然如你所预言!’玉镜台是温公担任刘越石长史,北征刘聪时得到的。
诸葛令的女儿,是庾家的媳妇,寡居后发誓不再嫁人。这个女性非常正直坚强,没有再嫁的可能。恢已经答应江思玄的婚事,于是搬家靠近江家。起初,他骗女儿说:‘应该搬家。’于是家人都搬走了,只留下女儿。等到她发现时,已经无法再出去。江郎没有来,女儿哭泣咒骂,渐渐地停止了。江虨晚上入住,经常睡在对面的床上。后来看到她的情绪缓和,江虨就假装生病,很久都没有醒来。女儿就呼喊女仆说:‘叫江郎醒来!’江郎于是跳起来来到她身边说:‘我自认为是天下男子,生病,怎么能干预你的事情而叫你醒来呢?既然这样相关,不得不和你说话。’女儿默默地感到羞愧,情义因此深厚。
愍度道人最初想要过江,和一个吴地来的道人为伴,商量说:‘用旧义在江东,恐怕不能得到食物。’于是共同提出了‘心无义’的学说。不久,这个吴地来的道人没有成行,愍度果然讲解这个学说多年。后来有一个吴地的人来,先前的道人托他带话给愍度说:‘替我向愍度致意,无义怎么能成立?这是权宜之计,以解饥荒而已!不要因此辜负了如来!’
王文度的弟弟阿智,非常讨厌,当年长得大还没有人愿意和他结婚。孙兴公有一个女儿,也很古怪,又没有嫁娶的可能。因此他去看望王文度,请求见阿智。见到后,他假装说:‘这个人肯定可以,远不如人们所说的,怎么会到现在还没有婚事?我有一个女儿,也不算丑,只是我家是寒门,不适合和你们家联姻,想让阿智娶她。’王文度欣然对蓝田说:‘孙兴公突然说想和阿智结婚。’蓝田又惊又喜。结婚后,女儿非常顽劣,想要欺负阿智。这时才知道孙兴公在骗人。
范玄平为人喜欢用智谋,但有时因为话说得太多而失去了机会。曾经失去官职住在东阳,桓大司马在南州,所以他去投奔桓温。桓温当时正想招募人才,以倾覆朝廷;而且范玄平在京城,素来有声誉,桓温认为他远道而来投奔自己,非常高兴。等到他走进庭院,桓温倾身向他望去,谈笑非常愉快。他回头对袁虎说:‘范公可以担任太常卿。’范玄平刚坐下,桓温就感谢他远道而来。范玄平虽然确实是来投奔桓温的,但担心因为迎合时尚而损害名声,就说:‘虽然心怀朝廷,但恰好有一个儿子埋葬在这里,所以来探望。’桓温怅然若失,之前的期待一下子都消失了。
谢安年轻的时候,喜欢佩戴紫罗香囊,挂在手上。他的父亲谢太傅对此很担忧,但又不想伤害他的心意,于是和他打赌,赢了就把香囊烧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世说新语-假谲-注解
魏武:指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袁绍: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字本初,曹操的对手。
游侠:古代指行走江湖,行侠仗义的人。
青庐:古代婚嫁时,新郎新娘所居的帐幕。
劫:抢劫。
行役:出征或远行。
大梅林:指大片的梅树林。
甘酸:酸甜。
解渴:解除口渴。
心动:内心动摇,害怕。
小人:指亲近的人,有时含有贬义。
箸:同“着”,穿着。
戎服:军装。
巴賨马:巴蜀地区的马。
赍:携带。
阴察:暗中观察。
客姥:老妇人。
觇察:观察。
形迹:行为举止。
狼狈:困顿不堪。
逆节:背叛节操。
钱凤:王敦的心腹。
逆节之谋:背叛节操的阴谋。
剔吐:吐出。
吐唾:吐出的唾沫。
被褥:床上的被子。
全:保全。
智:智慧。
上流:上游地区。
苏峻之难:苏峻叛乱。
庾公:庾亮,字元规。
奔窜:逃跑。
会:会合。
进退无计:进退两难。
温公:温峤,字太真。
保之:担保。
引咎责躬:自我反省,承担责任。
释然:心情舒畅。
从姑:父亲的姐妹。
家值乱离散:家中遭遇战乱而家人离散。
属公:托付。
觅婚:寻找婚配。
刘越石:刘琨,字越石。
北征刘聪:北伐刘聪。
庾氏妇:庾亮之妻。
令:命令。
恢:王恢,字文度。
诳:欺骗。
伧道人:江南人对北方人的贬称。
旧义:佛教旧有的教义。
心无义:佛教的一种观点,认为心是万物之源,一切皆由心起。
如来:佛教用语,指佛。
阿智:王文度的弟弟。
恶乃不翅:非常凶恶。
僻错:性格古怪。
寒士:贫寒的士人。
计:计划。
蓝田:王羲之的字,王羲之的父亲。
倾身引望:身体向前倾斜,伸长脖子看。
朝宗:朝见皇帝。
瘗:埋葬。
紫罗香囊:用紫色丝线编织的香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世说新语-假谲-评注
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遑迫自掷出,遂以俱免。
此段描述了曹操少年时的冒险行为,他潜入新婚之家的园林,以“偷儿”的身份制造混乱,从而得以劫持新妇与袁绍一同逃离。这一行为体现了曹操少年时期的胆识与机智,同时也暗示了他日后权谋手段的雏形。曹操的这一行为,既展现了其机智的一面,也透露出其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这段文字描述了曹操在行军途中遇到困难,通过虚构大梅林的故事,激发士兵的士气,使他们克服了困难。曹操的这一行为,充分体现了他的智慧和谋略,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军事中心理战术的重要性。
魏武常言:“人欲危己,己辄心动。”因语所亲小人曰:“汝怀刃密来我侧,我必说心动。执汝使行刑,汝但勿言其使,无他,当厚相报!”执者信焉,不以为惧,遂斩之。此人至死不知也。左右以为实,谋逆者挫气矣。
这段文字展现了曹操的权谋之术。他利用心理战术,让身边的人相信他,从而达到了杀人的目的。曹操的这一行为,既体现了他对权力的掌控,也暴露了他残忍的一面。
袁绍年少时,曾遣人夜以剑掷魏武,少下,不箸。魏武揆之,其后来必高,因帖卧床上。剑至果高。
这段文字描述了曹操与袁绍之间的斗争。曹操通过预测袁绍的行为,提前做好准备,最终成功避免了危险。这一行为体现了曹操的预见性和果断性,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战争中心理战术的重要性。
王大将军既为逆,顿军姑孰。晋明帝以英武之才,犹相猜惮,乃箸戎服,骑巴賨马,赍一金马鞭,阴察军形势。未至十余里,有一客姥,居店卖食。帝过愒之,谓姥曰:“王敦举兵图逆,猜害忠良,朝廷骇惧,社稷是忧。故劬劳晨夕,用相觇察,恐形迹危露,或致狼狈。追迫之日,姥其匿之。”便与客姥马鞭而去。行敦营匝而出,军士觉,曰:“此非常人也!”敦卧心动,曰:“此必黄须鲜卑奴来!”命骑追之,已觉多许里,追士因问向姥:“不见一黄须人骑马度此邪?”姥曰:“去已久矣,不可复及。”于是骑人息意而反。
这段文字描述了晋明帝在王敦谋反时,巧妙地掩饰自己的身份,以观察敌军的情况。晋明帝的这一行为,充分体现了他的机智和勇敢,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战争中心理战术的重要性。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意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于时称其有智。
这段文字描述了王右军在危险时刻,通过装睡来避免被杀。王右军在这一行为中,既展现了其机智,也体现了他的勇敢和冷静。
陶公自上流来,赴苏峻之难,令诛庾公。谓必戮庾,可以谢峻。庾欲奔窜,则不可;欲会,恐见执,进退无计。温公劝庾诣陶,曰:“卿但遥拜,必无它。我为卿保之。”庾从温言诣陶。至,便拜。陶自起止之,曰:“庾元规何缘拜陶士行?”毕,又降就下坐。陶又自要起同坐。坐定,庾乃引咎责躬,深相逊谢。陶不觉释然。
这段文字描述了陶渊明在面临困境时,通过巧妙地化解矛盾,使双方都得到解脱。陶渊明在这一行为中,既展现了其智慧,也体现了他的宽容和善良。
温公丧妇,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云:“丧败之余,乞粗存活,便足慰吾余年,何敢希汝比?”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玉镜台,是公为刘越石长史,北征刘聪所得。
这段文字描述了温公在丧妻后,通过巧妙地安排,使得自己的侄女与心仪之人结为连理。温公在这一行为中,既展现了其智慧,也体现了他的关爱和担当。
诸葛令女,庾氏妇,既寡,誓云:“不复重出!”此女性甚正强,无有登车理。恢既许江思玄婚,乃移家近之。初,诳女云:“宜徙。”于是家人一时去,独留女在后。比其觉,已不复得出。江郎莫来,女哭詈弥甚,积日渐歇。江虨暝入宿,恒在对床上。后观其意转帖,虨乃诈厌,良久不悟,声气转急。女乃呼婢云:“唤江郎觉!”江于是跃来就之曰:“我自是天下男子,厌,何预卿事而见唤邪?既尔相关,不得不与人语。”女默然而惭,情义遂笃。
这段文字描述了诸葛令女在丈夫去世后,坚持不再嫁人,但最终被江思玄所打动。诸葛令女在这一行为中,既展现了她的坚强和独立,也体现了她的情感转变。
愍度道人始欲过江,与一伧道人为侣,谋曰:“用旧义在江东,恐不办得食。”便共立“心无义”。既而此道人不成渡,愍度果讲义积年。后有伧人来,先道人寄语云:“为我致意愍度,无义那可立?治此计,权救饥尔!无为遂负如来也。
这段文字描述了愍度道人在江东传播佛教,并最终成功。愍度道人在这一行为中,既展现了其坚定的信念,也体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
王文度弟阿智,恶乃不翅,当年长而无人与婚。孙兴公有一女,亦僻错,又无嫁娶理。因诣文度,求见阿智。既见,便阳言:“此定可,殊不如人所传,那得至今未有婚处?我有一女,乃不恶,但吾寒士,不宜与卿计,欲令阿智娶之。”文度欣然而启蓝田云:“兴公向来,忽言欲与阿智婚。”蓝田惊喜。既成婚,女之顽嚚,欲过阿智。方知兴公之诈。
这段文字描述了王文度在为弟弟阿智寻找媳妇的过程中,被孙兴公所骗。王文度在这一行为中,既展现了其善良,也暴露了他对朋友的信任。
范玄平为人,好用智数,而有时以多数失会。尝失官居东阳,桓大司马在南州,故往投之。桓时方欲招起屈滞,以倾朝廷;且玄平在京,素亦有誉,桓谓远来投己,喜跃非常。比入至庭,倾身引望,语笑欢甚。顾谓袁虎曰:“范公且可作太常卿。”范裁坐,桓便谢其远来意。范虽实投桓,而恐以趋时损名,乃曰:“虽怀朝宗,会有亡儿瘗在此,故来省视。”桓怅然失望,向之虚伫,一时都尽。
这段文字描述了范玄平在投奔桓温的过程中,巧妙地化解了尴尬局面。范玄平在这一行为中,既展现了其智慧,也体现了他的忠诚。
谢遏年少时,好箸紫罗香囊,垂覆手。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谲与赌,得即烧之。
这段文字描述了谢安对谢遏的关爱。谢安为了保护谢遏的尊严,巧妙地化解了尴尬局面。谢安在这一行为中,既展现了其智慧,也体现了他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