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司马迁(约145年-86年),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史圣”。他编写的《史记》被视为中国古代历史学的开山之作,对后来的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年代:成书于西汉(约公元前91年)。
内容简要:《史记》是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的第一部通史,涵盖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全书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内容涉及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司马迁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人物描写,展示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及人性的复杂。作为史学的经典,《史记》不仅为中国后代的历史学提供了基础,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文学、哲学、历史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十二本纪-吕太后本纪-原文
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
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
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
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
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
如意立为赵王後,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
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
吕后兄二人,皆为将。
长兄周吕侯死事,封其子吕台为郦侯,子产为交侯;次兄吕释之为建成侯。
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崩长乐宫,太子袭号为帝。
是时高祖八子:长男肥,孝惠兄也,异母,肥为齐王;馀皆孝惠弟,戚姬子如意为赵王,薄夫人子恆为代王,诸姬子子恢为梁王,子友为淮阳王,子长为淮南王,子建为燕王。
高祖弟交为楚王,兄子濞为吴王。
非刘氏功臣番君吴芮子臣为长沙王。
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
使者三反,赵相建平侯周昌谓使者曰:‘高帝属臣赵王,赵王年少。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病,不能奉诏。’
吕后大怒,乃使人召赵相。
赵相徵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王来,未到。
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
太后欲杀之,不得间。
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
赵王少,不能蚤起。
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酖饮之。
犁明,孝惠还,赵王已死。
於是乃徙淮阳王友为赵王。
夏,诏赐郦侯父追谥为令武侯。
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
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
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馀不能起。
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
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
二年,楚元王、齐悼惠王皆来朝。
十月,孝惠与齐王燕饮太后前,孝惠以为齐王兄,置上坐,如家人之礼。
太后怒,乃令酌两卮酖,置前,令齐王起为寿。
齐王起,孝惠亦起,取卮欲俱为寿。
太后乃恐,自起泛孝惠卮。
齐王怪之,因不敢饮,详醉去。
问,知其酖,齐王恐,自以为不得脱长安,忧。
齐内史士说王曰:‘太后独有孝惠与鲁元公主。今王有七十馀城,而公主乃食数城。王诚以一郡上太后,为公主汤沐邑,太后必喜,王必无忧。’
於是齐王乃上城阳之郡,尊公主为王太后。
吕后喜,许之。
乃置酒齐邸,乐饮,罢,归齐王。
三年,方筑长安城,四年就半,五年六年城就。
诸侯来会。
十月朝贺。
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
发丧,太后哭,泣不下。
留侯子张辟彊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
丞相曰:‘何解?’
辟彊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
丞相乃如辟彊计。
太后说,其哭乃哀。
吕氏权由此起。
乃大赦天下。
九月辛丑,葬。
太子即位为帝,谒高庙。
元年,号令一出太后。
太后称制,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
王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
太后不说。
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
勃等对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
太后喜,罢朝。
王陵让陈平、绛侯曰:‘始与高帝啑血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从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地下?’
陈平、绛侯曰:‘於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後,君亦不如臣。’
王陵无以应之。
十一月,太后欲废王陵,乃拜为帝太傅,夺之相权。
王陵遂病免归。
乃以左丞相平为右丞相,以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
左丞相不治事,令监宫中,如郎中令。
食其故得幸太后,常用事,公卿皆因而决事。
乃追尊郦侯父为悼武王,欲以王诸吕为渐。
四月,太后欲侯诸吕,乃先封高祖之功臣郎中令无择为博城侯。
鲁元公主薨,赐谥为鲁元太后。
子偃为鲁王。
鲁王父,宣平侯张敖也。
封齐悼惠王子章为硃虚侯,以吕禄女妻之。
齐丞相寿为平定侯。
少府延为梧侯。
乃封吕种为沛侯,吕平为扶柳侯,张买为南宫侯。
太后欲王吕氏,先立孝惠後宫子彊为淮阳王,子不疑为常山王,子山为襄城侯,子朝为轵侯,子武为壶关侯。
太后风大臣,大臣请立郦侯吕台为吕王,太后许之。
建成康侯释之卒,嗣子有罪,废,立其弟吕禄为胡陵侯,续康侯後。
二年,常山王薨,以其弟襄城侯山为常山王,更名义。
十一月,吕王台薨,谥为肃王,太子嘉代立为王。
三年,无事。
四年,封吕嬃为临光侯,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及诸侯丞相五人。
宣平侯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详为有身,取美人子名之,杀其母,立所名子为太子。
孝惠崩,太子立为帝。
帝壮,或闻其母死,非真皇后子,乃出言曰:‘后安能杀吾母而名我?我未壮,壮即为变。’
太后闻而患之,恐其为乱,乃幽之永巷中,言帝病甚,左右莫得见。
太后曰:‘凡有天下治为万民命者,盖之如天,容之如地,上有欢心以安百姓,百姓欣然以事其上,欢欣交通而天下治。’
今皇帝病久不已,乃失惑惛乱,不能继嗣奉宗庙祭祀,不可属天下,其代之。
群臣皆顿首言:‘皇太后为天下齐民计所以安宗庙社稷甚深,群臣顿首奉诏。’
帝废位,太后幽杀之。
五月丙辰,立常山王义为帝,更名曰弘。
不称元年者,以太后制天下事也。
以轵侯朝为常山王。
置太尉官,绛侯勃为太尉。
五年八月,淮阳王薨,以弟壶关侯武为淮阳王。
六年十月,太后曰吕王嘉居处骄恣,废之,以肃王台弟吕产为吕王。
夏,赦天下。
封齐悼惠王子兴居为东牟侯。
七年正月,太后召赵王友。
友以诸吕女为受后,弗爱,爱他姬,诸吕女妒,怒去,谗之於太后,诬以罪过,曰:‘吕氏安得王!太后百岁後,吾必击之’。
太后怒,以故召赵王。
赵王至,置邸不见,令卫围守之,弗与食。
其群臣或窃馈,辄捕论之,赵王饿,乃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危,迫胁王侯兮彊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决中野兮苍天举直!于嗟不可悔兮宁蚤自财。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讬天报仇。’
丁丑,赵王幽死,以民礼葬之长安民冢次。
己丑,日食,昼晦。
太后恶之,心不乐,乃谓左右曰:‘此为我也。’
二月,徙梁王恢为赵王。
吕王产徙为梁王,梁王不之国,为帝太傅。
立皇子平昌侯太为吕王。
更名梁曰吕,吕曰济川。
太后女弟吕嬃有女为营陵侯刘泽妻,泽为大将军。
太后王诸吕,恐即崩後刘将军为害,乃以刘泽为琅邪王,以慰其心。
梁王恢之徙王赵,心怀不乐。
太后以吕产女为赵王后。
王后从官皆诸吕,擅权,微伺赵王,赵王不得自恣。
王有所爱姬,王后使人酖杀之。
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
王悲,六月即自杀。
太后闻之,以为王用妇人弃宗庙礼,废其嗣。
宣平侯张敖卒,以子偃为鲁王,敖赐谥为鲁元王。
秋,太后使使告代王,欲徙王赵。
代王谢,原守代边。
太傅产、丞相平等言,武信侯吕禄上侯,位次第一,请立为赵王。
太后许之,追尊禄父康侯为赵昭王。
九月,燕灵王建薨,有美人子,太后使人杀之,无後,国除。
八年十月,立吕肃王子东平侯吕通为燕王,封通弟吕庄为东平侯。
三月中,吕后祓,还过轵道,见物如苍犬,据高后掖,忽弗复见。
卜之,云赵王如意为祟。
高后遂病掖伤。
高后为外孙鲁元王偃年少,蚤失父母,孤弱,乃封张敖前姬两子,侈为新都侯,寿为乐昌侯,以辅鲁元王偃。
及封中大谒者张释为建陵侯,吕荣为祝兹侯。
诸中宦者令丞皆为关内侯,食邑五百户。
七月中,高后病甚,乃令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军北军;吕王产居南军。
吕太后诫产、禄曰:‘高帝已定天下,与大臣约,曰‘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今吕氏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必据兵卫宫,慎毋送丧,毋为人所制。’
辛巳,高后崩,遗诏赐诸侯王各千金,将相列侯郎吏皆以秩赐金。
大赦天下。
以吕王产为相国,以吕禄女为帝后。
高后已葬,以左丞相审食其为帝太傅。
硃虚侯刘章有气力,东牟侯兴居其弟也。
皆齐哀王弟,居长安。
当是时,诸吕用事擅权,欲为乱,畏高帝故大臣绛、灌等,未敢发。
硃虚侯妇,吕禄女,阴知其谋。
恐见诛,乃阴令人告其兄齐王,欲令发兵西,诛诸吕而立。
硃虚侯欲从中与大臣为应。
齐王欲发兵,其相弗听。
八月丙午,齐王欲使人诛相,相召平乃反,举兵欲围王,王因杀其相,遂发兵东,诈夺琅邪王兵,并将之而西。
语在齐王语中。
齐王乃遗诸侯王书曰:‘高帝平定天下,王诸子弟,悼惠王王齐。悼惠王薨,孝惠帝使留侯良立臣为齐王。孝惠崩,高后用事,春秋高,听诸吕,擅废帝更立,又比杀三赵王,灭梁、赵、燕以王诸吕,分齐为四。忠臣进谏,上惑乱弗听。今高后崩,而帝春秋富,未能治天下,固恃大臣诸侯。而诸吕又擅自尊官,聚兵严威,劫列侯忠臣,矫制以令天下,宗庙所以危。寡人率兵入诛不当为王者。’
汉闻之,相国吕产等乃遣颍阴侯灌婴将兵击之。
灌婴至荥阳,乃谋曰:‘诸吕权兵关中,欲危刘氏而自立。今我破齐还报,此益吕氏之资也。’
乃留屯荥阳,使使谕齐王及诸侯,与连和,以待吕氏变,共诛之。
齐王闻之,乃还兵西界待约。
吕禄、吕产欲发乱关中,内惮绛侯、硃虚等,外畏齐、楚兵,又恐灌婴畔之,欲待灌婴兵与齐合而发,犹豫未决。
当是时,济川王太、淮阳王武、常山王朝名为少帝弟,及鲁元王吕后外孙,皆年少未之国,居长安。
赵王禄、梁王产各将兵居南北军,皆吕氏之人。
列侯群臣莫自坚其命。
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
曲周侯郦商老病,其子寄与吕禄善。
绛侯乃与丞相陈平谋,使人劫郦商。
令其子寄往绐说吕禄曰:
“高帝与吕后共定天下,刘氏所立九王,吕氏所立三王,皆大臣之议,事已布告诸侯,诸侯皆以为宜。
“今太后崩,帝少,而足下佩赵王印,不急之国守籓,乃为上将,将兵留此,为大臣诸侯所疑。
“足下何不归印,以兵属太尉?请梁王归相国印,与大臣盟而之国,齐兵必罢,大臣得安,足下高枕而王千里,此万世之利也。”
吕禄信然其计,欲归将印,以兵属太尉。
使人报吕产及诸吕老人,或以为便,或曰不便,计犹豫未有所决。
吕禄信郦寄,时与出游猎。
过其姑吕嬃,嬃大怒,曰:
“若为将而弃军,吕氏今无处矣。”
乃悉出珠玉宝器散堂下,曰:
“毋为他人守也”
左丞相食其免。
八月庚申旦,平阳侯窋行御史大夫事,见相国产计事。
郎中令贾寿使从齐来,因数产曰:
“王不蚤之国,今虽欲行,尚可得邪?”
具以灌婴与齐楚合从,欲诛诸吕告产,乃趣产急入宫。
平阳侯颇闻其语,乃驰告丞相、太尉。
太尉欲入北军,不得入。
襄平侯通尚符节。
乃令持节矫内太尉北军。
太尉复令郦寄与典客刘揭先说吕禄曰:
“帝使太尉守北军,欲足下之国,急归将印辞去,不然,祸且起。”
吕禄以为郦兄不欺己,遂解印属典客,而以兵授太尉。
太尉将之入军门,行令军中曰:
“为吕氏右襢,为刘氏左襢。”
军中皆左衤亶为刘氏。
太尉行至,将军吕禄亦已解上将印去,太尉遂将北军。
然尚有南军。
平阳侯闻之,以吕产谋告丞相平,丞相平乃召硃虚侯佐太尉。
太尉令硃虚侯监军门。
令平阳侯告卫尉:
“毋入相国产殿门。”
吕产不知吕禄已去北军,乃入未央宫,欲为乱,殿门弗得入,裴回往来。
平阳侯恐弗胜,驰语太尉。
太尉尚恐不胜诸吕,未敢讼言诛之,乃遣硃虚侯谓曰:
“急入宫卫帝。”
硃虚侯请卒,太尉予卒千馀人。
入未央宫门,遂见产廷中。
日餔时,遂击产。
产走,天风大起,以故其从官乱,莫敢斗。
逐产,杀之郎中府吏厕中。
硃虚侯已杀产,帝命谒者持节劳硃虚侯。
硃虚侯欲夺节信,谒者不肯,硃虚侯则从与载,因节信驰走,斩长乐卫尉吕更始。
还,驰入北军,报太尉。
太尉起,拜贺硃虚侯曰:
“所患独吕产,今已诛,天下定矣。”
遂遣人分部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
辛酉,捕斩吕禄,而笞杀吕嬃。
使人诛燕王吕通,而废鲁王偃。
壬戌,以帝太傅食其复为左丞相。
戊辰,徙济川王王梁,立赵幽王子遂为赵王。
遣硃虚侯章以诛诸吕氏事告齐王,令罢兵。
灌婴兵亦罢荥阳而归。
诸大臣相与阴谋曰:
“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
“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後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後,及诸王,以彊吕氏。
“今皆已夷灭诸吕,而置所立,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
“不如视诸王最贤者立之。”
或言“齐悼惠王高帝长子,今其適子为齐王,推本言之,高帝適长孙,可立也”。
大臣皆曰:
“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
“今齐王母家驷,驷钧,恶人也。
“即立齐王,则复为吕氏。”
欲立淮南王,以为少,母家又恶。
乃曰:
“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
“太后家薄氏谨良。
“且立长故顺,以仁孝闻於天下,便。”
乃相与共阴使人召代王。
代王使人辞谢。
再反,然後乘六乘传。
後九月晦日己酉,至长安,舍代邸。
大臣皆往谒,奉天子玺上代王,共尊立为天子。
代王数让,群臣固请,然後听。
东牟侯兴居曰:
“诛吕氏吾无功,请得除宫。”
乃与太仆汝阴侯滕公入宫,前谓少帝曰:
“足下非刘氏,不当立。”
乃顾麾左右执戟者掊兵罢去。
有数人不肯去兵,宦者令张泽谕告,亦去兵。
滕公乃召乘舆车载少帝出。
少帝曰:
“欲将我安之乎?”
滕公“出就舍。”
舍少府。
乃奉天子法驾,迎代王於邸。
报曰:
“宫谨除。”
代王即夕入未央宫。
有谒者十人持戟卫端门,曰:
“天子在也,足下何为者而入?”
代王乃谓太尉。
太尉往谕,谒者十人皆掊兵而去。
代王遂入而听政。
夜,有司分部诛灭梁、淮阳、常山王及少帝於邸。
代王立为天子。
二十三年崩,谥为孝文皇帝。
太史公曰:
“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
“刑罚罕用,罪人是希。
“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高祖犹微,吕氏作妃。
“及正轩掖,潜用福威。
“志怀安忍,性挟猜疑。
“置鸩齐悼,残彘戚姬。
“孝惠崩殒,其哭不悲。
“诸吕用事,天下示私。
“大臣菹醢,支孽芟夷。
“祸盈斯验,苍狗为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十二本纪-吕太后本纪-译文
吕太后者,是汉高祖刘邦在微贱时的妃子,生了孝惠帝和鲁元太后。等到刘邦成为汉王,得到了定陶的戚姬,非常宠爱她,生了赵隐王如意。孝惠帝性格仁弱,刘邦认为他不像我,常常想要废除太子,立戚姬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因为如意更像他。戚姬受到宠爱,经常跟随刘邦到关东,日夜哭泣,想要让自己的儿子代替太子。吕后年纪较大,经常留守,很少见到刘邦,因此更加疏远。如意被封为赵王后,几次几乎取代太子,多亏大臣们争辩,还有留侯的策略,太子才没有被废掉。
吕后性格刚毅,辅佐刘邦平定天下,所诛杀的大臣多由吕后主张。吕后有两个兄弟,都担任过将军。长兄周吕侯战死,他的儿子吕台被封为郦侯,儿子产被封为交侯;次兄吕释之被封为建成侯。
汉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日,刘邦在长乐宫去世,太子继承皇位。当时刘邦有八个儿子:长子刘肥,是孝惠帝的兄弟,同父异母,刘肥被封为齐王;其余的都是孝惠帝的弟弟,戚姬的儿子如意被封为赵王,薄夫人的儿子刘恒被封为代王,其他姬妾的儿子刘恢被封为梁王,刘友被封为淮阳王,刘长被封为淮南王,刘建被封为燕王。刘邦的弟弟刘交被封为楚王,哥哥的儿子刘濞被封为吴王。非刘姓的功臣吴芮的儿子吴臣被封为长沙王。
吕后最恨戚夫人和她的儿子赵王,于是让人把戚夫人囚禁在永巷,同时召回赵王。使者往返三次,赵国的相国建平侯周昌对使者说:‘高帝把赵王托付给我,赵王年纪还小。我私下听说太后怨恨戚夫人,想要召回赵王并杀了他,我不敢派王出去。王也生病了,不能接受诏令。’吕后非常生气,于是派人召回赵相。赵相被召回长安后,吕后又派人召回赵王。王来了,还没到。孝惠帝仁慈,知道太后生气,亲自到霸上迎接赵王,带他进入宫中,亲自照顾他的起居饮食。太后想要杀他,但没有机会。
孝惠帝元年十二月,皇帝早上出去射箭。赵王年纪小,不能早起。太后听说他独自一人,派人拿着毒酒给他喝。天亮时,孝惠帝回来,赵王已经死了。于是,就把淮阳王刘友改封为赵王。夏天,皇帝下诏追赠郦侯的父亲为令武侯。太后于是砍掉戚夫人的手脚,挖掉她的眼睛,熏聋她的耳朵,喝下哑药,让她住在厕所里,称她为‘人彘’。过了几天,太后才让孝惠帝来看人彘。孝惠帝看了,问,才知道是戚夫人,于是大哭,因病,一年多不能起身。派人请太后说:‘这不是人能做的事情。我是太后的儿子,终究不能治理天下。’孝惠帝因此每天饮酒作乐,不理朝政,所以生病了。
二年,楚元王、齐悼惠王都来朝见。十月,孝惠帝和齐王在太后面前宴饮,孝惠帝认为齐王是他的哥哥,安排他坐在上座,就像家人之间的礼节。太后生气了,于是让人准备两杯毒酒,放在前面,让齐王站起来敬酒。齐王站起来,孝惠帝也站起来,拿起酒杯想要一起敬酒。太后于是害怕了,亲自站起来倒掉孝惠帝的酒杯。齐王感到奇怪,因此不敢喝酒,假装喝醉离开了。询问后,知道酒里有毒,齐王害怕,以为自己不能从长安逃脱,非常忧虑。齐国内史士劝说齐王说:‘太后只有孝惠帝和鲁元公主。现在王有七十多座城,而公主只享用几座城。王如果献出一郡给太后,作为公主的汤沐邑,太后一定会高兴,王也就没有忧虑了。’于是齐王献上了城阳郡,尊公主为王太后。吕后很高兴,同意了。于是设宴在齐王的住处,畅饮,结束后返回齐王那里。
三年,开始修建长安城,四年完成一半,五年六年城就完成了。诸侯来朝贺。十月朝贺。
七年秋八月戊寅日,孝惠帝去世。举行丧礼,太后哭泣,眼泪却流不出来。留侯的儿子张辟强担任侍中,当时十五岁,对丞相说:‘太后只有孝惠帝,现在他去世了,太后不悲伤,您知道其中的原因吗?’丞相说:‘什么原因?’辟强说:‘皇帝没有成年的儿子,太后害怕您这些人。您现在请求封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军,让他们带兵驻扎在南北军,以及吕家的人都进入宫中,居中处理事务,这样太后就会安心,您这些人也可以免于灾祸。’丞相于是按照辟强的计策去做。太后很高兴,她的哭声才变得哀伤。吕氏的权力因此开始兴起。于是大赦天下。九月辛丑日,安葬。太子即位为帝,拜谒高庙。元年,所有的号令都由太后发出。
太后称制,想要立吕家的子弟为王,询问右丞相王陵。王陵说:‘高帝用白马的血发誓说“不是刘姓的人不能封王,天下人都要共同攻击他”’。现在要封吕氏为王,这不是约定的事情。’太后不高兴。询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周勃等人回答说:‘高帝平定天下,封王子弟为王,现在太后称制,封吕家的兄弟为王,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太后很高兴,退朝。王陵责备陈平、绛侯说:‘当初和高帝歃血盟誓,你们不在吗?现在高帝去世了,太后作为女性君主,想要封吕氏为王,你们却迎合她的意愿,违背了盟约,有什么脸面去见地下的高帝呢?’陈平、绛侯说:‘现在当众反驳争辩,我不如您;至于保全国家,稳定刘氏的后代,您也不如我。’王陵无言以对。
十一月,太后想要废除王陵,于是任命他为帝太傅,剥夺了他的相权。王陵于是生病辞职回家。于是任命左丞相陈平为右丞相,任命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左丞相不处理政务,让他监管宫中,就像郎中令一样。审食其以前得到太后的宠爱,经常处理政务,公卿们也因此决定事情。于是追封郦侯的父亲为悼武王,想要逐渐封吕家的人为王。
四月,太后想要封吕家的人为侯,于是先封高祖的功臣郎中令无择为博城侯。鲁元公主去世,赐谥号为鲁元太后。她的儿子刘偃被封为鲁王。鲁王的父亲是宣平侯张敖。封齐悼惠王的儿子刘章为朱虚侯,把吕禄的女儿嫁给他。齐国的丞相曹寿被封为平定侯。少府延被封为梧侯。于是封吕种为沛侯,吕平为扶柳侯,张买为南宫侯。
太后想要封吕家的人为王,先立孝惠帝的后宫儿子刘强为淮阳王,刘不疑为常山王,刘山为襄城侯,刘朝为轵侯,刘武为壶关侯。太后向大臣们施压,大臣们请求立郦侯吕台为吕王,太后同意了。建成康侯释之去世,他的儿子有罪,被废,立他的弟弟吕禄为胡陵侯,继承康侯的后代。二年,常山王去世,用他的弟弟襄城侯刘山为常山王,改名为刘义。十一月,吕王吕台去世,谥号为肃王,太子刘嘉继位为王。三年,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四年,封吕他為临光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以及五位诸侯国的丞相。
宣平侯的女儿成为孝惠皇后时,没有儿子,假装怀孕,收养了一个美人的孩子,取名为自己的儿子,杀死了那个美人的母亲,立那个被取名的孩子为太子。孝惠皇后去世后,太子即位成为皇帝。皇帝长大后,有人告诉他母亲的真实情况,他不是真正的皇后之子,于是说:‘皇后怎么能杀了我的母亲而取名为我?我还未成年,等我长大了就要有所改变。’太后听后感到担忧,担心他会作乱,于是将他软禁在永巷中,声称皇帝病重,禁止任何人见。太后说:‘凡是拥有天下,治理万民,为万民命的人,应当像天一样覆盖他们,像地一样容纳他们,使百姓欢心,让他们安心地侍奉君主,欢欣和睦,天下才能治理得好。现在皇帝病了很久,而且失去理智,无法继承皇位,奉祀宗庙,不能把天下托付给他,应该有人代替他。’群臣都叩头说:‘皇太后为天下百姓着想,为了安定宗庙和社稷,考虑得非常深远,群臣叩头遵从诏令。’皇帝被废黜,太后将他软禁并杀害。五月丙辰日,立常山王刘义为帝,改名为刘弘。不称元年,因为太后掌握天下大权。任命轵侯刘朝为常山王。设置太尉官职,绛侯周勃担任太尉。五年八月,淮阳王去世,任命他的弟弟壶关侯刘武为淮阳王。六年十月,太后说吕王刘嘉行为骄横,废黜了他,以肃王刘台的弟弟吕产为吕王。夏天,大赦天下。封齐悼惠王的儿子刘兴居为东牟侯。
七年正月,太后召回赵王刘友。刘友娶了吕家的女儿为皇后,但不宠爱她,偏爱其他姬妾,吕家的女儿嫉妒,愤怒地离开,向太后诬陷他,说:‘吕家怎么能称王!太后百年之后,我一定要攻打他们。’太后愤怒,因此召回赵王。赵王到达后,被安置在府邸中不见,命令卫士看守,不给他食物。他的大臣们有人偷偷送食物,被发现后就被逮捕定罪,赵王饿得无法忍受,于是唱歌说:‘吕家当权啊刘家危险,逼迫王侯啊强加给我妃子。我的妃子嫉妒啊诬陷我罪恶,谗言乱国啊皇上不曾觉悟。我没有忠臣啊为何抛弃国家?在野外自尽啊苍天举起正义!唉,不可挽回啊宁愿早死。作为王饿死啊谁会怜悯我!吕家无理啊托付苍天报仇。’丁丑日,赵王被软禁至死,按照平民的礼仪在长安民间墓地埋葬。
己丑日,发生日食,白天变得昏暗。太后对此感到厌恶,心情不愉快,于是对左右的人说:‘这是针对我的。’二月,将梁王刘恢贬为赵王。吕王刘产贬为梁王,梁王不去封地,担任皇帝的太傅。立皇子平昌侯刘太为吕王。将梁国改名为吕国,吕国改名为济川国。太后的小女儿吕嬃的女儿是营陵侯刘泽的妻子,刘泽担任大将军。太后立吕家为王,担心她去世后刘将军会危害,于是将刘泽封为琅邪王,以安慰他的心。
梁王刘恢被贬为赵王后,心中不愉快。太后将吕产的女儿封为赵王后。王后及其官员都是吕家的人,擅权,暗中监视赵王,赵王无法自由行动。赵王有一个宠爱的姬妾,王后派人毒死她。赵王于是创作了四首歌曲,让乐人演唱。赵王感到悲伤,六月自杀。太后听后,认为赵王因为宠爱妇人而忽视了宗庙的礼仪,废除了他的后代。
宣平侯张敖去世,他的儿子张偃被封为鲁王,张敖被追赠谥号为鲁元王。
秋天,太后派人告知代王,想要将他迁往赵国。代王拒绝,希望留在代地。
太傅吕产、丞相陈平等人提议,武信侯吕禄封侯,位列第一,请求立他为赵王。太后同意,追封吕禄的父亲康侯为赵昭王。九月,燕灵王刘建去世,有一个美人生了一个儿子,太后派人杀死了他,没有留下后代,燕国被废除。八月,立吕肃王的儿子东平侯吕通为燕王,封吕通的弟弟吕庄为东平侯。
三月中,吕后祭祀,返回途中经过轵道,看到一个像苍狗的东西,它站在吕后的衣袖上,突然不见了。占卜后,说赵王刘如意在作祟。吕后因此病了,受伤的部位是衣袖。
吕后因为外孙鲁元王刘偃年幼,早逝父母,孤弱,于是封张敖的前妻所生的两个儿子,刘侈为新都侯,刘寿为乐昌侯,以辅佐鲁元王刘偃。同时封中大谒者张释为建陵侯,吕荣为祝兹侯。所有中宦者令丞都被封为关内侯,享受食邑五百户。
七月中,吕后病重,命令赵王吕禄担任上将军,镇守北军;吕王刘产镇守南军。吕太后告诫刘产、吕禄说:‘高皇帝已经平定了天下,与大臣们约定,说“不是刘氏的人不能为王,天下人共同攻打他”现在吕家的人为王,大臣们都不服。我如果去世,皇帝年幼,大臣们可能会发生变故。你们必须据守兵权,保卫皇宫,千万不要送丧,不要被人控制。’辛巳日,吕后去世,遗诏赐给诸侯王各千金,将相列侯郎吏都按照官职等级赐予金钱。大赦天下。任命吕王刘产为相国,任命吕禄的女儿为皇后。
吕后安葬后,任命左丞相审食其为皇帝的太傅。
朱虚侯刘章有气力,东牟侯刘兴居是刘章的弟弟。他们都是齐哀王的弟弟,住在长安。当时,吕家的人掌握朝政,擅权,想要作乱,但害怕高皇帝的大臣如绛侯、灌婴等人,不敢动手。朱虚侯的妻子是吕禄的女儿,暗中知道他们的计划。她担心被杀,于是秘密派人告诉她的哥哥齐王,想要让他发兵西进,诛杀吕家的人,并立他为王。朱虚侯想在内部与大臣们呼应。齐王想要发兵,但他的相国不同意。八月丙午日,齐王想要派人杀掉相国,相国召平反叛,起兵想要包围齐王,齐王因此杀掉他的相国,然后发兵东进,假装夺取琅邪王的军队,并带领他们西进。具体情况在齐王的话中。
齐王写信给诸侯王说:‘高皇帝平定了天下,封了他的子弟为王,悼惠王被封为齐王。悼惠王去世后,孝惠帝派留侯张良立我为齐王。孝惠帝去世后,吕后掌权,年纪大了,听信吕家的人,擅自废黜皇帝,改立他人,还连续杀害了三个赵王,灭掉了梁、赵、燕,将吕家的人封为王,将齐国分为四份。忠臣们进谏,皇帝却迷惑不清,不听。现在吕后去世,皇帝年纪轻轻,不能治理天下,我们依赖大臣和诸侯。但吕家的人又擅自提升官职,聚集军队,威胁列侯和忠臣,假传圣旨命令天下,宗庙的安全受到了威胁。我率领军队进入京城,诛杀那些不应该为王的人。’汉朝得知此事后,相国吕产等人派遣颍阴侯灌婴领兵攻打齐王。灌婴到达荥阳后,商议说:‘吕家的人掌握着关中的军队,想要危害刘家,自立为王。现在如果我们打败齐军返回报告,这只会增加吕家的势力。’于是他留下军队驻扎在荥阳,派人通知齐王和其他诸侯,与他们联合,等待吕家发生变故,共同诛杀他们。齐王听后,于是撤回军队,回到西部边界等待约定。
吕禄、吕产想要在关中发动叛乱,内部害怕绛侯、朱虚等人,外部又害怕齐、楚的军队,还担心灌婴背叛他们,想要等待灌婴的军队与齐军会合后再行动,犹豫不决。当时,济川王刘太、淮阳王刘武、常山王刘朝作为少帝的弟弟,以及鲁元王刘偃是吕后的外孙,都还年轻,没有到封地,住在长安。赵王吕禄、梁王吕产各自率领军队驻扎在南北军,都是吕家的人。列侯和群臣都对自己的命运没有信心。
太尉绛侯周勃不能进入军中主管军队。曲周侯郦商年老多病,他的儿子郦寄与吕禄关系良好。绛侯于是与丞相陈平商议,派人劫持郦商。然后让他的儿子郦寄去骗吕禄说:“高帝与吕后共同平定了天下,刘氏立了九位王,吕氏立了三位王,都是大臣们商议的结果,事情已经通告了诸侯,诸侯们都认为这是合适的。现在太后去世,皇帝年幼,而你佩戴着赵王的印信,不急于回封地守卫边疆,却担任上将军,留在这里带兵,被大臣和诸侯怀疑。你为什么不归还印信,把军队交给太尉?请梁王归还相国的印信,与大臣们结盟后回到封地,齐国的军队必然解散,大臣们也会安心,你高枕无忧地统治千里之地,这是万世之利。”吕禄相信了这个计策,想要归还将印,把军队交给太尉。派人去报告吕产和其他吕家老人,有人认为可行,有人说不方便,犹豫不决,没有做出决定。吕禄相信郦寄,时常与他一起出游打猎。路过他的姑姑吕嬃家,吕嬃大怒,说:“你身为将军却丢弃军队,吕家现在无处容身了。”于是她拿出所有的珍珠、玉石和宝物扔在堂下,说:“不要为别人守着它们。”
左丞相食其被免职。
八月庚申日的早晨,平阳侯曹窋代理御史大夫的事务,去见相国吕产商议事情。郎中令贾寿从齐国来,趁机责备吕产说:“大王不早些回到封地,现在即使想要去,还能去得了吗?”他把灌婴与齐楚联合起来,想要诛杀吕氏家族的事情告诉了吕产,并催促吕产赶快进宫。平阳侯曹窋听到了这些话,就骑马去告诉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太尉想要进入北军,但是不能进去。襄平侯通持有符节。于是命令他拿着符节假扮太尉进入北军。太尉又让郦寄和典客刘揭先去说服吕禄说:“皇帝派太尉守卫北军,是想要你回封地,你赶快归还将印离开,不然,灾祸将要发生。”吕禄认为郦寄是他的兄长,不会欺骗他,于是解下将印交给典客,把军队交给太尉。太尉带着军队进入军门,在军中下令说:“为吕氏穿戴右衣袖,为刘氏穿戴左衣袖。”军中的士兵都穿着左衣袖表示支持刘氏。太尉到达时,将军吕禄也已经解下上将军的印信离开了,太尉于是接管了北军。
然而还有南军。平阳侯听到这个消息,把吕产的阴谋告诉了丞相陈平,陈平于是召见朱虚侯,让他协助太尉。太尉让朱虚侯监视军门。命令平阳侯告诉卫尉:‘不要让相国吕产进入殿门。’吕产不知道吕禄已经离开北军,于是进入未央宫,想要作乱,但是殿门不让进,他来回徘徊。平阳侯担心不能制服吕产,就骑马去告诉太尉。太尉还担心不能制服吕氏家族,不敢公开说诛杀他们,就派朱虚侯对他说:‘赶快进入宫中保护皇帝。’朱虚侯请求士兵,太尉给了他一千多人。进入未央宫后,朱虚侯就在廷中见到了吕产。正午时分,朱虚侯就攻击了吕产。吕产逃跑,大风骤起,因此他的随从们混乱,没有人敢战斗。追击吕产,在郎中府的厕所里杀死了他。
朱虚侯杀了吕产之后,皇帝命令谒者拿着符节慰劳朱虚侯。朱虚侯想要夺取符节,谒者不肯,朱虚侯就带着符节骑马逃跑,斩杀了长乐卫尉吕更始。回来后,骑马进入北军,向太尉报告。太尉起身,向朱虚侯祝贺说:‘我们担心的只有吕产,现在他已经死了,天下已经安定。’于是派人分头搜寻吕家的男女,无论老少都杀了。辛酉日,抓捕并斩杀了吕禄,鞭打了吕嬃。派人去诛杀燕王吕通,废黜了鲁王刘偃。壬戌日,任命皇帝的太傅食其为左丞相。戊辰日,将济川王迁移到梁国,立赵幽王的儿子刘遂为赵王。派遣朱虚侯刘章去告诉齐王诛杀吕氏家族的事情,让他撤兵。灌婴的军队也撤回荥阳。
大臣们一起秘密商议说:‘少帝和梁王、淮阳王、常山王,都不是真正的孝惠帝的儿子。吕后用计策欺骗了别人的儿子,杀了他的母亲,把后宫中的孩子养大,让孝惠帝认为他们是自己的儿子,立他们为王,以及其他的王,以此来加强吕氏的势力。现在我们已经消灭了吕氏家族,如果继续立他们,他们长大后就会掌权,我们这些人就没有活路了。不如看看哪个王最贤明,就立他为王。’有人说:‘齐悼惠王是高帝的长子,现在他的嫡长子是齐王,追溯起来,高帝的长孙也可以立为皇帝。’大臣们都说:‘吕氏因为外戚的恶行几乎危及了宗庙,扰乱了功臣。现在齐王的母亲家是驷家,驷钧是个坏人。如果立齐王,就会再次成为吕氏。’想要立淮南王,但认为他太小,母亲家的人又不好。于是说:‘代王现在是高帝在世时的儿子,年龄最大,仁慈孝顺,宽厚待人。太后家是薄家,谨慎善良。而且立年长的符合传统,以仁孝闻名于天下,这样更好。’于是他们一起秘密派人去召回代王。代王派人推辞。反复了两次之后,然后乘坐六辆马车。在九月最后一天己酉日,到达长安,住在代邸。大臣们都去拜访,把天子的印玺献给代王,共同尊立他为天子。代王多次推辞,大臣们坚决请求,然后才同意。
东牟侯刘兴居说:‘诛杀吕氏我没有功劳,请允许我清理皇宫。’于是他和太仆汝阴侯滕公进入皇宫,走到少帝面前说:‘你不是刘氏,不应该立为皇帝。’然后回头对他的部下挥动手中的戟,让他们放下武器离开。有几个不愿意放下武器的人,宦官令张泽去说服他们,他们也放下了武器。滕公于是召唤车辆把少帝带走。少帝说:‘你想把我带到哪里去?’滕公说:‘出去住到别的地方。’于是他们把少帝安置在少府。然后他们捧着天子的仪仗,到代邸迎接代王。报告说:‘宫中已经清理完毕。’代王当天晚上就进入了未央宫。有十个谒者手持戟守卫在端门,说:‘天子在这里,你为什么进来?’代王就对太尉说。太尉去告诉他们,十个谒者都放下了武器离开了。代王于是进入宫中处理政务。夜里,有关部门分头在代邸处死了梁王、淮阳王、常山王和少帝。
代王被立为皇帝。他在位二十三年后去世,谥号为孝文皇帝。
太史公说:孝惠皇帝和高后时期,百姓得以摆脱战国时期的苦难,君臣都希望休息,无为而治,所以惠帝垂拱听政,高后作为女性掌握朝政,政事不出宫门,天下安宁。刑罚很少使用,犯罪的人很少。民众致力于耕作,衣食丰富。
高祖还是平民时,吕氏作为妃子。等到进入皇宫,暗中利用权势。心怀安忍,性格多疑。毒杀齐悼惠王,残害戚夫人。孝惠帝去世,她的哭声不悲伤。吕氏掌权,天下私欲横行。大臣们被杀,吕氏的势力被削弱。灾祸积累到了极点,就像苍狗变成了灾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十二本纪-吕太后本纪-注解
高祖:汉高祖刘邦。
妃:古代指帝王的妻子,此处指吕后。
孝惠帝:汉高祖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即汉惠帝。
鲁元太后:孝惠帝的姐姐,封为鲁元太后。
汉王:汉高祖刘邦在楚汉争霸时期的封号。
定陶戚姬:汉高祖刘邦在成为汉王后得到的宠妃。
赵隐王如意:汉高祖刘邦与定陶戚姬所生的儿子。
仁弱:仁爱而柔弱。
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
留守:指留在家中主持事务。
赵王:赵国的国王。
大臣:指朝廷中的官员。
留侯:指张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
刚毅:坚强而果断。
郦侯:吕后兄长吕释之的封号。
建成侯:吕后次兄吕释之的封号。
长乐宫:汉高祖刘邦的宫殿。
袭号:继承皇位。
八子:指汉高祖刘邦的八个儿子。
异母:指非同一母亲所生。
诸侯:指各个诸侯国的国君。
番君:指异姓王。
吴芮子臣:指吴芮的儿子吴臣。
永巷:古代宫中囚禁犯人的地方,这里指太后将皇帝幽禁的地方。
酖:毒酒。
犁明:天刚亮的时候。
霸上:地名,位于长安城东。
汤沐邑:古代公主的封地。
长安城:西汉的都城长安所建的城池。
留侯子张辟彊:留侯张良的儿子张辟彊。
侍中:古代官名,为皇帝的近臣。
南北军:古代军队的编制,南军驻扎在皇宫南面,北军驻扎在皇宫北面。
称制:太后临朝听政。
右丞相:古代官名,宰相之一。
左丞相:古代官名,宰相之一。
啑血盟:古代一种发誓的方式,用刀割破手指,滴血于酒中,表示誓言。
王陵:西汉初年的大臣。
陈平:西汉初年的大臣,善于谋略。
绛侯周勃:西汉初年的大臣,曾协助吕后平定诸吕之乱。
辟阳侯审食其:吕后宠臣,曾协助吕后处理朝政。
郎中令:古代官名,负责宫廷警卫。
悼武王:吕后兄长吕释之的谥号。
淮阳王:淮阳王是汉朝的一个封王,这里指的是淮阳王武。
常山王:常山王是汉朝的一个封王,这里指的是常山王义。
襄城侯:封号,指襄城国的侯爵。
轵侯:封号,指轵国的侯爵。
壶关侯:封号,指壶关国的侯爵。
临光侯:封号,指临光国的侯爵。
俞侯:封号,指俞国的侯爵。
赘其侯:封号,指赘其国的侯爵。
吕城侯:封号,指吕城国的侯爵。
孝惠皇后:孝惠皇后是汉朝孝惠帝刘盈的正室皇后,她的名字没有在文中提及,但根据上下文,指的是孝惠帝的妻子。
美人子:美人子指的是被宣平侯女收养的美人所生的孩子,这里指的不是真正的皇后之子。
母:指美人子的生母,因被宣平侯女杀害。
太子:太子是皇帝的继承人,这里指的是被立为太子的美人子。
万民命:指天下百姓的生命和福祉。
宗庙:宗庙是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指皇族宗庙。
社稷:社稷是古代国家的象征,这里指国家。
失惑惛乱:失惑惛乱指精神错乱,不能正常处理国事。
代之:指代皇帝处理国家事务。
齐民:指普通百姓。
废位:指皇帝被迫退位。
幽杀:指将人囚禁并杀害。
太尉:古代官名,是军事上的高级官职,负责统帅军队。
肃王:肃王是汉朝的一个封王,这里指的是肃王台弟吕产。
赦天下:指皇帝发布赦令,赦免天下罪犯。
齐悼惠王子兴居:齐悼惠王是汉朝的一个封王,兴居是他的儿子。
琅邪王:琅邪王是汉朝的一个封王,这里指的是刘泽。
刘将军:刘将军是指刘泽,他是汉朝的将军。
赵王友:赵王是汉朝的一个封王,这里指的是赵王友。
诸吕女:诸吕女是指吕氏家族的女儿。
酖杀:用毒酒杀害。
吕后:指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
祓: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用以驱邪祈福。
苍犬:指像苍狗一样的神秘生物。
掖:古代指衣襟的夹缝处。
新都侯:新都侯是汉朝的一个封侯,这里指的是侈。
乐昌侯:乐昌侯是汉朝的一个封侯,这里指的是寿。
建陵侯:建陵侯是汉朝的一个封侯,这里指的是张释。
祝兹侯:祝兹侯是汉朝的一个封侯,这里指的是吕荣。
关内侯:关内侯是汉朝的一种爵位,是一种低于侯爵的爵位。
上将军:上将军是汉朝的一种高级军职。
北军:位于长安北面的军队。
南军:位于长安南面的军队。
大将军:大将军是汉朝的一种高级军职。
遗诏:皇帝临终前的命令或指示。
相国:古代官名,相当于宰相,负责国家政务。
太傅:太傅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辅佐皇帝,教导皇子等。
硃虚侯:硃虚侯刘章。
东牟侯:东牟侯是汉朝的一个封侯,这里指的是刘兴居。
齐哀王:齐哀王是汉朝的一个封王,这里指的是齐哀王刘肥。
留侯良:留侯良是汉朝的一个封侯,这里指的是张良。
颍阴侯:颍阴侯是汉朝的一个封侯,这里指的是灌婴。
灌婴:灌婴是汉朝的一位将领,后来成为丞相。
荥阳:荥阳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河南省。
齐王:齐王是汉朝的一个封王,这里指的是齐王刘襄。
春秋:春秋指年龄,这里指孝惠帝的年龄。
诸吕:诸吕指的是吕氏家族的人。
矫制:指违反皇帝的命令行事。
少帝:汉惠帝的儿子,即位为少帝。
鲁元王偃:鲁元王是汉朝的一个封王,这里指的是鲁元王刘恒,汉惠帝的弟弟。
中宦者:中宦者是指宫廷中的宦官。
秩:秩是指官职的级别。
诸侯王:诸侯王是指汉朝的诸侯国王。
关中:关中是指古代关中的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陕西省中部地区。
绛侯勃:指周勃,西汉初年著名的军事将领和政治家,曾封为绛侯。
主兵:掌管军队。
曲周侯郦商:指郦商,西汉初年的人物,封为曲周侯。
老病:年老多病。
寄与吕禄善:郦商的儿子郦寄与吕禄关系好。
绛侯乃与丞相陈平谋:周勃与丞相陈平商议。
劫:威胁。
绐说:欺骗地说。
高帝:指汉高祖刘邦。
九王:指刘邦的九个儿子。
三王:指吕雉所立的三个儿子。
事已布告诸侯:事情已经通告诸侯。
宜:合适。
太后崩:太后去世。
帝少:皇帝年幼。
佩赵王印:佩戴赵王的印章。
守籓:守卫封地。
上将:高级军事将领。
归印:归还军印。
属太尉:将军队归属太尉。
梁王:指梁王刘恢。
盟:结盟。
齐兵:齐国的军队。
罢:停止。
高枕而王千里:高枕无忧地做千里之王的比喻。
万世之利:千秋万代的利益。
吕禄:吕雉的儿子,被封为赵王。
吕产:吕雉的另一个儿子,被封为梁王。
诸吕老人:吕氏家族的老人。
或以为便:有人认为这样做合适。
或曰不便:有人说这样做不合适。
计犹豫:犹豫不决。
决:决定。
郦寄:郦商的儿子。
出游猎:外出打猎。
姑:姑姑。
吕嬃:吕雉的妹妹。
若为将而弃军:如果身为将领却放弃军队。
守:守护。
珠玉宝器:珍珠、玉石和宝物。
散堂下:散落在堂下。
毋为他人守也:不要为别人守护。
左丞相食其免:左丞相食其被免职。
八月庚申旦:八月的庚申日早晨。
平阳侯窋:平阳侯曹窋。
行御史大夫事:代理御史大夫的职务。
郎中令贾寿:郎中令贾寿。
数:责备。
合从:联合。
趣:催促。
符节:古代用作凭证的符信。
矫内:假托名义进入。
典客:古代官名,负责外交事务。
刘揭:刘揭。
说:劝说。
帝使太尉守北军:皇帝命令太尉守卫北军。
急归将印辞去:赶快归还军印离开。
不然:否则。
祸且起:祸患即将发生。
左襢:左边的袖子。
右襢:右边的袖子。
平阳侯:平阳侯。
监军门:监管军门。
卫尉:古代官名,负责宫廷警卫。
相国产计事:到相国吕产那里商议国事。
裴回:徘徊。
驰语:快马传递消息。
讼言:公开宣称。
谒者:官名,负责接待宾客。
劳:慰劳。
持节:拿着符节。
长乐卫尉吕更始:长乐卫尉吕更始。
分部:分别派遣。
笞杀:鞭打至死。
废:废黜。
帝太傅食其:皇帝的太傅食其。
徙:迁移。
王梁:封为梁王。
赵幽王子遂:赵幽王的儿子刘遂。
朱虚侯章:朱虚侯刘章。
齐悼惠王:齐国的悼惠王。
高帝长子:汉高祖刘邦的长子。
適子:嫡长子。
驷钧:驷钧。
淮南王:淮南王。
代王:代王。
太后家薄氏:太后的家族薄氏。
谨良:谨慎善良。
六乘传:六辆传车。
九月晦日己酉:九月的最后一天己酉日。
长安:西汉的都城。
舍代邸:住在代邸。
天子玺:皇帝的玉玺。
群臣:朝廷的大臣们。
让:推辞。
固请:坚决请求。
东牟侯兴居:东牟侯刘兴居。
除宫:清理宫殿。
乘舆:皇帝的车驾。
法驾:皇帝的仪仗队。
端门:皇宫的正门。
有司:官吏。
听政:处理政务。
孝文皇帝:汉文帝刘恒的谥号。
战国:战国时期,指战国七雄之间的战争。
无为:道家哲学,主张顺应自然,不做无用之事。
垂拱:垂衣拱手,比喻无所作为。
女主称制:女性掌握政权。
晏然:安宁。
罪人是希:犯罪的人很少。
务稼穑:从事农业。
衣食滋殖:衣食丰富。
作妃:成为妃子。
正轩掖:成为皇后。
潜用福威:暗中利用权势。
安忍:安心忍让。
猜疑:猜疑。
鸩齐悼:毒杀齐悼惠王。
残彘戚姬:残害戚姬。
崩殒:去世。
诸吕用事:吕氏家族掌握政权。
示私:表现私心。
菹醢:古代的一种酷刑,将人剁成肉酱。
支孽:旁支和后代。
芟夷:铲除。
苍狗为菑:比喻事情变化无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十二本纪-吕太后本纪-评注
这段古文描绘了中国古代汉朝初期,吕后去世后,吕氏家族与刘氏皇族之间权力斗争的激烈场景。从专业角度出发,以下是对这段古文的逐行赏析:
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曲周侯郦商老病,其子寄与吕禄善。绛侯乃与丞相陈平谋,使人劫郦商。
这一段描述了太尉绛侯勃因不得入军中主兵而与丞相陈平密谋,通过劫持郦商来达到目的。这体现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残酷和手段的隐蔽。
令其子寄往绐说吕禄曰:‘高帝与吕后共定天下,刘氏所立九王,吕氏所立三王,皆大臣之议,事已布告诸侯,诸侯皆以为宜。今太后崩,帝少,而足下佩赵王印,不急之国守籓,乃为上将,将兵留此,为大臣诸侯所疑。足下何不归印,以兵属太尉?请梁王归相国印,与大臣盟而之国,齐兵必罢,大臣得安,足下高枕而王千里,此万世之利也。’吕禄信然其计,欲归将印,以兵属太尉。
此段通过吕禄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吕禄在政治斗争中的犹豫和矛盾。他一方面相信郦寄的计策,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的地位。
使人报吕产及诸吕老人,或以为便,或曰不便,计犹豫未有所决。
这一段描述了吕产等人在是否采纳计策上的犹豫和分歧,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决策的艰难。
吕禄信郦寄,时与出游猎。过其姑吕嬃,嬃大怒,曰:‘若为将而弃军,吕氏今无处矣。’乃悉出珠玉宝器散堂下,曰:‘毋为他人守也’。
此段通过吕嬃的愤怒和行动,揭示了吕氏家族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以及吕嬃对吕禄的失望。
左丞相食其免。
这一句简短地说明了左丞相食其被免职,为后文的政治斗争埋下伏笔。
八月庚申旦,平阳侯窋行御史大夫事,见相国产计事。
此段描述了平阳侯窋在八月庚申这一天,作为御史大夫,去见相国产计事,为后文的政治斗争埋下伏笔。
郎中令贾寿使从齐来,因数产曰:‘王不蚤之国,今虽欲行,尚可得邪?’具以灌婴与齐楚合从,欲诛诸吕告产,乃趣产急入宫。
此段描述了郎中令贾寿从齐国来,向相国产告急,并透露了灌婴与齐楚合从,欲诛杀诸吕的消息,为后文的政治斗争埋下伏笔。
平阳侯颇闻其语,乃驰告丞相、太尉。
此段描述了平阳侯将贾寿的话告诉了丞相和太尉,进一步加剧了政治斗争的紧张气氛。
太尉欲入北军,不得入。
此段描述了太尉想要进入北军,却未能如愿,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困难。
襄平侯通尚符节。
此段描述了襄平侯通担任符节官,为后文的政治斗争埋下伏笔。
乃令持节矫内太尉北军。
此段描述了太尉通过持节的方式,得以进入北军,为后文的政治斗争奠定了基础。
太尉复令郦寄与典客刘揭先说吕禄曰:‘帝使太尉守北军,欲足下之国,急归将印辞去,不然,祸且起。’吕禄以为郦兄不欺己,遂解印属典客,而以兵授太尉。
此段描述了太尉再次通过郦寄和刘揭说服吕禄,使其解印归兵,为后文的政治斗争埋下伏笔。
太尉将之入军门,行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襢,为刘氏左襢。’军中皆左衤亶为刘氏。
此段描述了太尉进入军门后,通过命令军中为刘氏左襢,为吕氏右襢,表明了太尉的政治立场。
太尉行至,将军吕禄亦已解上将印去,太尉遂将北军。
此段描述了太尉成功将北军掌握在自己手中,为后文的政治斗争奠定了基础。
然尚有南军。
此段描述了南军尚未被掌握,为后文的政治斗争埋下伏笔。
平阳侯闻之,以吕产谋告丞相平,丞相平乃召硃虚侯佐太尉。
此段描述了平阳侯将吕产的阴谋告诉了丞相平,并召硃虚侯佐太尉,为后文的政治斗争埋下伏笔。
太尉令硃虚侯监军门。
此段描述了太尉命令硃虚侯监军门,为后文的政治斗争埋下伏笔。
令平阳侯告卫尉:‘毋入相国产殿门。’吕产不知吕禄已去北军,乃入未央宫,欲为乱,殿门弗得入,裴回往来。
此段描述了平阳侯告知卫尉不得让吕产进入产殿门,而吕产却误以为吕禄已去北军,试图进入未央宫为乱,却因殿门不得入而徘徊。
平阳侯恐弗胜,驰语太尉。
此段描述了平阳侯担心吕产为乱,急忙告诉太尉。
太尉尚恐不胜诸吕,未敢讼言诛之,乃遣硃虚侯谓曰:‘急入宫卫帝。’硃虚侯请卒,太尉予卒千馀人。
此段描述了太尉担心无法制服吕氏,于是派遣硃虚侯进入宫中保卫皇帝,并给予硃虚侯一千多士兵。
入未央宫门,遂见产廷中。
此段描述了硃虚侯进入未央宫后,在产廷中看到了吕产。
日餔时,遂击产。
此段描述了硃虚侯在日餔时,发动了对吕产的攻击。
产走,天风大起,以故其从官乱,莫敢斗。
此段描述了吕产在逃跑时,天风大起,导致其从官混乱,无人敢战。
逐产,杀之郎中府吏厕中。
此段描述了硃虚侯追杀吕产,最终在郎中府吏的厕所中将吕产杀死。
硃虚侯已杀产,帝命谒者持节劳硃虚侯。
此段描述了皇帝命令谒者持节慰劳硃虚侯。
硃虚侯欲夺节信,谒者不肯,硃虚侯则从与载,因节信驰走,斩长乐卫尉吕更始。
此段描述了硃虚侯想要夺取节信,但谒者不肯,硃虚侯于是带着节信逃跑,并斩杀了长乐卫尉吕更始。
还,驰入北军,报太尉。
此段描述了硃虚侯回到北军,向太尉报告。
太尉起,拜贺硃虚侯曰:‘所患独吕产,今已诛,天下定矣。’遂遣人分部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
此段描述了太尉起身向硃虚侯祝贺,并派遣人分部捕杀吕氏男女。
辛酉,捕斩吕禄,而笞杀吕嬃。
此段描述了辛酉这一天,捕杀了吕禄和吕嬃。
使人诛燕王吕通,而废鲁王偃。
此段描述了派人诛杀了燕王吕通,并废黜了鲁王偃。
壬戌,以帝太傅食其复为左丞相。
此段描述了壬戌这一天,皇帝太傅食其被任命为左丞相。
戊辰,徙济川王王梁,立赵幽王子遂为赵王。
此段描述了戊辰这一天,济川王王梁被迁往梁国,赵幽王子遂被立为赵王。
遣硃虚侯章以诛诸吕氏事告齐王,令罢兵。
此段描述了派人通知齐王关于诛杀吕氏的事情,并要求齐王罢兵。
灌婴兵亦罢荥阳而归。
此段描述了灌婴的军队也离开了荥阳。
诸大臣相与阴谋曰:‘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後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後,及诸王,以彊吕氏。今皆已夷灭诸吕,而置所立,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不如视诸王最贤者立之。’
此段描述了诸大臣在密谋中提出,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并非真正的孝惠子,吕后以计谋立后,现在应该选择最贤能的诸王立为皇帝。
或言‘齐悼惠王高帝长子,今其適子为齐王,推本言之,高帝適长孙,可立也’。
此段描述了有人提出,齐悼惠王是高帝的长子,现在他的儿子是齐王,应该立为皇帝。
大臣皆曰:‘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今齐王母家驷,驷钧,恶人也。即立齐王,则复为吕氏。’
此段描述了大臣们认为,吕氏因为外戚的恶行而几乎危及宗庙,功臣们也受到了影响。他们认为如果立齐王,可能会重蹈吕氏的覆辙。
欲立淮南王,以为少,母家又恶。
此段描述了大臣们想要立淮南王,但因为淮南王年幼,且其母家也有恶行。
乃曰:‘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故顺,以仁孝闻於天下,便。’
此段描述了大臣们最终决定立代王,因为代王是高帝的直系后代,且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顺理成章,以仁孝闻名于天下。
乃相与共阴使人召代王。
此段描述了大臣们共同秘密派人召回代王。
代王使人辞谢。
此段描述了代王派人辞谢。
再反,然後乘六乘传。
此段描述了代王再次派人辞谢后,最终乘坐六乘传车前往长安。
後九月晦日己酉,至长安,舍代邸。
此段描述了代王在九月晦日己酉这一天到达长安,住在代邸。
大臣皆往谒,奉天子玺上代王,共尊立为天子。
此段描述了大臣们前往代邸拜访代王,并共同尊立代王为天子。
代王数让,群臣固请,然後听。
此段描述了代王多次推辞,但最终在群臣的坚持下接受了皇帝的称号。
东牟侯兴居曰:‘诛吕氏吾无功,请得除宫。’乃与太仆汝阴侯滕公入宫,前谓少帝曰:‘足下非刘氏,不当立。’
此段描述了东牟侯兴居认为自己在诛杀吕氏的过程中没有功劳,请求除去少帝。
乃顾麾左右执戟者掊兵罢去。
此段描述了东牟侯兴居指挥左右执戟者放下兵器。
有数人不肯去兵,宦者令张泽谕告,亦去兵。
此段描述了有数人不愿放下兵器,宦者令张泽劝说后,他们也放下了兵器。
滕公乃召乘舆车载少帝出。
此段描述了滕公召唤乘舆车将少帝载出。
少帝曰:‘欲将我安之乎?’滕公‘出就舍。’舍少府。
此段描述了少帝询问滕公要将他安置在哪里,滕公回答让他去少府。
乃奉天子法驾,迎代王於邸。
此段描述了人们奉天子法驾,迎接代王到邸。
报曰:‘宫谨除。’代王即夕入未央宫。
此段描述了人们报告说宫中已经准备好了,代王于当晚进入未央宫。
有谒者十人持戟卫端门,曰:‘天子在也,足下何为者而入?’代王乃谓太尉。
此段描述了有十名谒者手持戟守卫端门,询问代王为何进入。
太尉往谕,谒者十人皆掊兵而去。
此段描述了太尉前去告知,十名谒者都放下了兵器。
代王遂入而听政。
此段描述了代王进入宫中开始处理政事。
夜,有司分部诛灭梁、淮阳、常山王及少帝於邸。
此段描述了夜晚,有司分部诛杀了梁、淮阳、常山王及少帝。
代王立为天子。
此段描述了代王被立为天子。
二十三年崩,谥为孝文皇帝。
此段描述了代王在位二十三年后去世,被谥为孝文皇帝。
太史公曰: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
此段描述了太史公对孝惠皇帝和高后时期的评价,认为当时君臣都希望无为而治,因此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治稳定。
刑罚罕用,罪人是希。
此段描述了当时刑罚很少使用,犯罪的人很少。
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此段描述了当时民众致力于农业,衣食丰富。
高祖犹微,吕氏作妃。
此段描述了高祖时期,吕氏作为妃子。
及正轩掖,潜用福威。
此段描述了吕氏在正室中,暗中运用福威。
志怀安忍,性挟猜疑。
此段描述了吕氏家族的志向是安忍,性格多疑。
置鸩齐悼,残彘戚姬。
此段描述了吕氏家族置鸩齐悼,残害戚姬。
孝惠崩殒,其哭不悲。
此段描述了孝惠皇帝去世时,吕氏家族的人哭声不悲。
诸吕用事,天下示私。
此段描述了吕氏家族掌握朝政,天下变得自私。
大臣菹醢,支孽芟夷。
此段描述了大臣们被吕氏家族所杀害,吕氏家族的势力被削弱。
祸盈斯验,苍狗为菑。
此段描述了吕氏家族的恶行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报应,苍狗变成了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