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七十列传-魏豹彭越列传

作者: 司马迁(约145年-86年),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史圣”。他编写的《史记》被视为中国古代历史学的开山之作,对后来的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年代:成书于西汉(约公元前91年)。

内容简要:《史记》是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的第一部通史,涵盖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全书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内容涉及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司马迁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人物描写,展示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及人性的复杂。作为史学的经典,《史记》不仅为中国后代的历史学提供了基础,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文学、哲学、历史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七十列传-魏豹彭越列传-原文

魏豹者,故魏诸公子也。

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宁陵君。

秦灭魏,迁咎为家人。

陈胜之起王也,咎往从之。

陈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魏地已下,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

周市曰:‘天下昬乱,忠臣乃见。今天下共畔秦,其义必立魏王後乃可。’

齐、赵使车各五十乘,立周市为魏王。

市辞不受,迎魏咎於陈。

五反,陈王乃遣立咎为魏王。

章邯已破陈王,乃进兵击魏王於临济。

魏王乃使周市出请救於齐、楚。

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随市救魏。

章邯遂击破杀周市等军,围临济。

咎为其民约降。

约定,咎自烧杀。

魏豹亡走楚。

楚怀王予魏豹数千人,复徇魏地。

项羽已破秦,降章邯。

豹下魏二十馀城,立豹为魏王。

豹引精兵从项羽入关。

汉元年,项羽封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於河东,都平阳,为西魏王。

汉王还定三秦,渡临晋,魏王豹以国属焉,遂从击楚於彭城。

汉败,还至荥阳,豹请归视亲病,至国,即绝河津畔汉。

汉王闻魏豹反,方东忧楚,未及击,谓郦生曰:‘缓颊往说魏豹,能下之,吾以万户封若。’

郦生说豹。

豹谢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今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吾不忍复见也。’

於是汉王遣韩信击虏豹於河东,传诣荥阳,以豹国为郡。

汉王令豹守荥阳。

楚围之急,周苛遂杀魏豹。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

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

陈胜、项梁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桀相立畔秦,仲可以来,亦效之。’

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

居岁馀,泽间少年相聚百馀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

越谢曰:‘臣不原与诸君。’

少年彊请,乃许。

与期旦日日出会,後期者斩。

旦日日出,十馀人後,後者至日中。

於是越谢曰:‘臣老,诸君彊以为长。今期而多後,不可尽诛,诛最後者一人。’

令校长斩之。

皆笑曰:‘何至是?请後不敢。’

於是越乃引一人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

徒属皆大惊,畏越,莫敢仰视。

乃行略地,收诸侯散卒,得千餘人。

沛公之从砀北击昌邑,彭越助之。

昌邑未下,沛公引兵西。

彭越亦将其众居钜野中,收魏散卒。

项籍入关,王诸侯,还归,彭越众万餘人毋所属。

汉元年秋,齐王田荣畔项王,乃使人赐彭越将军印,使下济阴以击楚。

楚命萧公角将兵击越,越大破楚军。

汉王二年春,与魏王豹及诸侯东击楚,彭越将其兵三万餘人归汉於外黄。

汉王曰:‘彭将军收魏地得十餘城,欲急立魏後。今西魏王豹亦魏王咎从弟也,真魏後。’

乃拜彭越为魏相国,擅将其兵,略定梁地。

汉王之败彭城解而西也,彭越皆复亡其所下城,独将其兵北居河上。

汉王三年,彭越常往来为汉游兵,击楚,绝其後粮於梁地。

汉四年冬,项王与汉王相距荥阳,彭越攻下睢阳、外黄十七城。

项王闻之,乃使曹咎守成皋,自东收彭越所下城邑,皆复为楚。

越将其兵北走穀城。

汉五年秋,项王之南走阳夏,彭越复下昌邑旁二十餘城,得穀十餘万斛,以给汉王食。

汉王败,使使召彭越并力击楚。

越曰:‘魏地初定,尚畏楚,未可去。’

汉王追楚,为项籍所败固陵。

乃谓留侯曰:‘诸侯兵不从,为之柰何?’

留侯曰:‘齐王信之立,非君王之意,信亦不自坚。彭越本定梁地,功多,始君王以魏豹故,拜彭越为魏相国。今豹死毋後,且越亦欲王,而君王不蚤定。与此两国约:即胜楚,睢阳以北至穀城,皆以王彭相国;从陈以东傅海,与齐王信。齐王信家在楚,此其意欲复得故邑。君王能出捐此地许二人,二人今可致;即不能,事未可知也。’

於是汉王乃发使使彭越,如留侯策。

使者至,彭越乃悉引兵会垓下,遂破楚。

项籍已死。

春,立彭越为梁王,都定陶。

六年,朝陈。

九年,十年,皆来朝长安。

十年秋,陈豨反代地,高帝自往击,至邯郸,徵兵梁王。

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

高帝怒,使人让梁王。

梁王恐,欲自往谢。

其将扈辄曰:‘王始不往,见让而往,往则为禽矣。不如遂发兵反。’

梁王不听,称病。

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

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

於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雒阳。

有司治反形己具,请论如法。

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

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雒阳,道见彭王。

彭王为吕后泣涕,自言无罪,原处故昌邑。

吕后许诺,与俱东至雒阳。

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妾谨与俱来。’

於是吕后乃令其舍人彭越复谋反。

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

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太史公曰:魏豹、彭越虽故贱,然已席卷千里,南面称孤,喋血乘胜日有闻矣。

怀畔逆之意,及败,不死而虏囚,身被刑戮,何哉?

中材已上且羞其行,况王者乎!

彼无异故,智略绝人,独患无身耳。

得摄尺寸之柄,其云蒸龙变,欲有所会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辞云。

魏咎兄弟,因时而王。

豹後属楚,其国遂亡。

仲起昌邑,归汉外黄。

往来声援,再续军粮。

徵兵不往,菹醢何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七十列传-魏豹彭越列传-译文

魏豹是魏国的一位公子。他的哥哥魏咎,在魏国时期被封为宁陵君。秦国灭掉魏国后,将魏咎贬为平民。陈胜起义称王时,魏咎前往投奔他。陈胜派魏国人周市去收复魏国领土,魏国领土已被平定,大家想要共同推举周市为魏王。周市说:‘天下大乱,忠臣才能显现。现在天下都背叛了秦国,只有立魏王的后代才能得到道义上的支持。’齐、赵两国各派五十辆车来,立周市为魏王。周市推辞不接受,到陈地去迎接魏咎。经过五次往返,陈胜才派使者立魏咎为魏王。

章邯打败了陈胜后,便进军攻打魏王于临济。魏王于是派周市出使请求齐、楚两国出兵援助。齐、楚派项它、田巴率领军队跟随周市援救魏国。章邯于是打败了周市等人,包围了临济。魏咎向他的百姓约定投降。约定后,魏咎自杀。

魏豹逃跑到楚国。楚怀王给了魏豹几千人,让他重新收复魏国领土。项羽打败了秦国,降服了章邯。魏豹攻下魏国二十多座城池,立魏豹为魏王。魏豹带领精兵跟随项羽进入关中。汉元年,项羽封诸侯,想要拥有梁地,于是将魏王豹迁到河东,建都平阳,成为西魏王。

汉王刘邦返回平定三秦,渡过临晋关,魏王豹将自己的国家归属汉王,于是跟随汉王在彭城攻打楚军。汉军战败,回到荥阳,魏王豹请求回家探望生病的亲人,回到封地后,就背叛了汉王。汉王听说魏豹反叛,正忙于东边对抗楚军,来不及攻打,就对郦生说:‘你去说服魏豹,如果他肯投降,我就封你为万户侯。’郦生去说服魏豹。魏豹道歉说:‘人生一世,就像白驹过隙一样短暂。现在汉王对人傲慢无礼,侮辱诸侯和群臣,就像对待奴仆一样,没有上下级之间的礼节,我不忍再见到他。’于是汉王派韩信在河东攻打并俘虏了魏豹,将他的国家改为郡。汉王让魏豹守卫荥阳。楚军围攻得很紧,周苛就杀死了魏豹。

彭越,昌邑人,字仲。他经常在钜野泽中捕鱼,成为了一群盗贼的头目。陈胜、项梁起义时,有年轻人对彭越说:‘许多豪杰自立为王,仲可以加入他们,也效仿一下。’彭越说:‘两条龙正在争斗,我们先等等看。’

过了一年多,泽中的年轻人聚集了一百多人,前来投奔彭越,说:‘请仲担任首领。’彭越推辞说:‘我不愿意与你们一起。’年轻人坚持请求,彭越才同意。约定第二天日出时集合,迟到的人要处斩。第二天日出时,十多人迟到,迟到的人直到中午才到。于是彭越说:‘我年纪大了,你们硬要推举我为首领。现在约定的时间大家都迟到了,不能把所有人都杀掉,只杀最后到的那一个人。’命令校长杀了最后到的那个人。大家都笑着说:‘不至于这样吧?我们以后不敢再迟到了。’于是彭越就杀了最后到的那个人,设立祭坛祭祀,然后建立了自己的队伍。队伍中的成员都大吃一惊,敬畏彭越,没有人敢抬头看他。于是他们开始夺取土地,收编散兵游勇,得到了一千多人。

刘邦从砀郡北征攻打昌邑时,彭越帮助了他。昌邑未能攻下,刘邦带领军队西进。彭越也带着他的部众居住在钜野中,收编了魏国的散兵。

项羽进入关中,封诸侯为王,返回时,彭越的部众有一万多人,但没有归属。汉元年秋天,齐王田荣背叛了项羽,派人赐给彭越将军印,让他攻下济阴,攻打楚国。楚国派萧公角率军攻打彭越,彭越大败楚军。汉王二年春天,与魏王豹和其他诸侯东征攻打楚国,彭越带领三万多人归顺汉王于外黄。汉王说:‘彭将军收复魏地,得到十多个城池,想要立即立魏王的后代。现在西魏王豹是魏王咎的弟弟,确实是魏王的血脉。’于是任命彭越为魏相国,让他自行带领军队,夺取并平定了梁地。

汉王在彭城战败后撤退西行,彭越重新夺回了所攻下的城池,只带着他的军队北迁到黄河边。汉王三年,彭越经常往来为汉军提供支援,攻打楚军,在梁地切断楚军的粮草。汉王四年冬天,项羽与汉王在荥阳对峙,彭越攻下了睢阳、外黄等十七座城池。项羽听说后,派曹咎守卫成皋,自己东征收复了彭越所攻下的城池,这些城池又回到了楚国的控制下。彭越带着他的军队北迁到穀城。

汉王五年秋天,项羽向南逃跑到阳夏,彭越又攻下了昌邑附近的二十多座城池,得到了十多万斛粮食,供给汉王食用。

汉王战败后,派人召唤彭越,希望他一起攻打楚军。彭越说:‘魏地刚刚平定,还害怕楚国,不能离开。’汉王追击楚军,在固陵被项羽打败。于是他对留侯说:‘诸侯的军队不跟我走,怎么办呢?’留侯说:‘齐王韩信的立为王,不是君王的意思,韩信自己也并不稳固。彭越本来平定了梁地,功勋卓著,开始时君王因为魏豹的缘故,任命彭越为魏相国。现在魏豹已死,没有后代,而且彭越也想称王,但君王没有早点决定。与这两个国家达成协议:如果打败了楚军,从睢阳以北到穀城,都封给彭相国;从陈以东到海边,封给齐王韩信。齐王韩信的家在楚国,他想要重新得到旧有的领地。君王如果能拿出这些地方来许诺给这两个人,他们现在就可以归顺;如果不能,事情就难以预料了。’于是汉王就派使者按照留侯的策略去见彭越。使者到达后,彭越就带领全部军队会合到垓下,最终打败了楚军。项羽死后,春天,汉王封彭越为梁王,建都定陶。

六年,彭越朝见汉王。九年、十年,也都来朝见长安。

十年秋天,陈豨在代地反叛,汉高帝亲自前往攻打,到达邯郸,征召梁王的军队。梁王声称有病,派他的将领带着军队去邯郸。汉高帝很生气,派人责备梁王。梁王害怕了,想要亲自前往谢罪。他的将领扈辄说:‘大王当初不去,现在被责备了才去,去了就会被擒获。不如趁机发兵反叛。’梁王不听,声称有病。

梁王对太仆很生气,想要杀了他。太仆逃跑到汉王那里,告诉梁王和扈辄谋反的事情。于是汉王派人突然袭击梁王,梁王没有防备,被捉住,囚禁在洛阳。有关部门调查谋反的证据已经齐全,请求按照法律处治。汉高帝赦免了他,将他降为平民,流放到蜀地的青衣县。西行到郑地时,遇到吕后从长安来,想去洛阳,路上遇到了彭王。彭王对着吕后哭泣,诉说自己的无罪,希望被安置在旧有的昌邑。吕后答应了他,和他一起东行到洛阳。吕后对汉高帝说:‘彭王是壮士,现在将他流放到蜀地,这会给自己留下祸患,不如就地处决他。我小心地带着他一起来。’于是吕后命令她的舍人彭越再次谋反。廷尉王恬开上奏请求诛灭彭越的家族。汉高帝同意了,于是诛灭了彭越的家族,废除了他的封国。

太史公说:魏豹、彭越虽然原本地位低微,但已经席卷了千里土地,南面称王,连续战胜,声名远扬。他们怀有背叛和反叛的意图,等到失败时,没有死而成了俘虏,身受刑罚,这是为什么呢?中等才能以上的人都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何况是王者呢!他们没有其他原因,只是智慧谋略超过常人,唯独担心自己没有权力。一旦掌握了小小的权力,他们就会像云蒸龙变一样,想要有所作为,因此即使被囚禁也不愿放弃。魏咎兄弟,因为时代的原因而成为王。魏豹后来归属楚国,他的国家因此灭亡。彭越起事于昌邑,归顺汉王于外黄。他们来回支援,再次接济军粮。被征召时不去,被杀又有什么关系呢?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七十列传-魏豹彭越列传-注解

魏豹:魏豹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公子,后来成为魏王。他在秦末乱世中,曾自立为王,但最终被汉朝所灭。

魏咎:魏咎是魏豹的哥哥,原为魏国宁陵君。秦灭魏后,他被贬为家人。陈胜起义后,魏咎曾参与起义。

秦灭魏:指秦朝统一六国后,灭亡了魏国。

陈胜:陈胜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起义领袖,他的起义是秦末农民起义的起点。

周市:周市是战国时期魏国人,陈胜起义后,他曾在魏地徇巡,试图立魏王。

齐、赵:齐、赵分别指战国时期的齐国和赵国。

章邯:章邯是秦朝末年的将领,曾镇压陈胜起义,后来在楚汉战争中对抗项羽。

楚怀王:楚怀王是楚国的国君,楚汉战争时期,他曾支持项羽。

项羽:项羽是楚汉战争中的主要人物,是楚国的名将。

汉元年:指公元前206年,是汉朝建立的第一年。

汉王:指刘邦,即后来的汉高祖。

韩信:韩信是汉初的名将,以军事才能著称。

郦生:郦生是汉初的一位谋士。

昌邑:昌邑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

钜野泽:钜野泽是古代的一个湖泊,位于今天的山东省。

项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也是楚汉战争中的主要人物。

沛公:沛公是刘邦的别称,他在楚汉战争中自称沛公。

梁地:梁地是古代的一个地区,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留侯:留侯是张良的别称,他是汉初的著名谋士。

曹咎:曹咎是楚汉战争中的将领。

穀城:穀城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阳夏:阳夏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陈豨:陈豨是汉初的将领,后来反叛汉朝。

高帝:高帝是汉高祖刘邦的尊称。

雒阳:雒阳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是汉朝的都城。

太史公:太史公是司马迁的别称,他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

太仆:太仆是古代官职,负责管理皇帝的车马。

廷尉:廷尉是古代官职,负责司法审判。

族:族指家族,这里指彭越的家族。

菹醢:菹醢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即剁成肉酱。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七十列传-魏豹彭越列传-评注

魏豹者,故魏诸公子也。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宁陵君。秦灭魏,迁咎为家人。

此段文字开篇即点明了魏豹的出身和家族背景,魏咎作为宁陵君,是魏国末代王族的重要成员。秦灭魏后,魏咎被贬为家人,这一变化预示着魏国王族的衰落和秦朝的崛起。

陈胜之起王也,咎往从之。陈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魏地已下,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

陈胜起义后,魏咎追随陈胜,这体现了魏咎对反抗秦朝统治的决心。周市被陈王派往魏地,意图立其为魏王,反映了当时魏地人民对恢复魏国统治的渴望。

章邯已破陈王,乃进兵击魏王於临济。魏王乃使周市出请救於齐、楚。

章邯击败陈胜后,继续进攻魏王,魏王被迫向齐、楚求救,这表明了魏国在秦朝的强大压力下,不得不寻求外部援助。

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随市救魏。章邯遂击破杀周市等军,围临济。

齐、楚两国出兵支援魏国,但最终被章邯击败,周市等将领战死,临济被围,魏国形势危急。

咎为其民约降。约定,咎自烧杀。

魏咎为了保护百姓,选择投降,但最终自杀,这一行为体现了他的忠义。

魏豹亡走楚。楚怀王予魏豹数千人,复徇魏地。

魏豹逃往楚国,楚怀王给予他兵力和土地,让他重新在魏地活动,这标志着魏国王族在楚国的支持下,试图复兴。

项羽已破秦,降章邯。豹下魏二十馀城,立豹为魏王。

项羽击败秦朝,降服章邯后,魏豹在项羽的支持下,重新占领魏地,并被立为魏王,这反映了项羽在楚汉争霸中的强大影响力。

汉元年,项羽封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於河东,都平阳,为西魏王。

汉元年,项羽封诸侯,为了控制梁地,将魏王豹迁徙至河东,这标志着魏国王族的进一步衰落。

汉王还定三秦,渡临晋,魏王豹以国属焉,遂从击楚於彭城。

汉王刘邦平定三秦后,魏王豹归附汉王,参与攻打楚国的彭城之战,这反映了魏国王族在汉楚争霸中的立场。

汉败,还至荥阳,豹请归视亲病,至国,即绝河津畔汉。

汉军在彭城之战中失败,魏王豹请求回国探望亲人,但回国后却背叛汉王,这体现了魏王豹对汉王的背叛。

汉王闻魏豹反,方东忧楚,未及击,谓郦生曰:‘缓颊往说魏豹,能下之,吾以万户封若。’

汉王得知魏豹反叛后,虽然担忧楚军,但并未立即出兵,而是派遣郦生去说服魏豹。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

彭越出身贫寒,曾在钜野泽中捕鱼,后来成为盗贼,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困境。

陈胜、项梁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桀相立畔秦,仲可以来,亦效之。’

陈胜、项梁起义后,有人劝说彭越加入反抗秦朝的行列,但彭越却选择了观望。

居岁馀,泽间少年相聚百馀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

一年后,彭越聚集了一百多人,请求他担任首领,这标志着彭越开始崛起。

与期旦日日出会,後期者斩。旦日日出,十馀人後,後者至日中。

彭越制定严格的纪律,迟到者将被处死,这一行为体现了他的严格和权威。

汉王二年春,与魏王豹及诸侯东击楚,彭越将其兵三万馀人归汉於外黄。

汉二年春,彭越带领三万多人归附汉王,参与东击楚国的战斗,这标志着彭越在汉楚争霸中的重要作用。

汉王之败彭城解而西也,彭越皆复亡其所下城,独将其兵北居河上。

汉王在彭城之战中失败后,彭越重新夺回失去的城池,独自带领军队驻扎在河上,这反映了彭越的独立性和战略眼光。

汉五年秋,项王之南走阳夏,彭越复下昌邑旁二十馀城,得穀十馀万斛,以给汉王食。

汉五年秋,彭越再次攻下昌邑附近的二十多个城池,为汉王提供了大量的粮食,这体现了彭越对汉王的忠诚和支持。

汉王败,使使召彭越并力击楚。

汉王在楚汉争霸中再次失败,于是召见彭越,希望他能够再次出兵支援。

太史公曰:魏豹、彭越虽故贱,然已席卷千里,南面称孤,喋血乘胜日有闻矣。

太史公对魏豹和彭越的评价,认为他们虽然出身低微,但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了南面称孤的英雄。

魏咎兄弟,因时而王。豹後属楚,其国遂亡。

太史公对魏咎兄弟的评价,认为他们顺应时势成为王侯,但最终因为归属楚国而国亡。

仲起昌邑,归汉外黄。往来声援,再续军粮。

太史公对彭越的评价,认为他从昌邑起兵,归附汉王,为汉王提供了军事支持和粮食供应。

徵兵不往,菹醢何伤。

太史公最后对彭越的评价,认为他在汉王征召他时没有前往,但最终也没有受到伤害,这反映了太史公对彭越的同情和理解。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七十列传-魏豹彭越列传》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51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