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七十列传-西南夷列传

作者: 司马迁(约145年-86年),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史圣”。他编写的《史记》被视为中国古代历史学的开山之作,对后来的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年代:成书于西汉(约公元前91年)。

内容简要:《史记》是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的第一部通史,涵盖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全书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内容涉及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司马迁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人物描写,展示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及人性的复杂。作为史学的经典,《史记》不仅为中国后代的历史学提供了基础,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文学、哲学、历史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七十列传-西南夷列传-原文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

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名为巂、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

自巂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自筰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厓駹最大。

其俗或士箸,或移徙,在蜀之西。

自厓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

此皆巴蜀西南外蛮夷也。

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

庄蹻者,故楚庄王苗裔也。

蹻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

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

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

十馀岁,秦灭。

及汉兴,皆弃此国而开蜀故徼。

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筰马、僰僮、髦牛,以此巴蜀殷富。

建元六年,大行王恢击东越,东越杀王郢以报。

恢因兵威使番阳令唐蒙风指晓南越。

南越食蒙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

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百馀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同师,然亦不能臣使也。”

蒙乃上书说上曰:“南越王黄屋左纛,地东西万馀里,名为外臣,实一州主也。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馀万,浮船牂柯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诚以汉之彊,巴蜀之饶,通夜郎道,为置吏,易甚。”

上许之。

乃拜蒙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馀人,从巴蜀筰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

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

夜郎旁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也,乃且听蒙约。

还报,乃以为犍为郡。

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

蜀人司马相如亦言西夷邛、筰可置郡。

使相如以郎中将往喻,皆如南夷,为置一都尉,十馀县,属蜀。

当是时,巴蜀四郡通西南夷道,戍转相饟。

数岁,道不通,士罢饿离湿死者甚众;西南夷又数反,发兵兴击,秏费无功。

上患之,使公孙弘往视问焉。

还对,言其不便。

及弘为御史大夫,是时方筑朔方以据河逐胡,弘因数言西南夷害,可且罢,专力事匈奴。

上罢西夷,独置南夷夜郎两县一都尉,稍令犍为自葆就。

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

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

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

於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国。

至滇,滇王尝羌乃留,为求道西十馀辈。

岁馀,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

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

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使者还,因盛言滇大国,足事亲附。

天子注意焉。

及至南越反,上使驰义侯因犍为发南夷兵。

且兰君恐远行,旁国虏其老弱,乃与其众反,杀使者及犍为太守。

汉乃发巴蜀罪人尝击南越者八校尉击破之。

会越已破,汉八校尉不下,即引兵还,行诛头兰。

头兰,常隔滇道者也。

已平头兰,遂平南夷为牂柯郡。

夜郎侯始倚南越,南越已灭,会还诛反者,夜郎遂入朝。

上以为夜郎王。

南越破後,及汉诛且兰、邛君,并杀筰侯,厓駹皆振恐,请臣置吏。

乃以邛都为越巂郡,筰都为沈犁郡,厓駹为汶山郡,广汉西白马为武都郡。

上使王然于以越破及诛南夷兵威风喻滇王入朝。

滇王者,其众数万人,其旁东北有劳浸、靡莫,皆同姓相扶,未肯听。

劳浸、靡莫数侵犯使者吏卒。

元封二年,天子发巴蜀兵击灭劳浸、靡莫,以兵临滇。

滇王始首善,以故弗诛。

滇王离难西南夷,举国降,请置吏入朝。

於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

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

滇小邑,最宠焉。

太史公曰:楚之先岂有天禄哉?在周为文王师,封楚。

及周之衰,地称五千里。

秦灭诸侯,唯楚苗裔尚有滇王。

汉诛西南夷,国多灭矣,唯滇复为宠王。

然南夷之端,见枸酱番禺,大夏杖、邛竹。

西夷後揃,剽分二方,卒为七郡。

西南外徼,庄蹻首通。

汉因大夏,乃命唐蒙。

劳洸、靡莫,异俗殊风。

夜郎最大,邛、筰称雄。

及置郡县,万代推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七十列传-西南夷列传-译文

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有几十个,其中夜郎最大;它的西边有靡莫等几十个部落,其中滇最大;从滇往北,首领有几十个,其中邛都最大:这些地区的人们都是披头散发,耕种田地,有城镇聚落。再往西,从同师往东,北到楪榆,有巂、昆明等地区,都是编发,随牲畜迁徙,没有固定的居住地,没有首领,地方可达几千公里。从巂往东北,首领有几十个,其中徙、筰都最大;从筰往东北,首领有几十个,厓駹最大。他们的习俗有的用土箸,有的迁徙,位于蜀的西边。从厓駹往东北,首领有几十个,白马最大,都是氐族。这些都是巴蜀西南外的少数民族。

楚威王时期,派将军庄蹻率领军队沿江而上,攻占了巴、黔中以西地区。庄蹻是楚庄王的后代。庄蹻到达滇池,周围方圆三百里,地势平坦,肥沃富饶,凭借军队的威势使这些地区归属楚国。他想回去报告,正逢秦国攻打夺取了楚国的巴、黔中郡,道路被阻断,无法通行,于是返回,带领他的部下在滇池称王,改变服装,遵循当地习俗,管理这些地区。秦国时期,经常开辟通往西南的道路,在这些国家设立官员。十多年后,秦国灭亡。等到汉朝兴起,都放弃了这些国家,而重新开辟了蜀地的旧边界。巴蜀的百姓有的偷偷出去经商,带回筰马、僰僮、髦牛,因此巴蜀变得富裕。

建元六年,大行王恢攻打东越,东越人杀死王郢来报仇。王恢趁机利用军队的威势,派遣番阳令唐蒙去晓谕南越。南越人吃了唐蒙带来的蜀地枸酱,唐蒙问这是从哪里来的,回答说:“从西北方的牂柯,牂柯江宽达几里,流经番禺城下。”唐蒙回到长安后,询问蜀地的商人,商人说:“只有蜀地出产枸酱,很多人偷偷带出去卖到夜郎。夜郎位于牂柯江边,江面宽达一百多步,足以行船。南越用财物役使夜郎,西至同师,但也不能使夜郎臣服。”唐蒙于是上书劝说皇帝,说:“南越王头戴黄屋,左插龙旗,地盘东西方圆一万多里,名义上是外臣,实际上是一州之主。现在如果从长沙、豫章出发,水路多被阻断,难以通行。我听说夜郎有精兵十几万,可以乘船沿牂柯江出发,出其不意,这是制服南越的一个奇策。如果以汉朝的强大,巴蜀的富饶,开通夜郎的道路,并设立官员,这是很容易做到的。”皇帝同意了他的建议。于是任命唐蒙为郎中将,率领一千人,携带一万多人的给养,从巴蜀的筰关进入,于是见到了夜郎侯多同。唐蒙给了他丰厚的礼物,用威德说服他,约定为他设立官员,并让他的儿子担任县令。夜郎附近的小城镇都贪图汉朝的丝绸和布匹,认为汉朝的道路险峻,最终不能占有他们,于是暂时同意了唐蒙的约定。回来报告后,皇帝将这里设立为犍为郡。从巴蜀征调士兵修路,从僰道直指牂柯江。蜀人司马相如也建议在西部夷地邛、筰设立郡县。皇帝派司马相如以郎中将的身份前往宣谕,都像南夷一样,设立了一个都尉和十几个县,归属蜀地。

当时,巴蜀四郡开通了通往西南夷的道路,士兵们在各地驻防,相互转送粮食。几年后,道路不通,士兵疲惫饥饿,死于潮湿环境的很多;西南夷又多次反叛,朝廷派兵征讨,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没有什么成效。皇帝为此感到困扰,派公孙弘前往视察询问。公孙弘回来后,说这些地区不利于设置郡县。等到公孙弘担任御史大夫时,当时正在修建朔方城以抵御北方胡人,公孙弘趁机多次说西南夷对汉朝有害,建议暂时放弃,集中力量对付匈奴。皇帝于是放弃了西夷,只保留了南夷夜郎的两个县和一个都尉,逐渐让犍为郡自行保卫。

到了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出使大夏,说在大夏时看到蜀地的布匹、邛地的竹杖,询问这些物品的来源,回答说:“从东南方的身毒国,可以走几千里,在那里可以买到蜀地的商人。”也有人听说在邛地西边两千里处有身毒国。张骞于是大力宣传大夏在汉朝的西南方,向往中国,但担心匈奴阻隔了他们的道路,如果开通蜀地,身毒国的道路就会方便近,有利无害。于是皇帝命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人,秘密出使西夷,寻找身毒国。到了滇地,滇王尝羌留下他们,为寻找通往身毒国的道路,派出十多批人。一年多后,他们都遇到了昆明的阻隔,无法通往身毒国。

滇王对汉朝使者说:“汉朝和我国相比,哪个更大?”夜郎侯也是这样问。因为道路不通,他们都自认为是一州之主,不知道汉朝的广大。使者回来后,就大力宣扬滇是大国,足以亲近依附汉朝。皇帝对此产生了兴趣。

等到南越反叛,皇帝派驰义侯率领犍为郡的南夷兵。且兰君担心远行,担心其他国家会掳掠他们的老弱,于是和自己的部下反叛,杀害了使者及犍为太守。汉朝于是派巴蜀的罪犯,曾经攻打南越的八校尉前去击破他们。正好南越已经被击破,汉朝的八校尉没有继续前进,就带领军队返回,行军诛杀了头兰。头兰,是经常阻隔滇道的地方。平定了头兰后,就平定了南夷,设立了牂柯郡。夜郎侯最初依仗南越,南越被消灭后,汉朝回来诛杀反叛者,夜郎于是入朝。皇帝封夜郎侯为王。

南越被击破后,汉朝诛杀了且兰、邛地的首领,并杀了筰地的侯,厓駹都感到震惊恐惧,请求臣服并设立官员。于是将邛都设立为越巂郡,筰都设立为沈犁郡,厓駹设立为汶山郡,广汉西边的白马设立为武都郡。

皇帝派王然于用南越被击破及诛杀南夷的军队威风来劝说滇王入朝。滇王有部下几万人,他的东北边有劳浸、靡莫,都是同姓相互扶持,不愿意听从。劳浸、靡莫多次侵犯使者及其部下。元封二年,皇帝派巴蜀的军队击灭了劳浸、靡莫,军队逼近滇地。滇王最初表现得很友好,因此没有被诛杀。滇王离开难民营,带领全国投降,请求设立官员并入朝。于是设立了益州郡,赐予滇王王印,继续管理他的百姓。

西南夷的首领有一百多个,只有夜郎、滇接受了王印。滇是一个小城镇,却得到了最大的宠爱。

太史公说:楚国的先祖难道天生就有福分吗?在周朝时是文王的老师,被封在楚国。等到周朝衰落时,地盘扩展到五千里。秦国灭掉诸侯国,只有楚国的后代还保留着滇王。汉朝攻打西南夷,很多国家被消灭,只有滇重新成为受宠的王。然而南夷的兴起,是从枸酱在番禺、大夏的杖、邛地的竹子开始的。西夷后来分裂成两个部分,最终形成了七个郡。

西南边陲,庄蹻首先开通。汉朝借助大夏,于是命令唐蒙。劳浸、靡莫,风俗不同,风土各异。夜郎最大,邛、筰称雄。等到设立郡县,万代都会推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七十列传-西南夷列传-注解

西南夷:古代指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夜郎、滇、邛都、筰都、厓駹等。

夜郎:古代西南夷中一个较大的部族,位于牂柯江边,是西南夷中较为强大的一个。

滇:古代西南夷中一个较大的部族,位于今云南省地区,是西南夷中较大的一个。

邛都:古代西南夷中一个较大的部族,位于今四川省西部。

筰都:古代西南夷中一个较大的部族,位于今四川省西部。

厓駹:古代西南夷中一个较大的部族,位于今四川省西部。

巴蜀:古代指今四川省和重庆市地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地区。

楚威王:楚威王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君,名熊商,在位期间曾派遣将军庄蹻开拓西南。

庄蹻:楚威王派遣的将领,曾率兵至滇池,并最终在滇池地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滇池:位于今云南省昆明市的湖泊,是古代滇国的重要地理标志。

秦:古代中国的一个强大国家,统一六国后,对西南夷地区进行了开拓和管理。

五尺道:秦朝时期修建的一条通往西南夷的道路,对西南夷地区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汉:古代中国的一个强大国家,继承了秦朝的天下,对西南夷地区进行了进一步的开拓和管理。

蜀:古代指今四川省地区,是汉朝时期的一个重要地区。

南越:古代中国南方的一个国家,位于今越南北部和广东省部分地区。

长沙:古代中国的一个郡,位于今湖南省地区。

豫章:古代中国的一个郡,位于今江西省地区。

唐蒙:汉朝时期的一位将领,曾率兵至夜郎,并最终在夜郎地区建立了汉朝的统治。

夜郎侯:夜郎部族的首领,曾与汉朝进行过交涉。

南夷:古代指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

且兰:古代西南夷中一个部族,位于今贵州省地区。

邛君:古代西南夷中一个部族的首领,位于今四川省西部。

筰侯:古代西南夷中一个部族的首领,位于今四川省西部。

滇王:滇国国王,是西南夷中的一位重要统治者。

大夏:古代中亚的一个国家,汉朝时期与汉朝有贸易往来。

身毒国:古代中亚的一个国家,汉朝时期与汉朝有贸易往来。

越巂郡:汉朝时期在西南夷地区设立的一个郡。

沈犁郡:汉朝时期在西南夷地区设立的一个郡。

汶山郡:汉朝时期在西南夷地区设立的一个郡。

武都郡:汉朝时期在西南夷地区设立的一个郡。

太史公:即司马迁,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著有《史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七十列传-西南夷列传-评注

这段古文描述了中国古代西南地区的民族分布、文化习俗以及与中原王朝的关系。首先,作者通过列举西南夷各个部族的大小和分布情况,展现了当时西南地区的民族构成和地理分布。其中,夜郎、滇、邛都、筰都、厓駹等部族的大小依次排列,反映了其势力范围和影响力。

作者用‘魋结’、‘耕田’、‘有邑聚’等词语,描绘了这些部族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力水平。这些部族的生活方式与中原地区存在差异,体现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的多元文化特点。

文中提到的‘编发’、‘随畜迁徙’等习俗,揭示了西南夷部族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这些部族没有固定的居所和君长,体现了其游牧民族的特点。

作者通过‘蜀布’、‘邛竹’等物品的交流,展现了西南夷与中原地区的经济联系。这些物品的交流,不仅促进了双方的经济繁荣,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叙述中,作者穿插了庄蹻、唐蒙等历史人物的事迹,展现了中原王朝与西南夷部族之间的互动。这些人物的事迹,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也体现了中原王朝对西南夷地区的开发和治理。

文中提到的‘巴蜀民’‘南越’等名词,揭示了西南夷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联系。这些联系,为后来的西南夷地区融入中原王朝奠定了基础。

最后,作者以‘太史公曰’总结全文,表达了对西南夷地区历史变迁的感慨。作者认为,楚之先封于周,地称五千里,而秦灭诸侯后,唯有楚苗裔尚有滇王。汉诛西南夷,国多灭矣,唯滇复为宠王。这反映了西南夷地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整体而言,这段古文以丰富的历史事实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中国古代西南地区的民族分布、文化习俗以及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七十列传-西南夷列传》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50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