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司马迁(约145年-86年),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史圣”。他编写的《史记》被视为中国古代历史学的开山之作,对后来的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年代:成书于西汉(约公元前91年)。
内容简要:《史记》是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的第一部通史,涵盖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全书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内容涉及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司马迁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人物描写,展示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及人性的复杂。作为史学的经典,《史记》不仅为中国后代的历史学提供了基础,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文学、哲学、历史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七十列传-日者列传-原文
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兴何尝不以卜筮决於天命哉!其於周尤甚,及秦可见。
代王之入,任於卜者。太卜之起,由汉兴而有。
司马季主者,楚人也。卜於长安东市。
宋忠为中大夫,贾谊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诵易先王圣人之道术,究遍人情,相视而叹。
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
二人即同舆而之市,游於卜肆中。天新雨,道少人,司马季主间坐,弟子三四人侍,方辩天地之道,日月之运,阴阳吉凶之本。
二大夫再拜谒。司马季主视其状貌,如类有知者,即礼之,使弟子延之坐。
坐定,司马季主复理前语,分别天地之终始,日月星辰之纪,差次仁义之际,列吉凶之符,语数千言,莫不顺理。
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曰:‘吾望先生之状,听先生之辞,小子窃观於世,未尝见也。今何居之卑,何行之汙?’
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今夫子所贤者何也?所高者谁也?今何以卑汙长者?’
二君曰:‘尊官厚禄,世之所高也,贤才处之。今所处非其地,故谓之卑。言不信,行不验,取不当,故谓之汙。夫卜筮者,世俗之所贱简也。世皆言曰:‘夫卜者多言夸严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擅言祸灾以伤人心,矫言鬼神以尽人财,厚求拜谢以私於己。’ 此吾之所耻,故谓之卑汙也。’
司马季主曰:‘公且安坐。公见夫被发童子乎?日月照之则行,不照则止,问之日月疵瑕吉凶,则不能理。由是观之,能知别贤与不肖者寡矣。’
‘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则退。其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故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也,虽累辱而不愧也。’
‘今公所谓贤者,皆可为羞矣。卑疵而前,韱趋而言;相引以势,相导以利;比周宾正,以求尊誉,以受公奉;事私利,枉主法,猎农民;以官为威,以法为机,求利逆暴:譬无异於操白刃劫人者也。初试官时,倍力为巧诈,饰虚功执空文以主上,用居上为右;试官不让贤陈功,见伪增实,以无为有,以少为多,以求便势尊位;食饮驱驰,从姬歌兒,不顾於亲,犯法害民,虚公家:此夫为盗不操矛弧者也,攻而不用弦刃者也,欺父母未有罪而弑君未伐者也。何以为高贤才乎?’
‘盗贼发不能禁,夷貊不服不能摄,奸邪起不能塞,官秏乱不能治,四时不和不能调,岁穀不孰不能適。才贤不为,是不忠也;才不贤而讬官位,利上奉,妨贤者处,是窃位也;有人者进,有财者礼,是伪也。子独不见鸱枭之与凤皇翔乎?兰芷芎藭弃於广野,蒿萧成林,使君子退而不显众,公等是也。’
‘述而不作,君子义也。今夫卜者,必法天地,象四时,顺於仁义,分策定卦,旋式正釭,然後言天地之利害,事之成败。昔先王之定国家,必先龟策日月,而後乃敢代;正时日,乃後入家;产子必先占吉凶,後乃有之。自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越王句践放文王八卦以破敌国,霸天下。由是言之,卜筮有何负哉!’
‘且夫卜筮者,埽除设坐,正其冠带,然後乃言事,此有礼也。言而鬼神或以飨,忠臣以事其上,孝子以养其亲,慈父以畜其子,此有德者也。而以义置数十百钱,病者或以愈,且死或以生,患或以免,事或以成,嫁子娶妇或以养生:此之为德,岂直数十百钱哉!此夫老子所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今夫卜筮者利大而谢少,老子之云岂异於是乎?’
‘庄子曰:‘君子内无饥寒之患,外无劫夺之忧,居上而敬,居下不为害,君子之道也。’ 今夫卜筮者之为业也,积之无委聚,藏之不用府库,徙之不用辎车,负装之不重,止而用之无尽索之时。持不尽索之物,游於无穷之世,虽庄氏之行未能增於是也,子何故而云不可卜哉?天不足西北,星辰西北移;地不足东南,以海为池;日中必移,月满必亏;先王之道,乍存乍亡。公责卜者言必信,不亦惑乎!’
‘公见夫谈士辩人乎?虑事定计,必是人也,然不能以一言说人主意,故言必称先王,语必道上古;虑事定计,饰先王之成功,语其败害,以恐喜人主之志,以求其欲。多言夸严,莫大於此矣。然欲彊国成功,尽忠於上,非此不立。今夫卜者,导惑教愚也。夫愚惑之人,岂能以一言而知之哉!言不厌多。’
‘故骐骥不能与罢驴为驷,而凤皇不与燕雀为群,而贤者亦不与不肖者同列。故君子处卑隐以辟众,自匿以辟伦,微见德顺以除群害,以明天性,助上养下,多其功利,不求尊誉。公之等喁喁者也,何知长者之道乎!’
宋忠、贾谊忽而自失,芒乎无色,怅然噤口不能言。
於是摄衣而起,再拜而辞。
行洋洋也,出门仅能自上车,伏轼低头,卒不能出气。
居三日,宋忠见贾谊於殿门外,乃相引屏语相谓自叹曰: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居赫赫之势,失身且有日矣。
夫卜而有不审,不见夺糈;为人主计而不审,身无所处。
此相去远矣,犹天冠地屦也。
此老子之所谓‘无名者万物之始’ 也。
天地旷旷,物之熙熙,或安或危,莫知居之。
我与若,何足预彼哉!
彼久而愈安,虽曾氏之义未有以异也。
久之,宋忠使匈奴,不至而还,抵罪。
而贾谊为梁怀王傅,王堕马薨,谊不食,毒恨而死。
此务华绝根者也。
太史公曰:古者卜人所以不载者,多不见于篇。
及至司马季主,余志而著之。
褚先生曰:臣为郎时,游观长安中,见卜筮之贤大夫,观其起居行步,坐起自动,誓正其衣冠而当乡人也,有君子之风。
见性好解妇来卜,对之颜色严振,未尝见齿而笑也。
从古以来,贤者避世,有居止舞泽者,有居民间闭口不言,有隐居卜筮间以全身者。
夫司马季主者,楚贤大夫,游学长安,通易经,术黄帝、老子,博闻远见。
观其对二大夫贵人之谈言,称引古明王圣人道,固非浅闻小数之能。
及卜筮立名声千里者,各往往而在。
传曰:‘富为上,贵次之;既贵各各学一伎能立其身。’
黄直,大夫也;陈君夫,妇人也:以相马立名天下。
齐张仲、曲成侯以善击刺学用剑,立名天下。
留长孺以相彘立名。
荥阳褚氏以相牛立名。
能以伎能立名者甚多,皆有高世绝人之风,何可胜言。
故曰:‘非其地,树之不生;非其意,教之不成。’
夫家之教子孙,当视其所以好,好含苟生活之道,因而成之。
故曰:‘制宅命子,足以观士;子有处所,可谓贤人。’
臣为郎时,与太卜待诏为郎者同署,言曰:
孝武帝时,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取妇乎?
五行家曰可,堪舆家曰不可,建除家曰不吉,丛辰家曰大凶,历家曰小凶,天人家曰小吉,太一家曰大吉。
辩讼不决,以状闻。
制曰:‘避诸死忌,以五行为主。’
人取於五行者也。
日者之名,有自来矣。
吉凶占候,著於墨子。
齐楚异法,书亡罕纪。
後人斯继,季主独美。
取免暴秦,此焉终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七十列传-日者列传-译文
自古以来接受天命而成为王的人,王的兴起何尝不是通过占卜来决定天命的呢!在周朝尤其如此,到了秦朝更是明显。代王即位,是依靠占卜者的决定。太卜这一职位,是从汉朝兴起并延续下来的。
司马季主是楚国人,在长安东市占卜。
宋忠是中大夫,贾谊是博士,他们同一天都去洗澡,然后一起讨论,背诵先王圣人的道术,深入探讨人情世故,互相看着感叹。贾谊说:‘我听说古代的圣人,不在朝廷,一定在占卜和医生之中。现在我已见过三公九卿和朝中的士大夫,都了解了。让我们试着通过占卜来观察一下。’两人就一起坐车去了市场,在占卜摊位中闲逛。
那天刚下过雨,路上人很少,司马季主坐在那里,有三四个弟子侍奉,正在辩论天地之道,日月运行,阴阳吉凶的根本。两位大夫向他行礼致敬。
司马季主看了他们的样子,觉得他们像是有知识的人,就礼貌地接待他们,让弟子请他们坐下。坐下后,司马季主继续之前的讨论,分别解释天地的始终,日月星辰的规律,区分仁义的界限,列举吉凶的征兆,说了几千句话,都合乎道理。
宋忠和贾谊惊讶地醒悟过来,整理好衣冠,端正地坐着说:‘我看先生的模样,听先生的言辞,我私下观察世间,从未见过。现在怎么居于这样的低微地位,行为怎么如此卑劣?’
司马季主捧腹大笑说:‘看你们这些自以为有道德的人,现在说的话多么浅薄,言辞多么粗野!现在你们所推崇的什么?所尊敬的又是谁?现在怎么认为我地位低微,行为卑劣?’
两位大夫说:‘尊贵的官职和丰厚的俸禄是世人所推崇的,贤才应该担任这些职位。现在你们所居的位置不是应该的地方,所以认为我地位低微。言辞不真实,行为不验证,所得不恰当,所以认为我行为卑劣。占卜者,是世俗所轻视的。世人常说:“占卜者多言夸大严酷以迎合人心,虚高人的命运以取悦他人,擅言灾祸以伤害人心,假言鬼神以耗尽人的财富,厚求酬谢以私利。’这是我感到羞耻的,所以认为我地位低微,行为卑劣。
司马季主说:‘你们先坐下。你们见过披头散发的孩子吗?太阳和月亮照到他就走,照不到他就停。问他太阳和月亮的瑕疵和吉凶,他却不能解释。由此看来,能分辨贤与不肖的人很少。
贤人行事,正直地进谏,三次不被接受就退下。赞美别人不期待回报,厌恶别人不顾及怨恨,以国家利益和民众利益为重。所以,不合适的官职不担任,不配得的俸禄不接受;见到不正的人,即使地位高也不尊敬;见到有污点的人,即使地位尊贵也不降低;得到不高兴,失去不怨恨;不是自己的罪过,即使受辱也不羞愧。
现在你们所说的贤人,都让人感到羞耻。他们卑躬屈膝地前来,趋炎附势地说话;相互引荐以获取尊贵和赞誉,以接受公奉;追求私利,歪曲法律,欺压农民;以官位为威,以法律为工具,追求利益,逆行暴政:这就像拿着利刃抢劫别人一样。刚开始做官时,他们加倍努力地施展诡计,装饰虚假的功绩,拿着空洞的文书来讨好君主,以此来占据高位;在试用官职时不让贤能的人陈述功绩,见到虚假的夸大其词,把无变为有,把少说成多,以此来求得便利的地位;吃喝玩乐,追求女色,不顾亲情,违法害民,浪费公家财物:这些行为就像是那些不拿武器抢劫的人,进攻不用弓箭的人,欺骗父母没有罪,杀害君主没有功的人。怎么能称之为高贵的贤才呢?
盗贼兴起不能禁止,夷狄不服从不能震慑,邪恶兴起不能堵塞,官员腐败混乱不能治理,四时不和不能调适,年成不好不能适应。有才能的贤人不担任,这是不忠;没有才能却占据官位,追求上级的恩宠,妨碍贤能的人,这是窃取职位;有人推荐就进用,有钱财就礼遇,这是虚伪。你们难道没有见过猫头鹰和凤凰飞翔的样子吗?兰草和香草被丢弃在广阔的野外,而蒿草和萧草却长成森林,使得君子退隐而不显眼,你们就是这样的人。
继承而不创新,这是君子的道义。现在那些占卜者,一定效法天地,象征四时,顺应仁义,分析蓍草定卦,旋转占卜盘,然后谈论天地的利害,事情的成败。过去先王确定国家,一定要先占卜龟甲和蓍草,然后才敢继承;确定时日,然后才入宫;生孩子一定要先占卜吉凶,然后才有孩子。自从伏羲创作八卦,周文王演绎三百八十四爻,天下才得到治理。越王勾践运用文王的八卦来打败敌国,称霸天下。由此看来,占卜有什么负面的呢!
占卜者,打扫干净地方,摆好座位,整理好衣帽,然后才开始占卜,这是有礼的表现。说话时,如果鬼神接受了,忠臣可以事奉君主,孝子可以赡养父母,慈父可以养育子女,这是有德的表现。用义的方式收取几十几百的钱,病人可能因此痊愈,快要死的人可能因此得救,灾祸可能因此避免,事情可能因此成功,嫁娶的人可能因此养生:这种德行,岂止是几十几百的钱呢!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现在那些占卜者利益大而报酬少,老子的说法难道不是这样吗?
庄子说:‘君子内无饥寒之患,外无劫夺之忧,居上而敬,居下不为害,这是君子的道。’现在那些占卜者的职业,积累起来没有堆积,藏起来不用仓库,迁移不用车辆,背着包裹不重,停下来使用也没有尽头。拿着用不完的东西,游历无穷的世界,即使庄子的行为也不能超过这个,你们为什么说不能占卜呢?天不足西北,星辰向西北移动;地不足东南,用海作为池塘;太阳到了中午必然移动,月亮满了必然亏损;先王的道路,时而存在,时而消失。你们要求占卜者说话一定可信,不是太荒谬了吗!
你们见过那些善于辩论的人吗?考虑事情确定计划,一定是这样的人,但无法用一句话说服君主,所以说话一定要称引先王,谈论古代;考虑事情确定计划,夸大先王的成就,谈论其失败和危害,以此来恐吓或取悦君主,以满足他们的欲望。夸大其词,没有比这更大的了。然而,想要强国成功,对上尽忠,不这样做是不行的。现在那些占卜者,是引导愚昧的人。那些愚昧的人,怎么能用一句话就了解他们呢!说话越多越好。
所以,千里马不能和跛脚的驴子并驾齐驱,凤凰不能和麻雀为伍,贤人也不会和不肖之徒同列。所以君子隐居在低位,避开众人,自己隐藏起来,避开世俗,微妙地展现德行,消除众人的危害,显明天性,帮助上位者养育下位者,多行功利,不追求尊贵和赞誉。你们这些人喁喁细语,怎么能了解长者的道呢!’
宋忠和贾谊突然感到失落,脸色苍白,无言以对。于是整理衣服站起来,再次行礼告别。他们出门后,几乎只能自己上车,伏在车轼上低头,最终无法出声。
过了三天,宋忠在宫殿门外见到了贾谊,于是相互拉着手,在屏风后低声交谈,感叹道:‘道德越高越安全,地位越高越危险。处在显赫的地位上,失去生命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如果占卜不准确,不会失去俸禄;如果为君主出谋划策不准确,自身就没有立足之地。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很大,就像天上的冠和地上的鞋一样。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无名是万物的开始’。天地广阔,万物繁荣,有的安全有的危险,没有人知道它们最终的归宿。我和你,哪里够资格去预测那些呢!那些长久存在的事物越安全,即使像曾氏的义举也没有什么不同。’
过了很久,宋忠被派往匈奴,没有到达就回来了,结果受到了惩罚。而贾谊担任梁怀王的师傅,王在骑马时不幸去世,贾谊因此绝食,悲愤而死。这就是追求华丽却断绝了根基的人。
太史公说:古代的占卜者之所以没有被记载,大多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没有流传下来。到了司马季主的时代,我对他有了特别的兴趣,并决定记录下来。
褚先生说:我在做郎官的时候,曾在长安城中游历,看到那些有才能的占卜者,他们的生活起居、行止坐卧都显得有君子之风。我看到那些喜欢解谜的妇女来占卜,他们对待她们的态度严肃而庄重,从未露齿而笑。自古以来,贤者都避世隐居,有的住在湖泽边,有的住在民间闭口不言,有的在占卜之间隐居以保全自己。司马季主是楚国的贤大夫,在长安游学,通晓易经,研究黄帝、老子的学说,博学多才。观察他对两位大夫和贵人的谈话,引用古代圣明的王和圣人的道德,显然不是浅薄的知识所能做到的。至于那些通过占卜在千里之外建立名声的人,到处都有。古书上说:‘财富是最重要的,地位次之;已经地位显赫的人,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一种技艺来立身。’黄直是大夫;陈君夫是妇女;他们通过相马而闻名于世。齐国的张仲、曲成侯因为擅长击刺、用剑而闻名于世。留长孺因为相猪而闻名。荥阳的褚氏因为相牛而闻名。能够通过技艺而闻名的人很多,他们都有超越常人的风采,难以一一列举。所以说:‘不是适合生长的地方,树木就不能生长;不是合适的心意,教育就不能成功。’家庭教育子孙,应该根据他们的喜好,引导他们学习生存之道,从而成就他们。所以说:‘制定住宅、命名子女,足以看出一个人的品德;子女有了安身之所,就可以称为贤人。’
我在做郎官的时候,和太卜待诏的郎官们同在一个官署,他们说过:‘孝武帝时期,召集了占卜家询问,某一天是否可以娶妻?五行家说可以,堪舆家说不行,建除家说不吉利,丛辰家说大凶,历家说小凶,天人家说小吉,太一家说大吉。辩论无法决定,就把情况上报。皇帝下令:‘避开各种禁忌,以五行为主。’”人们都是根据五行来选择的。
日者的名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吉凶的占卜,在墨子书中就有记载。齐楚有不同的法律,书籍失传,很少有人记载。后来的人继续传承,司马季主特别受到赞誉。他帮助免除了暴秦的统治,这是他的最终成就。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七十列传-日者列传-注解
受命而王:指接受天命成为君王,古代认为君权神授,君王是由天命所赐。
卜筮:占卜和卜卦,古代预测吉凶的方法。
天命:指天的意志,古代认为一切自然和社会现象都由天命决定。
周:指周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文化影响深远。
秦:指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以其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制度著称。
代王:指古代的诸侯王,代王是其中的一种。
太卜:古代官职,负责占卜和预测吉凶。
司马季主:司马季主,汉代著名的占卜家。
长安东市:长安是古代都城,东市是长安的一个市场。
中大夫:古代官职,为中层的文官。
博士:古代官职,负责教育和学术研究。
易:指《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占卜书,也是儒家经典之一。
先王:指古代的贤明君王。
圣人之道术:指圣人的道德和治国方法。
阴阳吉凶:指阴阳五行学说中的吉凶预测。
三公九卿:古代官职,三公指宰相、御史大夫、丞相,九卿指九个高级官员。
朝士大夫:指朝廷中的官员。
舆:古代的一种车。
卜肆:占卜的市场。
间坐:坐在中间。
弟子:学生的意思。
诵:背诵。
先王圣人之道术:指古代圣人的治国之道。
究遍人情:研究遍了人情世故。
瞿然而悟:突然醒悟的样子。
猎缨:古代士人戴的帽带。
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
卑汙:地位低下且品行不端。
虚高人禄命:夸大人的命运。
擅言祸灾:故意说些不吉利的话。
矫言鬼神:假装说有鬼神的事情。
拜谢:感谢。
被发童子:指头发散乱的孩子,比喻无知的人。
日月照之则行,不照则止:比喻人只有在得到天命时才能行动。
日月疵瑕:日月的不正常现象,比喻人的缺点。
不肖:品行不端的人。
直道以正谏:直言不讳地进谏。
三谏不听则退:如果三次进谏不被听取就退下。
官非其任不处也:不担任自己不合适的官职。
禄非其功不受也:不接受自己没有功绩的俸禄。
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看到不正直的人,即使地位高也不尊敬。
岁穀不孰:谷物不成熟,比喻国家不稳定。
述而不作:只继承前人的学说而不创新。
老子:老子,即李耳,道家学派创始人,此处指老子的思想。
上德不德:最高的德行是不显于德行。
谈士辩人:善于辩论的人。
彊国成功:使国家强大成功。
导惑教愚:引导迷惑和教导愚昧的人。
罢驴:疲惫的驴,比喻能力低下的人。
燕雀:一种小鸟,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微见德顺:隐晦地展现德行。
公等:你们这些人。
喁喁:默默无言的样子。
摄衣而起:整理衣服站起来。
再拜而辞:再次行礼告别。
伏轼低头:伏在车轼上低头。
卒不能出气:最终无法呼吸。
宋忠:宋忠,汉代人,此处指宋忠与贾谊的对话。
贾谊:贾谊,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此处指贾谊与宋忠的对话。
殿门外:指皇宫的殿门外,古代官员之间见面通常在宫门外。
屏语:屏风后低声交谈,指秘密交谈。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道,指道德、德行;势,指权势、地位。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更安全,而权势地位高的人更危险。
赫赫之势:赫赫,显赫;势,权势。指显赫的权势。
夺糈:糈,古代官员的俸禄;夺糈,指失去俸禄。
为人主计:为人主,为君主;计,计谋。指为君主出谋划策。
天冠地屦:天冠,指天;地屦,指地。比喻差别极大。
无名者万物之始:老子《道德经》中的观点,认为无是万物的本源。
使匈奴:指派往匈奴地区。
梁怀王:梁怀王,指梁国的一位王子。
堕马薨:堕马,从马上摔下来;薨,古代对帝王或贵族死亡的称呼。
毒恨而死:因极度的悲痛和怨恨而死亡。
务华绝根者也:务华,追求华丽;绝根,断绝根基。指追求虚荣而忽视根本。
卜人:从事占卜的人。
著之:记录下来。
贤大夫:有才德的大夫。
君子之风:君子的风范。
舞泽:指隐居的地方。
隐居卜筮间以全身者:指在隐居中通过占卜来保全自己。
易经:《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占卜书,也是儒家经典之一。
黄帝、老子:黄帝和老子,分别指古代传说中的黄帝和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伎能:技艺和才能。
制宅命子:制定住宅,决定子女的命运。
五行为主:以五行(金、木、水、火、土)为主要依据。
日者:从事占卜的人。
墨子:墨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著有《墨子》。
取免暴秦:逃避暴政的秦国。
终否:最终的结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七十列传-日者列传-评注
居三日,宋忠见贾谊於殿门外,乃相引屏语相谓自叹曰:‘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此句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宋忠与贾谊在殿门外相遇,私下交谈。宋忠感慨道,道德高尚的人往往能够安身立命,而权势显赫的人则容易陷入危险。这句话揭示了道德与权势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夫卜而有不审,不见夺糈;为人主计而不审,身无所处。’
宋忠继续说道,如果占卜不准确,就不会失去俸禄;但如果为人主出谋划策而不准确,就会身无所依。这句话强调了占卜和决策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责任和后果的重视。
‘此相去远矣,犹天冠地屦也。’
宋忠将占卜与为人主出谋划策相比较,认为两者之间的差距如同天冠与地屦,即天与地的距离。这句话通过形象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
‘此老子之所谓‘无名者万物之始’也。’
宋忠引用了老子的名言,认为道德高尚的人之所以能够安身立命,是因为他们追求的是“无名”,即不追求名利地位,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和道德的完善。
‘天地旷旷,物之熙熙,或安或危,莫知居之。’
宋忠认为,天地广阔无垠,万物生长繁衍,有的安于现状,有的陷入危险,但没有人能够真正预知未来的走向。这句话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命运和人生的无奈和感慨。
‘我与若,何足预彼哉!彼久而愈安,虽曾氏之义未有以异也。’
宋忠表示,自己和贾谊这样的普通人,又怎么能够预知未来的走向呢?只有那些历经沧桑、久经考验的人,才能在困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久之,宋忠使匈奴,不至而还,抵罪。而贾谊为梁怀王傅,王堕马薨,谊不食,毒恨而死。’
这两句话讲述了宋忠和贾谊的悲剧命运。宋忠出使匈奴未能成功,反而因此获罪;贾谊为梁怀王傅,却因王堕马而悲痛欲绝,最终毒恨而死。这两位士人的遭遇,反映了古代士人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奈和悲剧。
‘此务华绝根者也。’
这句话是对宋忠和贾谊命运的总结,认为他们追求的是务实的道德,但却因为时代的局限而无法实现。
‘太史公曰:古者卜人所以不载者,多不见于篇。及至司马季主,余志而著之。’
太史公在文中提到,古代的占卜之术多未被记载,直到司马季主的出现,他的占卜技艺才得以流传。
‘褚先生曰:臣为郎时,游观长安中,见卜筮之贤大夫,观其起居行步,坐起自动,誓正其衣冠而当乡人也,有君子之风。’
褚先生在文中描述了自己在长安所见到的占卜之术的贤大夫,他们举止得体,衣冠楚楚,具有君子的风范。
‘见性好解妇来卜,对之颜色严振,未尝见齿而笑也。’
褚先生继续描述了这些占卜之术的贤大夫对待女性的态度,他们严肃认真,不苟言笑,体现了古代士人的道德修养。
‘从古以来,贤者避世,有居止舞泽者,有居民间闭口不言,有隐居卜筮间以全身者。’
褚先生认为,自古以来,贤者往往选择避世,有的隐居山林,有的闭口不言,有的则通过占卜之术来保全自己。
‘夫司马季主者,楚贤大夫,游学长安,通易经,术黄帝、老子,博闻远见。’
褚先生介绍了司马季主的生平和学识,认为他是楚地的贤大夫,通晓易经、黄帝、老子的学说,博学多才。
‘观其对二大夫贵人之谈言,称引古明王圣人道,固非浅闻小数之能。’
褚先生认为,司马季主在与贵族的交流中,能够引经据典,谈论古代圣王之道,这并非浅薄之辈所能做到。
‘及卜筮立名声千里者,各往往而在。’
褚先生指出,在占卜之术中,有许多人因为技艺高超而名声远扬。
‘传曰:‘富为上,贵次之;既贵各各学一伎能立其身。’’
褚先生引用了古人的话,认为财富和地位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技艺来立身。
‘黄直,大夫也;陈君夫,妇人也:以相马立名天下。’
褚先生列举了黄直和陈君夫两位人物,他们分别通过相马和相牛的技艺而闻名于世。
‘齐张仲、曲成侯以善击刺学用剑,立名天下。’
褚先生又提到了齐张仲和曲成侯,他们因为擅长击刺和剑术而名扬天下。
‘留长孺以相彘立名。’
褚先生继续列举了留长孺,他因为擅长相彘而闻名。
‘荥阳褚氏以相牛立名。’
褚先生提到了荥阳褚氏,他们因为擅长相牛而名扬天下。
‘能以伎能立名者甚多,皆有高世绝人之风,何可胜言。’
褚先生总结道,能够通过技艺立名的人很多,他们都有超凡脱俗的风采。
‘故曰:‘非其地,树之不生;非其意,教之不成。’’
褚先生引用了古人的话,认为事物的发展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夫家之教子孙,当视其所以好,好含苟生活之道,因而成之。’
褚先生认为,家庭教育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来进行,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故曰:‘制宅命子,足以观士;子有处所,可谓贤人。’’
褚先生引用了古人的话,认为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居住环境和子女的情况,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品德。
‘臣为郎时,与太卜待诏为郎者同署,言曰:‘孝武帝时,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取妇乎?五行家曰可,堪舆家曰不可,建除家曰不吉,丛辰家曰大凶,历家曰小凶,天人家曰小吉,太一家曰大吉。’’
褚先生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在太卜待诏为郎时,孝武帝时期,曾有一次聚会占卜,询问某日是否适合娶妻,各种占卜结果不一。
‘辩讼不决,以状闻。制曰:‘避诸死忌,以五行为主。’’
由于各种占卜结果不一致,无法作出决定,最终上报朝廷,皇帝下令以五行为主,避开各种死忌。
‘人取於五行者也。’
褚先生认为,人们在进行占卜时,往往会参考五行。
‘日者之名,有自来矣。吉凶占候,著於墨子。’
褚先生指出,占卜之术的历史悠久,早在墨子时期就已经有关于吉凶占候的记载。
‘齐楚异法,书亡罕纪。’
褚先生提到,齐楚两地占卜之法不同,相关书籍也鲜有记载。
‘後人斯继,季主独美。’
褚先生认为,尽管占卜之术在后世有所传承,但司马季主的占卜技艺最为出色。
‘取免暴秦,此焉终否。’
褚先生以司马季主为例,说明占卜之术在乱世中能够为人们提供指引,帮助他们避免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