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司马迁(约145年-86年),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史圣”。他编写的《史记》被视为中国古代历史学的开山之作,对后来的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年代:成书于西汉(约公元前91年)。
内容简要:《史记》是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的第一部通史,涵盖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全书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内容涉及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司马迁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人物描写,展示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及人性的复杂。作为史学的经典,《史记》不仅为中国后代的历史学提供了基础,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文学、哲学、历史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七十列传-季布栾布列传-原文
季布者,楚人也。
为气任侠,有名於楚。
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
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
季布匿濮阳周氏。
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原先自刭。’
季布许之。
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硃家所卖之。
硃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
诫其子曰:‘田事听此奴,必与同食。’
硃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
滕公留硃家饮数日。
因谓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
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
硃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也?’
曰:‘贤者也。’
硃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
汝阴侯滕公心知硃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
待间,果言如硃家指。
上乃赦季布。
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硃家亦以此名闻当世。
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
孝惠时,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臣原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馀万众,困於平城,今哙柰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
至,留邸一月,见罢。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闚陛下也。’
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布辞之官。
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
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
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
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
固请书,遂行。
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
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於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於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
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
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季布弟季心,气盖关中,遇人恭谨,为任侠,方数千里,士皆争为之死。
尝杀人,亡之吴,从袁丝匿。
长事袁丝,弟畜灌夫、籍福之属。
尝为中司马,中尉郅都不敢不加礼。
少年多时时窃籍其名以行。
当是时,季心以勇,布以诺,著闻关中。
季布母弟丁公,为楚将。
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戹哉!’於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
及项王灭,丁公谒见高祖。
高祖以丁公徇军中,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
遂斩丁公,曰:‘使後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
栾布者,梁人也。
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
穷困,赁佣於齐,为酒人保。
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於燕。
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
臧荼後为燕王,以布为将。
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
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使於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
已而枭彭越头於雒阳下,诏曰:‘有敢收视者,辄捕之。’
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
吏捕布以闻。
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趣亨之。’
方提趣汤,布顾曰:‘原一言而死。’
上曰:‘何言?’
布曰:‘方上之困於彭城,败荥阳、成皋间,项王所以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传之万世。今陛下一徵兵於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亨。’
於是上乃释布罪,拜为都尉。
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
布乃称曰:‘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於是尝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
吴反时,以军功封俞侯,复为燕相。
燕齐之间皆为栾布立社,号曰栾公社。
景帝中五年薨。
子贲嗣,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国除。
太史公曰:‘以项羽之气,而季布以勇显於楚,身屦军搴旗者数矣,可谓壮士。然至被刑戮,为人奴而不死,何其下也!彼必自负其材,故受辱而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终为汉名将。贤者诚重其死。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非能勇也,其计画无复之耳。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季布、季心,有声梁、楚。
百金然诺,十万致距。
出守河东,股肱是与。
栾布哭越,犯禁见虏。
赴鼎非冤,诚知所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七十列传-季布栾布列传-译文
季布是楚国人,以豪放任侠而闻名于楚国。项羽曾派他率领军队,多次使汉王刘邦陷入困境。等到项羽被灭,汉高祖刘邦用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如果有人敢藏匿他,罪责将连累三族。季布藏匿在濮阳的周家。周家主人说:‘汉军悬赏捉拿将军非常紧急,追踪的迹象即将到我家,将军如果愿意听从我的建议,我敢献计;如果不愿意,我先自杀。’季布答应了他。
于是周家主人剃掉了季布的头发,用铁圈锁住他的脖子,让他穿上粗布衣服,放在一辆广柳车中,连同他家的几十个仆人,一起卖给了鲁朱家。朱家心里知道这是季布,于是买下他安置在田地里。他告诫自己的儿子说:‘田地的事情听这个奴仆的,一定要和他一起吃饭。’朱家于是乘坐马车前往洛阳,见到了汝阴侯滕公。滕公留朱家饮酒数日。趁机对滕公说:‘季布有什么大罪,而皇上如此急切地要抓他呢?’滕公说:‘季布多次使项羽陷入困境,皇上对他怀恨在心,所以一定要抓住他。’朱家说:‘您认为季布是什么样的人呢?’滕公回答:‘是个贤人。’朱家说:‘我们各自为各自的主人效力,季布为项羽效力,是他的职责。难道项氏的臣子都应该被杀尽吗?现在皇上刚刚得到天下,却因为个人的私怨而追捕一个人,这岂不是向天下人展示自己的狭隘!而且以季布的贤能,汉军追捕他如此急切,这只会让他向北逃到胡地或者向南逃到越地。忌恨壮士而资助敌国,这就是伍子胥鞭打荆平王墓的原因。您为什么不向皇上从容进言呢?’汝阴侯滕公知道朱家是个大侠客,猜想季布可能藏匿在他那里,于是答应说:‘好吧。’等待机会,果然按照朱家的建议去进言。皇上于是赦免了季布。
当时,大家都称赞季布能够刚柔并济,朱家也因此名闻当世。季布被召见后,表示谢意,皇上任命他为郎中。
孝惠帝时期,季布担任中郎将。单于曾写信侮辱吕后,言语不逊,吕后非常愤怒,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上将军樊哙说:‘我愿意带领十万大军横扫匈奴。’其他将领都迎合吕后的意思,说‘是的’。季布说:‘樊哙应该被斩首!高祖皇帝率领四十万大军,在平城被围困,现在樊哙怎么能用十万大军横扫匈奴,这是当面撒谎!而且秦国因为对匈奴用兵,陈胜等人起义。到现在创伤还未愈合,樊哙又当面谄媚,想要动摇天下。’当时殿上的人都感到恐惧,太后退朝,从此不再商议攻打匈奴的事情。
季布担任河东郡守时,孝文帝时期,有人称赞他贤能,孝文帝召见他,想要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又有人说他勇猛,酒后难以接近。季布到达后,在官邸停留了一个月,被召见后又被罢免。季布趁机进言说:‘我无功而受宠,在河东郡守任上受罪。陛下无故召见我,肯定有人欺骗陛下;现在我到了,却没有什么事情要做,就被罢免,肯定有人诋毁我。陛下因为一个人的赞誉而召见我,因为一个人的诋毁而罢免我,我担心天下有识之士会因此而窥探陛下。’皇上沉默了一会儿,感到惭愧,过了很久才说:‘河东是我的重要郡县,所以特别召见你。’季布辞去了官职。
楚国人曹丘生,是个能言善辩的人,多次为了权势和金钱而招摇。他侍奉过贵人赵同等,和窦长君关系很好。季布听说了这件事,写信劝告窦长君说:‘我听说曹丘生不是个有德行的人,不要和他交往。’等到曹丘生回来,想要得到季布的书信来请求他。窦长君说:‘季将军不喜欢你,你不要去。’曹丘生坚持要书信,于是去了。他派人先送信,季布果然非常愤怒,等着曹丘生。曹丘生到达后,立刻向季布行礼说:‘楚人有句谚语说“得到黄金百两,不如得到季布的一个承诺”,您在梁地和楚地之间之所以有如此名声,是因为什么?而且我是楚人,您也是楚人。我曾在天下宣扬您的名声,难道这不是很值得尊重的吗?您为什么如此坚决地拒绝我呢!’季布于是非常高兴,请他进去,留他住了几个月,待他如上宾,送他很多礼物。季布之所以名声越来越大,是因为曹丘生的宣扬。
季布的弟弟季心,在关中地区声名显赫,待人恭敬谨慎,以任侠著称,方圆数千里,士人都争相为他效命。他曾杀人,逃到吴国,被袁丝藏匿。长期侍奉袁丝,和灌夫、籍福等人交往。他曾担任中司马,中尉郅都不敢不礼遇他。年轻人常常私下借用他的名字行事。当时,季心以勇猛著称,季布以信守诺言而闻名于关中。
季布的母弟丁公,是楚国的将领。丁公在项羽追击高祖刘邦到彭城西边时,短兵相接,高祖刘邦处于危急之中,回头对丁公说:‘两位贤者怎么会相互为难呢!’于是丁公带领军队返回,汉王刘邦得以解围离开。等到项羽被灭,丁公拜见高祖刘邦。高祖刘邦在军中处决了丁公,说:‘丁公作为项王的臣子不忠,是导致项王失去天下的罪魁祸首。’于是斩杀了丁公,说:‘让后世的人臣子不要效仿丁公!’
栾布是梁国人。起初,梁王彭越还是个普通人时,曾经和栾布交往。后来他们穷困潦倒,在齐国做佣工,给酒店打工。几年后,彭越离开去巨野中做强盗,而栾布被人拐卖,在燕国做了奴隶。他为家里的主人报仇,燕将臧荼提拔他为都尉。臧荼后来成为燕王,任命栾布为将领。等到臧荼造反,汉朝攻打燕国,俘虏了栾布。梁王彭越听说了这件事,于是向皇上进言,请求赎回栾布任命他为梁国大夫。
栾布出使齐国,还没有回来,汉朝召回彭越,指责他谋反,诛灭了他的三族。不久,在雒阳城下悬挂了彭越的头颅,诏令说:‘有敢前来收尸的,立即逮捕。’栾布从齐国回来,在彭越的头颅下奏事,祭拜并哭泣。官吏逮捕了栾布上报。皇上召见栾布,骂道:‘你是不是和彭越一起造反了?我禁止人们收尸,你却独自祭拜并哭泣,明显是和彭越一起造反了。快去煮死他。’正当要提他到汤锅边时,栾布回头说:‘我希望能说一句话再死。’皇上问:‘说什么?’栾布说:‘当皇上在彭城被围困,在荥阳、成皋之间战败时,项王之所以不能西进,只是因为彭王占据梁地,和汉军联合对付楚国。当时,彭王只要稍作支持,和楚国联合,汉军就会被打败;和汉军联合,楚国就会被打败。而且垓下之战,如果没有彭王,项氏就不会灭亡。天下已经安定,彭王剖符受封,也是想要传世万代。现在陛下只是因为从梁国征兵,彭王因病未能前往,就怀疑他造反,没有看到明显的反叛迹象,却因为一些小事就诛灭了他,我担心功臣们都会感到自己不安全。现在彭王已经死了,我宁愿死去,请求受煮刑。’于是皇上赦免了栾布的罪,任命他为都尉。
孝文帝时期,栾布担任燕国相,后来又升任将军。栾布说:‘穷困潦倒时不能辱没自己的身份,不是人;富贵时不能称心如意,不是贤人。’于是他常常对有恩于他的人给予厚报,对有怨的人则依法惩处。吴国造反时,他因军功被封为俞侯,后来又担任燕国相。燕国和齐国之间都为栾布建立了祠堂,称为栾公社。
景帝中五年去世。他的儿子栾贲继承了他的爵位,担任太常,因为祭祀不合规,封国被废除。
太史公说:以项羽的气魄,季布以勇猛在楚国闻名,亲身经历多次拔旗冲阵,可以说是壮士。然而,他遭受刑戮,成为奴隶却不自杀,这是多么卑微啊!他一定自负自己的才能,所以受辱而不感到羞耻,想要有所作为而未能实现,所以最终成为汉朝的名将。贤者确实重视自己的生命。那些婢妾和卑贱的人因为感慨而自杀的,并不是勇敢,只是他们的计划没有其他出路。栾布为彭越哭泣,从容赴汤,他确实知道自己的处境,不重视自己的生命。即使是在古代,烈士又有谁能超过他呢!]
季布和季心,在梁国和楚国都有名声。
他们承诺百金(古代货币单位)就一定会做到,如果承诺十万就一定会实现。
他们出使守护河东地区,他们的得力助手就是他们的股肱。
栾布在越国哭泣,违反了禁令被俘虏。
他们被投进鼎中(古代的一种酷刑),并不是冤枉,他们确实知道自己的处境。
(这里的“诚知所处”可以理解为他们对即将面临的命运有清醒的认识,或者是对自己的处境有深刻的理解。具体翻译可以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有所不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七十列传-季布栾布列传-注解
季布:季布是西汉时期的人物,以信守诺言而著称,与刘邦有旧交。在楚汉争霸中,季布为楚霸王项羽效力,但后来归顺刘邦。
楚人:指楚国的人,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
项籍:即项羽,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楚汉争霸中的主要人物。
汉王:指汉高祖刘邦,楚汉争霸中的另一方领袖。
高祖:即汉高祖刘邦,汉朝的开国皇帝。
千金:古代货币单位,指价值千金的财物,此处指重赏。
濮阳周氏:濮阳是一个地名,周氏是姓氏。
广柳车:一种古代的车辆,可能指囚车。
鲁硃家:鲁硃是一个人名或家族名。
轺车:古代的一种轻便马车。
汝阴侯滕公:汝阴侯是官职,滕公是人名。
伍子胥:春秋时期吴国的大夫,以忠诚和智谋著称。
荆平王:荆平王是楚国的国君。
上将军樊哙:樊哙是汉朝的开国功臣,曾为上将军。
陈胜: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
平城: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山西大同。
河东守:河东是地名,守是官职,河东守即管理河东地区的官员。
御史大夫:古代官职,负责监察官员,是皇帝的重要助手。
曹丘生:曹丘生是楚国人,以口才和善于游说著称。
赵同:赵同是一个人名,与曹丘生有交往。
窦长君:窦长君是一个人名,与曹丘生有交往。
梁楚间:梁和楚都是古代的地名,梁楚间即梁和楚之间。
关中:古代地名,指今陕西关中地区。
丁公:丁公是一个人名,季布的母弟。
彭城: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徐州。
徇:古代的一种惩罚方式,即在众人面前示众。
枭:古代的一种刑罚,即斩首并悬挂示众。
汉召彭越:汉指汉朝,彭越是人名,被汉朝召回。
巨野: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山东巨野。
燕:古代地名,指今天的河北、北京一带。
臧荼:燕国的一个将领。
梁王彭越:梁王是官职,彭越是人名,是梁国的王。
枭首:古代的一种刑罚,即斩首。
雒阳: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洛阳。
汉击燕:汉朝攻打燕国。
祠:祭祀。
亨:古代的一种烹饪方法,即煮。
垓下之会:指楚汉争霸中的垓下之战。
剖符受封:剖符是指分割符节,受封是指被封为诸侯。
景帝:汉朝的皇帝,即汉景帝。
太史公:即司马迁,西汉时期的史学家,著有《史记》。
季心:季心是季布的弟弟,同样以勇猛和忠诚著称,也曾在项羽手下,后归顺刘邦。
有声梁、楚:梁、楚分别指梁国和楚国,这里是说季布和季心在梁国和楚国都有很高的声望。
百金然诺:百金然诺是指季布承诺的事,即使价值百金也会履行。这里形容季布非常讲信用。
十万致距:十万致距意味着即使价值十万,也会遵守承诺。这里的“致距”可能是指达到、实现承诺。
出守河东:出守河东是指季布被任命为河东郡的郡守,负责治理该地区。
股肱是与:股肱是古代比喻亲信、得力助手,这里指季布的得力助手。
栾布:栾布是西汉时期的人物,以忠诚著称,此处可能是指他的一些事迹。
哭越:哭越可能是指栾布在越国(可能是指越地或越国的人物)哭泣,表达哀悼或忠诚。
犯禁见虏:犯禁见虏指违反禁令而被俘获。
赴鼎非冤:赴鼎非冤意味着季布愿意接受极刑,并非冤枉。赴鼎是指赴汤蹈火,比喻不怕牺牲。
诚知所处:诚知所处表示季布真诚地知道自己的处境和命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七十列传-季布栾布列传-评注
季布、季心,有声梁、楚。这两句描述了季布和季心这两位历史人物在梁国和楚国的声望。‘季布’和‘季心’均为战国时期著名将领,以勇猛著称。‘有声’一词,表达了他们在当时的声名显赫,影响力广泛。‘梁、楚’分别指战国时期的梁国和楚国,这两个国家在当时是重要的诸侯国,季布和季心能够在这些地方有影响力,可见其才能和威望。
百金然诺,十万致距。此句形容季布和季心的信用极高。‘百金然诺’意指即使只花费百金也能信守诺言,‘十万致距’则表示即使有十万之多的财物也不会改变承诺。这两句话通过对比,强调了季布和季心的诚信,体现了古代士人的高尚品质。
出守河东,股肱是与。这两句描绘了季布和季心在政治上的地位。‘出守河东’说明他们曾担任过守卫河东的重任,这是对他们的信任和重用。‘股肱是与’中的‘股肱’比喻为国家的辅佐之臣,‘是与’则表示他们是国家的重要支柱。这表明季布和季心在政治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栾布哭越,犯禁见虏。此句讲述了栾布在越国哭泣,违反了禁令而被俘虏的故事。‘栾布’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勇士,此句通过他的事迹,反映了战国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的现实。
赴鼎非冤,诚知所处。这两句表达了季布和季心对于自己命运的坦然接受。‘赴鼎非冤’意指他们愿意赴汤蹈火,不畏牺牲,‘诚知所处’则表示他们对自己的处境有清醒的认识。这体现了古代士人的忠诚和坚定,即使在逆境中也不失气节。
整段古文通过对季布、季心两位历史人物的描述,展现了战国时期士人的风貌,包括他们的勇猛、诚信、忠诚等品质。同时,古文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战争的现实,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