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修园(约公元4世纪),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的《食疗本草》结合了药物和食材的疗效,为古代中医药学和营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食疗本草》是一本关于食物和药物疗效的书籍,详细记录了多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治疗作用。书中结合了食材的属性与药物的药效,提出了如何通过食疗来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理论。它为中医药学、营养学及生活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中国古代医学中的重要经典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鹿-原文
(一)鹿茸∶主益气。不可以鼻嗅其茸,中有小白虫,视之不见,入人鼻必为虫颡,药不及也。〔嘉〕
(二)鹿头肉∶主消渴,多梦梦见物。〔心·嘉〕
(三)又,蹄肉∶主脚膝骨髓中疼痛。〔心·嘉〕
(四)肉∶主补中益气力。〔嘉〕
(五)又,生肉∶主中风口偏不正。以生椒同捣敷之。专看正,即速除之。〔心·嘉〕
(六)谨按∶肉∶九月后、正月前食之,则补虚羸瘦弱、利五脏,调血脉。自外皆不食,发冷病。〔嘉·证〕
(七)角∶主痈疽疮肿,除恶血。若腰脊痛、折伤,多取鹿角并截取尖,错为屑,以白蜜(五升)淹浸之,微火熬令小变色,曝干,(更)捣筛令细,以酒服之。(令人)轻身益力,强骨髓,补阳道、(绝伤)。〔嘉·证〕
(八)角∶烧飞为丹,服之至妙。但于瓷器中或瓦器中,寸截,用泥裹,大火烧之一日,如玉粉。亦可炙令黄,末,细罗,酒服之益人。若欲作胶者,细破寸截,以 水浸七日,令软方煮也。〔证〕
(九)又,妇人梦与鬼交者,鹿角末三指一撮,和清酒服,即出鬼精。〔嘉〕
(十)又,女子胞中余血不尽、欲死者,以清酒和鹿角灰服方寸匕,日三夜一,甚效。〔嘉〕
(十一)又,小儿以煮小豆汁和鹿角灰,安重舌下,日三度。〔嘉〕
(十二)骨∶温。主安胎,下气,杀鬼精,可用浸酒。凡是鹿白臆者,不可食。〔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鹿-译文
(一)鹿茸:主要功能是补气。不可以用鼻子去嗅它的茸毛,其中含有小白虫,肉眼看不见,如果进入人的鼻子,必定成为虫子的巢穴,药物无法到达那里。
(二)鹿头肉:主要治疗消渴病,多梦并梦见物体。
(三)此外,鹿蹄肉:主要治疗脚膝骨髓中的疼痛。
(四)鹿肉:主要功能是补中益气。
(五)另外,生鹿肉:主要治疗中风后口角歪斜不正。可以用生辣椒和鹿肉一起捣碎敷在患处。专门看正,立即除去。
(六)谨慎按:鹿肉,在九月后、正月前食用,可以补虚羸瘦弱、利五脏,调和血脉。除此之外都不应食用,否则会引发冷病。
(七)鹿角:主要治疗痈疽疮肿,清除恶血。如果腰脊痛、骨折,多取鹿角并截取尖端,磨成粉末,用五升白蜜浸泡,微火煮到略微变色,晒干,再捣碎筛成细末,用酒服用。这样可以使身体轻盈,增强体力,强壮骨髓,补充阳气,治疗创伤。
(八)鹿角:烧成粉末制成丹药,服用效果极好。但必须在瓷器或瓦器中,切成寸段,用泥包裹,用大火烧一天,像玉粉一样。也可以烤成黄色,磨成粉末,用细筛筛过,用酒服用,对人有益。如果想要制作胶,需要将鹿角细破成寸段,用水浸泡七天,使其变软后再煮。
(九)另外,如果妇女梦见与鬼交合,可以用三指撮的鹿角末,和清酒一起服用,就可以驱除鬼精。
(十)另外,如果女子体内有残留的瘀血,濒临死亡,可以用清酒和鹿角灰,服用方寸匕,一天三次,夜晚一次,效果显著。
(十一)另外,如果小孩有重舌,可以用煮小豆汁和鹿角灰,放在舌下,一天三次。
(十二)鹿骨:性质温热。主要功能是安胎,下气,杀鬼精,可以用来浸泡酒。凡是鹿的白色胸脯肉,不可以食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鹿-注解
鹿茸:鹿茸是指雄鹿头上未骨化的幼角,中医认为其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血两虚、腰膝酸软等症状。
益气:指增强体力,补充气虚,中医术语,常用于描述通过药物或食物等方式来增强人体的元气。
鼻嗅:通过鼻子嗅闻,此处指用鼻子去嗅鹿茸。
茸:指鹿角或鹿茸,常用于中医药材。
小白虫:指鹿茸中的寄生虫,此处指肉眼难以看见的小虫。
虫颡:虫子进入鼻孔,可能引起鼻塞等症状。
药不及:药物无法治愈。
消渴:中医术语,指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现代医学中常指糖尿病。
多梦:指睡眠中频繁做梦。
物:指梦境中的物体或场景。
脚膝骨髓中疼痛:指膝盖和骨髓中的疼痛感。
补中益气力:指通过食物或药物来补充中气,增强体力。
中风口偏不正:指中风后出现的口角歪斜症状。
生椒:指新鲜的辣椒。
敷之:涂抹在患处。
正:纠正,此处指纠正口角歪斜。
虚羸瘦弱:指身体虚弱,消瘦无力。
利五脏:指对五脏有益,有助于五脏功能的正常运作。
调血脉:指调节血液循环。
角:指鹿的角,中医认为其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消肿的功效。
痈疽疮肿:指皮肤上的炎症和脓肿。
除恶血:指排除体内的恶血,即病理性的血液。
白蜜:指蜂蜜,中医认为其具有润肺止咳、补中益气的作用。
淹浸:浸泡。
微火熬令小变色:用微火慢慢熬煮,直到颜色轻微变化。
曝干:晒干。
捣筛令细:将药材捣碎并筛成粉末。
酒服:用酒送服。
轻身益力:指使身体轻盈,增强体力。
强骨髓:指增强骨髓的强度。
补阳道:指补充男性生殖系统的功能。
绝伤:指治疗创伤。
烧飞为丹:指将鹿角烧成灰,制成丹药。
瓷器:指用瓷土烧制的容器。
瓦器:指用黏土烧制的容器。
寸截:指将鹿角切成一寸长的段。
泥裹:用泥巴包裹。
丹:指中药中的丸剂或散剂。
炙令黄:用火烤至黄色。
末:粉末。
细罗:细筛。
和清酒服:与清酒混合后服用。
鬼交:指梦中与鬼魂交合,此处指梦中与鬼魂发生关系。
清酒:指清澈的酒,中医中常用作药引。
鹿角末:鹿角的粉末。
和鹿角灰服:与鹿角灰混合后服用。
方寸匕:古代计量药物的小勺子。
重舌:指舌头肿胀或肿大的症状。
骨:指鹿的骨头,中医认为其具有温中散寒、安胎等功效。
温:指温性,中医术语,指药物或食物具有温热性质。
安胎:指治疗胎动不安,预防流产。
下气:指降气,治疗气逆等症状。
杀鬼精:指驱除鬼魂,消除邪气。
鹿白臆:指鹿的白色脂肪部分,中医认为其性质寒凉,不适合食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鹿-评注
(十二)骨∶温。主安胎,下气,杀鬼精,可用浸酒。凡是鹿白臆者,不可食。〔证〕
此句描述了鹿骨的药用价值。‘温’表明了鹿骨的性质,‘主安胎,下气,杀鬼精’则说明了其治疗功效。同时,也提到了‘鹿白臆者,不可食’,反映了古人对食物选择和禁忌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