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修园(约公元4世纪),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的《食疗本草》结合了药物和食材的疗效,为古代中医药学和营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食疗本草》是一本关于食物和药物疗效的书籍,详细记录了多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治疗作用。书中结合了食材的属性与药物的药效,提出了如何通过食疗来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理论。它为中医药学、营养学及生活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中国古代医学中的重要经典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鹧鸪-原文
能补五脏,益心力,聪明。
此鸟出南方,不可与竹笋同食,令人小腹胀。
自死者,不可食。
一言此鸟天地之神,每月取一只飨至尊。
所以自死者不可食也。
[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鹧鸪-译文
这种鸟能滋补五脏,增强心力,使人变得聪明。这种鸟来自南方,不能和竹笋一起食用,否则会让人小腹胀痛。
自然死亡的鸟,不能食用。一句话说,这种鸟是天地间的神鸟,每个月都会取一只来供奉给至高无上的存在。因此,自然死亡的鸟不能食用。
(注:嘉,此处可能是指某种赞美或评价的词语,具体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或注释来确定。]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鹧鸪-注解
补五脏:指通过食物或药物等方式,补充和增强人体的五脏功能,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重要概念。
益心力:增强心脏功能,提高精神集中力和记忆力,心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精神、智力有关。
聪明:指智力发达,思维敏捷,是中国古代对智慧的一种赞誉。
此鸟:指文中提到的特定鸟类,具体种类未明,可能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鸟类。
南方:指中国地理上的南方地区,这里可能是指这种鸟在南方较为常见。
竹笋:竹子的嫩芽,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但在某些文化中与某些食物相克。
小腹胀:指腹部下方靠近生殖器的地方感觉肿胀或不适,可能是因为食物相克导致的身体反应。
自死者:指自然死亡或非人为杀死的动物,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自死的动物往往被认为是有毒的,不应食用。
至尊:指至高无上的地位,通常指皇帝或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飨:指进献食物或饮料,表示敬意或供献。
嘉:美好的,优秀的,这里可能指对这种鸟的描述或评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鹧鸪-评注
此鸟能补五脏,益心力,聪明。首句便点明了此鸟的神奇功效,补五脏、益心力、聪明,这些描述都与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紧密相关,反映了古人对健康长寿的向往。在中医理论中,五脏(心、肝、脾、肺、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核心,五脏健康则身体强健,心力充沛,智慧明敏。
‘此鸟出南方’一句,暗示了此鸟的生长环境,南方在古人心目中往往与温暖、生机勃勃相联系,这样的环境可能有利于此鸟的生长和功效的发挥。
‘不可与竹笋同食,令人小腹胀’是对此鸟食用禁忌的描述。在古代,人们对于食物的相克和禁忌有着丰富的知识,这种描述体现了古人对食物搭配的谨慎态度,以及对健康的重视。
‘自死者,不可食’则是对此鸟食用安全性的强调。古人认为,自然死亡或非正常死亡的食物可能带有邪气或毒素,不宜食用,这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食物安全的重视。
‘一言此鸟天地之神,每月取一只飨至尊’这句话将此鸟提升到了神明的地位,认为它具有天地之灵,每月只取一只用以供奉至高无上的至尊,这既体现了古人对神秘事物的崇拜,也反映了此鸟在古人心中的特殊地位。
‘所以自死者不可食也’是对前文的补充说明,再次强调了自死者不可食的原则,与‘天地之神’的描述相呼应,加深了此鸟神秘和神圣的形象。
‘〔嘉〕’字作为结尾,可能是一种注释或批注,表示对上文内容的认可或赞赏,也可能是对读者的提示,提醒读者对此鸟的特殊性保持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