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鸱

作者: 陈修园(约公元4世纪),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的《食疗本草》结合了药物和食材的疗效,为古代中医药学和营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食疗本草》是一本关于食物和药物疗效的书籍,详细记录了多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治疗作用。书中结合了食材的属性与药物的药效,提出了如何通过食疗来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理论。它为中医药学、营养学及生活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中国古代医学中的重要经典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鸱-原文

(一)头∶烧灰,主头风目眩,以饮服之。

〔证〕

(二)肉∶食之,治癫痫疾。

〔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鸱-译文

(一)头部:将头烧成灰,主要用来治疗头痛和眼睛昏花,可以饮用或服用。

(二)肉类:食用它,可以治疗癫痫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鸱-注解

头:在古文中的‘头’通常指的是头部,这里可能是指头部出现的症状,如头痛、头晕等。

烧灰:烧灰是指将物质燃烧后剩下的灰烬。在古代医药中,某些植物或动物的灰烬被用作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用价值。

主:在这里‘主’意味着主要或者主导,这里可能是指某种症状或疾病的主要表现或原因。

头风:头风是指头部出现的风邪侵袭导致的头痛症状,是一种常见的古代疾病描述。

目眩:目眩是指眼睛发花,看东西模糊不清的症状,常见于头部疾病或眼部疾病。

饮服:饮服是指将药物制成液体后饮用,或直接服用药物。

肉:在古文中‘肉’可以指动物的肉,也可以指植物的果实或根茎等。这里指的是某种食物或药材。

食之:食之即食用,指通过饮食来摄取某种食物或药材。

治:治在这里是治疗的意思,指通过某种方法或药物来治疗疾病。

癫痫疾:癫痫疾是指癫痫病,一种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短暂脑功能障碍。在古代,癫痫被称为‘羊痫风’或‘羊角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鸱-评注

(一)头∶烧灰,主头风目眩,以饮服之。

此句出自古代医书,描述了一种治疗头风目眩的方法。‘头’在此处指的是头部,‘烧灰’则是指将头部烧制成灰。‘主头风目眩’表明这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因头部问题引起的头痛和眼睛眩晕症状。‘以饮服之’说明治疗方式是通过饮用这种灰制成的饮料来实现的。这种治疗方法体现了古代医学对疾病治疗的经验积累,通过烧灰的方法来处理药物,反映了古代对药物加工的简单而直接的方式。

(二)肉∶食之,治癫痫疾。

此句同样出自古代医书,介绍了一种治疗癫痫疾患的方法。‘肉’在此处指的是某种肉类食物,‘食之’表示通过食用这种肉类来治疗癫痫。‘治癫痫疾’明确指出这种食物对癫痫病有治疗作用。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古代医学对于癫痫的治疗方法较为有限,通过食物治疗癫痫反映了古代医学对食物疗法的重视,以及尝试通过饮食调节身体机能以治疗疾病的思想。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鸱》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39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