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修园(约公元4世纪),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的《食疗本草》结合了药物和食材的疗效,为古代中医药学和营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食疗本草》是一本关于食物和药物疗效的书籍,详细记录了多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治疗作用。书中结合了食材的属性与药物的药效,提出了如何通过食疗来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理论。它为中医药学、营养学及生活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中国古代医学中的重要经典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鲎〈平〉-原文
(一)微毒。治痔,杀虫。多食发嗽并疮癣。
(二)壳∶入香,发众香气。
(三)尾∶烧焦,治肠风泻血,并崩中带下及产后痢。
(四)脂∶烧,集鼠。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鲎〈平〉-译文
(一)轻微的毒性。可以用来治疗痔疮,杀死寄生虫。过量食用会导致咳嗽和皮肤上的疮癣等疾病。
(二)壳:可以用于香料,可以散发多种香气。
(三)尾巴:烧焦后可以用来治疗肠风引起的腹泻出血,以及崩漏(月经不调)和产后腹泻。
(四)脂:烧焦后可以用来诱捕老鼠。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鲎〈平〉-注解
微毒:微毒是指轻微的毒性,这种物质可能对某些生物体有害,但对人类或动物不会造成严重伤害。
治痔:治疗痔疮,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主要症状是肛门周围的静脉丛膨胀。
杀虫:杀灭寄生虫,指用某种方法或药物来消灭寄生于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寄生虫。
发嗽:引发咳嗽,咳嗽是呼吸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通常由呼吸道感染或刺激引起。
疮癣:疮和癣,疮是指皮肤上的溃疡或伤口,癣是指由真菌引起的皮肤病。
壳:指某些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外壳,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植物的外壳。
入香:用于香料或香水的制作,指将壳作为香料成分使用。
发众香气:释放出多种香气,指壳能够产生多种香味的特性。
尾:动物的尾巴,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动物尾巴的特定部位。
烧焦:将物体燃烧至焦黑,通常用于某些传统医学中,通过燃烧产生烟或灰来治疗疾病。
肠风泻血:肠风,指肠道内的风邪,泻血则是指肠道出血。
崩中带下:崩中,指女性月经不调,带下则是指阴道分泌物异常。
产后痢:产后,指分娩后,痢则是指腹泻。
脂:动物的脂肪,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动物的脂肪。
集鼠:吸引老鼠,指脂肪能够吸引老鼠的特性,可能用于某种传统的捕鼠方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鲎〈平〉-评注
(一)微毒。治痔,杀虫。多食发嗽并疮癣。
此句出自古代医药文献,对某种植物的药用进行了描述。‘微毒’表明该植物具有一定的毒性,但用量得当可以用于治疗疾病。‘治痔’指的是治疗痔疮,‘杀虫’则说明其具有驱虫的功效。然而,‘多食发嗽并疮癣’则提醒人们,过量食用此植物可能会导致咳嗽和皮肤病,如疮癣等。这体现了古人对中药使用的谨慎态度,强调剂量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对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的认识。
(二)壳∶入香,发众香气。
此句描述了某种植物的壳部用途。‘入香’意味着壳部可以用于制作香料,‘发众香气’则说明其能够散发出多种香气。这反映了古人对植物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药用,还用于香料的制作,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资源的尊重和智慧。
(三)尾∶烧焦,治肠风泻血,并崩中带下及产后痢。
此句介绍了植物尾部的药用价值。‘烧焦’是一种简单的处理方式,可能是指将植物的尾部烧成炭状。‘治肠风泻血’指的是治疗肠道疾病引起的出血,‘崩中带下’可能是指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的问题,‘产后痢’则是指产后出现的痢疾。这些病症的治疗反映了古人对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法,以及对女性健康问题的关注。
(四)脂∶烧,集鼠。
此句描述了植物脂部的用途。‘脂’指的是植物的油脂部分,‘烧’可能是指燃烧油脂,‘集鼠’则说明燃烧油脂可以吸引老鼠。这反映了古人对植物油脂的利用,不仅用于医疗,还用于驱鼠,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资源的广泛利用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