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鲂鱼

作者: 陈修园(约公元4世纪),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的《食疗本草》结合了药物和食材的疗效,为古代中医药学和营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食疗本草》是一本关于食物和药物疗效的书籍,详细记录了多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治疗作用。书中结合了食材的属性与药物的药效,提出了如何通过食疗来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理论。它为中医药学、营养学及生活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中国古代医学中的重要经典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鲂鱼-原文

(一)调胃气,利五脏。

和芥子酱食之,助肺气,去胃家风。

〔证余〕

(二)消谷不化者,作食,助脾气,令人能食。

〔证余〕

(三)患疳痢者,不得食。

作羹食,宜人。

其功与鲫鱼同。

〔证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鲂鱼-译文

(一)调和胃气,对五脏有益。与芥子酱一起食用,可以增强肺气,去除胃寒的症状。

(二)对于消化不良的人,可以用它来制作食物,有助于增强脾气,让人能够正常进食。

(三)患有疳积或痢疾的人不宜食用。可以用来做汤食用,对人有益。它的功效和鲫鱼相似。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鲂鱼-注解

调胃气:调整胃的功能,使胃气顺畅,有助于消化吸收。

利五脏:对心、肝、脾、肺、肾等五脏有益,有助于五脏功能的协调。

芥子酱:一种调味品,由芥菜籽磨成粉制成,具有辛香味道,可以增进食欲。

助肺气:有助于增强肺的功能,改善呼吸系统。

去胃家风:去除因脾胃虚弱引起的腹部不适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消谷不化:指食物在胃中不能很好地消化,导致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食:这里指食物,即通过食用某种食物来达到治疗或保健的目的。

助脾气:有助于增强脾的功能,脾主运化,对消化吸收至关重要。

疳痢:疳指营养不良导致的疾病,痢指腹泻。

羹食:羹是一种半流质的食物,易于消化吸收。

其功与鲫鱼同:这种食物的功效与鲫鱼相似,鲫鱼在中医中常被用来滋补身体,增强体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鲂鱼-评注

(一)调胃气,利五脏。和芥子酱食之,助肺气,去胃家风。

此句中,‘调胃气’和‘利五脏’体现了中医理论中关于食物调养身体的基本原则。中医认为,食物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对人体五脏六腑进行调和的重要手段。‘调胃气’指的是通过食物来调节脾胃的功能,使之保持正常的消化吸收能力。‘利五脏’则是指食物对全身五脏六腑都有益处,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整体健康。

‘和芥子酱食之,助肺气,去胃家风’进一步说明了食物与调料的搭配对于身体的影响。芥子酱是一种具有辛温性质的调料,能够帮助肺气运行,同时具有去寒湿、行气的作用。这里的‘胃家风’指的是脾胃虚寒,通过芥子酱的调和,可以改善这一状况。

(二)消谷不化者,作食,助脾气,令人能食。

‘消谷不化’是指食物在胃中不能得到充分消化,导致消化不良。此句中提到的‘作食’即制作食物,通过合适的烹饪方法来帮助消化。‘助脾气’表明这种食物能够增强脾的功能,脾主运化,是消化吸收的关键器官,脾气旺盛则消化吸收功能强。

‘令人能食’则强调了这种食物能够增进食欲,使人食欲旺盛,这对于消化不良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三)患疳痢者,不得食。作羹食,宜人。其功与鲫鱼同。

‘患疳痢者’指的是患有疳积和痢疾的病人。疳积是小儿营养不良的疾病,而痢疾则是一种肠道传染病。这两种疾病均不宜食用‘作食’,因为它们可能加重病情。

‘作羹食,宜人’说明将食物制成羹状食用更为适宜。羹是一种较为温和的食物,易于消化吸收,对于病后体虚、消化功能较弱的人尤为适宜。

‘其功与鲫鱼同’则将这种食物的功效与鲫鱼相提并论。鲫鱼在中医中被认为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利水的功效,因此这种食物可能也具有类似的滋补作用,能够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鲂鱼》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36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