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驴

作者: 陈修园(约公元4世纪),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的《食疗本草》结合了药物和食材的疗效,为古代中医药学和营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食疗本草》是一本关于食物和药物疗效的书籍,详细记录了多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治疗作用。书中结合了食材的属性与药物的药效,提出了如何通过食疗来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理论。它为中医药学、营养学及生活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中国古代医学中的重要经典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驴-原文

(一)肉∶主风狂,忧愁不乐,能安心气。

〔嘉〕

(二)又,头∶ 去毛,煮汁以渍曲酝酒,去大风。

〔嘉〕

(三)又,生脂和生椒熟捣,绵裹塞耳中,治积年耳聋。狂癫不能语、不识人者,和酒服三升良。

〔嘉〕

(四)皮∶覆患疟人良。

〔嘉〕

(五)又,和毛煎,令作胶,治一切风毒骨节痛,呻吟不止者,消和酒服良。

〔嘉〕

(六)又,骨煮作汤,浴渍身,治历节风。

〔嘉〕

(七)又,煮头汁,令服三二升,治多年消渴,无不瘥者。

〔嘉〕

(八)又,脂和乌梅为丸,治多年疟。未发时服三十丸。

〔嘉〕

(九)又,头中一切风,以毛一斤炒令黄,投一斗酒中,渍三日。空心细细饮,使醉。衣覆卧取汗。明日更依前服。忌陈仓米、麦面等。

〔嘉〕

(十)卒心痛,绞结连腰脐者,取驴乳三升,热服之瘥。

〔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驴-译文

(一)猪肉:主要可以治疗风狂病,使人忧愁不乐,能够使心情安定。〔嘉〕

(二)另外,用头发去除毛发,煮汁用来浸泡酒曲酿酒,可以去除大风。〔嘉〕

(三)另外,将生脂和生辣椒混合捣碎,用棉布包裹后塞入耳中,可以治疗多年的耳聋。对于狂癫不能说话、不认识人的人,和酒服用三升效果良好。〔嘉〕

(四)皮:覆盖在患疟疾的人身上效果良好。〔嘉〕

(五)另外,将毛发和皮一起煎煮,使其成为胶状,可以治疗各种风毒引起的骨节疼痛,痛苦呻吟不止的人,服用后效果良好。〔嘉〕

(六)另外,将骨头煮成汤,用来沐浴浸泡身体,可以治疗历节风。〔嘉〕

(七)另外,煮头部的汁液,服用三到二升,可以治疗多年的消渴病,没有不痊愈的。〔嘉〕

(八)另外,将脂和乌梅制成丸药,可以治疗多年的疟疾。在疟疾未发作时服用三十丸。〔嘉〕

(九)另外,头部的一切风病,用一斤头发炒成黄色,放入一斗酒中浸泡三天。空腹慢慢饮用,使其醉酒。用衣服覆盖卧床出汗。第二天再按照前法服用。忌食陈仓米、麦面等。〔嘉〕

(十)突然心痛,疼痛连到腰和肚脐的,取三升驴乳,热服后即可痊愈。〔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驴-注解

肉:指动物的肉,此处可能指的是某种药用动物的肉。在中医中,动物的肉常被用作药材,具有不同的药用价值。

主风狂:风狂是指因风邪引起的疯狂症状,如精神错乱、情绪波动等。

忧愁不乐:形容心情抑郁,不快乐。

安心气:指能够使心情平静,安定情绪。

头:指动物的头部,在中医中,动物的头部也常被用作药材。

去毛:指去除动物的毛。

煮汁以渍曲酝酒:用动物的汁液浸泡曲药来酿酒。

大风:指风邪引起的疾病,如中风、风湿等。

生脂:指新鲜的脂肪。

生椒:指新鲜的辣椒。

熟捣:指将新鲜的脂肪和辣椒煮熟后捣碎。

绵裹塞耳中:用棉花包裹捣碎的脂肪和辣椒,塞入耳中。

治积年耳聋:治疗多年来的耳聋。

狂癫:指疯狂和癫痫,此处可能指癫痫。

不能语、不识人:指不能说话和认出人。

和酒服三升良:与酒混合后服用三升,效果良好。

皮:指动物的皮。

覆患疟人良:用动物的皮覆盖在患疟疾的人身上,效果良好。

和毛煎:将动物的毛与药物一起煎煮。

作胶:使煎煮后的液体凝固成胶。

风毒骨节痛:因风邪引起的骨节疼痛。

呻吟不止:指因疼痛而不断呻吟。

消和酒服良:与酒混合后服用,效果良好。

骨:指动物的骨头。

历节风:指一种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风湿病。

煮头汁:煮动物的头部汁液。

治多年消渴:治疗多年的消渴病(糖尿病)。

无不瘥者:没有不痊愈的。

脂和乌梅为丸:用脂肪和乌梅制成丸剂。

治多年疟:治疗多年的疟疾。

未发时服三十丸:在疟疾未发作时服用三十丸。

头中一切风:指头部的一切风邪疾病。

炒令黄:将动物的毛炒成黄色。

衣覆卧取汗:穿着衣服覆盖身体,卧床出汗。

明日更依前服:第二天继续按照前一天的剂量服用。

忌陈仓米、麦面等:忌食陈仓米、麦面等食物。

驴乳:指驴的乳汁。

热服之瘥:热饮后可以治愈。

绞结连腰脐:形容心痛非常剧烈,疼痛连绵至腰部和腹部。

瘥:病愈,痊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驴-评注

(一)此句中‘肉’指的是某种动物的肉,根据上下文推测,可能是牛、羊等。‘主风狂’表明这种肉类具有治疗风狂病的功效,‘忧愁不乐,能安心气’则说明食用这种肉类还有助于缓解人的情绪,使人心情舒畅。‘能安心气’体现了中医中‘以形补形’的理念,即通过食用与人体器官相类似的食材来调理身体。‘嘉’字在这里可能表示这种肉质的珍贵或功效显著。

(二)此句介绍了另一种利用动物头部的方法。‘去毛’指的是去除头部的毛发,‘煮汁以渍曲酝酒’则是指将头部的汁液用来浸泡酒曲酿酒,‘去大风’表明这种酒具有驱散风邪的作用。这种利用动物身体部位制作药物的方法在中国古代医学中较为常见,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三)此句描述了一种治疗耳聋和狂癫病的方剂。‘生脂和生椒熟捣’是指将生脂和生椒混合后捣碎,‘绵裹塞耳中’则是指将捣碎后的混合物用绵布包裹后塞入耳中。‘治积年耳聋’和‘狂癫不能语、不识人者’说明这种方剂对于长期耳聋和狂癫病患者有显著疗效。‘和酒服三升良’则是指将这种方剂与酒混合后服用,以增强其疗效。

(四)此句介绍了利用动物皮来治疗疟疾的方法。‘覆患疟人良’表明动物皮具有治疗疟疾的功效,‘良’字再次强调了其疗效。这种利用动物皮治疗疟疾的方法在古代医学中也有记载,体现了古人对动物身体各部位功能的认识。

(五)此句描述了一种治疗风毒骨节痛的方剂。‘和毛煎,令作胶’是指将动物的毛与某种物质混合后煎煮,使其成为胶状物质。‘治一切风毒骨节痛,呻吟不止者’说明这种方剂对于各种风毒引起的骨节疼痛有很好的疗效。‘消和酒服良’则是指将这种方剂与酒混合后服用,以增强其疗效。

(六)此句介绍了利用动物骨来治疗历节风的方法。‘骨煮作汤,浴渍身’是指将动物的骨头煮成汤,然后用汤水沐浴身体。‘治历节风’表明这种汤水对于历节风有很好的疗效。这种利用动物骨骼治疗疾病的方法在古代医学中也有记载。

(七)此句描述了一种治疗多年消渴的方剂。‘煮头汁,令服三二升’是指将动物头部煎煮后的汁液服用。‘治多年消渴,无不瘥者’说明这种方剂对于长期消渴病患者有显著疗效。‘无不瘥者’再次强调了其疗效。

(八)此句介绍了利用动物脂和乌梅治疗疟疾的方法。‘脂和乌梅为丸’是指将动物脂和乌梅混合后制成丸剂。‘治多年疟。未发时服三十丸’说明这种丸剂对于长期疟疾患者有很好的疗效,且在疟疾未发作时服用,可以预防疟疾的发生。

(九)此句描述了一种治疗风病的方剂。‘头中一切风’指的是头部各种风病。‘以毛一斤炒令黄,投一斗酒中,渍三日’是指将动物毛炒黄后浸泡在酒中三天。‘空心细细饮,使醉。衣覆卧取汗。明日更依前服’说明服用这种酒需要空腹细细饮用,并使人体处于醉酒状态,通过发汗来达到治疗目的。‘忌陈仓米、麦面等’则是指服用此方剂时需避免食用某些食物。

(十)此句描述了一种治疗卒心痛的方剂。‘取驴乳三升,热服之瘥’是指取三升驴乳加热后服用,可以缓解心痛。‘绞结连腰脐者’描述了心痛的症状。这种利用动物乳制品治疗疾病的方法在古代医学中也有记载,体现了古人对动物乳制品药用价值的认识。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驴》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36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