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修园(约公元4世纪),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的《食疗本草》结合了药物和食材的疗效,为古代中医药学和营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食疗本草》是一本关于食物和药物疗效的书籍,详细记录了多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治疗作用。书中结合了食材的属性与药物的药效,提出了如何通过食疗来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理论。它为中医药学、营养学及生活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中国古代医学中的重要经典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马-原文
(一)白马黑头,食令人癫。白马自死,食之害人。
〔证〕
(二)肉∶冷,有小毒。主肠中热,除下气,长筋骨。
〔嘉·证〕
(三)不与仓米同食,必卒得恶,十有九死。不与姜同食,生气嗽。其肉多着浸洗方煮,得烂熟兼去血尽,始可煮食。肥者亦然,不尔毒不出。
〔嘉〕
(四)又,食诸马肉心闷,饮清酒即解,浊酒即加。
〔证〕
(五)赤马蹄∶主辟温疟。
〔嘉·证〕
(六)悬蹄∶主惊痫。
〔嘉〕
(七)又,恶刺疮,取黑(驳)马尿热渍,当(虫出)愈。数数洗之。
〔嘉·证〕
(八)白秃疮,以驳马不乏者尿,数数暖洗之十遍,瘥。
〔证〕
(九)患丁肿,中风疼痛者,炒驴马粪,熨疮满五十遍,极效。
患杖疮并打损疮,中风疼痛者,炒马驴湿粪,分取半,替换热熨之。冷则易之,日五十遍,极效。
〔证〕
(十)男子患,未可及,新差后,合阴阳,垂至死。取白马粪五升,绞取汁,好器中盛停一宿,一服三合,日夜二服。
〔嘉〕
(十一)又,小儿患头疮,烧马骨作灰,和醋敷。亦治身上疮。
〔证〕
(十二)又,白马脂五两,封疮上。稍稍封之,白秃者发即生。
〔证〕
(十三)又,马汗入人疮,毒瓦斯攻作脓,心懑欲绝者,烧粟杆草作灰,浓淋作浓灰汁,热煮,蘸疮于灰汁中,须臾白沫出尽即瘥。白沫者,是毒瓦斯也。此方岭南新有人曾得力。
〔证〕
(十四)凡生马血入人肉中,多只三两日便肿,连心则死。
有人剥马,被骨伤手指,血入肉中,一夜致死。
〔证〕
(十五)又,臆 ,次胪 也。蹄无夜眼者勿食。又黑脊而斑不可食。患疮疥人切不得食,加增难差。
〔证〕
(十六)赤马皮临产铺之,令产母坐上催生。
〔证〕
(十七)白马茎∶益丈夫阴气,阴干者末,和苁蓉蜜丸,空腹酒下四十丸,日再,百日见效。
〔嘉〕
(十八)(马心)∶患痢人不得食。
〔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马-译文
(一)白色的马黑色头,吃了会让人疯狂。白色的马自己死了,吃了对人有害。
(二)马肉:冷食,有轻微毒性。主要治疗肠中热病,有助于排出下气,增长筋骨。
(三)不要和仓米一起吃,否则必定会得恶病,九死一生。不要和姜一起吃,否则会引发咳嗽。马肉多油脂的部位要浸泡洗净后再煮,煮到烂熟并且血完全去净,才能食用。肥肉也是如此,否则毒素不会消失。
(四)另外,吃马肉会让人心闷,喝清酒可以缓解,喝浊酒则会加剧。
(五)红色的马蹄:主要用于治疗温疟。
(六)悬挂的马蹄:主要用于治疗惊痫。
(七)另外,治疗恶刺疮,可以用黑(驳)马的尿液热敷,虫子出来后就会痊愈。经常清洗。
(八)治疗白秃疮,用没有缺毛的黑马尿液,经常温洗十遍,就会好转。
(九)患有丁肿和中风疼痛的人,可以将驴马粪便炒热后敷在疮上,连续敷五十遍,效果极好。
(十)男子患有某种疾病,不可接触,新病愈后,如果阴阳失调,就会危及生命。取五升白马粪便,绞取汁液,放在好容器中静置一夜,一次服用三合,一天两次。
(十一)另外,小儿患有头疮,可以将马骨烧成灰,和醋一起敷上。也可以治疗身上的疮。
(十二)另外,用五两白马脂肪敷在疮上。逐渐敷上,白秃疮长出头发后即可。
(十三)另外,马汗进入人的疮口,毒气攻心,导致心闷欲绝的人,可以用烧粟杆草的灰,制成浓灰汁,热敷在疮上,直到白沫完全出来即可痊愈。白沫就是毒气。
(十四)凡是有生马血进入人体肉中,多则三两天就会肿胀,连心则必死。有人剥马皮,被骨头伤了手指,血进入肉中,一夜就死了。
(十五)又,臆疮,类似于次胪。没有夜眼(即蹄子无夜眼)的马肉不要吃。又,黑脊而有斑点的马肉也不可吃。患有疮疥的人绝对不能吃,否则病情会加重。
(十六)红色的马皮在临产时铺在地上,让产妇坐在上面可以催生。
(十七)白马茎:可以增强男子的阴气,阴干后磨成粉末,和苁蓉蜜制成丸子,空腹用酒送服四十丸,一天两次,百日见效。
(十八)(马心):患有痢疾的人不能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马-注解
白马黑头:指黑色的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马的毛色常常与吉凶有关,黑头可能指不吉利的马。
食令人癫:指食用这种马会导致人发疯,癫在此指疯狂或精神错乱。
白马自死:指白马自然死亡。
害人:指食用死马肉对人有害。
肉:指马肉。
冷:指马肉性质寒冷。
有小毒:指马肉有一定的毒性。
主肠中热:指马肉能治疗肠中热病。
除下气:指马肉能消除下气,即治疗气滞。
长筋骨:指马肉能强健筋骨。
仓米:指仓库中的米,可能指陈米或变质米。
恶:指恶疾,严重的疾病。
生:指生的,未经烹饪的。
心闷:指心脏闷痛。
赤马蹄:指红色的马蹄。
辟温疟:指可以用来治疗温疟病。
悬蹄:指悬挂的马蹄。
惊痫:指因惊吓而引起的癫痫。
恶刺疮:指恶性的刺疮。
黑(驳)马尿:指黑色或杂色的马尿。
白秃疮:指一种皮肤病,表现为头部脱发。
丁肿:指一种皮肤疾病,表现为局部肿胀。
杖疮:指因被打伤而形成的疮。
马驴湿粪:指马和驴的湿粪。
合阴阳:指男女性行为。
白马粪:指白马的粪便。
好器:指干净的容器。
白马脂:指白马的脂肪。
毒瓦斯:指有毒的气体。
臆:指马的胸腹部。
次胪:指马的腰部。
夜眼:指马的眼睛在夜间特别明亮。
赤马皮:指红色的马皮。
丈夫阴气:指男性的阴气,即男性的生命力。
苁蓉蜜丸:指由苁蓉和蜜制成的药丸。
马心:指马的心脏。
痢:指痢疾,一种肠道传染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马-评注
(一)白马黑头,食令人癫。白马自死,食之害人。〔证〕
此句描述了食用白马,尤其是黑头白马的肉或其死后之肉,会导致人发狂或中毒。这里的‘癫’指的是精神错乱,‘害人’则是指对人体的伤害。此句反映了古人对动物食用禁忌的认知,强调了食物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对动物生命尊重的传统观念。
(二)肉∶冷,有小毒。主肠中热,除下气,长筋骨。〔嘉·证〕
此句中,‘肉’指的是马肉。‘冷’和‘有小毒’是对马肉性质的描述,‘主肠中热’则说明了马肉对于治疗肠中热病的疗效,‘除下气’和‘长筋骨’则是其药用功能。这体现了古人对食物药用的认识,以及通过食物来调理身体健康的传统医学观念。
(三)不与仓米同食,必卒得恶,十有九死。不与姜同食,生气嗽。其肉多着浸洗方煮,得烂熟兼去血尽,始可煮食。肥者亦然,不尔毒不出。〔嘉〕
此句详细说明了马肉食用的禁忌,如不宜与仓米同食,否则会有生命危险;不宜与姜同食,否则会引发咳嗽。同时,强调了马肉在烹饪前需浸泡清洗,以确保食物安全。这反映了古人对食物相克的认知,以及对烹饪技巧的重视。
(四)又,食诸马肉心闷,饮清酒即解,浊酒即加。〔证〕
此句说明了食用马肉后可能出现的心闷症状,以及如何通过饮用清酒来缓解。这反映了古人对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的了解,以及对日常饮食中注意事项的强调。
(五)赤马蹄∶主辟温疟。〔嘉·证〕
此句描述了赤马蹄的药用价值,可以用来治疗温疟。这体现了古人对动物各部位药用价值的认识,以及对中药学的应用。
(六)悬蹄∶主惊痫。〔嘉〕
此句说明了悬蹄的药用功能,可以用来治疗惊痫。这进一步展示了古人对动物药用价值的探索和利用。
(七)又,恶刺疮,取黑(驳)马尿热渍,当(虫出)愈。数数洗之。〔嘉·证〕
此句介绍了利用黑(驳)马尿治疗恶刺疮的方法,反映了古人对动物排泄物药用价值的认识,以及对自然疗法的运用。
(八)白秃疮,以驳马不乏者尿,数数暖洗之十遍,瘥。〔证〕
此句描述了利用驳马尿治疗白秃疮的方法,再次强调了动物排泄物的药用价值,以及古人对自然疗法的重视。
(九)患丁肿,中风疼痛者,炒驴马粪,熨疮满五十遍,极效。〔证〕
此句介绍了利用炒驴马粪治疗丁肿和中风疼痛的方法,体现了古人对动物粪便药用价值的认识,以及对熨敷疗法的应用。
(十)患杖疮并打损疮,中风疼痛者,炒马驴湿粪,分取半,替换热熨之。冷则易之,日五十遍,极效。〔证〕
此句进一步描述了利用炒马驴湿粪治疗杖疮、打损疮和中风疼痛的方法,强调了重复熨敷的重要性,以及古人对治疗方法细节的关注。
(十一)又,小儿患头疮,烧马骨作灰,和醋敷。亦治身上疮。〔证〕
此句说明了利用烧马骨灰和醋敷治疗小儿头疮和身上疮的方法,展示了古人对动物骨骼药用价值的认识,以及对简单疗法的应用。
(十二)又,白马脂五两,封疮上。稍稍封之,白秃者发即生。〔证〕
此句描述了利用白马脂治疗白秃疮的方法,强调了外敷疗法的重要性,以及古人对动物油脂药用价值的认识。
(十三)又,马汗入人疮,毒瓦斯攻作脓,心懑欲绝者,烧粟杆草作灰,浓淋作浓灰汁,热煮,蘸疮于灰汁中,须臾白沫出尽即瘥。白沫者,是毒瓦斯也。此方岭南新有人曾得力。〔证〕
此句详细描述了利用烧粟杆草灰制作灰汁,以治疗马汗入人疮的方法,体现了古人对毒瓦斯和脓肿的认识,以及对自然疗法的运用。
(十四)凡生马血入人肉中,多只三两日便肿,连心则死。有人剥马,被骨伤手指,血入肉中,一夜致死。〔证〕
此句描述了生马血进入人体后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强调了食物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对动物血液潜在危险的认识。
(十五)又,臆 ,次胪 也。蹄无夜眼者勿食。又黑脊而斑不可食。患疮疥人切不得食,加增难差。〔证〕
此句列举了马肉食用的更多禁忌,如臆、次胪等部位不宜食用,以及特定颜色和症状的马肉也不宜食用。这反映了古人对食物相克的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
(十六)赤马皮临产铺之,令产母坐上催生。〔证〕
此句说明了利用赤马皮来帮助产母催生的方法,展示了古人对动物皮毛药用价值的认识,以及对生育健康的关注。
(十七)白马茎∶益丈夫阴气,阴干者末,和苁蓉蜜丸,空腹酒下四十丸,日再,百日见效。〔嘉〕
此句描述了利用白马茎来增强男性阴气的药用方法,体现了古人对动物生殖器官药用价值的认识,以及对男性健康问题的关注。
(十八)(马心)∶患痢人不得食。〔嘉〕
此句说明了马心不宜食用,尤其是对于患痢疾的人。这反映了古人对食物禁忌的细致观察和总结,以及对食物与疾病关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