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修园(约公元4世纪),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的《食疗本草》结合了药物和食材的疗效,为古代中医药学和营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食疗本草》是一本关于食物和药物疗效的书籍,详细记录了多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治疗作用。书中结合了食材的属性与药物的药效,提出了如何通过食疗来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理论。它为中医药学、营养学及生活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中国古代医学中的重要经典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酥〈寒〉-原文
(一)除胸中热,补五脏,利肠胃。
〔嘉·证〕
(二)水牛酥功同,寒,与羊酪同功。
羊酥真者胜牛酥。
〔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酥〈寒〉-译文
(一)能够消除胸中的热气,补益五脏,有利于肠胃。
(二)水牛酥的功效与它相同,性质寒冷,与羊酪的功效相同。真正的羊酥比水牛酥更胜一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酥〈寒〉-注解
胸中热:指人体胸腹部感觉到的热感,可能是由于内热或外感热邪所致,中医认为与心火旺盛有关。
五脏:指中医理论中的五个主要内脏器官,即心、肝、脾、肺、肾,它们分别对应人体的不同生理功能。
利肠胃:指对肠胃有良好的作用,如促进消化、缓解肠胃不适等。
水牛酥:指用水牛乳制成的酥油,是一种乳制品,具有滋养身体、补益气血的功效。
寒:在中医理论中,寒是一种病因,指身体感受到的冷感,也可能指某些药物或食物的性质。
羊酪:指羊奶制成的乳制品,类似于酸奶,具有养胃、润肺等功效。
羊酥真者胜牛酥:这里的‘羊酥真者’指的是真正的羊奶制成的酥油,认为其功效优于水牛酥。‘胜’表示优越、更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酥〈寒〉-评注
(一)此句出自古代医学文献,是对某种药物或食物功效的描述。‘除胸中热’表明该药物或食物具有清热的作用,适用于治疗因内热引起的胸中烦闷等症状。‘补五脏’指的是该药物或食物能够滋养身体内部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增强其功能。‘利肠胃’则说明它对肠胃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能有助于消化和吸收。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种描述体现了中医注重整体调理和平衡的原则,强调通过调和身体内部环境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此句继续描述了水牛酥和羊酪的功效。‘水牛酥功同’意味着水牛酥的功效与羊酪相似,两者都具有某种共同的治疗效果。‘寒’字说明这两种食物或药物的性质偏寒,适用于治疗因内热引起的疾病。‘与羊酪同功’再次强调了水牛酥与羊酪在功效上的相似性。‘羊酥真者胜牛酥’则是对两种酥品的比较,认为真正的羊酥在功效上优于水牛酥。这种比较体现了古代对食材质量的重视,以及对食材疗效差异的认识。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医学对食物属性的重视,认为食物的属性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