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豺〈寒〉

作者: 陈修园(约公元4世纪),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的《食疗本草》结合了药物和食材的疗效,为古代中医药学和营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食疗本草》是一本关于食物和药物疗效的书籍,详细记录了多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治疗作用。书中结合了食材的属性与药物的药效,提出了如何通过食疗来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理论。它为中医药学、营养学及生活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中国古代医学中的重要经典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豺〈寒〉-原文

(一)(豺皮)∶主疳痢,腹中诸疮,煮汁饮之。或烧灰和酒服之,其灰敷 齿疮。〔嘉〕

(二)肉酸不可食,消人脂肉,损人神情。〔嘉〕

(三)头骨烧灰,和酒灌解槽牛马,便驯良,即更附人也。〔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豺〈寒〉-译文

(一)豺皮:主要用于治疗疳积和痢疾,以及腹部的各种疮痍。可以通过煮汁饮用,或者将烧成的灰与酒混合服用,灰也可以用来敷在牙齿上的疮口。〔嘉〕

(二)肉酸不宜食用,它会消耗人的脂肪和肌肉,损害人的精神状态。〔嘉〕

(三)将头骨烧成灰,与酒混合后给牛马灌服,这样它们就会变得温顺,之后还会更加亲近人。〔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豺〈寒〉-注解

豺皮:豺皮是指豺(一种大型犬科动物)的皮。在古代医学中,豺皮被认为具有药用价值,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疾病。

疳痢:疳痢是一种由于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症状包括消化不良、腹泻等。

腹中诸疮:腹中诸疮指的是腹部各种疮疡,即皮肤或软组织上的炎症或感染。

煮汁饮之:煮汁饮之是指将药材煮成汤汁后饮用,以治疗疾病。

烧灰和酒服之:烧灰和酒服之是指将药材烧成灰,与酒混合后服用,作为治疗手段。

其灰敷齿疮:其灰敷齿疮是指将药材烧成的灰敷在牙齿上的疮口,以治疗牙齿上的疾病。

肉酸不可食:肉酸不可食指的是某些肉类因为存放不当或品质问题,产生酸味,不适合食用。

消人脂肉:消人脂肉是指某些食物或药物能够消耗人体的脂肪和肌肉。

损人神情:损人神情指的是某些食物或药物可能对人的精神状态产生负面影响。

头骨烧灰:头骨烧灰是指将动物的骨头烧成灰,作为药用。

解槽牛马:解槽牛马是指用某种方法或药物使牛马变得温顺,不再抗拒驾驭。

驯良:驯良是指动物经过训练后变得温顺、听话。

附人也:附人也指的是动物变得温顺后,能够与人亲近,即不再具有攻击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豺〈寒〉-评注

(一)这一段古文描述了使用豺皮作为药用或治疗方法的记载。‘豺皮’在古代医学中是一种被认为具有药用价值的材料。‘主疳痢’表明豺皮被认为可以治疗疳积和痢疾,这两种疾病在古代常见且治疗困难。‘腹中诸疮’则指出豺皮还被用于治疗腹部各种疮疡。‘煮汁饮之’说明将豺皮煮成汁液饮用,而‘或烧灰和酒服之’则表明也有将豺皮烧成灰与酒混合服用的方法。‘其灰敷齿疮’则说明了豺皮灰可以用来敷在牙齿上的疮口。这一段反映了古代医学对疾病治疗方法的探索,以及利用自然资源的智慧。

(二)这一段古文讨论了肉酸对人体的不良影响。‘肉酸不可食’表明肉酸是不适宜食用的,‘消人脂肉’指出肉酸会消耗人体的脂肪和肌肉,这可能是由于肉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损人神情’则表明肉酸还会损害人的精神状态,这可能是因为肉酸对人体内部器官的损害所致。这一段反映了古代对食物品质和人体健康的关注,以及对食物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认知。

(三)这一段古文讲述了使用头骨烧灰来驯服牛马的方法。‘头骨烧灰’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信仰和治疗方法,人们相信烧成的灰具有一定的神秘力量。‘和酒灌解槽牛马’说明将头骨灰与酒混合后灌入牛马的口中,以达到驯服的效果。‘便驯良,即更附人也’则表明这种方法可以使牛马变得驯良,甚至更易于被人驾驭。这一段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动物驯服的技巧和方法的探索,以及利用迷信和神秘力量来解决问题的传统观念。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豺〈寒〉》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34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