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狐

作者: 陈修园(约公元4世纪),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的《食疗本草》结合了药物和食材的疗效,为古代中医药学和营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食疗本草》是一本关于食物和药物疗效的书籍,详细记录了多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治疗作用。书中结合了食材的属性与药物的药效,提出了如何通过食疗来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理论。它为中医药学、营养学及生活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中国古代医学中的重要经典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狐-原文

(一)肉∶温。有小毒。主疮疥,补虚损,及女子阴痒绝产,小儿(阴)溃卵肿,煮炙任食之。良。又主五脏邪气,服之便瘥。空心服之佳。〔嘉·证〕

(二)肠肚∶微寒。患疮疥久不差,作羹食之。小儿惊痫及大人见鬼,亦作羹食之良。其狐魅状候∶或叉手有礼见人,或于静处独语,或形见人,或揖无度,或多语,或紧合口,叉手坐,礼度过,常尿屎乱放,此之谓也。如马疫亦同,灌鼻中便瘥。〔证〕

患蛊毒寒热,宜多服之。〔嘉〕

(三)头∶烧,辟邪。〔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狐-译文

(一)猪肉:温性。有些微毒。主要用于治疗疮疥,补充虚弱,以及女性阴部瘙痒和无法生育,小儿阴部溃烂和睾丸肿胀。可以煮或烤来食用。效果很好。还可以治疗五脏的邪气,服用后就会好转。空腹服用效果更佳。

(二)肠和肚:微寒。如果患有疮疥久治不愈,可以做成汤来食用。小儿惊痫和大人见到鬼怪,也可以做成汤来食用,效果良好。关于狐狸精的症状:有的叉手有礼貌地见人,有的在安静的地方独自说话,有的形态怪异见人,有的过度鞠躬,有的多言多语,有的紧闭嘴巴,叉手坐着,过度地行礼,经常随地大小便,这就是所说的症状。如果像马疫这样的病,也是同样的治疗方法,将药水灌入鼻中就会好转。

(三)头:烧后可以驱邪。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狐-注解

肉:指动物的肉,此处可能指某种药用动物的肉。

温:中医术语,指食物或药物的性质,具有温暖身体、驱寒的作用。

小毒:指这种肉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可以通过适量食用来平衡。

疮疥:中医术语,指皮肤上的疮和疥癣等皮肤病。

补虚损:中医术语,指通过食用某种食物或药物来补充身体的虚弱和损伤。

女子阴痒绝产:女子私处瘙痒,无法生育。

小儿(阴)溃卵肿:小孩阴部溃疡和肿胀。

煮炙:烹饪方法,煮和炙,指将食物煮熟或烤熟。

任食之:可以随意食用。

良:效果好,有效。

五脏邪气:中医术语,指五脏(心、肝、脾、肺、肾)中的邪气,即病理产物。

瘥:病愈,恢复健康。

空心服之佳:空腹服用效果更好。

嘉:指某种食物或药物有益于健康。

证:此处指对某种食物或药物的功效进行证明或说明。

肠肚:动物的肠和肚,这里可能指某种药用动物的肠肚。

微寒:中医术语,指食物或药物的性质,具有轻微的寒性。

作羹:制作成汤。

狐魅状候:狐狸精或魅惑之物的表现症状。

叉手有礼见人:模仿行礼的动作见人。

于静处独语:在安静的地方自言自语。

形见人:以某种形象出现给人看。

揖无度:过度地行礼。

紧合口:紧闭嘴巴。

礼度过:过分地行礼。

常尿屎乱放:经常随意大小便。

马疫:马匹的疫病。

灌鼻中便瘥:将药物灌入鼻中,病就会好。

蛊毒:古代传说中的毒物,这里指一种疾病。

寒热:中医术语,指疾病的寒性和热性症状。

头:指人的头部。

烧:用火烧。

辟邪:驱除邪气,保护人的平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狐-评注

(一)肉∶温。有小毒。

这段古文首先描述了肉的性质,称之为温性,并指出其有小毒。在古中医理论中,食物的属性分为寒、凉、平、温、热五种,温性食物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这里的‘小毒’并非指有毒,而是指其性质较为峻烈,使用时需谨慎。

主疮疥,补虚损,及女子阴痒绝产,小儿(阴)溃卵肿,煮炙任食之。良。

接着,文中说明了肉的主要功效,包括治疗疮疥、补益虚弱、治疗女子阴部瘙痒和绝产、小儿阴部溃烂和卵肿等。‘良’字表明这些功效是可靠的。

空心服之佳。

‘空心服之佳’这句话强调了食用肉的最佳时机,即在空腹时食用,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功效。

〔嘉·证〕

‘嘉’和‘证’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医学典籍的名称或者是对该段内容的评价,‘嘉’可能表示赞赏,‘证’可能表示验证或证明。

(二)肠肚∶微寒。

这段文字描述了肠肚的性质,称之为微寒。微寒性质的食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患疮疥久不差,作羹食之。小儿惊痫及大人见鬼,亦作羹食之良。

文中提到,肠肚可以用来制作羹食,用于治疗久治不愈的疮疥、小儿惊痫以及成年人见鬼等症状,显示出肠肚在古代医学中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其狐魅状候∶或叉手有礼见人,或于静处独语,或形见人,或揖无度,或多语,或紧合口,叉手坐,礼度过,常尿屎乱放,此之谓也。

这里描述了狐魅的几种表现,如叉手有礼见人、在静处独语、形见人、揖无度、多语、紧合口、叉手坐、礼度过、常尿屎乱放等,这些症状在古代被认为是邪气所致。

如马疫亦同,灌鼻中便瘥。

文中提到,这些症状也适用于马疫,通过将肠肚灌入马鼻中,可以治愈马疫。

患蛊毒寒热,宜多服之。

对于患有蛊毒和寒热症状的人,建议多服用肠肚。

〔证〕

同样,‘证’可能表示这段内容是对前文的验证或补充。

(三)头∶烧,辟邪。

最后,这段文字描述了头的用途,指出烧头可以用来辟邪。在古代,人们相信烧头可以驱散邪气,保护自己不受邪祟侵害。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狐》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31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