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犀角

作者: 陈修园(约公元4世纪),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的《食疗本草》结合了药物和食材的疗效,为古代中医药学和营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食疗本草》是一本关于食物和药物疗效的书籍,详细记录了多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治疗作用。书中结合了食材的属性与药物的药效,提出了如何通过食疗来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理论。它为中医药学、营养学及生活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中国古代医学中的重要经典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犀角-原文

(一)此只是山犀牛,未曾见人得水犀取其角。

此两种者,功亦同也。

其生角,寒。

可烧成灰,治赤痢,研为末,和水服之。

〔证〕

(二)又,主卒中恶心痛,诸饮食中毒及药毒、热毒,筋骨中风,心风烦闷,皆瘥。

〔证〕

(三)又,以水磨取汁,与小儿服,治惊热。

鼻上角尤佳。

〔证〕

(四)肉∶微温,味甘,无毒。

主瘴气、百毒、蛊疰邪鬼,食之入山林,不迷失其路。

除客热头痛及五痔、诸血痢。

若食过多,令人烦,即取麝香少许,和水服之,即散也。

〔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犀角-译文

(一)这只是一般的山犀牛,还没有人能捕到水犀牛来取它的角。这两种犀牛,功效也是相同的。它们的角,性质寒冷。可以烧成灰,用来治疗赤痢,磨成粉末,和水服用。〔用途〕

(二)另外,它还能治疗突然中风引起的恶心和心痛,各种食物中毒以及药物中毒、热毒,筋骨受风,心风引起的烦躁不安,都能缓解。〔用途〕

(三)另外,用水磨取犀牛角的汁液,给小孩服用,可以治疗惊热。特别是犀牛鼻上的角效果更好。〔用途〕

(四)犀牛肉:微温,味道甜,无毒。可以治疗瘴气、各种毒物、蛊毒和邪鬼,吃了它进入山林,不会迷失方向。还能消除客热头痛以及各种痔疮、各种血痢。如果吃得过多,会让人感到烦躁,这时可以取少许麝香,和水服用,就能缓解烦躁。〔用途〕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犀角-注解

山犀牛:指生活在山中的犀牛,犀牛是一种大型哺乳动物,以其角而闻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犀牛角被用作药材,具有药用价值。

水犀:指生活在水中的犀牛,即河犀牛。与山犀牛同属于犀牛科,但生活环境不同。犀牛角同样具有药用价值。

角:犀牛的角,在中国古代被视为珍贵的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等功效。

赤痢:一种肠道传染病,表现为腹泻、血便等症状。

水服之:用水服用,指将药物或药材加入水中,服用。

卒中:中风,即脑血管意外,表现为突然出现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恶心痛:恶心伴随疼痛,可能是指消化系统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症状。

诸饮食中毒:各种食物中毒,指因食用了有毒食物而引起的疾病。

药毒:药物中毒,指因服用过量或不当的药物而引起的疾病。

热毒:热性病邪,指因热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疾病。

筋骨中风:指中风引起的筋骨疼痛。

心风烦闷:心神不宁,烦躁不安。

瘥:病愈,恢复健康。

水磨取汁:用水磨碎后取汁,指将药材磨碎后用水提取汁液。

小儿服:给小孩服用,指将药物或药材制成适合小孩服用的形式。

惊热:因惊吓而引起的发热。

鼻上角:犀牛角的一部分,通常指犀牛角尖部。

微温:轻微的温性,指药物或食物的性质略带温热。

味甘:味道甜,指药物或食物的味道。

无毒:没有毒性,指药物或食物对人体的安全性。

瘴气:瘴毒,指因瘴气(一种湿热有毒的气候)引起的疾病。

百毒:各种毒物,泛指各种有毒的动植物。

蛊疰邪鬼:蛊毒、疰病、邪气、鬼魅等,泛指各种邪恶的病邪。

客热头痛:外感发热引起的头痛。

五痔:指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等。

诸血痢:各种血痢,指腹泻伴有血液的症状。

麝香:一种香料,也是一种药材,具有开窍醒神、活血止痛等功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犀角-评注

此只是山犀牛,未曾见人得水犀取其角。此两种者,功亦同也。

这段文字首先对山犀牛与水犀牛进行了区分,指出两者取角的方法不同,但功效相同。从古文化角度来看,这里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动物资源的利用和对生物特性的认识。‘山犀牛’与‘水犀牛’的区分,可能反映了古人对不同生活环境的动物分类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犀牛角药用价值的重视。

其生角,寒。可烧成灰,治赤痢,研为末,和水服之。

此句描述了犀牛角的药用特性。‘寒’字表明犀牛角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赤痢等疾病。‘烧成灰’、‘研为末’、‘和水服之’等描述,反映了古人对药物制备方法的理解,以及如何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形态以供服用。

〔证〕

‘证’字在此处表示对前述药用效果的证明或依据。这体现了古人在医学实践中的实证精神,即通过实际案例来验证药物的有效性。

又,主卒中恶心痛,诸饮食中毒及药毒、热毒,筋骨中风,心风烦闷,皆瘥。

此句进一步列举了犀牛角的多种药用功能。‘卒中恶心痛’、‘饮食中毒’、‘药毒’、‘热毒’等病症,显示了犀牛角在治疗内毒、热病等方面的广泛应用。‘筋骨中风’、‘心风烦闷’等描述,则体现了古人对疾病症状的细致观察和分类。

〔证〕

同样,‘证’字再次出现,说明这些药用效果都有实际案例支持。

又,以水磨取汁,与小儿服,治惊热。鼻上角尤佳。

此句介绍了犀牛角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以水磨取汁’说明制作方法,‘与小儿服’表明适用于儿童。‘治惊热’、‘鼻上角尤佳’等描述,反映了古人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症状的针对性治疗。

肉∶微温,味甘,无毒。

此句转而描述犀牛肉的性质。‘微温’、‘味甘’、‘无毒’等描述,体现了古人对食物属性的认识,以及对食物安全性的重视。

主瘴气、百毒、蛊疰邪鬼,食之入山林,不迷失其路。

此句说明了犀牛肉的药用价值,包括治疗瘴气、百毒、蛊疰邪鬼等疾病,以及其有助于在山林中辨别方向的神奇功效。这反映了古人对食物和自然界的神秘认知,以及对食物药用价值的探索。

除客热头痛及五痔、诸血痢。

此句进一步列举了犀牛肉的治疗作用,包括客热头痛、五痔、诸血痢等,显示了其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的广泛应用。

若食过多,令人烦,即取麝香少许,和水服之,即散也。

最后一句描述了犀牛肉过量食用的副作用及其解决方法。‘若食过多,令人烦’表明了过量食用的风险,‘取麝香少许,和水服之,即散也’则提供了缓解症状的方法。这体现了古人对食物毒副作用的认识和应对策略。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犀角》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31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