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牡蛎

作者: 陈修园(约公元4世纪),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的《食疗本草》结合了药物和食材的疗效,为古代中医药学和营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食疗本草》是一本关于食物和药物疗效的书籍,详细记录了多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治疗作用。书中结合了食材的属性与药物的药效,提出了如何通过食疗来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理论。它为中医药学、营养学及生活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中国古代医学中的重要经典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牡蛎-原文

(一)火上炙,令沸。去壳食之,甚美。令人细润肌肤,美颜色。

〔心·嘉〕

(二)又,药家比来取左顾者,若食之,即不拣左右也。

可长服之。

海族之中,惟此物最贵。

北人不识,不能表其味尔。

〔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牡蛎-译文

(一)把东西放在火上烤,烤到沸腾。去掉壳后食用,非常美味。能够使人的皮肤变得细腻润泽,使脸色变得美丽。〔心·嘉〕

(二)另外,药家最近都在寻找左顾这种药材,如果食用了它,就不需要再挑选左右了。可以长期服用。在海洋生物中,只有这种东西最为珍贵。北方的人不认识它,所以不能表达出它的味道。〔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牡蛎-注解

火上炙:指用火烤炙食物,这里指用火将食物烤熟。

沸:指水沸腾,这里可能指用沸水煮食物。

去壳食之:指去掉食物的外壳后食用。

细润肌肤:指食物有使皮肤细腻润泽的功效。

美颜色:指食物有使人的面色变得美丽的效果。

心·嘉:《心·嘉》可能是古文中的一篇文章或书籍的标题,或者是某个特定的篇章名称。

药家:指从事药物制作或研究的人。

比来:近来,最近。

左顾者:这里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药物或食物,’左顾’可能是一种描述其特点的词语。

不拣左右也:意思是不分左右,即无论在哪个方向都不会有所选择,这里可能是指服用这种药物或食物后,效果显著,无需选择。

可长服之:可以长期服用。

海族:指海洋中的生物。

此物最贵:这种东西是最珍贵的。

北人:指北方的人,这里可能是指北方的人不熟悉这种食物。

不能表其味尔:无法表达其味道,即这种食物的味道难以用言语描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牡蛎-评注

(一)此段古文描绘了一种烹饪方法,通过‘火上炙,令沸’这一过程,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食物烹饪技艺的精湛。‘去壳食之,甚美’表明在去壳之后,食物的口感和味道达到了极致的美味。‘令人细润肌肤,美颜色’则是对食物功效的描述,这种食物被认为具有美容养颜的效果,这与古代养生观念中‘食补’的理念相契合。‘心·嘉’作为标题,可能暗示了这种食物对心灵上的愉悦感,也反映了古人对美食的追求不仅仅停留在味觉层面,更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

(二)在这一段中,‘药家比来取左顾者’表明这种食物在药家眼中具有药用价值,‘左顾’可能是指食物的某种特征或者品质。‘若食之,即不拣左右也’说明食用这种食物后,人的心态会变得平和,不再偏执。‘可长服之’则是对这种食物长期食用的推荐,体现了古人对食物养生功能的重视。‘海族之中,惟此物最贵’强调了这种食物在海洋生物中的珍贵地位。‘北人不识,不能表其味尔’则反映了地域文化差异,北方人对这种食物的不了解,无法完全体会其味道。‘嘉’作为标题,再次强调了这种食物的美好和珍贵。整体来看,这两段古文不仅描绘了食物的烹饪和食用方法,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养生观念。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中-牡蛎》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30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