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苍耳〈温〉

作者: 陈修园(约公元4世纪),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的《食疗本草》结合了药物和食材的疗效,为古代中医药学和营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食疗本草》是一本关于食物和药物疗效的书籍,详细记录了多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治疗作用。书中结合了食材的属性与药物的药效,提出了如何通过食疗来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理论。它为中医药学、营养学及生活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中国古代医学中的重要经典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苍耳〈温〉-原文

(一)主中风、伤寒头痛。

〔嘉〕

(二)又,疔肿困重,生捣苍耳根、叶,和小儿尿绞取汁,冷服一升,日三度,甚验。

〔嘉〕

(三)拔疔肿根脚。

〔证〕

(四)又,治一切风∶取嫩叶一石,切,捣和五升麦 ,团作块。于蒿、艾中盛二十日,状成曲。取米一斗,炊作饭。看冷暖,入苍耳麦 曲,作三大升酿之。封一十四日成熟。取此酒,空心暖服之,神验。封此酒可两重布,不得全密,密则溢出。

〔证〕

(五)又,不可和马肉食。

〔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苍耳〈温〉-译文

(一)主要治疗中风和伤寒引起的头痛。(嘉注)

(二)另外,对于疔疮和肿胀,可以新鲜捣碎苍耳的根和叶,加入小儿尿中绞取汁液,冷服一升,一天服用三次,效果显著。(嘉注)

(三)拔除疔疮和肿胀的根部。(证注)

(四)另外,治疗各种风病的方子:取一石嫩叶,切碎,与五升麦面混合,揉成块状。然后在蒿草和艾草中放置二十天,使其发酵成曲状。取一斗米,煮成饭。观察饭的温度,加入苍耳麦曲,制成三大升酒。封存十四天即可成熟。饮用此酒时,空腹温服,效果神奇。封存此酒时,用两层布包裹,不要完全密封,否则酒会溢出。(证注)

(五)另外,饮用此酒时不要与马肉一起食用。(证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苍耳〈温〉-注解

中风:中医术语,指因外邪侵袭或内伤所致的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症状的疾病。

伤寒:中医术语,指感受外邪引起的以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脉浮紧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头痛:中医术语,指头部出现疼痛的症状,多由外感、内伤等原因引起。

嘉:指美好的,此处可能表示某种治疗方法或药物的效果很好。

疔肿:中医术语,指皮肤上因毒邪郁结而发生的红肿热痛的疾病。

困重:形容身体沉重,感觉不适。

生捣:指将药物新鲜捣碎。

苍耳: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清热解毒、通鼻窍等功效。

根、叶:指苍耳的根和叶子,均可入药。

小儿尿:指小儿的尿液,中医认为其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绞取汁:指用布或其他工具将汁液挤出。

冷服:指将药液冷却后服用。

日三度:指一天服用三次。

验:指有效,有治疗效果。

拔:中医术语,指用手法或药物将病邪拔除。

证:中医术语,指疾病的具体表现和诊断。

嫩叶:指植物的新鲜嫩叶。

麦:指小麦,此处可能指小麦粉。

蒿:指艾蒿,一种植物,常用于制作艾灸材料。

艾:指艾草,一种植物,常用于制作艾灸材料。

曲:指酒曲,用于酿酒的发酵剂。

炊:指煮饭,烹饪过程。

酿:指酿酒,利用发酵剂将谷物转化为酒的过程。

空心暖服:指空腹时温暖服用。

神验:指非常有效,效果显著。

封:指密封,防止酒液蒸发。

马肉:指马身上的肉,中医认为马肉与某些药物相克,不宜同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苍耳〈温〉-评注

(一)主中风、伤寒头痛。〔嘉〕

此句出自古代医学文献,指出了苍耳在治疗中风和伤寒引起的头痛方面的应用。中风和伤寒是中医理论中的两大病症,中风多由肝风内动引起,而伤寒则是由外感风寒所致。苍耳在此被用作治疗头痛的药材,体现了中医注重整体调和的治疗理念。‘主’字表明苍耳是治疗头痛的主要药材,‘中风、伤寒’则指明了其适用的病症范围。‘嘉’字在此可能表示赞赏或推荐,意味着苍耳在头痛治疗中的疗效得到了认可。

(二)又,疔肿困重,生捣苍耳根、叶,和小儿尿绞取汁,冷服一升,日三度,甚验。〔嘉〕

此句描述了苍耳在治疗疔肿(一种皮肤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又’字表明这是对苍耳应用的另一种补充。‘疔肿困重’形容疔肿症状严重,‘生捣苍耳根、叶’说明使用的是新鲜苍耳的根和叶,经过捣碎后与小儿尿混合绞取汁液。‘冷服一升,日三度’说明了服用方法及剂量,‘甚验’则是对治疗效果的肯定。此法体现了中医在治疗疾病时注重内外兼治的原则,以及利用自然界的资源来辅助治疗的思想。

(三)拔疔肿根脚。〔证〕

此句说明了苍耳在拔除疔肿根脚方面的作用。‘拔’字表明苍耳具有治疗疔肿并拔除其根脚的能力,‘证’字可能指代验证或证明,意味着这一治疗方法经过实践得到了证实。

(四)又,治一切风∶取嫩叶一石,切,捣和五升麦 ,团作块。于蒿、艾中盛二十日,状成曲。取米一斗,炊作饭。看冷暖,入苍耳麦 曲,作三大升酿之。封一十四日成熟。取此酒,空心暖服之,神验。封此酒可两重布,不得全密,密则溢出。〔证〕

此段详细描述了苍耳在治疗一切风病时的具体方法。‘治一切风’表明苍耳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治疗各种风病。‘取嫩叶一石’等描述了制作过程,包括采集嫩叶、与麦糠混合、发酵成曲、酿酒等步骤。‘空心暖服之’说明了服用方法,即空腹时温服,‘神验’再次强调了其疗效。‘封此酒可两重布,不得全密’则是对储存方法的说明,以防止酒液溢出。

(五)又,不可和马肉食。〔证〕

此句是关于苍耳饮食禁忌的说明。‘又’字再次表示补充,‘不可和马肉食’则指出在服用苍耳酒的同时应避免食用马肉。‘证’字可能表示这是经过验证的饮食禁忌,提醒人们在服用某些药物时需要注意饮食搭配,以免影响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苍耳〈温〉》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22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